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4875U -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4875U
CN217294875U CN202221088454.5U CN202221088454U CN217294875U CN 217294875 U CN217294875 U CN 217294875U CN 202221088454 U CN202221088454 U CN 202221088454U CN 217294875 U CN217294875 U CN 217294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frame
axis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84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天超
张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ji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ji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ji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ji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84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4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4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4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60Efficient propulsion technologies, e.g.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包括: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所述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连接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衔接轮,其设置在安装架的内部并连接在电机的后端,所述衔接轮的左端连接有设置在固定架内部的衔接架;第二安装块,其单体分别固定安装于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部上方位置安装有缓震阻尼;衔接块,其连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投放机构简单,便于维修,具备较好的减震结构,解决了目前的无人飞行器在机体降落的时候不便于对机体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即无人机,又称作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但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无人飞行器仍存在一些不足,就比如;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5952319U的一种可投放救生圈的无人机,其包括:无人机主体;机臂,设置在无人机上,用于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投掷装置,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下部;起落架,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下方;其中,投掷装置包括投掷架、平面板、舵机、连接梁、连接杆、菱形件和救生圈托架,投掷架固定设置在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平面板通过连接梁与投掷架固定连接,舵机设置在平面板的一侧面,菱形件设置在平面板的另一面上并与舵机的输出轴连接,菱形件通过连接杆与救生圈托架连接,救生圈托架用于托住救生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将救生圈投放到溺水者的位置,给溺水者的自救提供了快速的帮助,给救援争取了时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不具备较好的减震结构,在机体降落的时候不便于对机体进行缓冲保护,且投放机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维修安装,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旨在解决目前的无人飞行器不具备较好的减震结构,在机体降落的时候不便于对机体进行缓冲保护,且投放机构较为复杂,不便于维修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包括:
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所述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的下端通过螺栓结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并且安装架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
衔接轮,其设置在安装架的内部并连接在电机的后端,所述衔接轮的左端连接有设置在固定架内部的衔接架;
第二安装块,其单体分别固定安装于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部上方位置安装有缓震阻尼,且缓震阻尼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
衔接块,其连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所述衔接块远离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竖直中心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架。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和衔接架的竖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且固定架与衔接架构成转动式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衔接轮与衔接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设置在连接杆外侧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与连接杆构成滑动连接,且衔接块外端的支撑杆从上至下倾斜向外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投放机构简单,便于维修,具备较好的减震结构,解决了目前的无人飞行器在机体降落的时候不便于对机体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
1、设有第一安装块、连接块和固定架,通过第一安装块的下端通过螺栓结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第一安装块与连接块之间可进行拆卸,从而便于对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与固定架进行分离,方便拆分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与固定架进行单独维修,提高了实用性;
2、设有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衔接架和固定架,通过将救生圈挂在衔接架的上方,将该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通过操控仪控制飞行,使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飞行至落水者的上方位置,通过衔接轮旋转带动衔接架收缩回固定架的内部,使衔接架上方的救生圈掉落,从而对落水者进行救生圈的投放,投放机构简单,操作更加便捷;
3、设有衔接块、缓震阻尼和弹簧,通过衔接块与连接杆构成滑动连接,且衔接块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设置在连接杆外侧的弹簧,当该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完成任务落回地面时,落地冲击使脚架带动衔接块和支撑杆震动,衔接块在连接杆外侧滑动并对弹簧产生挤压与拉伸,通过缓震阻尼吸收震动,对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解决了目前的无人飞行器在机体降落的时候不便于对机体进行缓冲保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衔接架收回状态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2-第一安装块、3-连接块、4-固定架、5-安装架、6-电机、7-衔接轮、8-衔接架、9-第二安装块、10-缓震阻尼、11-连接杆、12-弹簧、13-衔接块、14-支撑杆、15-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包括: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2,且第一安装块2的下端通过螺栓结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并且安装架5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6,安装架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在电机6后端的衔接轮7,且衔接轮7的左端连接有设置在固定架4内部的衔接架8;
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块9,且第二安装块9的内部上方位置安装有缓震阻尼10,且缓震阻尼10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2,衔接块13连接在连接杆11的外表面,衔接块13远离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竖直中心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架15,如图1中,支撑杆14从上至下倾斜向远离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竖直中心线一侧设置,通过支撑杆14和脚架15对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使用该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时,首先将救生圈挂在衔接架8的上方,将该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通过操控仪控制飞行,使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飞行至落水者的上方位置,具体的如图1和图4中所示,由于固定架4和衔接架8的竖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且固定架4与衔接架8构成转动式滑动连接,同时衔接轮7转动连接在安装架5的内部,且衔接轮7与衔接架8之间啮合连接,待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稳定后,通过电机6带动衔接轮7顺时针旋转,进而使衔接轮7带动衔接架8逆时针旋转;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中所示,衔接架8绕固定架4的圆心逆时针旋转,衔接架8收缩回固定架4的内部,衔接架8上方的救生圈掉落,从而对落水者进行救生圈的投放,结合图1与图3中所示,由于衔接块13与连接杆11构成滑动连接,且衔接块13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设置在连接杆11外侧的弹簧12,当该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完成任务落回地面时,落地冲击使脚架15带动衔接块13和支撑杆14震动,衔接块13在连接杆11外侧滑动并对弹簧12产生挤压与拉伸,通过缓震阻尼10吸收震动,对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1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这就是该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的使用方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所述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的下端通过螺栓结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并且安装架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机;
衔接轮,其设置在安装架的内部并连接在电机的后端,所述衔接轮的左端连接有设置在固定架内部的衔接架;
第二安装块,其单体分别固定安装于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内部上方位置安装有缓震阻尼,且缓震阻尼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弹簧;
衔接块,其连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所述衔接块远离六轴无人飞行器主体竖直中心线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和衔接架的竖截面均呈弧形设置,且固定架与衔接架构成转动式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架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轮与衔接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设置在连接杆外侧的弹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与连接杆构成滑动连接,且衔接块外端的支撑杆从上至下倾斜向外设置。
CN202221088454.5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Active CN217294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8454.5U CN217294875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8454.5U CN217294875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4875U true CN217294875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5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8454.5U Active CN217294875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4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9097U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起落架及旋翼无人机
CN112078782B (zh) 无人机减震结构
CN217294875U (zh) 一种六轴水上救生无人飞行器
CN206719532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用的后置减震起落架
CN103832236B (zh) 一种机动车悬挂减振系统
CN208102315U (zh)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机械式控制装置
CN214019189U (zh) 一种带悬挂架的遥控飞机
CN210681143U (zh) 一种勘测无人机的降落底盘结构
CN205872452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中的支架
CN215514145U (zh) 一种可以挂载并释放弹药的无人机挂架
CN211032996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支架
CN211001806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209938977U (zh) 一种无人机的防护装置
CN211055373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无人机
CN111806674A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减速效果好的无人机着陆减速阻尼装置
CN217049030U (zh) 一种单旋翼无人直升机缓震支架
CN113277074B (zh) 一种避震的无人机起落架
CN218703862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用减震缓冲机构
CN220180497U (zh) 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车
CN214690160U (zh) 一种小型四座民用教练飞机
CN210212759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减震结构
CN219257715U (zh) 用于桥梁病害检测的巡检无人机
CN216301495U (zh) 一种无人机安全飞行平台
CN220834116U (zh)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飞行器模型
CN209938942U (zh) 一种无人植保飞机用减震降落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