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04854U - 一种童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04854U
CN209904854U CN201920637315.5U CN201920637315U CN209904854U CN 209904854 U CN209904854 U CN 209904854U CN 201920637315 U CN201920637315 U CN 201920637315U CN 209904854 U CN209904854 U CN 2099048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frame
foot
wheels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373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iguo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iguo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iguo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iguo Children'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373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048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048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048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童车,其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车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前脚、后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交叉式枢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前脚,所述第二连杆上端均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与所述第三连杆上端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下端枢接于后脚,所述后脚前端与前脚枢接,车架如此设置,使得在车架折叠过程中,只要往前旋转所述车手并同时使得所述车手下端往下移动,车架其他组件即会被联动一起旋转而靠近后脚,直至车架各组件均相对靠近,车架完全折叠;如此,车架各组件在折叠过程中联动很是顺畅,而且折叠后材积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用于供婴幼儿坐卧,从而减轻父母抱孩子的负担。童车一般包括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分别设置于车架前下部与后下部的前轮与后轮、设置于车架上的用于将所述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连接于所述车架上的座椅。当车架被锁定机构锁定于展开状态时,婴幼儿坐或卧在童车的座椅内,父母推着童车行走;当不需要使用童车时,释锁所述锁定机构,然后将车架折叠。
对于父母来说,当不需要使用童车时,会将小孩从童车的座椅上抱下来,然后一只手抱小孩,另一只手去折叠车架,而对抱着小孩的父母来说,希望折叠时车架各组件能联动很顺畅,从而折叠不需要费太大的力;而且因为现在一般的住宅面积不是特别大,再加上有时候父母还想带着孩子外出旅游,所以希望童车折叠后材积能比较小,这样折叠后的童车就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而且也方便携带。
而对于童车来说,车架的结构是折叠时各组件是否联动顺畅、折叠后材积是否较小的关键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折叠时其车架各组件联动顺畅,而且折叠后材积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童车,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前下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下部的后轮,所述车架包括车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前脚、后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交叉式枢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前脚,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于所述第三连杆上端,所述第三连杆下端枢接于后脚,所述后脚前端与前脚枢接,所述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脚前下部,所述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脚后下部。
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一第一枢轴与车手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通过一第二枢轴与车手枢接,且所述第一枢轴位于第二枢轴下侧。
所述第三连杆下端通过一第三枢轴与后脚枢接,所述后脚前端通过一第四枢轴与前脚枢接,所述第四枢轴位于所述第三枢轴前侧。
所述第一连杆下端通过一第五枢轴与前脚枢接,所述第五枢轴位于所述第四枢轴后侧。
所述车架还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每一侧支架均包括所述车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前脚、后脚。
所述前轮设置有左右两组,且所述两组前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前脚的前下部;或,所述车架还包括前脚连杆,所述前脚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支架前脚下端连接,所述两组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上;或,所述前轮设置为一组,所述一组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中间。
所述后轮也设置有左右两组,且所述两组后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后脚的后下部;或,所述车架还包括后脚连杆,所述后脚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支架后脚下端连接,所述两组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上;或,所述后轮设置为一组,所述一组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中间。
所述前轮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后轮也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两组前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两组后轮之间的间距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的这种结构,使得在折叠过程中车架各组件联动特别顺畅,从而折叠时不需要费太大的力,而且车架折叠后材积较小,方便储存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处于折叠过程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童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童车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10、设置于所述车架10前下部的前轮20、设置于所述车架10后下部的后轮30,所述车架10包括车手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前脚5、后脚6,所述第一连杆2与所述第三连杆4交叉式枢接,且所述第一连杆2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1,下端枢接于前脚5,所述第二连杆3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1,下端枢接于所述第三连杆4上端,所述第三连杆4下端枢接于后脚6,所述后脚6前端与前脚5枢接,所述前轮20连接于所述前脚5前下部,所述后轮30连接于所述后脚30后下部。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杆2上端通过一第一枢轴21与车手1枢接,所述第二连杆3上端通过一第二枢轴31与车手1枢接,且所述第一枢轴21位于第二枢轴31下侧。从而所述车手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以及第三连杆4形成为一四连杆结构。
较佳的,所述第三连杆4下端通过一第三枢轴41与后脚6枢接,所述后脚6前端通过一第四枢轴51与前脚5枢接,所述第四枢轴51位于所述第三枢轴41前侧。
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杆2下端通过一第五枢轴52与前脚5枢接,所述第五枢轴52位于所述第四枢轴51后侧。从而所述第一连杆2、第三连杆4、前脚5、后脚6也形成为一四连杆结构,如此,本实用新型童车的车架形成为上下枢接的两个四连杆结构。
车架10采用上述结构,从而在折叠过程中,只要往前旋转所述车手1并同时使得所述车手1下端往下移动,即可使得第二连杆3也往后下方旋转,还可使得交叉枢接的第一连杆2与第三连杆4相对旋转并靠近后脚6,而且第一连杆2与第三连杆4之间的夹角变小,且第一连杆2的旋转还能带动所述前脚5以第四枢轴51为旋转轴而旋转靠近后脚6(如图2所示)。即是说,在折叠过程中,只要往前旋转所述车手1并同时使得所述车手1下端往下移动,车架其他组件即会被联动一起旋转而靠近后脚6,直至车架各组件均相对靠近(如图3所示),车架10完全折叠。如此,车架10各组件在折叠过程中联动很是顺畅,而且折叠后材积较小。
如图4所示,所述车架10包括左右两侧支架100,每一所述侧支架100均包括所述车手1、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三连杆4、前脚5、后脚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轮20与后轮30均设置为两组,分别连接于左右两侧支架10的前脚5前下部与后脚6后下部,且两组前轮20之间的间距与两组后轮30之间的间距不相同,如此,可避免前脚5朝向后脚6旋转时,前轮20与后轮30相互阻碍而形成干涉,从而在车架折叠后,所述两组前轮20可以位于所述两组后轮30之间,或两组后轮30位于所述两组前轮20之间,从而使得折叠后的婴儿车的前后宽度更小,材积更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两组前轮20之间的间距与两组后轮30之间的间距可以设置成相同,从而可避免前脚5朝向后脚6旋转到一定距离时,前轮20与后轮30相互接触,从而前轮20与后轮30可前后一起支撑于地面上,方便收合后的童车站立。
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示),也可以是车架10还包括一前脚连杆,且该前脚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前脚5下端,所述前轮20只设置一组,且该一组前轮20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中间;或,车架10包括一后脚连杆,且该后脚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后脚6下端,所述后轮30只设置一组,且该一组后轮30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中间,从而形成三轮童车式样。再一实施例中,所述两组前轮20也可以均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上,所述两组后轮30也可以均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上。
所述前轮20、后轮30与前脚5、后脚6或前脚连杆、后脚连杆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为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且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故不在此赘述。
上述方位描述中,以所述车手1所在为上,以所述前轮20、后轮30所在为下,以所述前轮20所在为前,以所述后轮30所在为后,以所述两侧支架100所在为左右。

Claims (8)

1.一种童车,包括一可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转换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前下部的前轮、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下部的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车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前脚、后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交叉式枢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接于前脚,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车手,下端枢于所述第三连杆上端,所述第三连杆下端枢接于后脚,所述后脚前端与前脚枢接,所述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脚前下部,所述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脚后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一第一枢轴与车手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通过一第二枢轴与车手枢接,且所述第一枢轴位于第二枢轴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下端通过一第三枢轴与后脚枢接,所述后脚前端通过一第四枢轴与前脚枢接,所述第四枢轴位于所述第三枢轴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下端通过一第五枢轴与前脚枢接,所述第五枢轴位于所述第四枢轴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任一项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左右两侧支架,每一侧支架均包括所述车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前脚、后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设置有左右两组,且所述两组前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前脚的前下部;或,所述车架还包括前脚连杆,所述前脚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支架前脚下端连接,所述两组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上;或,所述前轮设置为一组,所述一组前轮连接于所述前脚连杆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也设置有左右两组,且所述两组后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左右两侧支架后脚的后下部;或,所述车架还包括后脚连杆,且所述后脚连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支架后脚下端连接,所述两组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上;或,所述后轮设置为一组,所述一组后轮连接于所述后脚连杆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后轮也设置有左右两组,所述两组前轮之间的间距与所述两组后轮之间的间距不相同。
CN201920637315.5U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童车 Active CN2099048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7315.5U CN209904854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37315.5U CN209904854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04854U true CN209904854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46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37315.5U Active CN209904854U (zh) 2019-05-06 2019-05-06 一种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048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4749B (zh) 一种婴儿车架及设有该车架的婴儿车
CN209904854U (zh) 一种童车
CN106828580B (zh) 儿童推车
CN109606452B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3974150U (zh) 儿童推车
CN210707576U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17435812U (zh) 一种婴儿车车架
CN210063087U (zh) 一种婴儿车
CN110758527A (zh) 折叠推车
CN210416702U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10653265U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10653260U (zh) 一种童车车架
CN210653258U (zh) 一种用于婴儿车架的支架及设有该支架的婴儿车架
CN113928400B (zh) 童车
CN211442450U (zh) 一种可折叠的支架及设有该支架的婴儿车架
CN211995816U (zh) 折叠儿童车
CN210502831U (zh) 一种用于童车的可折叠支架及设有该支架的童车
CN216424524U (zh) 童车
CN21600274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7435813U (zh) 一种新型婴儿车车架
CN216153850U (zh) 一种新型童车
CN210618248U (zh) 一种可折叠的支架及设有该支架的童车车架
CN219728296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20721169U (zh) 儿童推车
CN217294635U (zh) 一种新型婴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