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6771U - 极耳刮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耳刮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6771U
CN209156771U CN201821599089.8U CN201821599089U CN209156771U CN 209156771 U CN209156771 U CN 209156771U CN 201821599089 U CN201821599089 U CN 201821599089U CN 209156771 U CN209156771 U CN 209156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
scraping
driving device
driving
sh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90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向阳
郭登旺
邓雄光
黄广建
宋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w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w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w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wo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90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6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6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67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极耳刮平装置,用于刮平电芯上的极耳,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受控于控制装置的刮平机构、下压装置和支撑装置;刮平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刮平组件,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刮平组件移动,刮平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刮块;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芯;下压装置与所述刮平机构连接,所述下压装置用于将刮块下压至设定位置,刮块对用于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刮块上的刮刀和整形槽能够同时对电芯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作用,使电芯极耳达到平面度,角度精度,在保证电芯的大小和平整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动化对极耳的刮平和整形,提高了极耳整形后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保证后续点焊的正常进行。

Description

极耳刮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平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刮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电池生产制造PACK段的点焊工艺前,由于电芯来料时的极耳的形状无法管控,极耳会出现上翘、下翘、弯曲和褶皱的现象,这会对后续的点焊工艺造成极大的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极耳刮平装置,解决了因极耳出现上翘、下翘、弯曲和褶皱现象而对后续点焊工艺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极耳刮平装置,用于刮平电芯上的极耳,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受控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刮平机构、下压装置和支撑装置;
所述刮平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刮平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刮平组件移动,所述刮平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刮块;
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电芯;
所述下压装置与所述刮平机构连接,所述下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刮块下压至设定位置,所述刮块用于对所述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
进一步地,所述刮平组件还包括刮块安装板,所述刮块设置于所述刮块安装板上,所述刮块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中间连接块,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所述刮平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间连接块的抬起和下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板,所述下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上,与所述支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与所述下压装置背离的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夹具平台,所述夹具平台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夹具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平台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电芯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上,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夹具平台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支撑台进而驱动夹具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刮块设有整形槽和刮刀,所述整形槽和所述刮刀设置于靠近所述夹具平台的一面,所述刮刀和所述整形槽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刮刀设置于所述整形槽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板上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刮块上的刮刀和整形槽能够同时对电芯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作用,使电芯极耳达到平面度,角度精度,在保证电芯的大小和平整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动化对极耳的刮平和整形,提高了极耳整形后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保证后续点焊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刮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刮平装置的刮平机构和下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刮平装置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极耳刮平装置,用于刮平电芯100 上的极耳,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受控于控制装置的刮平机构、下压装置和支撑装置;刮平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1和刮平组件,第一驱动装置11用于驱动刮平组件移动,刮平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刮块13;支撑装置用于支撑电芯100;下压装置与刮平机构连接,下压装置用于将刮块13下压至设定位置,刮块13用于对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
本实施例中,通过下压装置和支撑装置固定的电芯100后,第一驱动装置11驱动刮块13对电芯100的极耳进行刮平,解决了因电芯 100的极耳上翘、下翘、弯曲和褶皱现象而对后续点焊工艺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刮平组件还包括刮块安装板12,刮块13设置于刮块安装板12上,刮块安装板12与第一驱动装置11连接,通过将刮块13安装在刮块安装板12上和刮块安装板12与第一驱动装置11连接,可以实现第一驱动装置11驱动刮块13的运动,使其能够对电芯 100的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下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1和中间连接块22,中间连接块22与刮平机构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用于刮平机构连接的方式和位置不固定,凡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整个刮平机构的上升和下降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21用于驱动中间连接块22的抬起和下压,第二驱动装置21通过中间连接块 22与刮平机构进行连接,可以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1驱动中间连接块 22的抬起和下压,进而控制刮平机构的抬起和下压。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板41,下压装置设置于支架板41上,与支架板41固定连接,具体地,通过支架板41可以使第二驱动装置 21以及和第二驱动装置21驱动的刮平机构固定,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的位置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设置于支架板41与第二驱动装置21背离的一面,具体地,通过设置在支架板41与第二驱动装置21背离的一面,可以节省支架板41的面积,也能减少该装置的整体体积。
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31和夹具平台32上,夹具平台32设置于第三驱动装置31上,第三驱动装置31用于支撑夹具平台32,具体地,通过夹具平台32和第三驱动装置31可以将电芯100移动至工作的位置上。
本实施例中,夹具平台32包括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挡板,挡板用于将电芯100夹紧,通过挡板的相向移动,可以将电芯100夹紧,防止因夹不紧而使电芯100的位置错误,从而出现问题。
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台33,支撑台33设置于第三驱动装置31上,支撑台33与夹具平台32连接,第三驱动装置通31 过驱动支撑台33进而驱动夹具平台32,具体地,第三驱动装置31 通过支撑台33与夹具平台32连接,保证了夹具平台32在水平面的平整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块13设有整形槽132和刮刀131,整形槽 132和刮刀131设置于靠近夹具平台32的一面,刮刀131和整形槽 132与第一驱动装置11的运动方向垂直设置,刮刀131设置于所述整形槽132的一侧,具体地,通过刮刀131可以实现对电芯100的极耳进行刮平,通过整形槽132可以实现对电芯100的极耳进行整形。
本实施例中,支架板41上设有固定孔42,固定孔42用于固定支架板41,具体地,通过固定孔42与外部的固定装置连接,可以将支架板固定,进而将整个极耳刮平装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21和第三驱动装置31可以为电机、气缸、液压缸、齿轮齿条机构,本文对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21和第三驱动装置31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以上所述的与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21和第三驱动装置31 的连接,均是与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21和第三驱动装置 31上的传动装置连接,凡是能实现其对应的动作,均落入本文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将电芯100设在夹具平台32上的工位上,两侧的挡板相向运动将电芯100夹紧,通过第三驱动装置31驱动支撑台33 上升和下降进而驱动夹具平台32的上升和下降,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1将电芯100送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装置再控制下压装置中的第二驱动装置21向下运动,进而控制刮平机构向下运动,到达指定工作位置,通过整形槽132对电芯100的极耳做整形动作,最后,控制机构再控制第一驱动气缸左右运动,进而控制刮块安装板 12上的刮块13左右运动,刮块13上的刮刀131通过其往复的左右运动,即可完成对电芯100的极耳的刮平,刮平和整形完成后,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1停止运动,然后第二驱动装置21控制刮平机构向上运动,同时控制第三驱动装置31向下运动和挡板的背向运动,将电芯100从装置中取下,即完成一个电芯100的极耳的刮平和整形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手(未在图中显示)将电芯100夹至夹具平台32上,或者将其从夹具平台32上夹出。具体地,夹具平台32上的挡板背向运动,将电芯100工位打开,接收夹手上夹住的电芯100,然后挡板再相向运动将电芯100夹紧,当检测完成后,挡板背向运动将工位打开,夹手再将工位上的电芯100夹出,然后将第二块电芯 100放入,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第二块电芯100的检测,应当理解,当第三块电芯100,第四块电芯100或者更多的电芯100放入时,只需按上述步骤,即可实现自动化检测。
本实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21和第三驱动装置 31为气缸装置,刮块13为高精密高精度耐磨绝缘材料,本装置用于在极耳裁切后,点焊工艺前对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刮块13上的刮刀131和整形槽132 能够同时对电芯100的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作用,使电芯100的极耳达到平面度,角度精度,在保证电芯100的大小和平整的情况下,实现了自动化对极耳的刮平和整形,提高了极耳整形后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保证后续点焊的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刮平电芯上的极耳,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受控于所述控制装置的刮平机构、下压装置和支撑装置;
所述刮平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刮平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刮平组件移动,所述刮平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刮块;
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电芯;
所述下压装置与所述刮平机构连接,所述下压装置用于将所述刮块下压至设定位置,所述刮块用于对所述极耳进行刮平和整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平组件还包括刮块安装板,所述刮块设置于所述刮块安装板上,所述刮块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和中间连接块,所述中间连接块与所述刮平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中间连接块的抬起和下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板,所述下压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上,与所述支架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板与所述下压装置背离的一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三驱动装置和夹具平台,所述夹具平台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夹具平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平台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电芯夹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上,所述支撑台与所述夹具平台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支撑台进而驱动夹具平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块设有整形槽和刮刀,所述整形槽和所述刮刀设置于靠近所述夹具平台的一面,所述刮刀和所述整形槽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刮刀设置于所述整形槽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刮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上设有固定孔。
CN201821599089.8U 2018-09-28 2018-09-28 极耳刮平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56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9089.8U CN209156771U (zh) 2018-09-28 2018-09-28 极耳刮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9089.8U CN209156771U (zh) 2018-09-28 2018-09-28 极耳刮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6771U true CN209156771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908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56771U (zh) 2018-09-28 2018-09-28 极耳刮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677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230A (zh) * 2019-12-14 2020-03-17 曹小灵 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工用整平机
CN110883130A (zh) * 2019-10-24 2020-03-17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刮平物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11360405A (zh) * 2020-04-14 2020-07-03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纽扣电池正极铝箔激光焊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3130A (zh) * 2019-10-24 2020-03-17 惠州高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刮平物体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90230A (zh) * 2019-12-14 2020-03-17 曹小灵 一种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工用整平机
CN111360405A (zh) * 2020-04-14 2020-07-03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纽扣电池正极铝箔激光焊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6771U (zh) 极耳刮平装置
CN208368654U (zh) 一种锂电池的合芯装置
CN204148726U (zh) 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电芯盖板焊接机
CN208575431U (zh) 一种车用电池盒底板搅拌焊接夹具
CN105870218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断栅修补方法及装置
CN103346345B (zh) 一种蓄电池极群的整形装置
CN112705844B (zh) 一种非对称极耳电池模组的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06207268B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定位夹具
CN200970670Y (zh) 一种超焊电池夹具
CN207267107U (zh) 激光点焊辅助装置及激光点焊机
CN107949178A (zh) 一种利用激光密封薄膜线路板的装置及工艺方法
CN207052925U (zh) 一种插座生产线自动翻转出料装置
CN218191832U (zh) 一种全极耳大圆柱锂电池集流盘折弯装置
CN21359289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pcm保护板吸取机构
CN207668685U (zh) 一种基于ccd确定电阻焊位置的设备
CN208157558U (zh) 一种接触式双电芯二次定位机构
CN208894943U (zh) 一种锂电池极耳自动冲切圆角装置
CN209086070U (zh) 极耳拉拔测力装置
CN2765706Y (zh) 点焊机用铜钩焊接变形控制装置
CN212392352U (zh)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CN216607601U (zh) 电容器盖板铜箔防跑位点焊装置
CN217035715U (zh) 一种电芯压扁扒料设备
CN21586932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bb半片层叠返修换片装置
CN216097451U (zh) 一种焊接机构
CN109366536B (zh) 一种包膜动力电池的绝缘膜剪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