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6018U - 风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6018U
CN208736018U CN201821462704.0U CN201821462704U CN208736018U CN 208736018 U CN208736018 U CN 208736018U CN 201821462704 U CN201821462704 U CN 201821462704U CN 208736018 U CN208736018 U CN 208736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board
connecting rod
shaft portion
supporting part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27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原田隆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6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6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门装置,兼顾到百叶板的安装容易性和不易脱落性。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具备驱动源、百叶板(20)、支承百叶板且使百叶板能转动的框体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在将百叶板的与其转动中心线(a)平行的方向的尺寸设为该百叶板的长度(l)时,在该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该长度方向突出的轴部即第一轴部(21),框体具有百叶板支承部,在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供所述第一轴部沿径向插入的缺口部即插入口,被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所述第一轴部在其周向上的一部分具有轴宽(w2)形成为比其它部分的轴宽(w1)小的小径部(21c),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第一轴部的所述其它部分的轴宽小。

Description

风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门装置。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突出设置在盖体上的转动轴嵌合于由L字型的突片构成的壳体本体的承接部的带盖的器具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16568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将突出设置在盖体上的转动轴的截面设定为椭圆形,使本体壳体的止脱突起的前端和承接部的垂直片的内表面的间隔比转动轴的短径稍短,由此,易于将盖体嵌合于本体壳体上。但是,因为转动轴的外周面相对于承接部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所以在通过盖体的开闭动作将外力施加到盖体上时,转动轴的外周面的点接触或线接触的部分成为支点,盖体容易从壳体本体脱落。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顾到百叶板的安装容易性和不易脱落性的风门装置。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源;百叶板;框体,所述框体支承所述百叶板且使所述百叶板能转动;以及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百叶板,使该百叶板转动,在将所述百叶板的与其转动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长度时,在该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该长度方向突出的轴部即第一轴部,所述框体具有百叶板支承部,所述百叶板支承部是支承各所述第一轴部且使各所述第一轴部能转动的一对轴承,在所述百叶板支承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在其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供所述第一轴部沿径向插入的缺口部即插入口,在将所述第一轴部的与所述转动中心线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第一轴部的轴宽时,被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所述第一轴部在其周向上的一部分具有轴宽形成为比其它部分的轴宽小的小径部,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第一轴部的所述其它部分的轴宽小。
百叶板的第一轴部具有小径部,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第一轴部的其它部分的轴宽小,由此,可以与小径部的轴宽相匹配,将百叶板支承部的插入口的开口宽度设计得小。由此,可以增大插入口的开口宽度的尺寸和第一轴部的其它部分的轴宽的差,可以实现百叶板支承部相对于其它部分的轴宽的止脱。因此,能够兼顾到百叶板相对于百叶板支承部的安装容易性和不易脱落性。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小径部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轴部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状而减小了轴宽的部分。而且,理想的是,所述小径部是在所述第一轴部的周向上通过将夹着所述转动中心线位于彼此相反侧的部分形成为平面状而减小了轴宽的部分。
小径部是通过形成为平面状而减小轴宽的部分,由此,小径部的轴宽的尺寸管理变得容易,例如,与小径部由椭圆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情况相比,容易管理小径部的尺寸,从而能够制作所希望的形状的百叶板,可以将百叶板制成更不易从百叶板支承部脱开而容易嵌入的形状。另外,在装配时容易判别小径部的位置,可以提高百叶板相对于框体的装配性。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百叶板是树脂制的部件,在将所述百叶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为该百叶板的宽度、将所述百叶板的与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为该百叶板的厚度时,构成所述小径部的形成为所述平面状的面是与所述百叶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面。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小径部的轴宽小。
通过使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小径部的轴宽小,可以将百叶板的第一轴部的小径部压入百叶板支承部的插入口的开口,使百叶板支承部的插入口弹性变形而嵌合。由此,可以使百叶板不易从框体脱落。
另外,理想的是,具备多个所述百叶板,所述框体具有支承多个所述百叶板的所述第一轴部且使所述第一轴部能转动的多组所述百叶板支承部,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流体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的一对开口部,在将所述框体上的、连通所述一对开口部的中空部设定为该框体的流路部时,多个所述百叶板在所述流路部内沿着任一所述开口部即第一开口部平行地排列配置。
通过将开闭流体的流路的百叶板分割成多片,即使在风门装置的开口面积增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百叶板的转动空间的扩大。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容易确保百叶板的转动空间,能够在更窄小的空间设置。
另外,理想的是,在将各所述百叶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宽度、将所述流路部的流体的流路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流路部的高度时,所述流路部的高度比各所述百叶板的宽度尺寸大。
风门装置的框体具有覆盖多个百叶板的高度,由此,在风门装置的出厂时、保管时及安装时,可以更安全地保护百叶板。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摆动范围限于所述流路部内。
作为多个百叶板的驱动部件的连杆机构是在框体的流路部内进行其摆动动作,且该机构未突出到框体外的结构,从而风门装置的设置场所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支承部的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多组所述百叶板支承部及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与所述框体一体成型。
因为百叶板支承部和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与框体一体成型,所以可以将百叶板和连杆机构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恒定。由此,可以抑制尺寸误差或装配误差对这些部件的位置精度的影响,确保百叶板的顺畅的动作。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与所述连杆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杆部件、连接该第一连杆部件和各所述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第二连杆部件。
连杆机构具有上述第一连杆部件及第二连杆部件,从而可以构成将第一连杆部件作为驱动连杆、将第二连杆部件作为中间连杆、将框体作为固定连杆、将各百叶板作为从动连杆的四连杆机构。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各百叶板的转动动作同步。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所述连杆驱动部件具有齿轮部及输出轴部,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齿轮部件被传递到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齿轮部及所述齿轮部件被收纳于作为壳体的齿轮箱,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齿轮部或所述齿轮部件、及所述齿轮箱具有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在所述连杆驱动部件达到规定的角度位置时相互抵接,切断所述驱动力的传递。
在百叶板到达其转动极限角度时,由比连杆机构靠前的动力传递部件切断驱动力的传递,由此,防止了过剩的应力施加在百叶板及连杆机构上,可以抑制百叶板及连杆机构的零件寿命的降低。
另外,理想的是,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支承部的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是支承所述连杆驱动部件且使所述连杆驱动部件能转动的轴承,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的轴孔方向及各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轴孔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或平行的方向上延伸。
这些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和各百叶板支承部的轴孔方向为同一方向,因此,可以有效地传递驱动力,并且可以抑制百叶板的扭转等对各部件施加的负荷。
另外,理想的是,在各所述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是向该长度方向突出且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连接的轴部,在将各所述百叶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为该百叶板的宽度时,所述第一轴部及所述第二轴部被配置于各所述百叶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通过在各百叶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这些轴部,能够以最小的驱动力使百叶板转动,并且可以提高百叶板的动作精度。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能够兼顾到百叶板的安装容易性和不易脱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的概略结构及其动作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百叶板的形状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框架的形状的俯视图及侧视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齿轮部件的减速构造的透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止动部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连杆机构的摆动动作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百叶板支承部的插入口的开口角度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小径部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框架和百叶板的嵌合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百叶板的成型模具的侧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百叶板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框架和变形例的百叶板的嵌合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标号说明)
D 风门装置
10 框架
10a 流路部
10g 齿轮箱
10c 止动部
11 第一开口部
11a 第一开口部的短边方向
12 第二开口部
h 流路部10a的高度
15 百叶板支承部
15a 插入口
16 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
20、29 百叶板
20a 表面
20b 背面
a 百叶板20的转动中心线
l 百叶板20的长度
w 百叶板20的宽度
w1 第一轴部21的其它部分的轴宽
w2 小径部21c的轴宽
w4 小径部21d的轴宽
w3、w5 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
b 百叶板20的基端
t 百叶板20的前端
21 第一轴部
21a 平面部
21b 外周面
21c、21d 小径部
22 第二轴部
40 电动机
50 动力传递机构
50g 齿轮部件
50l 连杆机构
55 第五齿轮
55g 齿轮部
55c 止动部
55s 输出轴部
56 第一连杆部件
57 第二连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配置于未图示的冰箱的内部,控制冰箱内的冷气的循环。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嵌入例如冰箱的管道的中途或管道和收纳室之间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的应用对象不限于冰箱,在进行流体流路的开闭或流量的调节的目的下可适用于广泛的设备或设施。
<整体结构概要>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的概略结构及其动作的俯视图。图1的(a)是百叶板20关闭的状态的风门装置D,图1的(b)是百叶板20打开的状态的风门装置D。
风门装置D具有三片百叶板20及支承百叶板20且使百叶板20能转动的框体即框架10。在框架10上形成有使框架10的框内和管道连通的一对开口部即第一开口部11及第二开口部12。在本实施方式的框架10上,冷气从第二开口部12流入,从第一开口部11流出。本实施方式的百叶板20以沿着框架10的第一开口部11的方式平行排列配置。这些百叶板20通过风门装置D所具备的驱动源即电动机40的驱动力进行转动,打开和关闭第一开口部11。在框架10的第一开口部11侧的端部形成有从其全周朝向成为第一开口部11的中心的位置延伸的凸缘部10f。第一开口部11通过凸缘部10f被调节为可利用百叶板20将其整个面覆盖的程度的开口面积。在第二开口部12侧未设置凸缘部,由此,第二开口部12的开口面积形成为比第一开口部11宽出凸缘部10f的延伸幅度的量。
风门装置D将开闭第一开口部11的板状部件分割成多片百叶板20。因此,即使在风门装置D的开口面积增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百叶板20的数量而将各百叶板20的转动空间保持为恒定。由此,风门装置D容易确保百叶板20的转动空间,即使在窄小的空间,也能够使百叶板20适当地动作。
<百叶板的结构>(整体结构)
图2是表示百叶板20的形状的外观立体图。百叶板20为细长地形成的板状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百叶板20的与其转动中心线a平行的方向的尺寸称为百叶板20的长度l,将百叶板20的表面20a或背面20b的与长度l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称为百叶板20的宽度w。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百叶板20的其宽度w方向上的转动中心线a侧的端部称为百叶板20的基端部b,将其相反一侧的端部称为百叶板20的前端部t。
在百叶板20的长度l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长度l方向突出的轴部即第一轴部21。第一轴部21被框架10能转动地支承,由此,决定百叶板20的转动中心线a的位置。在百叶板20的长度l方向的一端形成有向长度l方向突出的第二轴部22。第二轴部22受到电动机40的驱动力而在以转动中心线a为中心的圆弧上往复移动,决定百叶板20的转动角度。第一轴部21及第二轴部22在百叶板20的宽度w方向上配置于大致成为其两端的位置。由此,能够以最小的驱动力使百叶板20转动,并且提高了百叶板20的动作精度。
在被插入后述的图3所示的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的第一轴部21的周面即外周面21b形成有小径部21c。另外,小径部21c在夹着转动中心线a彼此相反一侧形成有外周面21b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状的面即平面部21a。此外,小径部21c的详情稍后叙述。
百叶板20的宽度w方向的两端面由其表面20a侧及背面20b侧的角部被做圆的曲面构成。由此,防止了在打开和关闭百叶板20时,相邻的百叶板20和角部接触的情况,能够减小关闭第一开口部11时的各百叶板20间的间隙。
在第二轴部22设有与百叶板20及第二轴部22一体成型的加强部22r。加强部22r支承第二轴部22的第一轴部21侧的侧面,从而增强了第二轴部22的强度。另外,第二轴部22被配置于比百叶板20的前端t稍靠中心侧的位置。从第二轴部22到前端t的空间S1和从加强部22r到第一轴部21的空间S2是在各百叶板20将第一开口部11关闭时使后述的百叶板支承部15避让到该空间内、用于防止百叶板20和百叶板支承部15接触的结构。
(小径部)
图9是表示小径部21c的示意图。图9的(a)是将百叶板20与框架10嵌合的状态。另外,图9的(b)是转动百叶板20后的状态。此外,图9中,为了使说明更清楚,以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和轴宽w2的小径部21c明显不同的方式进行图示。
如图9的(a)所示,被插入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的第一轴部21由其它部分的轴宽即轴宽w1的外周面21b和以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2形成的小径部21c构成。另外,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以比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宽度形成。另外,第一轴部21的构成轴宽w2的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被插入百叶板支承部15的开口宽度w3的插入口15a。在此,将与第一轴部21的转动中心线a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w2。另外,从将第一轴部21插入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的方向观察,小径部21c以比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小的轴宽形成。
另外,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的外周面21b通过与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的内周面接触,作为轴承起作用。另外,轴宽w2的小径部21c不与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的内周面接触。因此,第一轴部21由被要求形状精度的轴宽w1的外周面21b和相比轴宽w1的外周面21b不要求形状精度的轴宽w2的小径部21c构成。
百叶板20的第一轴部21具有小径部21c,百叶板支承部15的周向上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比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由此,可以与小径部21c的轴宽w2相匹配,将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设计得小。由此,可以增大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的尺寸和第一轴部21的小径部21c以外的轴宽w1的差,可以抑制百叶板支承部15相对于小径部21c以外的轴宽w1的止脱效果的降低。因此,能够兼顾到百叶板20相对于百叶板支承部15的安装容易性和不易脱落性。
另外,由于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状,因此小径部21c形成为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2。由此,容易管理小径部21c的轴宽w2的尺寸。例如,与小径部21c由椭圆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的情况相比,小径部21c的形状的管理更容易,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测定。另外,在小径部21c通过将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一部分形成为曲面而形成为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2的情况下,小径部21c的轴宽w2的最大部成为一个点,难以进行百叶板20的尺寸管理。另外,在装配时,难以判别轴宽w2的最大部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小径部21c通过将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状而形成为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2的情况下,小径部21c的轴宽w2的最大部为平面部的范围,容易进行小径部21c的尺寸管理,由此能够制作所希望形状的百叶板20,可以将百叶板20制成相对于百叶板支承部15更不易脱开且容易嵌入的形状。另外,小径部21c的轴宽w2的最大部是平面部,因此,在装配时容易判别轴宽w2的最大部的位置,可以改善百叶板20相对于框架10的装配性。
另外,在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夹着转动中心线a在彼此相反侧形成平面部21a,由此,小径部21c形成为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2。
另外,百叶板支承部15的周向上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被设定为比小径部21c的轴宽w2小。另外,百叶板支承部15能够弹性变形,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的两侧形成为向与图9的坐标轴显示的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突出的突起状。由此,可以将百叶板20的第一轴部21的小径部21c压入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使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弹性变形并嵌合。因此,可以使百叶板20不易从框架10脱落。另外,如图9的(b)所示,在使百叶板20转动的状态下,与图9的(a)所示的将百叶板20与框架10嵌合的状态相比,可以增加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的外周面21b与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接触的面积。因此,可以使百叶板20更不易从框架10脱落。
(百叶板和框架的嵌合)
图10是表示框架10和百叶板20的嵌合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10的(a)是表示从图1的E方向观察的百叶板20相对于框架10的嵌入位置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10的(b)及图10的(c)是表示嵌合于框架10的百叶板20的转动范围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另外,图10的(b)表示百叶板20的转动范围的一端,即百叶板20的打开位置。另外,图10的(c)表示百叶板20的转动范围的另一端,即从百叶板20的嵌入位置向打开位置侧转动了规定的转动角度θ的关闭位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第一轴部21的转动中心线a正交的方向的尺寸称为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w2。以下,通过图10说明将百叶板20与框架10嵌合的状态、及风门装置D的搬运时及使用时的一例。
如图10的(a)所示,第一轴部21具有平面部21a,该平面部21a构成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一部分为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2的小径部21c。另外,在小径部21c中,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状,在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夹着转动中心线a在彼此相反侧形成有平面部21a。
另外,如图10的(a)所示,百叶板20相对于框架10的嵌入位置被设定在由图10的(b)所示的百叶板20的打开位置和图10的(c)所示的百叶板20的关闭位置设定的转动范围的范围外。
另外,百叶板20的第一轴部21被插入形成于框架10的后述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在此,插入的方向是与图10的(a)的坐标轴显示的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即图中的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被插入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并与框架10嵌合的百叶板20成为嵌入位置。另外,百叶板20在被插入并嵌合于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之后,在使用风门装置D时,在图10的(b)~图10的(c)所示的转动范围转动。另外,在搬运风门装置D时,百叶板20在图10的(b)~图10的(c)所示的转动范围转动并被定位。
另外,图10的(c)的转动角度θ可以任意设定角度,只要是直到百叶板20到达嵌入位置的角度即可。例如,作为避免百叶板20到达嵌入位置的角度,通过控制百叶板20使其从打开位置以到达嵌入位置之前的数度前的角度转动,与百叶板20的嵌入位置相比,可以增大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的外周面21b与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接触的面积。另外,即使在百叶板20转动到嵌入位置的情况下,百叶板20也将第一轴部21的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压入百叶板支承部15的开口宽度w3的插入口15a,使百叶板支承部15的开口宽度w3的插入口15a弹性变形并与百叶板支承部15嵌合,因此,可以使百叶板20不易从框架10脱落。
此外,转动范围可以通过在百叶板20上设置抵接部来设定。另外,可以通过在驱动百叶板20的第一连杆部件56、第二连杆部件57等驱动部件上设置抵接部而设定。而且,另外,可以通过电动机40的控制进行设定。
(百叶板的成型)
图11是表示百叶板20的成型模具的侧视剖视图。以下,利用图11说明百叶板20的成型方法。
图11所示的百叶板20是树脂制部件,通过由上模60a及下模60b构成的成型模具60进行成型。设置成型模具60的分型线60c的位置是在与图11的坐标轴显示中的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与夹着要成型的百叶板20的第一轴部21的转动中心线a形成于彼此相反侧的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相接的位置,以与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正交的方式设置。另外,成型模具60的拔模方向被设定为与百叶板2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另外,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成为与百叶板2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面。在此,百叶板20的厚度方向是指与图11的坐标轴显示中的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此外,分型线60c只要相对于平面部21a处于在图11的坐标轴显示中的Z轴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关系即可。
另外,设定第一轴部21的小径部21c的轴宽时,理想的是,将夹着第一轴部21的转动中心线a在彼此相反侧对置形成的外周面21b的圆弧的角度范围设为百叶板20的转动角度范围以上。由此,只要百叶板20的转动范围不越过百叶板20相对于框架10的嵌入位置,就可以总是使第一轴部21的直径位置即外周面21b在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的内周面上滑动。
在注塑成型中,因为在成型模具60的分型线60c上会产生痕迹或毛刺等,所以分型线60c上的成型精度比其它部位的成型精度差。要在分型线60c上配置成型品的曲面或复杂的面,且以高的精度对其进行成型时,对成型模具60也会相应地要求高的精度。因此,通过将成型百叶板20的成型模具60的拔模方向设为与百叶板20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将构成第一轴部21的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配置于分型线60c上,分型线60c上的成型品的形状被简化,提高了第一轴部21的成型精度,并且成型模具60所要求的精度得以缓和。
另外,要在整个圆周上提高圆柱状的第一轴部21的精度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分型线60c上,由于成型模具60的磨损等,精度容易变差。因此,通过在第一轴部21上制作构成不作为轴承使用的小径部21c的平面部21a,且将该平面部21a配置于分型线60c上,提高作为轴承使用的平面部21a以外的外周面21b的成型精度,并且也容易进行成型模具60的管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三片百叶板20,但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的百叶板的数量以两片以上作为条件,其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通过缩窄百叶板20的宽度w,相对于同一面积的流路配置更多的百叶板20,可以将各百叶板20的转动空间抑制为更小,但由于零件数量增加,从而故障率或装配工序数当然也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减少百叶板20的数量,则能够减轻这种问题,但是百叶板20的转动空间会增大与百叶板20的数量减少相对应的量。关于本实用新型的风门装置的百叶板的数量,只要根据使用风门装置的环境条件,并鉴于伴随其增减的优点及缺点的平衡来决定最佳数量即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述的连杆机构50l的构造上,优选将百叶板20设为奇数片。
<框架的结构>(整体结构)
图3是表示框架10的形状的俯视图及侧视剖视图。图3的(a)是框架10的俯视图,图3的(b)是图3的(a)的A-A方向剖视图。
框架10是可转动地支承三片百叶板20的大致矩形的中空框体。在框架10上形成有使冷气通过该框内的第二开口部12及第一开口部11。以下,将连通第二开口部12和第一开口部11的框架10的中空部称为框架10的流路部10a。也如上述,在框架10上,遍及第一开口部11的全周形成有凸缘部10f。由此,框架10相对于外力的刚性提高,外力导致的框架10的变形被抑制。另外,在框架10的图3的(a)中看的右侧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收纳后述的齿轮部件50g的壳体状部即齿轮箱10g和收纳同样后述的连杆机构50l的空间即连杆机构配置部10l。
本实施方式的框架10在将流路部10a的流体的流路方向的尺寸设为流路部10a的高度h时,流路部10a的高度h为与各百叶板20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高度。由此,实现了风门装置D整体的薄型化。流路部10a的高度h不需要总是与百叶板20的宽度w相同,可以根据使用风门装置D的环境条件进一步降低,相反,也可以比百叶板20的宽度w尺寸大。例如,通过使流路部10a的高度h比各百叶板20的宽度w尺寸大,可以防止在进行风门装置D的装配时或搬运时对百叶板20不经意地施加力。
(百叶板支承部的结构)
在框架10的框内形成有支承百叶板20的多个百叶板支承部15。百叶板支承部15分别是支承百叶板20的第一轴部21且使第一轴部21能转动的轴承。百叶板支承部15相对于各百叶板20成对地设于相当于百叶板20的长度l方向的两端的位置。各百叶板20的一对百叶板支承部15中、从图3的(a)中看为右侧的百叶板支承部15形成于凸缘部10f,在其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供第一轴部21沿径向插入该百叶板支承部15的缺口部即插入口15a。在图3的(a)中看为左侧的百叶板支承部15形成于框架10的内壁面,该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为未贯通框架10的侧壁的凹部。由此,涂布于该百叶板支承部15的油脂保留在其轴孔内,防止油脂容易地流出到外部。
另外,在图3的(a)中配置于最上侧的百叶板支承部15的组被调节至以下位置:在其支承的百叶板20处于关闭状态时,使该百叶板20的前端部t与凸缘部10f重叠(参照图1的(a))。而且,图3的(a)中配置于最下侧的百叶板支承部15的组被调节至以下位置:在其支承的百叶板20处于全开状态时,使该百叶板20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开口部11侧观察隐藏在凸缘部10f的背后(参照图1的(b))。在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中,通过像这样配置百叶板支承部15,实现第一开口部11的开口面积的最大化。
图8是相对于图3的(b)所示的框架10以全开状态配置百叶板20时的侧视剖视图。如图8所示,形成有插入口15a的各百叶板支承部15的、其周向上的插入口15a的开口角度被设定为相对于第一开口部11的开口径向中、与各百叶板20的长度l方向正交的方向即短边方向11a形成直角的角度。此外,第一开口部11的“开口径向”是指决定第一开口部11的开口面积的面方向、即与图8的坐标轴显示中的XY平面平行的方向。另外,所谓与短边方向11a呈“直角”是指与图8的坐标轴显示中的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
通过将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相对于第一开口部11的短边方向11a形成直角,插入口15a在百叶板20的转动动作形成全开的方向上开口。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中,插入口15a的缺口方向朝向百叶板20的转动动作形成全开的方向,由此,能够从垂直方向将百叶板20嵌合于百叶板支承部15的插入口15a。由此,可以将百叶板20以单触式组装到框架10。在此,垂直方向是指与图8的坐标轴表示显示中的Z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另外,各百叶板支承部15相对于与图8的坐标轴显示中的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由此,各百叶板支承部15在安装百叶板20时,能够将从百叶板20施加的负荷左右均等地分散。因此,可抑制百叶板支承部15的损坏。
<动力传递机构>(整体结构)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的分解立体图。风门装置D通过利用电动机40的驱动力使百叶板20转动,打开和关闭第一开口部11,使冷气的流路或连通、或切断。电动机40的驱动力通过由齿轮部件50g及连杆机构50l构成的动力传递机构50传递给百叶板20。
(电动机)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40使用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可以向正向和反向两个方向旋转,另外,可以通过步数计算其旋转角度。因此,不需要为了检测百叶板20每时每刻的配置角度而另外进行基于旋转编码器等的反馈控制。由此,实现风门装置D整体上的零件数量的消减及装置的小型化。
(齿轮部件)
图5是表示从图4的B方向观察的齿轮部件50g的减速构造的透射俯视图。以下,参照图4和图5说明齿轮部件50g。
电动机40的驱动力从固定于其输出轴上的电动机小齿轮41经由齿轮部件50g减速后传递到连杆机构50l。齿轮部件50g由第一齿轮51~第四齿轮54、及使连杆机构50l摆动的连杆驱动部件即第五齿轮55这五个齿轮部件构成。
框架10和电动机40通过配置于它们之间的壳体即中壳体30连接。第一齿轮51被配置在由电动机40和中壳体30划分出的空间内,且被设于该空间内的支轴42能旋转地支承。第二齿轮52~第四齿轮54被配置在由框架10的壳体状部即齿轮箱10g和中壳体30划分出的空间内,且被设于该空间内的支轴32能旋转地支承。第五齿轮55由形成于中壳体30的凹部33和从齿轮箱10g贯通到流路部10a的作为轴承部的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能旋转地支承。
第一齿轮51~第四齿轮54是将电动机小齿轮41的旋转减速后传递给第五齿轮55的减速齿轮系。第五齿轮55是形成有与第四齿轮54啮合的扇形齿轮的齿轮部55g和将其驱动力传递给连杆机构50l的输出轴部即轴部55s一体化而形成的部件。第五齿轮55的轴部55s其外周面的一部分被切成平面状。该缺口在轴部55s的周向上呈对称的位置设置一对。
构成齿轮部件50g的第一齿轮51~第四齿轮54是大径的正齿轮及小径的正齿轮在轴向上连接并一体化而成的复合齿轮。第一齿轮51的大径齿轮51w与电动机40的电动机小齿轮41啮合,大径齿轮51w的旋转被减速后传递给其小径齿轮51n。在中壳体30上形成有向框架10侧突出的有盖筒状的罩部31,在其筒内收纳有第一齿轮51的小径齿轮51n。就罩部31而言,其周向的一部分被切掉,小径齿轮51n的一部分从此处露出。而且,小径齿轮51n的该露出的部分与第二齿轮52的大径齿轮52w啮合。之后,将电动机40的驱动力依次减速后从第二齿轮52的小径齿轮52n传递到第三齿轮53的大径齿轮53w、再从第三齿轮53的小径齿轮53n传递到第四齿轮54的大径齿轮54w、再从第四齿轮54的小径齿轮54n传递到第五齿轮55的齿轮部55g。
图6是从图4的C方向观察被插入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的第五齿轮55的侧视图。为了便于说明,框架10和第五齿轮55以外的部件省略图示。第五齿轮55的齿轮部55g和框架10的齿轮箱10g具有止动部10c、55c,止动部10c、55c在百叶板20达到规定的转动角度时、即第五齿轮55达到规定的角度位置时,通过相互抵接而切断驱动力向连杆机构50l的传递。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机构50通过设定为在百叶板20到达其转动极限角度时,由比连杆机构50l靠前的动力传递部件切断驱动力的传递的结构,防止百叶板20及连杆机构50l被施加过剩的应力,抑制百叶板20及连杆机构50l的零件寿命的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部55c设置在第五齿轮55上,但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部件侧的止动部也可以设于第五齿轮55以外的齿轮部件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箱10g作为框架10的一部分与框架10一体成型,但齿轮箱10g也可以与框架10分体。
(连杆机构)
图7是从图4的C方向观察连杆机构50l的摆动动作的图。图7的(a)是百叶板20为全开状态时的透射侧视图,图7的(b)是百叶板20为关闭状态时的透射侧视图。以下,参照图4和图7说明连杆机构50l。
连杆机构50l由第一连杆部件56及第二连杆部件57构成。第一连杆部件56受到第五齿轮55的驱动力而使第二连杆部件57摆动,由此,第二连杆部件57使三片百叶板20的第二轴部22在以这些各百叶板20的转动中心线a为中心的圆弧上往复移动,使各百叶板20转动。
第一连杆部件56是将两个大致圆筒形状的轴承在径向上彼此连接的部件。第一连杆部件56具有嵌合第五齿轮55的轴部55s的嵌合孔56b和支承第二连杆部件57的连结轴57a且使连结轴57a能转动的轴孔56a。第一连杆部件56的嵌合孔56b的形状对应于第五齿轮55的轴部55s的形状。由此,轴部55s的被切成平面的部分在周向上与嵌合孔56b卡合,第五齿轮55和第一连杆部件56一体地转动。
第二连杆部件57是将细长的板状体作为主结构的部件。在第二连杆部件57的百叶板20侧的面上形成有支承三片百叶板的第二轴部22且使第二轴部22能转动的三个连结孔57b,在其相反侧的面上,被第一连杆部件56的轴孔56a支承的连结轴57a向第一连杆部件56侧突出。
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50l、百叶板20及框架10构成将第一连杆部件56作为驱动连杆、将第二连杆部件57作为中间连杆、将框架10作为固定连杆、将各百叶板20作为从动连杆的四连杆机构。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各百叶板20的转动动作同步。
在此,第五齿轮55的轴部55s被框架10的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支承。该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和上述的百叶板支承部15与本实施方式的框架1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中,百叶板支承部15及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与框架10一体成型,由此,能够将百叶板20和连杆机构50l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恒定。由此,尺寸误差或装配误差对这些部件的位置精度的影响被抑制,确保了百叶板20的顺畅的动作。
另外,如图1及图4所示,在连杆机构50l中,从连杆机构50l的第二开口部12侧被罩部19覆盖的情况可以看出,其摆动范围被限于框架10的流路部10a的范围内。即,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50l在其摆动动作的整个过程中,其端部不会向框架10的外部突出。由此,风门装置D的设置场所的自由度提高。
而且,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的轴孔方向、及各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或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本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中,这些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16和各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方向被设定为同一方向,由此,能够有效地传递电动机40的驱动力,另外,百叶板20的扭转等对各部件施加的负荷得以抑制。
<变形例>
以下,说明之前的实施方式的风门装置D的变形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或同样的构造及功能的结构,标注与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13是表示框架10和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嵌合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13的(a)是表示变形例的百叶板29相对于框架10的嵌入位置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图13的(b)及图13的(c)是表示嵌合于框架10的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转动范围的局部侧视剖视图。另外,图13的(b)表示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转动范围的一端,并且表示百叶板29的打开位置。另外,图13的(c)表示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转动范围的另一端,并且表示从百叶板29的嵌入位置向打开位置侧转动了规定的转动角度θ的关闭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第一轴部21的转动中心线a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w4。
如图12及图13的(a)所示,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第一轴部21具有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的一部分形成为比外周面21b的轴宽w1小的轴宽w4的小径部21d。另外,小径部21d在第一轴部21的外周面21b,夹着转动中心线a在彼此相反侧形成有平面部21a。另外,如图13的(a)所示,变形例的百叶板29在将第一轴部21的构成轴宽w4的小径部21d的平面部21a插入框架10的百叶板支承部15的开口宽度w5的插入口15a之后,相对于框架10在图13的(b)~图13的(c)所示的转动范围转动。此时,第一轴部21能够使第一轴部21的轴宽w1的外周面21b与百叶板支承部15的轴孔接触的面积比百叶板29的嵌入位置增加。
在此,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第一轴部21的轴宽w4形成为比图2及图10所示的百叶板20的小径部21c的轴宽w2小,因此,可以将插入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5设定为比插入百叶板20的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小。由此,图13的(a)所示的变形例的百叶板29的外周面21b的轴宽w1和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5的尺寸差大于图10的(a)所示的百叶板20的外周面21b的轴宽w1和插入口15a的开口宽度w3的尺寸差。因此,在风门装置D的搬运时及使用时,变形例的百叶板29与百叶板20相比,更不易从百叶板支承部15脱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个电动机40的驱动力使所有百叶板20转动,但也可考虑使用多个电动机40使这些各百叶板20转动的结构。

Claims (13)

1.一种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源;
百叶板;
框体,所述框体支承所述百叶板且使所述百叶板能转动;以及
动力传递机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百叶板,使该百叶板转动,
在将所述百叶板的与其转动中心线平行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长度时,在该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向该长度方向突出的轴部即第一轴部,
所述框体具有百叶板支承部,所述百叶板支承部是支承各所述第一轴部且使各所述第一轴部能转动的一对轴承,
在所述百叶板支承部中的至少任一方,在其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供所述第一轴部沿径向插入的缺口部即插入口,
在将所述第一轴部的与所述转动中心线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第一轴部的轴宽时,被插入所述插入口的所述第一轴部在其周向上的一部分具有轴宽形成为比其它部分的轴宽小的小径部,
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所述第一轴部的所述其它部分的轴宽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部是通过将所述第一轴部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状而减小了轴宽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径部是在所述第一轴部的周向上通过将夹着所述转动中心线位于彼此相反侧的部分形成为平面状而减小了轴宽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百叶板是树脂制的部件,
在将所述百叶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宽度、将所述百叶板的与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厚度时,
构成所述小径部的形成为所述平面状的面是与所述百叶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周向上的所述插入口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小径部的轴宽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百叶板,
所述框体具有支承多个所述百叶板的所述第一轴部且使所述第一轴部能转动的多组所述百叶板支承部,
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流体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的一对开口部,
在将所述框体上的、连通所述一对开口部的中空部设定为该框体的流路部时,
多个所述百叶板在所述流路部内沿着任一所述开口部即第一开口部平行地排列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各所述百叶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宽度、将所述流路部的流体的流路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流路部的高度时,
所述流路部的高度比各所述百叶板的宽度尺寸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
所述连杆机构的摆动范围限于所述流路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
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支承部的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
多组所述百叶板支承部及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与所述框体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
所述连杆机构具有与所述连杆驱动部件连接的第一连杆部件、连接该第一连杆部件和各所述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第二连杆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
所述连杆驱动部件具有齿轮部及输出轴部,
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通过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的一个或多个齿轮部件被传递到所述连杆驱动部件,
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齿轮部及所述齿轮部件被收纳于作为壳体的齿轮箱,
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齿轮部或所述齿轮部件、及所述齿轮箱具有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在所述连杆驱动部件达到规定的角度位置时相互抵接,切断所述驱动力的传递。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有配置于所述流路部内的连杆机构和与该连杆机构连接并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连杆机构的部件即连杆驱动部件,
所述框体具有作为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支承部的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
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是支承所述连杆驱动部件且使所述连杆驱动部件能转动的轴承,
所述连杆驱动部件支承部的轴孔方向及各所述百叶板支承部的轴孔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或沿平行的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百叶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轴部,所述第二轴部是向该长度方向突出并与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连接的轴部,
在将各所述百叶板的表面或背面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设定为该百叶板的宽度时,
所述第一轴部及所述第二轴部被配置于各所述百叶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CN201821462704.0U 2017-09-14 2018-09-07 风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60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6828 2017-09-14
JP2017176828A JP2019052687A (ja) 2017-09-14 2017-09-14 ダン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6018U true CN208736018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1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270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6018U (zh) 2017-09-14 2018-09-07 风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9052687A (zh)
CN (1) CN2087360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0041A (zh) * 2019-08-26 2019-11-19 广东美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格栅组件及空调
CN110779034A (zh) * 2019-12-27 2020-02-11 邳州市铁富九龙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应用于烟道的挡板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4226B2 (ja) * 2017-05-16 2020-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JP6734225B2 (ja) * 2017-05-16 2020-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0041A (zh) * 2019-08-26 2019-11-19 广东美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格栅组件及空调
CN110779034A (zh) * 2019-12-27 2020-02-11 邳州市铁富九龙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应用于烟道的挡板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52687A (ja)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6018U (zh) 风门装置
KR101581087B1 (ko) 기어드 모터
ATE528563T1 (de) Mehrweg-auswahlventil
WO2009025206A1 (ja) 出力ギヤ付減速装置及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CN107110316B (zh) 风门装置
TWI725179B (zh) 風門裝置
US7918617B2 (en) Vane driving device using a blade as a gear rotation stopping means
JP2018194220A (ja) ダンパ装置
JP2006256507A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2018194227A (ja) ダンパ装置
JP2018009655A (ja) 駆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開閉部材駆動装置
CN109237859A (zh) 一种新型可调式风门机构
JP2018194225A (ja) ダンパ装置
WO2018212033A1 (ja) ダンパ装置
WO2018212031A1 (ja) ダンパ装置
JP6748603B2 (ja) ダンパ装置
JP2018194223A (ja) ダンパ装置
JP2018194226A (ja) ダンパ装置
JP2007006617A (ja) モータ
JP5190228B2 (ja) 流量調節バルブ
CN102829123A (zh) 旋转阻尼器
CN106492421B (zh) 智能呼吸训练器
CN212536696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蝶阀
CN220735493U (zh) 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耗材盒
JP2013219999A (ja) 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