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8372U - 玻璃自动丝印机 - Google Patents

玻璃自动丝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8372U
CN209888372U CN201920468848.5U CN201920468848U CN209888372U CN 209888372 U CN209888372 U CN 209888372U CN 201920468848 U CN201920468848 U CN 201920468848U CN 209888372 U CN209888372 U CN 209888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rinting
driving
driving mechanism
screen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88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鹏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88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8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8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8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e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自动丝印机,该玻璃自动丝印机包括转运平台、第一机械手、丝印装置和清洁装置,且第一机械手、丝印装置和清洁装置围绕转运平台的周向布置,第一机械手包括上料部和下料部;转运平台包括转盘和第一电机,转盘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周向上均匀布置的转运工位,转运工位包括至少两个相邻布置并用于放置玻璃的放置区;丝印装置包括用印刷板、印刷组件和第二机械手,印刷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印刷工位;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清洁组件,第一清洁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设有竖直导轨和可沿竖直导轨移动滚筒。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玻璃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玻璃自动丝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自动丝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增加玻璃制品的美观性,通常会在玻璃的表面印刷各式各样的图案。
现有的在玻璃上印刷图案的方法是通过丝印机对玻璃进行印刷,现有的丝印机一般包括输送装置、清洁装置和丝印装置,通过输送装置对玻璃在清洁装置和丝印装置之间进行运输。但是现有的丝印装置一般只能对一片玻璃进行加工,从而导致玻璃丝印的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自动丝印机,旨在解决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自动丝印机,该玻璃自动丝印机包括转运平台、第一机械手、丝印装置和清洁装置,且所述第一机械手、丝印装置和清洁装置围绕所述转运平台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用于在所述转运平台与物料框之间运输玻璃的上料部和下料部;所述转运平台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转盘和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盘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周向上均匀布置的转运工位,所述转运工位包括至少两个相邻布置并用于放置玻璃的放置区;所述丝印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印刷板、用于对所述印刷板上的玻璃进行印刷的印刷组件和用于在所述转盘和印刷板之间运输玻璃的第二机械手,所述印刷板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玻璃的印刷工位;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转盘上方的第一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跨设在所述转盘上方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设有可沿水平导轨移动的竖直导轨和可沿竖直导轨移动、用于清洁玻璃的滚筒。
优选地,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均包括两个真空吸嘴和用于驱动所述两个真空吸嘴相向或相背移动的气缸。
优选地,所述玻璃自动丝印机还包括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位置对应的放置区移动的第一夹持件,多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可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放置区的中心靠拢以夹持位于所述放置区上的玻璃。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输送物料框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输送带和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堆垛架、限位装置和搬运装置,所述堆垛架具有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物料框放置空间,所述物料框放置空间的物料框出口正对所述输送带,两个所述限位装置相对设置在所述堆垛架的相对两侧上,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可朝向位于所述物料放置空间内的物料框移动以用于托举所述物料框的限位柱,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可朝向所述物料放置空间内移动以用于承接所述物料放置空间内的物料框的承载板,所述输送带为并行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相对两侧的两条。
优选地,所述玻璃自动丝印机还包括与所述印刷工位的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夹持件、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多个所述第二夹持件可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所述印刷工位移动,多个所述第二夹持件可在第五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印刷工位的中心靠拢以夹持位于所述印刷工位上的玻璃。
优选地,所述印刷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所述印刷板上设有一个印刷工位,两个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分别对两个所述印刷工位上的玻璃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转盘一侧的第二清洁组件,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用于粘附所述滚筒表面附着物的胶带的一端卷绕在所述主动轴上,另一端卷绕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清洁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横板,所述从动轴设置在所述横板一端,所述横板在靠近其另一端处设有长条形槽,并且所述胶带从所述长条形槽穿过以覆盖在所述横板的板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手还包括横梁、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六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七驱动机构,所述第七驱动机构与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分别与所述第七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自动丝印机,通过在转运工位内设置多个放置区和印刷板上设置多个印刷工位,从而方便了一次性对多片玻璃进行加工。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玻璃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自动丝印机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丝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自动丝印机中第二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自动丝印机中第一定位装置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自动丝印机中第一定位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自动丝印机中第二定位装置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璃自动丝印机中第二定位装置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玻璃自动丝印机,该玻璃自动丝印机包括转运平台1000、第一机械手2000、丝印装置3000和清洁装置4000,且所述第一机械手2000、丝印装置3000和清洁装置4000围绕所述转运平台1000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机械手2000包括用于在所述转运平台1000与物料框之间运输玻璃的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所述转运平台1000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转盘1100和驱动所述转盘1100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盘1100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周向上均匀布置的转运工位1110,所述转运工位1110包括至少两个相邻布置并用于放置玻璃的放置区1111;所述丝印装置3000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印刷板3100、用于对所述印刷板3100上的玻璃进行印刷的印刷组件3200和用于在所述转盘1100和印刷板3100之间运输玻璃的第二机械手3300,所述印刷板3100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玻璃的印刷工位3110;所述清洁装置400包括位于所述转盘1100上方的第一清洁组件4100,所述第一清洁组件4100包括跨设在所述转盘1100上方的第一支架4110,所述第一支架4110包括水平导轨4130,所述水平导轨4130上设有可沿水平导轨4130移动的竖直导轨4140和可沿竖直导轨4140移动、用于清洁玻璃的滚筒4120。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玻璃进行印刷时印刷空间内的清洁度,还可以设置机箱8000,转运平台1000、第一机械手2000、丝印装置3000和清洁装置4000均位于机箱8000内。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可以是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以保护玻璃在运输时损坏,当然,也可以采用夹持的方式。其具体的运输方式可以是上料部2100在物料框上吸取原料玻璃后与下料部2200移动至转盘1100的上方,下料部2200吸取转盘1100上的成品玻璃以及上料部2100将原料玻璃放置在转盘1100上,最后下料部2200移动至物料框的上方并将成品玻璃放置在物料框内。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可以是同步移动,也可以是异步移动。
如图4所示,转盘1100优选采用圆形盘,当然,转盘1100也可以为其它任意形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1100一侧面的中心位置连接,以方便驱动转盘1100转动。为了方便对转盘1100进行支撑,机箱1100上还设置支撑座8100,转盘1100与支撑座8100转动连接,第一电机设置在支撑座8100上。当然,为了方便控制转盘1100的转动速度,还可以在第一电机与转盘1100之间设置减速机,以有利于提升转盘1100转动时的稳定性。转盘1100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面为承载面,承载面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转运工位1110,以方便放置在转运工位1110内的玻璃运输至与第一机械手2000、丝印装置3000和清洁装置4000相对应的位置。转运工位1110至少两个放置区1111,每个放置区1111上可放置一片玻璃,从而方便一次性运输多片玻璃,以此增加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转运工位1110包括两个放置区11111,当然,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放置区1111可以是转盘1100的承载面朝向内部凹陷的凹腔,且该凹腔与玻璃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当然,放置区1111还可以是在转盘1100上限定的一块特定区域。为了防止玻璃在运输时移动,放置区1111上还可以布置有真空吸附部,该真空吸附部可以是与真空机连通的环形槽,也可以是多个与真空机连通的通孔。多个放置区1111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方便第一机械手2000和第二机械手3300搬运转盘1100上的玻璃。其中第一机械手2000和第二机械手3300可以采用相同的形式进行布置,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布置,如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多关节式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5所示,印刷板3100位于转盘1100的周向上,印刷板3100上设置有多个印刷工位3110,以方便同时对多个玻璃进行印刷,本实施例中印刷工位3110的数量两个,当然,也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印刷工位3110可以是印刷板3100一侧面朝向内部凹陷的凹腔,且该凹腔与玻璃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当然,印刷工位3110还可以是在印刷板3100上限定的一块特定区域。为了防止玻璃在印刷时移动,印刷工位3110上还可以布置有真空吸附部,该真空吸附部可以是与真空机连通的环形槽,也可以是多个与真空机连通的通孔。印刷组件3200位于印刷板3100的上方,以方便对印刷板3100上的玻璃进行印刷。其中,每个转运工位1110内放置区1111的数量可以是与印刷工位3110的数量一致,也可以是不一致,优选数量一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运工位1110内设置多个放置区1111和印刷板3100上设置多个印刷工位3110,从而方便了一次性对多片玻璃进行加工,以此提高了玻璃的生产效率。
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在转盘1100和印刷板3100之间运输玻璃,优选第二机械手3300设置在转盘1100和印刷板3100之间,第二机械手3300包括转动机构3310、设置在转动机构3310的输出轴上且与转盘1100和印刷板3100对接的转臂3320、设置在转臂3320两端的吸附部3330以及驱动转臂升降的转臂升降机构3340。吸附部3330优选采用真空吸嘴的形式进行布置,本实施例中,一个吸附部3330包括两个真空吸嘴,每个真空吸嘴可吸附一片玻璃。当印刷板3100上的玻璃印刷完毕,转臂3320的两端分别转动至印刷板3100与转盘1100上方,转臂升降机构3340下行分别利用吸附部3330吸取印刷板3100上印刷完毕的成品玻璃以及转盘1100上的原料玻璃,然后再上行使两种玻璃分别与印刷板3100和转盘1100分离。转动机构3310再驱动转臂3320旋转180度将两种玻璃的位置对调,实现了玻璃的转运,降低了玻璃加工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第二机械手330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转动机构3310还包括转轴、与转轴3312连接的转动电机3311以及设置在转轴3312底部并与转动电机3311的输出轴滑动连接的轴套3313,转臂3320设置在轴套3313顶端;转臂升降机构3340包括设置在轴套3313底部的轴承3341、套设在轴承3341上的卡座3342以及驱动卡座3342的升降驱动气缸3343。转动电机3311设置在机箱8000上,且转动电机3311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朝上布置。转动电机3311的输出轴与转轴3312同轴连接,轴套3313设置在转动电机3311的输出轴上端,轴套3313的顶端设置有转臂3320。转动电机3311的输出轴外壁设置有竖直的键槽,轴套3313的侧壁还设置有与轴套3313主体分体设置的卡扣3314,在卡扣3314与转轴3312接触的一面设置有与转轴3312上的键槽适配的沟槽。通过在键槽中设置键,可使轴套3313与转轴3312滑动连接。在轴套3313的底部设置有轴承3341,轴承3341的内圈与轴套3313固定连接。转臂升降机构3340包括与其轴承3341外圈连接的卡座3342以及连接卡座3342的升降驱动气缸3343,该升降驱动气缸3343优选双杆气缸。转动机构33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卡座3342上的第一传感器3316以及设置在轴套3313上与第一传感器3316适配的转角定位板3315。第一传感器3316优选光电传感器或者接近开关,转角定位板3315设置在轴套3313的外侧,其高度与第一传感器的适配,当转臂3320两端的吸附部3330正对印刷板3100和转盘1100上的玻璃时,转角定位板3315正对第一传感器3316。由此可通过转角定位板3315和第一传感器3316对转臂3320进行定位,以减小第二机械手3300在转运玻璃过程中的误差。
如图9所示,为了方便对转盘1100上的原料玻璃进行清洁,还包括清洁装置4000。清洁装置4000包括位于转盘1100上方的第一清洁组件4100,第一清洁组件4100包括跨设在转盘1100上方的第一支架4110,第一支架4110包括水平导轨4130,水平导轨4130上设有可沿水平导轨4130移动的竖直导轨4140和可沿竖直导轨4140移动并用于清洁工件的滚筒4120。在本实施例中,滚筒4120可为毛刷辊。水平导轨4130安装在第一支架4110上,水平导轨4130和竖直导轨4140上均安装有驱动电机,分别用于驱动竖直导轨4140在水平导轨4130上作水平直线运动和驱动滚筒4120在竖直导轨4140上作上下直线运动。竖直导轨4140的滑板上固定有与滚筒4120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滚筒4120在连接件上可自由转动。通过两驱动电机互相配合驱动滚筒4120到达转盘1100上相对接的放置区1111上对玻璃进行清洁,从而方便了玻璃的清洁工作。
为了方便对印刷板1100上的玻璃进行印刷,印刷组件3200包括丝网升降机构3220、丝网架3230、刮板驱动机构3240和以及刮板升降机构3250。丝网升降机构3220包括第一固定件、设置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滑动件以及驱动第一滑动件在第一固定件上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驱动电机,以上丝网升降机构3220优选丝杠传动。在丝网升降机构3220输出端设置有丝网架3230和刮板驱动机构3240,刮板驱动机构3240位于丝网架3230的上方,包括设置在第一滑动件上的第二固定件3241、设置在第二固定件3241上的第二滑动件3242以及驱动第二滑动件3242在第二固定件3241上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的驱动电机,以上刮板驱动机构3240同样优选是丝杠传动。丝网架3230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印刷丝网,丝网架3230与第二固定件3241连接。刮板升降机构3250还包括与第二滑动件3242连接的第三固定件3251、设置在第三固定件3251上的第三滑动件3252以及驱动第三滑动件3252在第三固定件3251上沿竖直方向滑动的驱动电机,以上刮板升降机构3250优选丝杠传动。第一刮板3270呈倾斜状态布置,其上端与第三滑动件3252连接,下端可与印刷丝网接触。
如图4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印刷组件3200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刮板3270并排设置的第二刮板3280以及分别驱动第一刮板3270和第二刮板3280升降的两升降气缸3260。升降气缸3260优选推杆向下设置的双杆气缸。丝网升降机构3220驱动刮板驱动机构3240及丝网架3230下行使印刷丝网与玻璃印刷表面接触,刮板升降机构3250驱动第一刮板3270下行至印刷丝网的表面,刮板驱动机构3240驱动第一刮板3270将油墨从丝网架3230的一侧刮往第二刮板3280所在的一侧后,升降气缸3260驱动第二刮板3280下行至印刷丝网的表面,并由刮板驱动机构3240控制第二刮板3280将油墨刮回,实现了油墨的来回刮动,提高了印刷效率和印刷质量。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对转盘1100进行玻璃的上料和下料,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均包括两个真空吸嘴和用于驱动两个真空吸嘴相向或相背移动的气缸。气缸优选采用具有两个输出端的双作用气缸,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中的两个真空吸嘴均分别与双作用气缸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以方便通过双作用气缸驱动上料部2100或下料部2200中的两个真空吸嘴相向或相背移动,从而改变两个真空吸嘴吸附的两片玻璃之间间隔的距离。如物料框中的玻璃之间间隔的距离与转运工位1110中的放置区1111之间间隔的距离不一致,则可通过双作用气缸改变被吸附玻璃之间间隔的距离,从而方便在物料框和转盘1100之间运输玻璃。本实施例中,优选物料框中的玻璃之间间隔的距离小于转运工位中的放置区1111之间间隔的距离,从而方便物料框中放置数量更多的玻璃。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对放置区1111上的玻璃进行定位,还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5000,第一定位装置5000可以设置在转盘1100的上方或下方。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定位装置5000位于转盘1100的下方,转盘110上位于放置区1111的周向上按预设位置设置有贯穿转盘1100相对两侧的第一条形孔1112,第一条型孔111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定位装置5000包括第一夹持件5100、第一驱动机构5200和第二驱动机构5300,第一驱动机构5200可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1112,第二驱动机构5300可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沿第一条形孔1112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具体的布置方式可以如下形式,第一驱动机构5200可以为直线气缸,也可以是齿轮齿条机构。第二驱动机构5300可以是单独驱动每个第一夹持件5100移动的直线气缸,还可以是多个齿轮齿条机构,还可以为多个同步轮机构。其中第一夹持件5100的布置形式可以如图10和图11所示,放置区1111周向上的一相对侧上分别布置两个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一夹持件5100,另一与前述相对侧方向垂直的相对侧上各布置有一个第一夹持件5100。当然,第一条形孔1112与第一夹持件5100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放置区1111周向上的第一夹持件51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中,当玻璃放置在放置区1111上时,第一驱动机构5200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一条形孔1112至预设位置后,利用第二驱动机构5300驱动位于放置区1111周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5100相向移动,以此对玻璃形成夹持状态,从而推动玻璃移动至预设位置来进行定位。当玻璃定位完成后,可以利用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真空吸附部对玻璃进行固定。同时,第二驱动机构5300驱动位于放置区1111周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件5100相背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第一驱动机构5200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从相对应的第一条形孔1112中退出,以此完成以此对放置区1111上的玻璃的定位工作。
为了方便同时对转运工位1110内的两个放置区1111上的玻璃进行定位,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310和第一连接件5320。此时第一驱动机构5200优选采用直线气缸,直线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安装板5310连接,以此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穿过相对应的第一条形孔1112。第二驱动机构5300优选采用同步带机构,同步带机构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310上,从而驱动位于放置区1111相对侧的第一夹持件5100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一安装板5310优选为矩形板,第一连接5320件优选为长条形块。第一连接件5320的数量为六个,分别通过导轨安装在第一安装板5310上,其具体的布置形式可以是,其中四个第一连接件5320分别与放置区1111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夹持件5100连接,另两个第一连接件5320分别与转运工位1110内两个放置区1111同一侧的一个第一夹持件5320连接。为了方便驱动六个第一连接件5320移动,第二驱动机构5300包括三个第一同步带组件5330。其中,一一相对的两个第一连接件5320分别与第一同步带组5330件中的同步带的两相对传送段的预设位置连接,以此驱动对应的第一夹持件5100相向或相背移动,从而对玻璃进行定位。
为了防止第一驱动机构5200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移动时偏离预设轨迹,第一定位装置5000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向柱5400。第一导向柱5400优选为圆形柱,第一导向柱5400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导向柱5400的一端与机箱8000连接,且第一导向柱5400还与第一安装板5310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第一导向柱5400穿过第一安装板5310上设置的滑孔。
为了进一步的控制第一夹持件5100移动的位置,第一安装板5310上还设置有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优选为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两两相对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310的预设位置上,以此控制位于放置区1111周向上相对侧的第一夹持件5100呈夹持状态和分离状态时的位置。为了方便光电传感器检测第一夹持件5100的位置,其中两个相对应布置的第一连接件5320中的一个第一连接件5320上设置有第一感应片,两个光电传感器位于该第一感应片的移动轨迹上,且第一感应片位于该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当其中一个光电传感器检测有第一感应片时发送信号给第一同步带组件中的电机,该电机收到信号后停止工作。为了适应对不同大小玻璃进行运输,光电传感器与第一安装板5310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式连接,从而可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上。
为了方便控制转盘1100转动后停止的位置,支撑座8100靠近转盘1100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三传感器。转盘1100上与承载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感应片。第二感应片的数量与转运工位1110的数量一致,且第二感应片的位置与转运工位1110相对应。第三传感器优选为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位于第二感应片的移动轨迹上。光电传感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以此控制转盘1100在一个或多个预设位置时停止转动。当然,第一定位装置5000还可以布置在转盘1100的上方,具体的布置方式可以是上述第一定位装置5000呈倒立状态布置在转盘1100的上方,此时,转盘1100上无需设置第一条形孔1112,第一驱动机构5200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的端部移动至与转盘1100的承载面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再由第二驱动机构5300驱动第一夹持件5100相向或相背移动,从而对玻璃进行定位。
如图12所示,为了进一步方便第一机械手2000对转盘1100上进行上下料,机箱8000内还设置有输送装置6000,输送装置6000包括安装架6100、输送带6200和第三驱动机构6300。安装架6100优选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安装架6100设置在机箱8000内,且安装架6100的长度方向朝向第一机械2000手延伸。第三驱动机构6300包括主动转辊、从动转辊和第二电机,主动转辊和从动转辊分别转动设置在安装架6100长度方向的两端上,第三电机优选设置在安装架6100上,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转辊的一端连接。输送带6200优选采用皮质环形带,输送带6200分别套设在主动转辊和从动转辊上。为了防止输送带6200的中间部位产生形变,从而影响物料框的运输,安装架6100上设置靠近输送带6200上半部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输送带6200的上半部输送段的底部呈贴合状态,从而利用支撑板对输送带6200进行支撑。为了方便控制物料框移动的位置,安装架610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四传感器,第四传感器优选采用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相对布置在输送带6200传送方向的两侧的相应位置。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物料框移动至检测位置时,输送带6200停止移动,然后利用第一机械手2000对物料框内的玻璃进行输送。为了防止输送带6200上物料框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移动,安装架6100上还设置有阻挡机构6110,阻挡机构6110包括可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移动的阻挡块,阻挡块位于物料框输送方向上,优选驱动阻挡块移动的为直线气缸,当物料框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直线气缸驱动阻挡块朝向输送带移动,从而使阻挡块与物料框抵接,以此限制物料框移动。阻挡机构61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分别位于物料框待停止移动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多个阻挡机构6110控制多个物料框的移动位置。此时,物料框上沿输送带6200的输送方向上可依次布置五片玻璃,前述实施例中的上料部2100可同时吸取两片玻璃时,相邻两个物料框可通过两个阻挡机构6110停止在相应的位置,上料部2100可分别吸取前一个物料框内剩余的一片玻璃和后一个物料框内的一片玻璃。
为了进一步方便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对物料框进行运输,输送装置6000还包括堆垛架6400、限位装置6500和搬运装置6600。堆垛架6400由四个竖直设置在安装架6100上的限位板围合而成,优选限位板有横截面为L型的长条形板体,以此构成与物料框相匹配的物料框放置空间,该物料框放置空间内可水平放置多个物料框。为了方便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移动至输送带6200上,该堆垛架6400具有两个开口端,其中一个开口端朝向输送带6200设置,从而方便物料框通过该开口端移动至输送带6200上,另一个开口端优选与前述开口端相对布置,从而方便通过该开口端向堆垛架6400内放置物料框。同时,为了方便限制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一一运输至输送带上,限位装置6500的数量两个,相对布置堆垛架6400的周向上。限位装置6500包括可朝向堆垛架内的物料框移动以用于托举物料框的限位柱6510,限位柱6510设置在安装架6100上。优选限位柱6510为条形柱体,且该限位柱6510呈水平状态布置,驱动限位柱6510移动的机构可以采用直线气缸做水平驱动源,限位柱6510与该直线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利用直线气缸驱动限位柱6510插接在相邻两物料框之间的间隔空间内,以此方便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依次单独放置在输送带上。当然,也可以是物料框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凹孔或凸起,从而方便限位柱6510移动至物料框上的凹孔内或凸起的下部。限位柱6510还可以是转动设置在安装架6100上,通过电机驱动限位柱6510转动,从而利用限位柱6510限制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移动,此时优选限位柱6510为圆弧形块状体。
为了方便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稳定的移动至输送带6200上,还包括位于机箱8000内的搬运装置6600,搬运装置6600包括可朝向堆垛架6400移动以用于承接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并搬运至输送带6200上的承载板6610和驱动承载板6610移动的电机螺杆机构6620。承载板6610位于堆垛架6400下部开口端的正下方,承载板6610优选采用矩形板体,承载板6610的大小与物料框的大小相匹配。电机螺杆机构6620优选设置在机箱8000上,电机螺杆机构6620中的丝杠的一端与承载板6610一侧的中心部位连接,通过电机螺杆机构6620驱动承载板6610靠近或远离堆垛架6400位于下部的开口端。此时,优选输送带620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输送带6200分别设置在承载板6610的两侧,从而使承载板6610上的物料框移动至与输送带6620相贴合,以此方便物料框稳定的移动至输送带6620上。本实施例中,物料框的运输方式为,当需要向输送带6200输送物料框时,承载板6610上行并与堆垛架6400内最下层的物料框的底部贴合后,两个限位柱6510相背移动从而释放堆垛架6400内的物料框,然后承载板6610下行预设距离,再然后两个限位柱6510相向移动并与堆垛架6400内倒数第二层的物料框的底部抵接,最后承载板6610继续下行并使物料框的底部分别与两个输送带6200贴合,从而利用输送带6200输送物料框至预设位置。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同时对多个玻璃进行印刷,印刷工位311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当然,印刷工位3110也可以为四个或更多个。同时,为了方便对印刷板3100上的玻璃进行定位,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装置7000,优选第二定位装置7000位于印刷板3100的下方,第二定位装置7000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二定位装置7000分别对两个印刷工位3110上的玻璃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印刷工位3110的周向上按预设位置设置有贯穿印刷版3100相对两侧的第二条形孔3120,第二条型孔3120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定位装置7000包括第二夹持件7100、第四驱动机构7200和第五驱动机构7300,第四驱动机构7200可驱动第二夹持件7100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3120,第五驱动机构7300可驱动第二夹持件7100沿第二条形孔3120的延伸方向移动。其中具体的布置方式可以采用如下形式,第四驱动机构7200可以为直线气缸,也可以是齿轮齿条机构。第五驱动机构7300可以是单独驱动每个第二夹持件7100移动的直线气缸,也可以是多个齿轮齿条机构,还可以为多个同步轮机构。其中第二夹持件7100的布置形式可以如图13和图14所示,印刷工位3110周向上的一相对侧上分别布置两个间隔预设距离的第二夹持件7100,另一与前述相对侧方向垂直的相对侧上各布置有一个第二夹持件7100。当然,第二条形孔3120与第二夹持件7100的位置和形状相匹配,印刷工位3110周向上的第二夹持件71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中,当玻璃放置在印刷工位3110上时,第四驱动机构7200驱动第二夹持件7100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3120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利用第五驱动机构7300驱动位于印刷工位3110周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7100相向移动,以此对玻璃形成夹持状态,从而推动玻璃移动至预设位置来进行定位。当玻璃定位完成后,可以利用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真空吸附部对玻璃进行固定。同时,第五驱动机构7300驱动位于印刷工位3110周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件7100相背移动至预设位置后,第四驱动机构7200驱动第二夹持件7200从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3120中退出,以此完成以此对印刷工位3110上的玻璃的定位工作。
第二定位装置7000还包括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板7310和第二连接件7320。此时第四驱动机构7200优选采用直线气缸,直线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二安装板7310连接,以此驱动第二夹持件7100穿过相对应的第二条形孔3120。第五驱动机构7300优选采用同步带机构,同步带机构安装在第二安装板7310上,从而驱动位于印刷工位3110相对侧的第二夹持件7100相向或相背移动。第二安装板7310优选为矩形板,第二连接件7320优选为长条形块。第二连接件7320的数量为四个,分别通过导轨安装在第二安装板7310上,其具体的布置形式可以是,四个第二连接件7320分别与印刷工位3110同一侧的第二夹持件7100连接。为了方便驱动四个第二连接件7320移动,第五驱动机构7300包括两个第二同步带组件7330。其中,一一相对的两个第二连接件7320分别与第二同步带组件7330中的同步带的两相对传送段的预设位置连接,以此驱动对应的第二夹持件7100相向或相背移动,对玻璃进行定位。
为了防止第四驱动机构7200驱动第二夹持件7100移动时偏离预设轨迹,第二定位装置7000还包括多个第二导向柱7400。第二导向柱7400优选为圆形柱,第二导向柱7400的数量为四个。此时第二导向柱7400的一端可与印刷板3100连接,另一端可与第四驱动机构7200的本体连接,且第二导向柱7400还与第二安装板7310滑动连接,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第二导向柱7400穿过第二安装板7310上设置的滑孔。当然,第二定位装置7000还可以设置在印刷板3100的上方,具体的布置形式可以是上述的第二定位装置7400呈倒立状态布置在印刷板3100的上方,此时,印刷板3100上无需设置第二条形孔3120,第四驱动机构7200驱动第二夹持件7100的一端部移动至与印刷板3100的承载面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再由第五驱动机构7300驱动对应的第二夹持件7100相向或相背移动,从而对玻璃进行定位。此时,为了防止第二定位装置7000与印刷组件3200产生冲突,还需设置一个可驱动第二定位装置7000或印刷组件3200绕竖直方向转动的电机,以便在第二定位装置7000对印刷板3100上的玻璃进行定位或印刷组件3200对玻璃进行印刷后可转动至另一位置。
为了方便第二定位装置7000对印刷板3100上的玻璃进行定位,机箱800内还设置有支撑架8200,印刷板3100安装在支撑架8200上。同时,本实施例中,优选印刷板3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印刷板3100上分别布置有一个印刷工位3110,从而有利于通过调整两个印刷板3100之间间隔的距离,以此方便对不同形状或大小的玻璃进行丝印。为了方便第四驱动机构7200安装,还设置有连接板7210,第四驱动机构7200采用的直线气缸设置在连接板7210上。此时优选第二导向柱7400的一端与印刷板310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7210连接。为了方便对两个印刷板3100安装在支撑架8200上的位置进行确定。支撑架8200的周向上还设置多个有千分尺,千分尺中的螺杆可分别一一对应与印刷板3100抵接。其具体的定位原理为,支撑架8200上的千分尺中的螺杆分别移动至相应位置,印刷板3100上设置的抵接块的侧面与相对应的千分尺中的螺杆抵接并固定在支撑架8200上,从而完成对印刷板3100的定位工作。此时,印刷板3100还可以是与支撑架8200滑动连接,从而进一步方便千分尺对印刷板3100进行定位。
为了进一步方便第一清洁组件4100对转盘1100上的玻璃进行清洁,清洁装置4000还包括设置在机箱8000内的第二清洁组件4200,第二清洁组件4200位于转盘1100周向的一侧。第二清洁组件4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动轴4210和从动轴4220,用于粘附滚筒4120表面附着物的胶带的一端卷绕在主动轴4210上,另一端卷绕在从动轴4220上。第二清洁组件4200用于对滚筒4120进行清洁,滚筒4120绕其自身中心在胶带上滚动,胶带可粘住附着在滚筒4120表面的灰尘杂质。滚筒4120与主动轴4210和从动轴4220之间的胶带抵接,主动轴4210一端连接有电机,电机驱动主动轴4210转动,通过胶带的移动对滚筒4120进行清洁,同时胶带上粘附有灰尘杂质的部分逐渐缠绕至主动轴4210上。通过使用胶带粘住附着在滚筒4120上的灰尘杂质,成本较低。
如图9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清洁组件4200还包括第二支架4240以及位于第二支架上4240的横板4230,从动轴4220设置在横板4230一端,横板4230在靠近其另一端处设有长条形槽4231,并且胶带从长条形槽4231穿过以覆盖在横板4230的板面上。主动轴4210和从动轴4220均安装在第二支架4240上且与第二支架4240转动连接,其中,从动轴4220与横板4230平齐,主动轴4210位于横板4230下方。第一清洁组件4100的驱动电机驱动滚筒4120绕其自身中心在横板4230的胶带上滚动,横板4230对胶带进行保护,防止胶带断裂,并且对滚筒4120上的灰尘杂质清洁更加彻底。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驱动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移动,第一机械手2000还包括横梁2300、第六驱动机构2400和第七驱动机构2500。横梁2300设置在机箱8000内,且横梁2300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横梁2300长度方向的一端朝向转盘1100延伸,另一端朝向物料框所在的位置延伸。第六驱动机构2400优选采用电机丝杠机构,其中丝杠呈水平状态布置在横梁2300上。第七驱动机构2500优选采用直线气缸,直线气缸通过导轨滑动设置在横梁2300上,且直线气缸的本体与丝杠中的螺母连接。从而方便利用第六驱动机构2400和第七驱动机构2500驱动上料部2100和下料部2200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以此完成对玻璃的输送工作。
以上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平台、第一机械手、丝印装置和清洁装置,且所述第一机械手、丝印装置和清洁装置围绕所述转运平台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用于在所述转运平台与物料框之间运输玻璃的上料部和下料部;所述转运平台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转盘和驱动所述转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转盘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多个在周向上均匀布置的转运工位,所述转运工位包括至少两个相邻布置并用于放置玻璃的放置区;所述丝印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印刷板、用于对所述印刷板上的玻璃进行印刷的印刷组件和用于在所述转盘和印刷板之间运输玻璃的第二机械手,所述印刷板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放置玻璃的印刷工位;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转盘上方的第一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清洁组件包括跨设在所述转盘上方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设有可沿水平导轨移动的竖直导轨和可沿竖直导轨移动、用于清洁玻璃的滚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均包括两个真空吸嘴和用于驱动所述两个真空吸嘴相向或相背移动的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自动丝印机还包括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可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位置对应的放置区移动的第一夹持件,多个所述第一夹持件可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放置区的中心靠拢以夹持位于所述放置区上的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物料框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输送带和驱动所述输送带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堆垛架、限位装置和搬运装置,所述堆垛架具有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物料框放置空间,所述物料框放置空间的物料框出口正对所述输送带,两个所述限位装置相对设置在所述堆垛架的相对两侧上,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可朝向位于所述物料放置空间内的物料框移动以用于托举所述物料框的限位柱,所述搬运装置包括可朝向所述物料放置空间内移动以用于承接所述物料放置空间内的物料框的承载板,所述输送带为并行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相对两侧的两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自动丝印机还包括与所述印刷工位的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夹持件、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多个所述第二夹持件可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所述印刷工位移动,多个所述第二夹持件可在第五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所述印刷工位的中心靠拢以夹持位于所述印刷工位上的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所述印刷板上设有一个印刷工位,两个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分别对两个所述印刷工位上的玻璃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转盘一侧的第二清洁组件,所述第二清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用于粘附所述滚筒表面附着物的胶带的一端卷绕在所述主动轴上,另一端卷绕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第二清洁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横板,所述从动轴设置在所述横板一端,所述横板在靠近其另一端处设有长条形槽,并且所述胶带从所述长条形槽穿过以覆盖在所述横板的板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自动丝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还包括横梁、设置在所述横梁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六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七驱动机构,所述第七驱动机构与所述第六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料部和下料部分别与所述第七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CN201920468848.5U 2019-04-09 2019-04-09 玻璃自动丝印机 Active CN209888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8848.5U CN209888372U (zh) 2019-04-09 2019-04-09 玻璃自动丝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8848.5U CN209888372U (zh) 2019-04-09 2019-04-09 玻璃自动丝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8372U true CN209888372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8848.5U Active CN209888372U (zh) 2019-04-09 2019-04-09 玻璃自动丝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837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111A (zh) * 2020-05-26 2020-09-08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盖板丝印装置
CN112829444A (zh) * 2020-10-20 2021-05-25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丝印定位机构
CN112848646A (zh) * 2020-10-20 2021-05-28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丝印机
CN114434950A (zh) * 2022-03-09 2022-05-06 四川华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印刷装置
CN114939817A (zh) * 2022-06-16 2022-08-26 秦皇岛市东旭达黏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打磨机
CN116330821A (zh) * 2023-05-04 2023-06-27 苏州添易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玻璃回转丝印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4111A (zh) * 2020-05-26 2020-09-08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玻璃盖板丝印装置
CN111634111B (zh) * 2020-05-26 2023-08-22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盖板丝印装置
CN112829444A (zh) * 2020-10-20 2021-05-25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丝印定位机构
CN112848646A (zh) * 2020-10-20 2021-05-28 深圳市和力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丝印机
CN114434950A (zh) * 2022-03-09 2022-05-06 四川华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印刷装置
CN114939817A (zh) * 2022-06-16 2022-08-26 秦皇岛市东旭达黏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板打磨机
CN116330821A (zh) * 2023-05-04 2023-06-27 苏州添易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玻璃回转丝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8372U (zh) 玻璃自动丝印机
CN110202920B (zh) 玻璃自动丝印机
CN210792413U (zh) 玻璃自动丝印机
US4863340A (en) System for loading products of sheet glass
CN107857092B (zh) 软板自动翻转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9264359B (zh) 触摸屏送料设备
CN111439584A (zh) 一种磁性材料托盘交换机及其实现方法
CN113333305B (zh) 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检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1056276A (zh)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及板材运输清灰方法
CN115367351A (zh) 一种智能仓储及分拣贴标一体化设备
CN115848029A (zh) 自动喷码机
CN211894979U (zh)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
CN115108313B (zh) 一种镀膜上下料机及镀膜上下料方法
CN112474382A (zh)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搬运装置及搬运方法
CN113998429A (zh) Pcb钻靶机自动化上料设备
CN107298306B (zh) 一种送料装置
CN218156081U (zh) 电池片栅线检测装置
CN210438014U (zh) 一种传输对位装置以及一种对接设备
KR920006660B1 (ko) 프레스의 소재 자동공급 장치
CN212197515U (zh) 一种磁性材料托盘交换机
CN218014280U (zh) 一种aoi检测设备
CN219581122U (zh) 一种长条棱镜自动识别检测上下料设备
CN220484664U (zh) 一种物料搬运装置
JPH0745465Y2 (ja) タイルの移載装置
KR100384798B1 (ko) 액정 셀의 편광판 부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301, building 12, the Fifth Industrial Zone,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6, No.5 Industrial Zone, Tianliao community, Yuta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ELITA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