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67407U - 装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装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7407U
CN209367407U CN201822083953.5U CN201822083953U CN209367407U CN 209367407 U CN209367407 U CN 209367407U CN 201822083953 U CN201822083953 U CN 201822083953U CN 209367407 U CN209367407 U CN 209367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pipeline
loading
loading system
s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39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力展
叶锐汉
任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brew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brew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brew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brew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39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7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7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7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车系统,其中装车系统包括: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2),用于预存和输送货物;至少一条装车线(4),用于对所述货物进行装载;和一条中转输送线(7),用于连通所述预存输送线(2)和所述装车线(4),且能够将任一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上的所述货物输送至任一条所述装车线(4)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装车效率,还可以使结构布置更加合理,节省占地空间。

Description

装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行业中仓储及运输环节已实现较高的自动化操作,唯有装车还是人工进行码放。人工装车技术的含量低、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恶劣、人员流动性大,给招工及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并且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生产成本的上升及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为此改进装车系统的结构提高装车效率具有极大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车系统,以改进装车系统的结构提高装车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车系统,包括:
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用于预存和输送货物;
至少一条装车线,用于对货物进行装载;和
一条中转输送线,用于连通预存输送线和装车线,且能够将任一条预存输送线上的货物输送至任一条装车线上。
可选地,预存输送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和/或,装车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条。
可选地,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均用于预存和输送同一种货物;或者,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中的至少一条用于预存和输送第一种货物,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中的至少另一条用于预存和输送第二种货物;或者,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用于预存和输送至少两种货物。
可选地,装车系统还包括:
出货控制系统,用于按照预设装车模型中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装车顺序控制进入预存输送线的货物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可选地,预存输送线用于预存和输送成垛的货物,装车线包括:
货物转移装置,用于将货物成垛地或者分散地装载到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存储装置上。
可选地,货物转移装置包括:
第一转移装置,设置在装车线的靠近中转输送线的一端,用于从中转输送线上成垛地或者分散地提取货物并向下游转移;
输送装置,用于接收第一转移装置所转移的货物,并将货物向下游输送;和
第二转移装置,用于接收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货物,并将货物装载到货物存储装置上。
可选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
搬运平台,设置在装车线上;
第一夹具,安装在搬运平台上,用于夹取货物;和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具相对于搬运平台运动,以通过第一夹具将货物转移到输送装置上。
可选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具相对于搬运平台沿水平面内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具相对于搬运平台沿水平面内第二方向运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和
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具相对于搬运平台沿竖直方向运动。
可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
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具绕竖直轴线旋转。
可选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
机器人,设置在装车线上;和
第二夹具,安装在机器人的端部,用于夹取货物,并在机器人的带动下将货物转移到输送装置上。
可选地,两条预存输送线平行设置;和/或,两条装车线平行设置。
可选地,预存输送线和装车线均沿第一方向布置,中转输送线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装车系统还包括:
回仓输送线,与中转输送线连通,用于输送装车线上的托板或需要送回的货物。
可选地,回仓输送线与预存输送线平行设置。
可选地,装车系统还包括:
出仓输送线,与预存输送线连通,用于将货物从仓库运送至各条预存输送线。
可选地,装车系统还包括:
回仓输送线,与中转输送线连通,且与出仓输送线连通,用于将装车线上的托板或需要送回的货物输送至出仓输送线,并通过出仓输送线反向运动将托板或货物送回仓库。
可选地,装车线还包括:
第一装卸工位,用于放置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存储装置;
装车系统还包括:
第二装卸工位,用于将货物存储装置从第一装卸工位装载到用于运输货物存储装置的运输设备上或者将货物存储装置从运输设备上卸载至第一装卸工位上。
可选地,第二装卸工位与第一装卸工位平行设置。
可选地,装车系统还包括:
吊运设备,用于将位于各条装车线上的货物存储装置吊运至第二装卸工位,或者将货物存储装置从第二装卸工位吊运至对应的装车线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至少一条装车线和一条中转输送线,中转输送线设置在预存输送线和装车线之间,出仓的货物先在预存输送线上进行预存,然后通过中转输送线输送至装车线上。通过设置预存输送线,可以将待装的货物按照种类或者订单需求进行预先缓存,减少在装车前分拣货物的步骤,提高装车效率;中转输送线包括一条,可以将任一条预存输送线上的货物输送至任一条装车线上,优化了装车系统的整体布置结构,节省了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车系统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车系统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车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车系统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出仓输送线;2、预存输送线;3、第一转移装置;31、第一驱动装置;32、第二驱动装置;33、第三驱动装置;34、第四驱动装置; 35、搬运平台;36、第一夹具;3′、第一转移装置;31′、机器人;32′、第二夹具;4、装车线;5、吊运设备;6、回仓输送线;7、中转输送线;8、第二装卸工位;9、货物存储装置;10、运输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车系统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装车系统包括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2、至少一条装车线4 和一条中转输送线7,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2用于预存和输送货物,至少一条装车线4用于对货物进行装载,中转输送线7用于连通预存输送线2和装车线4,且中转输送线7能够将任一条预存输送线2上的货物输送至任一条装车线4上。
在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存输送线2,可以将待装的货物按照种类或者订单需求进行预先缓存,减少在装车前分拣货物的步骤,提高装车效率;中转输送线7包括一条,可以将任一条预存输送线2上的货物输送至任一条装车线4上,优化了装车系统的整体布置结构,节省了占地空间。
可选地,预存输送线2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和/或,装车线4的数量为至少两条。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装车系统包括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一条中转输送线7和至少一条装车线4。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装车系统包括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2、一条中转输送线7和至少两条装车线4。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装车系统包括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一条中转输送线7和至少两条装车线4。
在装车系统设有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至少两条装车线4和一条中转输送线7时,中转输送线7设置在预存输送线2和装车线4之间,任一条预存输送线2上的货物均可以通过中转输送线7输送至任一条装车线4上,由于货物可以成垛地预存在预存输送线2上,因此货物从预存输送线2上通过中转输送线7运输到装车线4上也可以成垛地进行,速度相对较快,而在装车线4上实现货物的装载过程会相对较慢,因此这样设置可以根据各个环节的进度使结构布置更加合理,节省占地空间,还可以使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行更加紧凑,提高装车效率。
其中,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上所输送的货物种类可以灵活设置。在需要装车的货物只有一种时,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可以均用于预存和输送同一种货物。在需要装车的货物包括至少两种时,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中的至少一条可以用于预存和输送第一种货物,至少两条预存输送线2中的至少另一条可以用于预存和输送第二种货物。当然,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2可以用于预存和输送至少两种货物。
装车系统还包括出货控制系统,出货控制系统用于按照预设装车模型中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装车顺序控制进入预存输送线2的货物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通过设置出货控制系统,可以在预存输送线2按照预设装车模型中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装车顺序控制进入其上的货物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这样在通过中转输送线7输送到装车线4上的货物也可以是按照预设装车模型中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装车顺序排列,使装车更加方便,有效缩短装车时间,提高装车效率。
预存输送线2可以用于预存和输送成垛的货物,而且总共预存的垛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定。根据预设装车模型的特点,预存输送线2上预存的货物可以为满垛,也可以为半垛。
装车线4包括货物转移装置,货物转移装置用于将货物成垛地或者分散地装载到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存储装置9上。
货物转移装置可以采用码垛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完成将货物成垛地或者分散地装载到货物存储装置9上的操作,使装车过程实现自动化,大大节省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减小招工及管理的困难。
可选地,货物转移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转移装置3或3′、输送装置和第二转移装置,其中,第一转移装置3或3′设置在装车线4的靠近中转输送线7的一端,第一转移装置3或3′用于从中转输送线7上成垛地或者分散地提取货物并向下游转移;输送装置用于接收第一转移装置3;3′所转移的货物,并将货物向下游输送;第二转移装置用于接收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货物,并将货物装载到货物存储装置9上。
如图3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移装置3包括搬运平台35、第一夹具36和驱动机构,搬运平台35设置在装车线4上,第一夹具36安装在搬运平台35上,第一夹具36用于夹取货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具36相对于搬运平台35运动,以通过第一夹具 36将货物转移到输送装置上。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2和第三驱动装置33,第一驱动装置31用于驱动第一夹具36相对于搬运平台35沿水平面内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驱动装置32用于驱动第一夹具36相对于搬运平台35沿水平面内第二方向运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三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第一夹具36相对于搬运平台35沿竖直方向运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2和第三驱动装置33,可以实现第一夹具36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更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可以包括第四驱动装置34,第四驱动装置34用于驱动第一夹具36绕竖直轴线旋转,使得第一夹具36能够抓取到位于不同位置的货物,且能够根据货物的姿态旋转至适合的抓取位置,适应性较好。
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转移装置3′包括机器人31′和第二夹具32′,机器人31′设置在装车线4上,第二夹具32′安装在机器人31′的端部,第二夹具32′用于夹取货物,并在机器人31′的带动下将货物转移到输送装置上。机器人31′包括机械臂,自由度较多,可以带动第二夹具32′运动至不同的位置,以方便抓取货物。
如图2所示,两条预存输送线2平行设置。两条装车线4平行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一是可以优化结构布置,节省场地总的占用空间;二是方便运输,缩短预存输送线2和装车线4之间的转接路径,提高整体效率。
可选地,预存输送线2和装车线4均沿第一方向布置,中转输送线7沿第二方向布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场地空间的优化利用,有效缩短中转输送线7的运输路径,提高中转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预存输送线2、装车线4和中转输送线7的布置方向也可以有其他选择。
装车系统还可以包括回仓输送线6,回仓输送线6与中转输送线7 连通,回仓输送线6用于输送装车线4上的托板或需要送回的货物。
通过设置回仓输送线6,可以将装车线4上的余留托板送回,也可以将未能装载到货物存储装置9上的需要送回的货物送回。回仓输送线6的设置可以减小对预存输送线2的影响,保证预存输送线2能够尽量只沿一个方向输送,避免由于预存输送线2需要承担回仓任务而造成效率的降低,有效提高装车效率。
可选地,回仓输送线6与预存输送线2平行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优化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回仓输送线6可以设置在多个预存输送线2的中间位置,尽可能地缩短各个预存输送线2与回仓输送线 6之间的距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回仓输送线6和预存输送线2的布置方向也可以有其他选择。
装车系统还包括出仓输送线1,出仓输送线1与预存输送线2连通,出仓输送线1用于将货物从仓库运送至各条预存输送线2。
通过设置出仓输送线1,可以将装车系统与货物储存仓库系统地联系起来,实现从出库到装车的自动化运行,减少人工参与,降低人工成本。
可选地,出仓输送线1与回仓输送线6连通,回仓输送线6将装车线4上的托板或需要送回的货物输送至出仓输送线1,通过出仓输送线1的反向运动,可将托板或货物送回仓库。
出仓输送线1的数量可以为一条,出仓输送线1的布置方向与预存输送线2的布置方向相互垂直,与中转输送线7的布置方向相互平行。
装车线4还包括用于放置用于存储货物的货物存储装置9的第一装卸工位,货物存储装置9置于第一装卸工位,货物转移装置将货物装载到货物存储装置9上。装车系统还包括第二装卸工位8,第二装卸工位8用于将货物存储装置9从第一装卸工位装载到用于运输货物存储装置9的运输设备10上或者将货物存储装置9从运输设备10上卸载至第一装卸工位上。
运输设备10可以为车辆等货物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10可以用于将货物存储装置9运输至预设的位置进行暂存,然后再通过相应的运输车辆运输至目的地。这种情况下,第二装卸工位8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第二装卸工位8与第一装卸工位平行设置,且至少两个第一装卸工位布置在第二装卸工位8的两侧。由于将货物存储装置9从第一装卸工位装载到用于运输货物存储装置9的运输设备10上或者将货物存储装置9从运输设备10上卸载至第一装卸工位上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装车过程相对较慢,因此这样设置可以在满足货物存储装置9能够及时到位或及时运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运输设备10的配备数量,节约成本。
运输设备10也可以用于将货物存储装置9直接运输到货物需要运送的目的地。这种情况下,第二装卸工位8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每个第一装卸工位对应一个第二装卸工位8。
装车系统还包括吊运设备5,吊运设备5用于将位于各条装车线4 上的货物存储装置9吊运至第二装卸工位8,或者将货物存储装置9 从第二装卸工位8吊运至对应的装车线4上。
吊运设备5的数量可以为一套,通过一套吊运设备5将多条装车线4串联起来,在满足吊运需求的前提下,还可以减少资源配置,节约成本。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装车系统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装车系统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优点:
1、通过设置预存输送线,可以减少在装车前分拣货物的步骤,提高装车效率;中转输送线包括一条,可以将任一条预存输送线上的货物输送至任一条装车线上,优化了装车系统的整体布置结构,节省了占地空间;
2、预存输送线和中转输送线以及装车线和中转输送线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布置,合理利用场地空间,有效提高装车效率;
3、出仓输送线将装车系统与货物储存仓库系统地联系起来,实现出仓和装车的自动化,且出仓输送线与预存输送线和装车线均采用一对多的布置形式,使各个环节运行更加紧凑;
4、设有专门用于垛板或多余货物回仓的回仓输送线;
5、通过设置出货控制系统,可以使货物在预存输送线即按照预设装车模型中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装车顺序排列,节约后续装车过程的时间,提高装车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9)

1.一种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条预存输送线(2),用于预存和输送货物;
至少一条装车线(4),用于对所述货物进行装载;和
一条中转输送线(7),用于连通所述预存输送线(2)和所述装车线(4),且能够将任一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上的所述货物输送至任一条所述装车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输送线(2)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和/或,所述装车线(4)的数量为至少两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均用于预存和输送同一种所述货物;或者,至少两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中的至少一条用于预存和输送第一种所述货物,至少两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中的至少另一条用于预存和输送第二种所述货物;或者,至少一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用于预存和输送至少两种所述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货控制系统,用于按照预设装车模型中所述货物的种类、数量和装车顺序控制进入所述预存输送线(2)的所述货物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输送线(2)用于预存和输送成垛的所述货物,所述装车线(4)包括:
货物转移装置,用于将所述货物成垛地或者分散地装载到用于存储所述货物的货物存储装置(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转移装置包括:
第一转移装置,设置在所述装车线(4)的靠近所述中转输送线(7)的一端,用于从所述中转输送线(7)上成垛地或者分散地提取所述货物并向下游转移;
输送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移装置所转移的所述货物,并将所述货物向下游输送;和
第二转移装置,用于接收所述输送装置所输送的所述货物,并将所述货物装载到所述货物存储装置(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
搬运平台(35),设置在所述装车线(4)上;
第一夹具(36),安装在所述搬运平台(35)上,用于夹取所述货物;和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36)相对于所述搬运平台(35)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夹具(36)将所述货物转移到所述输送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3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36)相对于所述搬运平台(35)沿水平面内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驱动装置(3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36)相对于所述搬运平台(35)沿水平面内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和
第三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36)相对于所述搬运平台(35)沿竖直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第四驱动装置(34),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具(36)绕竖直轴线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移装置包括:
机器人(31′),设置在所述装车线(4)上;和
第二夹具(32′),安装在所述机器人(31′)的端部,用于夹取所述货物,并在所述机器人(31′)的带动下将所述货物转移到所述输送装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平行设置;和/或,两条所述装车线(4)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存输送线(2)和所述装车线(4)均沿第一方向布置,所述中转输送线(7)沿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仓输送线(6),与所述中转输送线(7)连通,用于输送所述装车线(4)上的托板或需要送回的所述货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仓输送线(6)与所述预存输送线(2)平行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仓输送线(1),与所述预存输送线(2)连通,用于将所述货物从仓库运送至各条所述预存输送线(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回仓输送线(6),与所述中转输送线(7)连通,且与所述出仓输送线(1)连通,用于将所述装车线(4)上的托板或需要送回的所述货物输送至所述出仓输送线(1),并通过所述出仓输送线(1)反向运动将所述托板或所述货物送回仓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车线(4)还包括:
第一装卸工位,用于放置用于存储所述货物的货物存储装置(9);
所述装车系统还包括:
第二装卸工位(8),用于将所述货物存储装置(9)从所述第一装卸工位装载到用于运输所述货物存储装置(9)的运输设备(10)上或者将所述货物存储装置(9)从所述运输设备(10)上卸载至所述第一装卸工位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卸工位(8)与所述第一装卸工位平行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吊运设备(5),用于将位于各条所述装车线(4)上的所述货物存储装置(9)吊运至所述第二装卸工位(8),或者将所述货物存储装置(9)从所述第二装卸工位(8)吊运至对应的所述装车线(4)上。
CN201822083953.5U 2018-12-12 2018-12-12 装车系统 Active CN209367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3953.5U CN209367407U (zh) 2018-12-12 2018-12-12 装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3953.5U CN209367407U (zh) 2018-12-12 2018-12-12 装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7407U true CN209367407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3953.5U Active CN209367407U (zh) 2018-12-12 2018-12-12 装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7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265A (zh) * 2018-12-12 2019-11-22 广东天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装车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265A (zh) * 2018-12-12 2019-11-22 广东天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装车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2719B (zh) 通过在拣选站准备储存单元的订单执行方法
US9975699B2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preparing storage units at a picking station
US10144589B2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and replenishment of storage units
CN207810399U (zh) 缓存库、缓存装置、拣选线及立体仓库
JP2019011200A (ja) 保管設備からの運搬ユニット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8430890A (zh) 排序系统和方法
CN107708940A (zh) 储存系统
US20160229634A1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Making Storage Units Available from a Storage Facility in a Desired Sequence at a Pack Station
US20240101347A1 (en) High-Density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CN212862673U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入库存储拣选打包一体化设备
WO2020066885A1 (ja) ピッキング荷合わせシステム
CN110342175A (zh) 按任务项进行货品分播汇总的系统及方法
TWM632560U (zh) 物流分揀系統
CN209367407U (zh) 装车系统
CN202518712U (zh) 件烟仓库用的入库装置
JP7147112B2 (ja) 物流システム
CN209334232U (zh) 分拣矩阵、航空集装器矩阵分拣缓存系统
CN110482265A (zh) 装车系统及方法
CN216784582U (zh) 仓储系统
WO2023207231A1 (zh) 物品分拣装置和物品分拣系统
JP7247435B2 (ja) 物流システム
CN208181927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立式仓库
CN217806688U (zh) 立体仓库出入库系统
WO2022252333A1 (zh) 立体分拣站、分拣方法及订单履行方法
CN216561833U (zh) 分拣装置、翻斗机器人及物流分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