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1480U - 一种发光线圈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线圈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1480U
CN209431480U CN201822181461.XU CN201822181461U CN209431480U CN 209431480 U CN209431480 U CN 209431480U CN 201822181461 U CN201822181461 U CN 201822181461U CN 209431480 U CN209431480 U CN 209431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magnetic
semi
magnetic semi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14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昌勇
黄友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NG SHUN JI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NG SHUN JI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NG SHUN JI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NG SHUN JI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814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1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1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14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线圈盘,包括磁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加热线圈、磁感线圈、绝缘耐压片、绝缘圈;磁板上形成有定位中心孔和线过孔;绝缘耐压片与磁板连接,绝缘耐压片中形成有定位过孔和通孔;加热线圈通过黏胶黏接在绝缘耐压片上;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与磁板通过涂胶黏接固定一起,且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磁板组合形成定位环槽;磁感线圈嵌置于定位环槽中,磁感线圈呈环绕所述加热线圈布设;绝缘圈套置于磁感线圈的周向面上;第一磁半环上安装有控制电路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上各自安装有若干LED灯,LED灯各自通过控制电路板与磁感线圈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使用时磁力线可得到充分利用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线圈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光线圈盘。
背景技术
线圈盘是电磁炉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面上的线圈盘大多是由磁板和加热线圈构成,为了增加电感及防磁泄漏,沿磁板的顶面边缘还一体形成有凸缘,由于现有的磁板形成有凸缘的结构,以至于厂家在往磁板上安装加热线圈时,需要先通过一线圈塑料骨架形成定型的加热线圈后,再将线圈塑料骨架与磁板固定在一起,这种需要采用线圈塑料骨架才能将加热线圈安装在磁板上的结构,在生产时厂家需要设计用来生产线圈塑料骨架的模具,这样增加了线圈盘的生产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也较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另外,现有的线圈盘在工作时,加热线圈通过交流电流使加热线圈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底,使锅底中产生大量的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但交变磁场中的小部分磁力线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磁力线接触到人体也会影响用户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线圈盘,该发光线圈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使用时磁力线可得到充分利用,减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点在于包括磁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加热线圈、磁感线圈、绝缘耐压片、绝缘圈;其中:所述磁板为圆形状的板体,该磁板上形成有定位中心孔,在磁板上还形成有线过孔;所述绝缘耐压片的底面通过黏胶与磁板的顶面连接,该绝缘耐压片中形成有与定位中心孔贯通的定位过孔,在绝缘耐压片上还形成有与线过孔贯通的通孔;所述加热线圈为单层型线圈,该加热线圈通过黏胶黏接在绝缘耐压片的顶面,该加热线圈的一接线端穿过绝缘耐压片的通孔和磁板的线过孔;所述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内壁面上部分别形成半环状的定位凸部,在第一磁半环的顶面上还形成有凹位,所述加热线圈的另一接线端从该凹位中穿出;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内壁面下部分别与磁板的周向面通过涂胶黏接固定一起,且第一磁半环的两端对应与第二磁半环的两端对接,第一磁半环的定位凸部底面、第二磁半环的定位凸部底面、第一磁半环的内壁面、第二磁半环的内壁面、磁板的顶面组合形成定位环槽;所述磁感线圈为多层型线圈,该磁感线圈嵌置于所述定位环槽中,且该磁感线圈呈环绕所述加热线圈布设,在磁感线圈与加热线圈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绝缘圈处于定位环槽中,该绝缘圈套置于磁感线圈的周向面上;所述第一磁半环的顶面上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磁感线圈的其中一接线端连接,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源输入端与磁感线圈的另一接线端连接;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的顶面上各自安装有若干LED灯,各LED灯的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各LED灯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磁板的周向面上形成有嵌装环槽,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内壁面下部分别形成有半环状的嵌装凸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嵌装凸部分别嵌入至磁板的嵌装环槽中。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半环的一端部形成有榫槽,该第一磁半环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榫块部;所述第二磁半环的一端部形成有榫槽,该第二磁半环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榫块部;所述第一磁半环的榫块部与第二磁半环的榫槽相榫接,且该第一磁半环的榫块部与第二磁半环的榫槽之间通过黏胶连接一起;所述第一磁半环的榫槽与第二磁半环的榫块部相榫接,且该第一磁半环的榫槽与第二磁半环的榫块部之间通过黏胶连接一起。
又再进一步地,所述线过孔的一端连通磁板的顶面,另一端连通磁板的底面,且线过孔的孔壁与定位中心孔的孔壁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磁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加热线圈、磁感线圈、绝缘耐压片、绝缘圈,并在磁板上形成有定位中心孔及线过孔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形成加热线圈是将绝缘耐压片黏接固定在磁板的顶面上后,再将磁板放置在形成加热线圈的绕线机上,磁板上的定位中心孔被绕线机上的定位轴穿过进行定位,用于形成加热线圈的线穿过绝缘耐压片的通孔和磁板的线过孔后被绕线机夹紧,之后绕线机令到磁板转动来使线以绕线机的定位轴为中心绕线形成加热线圈,而绕线机在绕线时采用边给线涂快干胶边绕线的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不需要线圈塑料骨架的基础上直接在绝缘耐压片的顶面形成加热线圈;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采用了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上各自形成有定位凸部和安装有LED灯的设计,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安装拼接好后形成将磁感线圈进行安装定位的定位环槽,方便磁感线圈的安装,而磁感线圈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吸收交变磁场没有被金属锅底吸收的磁力线,且磁感线圈通过吸收的磁力线产生电能,使LED灯亮起,这样一方面使磁力线得到屏蔽,另一方面LED灯的亮暗变化能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功率变化,方便用户使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使用时磁力线可得到充分利用,减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磁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磁感线圈与LED灯、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磁板;11-定位中心孔;12-线过孔;13-嵌装环槽;2-第一磁半环;3-第二磁半环;21、31-定位凸部;22-凹位;32-定位环槽;23、33-嵌装凸部;24、34- 榫槽;25、35-榫块部;26、36-安装槽;27-插装槽;4-加热线圈;41、42-接线端;5-磁感线圈;6-绝缘耐压片;61-定位过孔;62-通孔;7-绝缘圈;8-控制电路板;9-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包括磁板 1、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加热线圈4、磁感线圈5、绝缘耐压片6、绝缘圈7;所述磁板1为圆形状的板体,该磁板1上形成有定位中心孔11,在磁板1上还形成有线过孔 12;所述绝缘耐压片6的底面通过黏胶与磁板1的顶面连接,该绝缘耐压片6中形成有与定位中心孔11贯通的定位过孔61,在绝缘耐压片6上还形成有与线过孔12贯通的通孔 62;所述加热线圈4为单层型线圈,该加热线圈4通过黏胶黏接在绝缘耐压片6的顶面,该加热线圈4的一接线端41穿过绝缘耐压片6的通孔62和磁板1的线过孔12;所述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的内壁面上部分别形成半环状的定位凸部21、31,在第一磁半环2的顶面上还形成有凹位22,所述加热线圈4的另一接线端42从该凹位22中穿出;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的内壁面下部分别与磁板1的周向面通过涂胶黏接固定一起,且第一磁半环2的两端对应与第二磁半环3的两端对接,第一磁半环2的定位凸部 21底面、第二磁半环3的定位凸部31底面、第一磁半环2的内壁面、第二磁半环3的内壁面、磁板1的顶面组合形成定位环槽32;所述磁感线圈5为多层型线圈,该磁感线圈5 嵌置于所述定位环槽32中,且该磁感线圈5与磁板1之间通过所述的绝缘耐压片6进行阻隔,且该磁感线圈5呈环绕所述加热线圈4布设,在磁感线圈5与加热线圈4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绝缘圈7处于定位环槽32中,该绝缘圈7套置于磁感线圈5的周向面上,该绝缘圈7的作用是将磁感线圈5与第一磁半环2的内壁面、第二磁半环3的内壁面进行阻隔;所述第一磁半环2的顶面上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8,该控制电路板8的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磁感线圈5的其中一接线端连接,该控制电路板8的第二电源输入端与磁感线圈5的另一接线端连接;在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的顶面上各自安装有若干LED灯9,各 LED灯9的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8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各LED灯9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8的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是控制电路板8负极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是控制电路板8正极输出端。本发光线圈盘形成加热线圈4是将绝缘耐压片6黏接固定在磁板1的顶面上后,再将磁板1放置在形成加热线圈4的绕线机上,磁板 1上的定位中心孔11被绕线机上的定位轴穿过进行定位,用于形成加热线圈4的线穿过绝缘耐压片6的通孔62和磁板1的线过孔12后被绕线机夹紧,所述形成加热线圈4、磁感线圈5的线都是漆包线,之后绕线机令到磁板1转动来使线以绕线机的定位轴为中心绕线形成加热线圈4,而绕线机在绕线时采用边给线涂快干胶边绕线的方式,使得本发光线圈盘可以不需要线圈塑料骨架的基础上直接在绝缘耐压片6的顶面形成加热线圈4;另外,本发光线圈盘还通过采用了在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形成有定位凸部21、31和安装有LED灯9的设计,使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安装拼接好后形成将磁感线圈5 进行安装定位的定位环槽32,方便磁感线圈5的安装,而磁感线圈5在本发光线圈盘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吸收交变磁场没有被金属锅底吸收的磁力线,且磁感线圈5通过吸收的磁力线产生电能,使LED灯9亮起,这样一方面使磁力线得到屏蔽,另一方面LED灯9的亮暗变化能显示本发光线圈盘的使用功率变化,方便用户使用,使本发光线圈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使用时磁力线可得到充分利用,减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等优点。
为了使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与磁板1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如图2、图3、图5所示,在磁板1的周向面上形成有嵌装环槽13,在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的内壁面下部分别形成有半环状的嵌装凸部23、33,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的嵌装凸部23、33分别嵌入至磁板1的嵌装环槽13中。
为了使第一磁半环2与第二磁半环3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合理,使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与磁板1的连接结构更加牢固,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所述第一磁半环2的一端部形成有榫槽24,该第一磁半环2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榫块部25;所述第二磁半环3的一端部形成有榫槽34,该第二磁半环3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榫块部35;所述第一磁半环2的榫块部25与第二磁半环3的榫槽34相榫接,且该第一磁半环2的榫块部25 与第二磁半环3的榫槽34之间通过黏胶连接一起;所述第一磁半环2的榫槽24与第二磁半环3的榫块部35相榫接,且该第一磁半环2的榫槽24与第二磁半环3的榫块部35之间通过黏胶连接一起。
为了使磁板1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线过孔12的一端连通磁板1的顶面,另一端连通磁板1的底面,且线过孔12的孔壁与定位中心孔11的孔壁贯通。
为了使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的拼合实现将加热线圈4的四周围合起来,避免发生磁泄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的顶面至绝缘耐压片6顶面的间距分别大于所述加热线圈4顶面至绝缘耐压片6顶面的间距。
为了使本发光线圈盘的结构更为合理,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绝缘耐压片6 是云母片,绝缘耐压片6上的通孔62是与定位过孔61连通的,且所述定位过孔61与定位中心孔11的大小相同,所述通孔62与线过孔12的大小相同。
为了使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的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图2、图3、图4、图 5所示,所述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的顶面上分别形成有若干安装槽26、36,第一磁半环2、第二磁半环3各自的安装槽26、36中分别安装有所述的LED灯9。
为了使控制电路板8的安装结构更加合理,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磁半环2上还形成有插装槽27,在该插装槽27中插装有所述的控制电路板8。

Claims (8)

1.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板、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加热线圈、磁感线圈、绝缘耐压片、绝缘圈;其中:
所述磁板为圆形状的板体,该磁板上形成有定位中心孔,在磁板上还形成有线过孔;
所述绝缘耐压片的底面通过黏胶与磁板的顶面连接,该绝缘耐压片中形成有与定位中心孔贯通的定位过孔,在绝缘耐压片上还形成有与线过孔贯通的通孔;
所述加热线圈为单层型线圈,该加热线圈通过黏胶黏接在绝缘耐压片的顶面,该加热线圈的一接线端穿过绝缘耐压片的通孔和磁板的线过孔;
所述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内壁面上部分别形成半环状的定位凸部,在第一磁半环的顶面上还形成有凹位,所述加热线圈的另一接线端从该凹位中穿出;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内壁面下部分别与磁板的周向面通过涂胶黏接固定一起,且第一磁半环的两端对应与第二磁半环的两端对接,第一磁半环的定位凸部底面、第二磁半环的定位凸部底面、第一磁半环的内壁面、第二磁半环的内壁面、磁板的顶面组合形成定位环槽;
所述磁感线圈为多层型线圈,该磁感线圈嵌置于所述定位环槽中,且该磁感线圈呈环绕所述加热线圈布设,在磁感线圈与加热线圈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绝缘圈处于定位环槽中,该绝缘圈套置于磁感线圈的周向面上;
所述第一磁半环的顶面上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源输入端与磁感线圈的其中一接线端连接,该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源输入端与磁感线圈的另一接线端连接;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的顶面上各自安装有若干LED灯,各LED灯的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连接,各LED灯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的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在磁板的周向面上形成有嵌装环槽,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内壁面下部分别形成有半环状的嵌装凸部,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嵌装凸部分别嵌入至磁板的嵌装环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半环的一端部形成有榫槽,该第一磁半环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榫块部;所述第二磁半环的一端部形成有榫槽,该第二磁半环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榫块部;所述第一磁半环的榫块部与第二磁半环的榫槽相榫接,且该第一磁半环的榫块部与第二磁半环的榫槽之间通过黏胶连接一起;所述第一磁半环的榫槽与第二磁半环的榫块部相榫接,且该第一磁半环的榫槽与第二磁半环的榫块部之间通过黏胶连接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过孔的一端连通磁板的顶面,另一端连通磁板的底面,且线过孔的孔壁与定位中心孔的孔壁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顶面至绝缘耐压片顶面的间距分别大于所述加热线圈顶面至绝缘耐压片顶面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耐压片上的通孔是与定位过孔连通的,且所述定位过孔与定位中心孔的大小相同,所述通孔与线过孔的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的顶面上分别形成有若干安装槽,第一磁半环、第二磁半环各自的安装槽中分别安装有所述的LED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发光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半环上还形成有插装槽,在该插装槽中插装有所述的控制电路板。
CN201822181461.X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发光线圈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1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1461.XU CN209431480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发光线圈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1461.XU CN209431480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发光线圈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1480U true CN209431480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146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1480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发光线圈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1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8255U (zh) 防反向加热线圈盘及电磁炉
CN209431480U (zh) 一种发光线圈盘
CN205657864U (zh) 一种电磁线盘
CN210670628U (zh) 电磁加热线圈盘
CN204733405U (zh) 电磁炉磁条及电磁炉
CN209358803U (zh) 一种多功能线圈盘
CN206094200U (zh) 一种保温型高能效电磁炉
CN203618164U (zh) 电磁炉用电磁线盘
WO2015096928A1 (en) An induction cooker comprising an illumination element
CN206755270U (zh) 电磁炉
CN206490849U (zh) 一种新型的电磁线圈绕线盘
CN209676532U (zh) 一种拼合式线圈盘
CN207491239U (zh) 一种电煲的电磁线圈安装件及电磁加热电煲
CN201259255Y (zh) 嵌入式逆向疏绕线盘
CN219107695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287758U (zh) 电磁加热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18387983U (zh) 一种超薄式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CN209517551U (zh) 一种线圈盘
CN206284994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2799246U (zh) 内外环型加热线圈盘
CN105258175B (zh) 电磁炉安装组件、电磁炉及电磁炉组装方法
CN207926956U (zh) 线圈盘组件及加热器具
CN219181715U (zh) 一种线圈盘
CN2699157Y (zh) 抗干扰电磁炉灶
CN203896525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用的磁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