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3418U - 被褥罩 - Google Patents

被褥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3418U
CN209003418U CN201820096496.0U CN201820096496U CN209003418U CN 209003418 U CN209003418 U CN 209003418U CN 201820096496 U CN201820096496 U CN 201820096496U CN 209003418 U CN209003418 U CN 209003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lt cover
fiber
silk
cloth
cov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964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昭
安孙子正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Nitor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Nitor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Nitor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3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3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不损害被褥罩的透气性、轻量性、柔软性的情况下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被褥罩。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被褥罩,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布帛a构成的部位,该布帛a含有单纤维直径为10~10000nm的纤维A和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的纤维B,且利用JIS L1018-1990 6.34(弗雷泽法)测定的透气率为300cc/cm2·sec以上。

Description

被褥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被褥罩。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由软质性树脂、合成橡胶等构成的小片的摩擦物固定于被褥罩或者被褥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可能损害被褥罩或被褥的轻量性、柔软性。
作为不易滑移的被褥罩,提出了专利文献2。其中,单丝纤度为10~10000nm的纤维由于与聚酯高收缩丝混织使用,而高收缩聚酯丝阻碍不易滑移的10~10000nm的纤维的性能,所以无法充分发挥10~10000nm的纤维的性能。
另外,由纺织物构成不易滑移的布帛时,作为使不易滑移的纤维出现在表面的方法,最有效的是制成缎纹坯布,但这种情况下,存在容易产生经纱或纬纱的散乱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945622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背景而进行的,提供在不损害被褥罩的透气性、轻量性、柔软性的情况下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被褥罩。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被褥罩的与被褥接触的表面配置含有极细纤维的布帛,能够得到在不损害被褥罩的轻量性、柔软性的情况下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被褥罩,经过进一步潜心研究,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褥罩,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布帛a构成的部位,所述布帛a含有单纤维直径为10~10000nm的纤维A和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的纤维B,且利用JIS L1018-19906.34(弗雷泽法)测定的透气率为300cc/cm2·sec以上”。
此时,上述布帛a优选为经编织物。另外,上述布帛a的被褥侧表面优选具有凹凸结构。另外,上述布帛a的厚度优选为0.4~1.2mm的范围,且凸部的高度优选为0.15~0.50mm的范围内。另外,上述纤维A优选排列在凸部。另外,在打开被褥罩的状态下,优选上述部位配置在被褥罩的里面侧,且相对于背面的表面积该部位的面积比率为3%以上。另外,上述纤维A的单纤维直径优选为10~3000nm的范围内。另外,优选上述部位的尺寸是宽度为1~210cm、长度为50~300cm的范围内。另外,优选上述部位缝制或粘接于被褥罩。此时,优选上述布帛a缝制或粘接于距被褥罩的端部0~105cm的位置。另外,优选上述纤维A是长丝数为500根以上的长纤维。另外,上述纤维A优选为将由海成分和岛成分构成的海岛型复合纤维的海成分溶解除去而得到的丝线条。另外上述布帛a的摩擦系数优选为1.0以上。另外,上述纤维A优选由聚酯构成。另外上述纤维A向布帛a的最外层的露出率优选为95%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在不损害轻量性、柔软性的情况下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的一个例子的图。左侧的图示意性地表示打开被褥罩的状态,右侧的图示意性地表示合上被褥罩的状态。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布帛a的截面的图。
符号说明
1:被褥罩
2:布帛a
3:布帛a
4:布帛a
5:滑车
6:测定头(贴附有试样)
7:JIS标准棉布
具体实施方式
<布帛a>
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具有由布帛a构成的部位,所述布帛a含有单纤维直径为10~10000nm的纤维A。
(纤维A)
在上述纤维A中,其单纤维直径(单纤维的直径)为10~10000nm(优选为10~3000nm,更优选为250~1500nm,特别优选为510~800nm)的范围内。该单纤维直径小于10nm时,纤维强度降低,因而在实用上不优选。相反,该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时,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止滑效果,因而不优选。这里,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以外的异型截面时,将外接圆的直径设为单纤维直径。应予说明,单纤维直径可以通过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拍摄纤维的横截面来测定。
在上述纤维A中,长丝纱(长纤维)的情况下,长丝数没有特别限定。从得到优异的止滑效果的方面考虑,优选为500根以上(更优选为2000~50000根)。另外,作为该长丝纱的总纤度(单纤维纤度与长丝数的积),优选为30~800dtex的范围内。
上述纤维A的纤维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短纤维,也可以为长纤维(长丝纱)。其中优选为长纤维(长丝纱)。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圆、三角、扁平、中空等公知的截面形状。另外,可以实施通常的空气加工、假捻卷曲加工。
作为形成上述纤维A的聚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聚酯系聚合物或者尼龙系聚合物。例如,可优选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使第3成分共聚而成的聚酯等。作为该聚酯,可以是经原料再利用或者化学再利用的聚酯。此外,也可以是如日本特开2004-2700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11268号公报中所记载那样的使用含有特定的磷化合物和钛化合物的催化剂而得到的聚酯、聚乳酸、立体复合物聚乳酸。上述聚酯聚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微细孔形成剂、阳离子染料可染剂、抗着色剂、热稳定剂、荧光增白剂、消光剂、着色剂、吸湿剂、无机微粒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
(纤维B)
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所含的布帛a含有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的纤维B。由于布帛a含有纤维B,所以保形性提高。优选纤维B的纤度为33~150dtex,长丝数为10~30。
这里,对于上述纤维B,其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优选为10~33μm)。应予说明,33μm若换算成纤度,则大约为10dtex。如果该纤维B的单纤维直径为10000nm(10μm)以下,则可能损害布帛a的保形性。这里,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截面以外的异型截面时,将外接圆的直径设为单纤维直径。应予说明,单纤维直径可以与上述同样地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拍摄纤维的横截面来测定。
另外,上述纤维B的纤维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纺纱。特别优选使用长纤维(复丝纱)、聚氨酯纤维等或者使用两者。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圆、三角、扁平、中空等公知的截面形状。另外纤维B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纤维B1、纤维B2、纤维B3····这样的多种。
上述纤维B的纤维种类没有限定,可以是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人造丝等)、天然纤维(棉纤维等)等中的任一种。这里,作为形成合成纤维的聚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
其中,作为形成上述纤维B的聚合物的种类,优选例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立体复合物聚乳酸、使第3成分共聚而成的聚酯、聚醚酯、聚氨酯等。作为该聚酯,可以是经原料再利用或化学再利用的聚酯。此外,也可以是如日本特开2004-2700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11268号公报所记载那样的使用含有特定的磷化合物和钛化合物的催化剂而得到的聚酯、聚乳酸、立体复合物聚乳酸。其中,在进一步提高止滑效果时,优选聚醚酯、聚氨酯等弹性树脂。在形成上述长丝纱B的聚合物中,可以含有微细孔形成剂、阳离子染料可染剂、抗着色剂、热稳定剂、荧光增白剂、消光剂、着色剂、吸湿剂、无机微粒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
(露出率)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所含的布帛a,优选上述纤维A露出在外部空气侧表面。例如,通过使上述纤维A以与被褥接触的方式使用,从而与被褥的摩擦力提高,得到优异的止滑效果。这里,使用电子显微镜以50倍的倍率对坯布截面拍摄5个地方,在各照片中,选定任意的5点,读取纤维A存在于最外层的位置数Ax、以及纤维B和除纤维A以外与纤维A相比存在于最外层的位置数Bx,由全部25点的读取点数,算出(Ax-Bx)/Ax×100的数值,作为纤维A的露出率Axx。这里Axx的值优选为95%以上(优选为100%)。如果将仅上述纤维A露出的表面用作被褥侧而使用被褥罩,则与被褥的摩擦力提高,得到优异的止滑效果。
<布帛a的制造>
布帛a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纤维A)
首先,准备由海成分和其直径为10~10000nm的岛成分形成的海岛型复合纤维(纤维A用纤维)。作为该海岛型复合纤维,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7-2364号公报中公开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岛数100~1500)。
即,使用碱性水溶液易溶解性聚合物作为上述海成分聚合物。作为该碱性水溶液易溶解性聚合物,优选聚乳酸、超高分子量聚烯化氧缩合系聚合物、聚乙二醇系化合物共聚聚酯、聚乙二醇系化合物和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的共聚聚酯。其中,优选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6~12摩尔%和分子量4000~12000的聚乙二醇3~10重量%共聚而成的特性粘度为0.4~0.6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共聚聚酯。
另一方面,作为岛成分聚合物,优选纤维形成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使第3成分共聚而成的聚酯等聚酯。在该聚合物中,在不损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微细孔形成剂、阳离子染料可染剂、抗着色剂、热稳定剂、荧光增白剂、消光剂、着色剂、吸湿剂、无机微粒中的1种或者2种以上。
由上述的海成分聚合物和岛成分聚合物构成的海岛型复合纤维优选在熔融纺丝时海成分的熔融粘度大于岛成分聚合物的熔融粘度。另外,岛成分的直径需要为10~1000nm的范围。此时,岛成分的形状不是正圆形时求出外接圆的直径。在上述的海岛型复合纤维中,该海岛复合重量比率(海:岛)优选为40:60~5:95的范围,特别优选为30:70~10:90的范围。
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可以通过例如以下的方法容易地制造。即,使用上述的海成分聚合物和岛成分聚合物进行熔融纺丝。作为熔融纺丝中使用的纺丝喷丝头,可以使用具有用于形成岛成分的中空销组、微细孔组的喷丝头等任意的喷丝头。被喷出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可以通过冷却风固化,优选在以400~6000m/分钟熔融纺丝后进行卷绕。得到的未拉伸丝优选通过另外的拉伸工序制成具有所希望的强度·伸长率·热收缩特性的复合纤维。或者,也可以是将被喷出的海岛型复合纤维不暂时卷绕而以一定速度导出至辊,继续经过拉伸工序后进行卷绕的方法。
在如此得到的海岛型复合纤维(复丝)中,作为单丝纤维纤度、长丝数、总纤度,分别优选单丝纤维纤度为0.5~10.0dtex,长丝数为5~75根,总纤度为30~170dtex的范围内。另外,作为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的沸水收缩率,优选为5~30%的范围内。
应予说明,作为上述长丝纱,可以为由花瓣型复合纤维、并列型复合纤维等复合纤维构成的极细纤维,由通常的纺丝、拉伸工序得到的极细纤维。
(纤维B)
另一方面,准备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的纤维B。作为该纤维B的纤度,优选长丝数为10~100根,优选长丝数为12~75根的范围内。优选总纤度为30~350dtex,优选为33~250dtex的范围内。作为上述纤维B,优选沸水收缩率小于10%的聚酯长纤维。
(布帛a的编织)
接下来,使用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和纤维B按照常规方法编织布帛a。在该布帛中,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需要在布帛的表背任一方的表面露出。
此时,优选通过交织上述长丝纱A和纤维B来编织布帛a。布帛a优选为经编织物。
布帛a的透气率优选为300cc/cm2·sec以上。透气率利用JIS L1018-19906.34(弗雷泽法)测定
这里,上述布帛的组织可以为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编织物,只要是在最外层存在纤维A的组织即可。作为这样的组织,可例示单梳栉经平组织、单梳栉经缎组织、双梳栉经绒组织、半畦编组织(ハーフ編)、半基组织(ハーフベース編)、缎纹组织、经绒-经平组织、背面起绒组织、提花组织等。布帛a优选具有凹凸结构。优选在凸部排列上述纤维A。布帛a是在凸部排列上述纤维A的经编织物,更优选为经平组织,更优选为变化经平-编链组织(queen’scord stitch)这样的组织。
这里优选上述布帛a的厚度为0.4~1.2mm的范围内,且凸部的高度为0.15~0.50mm的范围内。
厚度小于0.4mm时,由于过薄,所以难以将布帛a装于被褥罩。另外,厚度超过1.2mm时,由于过度具有凹凸,所以被褥本身也呈现凹凸而阻碍舒适性。
另外,凸部的高度小于0.15mm时,无法充分发挥纤维A的性能,容易滑移。另外,凸部的高度超过0.50mm时,摩擦阻力过高,操作性劣化。
另外,优选以上述布帛a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成为被褥侧(即,以与被褥接触的方式)的方式配置。
(碱性水溶液处理)
接下来,对上述布帛实施碱性水溶液处理,如果用碱性水溶液溶解除去上述海岛型复合纤维的海成分,则海岛型复合纤维成为单纤维直径10~10000nm的纤维A,得到含有单纤维直径为10~10000nm的纤维A的布帛a。此时,作为碱性水溶液处理的条件,可以使用浓度3~4%的NaOH水溶液在55~65℃的温度下进行处理。
(染色加工)
另外,在利用该碱性水溶液的溶解除去处理工序的前工序和/或后工序中,可以对坯布实施染色加工。也可以实施轧光加工(加热加压加工)、压花加工。可以进一步附加采用常规方法的起毛加工、拒水加工以及赋予紫外线屏蔽或者抗静电剂、抗菌剂、除臭剂、防虫剂、蓄光剂、逆反射剂、负离子产生剂等功能的各种加工。
<被褥罩>
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可以仅由该布帛a构成,也可以由该布帛a和其它的布帛构成。例如,可以在市售的被褥罩的人侧背面(与被褥接触的面)和/或外侧背面(与被褥接触的面)缝制上上述布帛,也可以粘接(热粘接或者化学粘接)上述布帛。此外,也可以切下被褥罩的一部分并缝制上上述布帛,也可以使用上述布帛和其它的布帛并各自作为一部分进行缝合而制成被褥罩。另外,优选将上述布帛a缝制或粘接于距被褥罩的端部0~105cm的位置。更优选为0~50cm的位置。应予说明,该距离是测定被褥罩端部与布帛a端部的最短距离而得到的。
另外,由上述布帛a构成的部位的尺寸优选为坯布宽度1~210cm、长度50~300c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坯布宽度5~100cm、长度50~200cm的范围内。应予说明,上述部位的个数可以为1个位置,也可以为多个位置。
这里,从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角度考虑,优选在打开被褥罩的状态下,上述部位配置在被褥罩的里面侧,且相对于背面的表面积该部位的面积比率为3%以上(优选为3~40%)。
应予说明,该面积比率通过下述式算出。
面积比率=[该部位的合计面积/被褥罩背面的总表面积]×100
这里,“被褥罩背面的总表面积”是在如图1所示打开被褥罩的状态下测定被褥罩背面的总表面积。例如,如果在尺寸为宽度150cm×长度210cm的被褥罩上配置2处10cm×150cm的部位,则该面积比率如下。
面积比率=[(10×150×2)/(150×210)×2]×100=4.76%。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被褥罩含有上述的布帛a,所以在不损害被褥罩的轻量性、柔软性的情况下具有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效果。
这里,在上述布帛a中,优选摩擦系数为1.0以上(优选为1.1~2.0)。
其中,摩擦系数由下述的方法测定。即,在温度20℃、湿度65%RH的环境下,如图2示意所示,在平滑的台上铺上JIS标准棉帛,并用胶带固定四角。接下来,在该棉帛上放置大小为底面8cm×5cm、高度3cm、重量103gr(101cN)的摩擦阻力测定头(6)。在该头(6)贴附想要测定的试样。接下来,利用拉伸试验机测定将该头(6)以100mm/分钟的速度拉伸时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详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受这些例子限定。应予说明,实施例中的各测定项目用下述的方法测定。
<熔融粘度>
将干燥处理后的聚合物设置于设定为纺丝时的挤出机熔融温度的喷孔并保持5分钟熔融后,施加数种水准的负荷进行挤出,标绘此时的剪切速度和熔融粘度。将该标绘平滑地连接,制作剪切速度-熔融粘度曲线,观察剪切速度为1000秒-1时的熔融粘度。
<溶解速度>
将海·岛成分分别利用0.3φ-0.6L×24H的喷丝头以1000~2000m/分钟的纺丝速度卷绕丝,进一步以残余伸长率成为30~60%的范围的方式拉伸,制作84dtex/24fil的复丝。在用各溶剂将要将其溶解的温度下以浴比100由溶解时间和溶解量算出减量速度。
<单纤维直径>
用电子显微镜对布帛拍摄照片后,以n数为5测定单纤维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摩擦系数>
作为摩擦力的代用特性,用下述的方法测定摩擦系数。即,在温度20℃、湿度65%RH的环境下,如图2示意所示,在平滑的台上铺上JIS标准棉帛,并用胶带固定四角。接下来,在该棉帛上放置大小为底面8cm×5cm、高度3cm、重量100gr(98cN)的摩擦阻力测定头(6)。在该头(6)上贴附想要测定的试样。接下来,利用拉伸试验机测定将该头(6)以100mm/分钟的速度拉伸时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露出率>
使用电子显微镜以50倍的倍率对布帛的截面拍摄5个地方,在各照片中,选定任意的5点,读取纤维A存在于最外层的位置数Ax、以及纤维B和除纤维A以外与纤维A相比存在于最外层的位置数Bx,由全部25点的读取点数,算出(Ax-Bx)/Ax×100的数值,作为纤维A的露出率Axx。
<透气率>
利用JIS L1018-1990 6.34(弗雷泽法)测定。
<厚度和凸部的高度>
如图3示意所示,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对布帛a的截面在60倍的倍率下观察不同的3个地方,将各位置的最厚的部分的平均值作为厚度。另外,将不同的3个地方的最厚的部分的外部空气侧的纤维A的凸部高度的平均值作为凸部的高度。
<止滑性>
对于实施例1中得到的止滑被褥罩、比较例1中得到的被褥罩进行了20个试验者使用1个月的测试。此时,在日常用被褥睡觉时的动作中,针对被褥罩内的被褥是否滑移的滑移感,通过以下的3个等级进行评价(3级:几乎没有滑移。2级:有时因大幅动作而发生滑移。1级:有时因小的动作而发生滑移)。
实施例1
(纤维A)
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0℃的熔融粘度为1200泊,消光剂的含量:0重量%)作为岛成分,使用将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6摩尔%与数均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6重量%共聚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80℃的熔融粘度为1750泊)作为海成分(溶解速度比(海/岛)=230),将海:岛=30:70、岛数=836的海岛型复合未拉伸纤维以纺丝温度280℃、纺丝速度1500m/分钟进行熔融纺丝并暂时卷绕。
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以拉伸温度80℃、拉伸倍率2.5倍进行辊拉伸,接下来在150℃下进行热固定并卷绕。得到的海岛型复合纤维(纤维A用拉伸丝A-1)为56dtex/10fil,利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纤维横截面,结果岛的形状为圆形且岛的直径为710nm。
(纤维B)
另一方面,作为纤维B,准备聚酯(总纤度84dtex/24fil,帝人株式会社制)。
(布帛a)
接下来,使用这些丝,并利用28G编织机宽度130英寸的经平组织编织机(KARLMAYER制KS3),以变化经平-编链组织得到在布帛a的最外层存在纤维A的坯布。此时,L1和L2使用非卷缩性纤维B,L3使用纤维A用拉伸丝A-1进行编制。
组织图
L1:10/23//
L2:01/10//
L3:10/56//
其后,为了除去得到的针织物的海岛型复合拉伸丝的海成分,在2.5%NaOH水溶液中,在70℃下进行30%碱减量。其后,在130℃下进行高压染色,作为最终固定,进行170℃的干热固定,制成布帛a。
在得到的布帛a中,纤维A用拉伸丝A-1(39dtex/8360fil)的单纤维直径为710nm。布帛a的表侧面的摩擦系数是静摩擦系数为1.41,动摩擦系数为1.10。另外,纤维A的露出率为100%。布帛a的透气率为339cc/cm2·sec,厚度为0.69mm,凸部的高度为0.26mm。
(被褥罩)
将该布帛a作为止滑用途而缝制在市售的被子罩(侧料为聚酯100%的平纹织物、中棉为聚酯纤维100%、尺寸150cm×210cm)的人侧背面,制成止滑被褥,进行使用测试。此时,以上述布帛a的具有凹凸结构的表面成为被褥侧的方式配置。其结果,与比较例1相比,被褥的止滑性优异。应予说明,该布帛a以位于被褥罩的就寝时的人侧面的内侧的被褥侧面的方式通过缝制进行安装。由布帛a构成的部位的面积比率为4.7%。
如图1所示,安装方式如下:在就寝时位于人侧背面(被褥侧的面),使尺寸成为长度为与被褥罩的一面相同的宽度、坯布宽度为10cm,在距被褥罩的上下端部分别为30cm的位置进行安装。
在该被褥罩中放入市售的被褥(侧料:聚酯纤维100%,中棉:聚酯纤维100%),不使用固定被褥的被褥罩内的细绳,在就寝时使用并评价止滑性。其结果是17名:3级(几乎没有滑移)、2名:2级(有时因大幅动作而发生滑移)、0名:1级(有时因小的动作而发生滑移),20名中17名感觉不到罩内被褥的滑移感,能够舒适地就寝。
另外在被褥罩洗涤后,该功能性也没有变化,仍然舒适,也不需要固定被褥的细绳的作业,被褥罩的拆装的作业性也优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使布帛a的坯布宽度为30cm,配置在被褥罩的端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觉不到罩内被褥的滑移感,能够舒适地就寝。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使布帛a的坯布宽度为25cm,配置在被褥罩的端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觉不到罩内被褥的滑移感,能够舒适地就寝。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使布帛a的坯布宽度为20cm,配置在被褥罩的端部,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觉不到罩内被褥的滑移感,能够舒适地就寝。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使布帛a的坯布宽度为20cm,配置在距被褥罩的上下分别为15cm的位置,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觉不到罩内被褥的滑移感,能够舒适地就寝。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中,使布帛a的坯布宽度为15cm,配置在距被褥罩的上下分别为15cm的位置,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感觉不到罩内被褥的滑移感,能够舒适地就寝。
比较例1
将专利第5945622号的实施例1作为布帛a。该布帛a为海岛型复合纤维(纤维A)和聚酯高收缩丝的混织丝,纤维A的露出率为90%。因此,布帛a的表侧面的摩擦系数是静摩擦系数为1.22,动摩擦系数为0.96。另外,布帛a的透气率为211cc/cm2·sec,厚度为0.87mm,但没有明确的凸部,无法测定凸部高度。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不缝制布帛a,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止滑性是2名:3级(几乎没有滑移)、5名:2级(有时因大幅动作而发生滑移)、12名:1级(有时因小的作用而发生滑移),在就寝时里面的被褥滑移,非常不舒服,睡不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在不损害被褥罩的轻量性、柔软性情况下被褥罩中的被褥不易滑移的被褥罩,其工业价值极大。

Claims (14)

1.一种被褥罩,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布帛a构成的部位,所述布帛a含有单纤维直径为10~10000nm的纤维A和单纤维直径大于10000nm的纤维B,且利用JIS L1018-1990 6.34即弗雷泽法测定的透气率为300cc/cm2·sec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布帛a为经编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布帛a的被褥侧表面具有凹凸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布帛a的厚度为0.4~1.2mm的范围内,且凸部的高度为0.15~0.50mm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纤维A配置于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在打开被褥罩的状态下,所述部位配置于被褥罩的里面侧,且相对于背面的表面积所述部位的面积比率为3%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在所述纤维A中单纤维直径为10~3000nm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部位的尺寸是宽度为1~210cm、长度为50~300cm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将所述部位缝制或粘接于被褥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被褥罩,其中,将所述布帛a缝制或粘接于距被褥罩的端部0~105cm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纤维A是长丝数为500根以上的长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布帛a的摩擦系数为1.0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纤维A由聚酯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褥罩,其中,所述纤维A向布帛a的最外层的露出率为95%以上。
CN201820096496.0U 2017-01-31 2018-01-19 被褥罩 Active CN2090034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5211A JP6773575B2 (ja) 2017-01-31 2017-01-31 布団カバー
JP2017-015211 2017-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3418U true CN209003418U (zh) 2019-06-21

Family

ID=6310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96496.0U Active CN209003418U (zh) 2017-01-31 2018-01-19 被褥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73575B2 (zh)
CN (1) CN20900341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21808A (ja) 2018-08-09
JP6773575B2 (ja) 2020-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5088B2 (ja) ブラジャー
JP6775526B2 (ja) 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繊維製品
KR20100039341A (ko) 속옷
CN108779585B (zh) 纱线和布帛以及纤维制品
CN103228831B (zh) 织物及衣料
JP2009024272A (ja) 冷感に優れた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584297B2 (ja) 多層構造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692958B2 (ja) 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繊維製品
CN107532349A (zh) 布帛
JP5229890B2 (ja) 多層構造織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507871B2 (ja) 繊維構造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9074187A (ja) 多層構造織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CN209003418U (zh) 被褥罩
JP521697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編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495286B2 (ja) 有毛編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有毛編物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945622B2 (ja) 布団カバー
JP5420879B2 (ja) 靴材
JP7267820B2 (ja) 滑り止め布帛を用いてなるシューズ用インソール
JP2019180838A (ja) 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繊維製品
JP3998511B2 (ja) 合成皮革
JP3191753U (ja) 布団カバー
JP5420993B2 (ja) 皮脂取りクロスの製造方法
CN106455835A (zh) 被罩
JP2023083772A (ja) 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19187601A (ja) 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血圧測定用カ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