CN209905325U -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5325U
CN209905325U CN201821752566.XU CN201821752566U CN209905325U CN 209905325 U CN209905325 U CN 209905325U CN 201821752566 U CN201821752566 U CN 201821752566U CN 209905325 U CN209905325 U CN 209905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right
side plate
distance
foo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25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加富
缪磊
郑文坛
郑俊杰
冯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25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5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5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5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呆机构以及上料盘。其中,上料盘包括架体本体以及防呆机构,防呆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立柱,沿架体本体沿竖向向上延伸,且至少两个立柱分置在相互面对的架体本体的侧板上;架体本体背向立柱突出的一侧,设有适于立柱插入由外向内凹陷的定位孔;所有立柱均插入相邻设置的架体本体的定位孔内。通过两个设置在相对侧板上的立柱,将与其他的立柱构成至少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设置可以保证上料盘在放置过程中,叠层放置的稳定性;放置时须得上料盘所有立柱插入上层放置的上料盘的定位孔内,进一步保证上料盘放置准确,若任一立柱未能插入相应的插孔内,则上料盘放置反向,便于使用者及时对错误的上料盘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呆结构及上料盘。
背景技术
上料盘是一种自动组装机械的辅助设备,用于有序盛放零件产品排出来,并通过其他送料机构将上料盘送至预设位置从,进行其他自动化程序。通常来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上料盘叠层放置,一次性承装运输多个产品放置在待加工的预设位置。
为方便后续加工,工件按照预设的方向放置在上料盘内,因而由上至下叠层设置的上料盘通常也需要按照规定方向进行放置。现有技术中,上料盘多为方形外沿,因此在将上料盘叠层放置时,容易将上料盘的方向放置错误,进而放上料盘内的工件放置的方向发生调转,导致后续加工加工操作需要重新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上料盘叠放错误导致工件加工出现偏差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呆机构,包括:
至少三个立柱,沿架体本体沿竖向向上延伸,且至少两个立柱分置在相互面对的所述架体本体的侧板上;
所述架体本体背向所述立柱突出的一侧,设有适于所述立柱插入由外向内凹陷的定位孔;所有所述立柱均插入相邻设置的所述架体本体的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地,上述的防呆机构,所述立柱的顶端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销,且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形成沿竖向朝向上的第一台阶面;
所述定位孔适于容置所述定位销,且所述架体本体的底部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防呆机构,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防呆机构上分别设置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一侧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
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三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非旋转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防呆机构,所述侧板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靠近所述第三侧板设置;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四立柱靠近所述第四侧板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防呆机构,所述第一立柱沿第一侧板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二立柱沿第一侧板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之间的第二距离;所述第三立柱沿第二侧板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之间的第三距离;所述第四立柱沿第二侧板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之间的第四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三距离;和/或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第四距离。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防呆机构,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等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距离。
一种上料盘,包括
架体本体,具有底板以及沿其四周围合设置的所述侧板,且围合为一侧开口并可容置工件的置物空间,
还包括上述的防呆机构;所述防呆机构沿所述侧板向上延伸设置。
优选地,上述的上料盘,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沿竖向向上延伸至少一个分隔板,将所述置物空间分割为至少一个置物通道;
在所述置物通道内,所述分隔板的至少一侧上成型有至少一个限位槽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沿竖向向上延伸成型的至少一个限位柱;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槽孔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柱形成限位容置所述工件的工位槽。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上料盘,每个所述工位槽均包括一个所述限位柱和一个所述限位槽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呆机构,包括,至少三个立柱,沿架体本体沿竖向向上延伸,且至少两个立柱分置在相互面对的所述架体本体的侧板上;所述架体本体背向所述立柱突出的一侧,设有适于所述立柱插入由外向内凹陷的定位孔;所有所述立柱均插入相邻设置的所述架体本体的所述定位孔内。
此结构的防呆机构通过沿竖向设置三个立柱,两个设置在相对侧板上的立柱,将与其他的立柱构成至少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设置可以保证上料盘在放置过程中,叠层放置的稳定性;此外,放置时须得上料盘所有立柱插入上层放置的上料盘的定位孔内,进一步保证上料盘放置准确,若任一立柱未能插入相应的插孔内,则上料盘放置反向,便于使用者及时对错误的上料盘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换,提高后续自动化动作的便利性。
2.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呆机构,所述立柱的顶端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销,且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形成沿竖向朝向上的第一台阶面;所述定位孔适于容置所述定位销,且所述架体本体的底部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此结构的防呆机构,通过第一台阶面和架体的底部表面相互搭接设置,保证层叠设置的上料盘插设在同一高度上。
3.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呆机构,通过设置四个立柱相应形成四个三角形,保证上料盘在叠层设置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四个立柱并非旋转对称设置,因而,设置在上料盘的定位孔无法旋转九十度或者一百八十度插入设置下方上料盘的立柱外,从而保证当上料盘的放置方向发生偏差时,使用者及时发现并能及时进行调整,进而提高上料盘安装的可靠性,便于使用者对上料盘在放置过程中的自检。
4.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呆机构,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第三距离等于所述第四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距离。在对上料盘进行加工防呆机构时,仅通过对两个距离进行限定即可,即可保证防呆机构对操作者的误操作起到提示或者预警作用,提高生产制造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上来盘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上料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上料盘中防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底板;111-定位孔;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第三侧板;124-第四侧板;13-分隔板;141-限位槽孔;142-限位柱;
211-第一立柱;212-第二立柱;213-第三立柱;214-第四立柱;22-定位销;23-第一台阶面;
3-工件;
a-第一距离;b-第二距离;c-第三距离;d-第四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盘,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架体本体以及防呆机构。其中,架体本体具有底板11以及沿其四周围合设置的侧板,且围合为一侧开口并可容置工件3的置物空间,防呆机构沿侧板向上延伸设置。
如图1所示,底板11上还设有沿竖向向上延伸的三个分隔板13,并将置物空间分割为四个置物通道;在每个置物通道内,每个分隔板13的一侧上成型有若干限位槽孔141;以及设置在底板11上且沿竖向向上延伸成型的若干限位柱142;一个限位槽孔141与一个限位柱142形成用于限位容置工件3的工位槽。限位槽孔141、限位柱142以及二者共同形成的工位槽的个数依据具体使用情况及需求进行限定,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
本实施例中,工件3为底部设有空槽的壳体元件,空槽的开口朝下竖直插入工位槽中。当工件3装入工位槽时,限位柱142插入工件3底部的空槽内,限位柱142的直径略大于空槽的宽度,与工位槽过盈配合。可以对工件3产生良好的固定作用,防止工件3在排列时发生歪斜。此外,工件3的侧壁面设有向外突出的限位凸起,当工件3插设在工位槽内时,限位凸起适于插设在限位槽孔141内。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防呆机构上分别设置具有设置在第一侧板121一侧的第一立柱211和第二立柱212,以及设置在第二侧板122一侧的第三立柱213和第四立柱214。第一立柱211和第三立柱213靠近第三侧板123设置;第二立柱212和第四立柱214靠近第四侧板124设置,并且第一立柱211、第二立柱212、第三立柱213和第四立柱214非旋转对称设置。相应地,底板11背向立柱突出的一侧,设有适于立柱插入由外向内凹陷的定位孔111;所有立柱均插入相邻设置的架体本体的定位孔111内。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立柱的顶端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销22,且在立柱的顶端形成沿竖向朝向上的第一台阶面23;定位孔111适于容置定位销22,且架体本体的底部表面搭接在第一台阶面23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211沿第一侧板121方向上具有与第三侧板123的之间的第一距离a;第二立柱212沿第一侧板121方向上具有与第四侧板124的之间的第二距离b;第三立柱213沿第二侧板122方向上具有与第三侧板123的之间的第三距离c;第四立柱214沿第二侧板122方向上具有与第四侧板124的之间的第四距离d;并且第一距离a等于第二距离b;第三距离c等于第四距离d;第一距离a大于第三距离c。仅通过对两个距离进行限定即可,即第一距离a和第三距离c,即可保证防呆机构对操作者的误操作起到提示或者预警作用,提高生产制造的便捷性。
此结构的防呆机构通过沿竖向设置四个立柱,其中两个设置在相对侧板上的立柱,将与其他的立柱构成四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设置可以保证上料盘在放置过程中,叠层放置的稳定性;此外,放置时须得上料盘所有立柱插入上层放置的上料盘的定位孔111内,进一步保证上料盘放置准确,若任一立柱未能插入相应的插孔内,则上料盘放置反向,便于使用者及时对错误的上料盘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换,提高后续自动化动作的便利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盘,其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上料盘相比,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
第一距离a还可以大于第三距离c;当然,第一距离a也可小于第三距离c类似地,第二距离b可以大于第四距离d;当然,第二距离b可小于第四距离d。进一步地,第一距离a也可以不等于第二距离b,类似地,第三距离c也可以不等于第四距离d。只要保证四个立柱的设置位置为非旋转对称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盘,其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上料相比,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
其中防呆机构,可以仅设有三个立柱,且沿架体本体沿竖向向上延伸,其中两个立柱分置在相互面对的架体本体的侧板上;如图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上。另一个立柱可以设置在第三侧板123或第四侧板124上,或者,另一个立柱还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121或第二侧板122上,同样保证各立柱可以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保证上下叠放的上料盘在放置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料盘,其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料盘相比,
存在的区别之处在于:其中的防呆机构还可以设置有五个立柱、六个立柱或者更多,只要保证各立柱的设置位置为非旋转对称即可。立柱设置的个数越多,各立柱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越多,越能保证上料盘使用时,层叠设置的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三个立柱,沿架体本体沿竖向向上延伸,且至少两个立柱分置在相互面对的所述架体本体的侧板上;
所述架体本体背向所述立柱突出的一侧,设有适于所述立柱插入由外向内凹陷的定位孔(111);所有所述立柱均插入相邻设置的所述架体本体的所述定位孔(111)内;
所有所述立柱形成的整体呈非旋转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的顶端具有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的定位销(22),且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形成沿竖向朝向上的第一台阶面(23);
所述定位孔(111)适于容置所述定位销(22),且所述架体本体的底部表面搭接在所述第一台阶面(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122);
所述防呆机构上分别设置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21)一侧的第一立柱(211)和第二立柱(2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122)一侧的第三立柱(213)和第四立柱(214);
所述第一立柱(211)、所述第二立柱(212)、所述第三立柱(213)和所述第四立柱(214)非旋转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21)和所述第二侧板(122),且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123)和第四侧板(124);所述第一立柱(211)和所述第三立柱(213)靠近所述第三侧板(123)设置;所述第二立柱(212)和所述第四立柱(214)靠近所述第四侧板(124)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柱(211)沿第一侧板(121)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三侧板(123)的之间的第一距离(a);所述第二立柱(212)沿第一侧板(121)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四侧板(124)的之间的第二距离(b);所述第三立柱(213)沿第二侧板(122)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三侧板(123)的之间的第三距离(c);所述第四立柱(214)沿第二侧板(122)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四侧板(124)的之间的第四距离(d);
所述第一距离(a)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三距离(c);和/或所述第二距离(b)大于或小于所述第四距离(d)。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防呆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a)等于所述第二距离(b);所述第三距离(c)等于所述第四距离(d);所述第一距离(a)大于所述第三距离(c)。
7.一种上料盘,包括
架体本体,具有底板(11)以及沿其四周围合设置的侧板,且围合为一侧开口并可容置工件(3)的置物空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呆机构;所述防呆机构沿所述侧板向上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上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还设有沿竖向向上延伸至少一个分隔板(13),将所述置物空间分割为至少一个置物通道;
在所述置物通道内,所述分隔板(13)的至少一侧上成型有至少一个限位槽孔(14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且沿竖向向上延伸成型的至少一个限位柱(142);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槽孔(141)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柱(142)形成限位容置所述工件(3)的工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上料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位槽均包括一个所述限位柱(142)和一个所述限位槽孔(141)。
CN201821752566.XU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Active CN209905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2566.XU CN209905325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2566.XU CN209905325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5325U true CN209905325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7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2566.XU Active CN209905325U (zh) 2018-10-26 2018-10-26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5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2197B (en) Display substrate accommodating tray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JP2004186249A (ja) 基板移載装置並びに基板の取り出し方法および基板の収納方法
JP2020053702A (ja) モジュール式基板支持柱のインターロック
CN209905325U (zh) 一种防呆机构及上料盘
CN113320799B (zh) 不防呆的用于装载显示屏模组的托盘
KR102356344B1 (ko) 판형 부품용 트레이
CN102530353B (zh) 用于薄板面板的层叠的组件
TWI735115B (zh) 晶圓儲存裝置及晶圓承載盤
CN209973046U (zh) 一种聚合物动力电池周转托盘
CN216084946U (zh) 一种锂电池上料托盘及系统
JP422261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基板の取り出し機構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用基板の取り出し方法
CN105225686A (zh) 通用磁盘装运器
CN213229479U (zh) 电池托盘
CN211002515U (zh) 一种载台及搬运机器人
CN219619645U (zh) 吸塑盘及吸塑盘叠放结构
CN218647899U (zh) 料盒
CN115946944A (zh) 托盘组件
CN216762552U (zh) 一种托盘
CN218113400U (zh) 电池周转装置
CN219707591U (zh) 一种芯片承载盘
CN216896586U (zh) 一种升降立柱及显示器
JP3201465U (ja) 組み立て式コンテナ
CN216775406U (zh) Pcb板组件的吸塑盘
KR102365424B1 (ko) 초박형 유리를 이송하기 위한 다관절 로봇용 흡착 지그
CN108908269B (zh) 化工施工用f型扳手的工具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