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3038U - 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83038U CN208683038U CN201821477824.8U CN201821477824U CN208683038U CN 208683038 U CN208683038 U CN 208683038U CN 201821477824 U CN201821477824 U CN 201821477824U CN 208683038 U CN208683038 U CN 2086830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eatpillar
- affixed
- damping structure
- battery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主梁管包括前段管和中段管,前段管通过折叠器与中段管连接构成折叠式主梁管,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固接,鞍座管分别与上电池框架和下电池框架固接,上电池框架与对称平行设置的两只补强弯管固接,下电池框架通过转轴套管与对称设置的平叉管铰接,所述鞍座管、上电池框架、下电池框架与补强弯管构成电池存放空间,补强弯管中部通过偏心式固定座与减震器上端铰接,减震器下端与平叉管固接的后轴支撑片销接,构成双减震结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车架整体的强度前提下,保留车架的长度不变,保持了车架存放电池的紧凑性,又可以增加双减震结构。大大提高了骑行舒适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市场上推出多种款式的折叠电动自行车,车架主要结构主要是以横梁管绕水平轴折叠方式,电池安装于鞍座管的后方,车架后立叉与鞍座垫连接。该结构存在的缺陷是:舒适性低--折叠电动自行车因折叠结构限制了电池的安装位置。现有技术则采用外装减震鞍座管的结构来缓解路面颠簸感。该结构也同时给鞍座管的高度升降带来限制。故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车架的减震结构不完善,导致自行车的骑行舒适性很低;安全性低-单减震的结构,骑行时前后中心不稳,易偏摆存有安全隐患。
自行车市场亟待推出一款具有良好减震结构、骑行舒适、安全的电动自行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车车架,既不会加长车架的长度,又能满足折叠结构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车车架,包括主梁管及与其固接的鞍座管,鞍座管与平叉固接,其特征是:所述主梁管包括前段管和中段管,前段管通过折叠器与中段管连接构成折叠式主梁管,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固接,鞍座管分别与上电池框架和下电池框架固接,上电池框架与对称平行设置的两只补强弯管固接,下电池框架通过转轴套管与对称设置的平叉管铰接,所述鞍座管、上电池框架、下电池框架与补强弯管构成电池存放空间;对称的补强弯管中部通过偏心式固定座分别与减震器上端铰接,减震器下端与平叉管固接的后轴支撑片销接,构成双减震结构。
所述补强弯管上部与后衣架连接,后衣架前端与上电池框架连接。
所述上电池框架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中间设有横梁,围成框型。
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连接处固接有上加强筋板。
所述中段管通过支撑管与鞍座管下部连接,支撑管与鞍座管下部连接处固接有下加强筋板,支撑管、鞍座管及下加强筋板与五通管固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车架整体的强度前提下,既能构保持了车架存放电池的紧凑性及美观性,保留车架的长度不变,又可以增加了双减震结构。当骑行遇到左右前后颠簸偏摆受力不均匀时,保证了车架整体的强度,大大提高了骑行舒适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补强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平叉管与下电池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电池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单只减震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段管,2、中段管,3、折叠器,4、折叠式主梁管,5、鞍座管,6、上电池框架,7、下电池框架,8、补强弯管,9、转轴套管,10、平叉管,11、电池存放空间,12、偏心式固定座,13、减震器,14、后轴支撑片,15、后衣架,16、上加强筋板,17、支撑管,18、下加强筋板,19、五通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详见附图1-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包括主梁管及与其固接的鞍座管,鞍座管与平叉固接,所述主梁管包括前段管1和中段管2,前段管通过折叠器3与中段管连接构成折叠式主梁管4,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5固接,鞍座管分别与上电池框架6和下电池框架7固接,上电池框架与对称平行设置的两只补强弯管8固接,下电池框架通过转轴套管9与对称设置的平叉管10铰接,所述鞍座管、上电池框架、下电池框架与补强弯管构成电池存放空间11;对称的补强弯管中部通过偏心式固定座12分别与减震器13上端铰接,减震器下端与平叉管固接的后轴支撑片14销接,构成双减震结构。所述上电池框架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中间设有横梁,围成框型。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补强弯管上部与后衣架15连接,后衣架前端与上电池框架连接。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连接处固接有上加强筋板16。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中段管通过支撑管17与鞍座管下部连接,支撑管与鞍座管下部连接处固接有下加强筋板18,支撑管、鞍座管及下加强筋板与五通管19固接。
本实施例的结构既保留了鞍座管、上电池框架、下电池框架与补强弯管构成的电池存放空间11,同时采用对称的补强弯管中部通过偏心式固定座12分别与减震器13上端铰接,减震器下端与平叉管固接的后轴支撑片14销接,构成了双减震结构,不但不影响整车的总长度,还可以设计出双减震结构,填补了折叠电动自行车双减震结构的空白。本车架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质,车身更轻易操控。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包括主梁管及与其固接的鞍座管,鞍座管与平叉固接,其特征是:所述主梁管包括前段管和中段管,前段管通过折叠器与中段管连接构成折叠式主梁管,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固接,鞍座管分别与上电池框架和下电池框架固接,上电池框架与对称平行设置的两只补强弯管固接,下电池框架通过转轴套管与对称设置的平叉管铰接,所述鞍座管、上电池框架、下电池框架与补强弯管构成电池存放空间;对称的补强弯管中部通过偏心式固定座分别与减震器上端铰接,减震器下端与平叉管固接的后轴支撑片销接,构成双减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补强弯管上部与后衣架连接,后衣架前端与上电池框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上电池框架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中间设有横梁,围成框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中段管与鞍座管连接处固接有上加强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中段管通过支撑管与鞍座管下部连接,支撑管与鞍座管下部连接处固接有下加强筋板,支撑管、鞍座管及下加强筋板与五通管固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77824.8U CN208683038U (zh) | 2018-09-10 | 2018-09-10 | 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77824.8U CN208683038U (zh) | 2018-09-10 | 2018-09-10 | 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83038U true CN208683038U (zh) | 2019-04-02 |
Family
ID=65889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7782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3038U (zh) | 2018-09-10 | 2018-09-10 | 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83038U (zh) |
-
2018
- 2018-09-10 CN CN201821477824.8U patent/CN2086830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83038U (zh) | 具有双减震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 |
CN103786817A (zh) | 电动自行车的主架体 | |
CN203461024U (zh) |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204279814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 |
CN203020486U (zh) | 折叠车架 | |
CN204979057U (zh) | 双梁纵向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208683039U (zh) | 一字流线型结构的折叠电动车车架 | |
CN205971686U (zh) | 一种上管下双弹簧减震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 |
CN204415637U (zh) | 一种新型避震自行车车架 | |
CN207000702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 | |
CN201932293U (zh) | 电动三轮车车架 | |
CN206171693U (zh) | 一种新型减震自行车车架 | |
CN201169346Y (zh) | 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214296287U (zh) | 一种减震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104512507A (zh) | 一种折叠避震自行车车架 | |
CN103847890A (zh) | 一种带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208453175U (zh) |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 |
CN214875309U (zh) | 新型车架结构 | |
CN108394467A (zh) | 一种电动车车架 | |
CN213705674U (zh) | 一种双减震自行车车架 | |
CN216002906U (zh) | 一种亲子自行车车架 | |
CN213705669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折叠自行车车架 | |
CN202686625U (zh) | 一种新型避震车架 | |
CN207450119U (zh) | 一种耐用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 |
CN209051536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