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4582U - 仓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仓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84582U CN216784582U CN202123319438.0U CN202123319438U CN216784582U CN 216784582 U CN216784582 U CN 216784582U CN 202123319438 U CN202123319438 U CN 202123319438U CN 216784582 U CN216784582 U CN 2167845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f
- goods
- cache
- butt joint
- warehous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862 gear sh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365 multip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仓储系统,包括仓储货架、缓存货架、提升机和搬运设备;通过所述搬运设备实现货物在所述仓储货架和所述缓存货架之间的运输;所述提升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存货架对接,所述提升机的第二端与目标输送机构对接,其中,通过所述提升机的转动,实现将所述缓存货架上的货物输送至所述目标输送机构,或将位于所述目标输送机构的货物运输至所述缓存货架。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配合,通过提升机的循环转动,将缓存货架上的货物输出或输入,减少了往复式提升机的使用数量,不仅简化了仓储系统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仓储系统包括货架区,将货架区的货物运出或将货物运输至货架区中,往往需要四向穿梭车并配合往复式提升机得以实现,通过四向穿梭车实现货物在货架区与往复式提升机之间的传递,从而完成货物在货架区的进出。然而往复式提升机的效率低,且在整个仓储系统中需要配合多台往复式提升机,使得整个仓储系统布局繁琐,占地面积大,且成本高。
因此,合理设置仓储系统的布局,提高效率、减小占地面积以及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仓储系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仓储系统,包括:仓储货架、缓存货架、提升机和搬运设备;通过所述搬运设备实现货物在所述仓储货架和所述缓存货架之间的运输;所述提升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存货架对接,所述提升机的第二端与目标输送机构对接,其中,通过所述提升机的转动,实现将所述缓存货架上的货物输送至所述目标输送机构,或将位于所述目标输送机构的货物运输至所述缓存货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货架包括多层架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货架包括第一缓存货架和第二缓存货架,所述提升机包括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机与所述第一缓存货架对接,用于从所述第一缓存货架进行取货,所述第二提升机与所述第二缓存货架对接,用于将货物输送至所述第二缓存货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缓存货架的深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存货架、所述第二缓存货架、所述第一提升机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成直线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和第二目标输送机构,所述第一目标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提升机的出口对接,所述第二目标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提升机入口对接;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拣选工作站,所述拣选工作站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对接,所述拣选工作站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目标输送机构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存货架、所述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目标输送机构、所述拣选工作站、所述第二目标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提升机与所述第二缓存货架成环形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供所述搬运设备行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仓储货架与所述缓存货架之间,且所述第一通道平行于所述缓存货架的深度方向;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仓储货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道垂直于所述缓存货架的深度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货架的架体包括输送装置和对接台,所述对接台的一端与所述输送装置可活动连接,所述对接台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对接台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插齿构成;所述提升机设置有载货台,所述载货台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插齿构成,所述第一插齿之间的间隔可容纳所述第二插齿,所述第二插齿之间的间隔可容纳所述第一插齿;通过所述对接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实现对接台与所述载货台之间的货物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由辊筒构成;或者所述输送装置为传送皮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包括闭环状的提升支架和沿所述提升支架的闭环结构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其中,多个所述载货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沿所述提升支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多个所述载货台围绕所述提升支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储货架为多层,所述缓存货架的层数与所述仓储货架的层数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层所述第一缓存货架和每层所述第二缓存货架均设置有多个缓存位。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配合,通过提升机的循环转动,将缓存货架上的货物输出或输入,减少了往复式提升机的使用数量,不仅简化了仓储系统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仓储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二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四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五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六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缓存货架与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货物运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提升机与缓存货架第7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提升机与缓存货架第5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提升机与缓存货架第2层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仓储系统的四向穿梭车通常配合往复式提升机,完成货物在货架区的进出,而实际需要配置货物时,同一订单的货物往往位于仓储系统的不同货架,为了获取多种货物,需要四向穿梭车穿梭多次并将多个货物传递给不同的往复式提升机,通过多个往复式提升机同时工作,以将货物运输快速至拣选工作装置上。
然而仓储系统的此种布局往往需要多台往复式提升机,且多台往复式提升机并排或平行设置,才可以满足将仓储系统中货架上的多种货物同时运出,多台往复式提升机使得整个仓储系统布局繁琐,占地面积大且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仓储系统。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仓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仓储系统100包括仓储货架10、缓存货架21、提升机22以及搬运设备。其中,仓储货架10中储存有货物30,通过搬运设备实现货物在仓储货架10和缓存货架之间的运输。
搬运设备可以穿梭于仓储货架10中,在本实施例中,搬运设备可以为四向穿梭车,四向穿梭车在仓储货架10中可以进行四个方向的移动,以将货物30搬运至仓储货架10的具体位置或从仓储货架10中将货物30搬运出来。
其中,缓存货架21用于缓存和运输货物30,缓存货架21可以设置一层架体,也即,只能放置一层货物;当然,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缓存货架21可以包括多层架体。缓存货架21与仓储货架10之间通过搬运设备传递货物,因此缓存货架21中缓存的货物30可以是由仓储货架10传递而来的货物30或需要传递至仓储货架10的货物30。
提升机22的第一端与缓存货架21对接,提升机22的第二端与目标输送机构对接。缓存货架21与提升机22对接,通过缓存货架21的转动,实现将缓存货架21的货物30运出至目标输送机构,或将位于目标输送机构的货物30运输至缓存货架21。
其中,上述目标输送机构可以是与提升机22对接的输送皮带或者辊筒,通过提升机22的转动,可以将位于提升机22不同载货台223上的货物30输送至目标输送机构,由目标输送机构输送至指定位置处;或者,从指定位置处运输来的货物30,通过目标输送机构输送至提升机22的载货台223,然后通过提升机22的转动,将各载货台223上的货物转动至缓存货架21的架体处,实现将货物30搬运至缓存货架2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存货架21包括多层架体,缓存货架21包括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提升机22包括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第一提升机221与第一缓存货架211对接,用于从第一缓存货架211取货,并将从第一缓存货架所取的货物输送至指定位置,且第一缓存货架211可以设有多层,第二提升机222与第二缓存货架212对接,用于将货物输送至第二缓存货架212,且第二缓存货架212设有多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层第一缓存货架211与一台第一提升机221对接;多层第二缓存货架212与一台第二提升机222对接。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同时运出多种或多个货物30时,仓储货架10的四向穿梭车将仓储货架10上的货物30传递至相应层的第一缓存货架211,第一缓存货架211与一台第一提升机221配合,在第一提升机221转动时,可以同时将多层第一缓存货架211上的货物30运走,或者通过第一提升机221的转动,将同一层的第一缓存货架211上的多个货物30连续运走。第二缓存货架212与第二提升机222的工作原理于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一提升机221的原理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因此,通过以上结构,只需要一台第一提升机221循环转动即可运出储存在仓储货架10的货物30,或只需要一台第二提升机222的循环转动即可将多个货物30不间断的传递至仓储货架10。循环式提升机22的使用,提高了货物30传递的效率,且减少了提升机22的使用数量,降低了提升机22的成本,同时减小了占地面积,简化了整个仓储系统100的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仓储货架10为多层,缓存货架21的层数与仓储货架10的层数一致。具体地,第一缓存货架211的层数与仓储货架10的层数相对应,可以使每一层仓储货架10的四向穿梭车在同一层内运输或传递货物30,仓储货架10的每一层均对应有第一缓存货架211,避免错层传递货物30,提高传递货物30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层第一缓存货架211和每层第二缓存货架212均包括多个缓存位。每一层的第一缓冲货架和每一层的第二缓存货架212设置有多个缓存位,每一个缓存位可以缓存一个货物30或一个料箱,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上设置多个缓存位,可以提高缓存货架21的周转能力,提高货物30传递的效率。其中,缓存位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缓存货架21的深度方向上,第一缓存货架211、第二缓存货架212、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呈直线排布。
具体地,第一缓存货架211与第二缓存货架212在第二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相对设置;第一提升机221设置在第一缓存货架211远离第二缓存货架212的一端;第二提升机222设置在第二缓存货架212远离第一缓存货架211的一端;仓储货架10设置在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的一侧。
再如图1所示,第一缓存货架211与第二缓存货架21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分别设置在相互远离的一端,使得第一缓存货架211与第二缓存货架212的运输方向相反。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存货架211与第二缓存货架212位于同一直线上,但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可以位于同一端,即如图2和图3中所示,第一提升机221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的右端,第二提升机222位于第二缓存货架212的右端,或第一提升机221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的左端,第二提升机222位于第二缓存货架212的左端,或如图4所示,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相互靠近的一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可以平行设置,但位于两条相平行的方向上,且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可以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相同的一端(即第一缓存货架211与第二缓存货架212的传递货物30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不同的一端(即第一缓存货架211与第二缓存货架212的传递货物30的方向不同)。在此实施例中,仓储货架10可以设置在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之间,仓储货架10与缓存货架21的传递货物30的方向与缓存货架21与提升机22传递货物30的方向垂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可以呈角度设置,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传递货物30的方向可以是逐渐靠近(此时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相互靠近设置),也可以是逐渐远离(此时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二提升机222相互远离设置),在此不作限定。在此实施例中,仓储货架10与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相邻设置,且第一缓存货架211与仓储货架10之间的货物30传递与第一缓存货架211的延伸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缓存货架211、第一提升机221以及第二缓存货架212、第二提升机222的对接方式、对接角度等可以根据仓储系统100中仓储货架10的占地布局进行更改,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指出的布局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和第二目标输送机构,第一目标输送机构与第一提升机221的出口对接,第二目标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提升机222入口对接;仓储系统还包括拣选工作站23,拣选工作站23的第一端与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对接,拣选工作站23的第二端与第二目标输送机构对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存货架211、第一提升机221、第一目标输送机构、拣选工作站23、第二目标输送机构、第二提升机222与第二缓存货架212成环形排布,提高了货物30及回箱的传递速度和效率。其中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和第二目标输送结构可以为传送带、辊筒等运输装置,在此不作限定。
第一提升机221将第一缓存货架211上的货物30转移至第一目标输送机构,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将货物运输至拣选工作站23上,并由工作人员取走。或工作人员直接将货物30放置拣选工作站23上,由拣选工作站23运输至第二目标输送机构,第二目标输送机构将货物转移至第二提升机222,由第二提升机222再转移至第二缓存货架212上。
此外,如图7所示,拣选工作站23上可以设置多个拣选位231,多个拣选位231可以根据项目或订单需求分别配置不同形式的拣货工作站,完成拣货任务需要回库的料箱重新回到主装置上准备第二,提高拣货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仓储系统100还包括:供搬运设备行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设置在仓储货架10与缓存货架21之间,且第一通道平行于缓存货架21的深度方向(与下文中的第二方向一致);第二通道设置于仓储货架10之间,且第二通道垂直于缓存货架21的深度方向(与下文中的第一方向一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包括出货通道11和接货通道12。其中,出货通道11与第一缓存货架211相邻且平行;接货通道12与第二缓存货架212相邻且平行;出货通道11的出口与接货通道12的入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包括第一内通道13和第二内通道14。第一内通道13的出口与出货通道11的入口连通;第二内通道14的入口与接货通道12的出口或出货通道11的出口连通;其中,第二内通道14的出口与第一内通道13的入口连通。
通过以上仓储货架10的布局可知,仓储货架10中四向穿梭车通过第一内通道13进入出货通道11,并在出货通道11内将货物30传递至第一缓存货架211上,若第二缓存货架212上有需要回库的料箱或货物30,则四向穿梭车直接由出货通道11进入接货通道12去接货物30或料箱,在接完货物30或料箱后直接进入第二内通道14回库并将货物30运输至相应的位置,提高四向穿梭车的利用率。
若第二缓存货架212上无需要回库的料箱或货物30,或接货通道12中的四向穿梭车已满,则四向穿梭车直接进入另一条第二内通道14回库,去搬运其他的货物30或料箱,再次依次进入第一内通道13和出货通道11进行传递货物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四向穿梭车在第一通道,沿第一方向传递仓储货架10与缓存货架21之间的货物30,缓存货架21与提升机22之间沿第二方向传递货物30,并通过提升机22的转动将缓存货架21上的货物30输出或将货物30运输至缓存货架21。
当需要运出货物30时,四向穿梭车在出货通道11内,沿第一方向将仓储货架10上的货物30搬运至第一缓存货架211,第一缓存货架211沿第二方向将货物30转移至提升机22,提升机22可以转动,从而将货物30运出。
当需要存储货物30时,提升机22转动将货物30转运至第二缓存货架212,第二缓存货架212沿深度方向运输货物30,四向穿梭车在接货通道12,沿第一方向将货物30转移至四向穿梭车上,后又沿第一方向进入第二通道,将货物30搬运至仓储货架10的目标位置去储存。
另外,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可以减少货物30传递时在一个方向上的直线距离,从而降低整个仓储系统100的占地面积。此外,通过设置缓存货架21,可以将仓储货架10上货物30传递至缓存货架21,或缓存货架21上的货物30传递至仓储货架10,缓存货架21配合循环转动的提升机22,通过提升机22的循环转动,便将缓存货架21上的货物30运输出或将货物30运输至缓存货架21上,减少了提升机22的使用数量,简化仓储系统100的布局以及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货物30运输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中提到的货物30可以是任意的货物30,货物30还可以是放置在料箱内的货物30。即四向穿梭车、缓存货架21以及提升机22在转移货物30时,可以是转移的位于料箱内的货物30。此时,位于料箱内的货物30可以相同的种类或不同的种类,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升机22包括闭环状的提升支架224和沿提升支架224的闭环结构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其中,多个载货台223设置于第一传动组件上,第一传动组件沿提升支架22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多个载货台围绕提升支架22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具体地,在图8所示的图中,提升机22包括闭环状的提升支架224和沿提升支架224的闭环结构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提升支架224呈跑道型结构,提升支架224上的第一传送组件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载货台223,第一传送组件沿提升支架224可以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多个载货台223围绕提升支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缓存货架21包括输送装置和对接台213。输送装置由辊筒构成,或者输送装置为传送皮带。对接台213的一端与输送装置可活动连接,对接台21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对接台213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插齿构成。
提升机22设置有载货台223,载货台223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插齿构成,第一插齿之间的间隔可容纳第二插齿,第二插齿之间的间隔可容纳第一插齿;通过对接台2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实现对接台213与载货台223之间的货物30对接。
对接台213的自由端活动至第一位置时,对接台213与载货台223垂直;对接台213的自由端活动至第二位置时,对接台213与载货台223平行。
对接台213在第二位置时,载货台223的多个第二插齿向上穿过第一插齿的间隙,实现货物30由对接台213向载货台223的传递;载货台223的多个第二插齿向下穿过第一插齿的间隙,实现货物30由载货台223向对接台213的传递。
具体地,第一插齿可以是辊筒,多个辊筒可以是主动辊筒,即辊筒可以带动位于对接台213上的货物30或料箱自主移动。对接台213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进行翻转。其中,第二位置可以是水平位置,此时对接台213与载货台223平行。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垂直,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位置可以是竖直方向,此时对接台213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转动。第一位置也可以是水平方向,此时翻转在水平方向的两个不同位置处进行旋转。
以下将以第一提升机221和第一缓存货架211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竖直垂直时,第一提升机221循环转动,可以将同一层第一缓存货架211上的货物30连续运出。具体地,如图9中的第7层上的货物30,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第7层上的货物30在输送装置的作用下运输至对接台213,此时第一提升机221顺时针转动,靠近第一缓存货架211一侧的多个载货台223向上运动,对应第7层的载货台223的插齿穿过第一间隙并运动到第7层的对接台213的上方,之后货物30便由对接台213转移至载货台223。此后,第一缓存货架211第7层上的货物30继续传递至对接台213,第一提升机221继续顺时针转动,位于原先第7层载货台223下方的另一载货台223重复上层载货台223的操作,穿过对接台213的第一缝隙,使对接台213上的货物30传递至载货台223。
如图10中的第5层货物30或如图11中的第2层货物30与图9中的第7层货物30同理,在此不作赘述。
当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水平垂直时,第一提升机221循环转动,可以将多层第一缓存货架211上的货物30同时运出。具体地,第一提升机221顺时针转动,第一提升机221上的多个载货台223均相应穿过对接台213的第一插齿的间隙,将多层对接台213上的货物30转移至多个载货台223行,此时对接台213水平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90°,使第一提升机221的载货台223可以带动货物30继续向上移动,避免对接台213对载货台223的阻挡。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存货架211和第二缓存货架212也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组件也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输送装置可以将位于第一缓存货架211上的货物30朝第一提升机221处运输,或将第二提升机222处的货物30朝远离第二提升机222的方向转移,本公开中的输送装置可以通过辊筒、皮带、链条、滚轴或者传送滚轮等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仓储系统100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仓储系统100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范围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仓储货架、缓存货架、提升机和搬运设备;
通过所述搬运设备实现货物在所述仓储货架和所述缓存货架之间的运输;
所述提升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存货架对接,所述提升机的第二端与目标输送机构对接,
其中,通过所述提升机的转动,实现将所述缓存货架上的货物输送至所述目标输送机构,或将位于所述目标输送机构的货物运输至所述缓存货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货架包括多层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货架包括第一缓存货架和第二缓存货架,所述提升机包括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
其中,所述第一提升机与所述第一缓存货架对接,用于从所述第一缓存货架进行取货,所述第二提升机与所述第二缓存货架对接,用于将货物输送至所述第二缓存货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沿所述缓存货架的深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存货架、所述第二缓存货架、所述第一提升机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成直线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和第二目标输送机构,所述第一目标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一提升机的出口对接,所述第二目标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二提升机入口对接;
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拣选工作站,所述拣选工作站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目标输送机构对接,所述拣选工作站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目标输送机构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存货架、所述第一提升机、所述第一目标输送机构、所述拣选工作站、所述第二目标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提升机与所述第二缓存货架成环形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储系统还包括:供所述搬运设备行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所述仓储货架与所述缓存货架之间,且所述第一通道平行于所述缓存货架的深度方向;
所述第二通道设置于所述仓储货架之间,且所述第二通道垂直于所述缓存货架的深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货架的架体包括输送装置和对接台,所述对接台的一端与所述输送装置可活动连接,所述对接台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对接台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插齿构成;
所述提升机设置有载货台,所述载货台由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插齿构成,所述第一插齿之间的间隔可容纳所述第二插齿,所述第二插齿之间的间隔可容纳所述第一插齿;
通过所述对接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实现对接台与所述载货台之间的货物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由辊筒构成;或者所述输送装置为传送皮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机包括闭环状的提升支架和沿所述提升支架的闭环结构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
其中,多个所述载货台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沿所述提升支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多个所述载货台围绕所述提升支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仓储货架为多层,所述缓存货架的层数与所述仓储货架的层数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仓储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层所述第一缓存货架和每层所述第二缓存货架均设置有多个缓存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9438.0U CN216784582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仓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19438.0U CN216784582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仓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84582U true CN216784582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2008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19438.0U Active CN216784582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仓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84582U (zh)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23319438.0U patent/CN2167845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75699B2 (en) |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preparing storage units at a picking station | |
CN103889864B (zh) | 用于从仓库提供运输单元的方法 | |
CN212244810U (zh) | 搬运机器人及具有该搬运机器人的搬运系统 | |
CN112218806B (zh) | 存储系统 | |
CN212862675U (zh) |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全链路仓储一体化设备 | |
CN212862673U (zh) |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入库存储拣选打包一体化设备 | |
CN113135408A (zh) | 一种货箱转移系统、方法、货箱转移装置和机器人 | |
CN216784582U (zh) | 仓储系统 | |
WO2022206420A1 (zh) | 物流分拣系统 | |
WO2019238698A1 (en) | Storage system | |
CN212862674U (zh) | 穿梭车货物一体化提升机、存取系统和入库存储、存取分拣及入库存储分拣打包一体化系统 | |
TWM618837U (zh) | 搬運機器人及具有該搬運機器人的搬運系統 | |
JP3364597B2 (ja) | 昇降機用搬出入装置及びパレット | |
JP6645461B2 (ja) | コンベヤシステム | |
CN216470134U (zh) | 一种立体仓库调度系统 | |
CN216425624U (zh) | 一种中转装置及仓储系统 | |
CN215853236U (zh) | 立体分拣站 | |
WO2022170924A1 (zh) | 一种物流系统及物流运输方法 | |
CN217101530U (zh) | 一种立体仓库调度系统 | |
CN216425639U (zh) | 货物输送系统 | |
CN218289127U (zh) | 一种立体仓库 | |
CN215046471U (zh) | 一种货箱转移系统、货箱转移装置和机器人 | |
WO2022021658A1 (zh) |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 |
CN218023508U (zh) | 一种货物搬运系统 | |
US20230057925A1 (en) | Storage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