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8180U - 可折叠避震轮椅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避震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8180U
CN206198180U CN201620960316.XU CN201620960316U CN206198180U CN 206198180 U CN206198180 U CN 206198180U CN 201620960316 U CN201620960316 U CN 201620960316U CN 206198180 U CN206198180 U CN 206198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hock
vehicle frame
frame
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03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余增
杨成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s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s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s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s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603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8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8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8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避震轮椅,包括左前轮(1)、右前轮(2)、左后轮(3)、右后轮(4)、左前轮架(5)、右前轮架(6)、左后轮架(7)、右后轮架(8)、左车架及右车架,左、右前轮与左、右前轮架相连,左、右后轮与左、右后轮架相连,左、右车架通过折叠机构相互铰接,左、右前轮架及左、右后轮架均通过一双连杆装置分别与左、右车架的前下管及后下管相铰接,在四个双连杆装置的上连杆(9)与左、右车架上管的前端及后端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避震器(12)。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不仅具有良好地四轮独立避震效果,而且其整体连接刚度及四个车轮的行驶稳定性也非常良好,同时,它还具有收合折叠功能。

Description

可折叠避震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是一种可折叠避震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轮椅有多种多样,通常其组成部件有:起整体支撑作用的车架主体,供使用者乘坐的座垫和靠背垫,扶手,前、后轮及脚托。但大多数的轮椅,其车架均为各种管件焊接而成,其前、后轮也是直接装配在车架上的,所以当其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或者上下台阶时,将产生较大的颠簸震动,使乘坐者极不舒服,尤其是对于刚动完手术或心脏不好的乘坐者来说,这种较大的颠簸震动会使其痛楚加剧。为了减缓这种颠簸震动,出现了一种避震轮椅,该种避震轮椅通过在其前轮和后轮上安装避震器来吸收颠簸震动,但是这种轮椅的前、后轮避震器所使用的避震弹簧是长短不一的,表现为前轮避震器的避震弹簧较短,后轮避震器的避震弹簧较长,由于前轮避震器的避震弹簧较短,且其与后轮避震器的较长的避震弹簧的弹性系数差距较大,所以导致该种轮椅的避震效果不好,同时,该种轮椅的前轮避震器设置在前叉上,这样会使前叉的结构变得较为复杂,而且该种轮椅的前、后轮避震器均是与车架及前、后轮直接连接,而避震器是不能承受向左或向右的转力的,所以使得该种轮椅的前、后轮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另外,该种避震轮椅的车架为左右一体式固定车架,所以其不能收合折叠,占地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避震轮椅,它不仅具有良好地四轮独立避震效果,而且其整体连接刚度及四个车轮的行驶稳定性也非常良好,同时,它还具有收合折叠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折叠避震轮椅,包括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左前轮架、右前轮架、左后轮架、右后轮架、左车架及右车架,其中,左、右前轮分别与左、右前轮架相连,左、右后轮分别与左、右后轮架相连,所述的左、右车架相互连接,所述的左、右前轮架及左、右后轮架均通过一连杆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左、右车架的前端及后端相铰接,于所述的四个连杆装置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部分之间均设置有避震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右车架均包括一根车架上管和两根分别位于车架上管中前部及中后部的下管,所述的连杆装置为由上连杆和下连杆构成的双连杆装置,四个所述的双连杆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轮架及车架下管相铰接,且双连杆装置与轮架及车架下管之间相互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结构,四个所述的避震器分别设于四个所述的双连杆装置的上连杆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上管部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避震器包括避震柱、避震弹簧及弹力调整块,所述避震柱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上连杆及车架上管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震弹簧套设于避震柱上,所述的弹力调整块与避震柱顶部螺纹连接,四个避震器的避震弹簧的长度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双连杆装置的上、下连杆的两端均通过一横截面呈U形的支架和螺栓分别与轮架及车架下管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右车架通过一折叠机构相铰接,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左交叉工字架、右交叉工字架、左交叉连杆、右交叉连杆、卡槽、连接耳及连接部,左、右车架的两下管均通过一所述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两连接部上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的连接耳,左、右车架的上管上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的卡槽,所述的左、右交叉工字架的一端对应座于各自车架上的一对卡槽内,左、右交叉工字架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车架上的一对连接耳交叉铰接,所述的左、右交叉连杆对应设于左、右车架的上管上,且左交叉连杆与左交叉工字架连杆铰接,右交叉连杆与右交叉工字架连杆铰接。
进一步地,于所述的左、右后轮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倾斜装置,所述防倾斜装置包括连杆和小车轮,两根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左、右后轮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的小车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右后轮架均为齿轮箱架,于左齿轮箱架与左后轮之间设有左电机,于右齿轮箱架与右后轮之间设有右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折叠避震轮椅不仅具有良好地四轮独立避震效果,而且其整体连接刚度及四个车轮的行驶稳定性也非常良好,同时,它还具有收合折叠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前轮行驶在高地不平的路面上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后轮行驶在高地不平的路面上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收合折叠后的正视图。
图中标记为:1-左前轮,2-右前轮,3-左后轮,4-右后轮,5-左前轮架,6-右前轮架,7-左后轮架,8-右后轮架,9-上连杆,10-下连杆,11-U形支架,12-避震器,13-避震柱,14-弹力调节块,15-避震弹簧,16-左车架上管, 17-右车架上管, 18-左交叉工字架, 19-右交叉工字架, 20-卡槽,21-左交叉连杆,22-右交叉连杆,23-连接部,24-连接耳,25-右电机,26-左电机,27-防倾斜装置,28-右车架前下管,29-右车架后下管,30-左车架前下管,31-左车架后下管,32-左交叉工字架连杆,33-右交叉工字架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包括左前轮1、右前轮2、左后轮3、右后轮4、左前轮架5、右前轮架6、左后轮架7、右后轮架8、左车架及右车架,其中,左前轮1与左前轮架5相连,右前轮2与右前轮架6相连,左后轮3与左后轮架7相连,右后轮4与右后轮架8相连;所述左、右车架均包括一根车架上管和两根分别位于车架中前部及中后部的车架下管,即左车架上管16、左车架前下管30及左车架后下管31和右车架上管17、右车架前下管28及右车架后下管29,且左、右车架的前、后下管均通过一连接部23固定相连,左、右车架的两连接部23上靠近车架内侧分别设置有一对连接耳24,左、右车架的上管上均设置有一对卡槽20,然后将左、右两交叉工字架的一端分别座于左、右车架上的两对卡槽20内,即左交叉工字架18座于左车架上的一对卡槽20内,右交叉工字架19座于右车架上的一对卡槽20内,左、右交叉工字架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车架上的一对连接耳24交叉铰接,即左交叉工字架18的另一端与右车架上的一对连接耳24相铰接,右交叉工字架19的另一端与左车架上的一对连接耳24相铰接,左车架上管16上还设置有一左交叉连杆21,且左交叉连杆21与左交叉工字架连杆32相铰接,右车架上管17上也设置有一右交叉连杆22,且右交叉连杆22与右交叉工字架连杆33相铰接。
所述左前轮架、左后轮架、右前轮架及右后轮架均通过一连杆装置分别与左、右车架的前、后下管相铰接,所述的连杆装置为由上、下连杆构成的双连杆装置,上连杆9和下连杆10的两端均通过一横截面呈U形的支架11和螺栓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轮架及车架下管相铰接,且使上、下连杆与轮架及车架下管之间相互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结构,即左前轮架5与左车架前下管30、左后轮架7与左车架后下管31、右前轮架6与右车架前下管28及右后轮架8与右车架后下管29均通过所述的双连杆装置相铰接。在所述的四个双连杆装置的上连杆9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上管部分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避震器12,即与左车架前下管30相连的上连杆9和左车架上管16前端、与左车架后下管31相连的上连杆9和左车架上管16后端、与右车架前下管28相连的上连杆9和右车架上管17前端及与右车架后下管29相连的上连杆9和右车架上管17后端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避震器12,所述的避震器12包括避震柱13、避震弹簧15及弹力调节块14,所述避震柱1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上连杆9及车架上管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震弹簧15套设于避震柱13上,所述的弹力调节块14通过螺纹与避震柱13顶部连接,且四个避震器12的避震弹簧15的长度均较长且相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四个避震器均设置在四个双连杆装置的上连杆与左、右车架的上管之间,且四个避震器的避震弹簧的长度均较长且相等,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具有非常良好的四轮独立避震效果。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四个轮架均通过双连杆装置与左、右车架的前、后下管相铰接,且双连杆装置与轮架及车架下管之间相互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结构,所以轮架与车架之间的连接刚度得到了提升,同时,如图3、图4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双连杆装置与轮架及车架下管之间构成的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连接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四个车轮在行驶过程中能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增强了车轮行驶的稳定性。另外,如图5、图6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的左、右车架采用了左、右交叉工字架及左、右交叉连杆相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具有收合折叠功能,减小了轮椅的占用空间。
为了防止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倾斜,在左、右后轮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倾斜装置27,所述防倾斜装置27包括一根连杆和两个小车轮,其中,左连杆的一端与左后轮架7固定连接,左连杆的另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的小车轮,右连杆的一端与右后轮架8固定连接,右连杆的另一端的左、右两侧同样分别设有一个小车轮。
当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需要作为一个电动轮椅来使用时,只需将左后轮架7替换为左齿轮箱架,将右后轮架8替换为右齿轮箱架,然后再在左齿轮箱架与左后轮3之间及右齿轮箱架与右后轮4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左电机26和一个右电机25,左电机26和右电机25分别与相应齿轮箱架的齿轮箱传动连接,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具有电动行驶功能,且同样稳定、可折叠。

Claims (7)

1.可折叠避震轮椅,包括左前轮(1)、右前轮(2)、左后轮(3)、右后轮(4)、左前轮架(5)、右前轮架(6)、左后轮架(7)、右后轮架(8)、左车架及右车架,其中,左、右前轮对应与左、右前轮架相连,左、右后轮对应与左、右后轮架相连,所述的左、右车架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前轮架及左、右后轮架均通过一连杆装置分别与所述的左、右车架的前端及后端相铰接,于所述的四个连杆装置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部分之间均设置有避震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车架均包括一根车架上管和两根分别位于车架上管中前部及中后部的车架下管,所述的连杆装置为由上连杆(9)和下连杆(10)构成的双连杆装置,四个所述的双连杆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其相对应的轮架及车架下管相铰接,且双连杆装置与轮架及车架下管之间相互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结构,四个所述的避震器(12)分别设于四个所述的双连杆装置的上连杆(9)和与其相对应的车架上管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震器(12)包括避震柱(13)、避震弹簧(15)及弹力调节块(14),所述避震柱(13)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上连杆(9)及车架上管固定连接,所述的避震弹簧(15)套设于避震柱(13)上,所述的弹力调节块(14)通过螺纹与避震柱(13)顶部连接,四个避震器(12)的避震弹簧(15)的长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连杆装置的上、下连杆的两端均通过一横截面呈U形的支架(11)和螺栓分别与轮架及车架下管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车架通过一折叠机构相互铰接,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左交叉工字架(18)、右交叉工字架(19)、卡槽(20)、左交叉连杆(21)、右交叉连杆(22)、连接部(23)及连接耳(24),左、右车架的两下管均通过一所述的连接部(23)固定连接,两连接部(23)上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的连接耳(24),左、右车架的上管上均设置有一对所述的卡槽(20),所述的左、右交叉工字架的一端对应座于各自车架上的一对卡槽(20)内,左、右交叉工字架的另一端分别与左、右车架上的一对连接耳(24)交叉铰接,所述的左、右交叉连杆对应设于左、右车架的上管上,且左交叉连杆(21)与左交叉工字架连杆(32)铰接,右交叉连杆(22)与右交叉工字架连杆(3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左、右后轮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防倾斜装置(27),所述防倾斜装置(27)包括连杆和小车轮,两根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左、右后轮架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的小车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避震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后轮架均为齿轮箱架,于左齿轮箱架与左后轮(3)之间设有左电机(26),于右齿轮箱架与右后轮(4)之间设有右电机(25)。
CN201620960316.XU 2016-08-29 2016-08-29 可折叠避震轮椅 Active CN206198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0316.XU CN206198180U (zh) 2016-08-29 2016-08-29 可折叠避震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0316.XU CN206198180U (zh) 2016-08-29 2016-08-29 可折叠避震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8180U true CN206198180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0316.XU Active CN206198180U (zh) 2016-08-29 2016-08-29 可折叠避震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81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1551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具有足部束缚功能的轮椅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1551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常熟市平方轮椅有限公司 具有足部束缚功能的轮椅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4132U (zh) 含动力轮稳定贴地机构的电动代步车
CN203888958U (zh) 可折叠车轮机构
CN209176766U (zh) 多功能儿童手推车
CN104875828A (zh) 纤体箱包电动车
CN206198180U (zh) 可折叠避震轮椅
CN106214374A (zh) 可折叠避震轮椅
CN203714089U (zh) 纤体箱包电动车
CN202987397U (zh) 一种钢管结构轻量化双座电动三轮车车架
CN104943523A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
CN208630687U (zh) 一种减震吊篮式童车
CN103318360A (zh) 可拆卸组合型童车
CN206826822U (zh) 一种多用儿童车
CN205931134U (zh) 一种用于儿童电动车的悬挂车架
CN109334749A (zh)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CN205737940U (zh) 一种老年人用三轮车
CN209521744U (zh)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CN213962679U (zh) 多功能摇椅
CN103625591B (zh) 折叠式电动车
CN104058049A (zh) 全折叠滑板车
CN206569191U (zh) 一种具有梯形转向结构的躺车
CN102849164A (zh) 一种童车
CN208665285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CN201002635Y (zh) 一种童车的减震结构
CN104608847A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坐垫装置
CN206068026U (zh) 一种折合式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