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83428U -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83428U
CN209683428U CN201822249003.5U CN201822249003U CN209683428U CN 209683428 U CN209683428 U CN 209683428U CN 201822249003 U CN201822249003 U CN 201822249003U CN 209683428 U CN209683428 U CN 209683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mounting bracket
punching press
suspension mounting
light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90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兆运
赵鸿博
邱宝象
石伯妹
王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Wanxiang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Wanxiang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Wanxiang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90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83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83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具有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分别与副车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设有相对的悬置固定孔,所述悬置固定孔边缘设有缓冲凸环。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悬置安装支架结构,将整体式结构改成分体式结构,既方便了工艺上的冲压成型,又减小了悬置安装支架的重量,达到了轻量化目的,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悬置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应用于当前汽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纯胶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现有的悬置安装支架通常由多个钣金件焊接而成,钣金件冲压及焊接过程中需要设计模具及夹紧定位机构。如图1所示,目前的悬置安装支架为整体式支架,具有一个悬置容腔,腔内两个安装平面内陷,该结构存在冲压成型无法拔模、设计及制造成本高、焊接精度不易保证等问题。此外,现有的悬置安装支架在重量方面不符合目前对车身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减重空间。因此,对现有悬置安装支架做进一步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分体式结构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既方便了工艺上的冲压成型,又减小了悬置安装支架的重量,达到了轻量化目的,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艺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具有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分别与副车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设有相对的悬置固定孔,所述悬置固定孔边缘设有缓冲凸环。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悬置安装支架结构,将整体式结构改成分体式结构,既方便了工艺上的冲压成型,又减小了悬置安装支架的重量,达到了轻量化目的,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艺成本。悬置固定孔边缘设有缓冲凸环,可以吸收一部分行车过程中悬置产生的振动能量,增加汽车的形式舒适度;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与维修,只需对损坏的支撑部更换即可,降低养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中空的一体式扣碗结构,且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卷边结构,所述卷边结构与副车架本体相贴合,如卡接配合。卷边结构使得第一支撑部与副车架之间的贴合面更为平缓,降低冲击力,提高配合适配性,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副车架本体的连接端具有过渡弧面结构,减少悬置与副车架之间的振动传递,同时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抗冲击能力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悬置固定孔下端设有吸能槽,所述吸能槽周围设有缓冲带。吸能槽可以在车身受到撞击发生形变的时候,储存部分能量,缓冲带进一步产生缓冲作用,降低事故对驾驶室的乘客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吸能槽为三边凹陷的类等边三角形结构,所述类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具有三个圆倒角。类三角形结构比较稳定,有利于提升吸能槽的稳定性,圆倒角和三边凹陷设计,使得吸能槽在受到撞击后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时,具有更为较大的形变空间,吸能功效和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
作为优选,所述吸能槽为椭圆形结构,具有较大的形变空间,吸能效果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副车架本体的预留孔形状适配,便于装配。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优化悬置安装支架结构,将整体式结构改成分体式结构,既方便了工艺上的冲压成型,又减小了悬置安装支架的重量,达到了轻量化目的,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悬置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置安装支架与副车架本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悬置安装支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悬置安装支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旋转后的一种侧视图。
图中:第一支撑部1,第二支撑部2,副车架安装结构3,副车架本体4,悬置固定孔5,缓冲凸环6,安装孔7,固定螺栓8,吸能槽9,卷边结构10,圆倒角11,缓冲带12,过渡弧面结构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包括具有分体式结构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分别与副车架本体4可拆卸连接,副车架本体具有与纵梁相连接的副车架安装结构3。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设有相对的悬置固定孔5,悬置固定孔边缘设有缓冲凸环6;第一支撑部具有中空的一体式扣碗结构,且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卷边结构10,卷边结构与副车架本体卡接固定;第二支撑部与副车架本体的连接端具有过渡弧面结构13;第二支撑部的悬置固定孔下端设有椭圆形结构的吸能槽9,所述吸能槽周围设有缓冲带1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悬置安装支架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吸能槽9为具有三个圆倒角11且三边凹陷的类等边三角形结构,第一支撑部的悬置固定孔5通过固定螺栓8与悬置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设有与副车架本体的预留孔形状适配的安装孔7,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7)

1.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具有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端部分别与副车架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设有相对的悬置固定孔,所述悬置固定孔边缘设有缓冲凸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具有中空的一体式扣碗结构,且开口端向外延伸形成卷边结构,所述卷边结构与副车架本体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副车架本体的连接端具有过渡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悬置固定孔下端设有吸能槽,所述吸能槽周围设有缓冲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槽为三边凹陷的类等边三角形结构,所述类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具有三个圆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槽为椭圆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安装孔。
CN201822249003.5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Active CN209683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9003.5U CN209683428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9003.5U CN209683428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83428U true CN209683428U (zh) 2019-11-26

Family

ID=6859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9003.5U Active CN209683428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83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170935A (ja) 構造部材
CN209683428U (zh) 一种轻量化易冲压悬置安装支架
CN208827576U (zh) 一种拉杆悬置结构
CN202641344U (zh) 一种新型后拉杆悬置
CN206125165U (zh) 变截面车架
CN107284168B (zh)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CN216886892U (zh) 一种乘用车轻量化铝合金前转向节
CN107415614B (zh) 一种汽车下摆臂
CN210116342U (zh) 一种高强轻量化后下控制臂
CN212074214U (zh) 一种侧围外板支撑支架
CN21265417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压缩机固定减震支架
CN206012323U (zh) 一种车体
CN206826763U (zh) 一种前翼子板支架连接件
CN103448524A (zh) 一种轻量化冲压焊接式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5736938U (zh) 一种变速器侧悬置结构
CN203854494U (zh) 汽车发动机轻型支撑
CN202541252U (zh) 汽车空调压缩机用支架
CN20670392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垫
CN220535391U (zh) 一种悬置软垫结构及其重卡动力悬置
CN110370911A (zh) 电机悬置支架、电机悬置支架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4523255U (zh) 轻量化整体式空气悬挂
CN103407359A (zh) 减震降噪的加强型发动机后悬置
CN211223015U (zh) 一种汽车右悬置支架
CN20712860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本体支架
CN207433666U (zh) 一种新型驾驶室悬置橡胶软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1215 Wanxiang Road,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xiang Qianchao Co.,Ltd.

Patentee after: WANXIA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15 Wanxiang Road,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QIANCHAO Co.,Ltd.

Patentee before: WANXIA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