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92352U -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92352U
CN212392352U CN202020959963.5U CN202020959963U CN212392352U CN 212392352 U CN212392352 U CN 212392352U CN 202020959963 U CN202020959963 U CN 202020959963U CN 212392352 U CN212392352 U CN 212392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late
assembly
clamp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599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骥
曹政
郭凯华
刘伟
周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599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92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92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92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包括:中转夹子总装,位于极耳整形机构与中转定位组件的之间,包括支撑部和夹持部,用于夹持软包电池;极耳整形机构,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一侧,与中转定位组件相对,包括支撑架、水平移动机构以及极耳夹子板组,用于将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进行夹紧并整形;中转定位组件,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另一侧,与极耳整形机构相对,包括辅助压板、中转定位移动装置和中转限位组件,用于中转夹子组件移动到位后进行定位;以及扫码组件,与极耳夹子板组件相邻,包括扫码支撑架和扫码器,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兼容多种型号尺寸软包电池,中转处理的同时对其极耳进行整形及扫码。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属于软包电池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是锂电池的一种,其所用的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隔膜,与传统的钢壳、铝壳锂电池之间的区别不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软包装材料(铝塑复合膜),软包锂电池只是在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根据应用场景不同,软包电池型号多种多样,尺寸也多种多样,根据极耳分布方式不同,软包电池可分为同侧极耳分布方式与两侧极耳分布方式。在软包电池自动化测试过程中,利用机械手转移软包电池的前后,需要对软包电池中转处理,以方便机械手对软包电池的夹取,同时在中转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软包电池进行特殊处理,比如极耳整形和信息扫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可以兼容多种型号尺寸的软包电池,在调整软包电池位置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扫码、整形、定位等功能,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兼容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转夹子总装,位于极耳整形机构与中转定位组件的之间,包括支撑部和夹持部,其中支撑部的上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水平安装台,用于调整夹持部的位置;夹持部滑动安装于安装台上,用于夹持软包电池;
极耳整形机构,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一侧,与中转定位组件相对,包括支撑架、水平移动机构以及极耳夹子板组件,所述支撑架为基础支撑,用于支撑与安装极耳整形机构的其他部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上,并且水平移动机构的伸缩端与水平安装台相连,用于调整支撑架与水平安装台之间的距离;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并且极耳夹子板组件的夹紧整合部面向中转夹子总装,用于将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进行夹紧并整形;
中转定位组件,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另一侧,与极耳整形机构相对,包括辅助压板、中转定位移动装置和中转限位组件,所述辅助压板设置在中转定位移动装置的上部,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进行压紧;所述中转定位移动装置的顶部安装辅助压板,用于对辅助压板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所述中转限位组件设置在中转支撑装置下方,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以及扫码组件,与极耳夹子板组件相邻,包括扫码支撑架和扫码器,其中扫码支撑架安装在极耳整形机构的支撑架上,并且扫码支撑架上设有一可调节安装位置的升降部,所述扫码器安装在升降部上,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
所述支撑部包括中转底板、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和中转升降调整组件,所述夹持部包括多套中转夹子组件,所述中转底板为一中间镂空的基础支撑部件,用于安装与支撑中转夹子总装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夹子组件底部,并保持中转水平调节组件的直线往复端沿中转底板轴向布置,用于推动中转夹子组件沿中转底板轴向水平移动以调整中转夹子组件的水平位置;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安装在中转底板的下表面,并且中转升降调节组件的升降端与中转底板相连,用于推动中转底板垂直升降以调整中转夹子组件的纵向高度;所述中转夹子组件沿轴向滑动安装在中转底板的上表面,并保持中转夹子组件的夹持端均朝上,用于夹持与固定软包电池本体。
所述中转夹子组件包括中转夹子、夹子安装板、中转夹子定位气缸、定位气缸安装板、夹子支撑杆和中转夹子固定板,所述中转夹子安装在夹子安装板上,通过中转夹子定位气缸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以夹持软包电池的本体;所述夹子安装板通过夹子支撑杆与中转夹子固定板平行固接,用于支撑中转夹子组件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夹子定位气缸通过定位气缸安装板安装在夹子安装板的下表面,并且中转夹子定位气缸的伸缩端配装一可插入中转夹子底部的楔形推动块,通过调整楔形推动块的插入位置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所述夹子支撑杆,其上端与夹子安装板相连,下端与中转夹子固定板相连,用于连接夹子安装板和中转夹子固定板;所述中转夹子固定板滑动安装于中转底板上,使得中转夹子在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带动下可沿中转底板水平滑移。
所述中转夹子包括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其中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正对布置,固定夹片安装于夹子安装板的上表面,且面向移动夹片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凸起;移动夹片上设有可供固定夹片的凸起插入的插孔,使得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滑动配合,通过调整凸起的插入位置调整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上部钳口的夹紧度以夹持软包电池的本体。
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包括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通过安装块同向安装固定在中转夹子固定板上,并且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的滑动端与中转夹子固定板相连,使得当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动作时,推动中转夹子固定板水平运动,进而推动中转夹子组件的水平运动。
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包括升降气缸、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和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气缸是动力部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下方,为中转夹子总装升降运动提供升降动力;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有两组,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上方,同时与中转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和直线轴承,安装连接在中转底板上,用于对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升降运动进行导向。
所述支撑架包括极耳支撑底板、极耳支撑安装板和加强筋,所述极耳支撑底板是基础基底,为一水平设置的长方形平板;所述极耳支撑安装板有两组,垂直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远离中转夹子总装一侧的长边上,用于安装与支撑极耳夹子板组件;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状,有两组,连接在极耳支撑底板与极耳支撑安装板之间,用于增加两者之间的强度。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水平移动气缸、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气缸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上表面,是动力部件,为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一直线轴承,有两套,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下表面,为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提供导向;当第一水平移动气缸动作时,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极耳支撑底板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
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包括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极耳夹子板部件与极耳支撑加强板,所述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的正面,用于安装极耳整形气缸;所述极耳夹子板部件安装在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上,用于对软包电池同侧一对极耳的夹紧及整形;所述极耳支撑加强板,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的背面,用于加强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之间的强度。
所述极耳夹子板部件包括极耳夹子板、夹子板夹紧气缸、极耳底板、极耳整形电缸,所述极耳夹子板有两组,其中一组为L型,安装在夹子板夹紧气缸的前端,用于对软包电池同侧极耳的夹持;所述夹子板夹紧气缸,有两组,安装在极耳底板上,用于控制极耳夹子板的闭合与张开;所述极耳底板,有两组,为支撑部件,用于安装与支撑极耳夹子板部件的其他部件,通过直线导轨与滑块连接在极耳整形电缸上;所述极耳整形电缸,有两组,反对称平行固定安装在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上。
所述极耳整形机构还包括限位块组件,所述限位块组件有两组,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靠近中转夹子总装的长边上,用于限定极耳整形机构水平移动的位置。
所述辅助压板,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的定位气缸安装板进行压紧,包括大辅助压板、小辅助压板、辅助轴;所述小辅助压板,有三组,通过三组辅助轴安装固定在大辅助压板上,用于对三组中转夹子组件的定位气缸安装板进行压紧;所述大辅助压板与中转移动气缸的安装板相连接,用于传递中转移动气缸的动力;
所述中转移动装置,用于对辅助压板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包括中转移动气缸、中转气缸支撑杆、中转气缸安装板、中转定位支撑轴与第二直线轴承,所述中转移动气缸是动力部件,为辅助压板压紧动作提供动力来源;中转气缸安装板有两块,分别为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和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通过四根中转气缸支撑杆连接在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上;所述中转气缸支撑杆与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和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都是起支撑连接作用;所述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安装在两组第二直线轴承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与所述中转定位支撑轴轴孔配合,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提供导向;
所述中转限位组件安装在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上,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所述扫码组件有三组,靠近极耳夹子板组件的极耳夹子板,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特别地适用于条码信息在极耳上的扫码;所述扫码支撑架包括扫码器安装板、扫码支撑杆和固定座,扫码器通过扫码器安装板安装固定在扫码支撑杆上,所述扫码器是扫码组件的功能部件,用于读取和存储电池条码信息;所述扫码器安装板拆卸式安装在扫码支撑杆上,用于固定扫码器并实现扫码器多角度调节;所述扫码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固定座安装固定在极耳支撑底板上,用于安装与固定扫码其安装板。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的中转处理进行动作说明:
(1)将同侧极耳软包电池用多功能机械手转移到所述中转夹子总装的中转夹子组件上,然后通过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和中转升降调整组件,调整三组软包电池直接的位置;
(2)软包电池到位后,启动中转定位组件,对软包电池位置到位后进行定位;
(3)然后启动极耳整形机构,在水平移动结构的作用下,极耳夹子板组件靠近软包电池的一对同侧极耳,然后极耳夹子板夹持极耳。随后,夹子板夹紧气缸启动,极耳夹子板夹紧极耳。在极耳整形电缸的相对运动下,极耳夹子板组件相对运动,进而极耳夹子板也相对运动,进而达到对极耳进行一定弯曲角度的整形;
(4)在软包电池的极耳被夹持的过程中,启动扫码组件,可以做到随时随刻对软包电池信息进行扫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能够兼容多种型号尺寸软包电池,在对软包电池中转位置处理的同时能够做到对其极耳进行整形及扫码,而且还可以做到对其位置定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该装置的中转夹子总装的结构图;
图3是该装置的中转夹子总装的主视图;
图4是该装置的中转夹子总装的中转夹子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该装置的中转夹子总装的中转夹子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正面结构图;
图7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背面结构图;
图8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正面主视图;
图9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背面俯视图;
图10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左视图;
图11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极耳夹子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12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极耳夹子板部件的结构图;
图13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极耳夹子板部件的主视图;
图14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极耳夹子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该装置的极耳整形机构的极耳夹子板部件的左视图;
图16是该装置的中转定位组件的正面结构图;
图17是该装置的中转定位组件的背面结构图;
图18是该装置的中转定位组件的背面结构主视图;
图19是该装置的扫码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实施例1从图1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包括:
中转夹子总装1,位于极耳整形机构2与中转定位组件3的之间,用于夹持软包电池,可以水平左右及上下调整软包电池位置。
极耳整形机构2,位于中转夹子总装1的另一侧,与中转定位组件3相对,用于对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的整形。
中转定位组件3,位于中转夹子总装1的另一侧,与极耳整形机构2相对,用于中转夹子组件12移动到位后进行定位。
扫码组件4,与极耳夹子板组件25的极耳夹子板2521相邻,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特别地适用于条码信息在极耳上的扫码。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包括:
中转夹子总装1,位于极耳整形机构2与中转定位组件3的之间,包括支撑部和夹持部,其中支撑部的上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水平安装台,用于调整夹持部的位置;夹持部滑动安装于安装台上,用于夹持软包电池;
极耳整形机构2,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一侧,与中转定位组件相对,包括支撑架、水平移动机构22以及极耳夹子板组件25,所述支撑架为基础支撑,用于支撑与安装极耳整形机构的其他部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上,并且水平移动机构的伸缩端与水平安装台相连,用于调整支撑架与水平安装台之间的距离;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并且极耳夹子板组件的夹紧整合部面向中转夹子总装,用于将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进行夹紧并整形;
中转定位组件3,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另一侧,与极耳整形机构相对,包括辅助压板31、中转定位移动装置32和中转限位组件33,所述辅助压板设置在中转定位移动装置的上部,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进行压紧;所述中转定位移动装置的顶部安装辅助压板,用于对辅助压板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所述中转限位组件设置在中转支撑装置下方,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以及扫码组件4,与极耳夹子板组件相邻,包括扫码支撑架和扫码器4,其中扫码支撑架安装在极耳整形机构的支撑架上,并且扫码支撑架上设有一可调节安装位置的升降部,所述扫码器安装在升降部上,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
所述支撑部包括中转底板11、中转水平调整组件13和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所述夹持部包括多套中转夹子组件12,所述中转底板为一中间镂空的基础支撑部件,用于安装与支撑中转夹子总装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夹子组件底部,并保持中转水平调节组件的直线往复端沿中转底板轴向布置,用于推动中转夹子组件沿中转底板轴向水平移动以调整中转夹子组件的水平位置;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安装在中转底板的下表面,并且中转升降调节组件的升降端与中转底板相连,用于推动中转底板垂直升降以调整中转夹子组件的纵向高度;所述中转夹子组件沿轴向滑动安装在中转底板的上表面,并保持中转夹子组件的夹持端均朝上,用于夹持与固定软包电池本体。
所述中转夹子组件12包括中转夹子121、夹子安装板122、中转夹子定位气缸123、定位气缸安装板124、夹子支撑杆125和中转夹子固定板126,所述中转夹子安装在夹子安装板上,通过中转夹子定位气缸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以夹持软包电池的本体;所述夹子安装板通过夹子支撑杆与中转夹子固定板平行固接,用于支撑中转夹子组件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夹子定位气缸通过定位气缸安装板安装在夹子安装板的下表面,并且中转夹子定位气缸123的伸缩端配装一可插入中转夹子底部的楔形推动块1231,通过调整楔形推动块的插入位置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所述夹子支撑杆,其上端与夹子安装板相连,下端与中转夹子固定板相连,用于连接夹子安装板和中转夹子固定板;所述中转夹子固定板滑动安装于中转底板上,使得中转夹子在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带动下可沿中转底板水平滑移。
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13包括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通过安装块同向安装固定在中转夹子固定板上,并且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的滑动端与中转夹子固定板相连,使得当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动作时,推动中转夹子固定板水平运动,进而推动中转夹子组件的水平运动。
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包括升降气缸141、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142、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143、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144和直线轴承145,所述升降气缸是动力部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下方,为中转夹子总装升降运动提供升降动力;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有两组,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上方,同时与中转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和直线轴承,安装连接在中转底板上,用于对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升降运动进行导向。
所述支撑架包括极耳支撑底板21、极耳支撑安装板23和加强筋24,所述极耳支撑底板是基础基底,为一水平设置的长方形平板;所述极耳支撑安装板有两组,垂直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远离中转夹子总装一侧的长边上,用于安装与支撑极耳夹子板组件;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状,有两组,连接在极耳支撑底板与极耳支撑安装板之间,用于增加两者之间的强度。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2包括第一水平移动气缸221、第一直线导轨222和第一直线轴承223,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气缸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上表面,是动力部件,为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一直线轴承,有两套,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下表面,为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提供导向;当第一水平移动气缸动作时,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极耳支撑底板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
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25包括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251、极耳夹子板部件252与极耳支撑加强板253,所述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的正面,用于安装极耳整形气缸2524;所述极耳夹子板部件安装在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上,用于对软包电池同侧一对极耳的夹紧及整形;所述极耳支撑加强板,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的背面,用于加强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之间的强度。
所述辅助压板31,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的定位气缸安装板进行压紧,包括大辅助压板311、小辅助压板312、辅助轴313;所述小辅助压板,有三组,通过三组辅助轴安装固定在大辅助压板上,用于对三组中转夹子组件的定位气缸安装板进行压紧;所述大辅助压板与中转移动气缸的安装板相连接,用于传递中转移动气缸的动力;
所述中转移动装置32,用于对辅助压板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包括中转移动气缸321、中转气缸支撑杆322、中转气缸安装板323、中转定位支撑轴324与第二直线轴承325,所述中转移动气缸321是动力部件,为辅助压板压紧动作提供动力来源;中转气缸安装板有两块,分别为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和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通过四根中转气缸支撑杆连接在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上;所述中转气缸支撑杆与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和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都是起支撑连接作用;所述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安装在两组第二直线轴承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与所述中转定位支撑轴轴孔配合,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提供导向;
所述中转限位组件33安装在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上,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所述扫码组件4有三组,靠近极耳夹子板组件的极耳夹子板,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特别地适用于条码信息在极耳上的扫码;所述扫码支撑架包括扫码器安装板42、扫码支撑杆43和固定座44,扫码器41通过扫码器安装板安装固定在扫码支撑杆上,所述扫码器是扫码组件的功能部件,用于读取和存储电池条码信息;所述扫码器安装板拆卸式安装在扫码支撑杆上,用于固定扫码器并实现扫码器多角度调节;所述扫码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固定座安装固定在极耳支撑底板上,用于安装与固定扫码其安装板。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从图2-5看出:
所述中转夹子总装1,位于极耳整形机构2与中转定位组件3的之间,用于夹持软包电池,可以水平左右及上下调整软包电池位置。所述中转夹子总装1包括中转底板11、中转夹子组件12、中转水平调整组件13和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所述中转底板11,镂空结构,为基础支撑部件,为一中间镂空的矩形板,并且中转底板的两长边上个铺装一条第一直线导轨,用于安装与支撑中转夹子总装1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夹子组件12,有三组,安装支撑在中转底板11上表面,并且中转夹子组件12的下部与中转底板上的第一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用于夹持与固定软包电池本体,并在中转水平调节组件的驱动下沿第一直线导轨轴向滑动。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13,有两组,安装连接中转夹子组件12上,用于推动中转夹子组件12左右水平移动。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安装在中转底板11下表面,用于推动中转夹子总装1上下升降运动。
所述中转夹子组件12包括中转夹子121、夹子安装板122、中转夹子定位气缸123、定位气缸安装板124、夹子支撑杆125和中转夹子固定板126。所述中转夹子121,安装在夹子安装板122上表面,用于夹持软包电池的本体。所述夹子安装板122,用于支撑中转夹子组件12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夹子定位气缸123,通过定位气缸安装板124,安装在夹子安装板122的下表面,并且中转夹子定位气缸的伸缩端配装一可插入中转夹子底部的楔形推动块,通过调整楔形推动块的插入位置,用于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所述夹子支撑杆125,用于连接夹子安装板122和中转夹子固定板126。所述中转夹子固定板126,通过安装块、第一滑块与第一直接导轨一起安装连接在中转底板11上。
所述中转夹子121包括固定夹片1211和移动夹片1212,其中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正对布置,固定夹片安装于夹子安装板的上表面,且面向移动夹片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凸起1213;移动夹片上设有可供固定夹片的凸起插入的插孔,使得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滑动配合,通过调整凸起的插入位置调整固定夹片和移动夹片上部钳口的夹紧度以夹持软包电池的本体。
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13,由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组成,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通过安装块同向安装固定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中转夹子固定板126上,当气缸动作时,在第二滑块与第二直线导轨的导向下,推动中转夹子固定板126水平运动,进而推动中转夹子组件12的水平运动。
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包括升降气缸141、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142、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143、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144和直线轴承145。所述升降气缸141,是动力部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142下方,为中转夹子总装1升降运动提供升降动力。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143,有两组,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142的上方,同时与中转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144和直线轴承145,安装连接在中转底板11上,用于对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升降运动进行导向。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从图6-15看出:
所述极耳整形机构2,位于中转夹子总装1的另一侧,与中转定位组件3相对,用于对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的整形。所述极耳整形机构2包括极耳支撑底板21、水平移动机构22、极耳支撑安装板23、加强筋24、极耳夹子板组件25和限位块组件26。所述极耳支撑底板21,是基础基底,用于支撑与安装极耳整形机构2的其他部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2,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21上,用于水平移动极耳整形机构2,用于极耳整形机构2的极耳夹子板2521靠近或者远离中转夹子总装1上的软包电池的同侧一对极耳。所述极耳支撑安装板23,有两组,垂直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21的一侧,用于安装与支撑极耳夹子板组件24。所述加强筋24,三角形状,有两组,连接在极耳支撑底板21与极耳支撑安装板23之间,用于增加两者之间的强度。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25,安装在极耳支撑安装板23上,用于将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进行夹紧并整形。所述限位块组件26,有两组,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21的另一侧,靠近水平移动机构22,用于限定极耳整形机构2水平移动的位置。
所述水平移动机构22,包括第一水平移动气缸221、第一直线导轨222和第一直线轴承223。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气缸221,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21上表面,是动力部件,为极耳整形机构2的水平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直线导轨222和第一直线轴承223,有两套,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21下表面,为极耳整形机构2的水平移动提供导向。当第一水平移动气缸221动作时,水平移动机构22带动极耳支撑底板21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极耳整形机构2的水平移动。
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25,包括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251、极耳夹子板部件252与极耳支撑加强板253。所述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251,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23的正面,用于安装极耳整形气缸2524。所述极耳夹子板部件252,安装在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251上,用于对软包电池同侧一对极耳的夹紧及整形。所述极耳支撑加强板253,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23的背面,用于加强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23之间的强度。
所述极耳夹子板部件252,包括极耳夹子板2521、夹子板夹紧气缸2522、极耳底板2523、极耳整形电缸2524。所述极耳夹子板2521有两组,其中一组为L型,安装在夹子板夹紧气缸2522的前端,用于对软包电池同侧极耳的夹持;所述夹子板夹紧气缸2522,有两组,安装在极耳底板2523上,用于控制极耳夹子板2521的闭合与张开;所述极耳底板2523,有两组,为支撑部件,用于安装与支撑极耳夹子板部件252的其他部件,通过直线导轨与滑块连接在极耳整形电缸2524上;所述极耳整形电缸2524,有两组,反对称平行固定安装在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251上。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之处在于,从图16-18看出:
所述中转定位组件3,位于中转夹子总装1的另一侧,与极耳整形机构2相对,用于中转夹子组件12移动到位后进行定位。所述中转定位组件3包括辅助压板31、中转定位移动装置32和中转定位调节板33。所述辅助压板31,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12的定位气缸安装板124进行压紧;所述辅助压板31,包括大辅助压板311、小辅助压板312、辅助轴313;所述小辅助压板312,有三组,通过三组辅助轴313安装固定在大辅助压板311上,用于对三组中转夹子组件12的定位气缸安装板124进行压紧;所述大辅助压板311与中转移动气缸321的安装板相连接,用于传递中转移动气缸321的动力。所述中转移动装置32,用于对辅助压板31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所述中转移动装置32,包括中转移动气缸321、中转气缸支撑杆322、中转气缸安装板323、中转定位支撑轴324与直线轴承325;所述中转移动气缸321,是动力部件,为辅助压板压31紧动作提供动力来源;所述中转移动气缸321,安装在其中上中转气缸安装板323上,并通过四根中转气缸支撑杆322连接在下中转气缸安装板323上;所述中转气缸支撑杆322与中转气缸安装板323都是起支撑连接作用;所述下中转气缸安装板323,安装在两组直线轴承325上,所述直线轴承325与所述中转定位支撑轴324轴孔配合,为中转移动装置32的移动提供导向。所述中转限位组件33,安装在下中转气缸安装板323上,为中转移动装置32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区别之处在于,从图19看出:
所述扫码组件4,有三组,靠近极耳夹子板组件25的极耳夹子板2521,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特别地适用于条码信息在极耳上的扫码。所述扫码组件4,包括扫码器41、扫码器安装板42、扫码支撑杆43和固定座44。所述扫码器41,通过扫码器安装板42安装固定在扫码支撑杆43上,所述扫码器是扫码组件4的功能部件,用于读取和存储电池条码信息。所述扫码器安装板42并且安装和固定扫码器42,可并实现扫码器42多角度调节。所述支撑杆43,用于安装与固定扫码其安装板,通过固定座44安装固定在极耳支撑底板21上。
实施例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包电池的中转处理进行动作动作说明:
(4)将同侧极耳软包电池用多功能机械手转移到所述中转夹子总装1的中转夹子组件12上,然后通过中转水平调整组件13和中转升降调整组件14,调整三组软包电池直接的位置。
(5)软包电池到位后,启动中转定位组件3,对软包电池位置到位后进行定位。
(6)然后启动极耳整形机构2,在水平移动结构22的作用下,极耳夹子板组件25靠近软包电池的一对同侧极耳,然后极耳夹子板2521夹持极耳。随后,夹子板夹紧气缸2522启动,极耳夹子板2521夹紧极耳。在极耳整形电缸2524的相对运动下,极耳夹子板组件25相对运动,进而极耳夹子板2521也相对运动,进而达到对极耳进行一定弯曲角度的整形。
(4)在软包电池的极耳被夹持的过程中,启动扫码组件4,可以做到随时随刻对软包电池信息进行扫码。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转夹子总装,位于极耳整形机构与中转定位组件的之间,包括支撑部和夹持部,其中支撑部的上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水平安装台,用于调整夹持部的位置;夹持部滑动安装于安装台上,用于夹持软包电池;
极耳整形机构,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一侧,与中转定位组件相对,包括支撑架、水平移动机构以及极耳夹子板组件,所述支撑架为基础支撑,用于支撑与安装极耳整形机构的其他部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架底部上,并且水平移动机构的伸缩端与水平安装台相连,用于调整支撑架与水平安装台之间的距离;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并且极耳夹子板组件的夹紧整合部面向中转夹子总装,用于将软包电池的同侧极耳进行夹紧并整形;
中转定位组件,位于中转夹子总装的另一侧,与极耳整形机构相对,包括辅助压板、中转定位移动装置和中转限位组件,所述辅助压板设置在中转定位移动装置的上部,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进行压紧;所述中转定位移动装置的顶部安装辅助压板,用于对辅助压板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所述中转限位组件设置在中转支撑装置下方,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以及扫码组件,与极耳夹子板组件相邻,包括扫码支撑架和扫码器,其中扫码支撑架安装在极耳整形机构的支撑架上,并且扫码支撑架上设有一可调节安装位置的升降部,所述扫码器安装在升降部上,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中转底板、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和中转升降调整组件,所述夹持部包括多套中转夹子组件,所述中转底板为一中间镂空的基础支撑部件,用于安装与支撑中转夹子总装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夹子组件底部,并保持中转水平调节组件的直线往复端沿中转底板轴向布置,用于推动中转夹子组件沿中转底板轴向水平移动以调整中转夹子组件的水平位置;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安装在中转底板的下表面,并且中转升降调节组件的升降端与中转底板相连,用于推动中转底板垂直升降以调整中转夹子组件的纵向高度;所述中转夹子组件沿轴向滑动安装在中转底板的上表面,并保持中转夹子组件的夹持端均朝上,用于夹持与固定软包电池本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夹子组件包括中转夹子、夹子安装板、中转夹子定位气缸、定位气缸安装板、夹子支撑杆和中转夹子固定板,所述中转夹子安装在夹子安装板上,通过中转夹子定位气缸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以夹持软包电池的本体;所述夹子安装板通过夹子支撑杆与中转夹子固定板平行固接,用于支撑中转夹子组件的其他部件;所述中转夹子定位气缸通过定位气缸安装板安装在夹子安装板的下表面,用于调整中转夹子的夹紧度;所述夹子支撑杆,其上端与夹子安装板相连,下端与中转夹子固定板相连,用于连接夹子安装板和中转夹子固定板;所述中转夹子固定板滑动安装于中转底板上,使得中转夹子在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带动下可沿中转底板水平滑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水平调整组件包括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两组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通过安装块同向安装固定在中转夹子固定板上,并且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的滑动端与中转夹子固定板相连,使得当中转水平推动气缸组件动作时,推动中转夹子固定板水平运动,进而推动中转夹子组件的水平运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包括升降气缸、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和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气缸是动力部件,安装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下方,为中转夹子总装升降运动提供升降动力;中转升降气缸连接板,有两组,连接在中转升降气缸安装板的上方,同时与中转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升降气缸导向轴和直线轴承,安装连接在中转底板上,用于对中转升降调整组件升降运动进行导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极耳支撑底板、极耳支撑安装板和加强筋,所述极耳支撑底板是基础基底,为一水平设置的长方形平板;所述极耳支撑安装板有两组,垂直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远离中转夹子总装一侧的长边上,用于安装与支撑极耳夹子板组件;所述加强筋为三角形状,有两组,连接在极耳支撑底板与极耳支撑安装板之间,用于增加两者之间的强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水平移动气缸、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第一水平移动气缸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上表面,是动力部件,为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一直线轴承,有两套,安装在极耳支撑底板下表面,为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提供导向;当第一水平移动气缸动作时,水平移动机构带动极耳支撑底板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极耳整形机构的水平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夹子板组件包括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极耳夹子板部件与极耳支撑加强板,所述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的正面,用于安装极耳整形气缸;所述极耳夹子板部件安装在极耳整形电缸安装板上,用于对软包电池同侧一对极耳的夹紧及整形;所述极耳支撑加强板,安装在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的背面,用于加强两组极耳支撑安装板之间的强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板,用于对中转夹子组件的定位气缸安装板进行压紧,包括大辅助压板、小辅助压板、辅助轴;所述小辅助压板,有三组,通过三组辅助轴安装固定在大辅助压板上,用于对三组中转夹子组件的定位气缸安装板进行压紧;所述大辅助压板与中转移动气缸的安装板相连接,用于传递中转移动气缸的动力;
所述中转移动装置,用于对辅助压板移动压紧动作提供动力与导向,包括中转移动气缸、中转气缸支撑杆、中转气缸安装板、中转定位支撑轴与第二直线轴承,所述中转移动气缸是动力部件,为辅助压板压紧动作提供动力来源;中转气缸安装板有两块,分别为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和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通过四根中转气缸支撑杆连接在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上;所述中转气缸支撑杆与第一中转气缸安装板和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都是起支撑连接作用;所述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安装在两组第二直线轴承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与所述中转定位支撑轴轴孔配合,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提供导向;
所述中转限位组件安装在第二中转气缸安装板上,为中转移动装置的移动到位时进行运动限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组件有三组,靠近极耳夹子板组件的极耳夹子板,用于对软包电池上下料的过程中进行扫码,特别地适用于条码信息在极耳上的扫码;所述扫码支撑架包括扫码器安装板、扫码支撑杆和固定座,扫码器通过扫码器安装板安装固定在扫码支撑杆上,所述扫码器是扫码组件的功能部件,用于读取和存储电池条码信息;所述扫码器安装板拆卸式安装在扫码支撑杆上,用于固定扫码器并实现扫码器多角度调节;所述扫码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固定座安装固定在极耳支撑底板上,用于安装与固定扫码其安装板。
CN202020959963.5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392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9963.5U CN212392352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59963.5U CN212392352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92352U true CN212392352U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50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59963.5U Active CN212392352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92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0942U (zh) 一种电芯堆叠装置
CN110217589B (zh) 电极上料装置及电池生产线
CN212392352U (zh)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CN111816830A (zh) 一种多功能软包电池中转处理装置
CN209374598U (zh) 压紧装置及包括该压紧装置的叠片机
CN214516862U (zh) 一种极耳整平装置及电芯的极耳整平生产线
CN215143522U (zh) 一种极耳整形装置
CN212392287U (zh) 合芯设备
CN114665142A (zh) 电池模组堆叠整型装置及方法
CN212191979U (zh) 一种电池拆解装置
CN210121755U (zh) 一种圆片笔记本的内页压装装置
CN209829947U (zh) 一种用于蓝牙电池加工设备的折角机构
CN208157558U (zh) 一种接触式双电芯二次定位机构
CN219173607U (zh) 一种电堆装配线堆叠机构
CN217575751U (zh) 一种保压机
CN219078510U (zh) 一种电池包自动堆垛装置
CN110931837A (zh) 自动插侧板机
CN219696506U (zh) 一种电芯极耳整形装置
CN218197005U (zh) 一种塑料板夹角拼焊装置
CN208444907U (zh) 一种基于ccd的双电芯二次定位机构
CN213520063U (zh) 一种电池收边机
CN217201227U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备胶机构
CN218253783U (zh) 顶盖压装装置
CN208970667U (zh) 推壳装置和电芯模组盖外盖装置
CN214398860U (zh) 一种多功能电池模组移载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