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0977U - 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50977U CN209050977U CN201821651619.9U CN201821651619U CN209050977U CN 209050977 U CN209050977 U CN 209050977U CN 201821651619 U CN201821651619 U CN 201821651619U CN 209050977 U CN209050977 U CN 2090509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position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chamber
- block
- guide p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于后模上的行位以及设于后模上能够对行位进行导向的导向块,导向块的长度和行位的长度相同;后模上开设有两个容纳腔,容纳腔处于型腔的两侧且容纳腔和型腔相通,行位处于容纳腔中,且行位的上端和前模连接;后模行还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分别处于容纳腔的两侧,安装槽和容纳腔相通;安装槽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容纳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处于容纳腔中,行位上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下端为主行位的中间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行位合模后不能固定死的问题,达到了能够固定死行位,提高生产出来产品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现可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2962921A的中国发明,其公开了一种前模行位机构,包括定距拉板、铲鸡、弹簧、行位、弹弓胶和拉勾,定距拉板设置在前模的上侧,拉勾设置在前模的下侧,弹簧设置在行位上,铲鸡与行位连接。本发明一种前模行位机构,前模行位所成型的胶件上的位置可满足当行位成型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时,边间距为3.0mm,当行位成型形状为长方形时,边间距取决于边长度,并按实际适当调整边距的大小并改善模具结构。
现在需要注塑模具对如图1所示的一种深腔工件进行注塑;在对深腔工件进行浇筑时,需要侧向的镶针对深腔工件进行塑形,在深腔工件的侧壁上塑造出需要的形状。
前模行位都需要进行限位,但是前模行位的不容易固定死,特别是深腔产品的前模行位一般很难固定死,导致前模的强度下降,前模强度下降,则前模和后模合模后,前模和后模之间容易存在间隙,进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通过设于容纳腔两侧的固定块对行位进行限定,且和固定块固定连接的限位块处于行位上的滑道内,进一步对行位进行限定,进而使前模行位在合模后能够固定死,进而使前模和后模合模后更好的贴合在一起,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包括和前模固定连接的型芯以及开设于后模上的型腔,还包括设于后模上的行位以及设于后模上能够对行位进行导向的导向块,导向块的长度和行位的长度相同;
后模上开设有两个容纳腔,容纳腔处于型腔的两侧且容纳腔和型腔相通,行位处于容纳腔中,且行位的上端和前模连接;
后模行还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分别处于容纳腔的两侧,安装槽和容纳腔相通;
安装槽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靠近容纳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处于容纳腔中,行位上开设有滑道,且滑道的下端为主行位的中间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模和后模合模后,前模的行位不容易固定死,导致前模行位的模具结构不稳定,则模具塑造出来的深腔工件会发生变形或产生裂痕,导致深腔工件不能够正常使用;现在加长导向块使导向块的长度和行位的长度相同,使导向块能够更好的对行位进行导向,且两边的限位块能够更好的对行位进行限定,限位块处于行位上的滑道内,对行位的运动进行限定,对行位运动进行限定,且行为进入容纳腔后,不会发生偏移,这样能够将行位逼得更死,使前模行位的模具结构更加稳定,进而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的上端开设有反铲面,且反铲面位于导向块远离行位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铲面就是通过前模的挤压,能够使导向块向靠近行位的方向运动,而行位又和导向块有连接关系,故导向块推动行位向靠近型腔的方向运动,从而使行位能够紧密的贴合容纳腔靠近型腔的侧壁上,从而使镶针能够准确的伸入型腔内,对深腔工件进行塑形,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位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栓接有矩形块,矩形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块,且压块位于矩形块远离导向块的一侧,压块的上表面和矩形块的上表面相平;
压块的下表面贴合的设有横板,横板的两端均插接有螺栓,螺栓的末端和前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和前模固定连接,压块处于横板的上方,压块矩形块和行位连接在一起,故能够使行位和前模连接在一起,因为行位和前模均比较后,直接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必须采用很长螺栓,但是很长的螺栓容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低下,故通过横板和压块的配合使行位和前模连接在一起,不需要很长的螺栓,必须担心时间过长后,行位和前模会发生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两侧壁和压块的两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能够使压块处于横板的中心处,使横板的两端凸出压块侧壁的距离相同,从而使横板受到压块的反作用力处于横板的中心处,进而使两个螺栓受到的力均相同,不会因为压块没有处于横板的中心处,导致某个螺栓受力较大,使螺栓容易发生断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的下端边缘处均开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需要在滑道内滑动,特是在行位向上滑动,受到的力比较大,如果限位块的下端是矩形,则限位块的棱边容易对滑道的内壁施加较大的力,进而导致限位块对滑道的内壁造成划伤,时间过长后,会导致滑道的内壁凹凸不平,影响限位块的运动,所以限位块的下端边缘均开设有圆角,能够防止滑道内壁受到破坏,使限位块能够正常在滑道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表面开设有沉槽孔,沉槽孔内插接有沉头螺栓,沉头螺栓的下端和安装槽的底面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的上表面会和前模的表面贴合,如果栓接用的螺栓凸出固定的表面,而固定块的表面和后模的表面重合,故栓接用的螺栓会对前模以及后模的合模造成影响,致使前模和后模不能够贴合在一起,影响模具的使用;故沉头螺栓处于沉槽孔内,不会凸出固定块的表面,不会对前模和后模的合模造成影响,使模具能够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位内开设有多个通道,通道可安装冷却管道的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位上的填充块会和深腔工件接触,深腔工件是塑料熔液完全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故在脱模前需要对深腔工件进行冷却,但是深腔工件属于深腔工件,并且深腔工件的两侧被行位挡住,后模内的冷却管道不能够很好的对深腔工件进行冷却,故冷却的效率比较低,现在行位上开设有多个通道,冷却管道能够穿过通道,使行位的温度交底,和行位固定连接的填充块温度也比较低,故填充块能够提高深腔工件冷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位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孔,容纳腔的底面设有定位柱,定位柱能够伸入定位孔内对行位进行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的过程中,行位会重新运动进容纳腔中,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行位还会发生水平方向于东,使镶针重新进入型腔中,对深腔工件进行塑形,但是在运动过程中,行位容易发生偏移,导致填充块不能够很好的对容纳腔和型腔的连通处进行填充,定位孔和定位孔的配合,能够对行位进行定位,使填充块准确的进入容纳腔和型腔的连接处进行填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的上端均开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进入定位孔时,容易卡在定位孔的外侧,导致合模无法继续进行,影响工作的效率,定位柱的上端开设有倒角,能够使定位柱更顺利的进入定位孔,从而不会对合模造成影响, 防止降低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容纳腔的两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伸入容纳腔内的限位块,行位上开设有可供限位块滑动的滑道,则固定块和限位块能够对行位进行侧向的限定,使行位不会发生左右的偏移,使和行位连接的镶针能够更好的对深腔工件进行塑形;
2.加上导向块,导向块的长度和行位相同,且导向块的上端还开设有反铲面,反铲面位于导向块远离行位的侧壁上,故导向块能够对行位进行支撑,防止行位向远离型腔的方向运动,在合模的过程中,前模会对反铲面施力,使导向块向靠近行位的方向运动,进而对行位进行施力,使行位固定的更紧,进而提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附图;
图2是实施例的应用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型芯和型腔的爆炸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行位处于容纳腔内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显行位和深腔工件关系的爆炸图;
图7是实施例中导向块的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中突显卡槽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中固定块的结构图;
图10是实施例中突显定位槽的结构图。
图中:1、前模;2、型芯;3、后模;31、型腔;32、容纳腔;321、定位柱;322、倒角;33、固定槽;34、卡槽;35、安装槽;4、行位;41、镶针;42、凹槽;43、滑槽;44、滑道;45、矩形槽;451、矩形块;452、压块;46、横板;461、定位槽;462、螺栓;47、填充块;471、凸块;48、通道;49、定位孔;5、导向块;51、斜面;52、滑块;53、卡块;54、反铲面;6、固定块;61、限位块;62、沉槽孔;63、沉头螺栓;64、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和前模1固定连接的型芯2以及开设于后模3上的型腔31;前模1和后模3合模在一起后,型芯2进入型腔31中,且型芯2的表面和型腔31的内壁接触,故型芯2和型腔31中间的空隙为浇筑腔,将塑料溶液浇入,带塑料溶液冷却凝固后就会形成需要的深腔工件。
如图3和图5所示,后模3上开设有两个位于型腔31两侧的容纳腔32,容纳腔32内设有行位4,行位4和前模1连接在一起能够随着前模运动,行位4靠近型腔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镶针41(参加图6),镶针41伸入容纳腔32中,能够对深腔工件的侧壁进行塑形;两个容纳腔32远离型腔31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33,固定槽33内安装有导向块5,且导向块5靠近行位4的侧壁为倾斜的斜面51,斜面51的下端靠近行位4,斜面51的上端远离行位4设置;行位4能够沿着斜面51运动,行位4运动的过程中,同时沿着竖向以及横向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镶针41在分模的过程中就能够和深腔工件分离,达到侧抽芯的目的,方便快捷,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如图6和图7所示,斜面51两侧的导向块5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52,且滑块52的长度方向和斜面51的长度方向相同;行位4靠近导向块5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42,导向块5开设有斜面51的一侧能伸入凹槽42内;凹槽42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43,滑块52能够在滑槽43内滑动;故使行位4能沿着斜面51的方向运动,从而达到侧抽芯的目的,且通过滑块52和滑槽43的配合,能够增强行位4和导向块5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3,且卡块53远离斜面51设置;固定槽33的底面开设有卡槽34,卡块53能够伸入卡槽34内,且卡块53和卡槽34配合,能够使导向块5更好的安装在固定槽33内,防止导向块5发生移动,故导向块5能够更好的对行位4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6所示,导向块5的上端开设有反铲面54,且反铲面54位于导向块5远离斜面51的侧壁上,在合模后,前模1会对反铲面54施力,使导向块5向靠近行位4的方向运动,从而导向块5能够挤压在行位4上,增加合模后行位4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前模行位4的整体稳定性,使前模1和后模3的合模效果更好,提高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
如图5和图6所示,容纳腔32和固定槽33垂直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35,安装槽35内设有固定块6,固定块6靠近行位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1,行位4的侧壁上开设有可供限位块61滑动的滑道44,且滑道44和斜面51平行设置,固定块6安装于安装槽35中,限位块61处于行位4上的滑道44内,限位块61能够对行位4的运动进行限定,使行位4的运动准确稳定;在合模时,限位块61能够对行位4的横向进行限定,防止行位4发生偏移,限位块61和反铲面54配合,能够对行位4进行固定,在浇筑的过程中,使行位4能够稳定的固定住,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更高。
如图9所示,固定块6的上表面开设有沉槽孔62,沉槽孔62内插接有沉头螺栓63,沉头螺栓63的下端和安装槽35底面螺纹连接;沉槽孔62和沉头螺栓63的配合,能够将固定块6栓接在安装槽35内,并且连接的稳定性比较高;而沉头螺栓63处于沉槽孔61内,不会凸出固定块6的表面,防止凸出的螺栓对合模造成影响。
如图9所示,限位块61的下端边缘均开设有圆角64,因为滑道44和斜面51平行,所以滑道44是倾斜的,则限位块61也是倾斜的形状,但是限位块61在滑道44内滑动的过程中,限位块61的棱边会对滑道44的侧壁造成损伤,导致滑道44的侧壁凹凸不平,影响限位块61的滑动,所以限位块61下端开设的圆角64能够防止限位块61的棱边对滑道44的内壁造成损伤,使限位块61的滑动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3和图4所示,行位4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槽45,矩形槽45内栓接有矩形块451,矩形块451远离导向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块452,压块452下表面贴合的设有横板46,横板46的上表面中间部分开设有定位槽461,压块452处于定位槽461内;横板46的两端插接有竖直向上的螺栓462,且螺栓462的末端和前模1螺纹连接,进而使行位4和前模1连接在一起,使前模1能够带动前模1一起运动,定位槽461能够使压块452处于横板46的中间部分,使横板46两端受到的力相同,不会因为受力不均造成螺栓462发生断裂。
如图5所示,行位4靠近型腔3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填充块47,填充块47远离行位4的侧壁和型腔31的内表面形状契合,填充块47能够对型腔31和容纳腔32的连接处进行填充,且对型腔31的内壁进行补充,防止型腔31的内壁产生缺口,导致深腔工件上存在额外的凸起,不需要增加工序去除额外的凸起,故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且能够降低生产的成本。
如图6所示,填充块47远离行位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471,且凸块471靠近填充块47的下端设置,填充块47的上表面为弧形的面,使填充块47的上表面和型腔31的底面形状契合,深腔工件成形后,凸块471的上表面和深腔工件的下表面贴合;在分模的过程中,行位4会产生移动,则凸块471随着行位4运动,凸块471会对深腔工件产生向上的力,对深腔工件的脱模起到辅助的作用,提高分模的效率。
如图6所示,行位4上还开设有多个通道48,通道48可供冷却管道的通过,冷却管道穿过行位4,能够降低行位4的温度,进而使和深腔工件接触的填充块47温度也比较低,使填充块47能够对深腔工件起到冷却的作用,提高深腔工件冷却塑形的速度。
如图8和图10所示,容纳腔32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倾斜的定位柱321,且定位柱321倾斜的角度以及方向均和斜面51相同,定位柱321的上端开设有倒角322;行位4的下端开设有定位孔49,定位柱321能够伸入定位孔49内;在前模1和后模3合模时,行位4会向靠近容纳腔32底面的方向运动,定位柱321进入定位孔49内,能够对行位4进行定位,对行位4进行更进一步的限定,使行位4每次进入容纳腔32的位置均相同,使深腔工件的质量比较平均,属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包括和前模(1)固定连接的型芯(2)以及开设于后模(3)上的型腔(3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后模(3)上的行位(4)以及设于后模(3)上能够对行位(4)进行导向的导向块(5),导向块(5)的长度和行位(4)的长度相同;
后模(3)上开设有两个容纳腔(32),容纳腔(32)处于型腔(31)的两侧且容纳腔(32)和型腔(31)相通,行位(4)处于容纳腔(32)中,且行位(4)的上端和前模(1)连接;
后模(3)行还开设有两个安装槽(35),且两个安装槽(35)分别处于容纳腔(32)的两侧,安装槽(35)和容纳腔(32)相通;
安装槽(35)安装有固定块(6),固定块(6)靠近容纳腔(3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1),且限位块(61)处于容纳腔(32)中,行位(4)上开设有滑道(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5)的上端开设有反铲面(54),且反铲面(54)位于导向块(5)远离行位(4)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4)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槽(45),矩形槽(45)内栓接有矩形块(451),矩形块(4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块(452),且压块(452)位于矩形块(451)远离导向块(5)的一侧,压块(452)的上表面和矩形块(451)的上表面相平;
压块(452)的下表面贴合的设有横板(46),横板(46)的两端均插接有螺栓(462),螺栓(462)的末端和前模(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6)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461),定位槽(461)的两侧壁和压块(452)的两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1)的下端边缘处均开设有圆角(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上表面开设有沉槽孔(62),沉槽孔(62)内插接有沉头螺栓(63),沉头螺栓(63)的下端和安装槽(35)的底面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4)内开设有多个通道(48),通道(48)可安装冷却管道的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4)的下表面开设有定位孔(49),容纳腔(32)的底面设有定位柱(321),定位柱(321)能够伸入定位孔(49)内对行位(4)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前模行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21)的上端均开设有倒角(32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51619.9U CN209050977U (zh) | 2018-10-11 | 2018-10-11 | 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51619.9U CN209050977U (zh) | 2018-10-11 | 2018-10-11 | 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50977U true CN209050977U (zh) | 2019-07-02 |
Family
ID=6705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51619.9U Active CN209050977U (zh) | 2018-10-11 | 2018-10-11 | 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50977U (zh) |
-
2018
- 2018-10-11 CN CN201821651619.9U patent/CN2090509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4887A (zh) | 重型卡车变速箱箱体的消失模模具 | |
CN209050977U (zh) | 一种前模行位结构 | |
CN218519086U (zh) | 圆形外壳注塑模具 | |
CN209050978U (zh) | 一种便于拆卸侧抽芯的结构 | |
CN113895000B (zh) | 一种能有效提高铸件字码标识质量和浇注效率的浇注模具 | |
CN212976669U (zh) | 一种压铸用模具 | |
CN210450910U (zh) | 适用于多边模的无边缸式模具结构 | |
CN211588484U (zh) | 一种加工汽车前减震器支架的模具 | |
CN208100857U (zh) | 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 | |
CN220497719U (zh) | 一种五金件精密注塑模具 | |
CN209095907U (zh) | 一种高定位组合件注塑模具 | |
CN207901545U (zh) | 一种照明灯挡板模具 | |
CN217831802U (zh) | 一种用于氢气压缩机缸盖制造的模具 | |
CN220052746U (zh) | 一种斜顶的延迟顶出机构 | |
CN209918853U (zh) | 一种用以制备滑轮架滑块成型模具 | |
CN21138989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机构 | |
CN217993357U (zh) | 一种硅胶手表带的注胶冶具 | |
CN21523770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电池正极片正产的上模芯结构 | |
CN217621928U (zh) | 一种带反锁功能的模具结构 | |
CN215144437U (zh) | 一种搅拌机柱塞泵用端盖铸件腰形槽油腔底座砂芯芯盒 | |
CN218593565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抽芯模具 | |
CN220112296U (zh) | 一种具有多模腔成型且可快速脱模的压铸模具 | |
CN221246893U (zh) | 一种可锁紧的压铸模具 | |
CN220784709U (zh) | 汽车b柱下饰板注塑模具倒装式结构 | |
CN221622756U (zh) | 一种内行位滑块的脱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