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2945U -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2945U
CN208692945U CN201820749250.9U CN201820749250U CN208692945U CN 208692945 U CN208692945 U CN 208692945U CN 201820749250 U CN201820749250 U CN 201820749250U CN 208692945 U CN208692945 U CN 208692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oking
ceramic liner
cooking pot
pot body
cer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92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492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2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2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2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为解决陶瓷电炖锅加热食物速度慢的问题。所述陶瓷电炖锅包括:锅体、加热环、陶瓷内胆和固定件;所述陶瓷内胆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加热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加热环套设于所述陶瓷内胆外;所述加热环与所述陶瓷内胆之间具有空隙;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加热环套设在陶瓷内胆外,可以直接将热量辐射到陶瓷内胆上,加热环表面温度很高,陶瓷内胆可以迅速升温,陶瓷内胆内的食物可以迅速煮沸,这样既缩短了将食物煮沸的时间,又减少了热量的损耗,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慢炖锅以其长时间非高温的独特烹饪方法可以烹调出多种美味可口的食品,慢炖锅能够避免食物中营养成份的散失,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从而达到炖品即补品的效果,其炖制的实物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希望在保证实物营养不流失的情况下,缩短整个的烹饪时间。这样既可以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烹饪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的炖补的食物。
目前市面上的陶瓷电炖锅加热速度较慢,有时需要2-3个小时才能将食物煮沸,现有的陶瓷电炖锅,由于发热管产生的热量不是直接给陶瓷内胆加热,而是直接加热铝锅体的外侧,受热的铝锅体再把热量辐射到陶瓷内胆上,而铝的熔点低,受热后自身的温度不能太高,辐射到陶瓷内胆上的能量就很弱,导致陶瓷内胆加热速度很慢,且这样的装置耗能大,热效率低,功率小,所以这类的陶瓷电炖锅调到最大功率也只能文火加热,难以满足食物快速煮沸的要求。现有底部加热的电炖锅:底部加热面积小,电发热管直接给陶瓷内胆底部加热,如果陶瓷内胆破裂液体流到电发热管上,可能造成瞬间蒸汽及电泄露的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陶瓷电炖锅存在食物加热速度慢,以及存在陶瓷内胆破裂液体流到电发热管上,造成瞬间蒸汽及电泄露的安全隐患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电炖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食物加热速度慢,以及存在陶瓷内胆破裂液体流到电发热管上,造成瞬间蒸汽及电泄露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包括:锅体、加热环、陶瓷内胆和固定件;所述陶瓷内胆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加热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加热环;所述加热环套设于所述陶瓷内胆外;所述加热环与陶瓷内胆之间具有空隙;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的下方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与所述锅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漏液槽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内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槽结构,所述凸起和/或凹槽结构均匀相间分布。
进一步地,还包括多档温控组件;所述锅体上设置有装配口,所述多档温控组件通过所述装配口与所述加热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档温控组件包括旋转手柄、开关座和多档旋转开关;所述开关座设置于所述装配口处,所述多档旋转开关设置于所述开关座朝向所述陶瓷内胆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加热环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设置于所述开关座背离所述陶瓷内胆的一侧面上,且所述多档旋转开关的旋杆穿过所述开关座与所述旋转手柄相连接,多档旋转开关111具有高档、低档、保温档和OFF档四个工作模式档。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内胆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外展沿边,所述陶瓷内胆通过所述外展沿边挂设于所述锅体上,所述外展沿边呈环状,所述陶瓷内胆的外周面以及底面与锅体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锅体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呈倒L型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设置于所述陶瓷内胆上。
进一步地,所述漏液槽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环套设在陶瓷内胆外,可以直接将热量辐射到陶瓷内胆上,加热环表面温度很高,陶瓷内胆可以迅速升温,陶瓷内胆内的食物可以迅速煮沸,这样既缩短了将食物煮沸的时间,又减少了热量的损耗,节约资源。锅体底部设置有通孔,即使在加热过程中发生陶瓷内胆破裂漏液,液体可以通过锅体底部的通孔流出去,这样就避免了液体流到加热环上造成瞬间蒸汽以及电泄露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炖锅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陶瓷电炖锅加热食物速度慢,以及存在陶瓷内胆破裂液体流到电发热管上,造成瞬间蒸汽及电泄露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炖锅系统,所述电炖锅系统内安装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陶瓷电炖锅。
所述电炖锅系统与上述陶瓷电炖锅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中锅体的俯视图。
图中:101-锅体;102-加热环;103-陶瓷内胆;104-固定件;105-通孔;106-漏液槽;107-多档温控组件;108-装配口;109-旋转手柄;110-开关座;111-多档旋转开关;112-把手;113-锅盖;114-支撑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中锅体的俯视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包括:锅体101、加热环102、陶瓷内胆103和固定件104;其中,陶瓷内胆103设置于锅体101内,加热环102通过固定件104与锅体101相连接,且加热环102套设于陶瓷内胆103外;加热环102与陶瓷内胆103之间具有空隙;锅体101底部设置有通孔105。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加热环102套设在陶瓷内胆103外围,锅体101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固定件104,用于固定加热环102。加热环102与陶瓷内胆103之间具有空隙,由于加热环102表面温度很高,且加热环102与陶瓷内胆103之间距离近,因此可以直接将热量辐射到陶瓷内胆103上,陶瓷内胆103可以迅速升温,陶瓷内胆103内的食物可以迅速煮沸,食物煮沸后,可将陶瓷电炖锅调到低档,以使得对陶瓷内胆103的加热温度降低,进行慢炖。
加热环102为带有缺口的环形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加热环102上设置的缺口,可有效克服加热环102发热过程中因热胀冷缩所产生的变形,从而提高加热环102的使用寿命;锅体101底部设置有通孔105,即使在加热过程中发生陶瓷内胆103破裂漏液,液体可以通过锅体101底部的通孔105流出去。
具体地,加热环102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使用不锈钢、铝合金或者电炉丝;锅体101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使用铝、铁或者耐高温的塑料等。
陶瓷内胆103、加热环102、锅体101的形状均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当陶瓷内胆103的形状为圆形时,相对应地,加热环102与锅体101的横截面均呈圆形;当陶瓷内胆103的形状为椭圆形时,相对应地,加热环102与锅体101的横截面均呈椭圆形。
可选地,锅体101可采用塑胶材质注塑而成,锅体101的内侧壁上可以设置玻璃纤维针刺毡,用于隔热,从而有效避免用户在煮食物的过程中不小心接触到锅体101外侧壁而被烫伤,同时,玻璃纤维针刺毡也具有保温功能;陶瓷内胆103的上边沿可设置有隔热圈,避免用户碰触到正在被加热的陶瓷内胆103沿边被烫伤。
可选地,加热环102套设在陶瓷内胆103上,可以设置在距陶瓷内胆103底部1/6处,加热环102的内径比该高度的陶瓷内胆103外径大2cm,也就是说,加热环102和陶瓷内胆103保持1cm的距离;当陶瓷内胆103是3L时,可配有240W的加热环102,加热环102加热时,表面温度很高,大约可达8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锅体101的下方设置有漏液槽106,漏液槽106与锅体101为可拆卸连接,漏液槽106位于所述通孔105的下方。
在该实施例中,漏液槽106包含相互连通的第一容液腔和第二容液腔,第一容液腔位于漏液槽106的上部区域,第二容液腔位于漏液槽106的下部区域,第一容液腔的内径大于第二容液腔的直径,锅体101底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容液腔的内径,且锅体101的底部的外径大于第二容液腔的直径,第二容液腔的深度大于第一容液腔的深度,也就是说,锅体101底部可以设置在第一容液腔内,锅体101的下部位于第二容液腔上方。由于锅体10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05,即通孔105位于第一容液腔内。
当陶瓷内胆103加热过程中破裂的情况发生时,漏液可以通过通孔105排到第二容液腔中,由于锅体101和漏液槽106为可拆卸连接,当漏液槽106中积满漏液时,可以将锅体101从漏液槽106上取下,并倒掉漏液槽106内的漏液。
当加热环102加热时,加热环102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其热量辐射到陶瓷内胆103上,由于通孔105位于第一容液腔内,漏液槽106会阻挡热量散发出去,即漏液槽106还具有保温的作用。
具体地,漏液槽106的材质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使用铝、铁或者耐高温的塑料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陶瓷内胆1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槽结构,所述凸起和/或凹槽结构均匀相间分布。也就是说,可以在陶瓷内胆10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或者,在陶瓷内胆10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凹槽;或者,在陶瓷内胆103的外侧同时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槽。
可选地,凸起和凹槽结构可以是竖向均匀相间排布、横向均匀相间排布,斜向均匀相间排布,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凸起和凹槽的结构可以设置在整个陶瓷内胆103的外侧壁上,这样可以增大陶瓷内胆103的受热面积,更加充分利用加热环102所产生的热量,还可以使陶瓷内胆103更加具有了立体感。
凸起和凹槽结构还可以设置在陶瓷内胆103的外侧壁的中下部,同时陶瓷内胆103的上部外侧壁可以采用浮雕式印模、手绘、贴花纸等陶瓷工艺手段,制作成风格各异的工艺图案,增加外观的美感。
这样的陶瓷内胆103构思巧妙,结构合理,工艺简单,受热面积更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档温控组件107;锅体101上设置有装配口108,多档温控组件107通过装配口108与加热环1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多档温控组件107包括旋转手柄109、开关座110和多档旋转开关111;开关座110设置于装配口108处,多档旋转开关111设置于开关座110朝向陶瓷内胆103的一侧面上,并与加热环102相连接;旋转手柄109设置于开关座110背离陶瓷内胆103的一侧面上,且多档旋转开关111的旋杆穿过开关座110与旋转手柄109相连接。
具体地,多档旋转开关111具有高档、低档、保温档和OFF档四个工作模式档,高档、低档和保温档的输出功率可以分别是210W、150W和60W,当然输出功率不仅限于此。
可选地,开关旋钮还可以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随着旋转手柄109的转动而发生颜色变化,指示灯颜色的变化对应表示陶瓷电炖锅所处于工作档位,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理解到的,在此不做过多的解释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陶瓷内胆103的上端边缘处向外设置有翻边,陶瓷内胆103通过翻边挂设于锅体101上,翻边呈环状,陶瓷内胆103的外周面以及底面与锅体101间具有间隙。
可选地,陶瓷内胆103在锅体101内的定位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锅体101底部背离漏液槽106的一侧,可以有设置支撑座,陶瓷内胆103放置在支撑座上;或者,锅体101上部区域设置有卡环,陶瓷内胆103的上部区域卡设在卡环上。
可选地,陶瓷内胆103的外周面以及底面与锅体101间均可保持3.5CM的距离,当然,陶瓷内胆103的外周面以及底面与锅体101间间隙的距离里不仅限于此;当陶瓷内胆103的形状圆柱形时,陶瓷内胆103底部到顶部直径逐渐变大,陶瓷内胆103的下部的外侧壁与锅体101外侧壁之间间距大,以便于留出空间设置加热环102,陶瓷内胆103的顶部与锅体101挂接,逐渐增大的内部空间还使得锅体101容量相对较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锅体101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112,把手112呈倒L型结构,把手112的设置便于慢炖锅的拿放和移动。可选地,把手112和锅体101之间可设置有加强板,安装加强版增加了把手112与锅体101的连接的强度,防止把手112因连接松动而脱落,把手112的外表面可采用ABS塑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 plasti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制成,ABS塑料具有高强度、低重量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锅盖113,锅盖113设置于所述陶瓷内胆103上。
可选地,锅盖113上可设置有透气孔,锅盖113可选用压铸钢化玻璃盖,压铸钢化玻璃盖的周边设置有金属装饰圈,压铸钢化玻璃盖的中心安装有提手,提手通过不锈钢螺丝设置在压铸钢化玻璃盖上,提手配设有用于增加与压铸钢化玻璃盖的接触面积的盖压板,盖压板设置于提手与压铸钢化玻璃盖之间,提手采用ABS塑料制成,用于隔热,不锈钢螺丝配有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平垫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漏液槽106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柱114。可选地,支撑脚柱114底部设置有耐磨的橡胶垫,可以增大支撑脚柱114底部的摩擦力,支撑脚柱114的设置使整个陶瓷电炖锅的摆放更加平稳,使用更加安全,同时也避免陶瓷电炖锅的漏液槽106的底部被划伤。
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电炖锅系统,包括上述陶瓷电炖锅。
进一步地,电炖锅系统还可包括路由器等其他设备。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电炖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电炖锅,因而具有陶瓷电炖锅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加热环、陶瓷内胆和固定件;所述陶瓷内胆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所述加热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锅体相连接,所述加热环套设于所述陶瓷内胆外;所述加热环与所述陶瓷内胆之间具有空隙;所述锅体底部设置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下方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与所述锅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漏液槽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槽结构,所述凸起和/或凹槽结构均匀相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档温控组件;所述锅体上设置有装配口,所述多档温控组件通过所述装配口与所述加热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档温控组件包括旋转手柄、开关座和多档旋转开关;所述开关座设置于所述装配口处,所述多档旋转开关设置于所述开关座朝向所述陶瓷内胆的一侧面上,并与所述加热环相连接;所述旋转手柄设置于所述开关座背离所述陶瓷内胆的一侧面上,且所述多档旋转开关的旋杆穿过所述开关座与所述旋转手柄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内胆的上端边缘处设置有外展沿边,所述陶瓷内胆通过所述外展沿边挂设于所述锅体上,所述外展沿边呈环状,所述陶瓷内胆的外周面以及底面与锅体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呈倒L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设置于所述陶瓷内胆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电炖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槽下端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柱。
10.一种电炖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电炖锅。
CN201820749250.9U 2018-05-18 2018-05-18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Active CN208692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9250.9U CN208692945U (zh) 2018-05-18 2018-05-18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9250.9U CN208692945U (zh) 2018-05-18 2018-05-18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2945U true CN208692945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9250.9U Active CN208692945U (zh) 2018-05-18 2018-05-18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2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22093U (zh) 一种隔水电炖盅
CN105286491A (zh) 一种低温蒸烤式食品加热装置
JP7272963B2 (ja) 蒸気発生器を備えた調理器
CN208692945U (zh) 陶瓷电炖锅及电炖锅系统
CN209404516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8784367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08658750U (zh) 一种纯蒸汽加热的电饭煲
CN203735972U (zh) 一种慢炖锅
CN202960068U (zh) 多功能微波烹饪器皿
CN104433779A (zh) 一种新型节能分区式电加热锅
CN208799043U (zh) 盖体结构及蒸汽炉
CN203369760U (zh) 一种带电脑控制板的慢炖锅
CN212591589U (zh) 烹饪锅具和烹饪装置
CN103494507A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8551238U (zh) 烹饪厨具盖体、蒸笼和烹饪厨具
CN106419514A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电加热汽锅
CN102151074A (zh) 一种电炊具
CN202035978U (zh) 一种电炊具
CN207640219U (zh) 一种蒸笼及具有该蒸笼的烹饪器具
CN206062875U (zh) 一种带有蒸笼隔板的内胆和含有其的陶胆电炖锅
CN208371514U (zh) 烹饪器具
CN203709796U (zh) 慢炖锅
CN213030477U (zh) 一种新型电热锅
CN103654361A (zh) 一种慢炖锅
CN208598188U (zh) 上内胆和电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