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1183U -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 Google Patents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1183U
CN209411183U CN201822183018.6U CN201822183018U CN209411183U CN 209411183 U CN209411183 U CN 209411183U CN 201822183018 U CN201822183018 U CN 201822183018U CN 209411183 U CN209411183 U CN 20941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cing
carrier
driving mechanism
actuator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30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仲飞
刘亮
曹洪涛
吕启涛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830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转运装置包括定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定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位于进料输送线及出料输送线的同一侧,定位机构用于将进料输送线输出的载具定位,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承托并沿第一方向传输定位于定位机构上的载具,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的载具沿第二方向传输至出料输送线。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的组合,就可以实现装载有物料的载具在进料输送线与出料输送线之间自动转移。与传统的人工转运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转移物料,其转运效率较高,有利于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按照同侧进料、同侧出料的方式布置的输送平台,其进料输送线与出料输送线之间的物料转移通常采用人工转运的方式,从而导致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转移物料的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用于将装载有物料的载具在平行设置的进料输送线与出料输送线之间转移,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定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进料输送线及所述出料输送线的同一侧,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进料输送线输出的所述载具定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承托并沿第一方向传输定位于所述定位机构上的所述载具,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的所述载具沿第二方向传输至所述出料输送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架、接料组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接料组件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接料组件用于承托所述载具,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接料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接料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接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传输所述载具。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架、分料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分料件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分料件用于与所述载具抵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分料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相对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料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所述接料组件上的所述载具传输至所述出料输送线。
可选地,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滑动座及接料叉,所述滑动座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接料叉用于承托所述载具,所述接料叉设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滑动座驱动所述接料叉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接料叉沿所述第一方向传输所述载具。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定位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定位支架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接料叉的凹槽,所述定位件及所述第三驱动件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定位件用于与所述载具抵接,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相对所述定位支架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载具定位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接料叉上形成有缺口,所述接料叉能够伸入至所述凹槽内,以承托所述载具,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容置于所述缺口中,以配合所述接料叉支撑所述载具,所述辅助支撑板与所述接料叉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能够相对所述接料叉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避让所述定位件。
可选地,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滑动穿设于所述滑动座并与所述辅助支撑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
可选地,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导向座及导向柱,所述导向座设于所述接料叉上,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座并与所述辅助支撑板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输送平台,包括进料输送线、出料输送线及上述的转运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装置,定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位于进料输送线及出料输送线的同一侧,定位机构用于将进料输送线输出的载具定位,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承托并沿第一方向传输定位于定位机构上的载具,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的载具沿第二方向传输至出料输送线上,因此通过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的组合,就可以实现装载有物料的载具在进料输送线与出料输送线之间自动转移。与传统的人工转运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装置能够实现自动转移物料,其转运效率较高,有利于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输送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输送平台的另一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转运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进料输送线;
2、出料输送线;21、第一出料输送线;22、第二出料输送线;
3、转运装置;31、定位机构;311、定位支架;3111、凹槽;312、定位件;313、第三驱动件;314、定位销;32、第一驱动机构;321、安装架;322、接料组件;3221、滑动座;3222、接料叉;32221、缺口;3223、辅助支撑板;3224、弹性件;3225、支撑柱;3226、导向座;3227、导向柱;32271、本体;32272、连接部;3228、减震垫;323、第一驱动件;33、第二驱动机构;331、固定架;332、分料件;3321、第一抵接部;3322、第二抵接部;333、第二驱动件;34、第一缓冲器;35、第二缓冲器;
4、载具;4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输送平台。输送平台包括进料输送线1、出料输送线2及转运装置3。转运装置3用于将装载有物料的载具4在平行设置的进料输送线1与出料输送线2之间转移。转运装置3包括定位机构31、第一驱动机构32及第二驱动机构33。定位机构31、第一驱动机构32及第二驱动机构33位于进料输送线1及出料输送线2的同一侧。定位机构31用于将进料输送线1输出的载具4定位。第一驱动机构32用于承托并沿第一方向传输定位于定位机构31上的载具4。第二驱动机构33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32输出的载具4沿第二方向传输至出料输送线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为图中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Y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运装置3,定位机构31、第一驱动机构32及第二驱动机构33位于进料输送线1及出料输送线2的同一侧,定位机构31用于将进料输送线1输出的载具4定位,第一驱动机构32用于承托并沿第一方向传输定位于定位机构31上的载具4,第二驱动机构33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32输出的载具4沿第二方向传输至出料输送线2上,因此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2与第二驱动机构33的组合,就可以实现装载有物料的载具4在进料输送线1与出料输送线2之间自动转移。与传统的人工转运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运装置3能够实现自动转移物料,其转运效率较高,有利于减少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料输送线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出料输送线21及第二出料输送线22。定位机构31、第一驱动机构32及第二驱动机构33位于进料输送线1、第一出料输送线21及第二出料输送线22的同一侧。第二驱动机构33用于将第一驱动机构32输出的载具4沿第二方向传输至第一出料输送线21或第二出料输送线22。
在一实施例中,物料为左耳耳机或右耳耳机。第二驱动机构33用于将装载有右耳耳机的载具4沿第二方向传输至第一出料输送线21上,或者将装载有左耳耳机的载具4沿第二方向传输至第二出料输送线22上。
可以理解的,进料输送线1及出料输送线2可采用皮带传动或链传动。具体为电机或马达通过联轴器与带轮或链轮连接,电机或马达驱动带轮或链轮转动,以通过皮带或链条传输载具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5所示,第一驱动机构32包括安装架321、接料组件322及第一驱动件323。接料组件322滑动设于安装架321上。接料组件322用于承托载具4。第一驱动件323设于安装架321上。第一驱动件323与接料组件322连接。第一驱动件323用于驱动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接料组件322沿第一方向传输载具4。
具体的,当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行程时,接料组件322能够带动载具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行程时,接料组件322能够带动载具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从而实现接料组件322沿第一方向对载具4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3为双行程气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5及图7所示,第二驱动机构33包括固定架331、分料件332及第二驱动件333。分料件332滑动设于固定架331上。分料件332用于与载具4抵接。第二驱动件333设于固定架331上。第二驱动件333与分料件332连接。第二驱动件333用于驱动分料件332相对固定架331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分料件332沿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接料组件322上的载具4传输至出料输送线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5及图7所示,分料件332上形成有第一抵接部3321及第二抵接部3322。第一抵接部3321与及第二抵接部332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第一抵接部3321与第二抵接部3322用于与载具4抵接。第二驱动件333用于驱动分料件332相对固定架331沿第二方向移动,以通过第一抵接部3321沿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接料组件322上的载具4传输至第一出料输送线21上,或者通过第二抵接部3322沿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接料组件322上的载具4传输至第二出料输送线22。
具体的,当第二驱动件333驱动分料件332相对固定架331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分料件332通过第一抵接部3321沿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接料组件322上的载具4由第二位置传输至第一出料输送线21上,或者分料件332通过第二抵接部3322沿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接料组件322上的载具4由第三位置传输至第二出料输送线2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33为气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5所示,接料组件322包括滑动座3221及接料叉3222。滑动座3221滑动设于安装架321上。接料叉3222用于承托载具4。接料叉3222设于滑动座3221上。第一驱动件323与滑动座3221连接。第一驱动件323用于通过滑动座3221驱动接料叉32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传输载具4。
具体的,当第一驱动件323通过滑动座3221驱动接料叉32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行程时,接料叉3222能够带动载具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第一驱动件323通过滑动座3221驱动接料叉32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行程时,接料叉3222能够带动载具4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从而实现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对载具4的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8所示,定位机构31包括定位支架311、定位件312及第三驱动件313。定位支架311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接料叉3222的凹槽3111。定位件312及第三驱动件313容置于凹槽3111内。定位件312用于与载具4抵接。定位件312与第三驱动件313连接。第三驱动件313用于驱动定位件312相对定位支架311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将载具4定位于凹槽3111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两垂直。第三方向为图中Z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定位件312上设置有定位销314。定位销314用于与载具4上的定位孔41配合。第三驱动件313用于驱动定位件312相对定位支架311沿第三方向移动,以使定位销314定位于载具4的定位孔41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接料叉3222上形成有缺口32221。接料叉3222能够伸入至凹槽3111内,以承托载具4。接料组件322还包括辅助支撑板3223。辅助支撑板3223容置于缺口32221中,以配合接料叉3222支撑载具4。辅助支撑板3223与接料叉3222滑动连接。辅助支撑板3223能够相对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避让定位件312。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滑动座3221相对安装架32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滑动座3221会带动接料叉32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伸入至凹槽3111内,以使接料叉3222承托载具4。在接料叉3222伸入至凹槽3111内时,辅助支撑板3223会与定位件312抵接,并能够在抵接力的作用下相对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避让定位件312。当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滑动座3221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滑动座3221会带动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伸出于凹槽3111。在接料叉3222伸出于凹槽3111时,辅助支撑板3223会与定位件312分离,辅助支撑板3223能够相对接料叉32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配合接料叉3222支撑载具4,从而避免分料件332沿第二方向将载具4传输至出料输送线2时载具4从缺口32221中掉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6所示,接料组件322还包括弹性件3224。弹性件3224弹性抵接在滑动座3221与辅助支撑板32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24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224也可为弹片。
可以理解的,当辅助支撑板3223与定位件312抵接时,定位件312会给辅助支撑板3223一个沿第一方向的抵接力。弹性件3224在该抵接力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辅助支撑板3223与定位件312分离时,辅助支撑板3223受到的抵接力消失,弹性件3224会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由状态。此时,辅助支撑板3223在弹性件3224的弹性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接料叉32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配合接料叉3222支撑载具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6所示,接料组件322还包括支撑柱3225。支撑柱3225滑动穿设于滑动座3221并与辅助支撑板3223连接。弹性件3224套设于支撑柱3225上,这样支撑柱3225能够给弹性件3224提供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6所示,接料组件322还包括导向座3226及导向柱3227。导向座3226设于接料叉3222上。导向柱3227滑动穿设于导向座3226并与辅助支撑板3223连接,这样导向柱3227能够给辅助支撑板3223相对接料叉3222移动时提供导向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6所示,导向柱3227包括本体32271及连接部32272。本体32271滑动穿设于导向座3226并与辅助支撑板3223连接。连接部32272与本体32271连接。连接部32272能够与导向座3226抵接,以防止导向柱3227与导向座3226相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接料组件322还包括减震垫3228。减震垫3228套设于本体32271上,且位于连接部32272与导向座3226之间。
可以理解的,当弹性件3224由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由状态时,弹性件3224的弹性力会使辅助支撑板3223带动本体32271及连接部32272相对导向座3226移动。在连接部32272与导向座3226之间设置减震垫3228,可减轻连接部32272与导向座3226之间的碰撞震动及减小碰撞噪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6所示,转运装置3还包括第一缓冲器34及第二缓冲器35。第一缓冲器34及第二缓冲器35安装于安装架321上。第一缓冲器34用于缓冲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的移动。第二缓冲器35用于缓冲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接料组件322会与第一缓冲器34抵接。此时,第一缓冲器34能够为接料组件322移动到位提供缓冲作用,以减小两者的碰撞噪声。同时,第一缓冲器34还可微调接料组件322停止的位置。同理,当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接料组件322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接料组件322会与第二缓冲器35抵接。此时,第二缓冲器35能够为接料组件322移动到位提供缓冲作用,以减小两者的碰撞噪声。同时,第二缓冲器35还可微调接料组件322停止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器34及第二缓冲器35均为油压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线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进料输送线1将装载物料的载具4输送至定位支架311的凹槽3111内。第三驱动件313驱动定位件312相对定位支架311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将载具4定位于凹槽3111的内壁上。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滑动座3221相对安装架32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滑动座3221会带动接料叉32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并伸入至凹槽3111内,以使接料叉3222承托载具4。此时,辅助支撑板3223会与定位件312抵接,定位件312会给辅助支撑板3223一个沿第一方向的抵接力。辅助支撑板3223在该抵接力的作用下相对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移动,以避让定位件312。然后,第一驱动件323驱动滑动座3221相对安装架321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滑动座3221会带动接料叉322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伸出于凹槽3111。此时,辅助支撑板3223会与定位件312分离,辅助支撑板3223受到的抵接力消失,辅助支撑板3223在弹性件3224的弹性力作用下相对接料叉32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配合接料叉3222支撑载具4。最后,第二驱动件333驱动分料件332相对固定架331沿第二方向移动,分料件332会沿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接料叉3222上的载具4传输至出料输送线2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运装置,用于将装载有物料的载具在平行设置的进料输送线与出料输送线之间转移,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定位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进料输送线及所述出料输送线的同一侧,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进料输送线输出的所述载具定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承托并沿第一方向传输定位于所述定位机构上的所述载具,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的所述载具沿第二方向传输至所述出料输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架、接料组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接料组件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接料组件用于承托所述载具,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接料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接料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接料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传输所述载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架、分料件及第二驱动件,所述分料件滑动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分料件用于与所述载具抵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分料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分料件相对所述固定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分料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将承托于所述接料组件上的所述载具传输至所述出料输送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包括滑动座及接料叉,所述滑动座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接料叉用于承托所述载具,所述接料叉设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滑动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滑动座驱动所述接料叉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接料叉沿所述第一方向传输所述载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定位件及第三驱动件,所述定位支架上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接料叉的凹槽,所述定位件及所述第三驱动件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定位件用于与所述载具抵接,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相对所述定位支架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载具定位于所述凹槽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叉上形成有缺口,所述接料叉能够伸入至所述凹槽内,以承托所述载具,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辅助支撑板,所述辅助支撑板容置于所述缺口中,以配合所述接料叉支撑所述载具,所述辅助支撑板与所述接料叉滑动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板能够相对所述接料叉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避让所述定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在所述滑动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滑动穿设于所述滑动座并与所述辅助支撑板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组件还包括导向座及导向柱,所述导向座设于所述接料叉上,所述导向柱滑动穿设于所述导向座并与所述辅助支撑板连接。
10.一种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输送线、出料输送线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
CN201822183018.6U 2018-12-24 2018-12-24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Active CN20941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3018.6U CN209411183U (zh) 2018-12-24 2018-12-24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3018.6U CN209411183U (zh) 2018-12-24 2018-12-24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1183U true CN209411183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0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3018.6U Active CN209411183U (zh) 2018-12-24 2018-12-24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1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7601A (zh) * 2020-10-15 2022-04-19 安徽永舟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冲簧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7601A (zh) * 2020-10-15 2022-04-19 安徽永舟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冲簧机
CN114367601B (zh) * 2020-10-15 2024-04-19 安徽永舟文具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冲簧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19205A (en) Conveyor arrangement
CN203526380U (zh) 多台冲压设备连线自动冲压机械手传送设备
CN208248689U (zh) 一种可根据纸箱大小自动调节拆箱的纸箱输送带
CN209411183U (zh) 转运装置及输送平台
CN211469909U (zh) 一种上下层流水线载具回流升降机装置
CN110371547A (zh) 穿梭车系统、其货物取放机构及适合该系统的货物周转箱
CN206298055U (zh) 倍速送料器
CN106276077A (zh) 一种双链输送机
CN104438928A (zh) 用于串联冲压设备上的机械手传送机构
CN210655224U (zh) 变距夹具机构和夹具设备
CN208249100U (zh) 一种袋装弹簧串输送装置
CN202007032U (zh) 一种连续上料间隔取料的装置
CN203667600U (zh) 一种玻璃上下片机
CN103754619B (zh) 一种转角传送机构
CN109178952A (zh) 聚氨酯夹芯板自动码垛设备
CN105541096A (zh) 基板加工装置
CN205298451U (zh) 平移式摩擦驱动装置
CN201261188Y (zh) 轴承传送机构的夹持装置
JP5940921B2 (ja) 搬送装置
CN213264116U (zh) 快速送板式板材输送装置
CN103693443B (zh) 玻璃上下片机的移动输送带装置
CN211398452U (zh) 一种双面线性滑块模组
CN204108990U (zh) 压机四节臂机械手
CN210175888U (zh) 纸板二级校准机
CN208882984U (zh) 聚氨酯夹芯板自动码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