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0687U -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0687U
CN208630687U CN201821201253.5U CN201821201253U CN208630687U CN 208630687 U CN208630687 U CN 208630687U CN 201821201253 U CN201821201253 U CN 201821201253U CN 208630687 U CN208630687 U CN 208630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rotary shaft
basket
bar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12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霏霏
傅贵华
郭献忠
郭莉鸿
张水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2012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0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0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06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突破传统童车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儿童置于盛装篮中,盛装篮自动下垂,看护者手持左把手和右把手对童车进行推拉,盛装篮依靠第八左转轴和第八右转轴进行前后摆动,可对童车的前后振动进行缓冲;遇坑洼路面,利用左下拉簧和左上拉簧伸长或收缩使整个左支架出现竖向收缩或伸长现象,利用右下拉簧和右上拉簧伸长或收缩使整个右支架出现竖向收缩或伸长现象,对盛装篮进行缓冲,不会对儿童产生冲击,不会对儿童产生冲击,可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乘坐更加舒适。并且当童车前后摆动时,盛装篮始终保持下垂,儿童始终朝向上,不会出现过度前俯和后仰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的减震吊篮式童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童车的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 CN201610133159.X公开一种童车或可折叠的童车,其具有在折叠状态下在一倾斜面移动的滑动框,一些接头位于所述滑动框的分界部中,滑动框上部从而可以在折叠时相对于滑动框下部围绕这些接头的水平轴旋转,所述童车还具有带车轮的底架,其中,在折叠状态下,滑动框下部和滑动框上部以及底架的至少一部分几乎平行或至少呈一平角,童车从而实现平整的紧凑状态,其中,所述可相对旋转的滑动框的上下部均为U形,其中,前轮的悬挂位于滑动框的下部上,而后轮的悬挂则位于底架的后框架上,所述后框架具有一水平横梁,一横向延伸的接头套位于滑动框下部上,后框架的位置靠上的水平横梁可围绕水平轴旋转地容纳在所述接头套中,其中在底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支柱,所述支柱在其下部末端分别铰接安装在底架的后框架上,而在其上部末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滑动框上部上,其中,具有所有重要的功能结构部件的滑动框和底架优选仅由五个各相互连接的塑料喷注结构部件构成,即,一个具有滑动框上部的结构部件,一个具有滑动框下部的结构部件,一个具有后框架的结构部件,以及两个支撑腿,所述两个支撑腿的底部末端分别铰接安装在底架的后框架上,顶部末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滑动框的上部上。
该发明具有折叠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与市场上其他童车类似,减震作用不明显,尤其是遇到颠簸路面时,会对儿童造成较大冲击,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上下楼过程中同一监护人既要抱儿童又要搬运童车非常不便且对熟睡的儿童产生不良影响,适应性有待提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乘坐更加舒适,方便实用的减震吊篮式童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包括盛装篮,支撑盛装篮的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车轮;所述盛装篮具有朝前的前侧、朝后的后侧、朝左的左侧和朝右的右侧;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于所述盛装篮左侧的左支架,和支撑于盛装篮右侧的右支架;
所述左支架包括左主支杆,与所述盛装篮连接的左上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左下支部,以及支撑于左上支部和左下支部之间的左斜支杆;所述左主支杆包括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左斜杆部;所述左斜支杆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左斜杆部相交叉;所述左上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一左上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二左上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下端之间的左上拉簧;所述左下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一左下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二左下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下端之间的左下拉簧;所述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左斜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左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左斜杆部的上部通过第三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左斜支杆和左斜杆部的交叉部位通过第四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五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左斜杆部的下部通过第六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左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左斜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七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盛装篮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八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转轴、第二左转轴、第三左转轴、第四左转轴、第五左转轴、第六左转轴、第七左转轴和第八左转轴相互平行,且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右支架包括右主支杆,与所述盛装篮连接的右上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右下支部,以及支撑于右上支部和右下支部之间的右斜支杆;所述右主支杆包括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右斜杆部;所述右斜支杆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右斜杆部相交叉;所述右上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一右上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二右上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下端之间的右上拉簧;所述右下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一右下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二右下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下端之间的右下拉簧;所述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右斜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右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右斜杆部的上部通过第三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右斜支杆和右斜杆部的交叉部位通过第四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五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斜杆部的下部通过第六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右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斜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七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盛装篮的右侧与所述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八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转轴、第二右转轴、第三右转轴、第四右转轴、第五右转轴、第六右转轴、第七右转轴和第八右转轴相互平行,且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左转轴、第二左转轴、第三左转轴、第四左转轴、第五左转轴、第六左转轴、第七左转轴和第八左转轴与第一右转轴、第二右转轴、第三右转轴、第四右转轴、第五右转轴、第六右转轴、第七右转轴和第八右转轴一一左右对应。
还包括连接于左斜杆部上端的左把手,和连接于右斜杆部上端的右把手;所述左把手的上端形成有向后弯曲的左弯转部,所述右把手的上端形成有向后弯曲的右弯转部。
所述左主支杆还包括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左把手连接的左竖杆部,所述右主支杆还包括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右把手连接的左竖杆部。
所述左竖杆部和右竖杆部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后连接加强杆。
所述第一左上支杆、第二左上支杆、左斜支杆的上部和左斜杆部的上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左下支杆、第二左下支杆、左斜支杆的下部和左斜杆部的下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右上支杆、第二右上支杆、右斜支杆的上部和右斜杆部的上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右下支杆、第二右下支杆、右斜支杆的下部和右斜杆部的下部构成平行四边形。
所述车轮包括连接于所述左斜杆部下端的左前轮,连接于所述右斜杆部下端的右前轮,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下端的左后轮,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下端的右后轮;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之间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左斜杆部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左延伸部,所述右斜杆部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右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连接加强杆;所述左前轮设于所述左延伸部与前连接加强杆的连接处,所述右前轮设于所述右延伸部与前连接加强杆的连接处。
所述后轮的直径比所述前轮的直径大。
所述盛装篮包括与所述第八左转轴连接的左侧壁,与所述第八右转轴连接的右侧壁,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之间的前挡板和水平设置的桌板,以及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后端之间的后靠板,以及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并处于前挡板和后靠板之间的座板。
所述左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八左转轴连接的左侧连接孔,所述右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八右转轴连接的右侧连接孔;所述左侧连接孔和右侧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各所述左侧连接孔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各所述右侧连接孔与各所述左侧连接孔一一左右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吊篮式童车,突破传统童车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儿童置于盛装篮中,盛装篮自动下垂,看护者手持左把手和右把手对童车进行推拉,当路面颠簸时,盛装篮依靠第八左转轴和第八右转轴进行前后摆动,可对童车的前后振动进行缓冲;同时看护者可扳动左主支杆将前轮翘起,仅利用后轮进行支撑,当后轮受到凸起冲击时,左支架依靠第一左转轴、第二左转轴、第三左转轴、第四左转轴、第五左转轴、第六左转轴和第七左转轴,使第一左下支杆、第二左下支杆、左斜支杆的下部和左斜杆部的下部构成的四边形,第一左上支杆、第二左上支杆、左斜支杆的上部和左斜杆部的上部构成的四边形均发生在水平方向逐渐呈扁平状的变形,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的上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左下拉簧伸长,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的下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左上拉簧伸长;同时右支架依靠第一右转轴、第二右转轴、第三右转轴、第四右转轴、第五右转轴、第六右转轴和第七右转轴,使第一右下支杆、第二右下支杆、右斜支杆的下部和右斜杆部的下部构成的四边形,第一右上支杆、第二右上支杆、右斜支杆的上部和右斜杆部的上部构成的四边形均发生在水平方向逐渐呈扁平状的变形,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的上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右下拉簧伸长,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的下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右上拉簧伸长;利用左下拉簧和左上拉簧伸长使整个左支架出现竖向收缩现象,利用右下拉簧和右上拉簧伸长使整个右支架出现竖向收缩现象,对盛装篮进行缓冲,不会对儿童产生冲击;相反地,当后轮遇到坑洼时,利用左下拉簧和左上拉簧收缩使整个左支架出现竖向伸长现象,利用右下拉簧和右上拉簧收缩使整个右支架出现竖向伸长现象,对盛装篮进行缓冲,不会对儿童产生冲击,可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乘坐更加舒适。并且当童车前后摆动时,盛装篮始终保持下垂,儿童始终朝向上,不会出现过度前俯和后仰情况。而且当遇到上下楼等特殊情况时,可利用左弯转部和右弯转部挂在看护者的肩膀上,将整个童车抬起,搬运更加方便,而且不会打扰熟睡的儿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吊篮式童车,其可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乘坐更加舒适,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盛装篮 11-左侧连接孔 12-右侧连接孔
211-左主支杆 2111-左斜杆部 21111-左延伸部 2112-左竖杆部 212-左上支部2121-第一左上支杆 2122-第二左上支杆 2123-左上拉簧 213-左下支部 2131-第一左下支杆 2132-第二左下支杆 2133-左下拉簧 214-左斜支杆 a1-第一左转轴 a2-第二左转轴a3-第三左转轴 a4-第四左转轴 a5-第五左转轴 a6-第六左转轴 a7-第七左转轴
221-右主支杆 2211-右斜杆部 22111-右延伸部 2212-右竖杆部 222-右上支部2221-第一右上支杆 2222-第二右上支杆 2223-右上拉簧 223-右下支部 2231-第一右下支杆 2232-第二右下支杆 2233-右下拉簧 224-右斜支杆 b1-第一右转轴 b2-第二右转轴b3-第三右转轴 b4-第四右转轴 b5-第五右转轴 b6-第六右转轴 b7-第七右转轴
31-前轮
32-后轮
41-左把手 42-右把手
51-后连接加强杆 52-前连接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如图1-4所示,包括盛装篮1,支撑盛装篮1的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车轮;优选地,盛装篮1具有朝前的前侧、朝后的后侧、朝左的左侧和朝右的右侧;支撑架包括支撑于盛装篮1左侧的左支架,和支撑于盛装篮1右侧的右支架;
优选地,左支架包括左主支杆,与盛装篮1连接的左上支部212,与车轮连接的左下支部213,以及支撑于左上支部212和左下支部213之间的左斜支杆214;左主支杆包括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左斜杆部 2111;左斜支杆214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并与左斜杆部2111相交叉;左上支部212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一左上支杆2121,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二左上支杆2122,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上支杆2121和第二左上支杆2122下端之间的左上拉簧2123;左下支部213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一左下支杆2131,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二左下支杆2132,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下支杆2131和第二左下支杆2132 下端之间的左下拉簧2133;第一左上支杆2121和第二左上支杆2122的上端通过第一左转轴a1枢接在一起,第一左上支杆2121的下端与左斜支杆 214的上端通过第二左转轴a2枢接在一起,第二左上支杆2122的下端与左斜杆部2111的上部通过第三左转轴a3枢接在一起,左斜支杆214和左斜杆部2111的交叉部位通过第四左转轴a4枢接在一起,第一左下支杆2131 和第二左下支杆2132的下端通过第五左转轴a5枢接在一起,第一左下支杆2131的上端与左斜杆部2111的下部通过第六左转轴a6枢接在一起,第二左下支杆2132的上端与左斜支杆214的下端通过第七左转轴a7枢接在一起,盛装篮1的左侧与第一左上支杆2121和第二左上支杆2122的上端通过第八左转轴枢接在一起;第一左转轴a1、第二左转轴a2、第三左转轴 a3、第四左转轴a4、第五左转轴a5、第六左转轴a6、第七左转轴a7和第八左转轴相互平行,且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优选地,右支架包括右主支杆221,与盛装篮1连接的右上支部222,与车轮连接的右下支部223,以及支撑于右上支部222和右下支部223之间的右斜支杆224;右主支杆221包括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右斜杆部2211;右斜支杆224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并与右斜杆部 2211相交叉;右上支部222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一右上支杆2221,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二右上支杆2222,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上支杆2221和第二右上支杆2222下端之间的右上拉簧2223;右下支部223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一右下支杆2231,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二右下支杆2232,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下支杆2231和第二右下支杆2232下端之间的右下拉簧2233;第一右上支杆2221和第二右上支杆2222的上端通过第一右转轴b1枢接在一起,第一右上支杆2221的下端与右斜支杆224的上端通过第二右转轴b2枢接在一起,第二右上支杆2222的下端与右斜杆部2211的上部通过第三右转轴b3枢接在一起,右斜支杆224 和右斜杆部2211的交叉部位通过第四右转轴b4枢接在一起,第一右下支杆2231和第二右下支杆2232的下端通过第五右转轴b5枢接在一起,第一右下支杆2231的上端与右斜杆部2211的下部通过第六右转轴b6枢接在一起,第二右下支杆2232的上端与右斜支杆224的下端通过第七右转轴b7 枢接在一起,盛装篮1的右侧与第一右上支杆2221和第二右上支杆2222 的上端通过第八右转轴枢接在一起;第一右转轴b1、第二右转轴b2、第三右转轴b3、第四右转轴b4、第五右转轴b5、第六右转轴b6、第七右转轴 b7和第八右转轴相互平行,且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优选地,第一左转轴a1、第二左转轴a2、第三左转轴a3、第四左转轴 a4、第五左转轴a5、第六左转轴a6、第七左转轴a7和第八左转轴与第一右转轴b1、第二右转轴b2、第三右转轴b3、第四右转轴b4、第五右转轴 b5、第六右转轴b6、第七右转轴b7和第八右转轴一一左右对应。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儿童置于盛装篮1中,盛装篮1自动下垂,看护者手持左把手41和右把手42对童车进行推拉,当路面颠簸时,盛装篮1依靠第八左转轴和第八右转轴进行前后摆动,可对童车的前后振动进行缓冲;同时看护者可扳动左主支杆将前轮31翘起,仅利用后轮32进行支撑,当后轮32受到凸起冲击时,左支架依靠第一左转轴a1、第二左转轴a2、第三左转轴a3、第四左转轴a4、第五左转轴a5、第六左转轴a6和第七左转轴a7,使第一左下支杆2131、第二左下支杆2132、左斜支杆214的下部和左斜杆部2111的下部构成的四边形,第一左上支杆2121、第二左上支杆 2122、左斜支杆214的上部和左斜杆部2111的上部构成的四边形均发生在水平方向逐渐呈扁平状的变形,第一左下支杆2131和第二左下支杆2132 的上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左下拉簧2133伸长,第一左上支杆2121和第二左上支杆2122的下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左上拉簧2123伸长;同时右支架依靠第一右转轴b1、第二右转轴b2、第三右转轴b3、第四右转轴b4、第五右转轴b5、第六右转轴b6和第七右转轴b7,使第一右下支杆2231、第二右下支杆2232、右斜支杆224的下部和右斜杆部2211的下部构成的四边形,第一右上支杆2221、第二右上支杆2222、右斜支杆224的上部和右斜杆部2211的上部构成的四边形均发生在水平方向逐渐呈扁平状的变形,第一右下支杆2231和第二右下支杆2232的上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右下拉簧2233伸长,第一右上支杆2221和第二右上支杆2222的下端逐渐远离,进而拉动右上拉簧2223伸长;利用左下拉簧2133和左上拉簧2123伸长使整个左支架出现竖向收缩现象,利用右下拉簧2233和右上拉簧2223伸长使整个右支架出现竖向收缩现象,对盛装篮1进行缓冲,不会对儿童产生冲击;相反地,当后轮32遇到坑洼时,利用左下拉簧2133和左上拉簧2123 收缩使整个左支架出现竖向伸长现象,利用右下拉簧2233和右上拉簧2223 收缩使整个右支架出现竖向伸长现象,对盛装篮1进行缓冲,不会对儿童产生冲击,可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乘坐更加舒适。并且当童车前后摆动时,盛装篮1始终保持下垂,儿童始终朝向上,不会出现过度前俯和后仰情况。盛装篮1具体可为网框结构,具有网孔更加通风透气。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左斜杆部2111上端的左把手41,和连接于右斜杆部2211上端的右把手42;左把手41的上端形成有向后弯曲的左弯转部,右把手42的上端形成有向后弯曲的右弯转部。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遇到上下楼等特殊情况时,可利用左弯转部和右弯转部挂在看护者的肩膀上,将整个童车抬起,搬运更加方便,而且不会打扰熟睡的儿童。优选地,第一左转轴a1和第八左转轴可为同一根转轴,第一右转轴b1和第八右转轴可为同一根转轴。
当左弯转部和右弯转部挂在看护者肩膀上后,为了使看护者更加舒适方便的把持童车,优选地,左主支杆还包括竖向设置并与左把手41连接的左竖杆部2112,右主支杆221还包括竖向设置并与右把手42连接的左竖杆部2112。
为了增强童车挂在肩膀后的强度,优选地,左竖杆部2112和右竖杆部 2212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后连接加强杆51。
为了使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变形更加规则顺畅,优选地,第一左上支杆 2121、第二左上支杆2122、左斜支杆214的上部和左斜杆部2111的上部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左下支杆2131、第二左下支杆2132、左斜支杆214的下部和左斜杆部2111的下部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右上支杆2221、第二右上支杆2222、右斜支杆224的上部和右斜杆部2211的上部构成平行四边形;第一右下支杆2231、第二右下支杆2232、右斜支杆224的下部和右斜杆部 2211的下部构成平行四边形。
为了提高稳定性,优选地,车轮包括连接于左斜杆部2111下端的左前轮31,连接于右斜杆部2211下端的右前轮31,连接于第一左下支杆2131 和第二左下支杆2132下端的左后轮32,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下支杆2231和第二右下支杆2232下端的右后轮32;左后轮32和右后轮32之间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
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和支撑强度,优选地,左斜杆部2111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左延伸部21111,右斜杆部2211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右延伸部22111,左延伸部21111和右延伸部2211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连接加强杆52;左前轮31设于左延伸部21111与前连接加强杆52的连接处,右前轮31设于右延伸部22111与前连接加强杆52的连接处。而且,左延伸部21111和右延伸部22111可为盛装篮1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结构也更加合理。
优选地,后轮32的直径比前轮31的直径大。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前轮31可采用市场上现有的童车车轮,后轮32可采用直径更大的车轮,直径更大的车轮可在较小的凸起或低洼处不产生明显的颠簸,进而忽略大多数颠簸路面,进一步减轻对儿童的颠簸冲击。优选地,前轮31 为万向轮。
优选地,盛装篮1包括与第八左转轴连接的左侧壁,与第八右转轴连接的右侧壁,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之间的前挡板和水平设置的桌板,以及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后端之间的后靠板,以及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并处于前挡板和后靠板之间的座板。此结构可使盛装篮1更加完整,为儿童提供更加可靠安全的盛装保护。
优选地,左侧壁形成有与第八左转轴连接的左侧连接孔11,右侧壁形成有与第八右转轴连接的右侧连接孔12;左侧连接孔11和右侧连接孔12 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各左侧连接孔11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各右侧连接孔12与各左侧连接孔11一一左右对应。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看护者可利用前后的各左侧连接孔11和右侧连接孔12对盛装篮1进行前后位置调整,根据儿童坐姿或体重等进行适应性调节,达到最适宜的下垂角度和朝向。具体结构可为,各相邻左侧连接孔11之间具有左侧连通滑道,各相邻右侧连接孔12之间具有右侧连通滑道,在调节盛装篮1前后位置时,可利用左侧连通滑道和右侧连通滑道在相邻孔之间进行滑动。
优选地,前挡板的下部形成有通口,更加通风透气。优选地,座板的高度低于桌板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篮,支撑盛装篮的支撑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车轮;所述盛装篮具有朝前的前侧、朝后的后侧、朝左的左侧和朝右的右侧;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于所述盛装篮左侧的左支架,和支撑于盛装篮右侧的右支架;
所述左支架包括左主支杆,与所述盛装篮连接的左上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左下支部,以及支撑于左上支部和左下支部之间的左斜支杆;所述左主支杆包括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左斜杆部;所述左斜支杆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左斜杆部相交叉;所述左上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一左上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二左上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下端之间的左上拉簧;所述左下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一左下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二左下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下端之间的左下拉簧;所述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左斜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左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左斜杆部的上部通过第三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左斜支杆和左斜杆部的交叉部位通过第四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五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左斜杆部的下部通过第六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左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左斜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七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盛装篮的左侧与所述第一左上支杆和第二左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八左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左转轴、第二左转轴、第三左转轴、第四左转轴、第五左转轴、第六左转轴、第七左转轴和第八左转轴相互平行,且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右支架包括右主支杆,与所述盛装篮连接的右上支部,与所述车轮连接的右下支部,以及支撑于右上支部和右下支部之间的右斜支杆;所述右主支杆包括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右斜杆部;所述右斜支杆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右斜杆部相交叉;所述右上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一右上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二右上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下端之间的右上拉簧;所述右下支部包括处于前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前至后倾斜设置的第一右下支杆,处于后方并由上至下逐渐由后至前倾斜设置的第二右下支杆,以及连接于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下端之间的右下拉簧;所述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一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右斜支杆的上端通过第二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右上支杆的下端与所述右斜杆部的上部通过第三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右斜支杆和右斜杆部的交叉部位通过第四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五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斜杆部的下部通过第六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右下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右斜支杆的下端通过第七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盛装篮的右侧与所述第一右上支杆和第二右上支杆的上端通过第八右转轴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右转轴、第二右转轴、第三右转轴、第四右转轴、第五右转轴、第六右转轴、第七右转轴和第八右转轴相互平行,且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左转轴、第二左转轴、第三左转轴、第四左转轴、第五左转轴、第六左转轴、第七左转轴和第八左转轴与第一右转轴、第二右转轴、第三右转轴、第四右转轴、第五右转轴、第六右转轴、第七右转轴和第八右转轴一一左右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左斜杆部上端的左把手,和连接于右斜杆部上端的右把手;所述左把手的上端形成有向后弯曲的左弯转部,所述右把手的上端形成有向后弯曲的右弯转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支杆还包括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左把手连接的左竖杆部,所述右主支杆还包括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右把手连接的左竖杆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杆部和右竖杆部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后连接加强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上支杆、第二左上支杆、左斜支杆的上部和左斜杆部的上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左下支杆、第二左下支杆、左斜支杆的下部和左斜杆部的下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右上支杆、第二右上支杆、右斜支杆的上部和右斜杆部的上部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右下支杆、第二右下支杆、右斜支杆的下部和右斜杆部的下部构成平行四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连接于所述左斜杆部下端的左前轮,连接于所述右斜杆部下端的右前轮,连接于所述第一左下支杆和第二左下支杆下端的左后轮,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右下支杆和第二右下支杆下端的右后轮;所述左后轮和右后轮之间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斜杆部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左延伸部,所述右斜杆部的下端形成有向前延伸的右延伸部,所述左延伸部和右延伸部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连接加强杆;所述左前轮设于所述左延伸部与前连接加强杆的连接处,所述右前轮设于所述右延伸部与前连接加强杆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的直径比所述前轮的直径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装篮包括与所述第八左转轴连接的左侧壁,与所述第八右转轴连接的右侧壁,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之间的前挡板和水平设置的桌板,以及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后端之间的后靠板,以及连接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并处于前挡板和后靠板之间的座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八左转轴连接的左侧连接孔,所述右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八右转轴连接的右侧连接孔;所述左侧连接孔和右侧连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各所述左侧连接孔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各所述右侧连接孔与各所述左侧连接孔一一左右对应。
CN201821201253.5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30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253.5U CN208630687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1253.5U CN208630687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0687U true CN208630687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12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30687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06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664A (zh) * 2019-10-23 2019-12-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上肢外骨骼的减振装置
CN112046581A (zh) * 2020-08-11 2020-12-0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香蕉果穗田间采运的自水平减震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664A (zh) * 2019-10-23 2019-12-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上肢外骨骼的减振装置
CN112046581A (zh) * 2020-08-11 2020-12-0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香蕉果穗田间采运的自水平减震装置
CN112046581B (zh) * 2020-08-11 2021-07-2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香蕉果穗田间采运的自水平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30687U (zh)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CN209176766U (zh) 多功能儿童手推车
CN112046590A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2608995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7843025U (zh) 手推车
CN216424522U (zh) 童车
CN109334749A (zh)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CN202152087U (zh) 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
CN210149402U (zh) 一种多功能宝宝推车
CN206968748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9521744U (zh)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CN206198180U (zh) 可折叠避震轮椅
CN217496221U (zh) 一种婴儿车折叠车架
CN216424524U (zh) 童车
CN217892949U (zh) 儿童推车
CN208411832U (zh) 一种智能婴儿推车
CN209904854U (zh) 一种童车
CN219056502U (zh) 一种儿童车
CN213292402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9479737U (zh) 儿童推车
CN219056340U (zh) 儿童推车
CN113859348B (zh) 童车
CN212243504U (zh) 儿童推车
CN217074494U (zh) 一种儿童座兜及儿童推车
CN217892950U (zh) 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