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4367U - 锅具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4367U
CN208784367U CN201820777333.9U CN201820777333U CN208784367U CN 208784367 U CN208784367 U CN 208784367U CN 201820777333 U CN201820777333 U CN 201820777333U CN 208784367 U CN208784367 U CN 208784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ing layer
thickness
cookware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773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危平福
李兴航
李康
曹达华
李洪伟
杨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773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4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4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4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侧壁和连接底壁和侧壁的弧形过渡部;和导热层,覆盖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底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和/或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由于底壁的受热温度一般比弧形过渡部处的受热温度大,也比锅具基体的侧壁的受热温度大,进而通过使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厚度大于其在底壁内侧的厚度,也大于其在侧壁内侧的厚度,能够有效均衡锅具基体内侧各处的导热情况,对食材进行实现更均匀、更高效的加热,提高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锅具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当前电饭煲的加热方式主要以热盘加热和电磁加热为主,相对热盘加热,电磁加热有着明显的优势:快速、节能、可控,且在煮米饭过程中可实现充分沸腾,米饭口感更佳。
而为了适应电磁加热,通常的做法为选用多层材质进行复合处理,来成型电饭煲的内锅,但通过复合处理形成的内锅由于在层与层的加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缺陷,使得内锅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涂层脱落、生锈等问题。另外,由于内锅各处受电磁加热的程度不同,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侧壁和连接底壁和侧壁的弧形过渡部;和导热层,覆盖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底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和/或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锅具基体内表面的导热层的厚度各处不完全相同,能够有效均衡锅具基体各区域的导热效果,进而有利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使食材口感更佳。具体地,锅具基体的底壁的受热温度一般比弧形过渡部的受热温度大,也比锅具基体的侧壁的受热温度大,尤其在电磁加热锅具时,锅具基体在电磁加热区域内的部位与在非电磁加热区域内的部位对食材的加热程度相差巨大,若是采用同样厚度的导热层,则在加热区域内的部位的导热层急剧升温,而在非电磁加热区域内的导热层升温慢,极易造成食材各处受热不均,以及导热层局部升温极高而致使内部涂层脱落。方案一为使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厚度大于等于其在底壁内侧的厚度,由于弧形过渡部处的锅具基体的厚度较薄,且此处的受热温度依然很大,进而该处极易出现涂层脱落及损坏现象,尤其在底壁的中心区域具有上凸面时,弧形过渡部的基材厚度更薄。通过在弧形过渡部处设置较厚的导热层,大于等于底壁的导热层的厚度,能够有效对内部的涂层进行防护,且将弧形过渡部处的热量及时且均匀的传向周围,避免因锅具基体此处厚度较薄急剧升温而出现糊锅等现象。此外,锅具基体底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相较于弧形过渡部内侧导热层的厚度较薄,能够提高食材的加热效果,便于锅具基体底壁实现更高效且更均匀的导热,有利于出现沸腾现象。方案二为使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其在侧壁内侧的厚度,由于侧壁上部区域的受热效果与弧形过渡部的受热效果相差较大,尤其在电磁加热时,侧壁上部区域基本不在电磁加热区域内,侧壁为电磁加热区域和非电磁加热区域的过渡区,进而通过将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设置相对较薄,减弱此处的导热效果,使得电磁加热区域和非电磁加热区域之间的热量能够平缓传递,有效平衡侧壁与弧形过渡部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优选地,锅具基体为导磁基体,导热层为铝层或铝合金层。
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可单独实施,也可共同实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热层在锅具基体的侧壁、底壁及弧形过渡部内侧连续分布,进而优选地,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等于底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仅发生在弧形过渡部和底壁的衔接处,同样,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等于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也仅发生在弧形过渡部与侧壁的衔接处。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底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由于底壁的受热温度一般比侧壁的受热温度大,进而通过在底壁的内侧设置相比较厚的导热层,能够将底壁这一主要沸腾来源区的热量均匀传递,确保底壁各处对热量传递均匀,便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避免底壁局部升温过度而导致内侧不粘层等涂层掉落或出现糊底等现象;在侧壁内侧设置相对较薄的导热层,由于侧壁一般为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过渡区,进而通过将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设置相对较薄,减弱此处的导热效果,使得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之间的热量能够平缓传递,有效平衡锅具基体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包括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与弧形过渡部衔接的弧形侧壁和连接竖直侧壁和弧形侧壁的过渡侧壁;其中,竖直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过渡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包括多个部分,具体包括位于最上方的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位于最下方的与弧形过渡部衔接的弧形侧壁、以及位于中间区域连接竖直侧壁和弧形侧壁的过渡侧壁。由于竖直侧壁、过渡侧壁和弧形侧壁受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程度不同,进而侧壁的各个部分受热效果不同。通过使导热层在竖直侧壁内侧的厚度大于其在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能够均衡竖直侧壁远离加热装置,受热效果差所带来的加热食材效果差的情况,设置较厚的导热层能够提高该处热量的传递效果,均衡此处热量,而将距离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较近的、受热效果好的弧形侧壁内侧设置相对较薄的导热层,能够减弱此处热量的传递效果,有利于热量平缓过渡,进而能够平衡侧壁各区域无论是在加热区域内,还是在非加热区域的热量传递,确保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另外,通过使导热层在过渡侧壁内侧的厚度大于等于其在弧形侧壁内侧的厚度,也能够均衡过渡侧壁和弧形侧壁区域内的导热效果,使受热效果较差的过渡侧壁内侧的导热层较厚来提高该处的导热效果,使该处均匀快速导热,而使受热效果较好的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较薄,减弱该区域导热效果,使得该处平缓导热,来均衡过渡侧壁与弧形侧壁的导热效果,均衡两者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有利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热层在锅具基体的侧壁内侧连续分布,进而优选地,过渡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等于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仅发生在过渡侧壁和弧形侧壁的衔接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壁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竖直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和/或过渡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8至0.9,和/或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5至0.8。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锅具基体的侧壁各部分相对与底壁的中心区域的厚度。其中,底壁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该上凸面所在区域为锅内食材沸腾的主要热量来源区,由于底壁具有上凸结构,进而有利于内部食材的受热均匀,有利于内部食材翻滚,且不利于糊锅。具体地,竖直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一方面上凸面作为热量集中区,较厚的导热层能够均匀传递该处热量,另一方面竖直侧壁作为受热较弱的区域,相较于侧壁的其他区域而言,较厚的导热层能够为该处的导热提供方便,避免两处受热效果相差过大,导热效果又一样,而使得两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相差较大,影响烹饪效果。另外,通过限定过渡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8至0.9,通过在上凸面设置较厚的导热层,使得该热量集中区域的热量能够得到高效且均匀的传递,避免出现糊底或内侧不粘层等涂层因温度过高而脱落等现象,提高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同时过渡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较薄,能够减缓该处的热量传递,使得竖直侧壁、弧形侧壁与过渡侧壁在受热效果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各处的导热效果,能够均衡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另外,通过限定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5至0.8,由于弧形侧壁的受热效果一般高于过渡侧壁和竖直侧壁,进而其内侧的导热层更薄,有利于均衡侧壁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具体地,当弧形侧壁内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小于0.5时,此时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不足以均衡对该区域进行导热,而当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大于0.8时,此时弧形侧壁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过厚,不利于均衡侧壁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1至1.4。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厚度与其在底壁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1至1.4。由于底壁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进而弧形过渡部区域的锅具基体的厚度受冲压或拉伸的影响更薄,而通过在弧形过渡部内侧设置较厚的导热层,能够有效对该处内部的涂层进行防护,避免弧形过渡部内侧的不粘层等涂层因该处温度过高、壁厚较薄而出现脱落等现象。具体地,当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厚度与其在底壁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的厚度的比值小于1.1时,此时导热层的厚度并不能安全防护内侧涂层,也无法实现底壁与弧形过渡部之间对食材的加热均匀性,而当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厚度与其在底壁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的厚度的比值大于1.4时,此时,弧形过渡部内侧的导热层过厚,不仅浪费材料,且该处导热过快会导致侧壁、弧形过渡部与底壁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失衡。其中,优选地,弧形过渡部与上凸面之间的底壁的其他区域内侧,导热层的厚度连续变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具基体还包括与侧壁连接并向外延伸的翻边,翻边的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底壁的中心区域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具基体还包括翻边,导热层还覆盖在翻边的上表面,且翻边的上表面的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底壁的中心区域的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由于翻边距离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较远,其受热效果较差,进而通过将其上表面的导热层设置较厚,可有效均衡该处的导热效果,便于接收周围的传热,有利于实现锅具基体各处对食材加热均匀。优选地,底壁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翻边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翻边的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与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翻边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与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通过将翻边上表面的导热层的厚度设置与上凸面的导热层的厚度较为接近,能够提高翻边上表面的导热效果,均匀且快速的接收来自周围的热量传递,进而便于对食材进行加热,避免该处温度较低而影响食材的受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热层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连续分布,且导热层的厚度除底壁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以及侧壁的竖直延伸的区域以外连续变化。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热层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各处连续分布,进而在各区域的衔接处,厚度相同,而在每个区域内,例如弧形过渡部内,导热层的厚度连续变化,而当底壁具有上凸面时,优选地,上凸面为平面时,导热层在上凸面内等厚度,另外,导热层在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内等厚变化,能够提高锅具基体内侧整体的导热效果的均衡性,有利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至350μm。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至350μm,一方面避免导热层过薄,薄于50μm,而使得传热效果差,无法实现均匀传热,进而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且极易出现糊底等情况;另一方面避免导热层过厚,厚于350μm,而浪费材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热层通过热喷涂、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成型在锅具基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热层通过热喷涂或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沉积在锅具基体上。一方面便于生产加工,方便直接采用上述方式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设置不同厚度的导热层,来控制锅具基体内表面各部位的传热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导热层随着锅具基材一起拉伸或弯曲形变时,尤其在导热层通过热轧、冷轧或爆炸焊等方式制备而成时,导热层出现宏观或微观开裂的情况,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微观的开裂对覆盖在自身上的涂层造成影响,也杜绝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材料间的原电池反应等多种问题,确保导热层的导热效果,且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导热层通过热喷涂、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成型在锅具基体上,也杜绝了锅具由多层材质复合而层,所带来的在拉伸成型过程中,因复合板材各个部位受到的拉力不同,而导致各层材质厚度分布不均,所引发的热量传导不均的问题。优选地,导热层通过热喷涂的方式成型在锅具基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具还包括:不粘层,设置在导热层的内表面。优选地,不粘层包括以下任一层或其组合:氟树脂层、聚醚醚酮层及陶瓷涂层。其中,陶瓷涂层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层和氧化钛层,氟树脂层包括但不限于PTFE层和PFA层。其中,PTFE层为聚四氟乙烯层,PFA层为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不粘层的厚度范围为20um至80um。
在该技术方案中,不粘层的厚度优选为20um至80um,一方面避免不粘层厚度过小,小于20um而导致不粘效果差,且极易损坏使内部结构外露;另一方面避免不粘层厚度过厚,厚于80um而浪费材料,且影响锅具内部食材受热效果。具体地,不粘层可包括底油层和面油层,两者分开制备,或者不粘层包括底油层、中油层及面油层,三者分开制备,以提供不粘性,便于对烹饪后的食物残留进行清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具基体为铁质基体或不锈钢基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具基体为铁质基体或不锈钢基体,导磁性好,保温效果好。优选地,锅具基体为430不锈钢基体,或铸铁基体或低碳钢基体或精铁基体等。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锅具。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锅具,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锅具为电饭煲内胆或电压力锅内胆。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磁加热装置,以对锅具进行加热。优选地,在使用时,锅具搭设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锅具基体,12底壁,122上凸面,14弧形过渡部,16侧壁,162竖直侧壁,164过渡侧壁,166弧形侧壁,18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锅具和烹饪器具。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中的分割锅具基体10的多个线段,仅是为了描述锅具基体10的各个部位所用,并非实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锅具基体10,锅具基体10包括底壁12、侧壁16和连接底壁12和侧壁16的弧形过渡部14;和导热层,覆盖在锅具基体10的内表面,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底壁1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和/或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1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锅具基体10内表面的导热层的厚度各处不完全相同,能够有效均衡锅具基体10各区域的导热效果,进而有利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使食材口感更佳。具体地,锅具基体10的底壁12的受热温度一般比弧形过渡部14的受热温度大,也比锅具基体10的侧壁16的受热温度大,尤其在电磁加热锅具时,锅具基体10在电磁加热区域内的部位与在非电磁加热区域内的部位对食材的加热程度相差巨大,若是采用同样厚度的导热层,则在加热区域内的部位的导热层急剧升温,而在非电磁加热区域内的导热层升温慢,极易造成食材各处受热不均,以及导热层局部升温极高而致使内部涂层脱落。方案一为使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厚度大于等于其在底壁12内侧的厚度,由于弧形过渡部14处的锅具基体10的厚度较薄,且此处的受热温度依然很大,进而该处极易出现涂层脱落及损坏现象,尤其在底壁12的中心区域具有上凸面122时,弧形过渡部14的基材厚度更薄。通过在弧形过渡部14处设置较厚的导热层,大于等于底壁12的导热层的厚度,能够有效对内部的涂层进行防护,且将弧形过渡部14处的热量及时且均匀的传向周围,避免因锅具基体10此处厚度较薄急剧升温而出现糊锅等现象。此外,锅具基体10底壁1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相较于弧形过渡部14内侧导热层的厚度较薄,能够提高食材的加热效果,便于锅具基体10底壁12实现更高效且更均匀的导热,有利于出现沸腾现象。方案二为使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其在侧壁16内侧的厚度,由于侧壁16上部区域的受热效果与弧形过渡部14的受热效果相差较大,尤其在电磁加热时,侧壁16上部区域基本不在电磁加热区域内,侧壁16为电磁加热区域和非电磁加热区域的过渡区,进而通过将侧壁1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设置相对较薄,减弱此处的导热效果,使得电磁加热区域和非电磁加热区域之间的热量能够平缓传递,有效平衡侧壁16与弧形过渡部14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优选地,锅具基体10为导磁基体,导热层为铝层或铝合金层。
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可单独实施,也可共同实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热层在锅具基体10的侧壁16、底壁12及弧形过渡部14内侧连续分布,进而优选地,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等于底壁1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仅发生在弧形过渡部14和底壁12的衔接处,同样,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等于侧壁1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也仅发生在弧形过渡部14与侧壁16的衔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壁1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1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底壁1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侧壁1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由于底壁12的受热温度一般比侧壁16的受热温度大,进而通过在底壁12的内侧设置相比较厚的导热层,能够将底壁12这一主要沸腾来源区的热量均匀传递,确保底壁12各处对热量传递均匀,便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避免底壁12局部升温过度而导致内侧不粘层等涂层掉落或出现糊底等现象;在侧壁16内侧设置相对较薄的导热层,由于侧壁16一般为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过渡区,进而通过将侧壁1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设置相对较薄,减弱此处的导热效果,使得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之间的热量能够平缓传递,有效平衡锅具基体10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侧壁16包括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162、与弧形过渡部14衔接的弧形侧壁166和连接竖直侧壁162和弧形侧壁166的过渡侧壁164;其中,竖直侧壁16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侧壁16包括多个部分,具体包括位于最上方的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162、位于最下方的与弧形过渡部14衔接的弧形侧壁166、以及位于中间区域连接竖直侧壁162和弧形侧壁166的过渡侧壁164。由于竖直侧壁162、过渡侧壁164和弧形侧壁166受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程度不同,进而侧壁16的各个部分受热效果不同。通过使导热层在竖直侧壁162内侧的厚度大于其在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能够均衡竖直侧壁162远离加热装置,受热效果差所带来的加热食材效果差的情况,设置较厚的导热层能够提高该处热量的传递效果,均衡此处热量,而将距离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较近的、受热效果好的弧形侧壁166内侧设置相对较薄的导热层,能够减弱此处热量的传递效果,有利于热量平缓过渡,进而能够平衡侧壁16各区域无论是在加热区域内,还是在非加热区域的热量传递,确保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另外,通过使导热层在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厚度大于等于其在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厚度,也能够均衡过渡侧壁164和弧形侧壁166区域内的导热效果,使受热效果较差的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导热层较厚来提高该处的导热效果,使该处均匀快速导热,而使受热效果较好的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较薄,减弱该区域导热效果,使得该处平缓导热,来均衡过渡侧壁164与弧形侧壁166的导热效果,均衡两者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有利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导热层在锅具基体10的侧壁16内侧连续分布,进而优选地,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等于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仅发生在过渡侧壁164和弧形侧壁166的衔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底壁12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竖直侧壁16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和/或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8至0.9,和/或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5至0.8。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锅具基体10的侧壁16各部分相对与底壁12的中心区域的厚度。其中,底壁12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该上凸面122所在区域为锅内食材沸腾的主要热量来源区,由于底壁12具有上凸结构,进而有利于内部食材的受热均匀,有利于内部食材翻滚,且不利于糊锅。具体地,竖直侧壁16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一方面上凸面122作为热量集中区,较厚的导热层能够均匀传递该处热量,另一方面竖直侧壁162作为受热较弱的区域,相较于侧壁16的其他区域而言,较厚的导热层能够为该处的导热提供方便,避免两处受热效果相差过大,导热效果又一样,而使得两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相差较大,影响烹饪效果。另外,通过限定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8至0.9,通过在上凸面122设置较厚的导热层,使得该热量集中区域的热量能够得到高效且均匀的传递,避免出现糊底或内侧不粘层等涂层因温度过高而脱落等现象,提高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同时过渡侧壁16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较薄,能够减缓该处的热量传递,使得竖直侧壁162、弧形侧壁166与过渡侧壁164在受热效果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各处的导热效果,能够均衡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另外,通过限定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5至0.8,由于弧形侧壁166的受热效果一般高于过渡侧壁164和竖直侧壁162,进而其内侧的导热层更薄,有利于均衡侧壁16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具体地,当弧形侧壁166内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小于0.5时,此时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不足以均衡对该区域进行导热,而当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大于0.8时,此时弧形侧壁166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过厚,不利于均衡侧壁16各处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与底壁12的中心区域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1至1.4。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厚度与其在底壁12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1至1.4。由于底壁12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进而弧形过渡部14区域的锅具基体10的厚度受冲压或拉伸的影响更薄,而通过在弧形过渡部14内侧设置较厚的导热层,能够有效对该处内部的涂层进行防护,避免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不粘层等涂层因该处温度过高、壁厚较薄而出现脱落等现象。具体地,当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厚度与其在底壁12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的厚度的比值小于1.1时,此时导热层的厚度并不能安全防护内侧涂层,也无法实现底壁12与弧形过渡部14之间对食材的加热均匀性,而当导热层在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厚度与其在底壁12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的厚度的比值大于1.4时,此时,弧形过渡部14内侧的导热层过厚,不仅浪费材料,且该处导热过快会导致侧壁16、弧形过渡部14与底壁12对食材的加热效果失衡。其中,优选地,弧形过渡部14与上凸面122之间的底壁12的其他区域内侧,导热层的厚度连续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锅具基体10还包括与侧壁16连接并向外延伸的翻边18,翻边18的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底壁12的中心区域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该实施例中,锅具基体10还包括翻边18,导热层还覆盖在翻边18的上表面,且翻边18的上表面的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底壁12的中心区域的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由于翻边18距离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较远,其受热效果较差,进而通过将其上表面的导热层设置较厚,可有效均衡该处的导热效果,便于接收周围的传热,有利于实现锅具基体10各处对食材加热均匀。优选地,底壁12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翻边18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翻边18的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与底壁12的中心区域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
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翻边18上表面上的导热层的厚度与底壁12的中心区域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通过将翻边18上表面的导热层的厚度设置与上凸面122的导热层的厚度较为接近,能够提高翻边18上表面的导热效果,均匀且快速的接收来自周围的热量传递,进而便于对食材进行加热,避免该处温度较低而影响食材的受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热层在锅具基体10的内表面连续分布,且导热层的厚度除底壁12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122以及侧壁16的竖直延伸的区域以外连续变化。
在该实施例中,导热层在锅具基体10的内表面各处连续分布,进而在各区域的衔接处,厚度相同,而在每个区域内,例如弧形过渡部14内,导热层的厚度连续变化,而当底壁12具有上凸面122时,优选地,上凸面122为平面时,导热层在上凸面122内等厚度,另外,导热层在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162内等厚变化,能够提高锅具基体10内侧整体的导热效果的均衡性,有利于对食材进行均匀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底壁12的中心区域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至350μm。
在该实施例中,底壁12的中心区域上凸面122内侧的导热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至350μm,一方面避免导热层过薄,薄于50μm,而使得传热效果差,无法实现均匀传热,进而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且极易出现糊底等情况;另一方面避免导热层过厚,厚于350μm,而浪费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导热层通过热喷涂、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成型在锅具基体10上。
在该实施例中,导热层通过热喷涂或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沉积在锅具基体10上。一方面便于生产加工,方便直接采用上述方式在锅具基体10的内表面设置不同厚度的导热层,来控制锅具基体10内表面各部位的传热能力;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导热层随着锅具基材一起拉伸或弯曲形变时,尤其在导热层通过热轧、冷轧或爆炸焊等方式制备而成时,导热层出现宏观或微观开裂的情况,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微观的开裂对覆盖在自身上的涂层造成影响,也杜绝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材料间的原电池反应等多种问题,确保导热层的导热效果,且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导热层通过热喷涂、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成型在锅具基体10上,也杜绝了锅具由多层材质复合而层,所带来的在拉伸成型过程中,因复合板材各个部位受到的拉力不同,而导致各层材质厚度分布不均,所引发的热量传导不均的问题。优选地,导热层通过热喷涂的方式成型在锅具基体1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锅具还包括:不粘层,设置在导热层的内表面。优选地,不粘层包括以下任一层或其组合:氟树脂层、聚醚醚酮层及陶瓷涂层。其中,陶瓷涂层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铝层和氧化钛层,氟树脂层包括但不限于PTFE层和PFA层。其中,PTFE层为聚四氟乙烯层,PFA层为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不粘层的厚度范围为20um至80um。
在该实施例中,不粘层的厚度优选为20um至80um,一方面避免不粘层厚度过小,小于20um而导致不粘效果差,且极易损坏使内部结构外露;另一方面避免不粘层厚度过厚,厚于80um而浪费材料,且影响锅具内部食材受热效果。具体地,不粘层可包括底油层和面油层,两者分开制备,或者不粘层包括底油层、中油层及面油层,三者分开制备,以提供不粘性,便于对烹饪后的食物残留进行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锅具基体10为铁质基体或不锈钢基体。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具基体10为铁质基体或不锈钢基体,导磁性好,保温效果好。优选地,锅具基体10为430不锈钢基体,或铸铁基体或低碳钢基体或精铁基体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锅具。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锅具,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优选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锅具为电饭煲内胆或电压力锅内胆。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磁加热装置,以对锅具进行加热。优选地,在使用时,锅具搭设在电磁加热装置的上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具基体,所述锅具基体包括底壁、侧壁和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的弧形过渡部;和
导热层,覆盖在所述锅具基体的内表面,所述弧形过渡部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底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和/或所述弧形过渡部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包括垂直延伸的竖直侧壁、与所述弧形过渡部衔接的弧形侧壁和连接所述竖直侧壁和所述弧形侧壁的过渡侧壁;
其中,所述竖直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弧形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所述过渡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弧形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包括位于其中心区域的上凸面;
所述竖直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与所述上凸面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和/或
所述过渡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与所述上凸面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8至0.9,和/或
所述弧形侧壁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与所述上凸面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5至0.8。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过渡部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与所述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1至1.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具基体还包括与所述侧壁连接并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底壁的中心区域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
所述翻边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与所述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0.9至1.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在所述锅具基体的内表面连续分布,且所述导热层的厚度除所述底壁的中心区域的上凸面以及所述侧壁的竖直延伸的区域以外连续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的中心区域上凸面内侧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范围为50μm至3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层通过热喷涂、冷喷涂或扩散的方式成型在所述锅具基体上。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
CN201820777333.9U 2018-05-23 2018-05-23 锅具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784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7333.9U CN208784367U (zh) 2018-05-23 2018-05-23 锅具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7333.9U CN208784367U (zh) 2018-05-23 2018-05-23 锅具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4367U true CN208784367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77333.9U Active CN208784367U (zh) 2018-05-23 2018-05-23 锅具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43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6479A (zh) * 2021-04-13 2021-07-30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468062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系统、烹饪控制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0626A (zh) * 2020-12-29 2022-07-01 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系统、烹饪控制方法、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3186479A (zh) * 2021-04-13 2021-07-30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86479B (zh) * 2021-04-13 2022-02-01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84367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1408584U (zh) 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电饭锅
CN108618583A (zh) 一种电磁加热专用双层真空保温锅的结构
CN105795887B (zh) 锅体及具有其的炊具
CN207285912U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锅
CN205072647U (zh) 一种新型陶瓷锅
CN213963004U (zh) 一种锅具以及烹饪设备
CN201668267U (zh) 一种无油烟不粘锅
CN210727482U (zh) 锅具和包括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WO2023216524A1 (zh) 一种锅体和炒锅
CN101744521A (zh) 不隔水式节能电炖盅
CN102370421A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03723877U (zh) 一种节能电热锅
CN2854388Y (zh) 电磁灶换能片
CN207323268U (zh) 一种变频回旋式智能电饭锅
CN212465755U (zh) 远红外加热烤盘和烹饪装置
CN202277212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08017368U (zh) 锅具及烹饪设备
CN206924009U (zh) 内锅、电压力锅及电饭锅
CN20749254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1005544Y (zh) 一种烧烤器
CN205338595U (zh) 一种多用锅
CN20946386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用的全玻璃烤盘
CN211534036U (zh) 容器和具有该容器的烹饪器具
CN201595652U (zh) 一种双层隔热煮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