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5826U -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5826U
CN209305826U CN201821801590.8U CN201821801590U CN209305826U CN 209305826 U CN209305826 U CN 209305826U CN 201821801590 U CN201821801590 U CN 201821801590U CN 209305826 U CN209305826 U CN 209305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duct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15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培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8015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5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5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58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机翼,所述机身远离机翼的一端上对称设有两个尾翼,两个所述机翼上均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涵道,所述机身的中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涵道,所述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内均设有涵道发动机,所述机身的底侧设有前置缓冲装置,所述前置缓冲装置远离尾翼设置,两个所述机翼的底侧均设有后置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后置减震装置均靠近机身且呈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飞行器落地过程中因机身倾斜而可能出现侧翻的问题,能够对飞行器落地的姿势进行校正,并且能够对飞行器落地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极大程度的缓冲和消除。

Description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凭借着无需驾驶员的特点,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现有的无人飞行器通常通过设置涵道来实现垂直起降,因为垂直起降对降落环境的要求小。
现有的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因为采取垂直起降的降落方式,因此在降落的过程中,如果周围环境有风,飞行器很容易受风力影响而倾斜,甚至侧翻,另外,飞行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对飞行器内部的电子设备有巨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因为采取垂直起降的降落方式,因此在降落的过程中,如果周围环境有风,飞行器很容易受风力影响而倾斜,甚至侧翻,另外,飞行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对飞行器内部的电子设备有巨大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机翼,所述机身远离机翼的一端上对称设有两个尾翼,两个所述机翼上均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涵道,所述机身的中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涵道,所述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内均设有涵道发动机,所述机身的底侧设有前置缓冲装置,所述前置缓冲装置远离尾翼设置,两个所述机翼的底侧均设有后置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后置减震装置均靠近机身且呈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前置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机身的底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两个相对的所述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卡块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块上,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限位块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卡块的一端安装有前轮。
优选的,所述后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固定连接在机翼的底侧,所述减震器内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减震器的顶杆,所述顶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安装有后轮,所述第二空腔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靠近通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前轮和后轮均为耐磨的橡胶轮。
优选的,所述活塞和滑块的表面均设有橡胶膜。
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机身在降落过程中因周遭环境有风,受风力的影响而发生倾斜时,在机身快要落到地面的瞬间,因为机身的倾斜,两个前轮中的其中一个首先与地面发生接触,在机身的重力作用下,与地面先接触的前轮所转动连接的连接杆绕固定杆进行转动,带动扭簧转动,扭簧产生的弹力反作用于连接杆,给与连接杆一个沿转动方向相反的弹力,阻碍连接杆继续绕固定杆进行转动,弹力经连接杆和前轮作用于地面,阻碍机身的倾斜趋势,另外,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弹性伸缩杆伸长,从而通过弹性伸缩杆的弹力来起到减震的作用。
2、机身落到地面的瞬间,后轮与地面接触,机身在重力作用下迫使机翼带动减震器向下移动,顶杆和活塞相对第一空腔向上移动,在活塞的挤压下,第一空腔内的空气经通孔流入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腔室内的气压增大,空气被压缩,对后轮与地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并将震动转化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气压变化,随着气压的增大,当第二腔室内空气对滑块的压力和滑块自身的重力大于弹簧对滑块的弹力时,滑块沿第二空腔的内侧壁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阻碍滑块的运动并进行缓冲,进一步进行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的前置缓冲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的减震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机翼、3尾翼、4第一涵道、5第二涵道、6支撑杆、7连接杆、8前轮、9减震器、10顶杆、11后轮、12安装板、13卡块、14固定杆、15扭簧、16限位块、17弹性伸缩杆、18第一空腔、19第二空腔、20活塞、21滑块、22限位环、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5,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1,机身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机翼2,机身1远离机翼2的一端上对称设有两个尾翼3,两个机翼2上均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涵道5,机身1的中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涵道4,第一涵道4和第二涵道5内均设有涵道发动机,机身1的底侧设有前置缓冲装置,前置缓冲装置远离尾翼3设置,前置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杆6,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机身1的底侧。
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13,两个相对的卡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卡块13的固定杆14,固定杆1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簧15,扭簧15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块13上,两个连接杆7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限位块16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7,连接杆7远离卡块13的一端安装有前轮8。
当机身1在降落的过程中,机身1因周围环境的风力等因素影响而倾斜时,两个前轮8的其中一个首先与地面进行接触,在机身1的重力作用下,与地面先接触的前轮8所转动连接的连接杆7绕固定杆14进行转动,带动扭簧15转动,扭簧15产生的弹力反作用于连接杆7,给与连接杆7一个沿转动方向相反的弹力,阻碍连接杆7继续绕固定杆14进行转动,弹力经连接杆7和前轮8作用于地面,阻碍机身1的倾斜趋势。
另外,连接杆7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弹性伸缩杆17伸长,从而通过弹性伸缩杆17的弹力来起到减震的作用,两个机翼2的底侧均设有后置减震装置,两个后置减震装置均靠近机身1且呈对称设置,后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9,减震器9固定连接在机翼2的底侧,减震器9内设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之间通过通孔连通,第二空腔19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2。
限位环22靠近通孔设置,第一空腔18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0,活塞20底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减震器9的顶杆10,顶杆10远离活塞20的一端安装有后轮11,前轮8和后轮11均为耐磨的橡胶轮,弹性好而且耐磨损,能够长时间使用,第二空腔19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滑动连接在第二空腔19内,活塞20和滑块21的表面均设有橡胶膜,能够提高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内的气密性,从而提升减震的效果。
机身1落到地面的瞬间,后轮11与地面接触,机身1在重力作用下迫使机翼2带动减震器9向下移动,顶杆10和活塞20相对第一空腔18向上移动,在活塞20的挤压下,第一空腔18内的空气经通孔流入第二空腔19,且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腔室内的气压增大,空气被压缩,对后轮11与地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并将震动转化为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内的气压变化,随着气压的增大,当第二腔室19内空气对滑块21的压力和滑块21自身的重力大于弹簧23对滑块21的弹力时,滑块21沿第二空腔19的内侧壁向下移动,弹簧23被压缩,弹簧23的弹力阻碍滑块21的运动并进行缓冲,进一步进行减震。
本实用新型中,飞行器在落地过程中,如果机身1以倾斜姿态落地,那么两个前轮8的其中一个首先与地面进行接触,在机身1的重力作用下,与地面先接触的前轮8所转动连接的连接杆7绕固定杆14进行转动,带动扭簧15转动,扭簧15产生的弹力反作用于连接杆7,给与连接杆7一个沿转动方向相反的弹力,阻碍连接杆7继续绕固定杆14进行转动,弹力经连接杆7和前轮8作用于地面,阻碍机身1的倾斜趋势,并对其进行校正;
机身1落地瞬间,后轮11与地面接触,机身1在重力作用下迫使机翼2带动减震器9向下移动,顶杆10和活塞20相对第一空腔18向上移动,在活塞20的挤压下,第一空腔18内的空气经通孔流入第二空腔19,空气被压缩,并将震动转化为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内的气压变化,随着气压的增大,当第二腔室19内空气对滑块21的压力和滑块21自身的重力大于弹簧23对滑块21的弹力时,滑块21沿第二空腔19的内侧壁向下移动,弹簧23被压缩,弹簧23的弹力阻碍滑块21的运动并进行缓冲,进一步进行减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机翼(2),所述机身(1)远离机翼(2)的一端上对称设有两个尾翼(3),两个所述机翼(2)上均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二涵道(5),所述机身(1)的中心处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涵道(4),所述第一涵道(4)和第二涵道(5)内均设有涵道发动机,所述机身(1)的底侧设有前置缓冲装置,所述前置缓冲装置远离尾翼(3)设置,两个所述机翼(2)的底侧均设有后置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后置减震装置均靠近机身(1)且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缓冲装置包括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机身(1)的底侧,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13),两个相对的所述卡块(13)之间固定连接有贯穿卡块(13)的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扭簧(15),所述扭簧(15)远离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块(13)上,两个所述连接杆(7)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限位块(16)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7),所述连接杆(7)远离卡块(13)的一端安装有前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器(9),所述减震器(9)固定连接在机翼(2)的底侧,所述减震器(9)内设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所述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之间通过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8)内滑动连接有活塞(20),所述活塞(20)底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贯穿减震器(9)的顶杆(10),所述顶杆(10)远离活塞(20)的一端安装有后轮(11),所述第二空腔(19)的底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滑动连接在第二空腔(1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19)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2),所述限位环(22)靠近通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8)和后轮(11)均为耐磨的橡胶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和滑块(21)的表面均设有橡胶膜。
CN201821801590.8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05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1590.8U CN20930582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1590.8U CN20930582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5826U true CN209305826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159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05826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58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173A (zh) * 2021-06-07 2021-07-30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3212744A (zh) * 2021-06-07 2021-08-0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4173A (zh) * 2021-06-07 2021-07-30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减震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3212744A (zh) * 2021-06-07 2021-08-0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13212744B (zh) * 2021-06-07 2023-04-2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05826U (zh) 一种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105730173A (zh) 一种水陆空墙壁四栖机器人
CN106892097A (zh) 一种用于路况监测的车载无人机
CN206870775U (zh) 移动平台
CN206141816U (zh) 一种防摔无人机外壳
CN109278992A (zh) 一种运输无人机用货物减震保护结构
CN206307265U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二级减震起落架
CN114537548A (zh) 一种吸附式飞行机器人
CN209192214U (zh) 一种无人机用坠落保护装置
CN110001816B (zh) 一种贴地行走勘察车及其贴地方法
CN209441622U (zh) 无人机起落架减震套
CN114379775B (zh) 一种防撞缓冲贴壁飞行机器人
CN207637332U (zh) 一种直升机地面模拟飞行训练装置
CN216546682U (zh) 一种用于植物样本采集的无人机
CN206664923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CN113212744A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11494441U (zh) 一种方便无人机弹射起落装置
CN211893634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起落架
CN210116637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无人机
CN202379086U (zh) 一种用于飞艇起降的软式缓冲装置
CN210284596U (zh) 一种无人机气垫式起落支脚结构架
CN206030991U (zh) 自适应地形的轮式移动平台及具有其的消防探测机器人
CN210212759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CN211308957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17294875U (zh)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