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2432U -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2432U
CN209832432U CN201920119067.5U CN201920119067U CN209832432U CN 209832432 U CN209832432 U CN 209832432U CN 201920119067 U CN201920119067 U CN 201920119067U CN 209832432 U CN209832432 U CN 209832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die
plate
die core
injec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90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an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an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an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ansh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90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2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2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24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包括模架及设置于模架的模芯,模芯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仁及下模仁,上模仁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一注孔,多个第一注孔围绕上模仁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圆柱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自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一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在工件的成型过程中,多个第一注孔同时注入熔融塑胶,提升工件的注塑效率;利用第一槽体成型出连接工件的侧壁的补强肋,增强工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工件的取出变形,提升工件的成型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于成型塑胶件的常用工具之一,塑胶件的形状各种各样,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成型具有中空筒状的塑胶件,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大都经由一个浇注孔注入熔融塑胶,注塑效率相对较低。此外,由于中空筒状的塑胶件的壁厚相对较薄,在中空筒状的塑胶件的成型过程中,常常会因中空筒状的塑胶件的强度较低而发生取出不良,不利于塑胶件注塑良率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模芯的多个第一注孔同时注入熔融塑胶,提升工件的注塑效率;利用第一槽体成型出连接工件的侧壁的补强肋,增强工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工件的取出变形,提升工件的成型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包括模架及设置于模架的模芯,模芯用于成型外界的工件,模架包括上板、滑柱及下板,滑柱设置于上板,上板经由滑柱与下板滑动设置;所述模芯设置于上板与下板之间,模芯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仁及下模仁,上模板、下模板均滑动设置于滑柱,下模板设有贯穿下模板的第一通孔,下模仁设有环台及与环台连接的圆柱,环台设置于下板,环台用于抵触在下模板的下表面上,圆柱突伸入第一通孔内,圆柱的侧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用于成型工件的侧壁的环形间隙;上模仁抵触在下模板的上表面上,上模板设有贯穿上模板的第二通孔,上模仁容设于第二通孔内,上模仁设有与环形间隙连通的容置盲孔,容置盲孔的底壁与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成型工件的顶壁的容置间隙;上模仁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一注孔,多个第一注孔围绕上模仁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圆柱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自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一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
其中,所述上模仁设有中心注孔,中心注孔位于上模仁的中心位置,上模仁设有多个第一流道,第一流道自上模仁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一流道与第一注孔为一一对应,第一注孔经由第一流道与中心注孔连通。
其中,所述上模仁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二注孔,多个第二注孔围绕上模仁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第一注孔与中心注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注孔与中心注孔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上模仁设有多个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自上模仁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二流道与第二注孔为一一对应,第二注孔经由第二流道与中心注孔连通,第一流道的宽度大于第二流道的宽度。
其中,所述圆柱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自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二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垂直设置。
其中,所述下模板具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自下模板的下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槽的两端贯穿下模板的侧表面,第一环槽围绕第一通孔及下模仁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板具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自上模板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环槽的两端贯穿上模板的侧表面,第二环槽围绕第二通孔及上模仁设置。
其中,所述下模仁设有多个顶出孔,顶出孔贯穿下模仁,顶出孔与容置间隙连通,多个顶出孔围绕圆柱的中心轴线环形阵列。
其中,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设置于下板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与下板连接的底板、滑动设置于底板的顶杆、套设于顶杆外侧并用于驱动顶杆复位的弹簧、与顶杆连接并位于下板与底板之间的托板,顶针设置于托板。
有益效果:在工件的成型过程中,上模仁的多个第一注孔同时向容置间隙、环形间隙、第一槽体注入熔融塑胶,提升工件的注塑效率;利用第一槽体成型出连接工件的侧壁的补强肋,增强工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工件的取出变形,提升工件的成型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模架 2—模芯 3—上板
4—下板 5—上模板 6—下模板
7—上模仁 8—下模仁 9—第一通孔
11—环台 12—圆柱 13—第二通孔
14—第一注孔 15—第一槽体 16—中心注孔
17—第一流道 18—第二注孔 19—第二流道
21—第二槽体 22—第一环槽 23—第二环槽
24—顶出孔 25—底板 26—顶杆
27—弹簧 28—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包括模架1及设置于模架1的模芯2,模芯2用于成型外界的工件,模架1包括上板3、滑柱及下板4,滑柱设置在上板3上,上板3经由滑柱与下板4滑动设置;所述模芯2设置在上板3与下板4之间,模芯2包括上模板5、下模板6、上模仁7及下模仁8,上模板5、下模板6均滑动设置在滑柱上,下模板6设有贯穿下模板6的第一通孔9,下模仁8设有环台11及与环台11连接的圆柱12,环台11设置于下板4,环台11用于抵触在下模板6的下表面上,圆柱12突伸入第一通孔9内,实现下模仁8与下模板6的装配安装配合,圆柱12的侧表面与第一通孔9的孔壁之间具有用于成型工件的侧壁的环形间隙;上模仁7抵触在下模板6的上表面上,上模板5设有贯穿上模板5的第二通孔13,上模仁7容设在第二通孔13内,上模仁7设有与环形间隙连通的容置盲孔,容置盲孔的底壁与圆柱12的自由端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成型工件的顶壁的容置间隙;上模仁7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一注孔14,多个第一注孔14围绕上模仁7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圆柱12设有第一槽体15,第一槽体15自圆柱12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一槽体15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
在工件的成型过程中,上模仁7的多个第一注孔14同时向容置间隙内、环形间隙内、第一槽体15内注入熔融塑胶,相较于仅有一个注孔注入熔融塑胶,提升工件的注塑效率;利用多个第一注孔14的同心环设置,确保外界的熔融塑胶大致同时进入容置间隙内,使得流入容置间隙内的熔融塑料损失的热量大致相等,确保进入进入容置间隙内熔融塑胶的温度相同,避免因成型工件不同部位的熔融塑胶的温度差别过大而产生应力不良,辅助提升工件的注塑良率;利用第一槽体15成型出连接工件的侧壁的补强肋,增强工件自身的强度,防止工件的取出变形,提升工件的成型良率。
所述上模仁7设有中心注孔16,中心注孔16位于上模仁7的中心位置,上模仁7设有多个第一流道17,第一流道17自上模仁7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一流道17与第一注孔14为一一对应,第一注孔14经由第一流道17与中心注孔16连通。外界的熔融塑胶注入中心注孔16内,中心注孔16内的熔融塑胶再经由第一流道17进入第一注孔14内,熔融塑胶经由第一注孔14再注入容置间隙、环形间隙及第一槽体15中,完成注塑模具的注塑作业,待注塑模具冷却成型后,容置间隙、环形间隙及第一槽体15内的塑料即可固化形成工件。
所述上模仁7上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二注孔18,多个第二注孔18围绕上模仁7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第一注孔14与中心注孔1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注孔18与中心注孔16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模仁7设有多个第二流道19,第二流道19自上模仁7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二流道19与第二注孔18为一一对应,第二注孔18经由第二流道19与中心注孔16连通,第一流道17的宽度大于第二流道19的宽度。
经由第一流道17与第二流道19的配合,确保第一注孔14注入容置间隙内的熔融塑胶的温度、第二注孔18注入容置间隙内的熔融塑胶的温度大致相等,避免工件局部温度不相等而造成成型不良,辅助提升工件的成型良率。
所述圆柱12设有第二槽体21,第二槽体21自圆柱12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二槽体21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第一槽体15与第二槽体21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槽体15平行设置,第二槽体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槽体21平行设置,中心注孔16位于两个第一槽体15之间,中心注孔16位于两个第二槽体21之间。
利用第一槽体15、第二槽体21相互垂直的设置,确保工件在相互垂直的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上均具有补强肋,避免因工件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的强度较弱而发生取出损伤。
所述下模板6具有第一环槽22,第一环槽22自下模板6的下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槽22的两端贯穿下模板6的侧表面,第一环槽22围绕第一通孔9及下模仁8设置。所述上模板5具有第二环槽23,第二环槽23自上模板5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环槽23的两端贯穿上模板5的侧表面,第二环槽23围绕第二通孔13及上模仁7设置。
在注塑模芯2的使用过程中,第一环槽22内可以通入保温液或冷却液,例如,在工件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向第一环槽22内通入保温液,利用保温液的热量保证下模板6与下模仁8自身的温度,避免注入容置间隙、环形间隙、第一槽体15、第二槽体21的熔融塑胶遇冷发生变性而导致注塑不良。当工件注塑完成后,还可以在第一环槽22内通入冷却液,利用冷却液对下模板6与下模仁8的工件进行快速冷却降温,提升工件的成型效率。
所述下模仁8设有多个顶出孔24,顶出孔24贯穿下模仁8,顶出孔24与容置间隙连通,多个顶出孔24围绕圆柱12的中心轴线环形阵列。实际使用时,每一顶出孔24均滑动设置有一个顶针,当工件注塑成型完成之后,对注塑模具进行开模,然后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顶针在顶出孔24内滑动,利用滑动的顶针抵触容置间隙内的工件的顶壁,使得工件被顶出;由于第一槽体15、第二槽体21成型的补强肋与工件的顶壁连接,相较于顶针抵触工件自身强度较低的部位,顶针抵触工件的顶壁将工件顶出亦可有效防止工件的取出损伤。
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设置于下板4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与下板4连接的底板25、滑动设置于底板25的顶杆26、套设于顶杆26外侧并用于驱动顶杆26复位的弹簧27、与顶杆26连接并位于下板4与底板25之间的托板28,顶针设置于托板28。当需要将成型后的工件顶出时,外界的驱动机构驱动托板28或/和顶杆26移动,使得顶杆26相对底板25滑动,托板28移动时带动顶针将工件顶出,当工件被顶出之后,驱动机构释放托板28或/和顶杆26,弹簧27驱动顶杆26复位,为下一次顶出工件做好准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包括模架及设置于模架的模芯,模芯用于成型外界的工件,模架包括上板、滑柱及下板,滑柱设置于上板,上板经由滑柱与下板滑动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设置于上板与下板之间,模芯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仁及下模仁,上模板、下模板均滑动设置于滑柱,下模板设有贯穿下模板的第一通孔,下模仁设有环台及与环台连接的圆柱,环台设置于下板,环台用于抵触在下模板的下表面上,圆柱突伸入第一通孔内,圆柱的侧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用于成型工件的侧壁的环形间隙;上模仁抵触在下模板的上表面上,上模板设有贯穿上模板的第二通孔,上模仁容设于第二通孔内,上模仁设有与环形间隙连通的容置盲孔,容置盲孔的底壁与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之间具有用于成型工件的顶壁的容置间隙;上模仁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一注孔,多个第一注孔围绕上模仁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圆柱设有第一槽体,第一槽体自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一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设有中心注孔,中心注孔位于上模仁的中心位置,上模仁设有多个第一流道,第一流道自上模仁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一流道与第一注孔为一一对应,第一注孔经由第一流道与中心注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设有分别与容置间隙连通的多个第二注孔,多个第二注孔围绕上模仁的中心轴线呈同心环设置,第一注孔与中心注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注孔与中心注孔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设有多个第二流道,第二流道自上模仁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二流道与第二注孔为一一对应,第二注孔经由第二流道与中心注孔连通,第一流道的宽度大于第二流道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设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自圆柱的自由端的端面凹设而成,第二槽体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间隙,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具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自下模板的下表面凹设而成,第一环槽的两端贯穿下模板的侧表面,第一环槽围绕第一通孔及下模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具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自上模板的上表面凹设而成,第二环槽的两端贯穿上模板的侧表面,第二环槽围绕第二通孔及上模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设有多个顶出孔,顶出孔贯穿下模仁,顶出孔与容置间隙连通,多个顶出孔围绕圆柱的中心轴线环形阵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良式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设置于下板的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与下板连接的底板、滑动设置于底板的顶杆、套设于顶杆外侧并用于驱动顶杆复位的弹簧、与顶杆连接并位于下板与底板之间的托板,顶针设置于托板。
CN201920119067.5U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2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9067.5U CN209832432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9067.5U CN209832432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2432U true CN20983243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906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2432U (zh) 2019-01-24 2019-01-24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2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734A (zh) * 2021-05-25 2021-08-06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734A (zh) * 2021-05-25 2021-08-06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2432U (zh) 一种改良式注塑模具
CN109333926B (zh) 一种用于制造车用音箱盖板的模具
CN209832333U (zh) 一种改良式模芯
CN210910985U (zh) 纱嘴模具
CN212288494U (zh) 一种防止产品变形的高精度模具
CN112693075B (zh) 新型纱嘴模具
CN210047005U (zh) 一种斜行位转为水平行位结构
CN211941865U (zh) 一模双出大型深腔环卫塑料垃圾桶注塑模具
CN210100466U (zh) 一种注塑模芯
CN208697846U (zh) 一种穿刺器模具
CN112223670A (zh) 具备斜顶配合的注塑模架
CN217454712U (zh) 一种利用活块组件取代型芯的模具
CN214447879U (zh) 中心管模具
CN214773608U (zh) 一种两滑块内托模具
CN210820746U (zh) 梭架模具
CN214773817U (zh) 一种双滑块模具
CN214188264U (zh) 一种四滑块异形顶针顶出模具
CN211165090U (zh) 一种带有行位压块的模具
CN214773714U (zh) 一种顶出模具
CN108127085B (zh) 一种活动销头式模具结构
CN210254162U (zh) 一种异形法兰压铸模具
CN213671712U (zh) 一种锁壳加工用高效铸造模具
CN216465878U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CN217293302U (zh) 一种批头盒的成型模具
CN213919367U (zh) 具备斜顶配合的注塑模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