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5703U -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5703U
CN208495703U CN201821040659.XU CN201821040659U CN208495703U CN 208495703 U CN208495703 U CN 208495703U CN 201821040659 U CN201821040659 U CN 201821040659U CN 208495703 U CN208495703 U CN 208495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heat dissipation
vertical elevator
circulatory system
tube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06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engji Abrasion-Resistant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engji Abrasion-Resista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engji Abrasion-Resistant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engji Abrasion-Resistant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06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5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5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57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磨管材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卸砂装置、振动输送装置、第一垂直提升机、散热滚筒装置、第二垂直提升机以及高架倾砂装置,所述卸砂装置设置在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起始端的上方,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末端上方设置喷淋器并且其末端连接第一垂直提升机的底部,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的顶部连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所述散热滚筒装置的末端隔空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挂壁支架架设在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上,所述第二垂直的底部承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其顶部连接所述高架倾砂装置。本实用新型各个装置配合紧密,并且能有效的将铸造砂内的杂质除去,也能够将铸造砂的热量散去,有利于铸造砂的回收和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磨管材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双金属管的生产是在普通钢管内放置一定厚度的消失模,然后在消失模外侧涂抹铸造涂料,然后将其整体埋入铸造砂中,再浇灌铁水将消失模融化进行铸造,在砂室进行降温冷却,再经过打磨后就形成了双金属管;铸造完成时,砂室内的铸造砂温度较高,并且残留有涂料残渣,将铸造砂降温并除去涂料残渣后可进行回收利用,如何进行降温和除杂需要一套设备组成用砂循环系统,是目前制造工序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将铸造砂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铸造砂降温和除杂的循环系统,以适用于铸造砂的回收和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卸砂装置、振动输送装置、第一垂直提升机、散热滚筒装置、第二垂直提升机以及高架倾砂装置,所述卸砂装置设置在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起始端的上方,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方形坑室内,其末端上方设置喷淋器并且其末端连接第一垂直提升机的底部,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的顶部连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所述散热滚筒装置的末端隔空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挂壁支架架设在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上,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设置在第二坑室内,并且其底部承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其顶部连接所述高架倾砂装置。
进一步,所述卸砂装置的主体为一个方形的卸砂台,并由四个支柱腿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方形的卸砂台下部收紧成斗状,其中心为向下凸出的方形的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下端为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向上搭接在所述出砂口的外壁外侧。
进一步,所述振动输送装置包括从高到低的设置的粗筛网道、倾斜输送道以及细筛网道,所述粗筛网道设置在所述倾斜输送道的上层且靠近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所述倾斜输送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振动电机,其末端连接所述细筛网道,所述细筛网道的末端为入料斗,并通过入料斗连接在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细筛网道的长度与所述倾斜输送道的长度一致,但其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倾斜输送道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所述粗筛网道设置在所述倾斜输送道上层的前半程部分,其末端旁开有排料斗。
进一步,所述入料斗上方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通过管路连接供水系统,并且在管路上设置喷淋开关阀。
进一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散热滚筒以及用于架设散热滚筒的三个从动轮装置和一个主动轮装置,所述主动轮装置通过与摩擦带的摩擦力作用带动散热滚筒转动,所述散热滚筒为两头收缩的圆筒结构,其前端开口处接入第一垂直提升机的第一送料斗,其后端开口处隔空正对着风机,其后方设置出砂部。
进一步,所述出砂部是围绕着主体圆筒结构设置的一圈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并且围绕着圆形通孔所在散热滚筒的外壁还设置着半圆形的接砂围挡室,所述接砂围挡室下方衔接着集砂篓,所述集砂篓末端连通着送料管,而送料管向下倾斜,并且通向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从动轮装置和主动轮装置的基本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轴、轮子、支撑架以及中心轴杆,所述轮子为橡胶轮子,其中心焊接所述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的两端各自连接支撑轴,而这两端的支撑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架体形状适应轮子在其中转动,不同处在于,所述主动轮装置还连接着第三电机,并且所述主动轮装置中的支撑架上还焊接着用于支撑第三电机的三角支架。
进一步,所述高架倾砂装置包括高架倾砂筒、倾砂筒支架以及设置在高架倾砂筒底部的斜置出砂口和正中出砂口,所述高架倾砂筒为顶部开口,而底部为倾斜圆形底面的圆筒形结构,所述正中出砂口位于倾斜的圆形底面的最低处并顺延着倾斜角度延伸,所述斜置出砂口设置在所述正中出砂口旁侧,其顺延着凸起出砂道进行延伸,所凸起出砂道为半圆形管状凸起,并且从倾斜圆形底面的中心向低处延伸,其整体连通于倾斜圆形底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振动输送装置利用振动筛的作用原理形成多条振动输送道,其中粗筛网道和倾斜输送道叠加使用,便于将较大的涂料残片除去,而延伸连接细筛网道筛除粉末杂质,细筛网道设置较长,铸造砂在其上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将铸造砂内的小颗粒慢慢筛除,其末端设置喷淋器进行降温,同时有利于将粉末杂质冲掉;本实用新型中的散热滚筒装置利用滚筒转动进行散热,并且在其末端使用风机进行鼓风,进一步的将铸造砂的热量散去,特别处在于其出料部的设置是围绕主体圆筒均匀排列的若干通孔,这样延长了铸造砂在散热滚筒内的存留时间,有利于将热量散去,并且保证了铸造砂均匀流量的流出,整个过程顺畅有序,有利于铸造砂散热;本实用新型中的高架倾砂装置具有倾斜圆底和双出砂口,其中倾斜圆底保证了筒内不会滞留铸造砂,进而保证了用砂量充足,而双出砂口将铸造砂从两个方向落入砂室中,增加了倾泻速度并有利于砂室内砂子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各个装置配合紧密,并且能有效的将铸造砂内的杂质除去,也能够将铸造砂的热量散去,有利于铸造砂的回收和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振动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滚筒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滚筒出料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高架倾砂筒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卸砂装置、振动输送装置、第一垂直提升机51、散热滚筒装置、第二垂直提升机81以及高架倾砂装置,所述卸砂装置设置在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起始端的上方,其将砂室1内的高温的砂子收集并漏向下方的所述振动输送装置,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方形坑室内,将砂子中的涂料碎片和灰尘筛除后,再经喷淋器41的喷水降温后,运输到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51的底部,进而提升到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内部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滚筒装置的末端设置有风机71,所述风机71通过挂壁支架72架设在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上,其正对着所述散热滚筒装置的末端开口,使得风速大量灌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以加速散去砂子的热量,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设置在第二坑室内,其底部承接从所述散热滚筒装置流出的砂子,然后提升到所述高架倾砂装置内进行收集,在进行生产铸造时,再将砂子倾倒入砂室1进行生产,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用电设备均通过电线与电源连接供电系统,通电启动为通用技术,不再赘述供电方式和用电设备启动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卸砂装置的主体为一个方形的卸砂台21,并由四个支柱腿23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方形的卸砂台21下部收紧成斗状,其中心为向下凸出的方形的出砂口22,所述出砂口22下端为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设置有挡板31,所述挡板31向上搭接在所述出砂口22的外壁外侧;如图2所示,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高于末尾端,并有架体和弹簧进行支撑,包括从高到低的设置的粗筛网道32、倾斜输送道35以及细筛网道36,所述粗筛网道32设置在所述倾斜输送道35的前半程的上层,其末端旁开有排料斗33,用于将筛出的涂料碎片排出到卸砂装置外部,所述倾斜输送道35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振动电机34,其末端连接所述细筛网道36,所述细筛网道36用于筛除灰尘颗粒,其长度与所述倾斜输送道35的长度一致,但其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倾斜输送道35的倾斜角度,有利于灰尘颗粒的充分筛除,所述细筛网道36的末端为入料斗37,所述入料斗37连接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51的底部,并且其上设置有喷淋器41,所述喷淋器41通过管路连接供水系统,并且在管路上设置喷淋开关阀42,通过管路连接供水系统进行供水采用工业生产的通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管路连接方式和供水系统的设置方式,所述喷淋器41向高温砂子喷水降温,水分因砂子高温而蒸发散去,而砂子经过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51提升并经过第一送料斗53,而进入到所述散热滚筒装置的内部,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51采用现有技术,其通过启动第一电机52提供提升动力,以实现砂子提升运输的功能为准,不在此赘述第一垂直提升机51和第一电机52的具体结构和运转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散热滚筒60、三个从动轮装置61和一个主动轮装置62,所述散热滚筒60为两头收缩的圆筒结构,其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的直径均小于其主体圆筒结构的直径,其前端开口处有第一送料斗53接入,且不与第一送料斗53接触以保证转动顺畅,其后端开口处隔空正对着风机71,使得风机71鼓入的风贯通所述散热滚筒60内部进行散热,所述散热滚筒60的主体圆筒结构上前后设置两圈摩擦带66,其中前方的摩擦带对应着设置两个从动轮装置61,其后方的摩擦带对应设置一个从动轮装置61和一个主动轮装置62,从而将所述散热滚筒60平稳的架设起来,所述从动轮装置61和一个主动轮装置62的基本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轴611、轮子612、支撑架613以及中心轴杆614,所述轮子612为橡胶轮子,其中心焊接所述中心轴杆614,所述中心轴杆614的两端各自连接支撑轴611,而这两端的支撑轴611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613的顶部,所述支撑架613的架体形状适应轮子612在其中转动,所述不同处在于,所述主动轮装置62还连接着第三电机63,以提供所述散热滚筒60转动的动力,所述主动轮装置62中架设轮子的中心轴杆通过其中一个支撑轴后延伸向第三电机63,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第三电机63,当第三电机63转动时,经由中心轴杆传动,带动所述主动轮装置62中的轮子转动,而轮子与摩擦带产生摩擦力,进而带动所述散热滚筒60转动,并且所述主动轮装置62中的支撑架上还焊接着用于支撑第三电机63的三角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滚筒60后方的出砂部65是围绕着主体圆筒结构设置的一圈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651,并且围绕着圆形通孔651所在散热滚筒60的外壁还设置着半圆形的接砂围挡室652,所述接砂围挡室652下方衔接着集砂篓653,这两者内部连通且集砂篓653末端连通着送料管64,所述送料管64向下倾斜,并且通向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的底部,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采用现有技术,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82提供提升动力,以实现砂子提升运输的功能为准,不在此赘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和第二电机82的具体结构和运转方式,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高于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51,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81的上部还设置第二送料斗83,并通过第二送料斗83将砂子送入到所述高架倾砂装置。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高架倾砂装置包括高架倾砂筒91、倾砂筒支架92以及设置在高架倾砂筒底部的斜置出砂口94和正中出砂口93,所述高架倾砂筒91为顶部开口,而底部为倾斜圆形底面96的圆筒形结构,所述倾砂筒支架92固定连着在倾斜圆形底面96上,其为两高两低的四架杆结构,将所述高架倾砂筒91架高并位于第二送料斗83下方,所述正中出砂口93位于倾斜的圆形底面的最低处并顺延着倾斜角度延伸,所述斜置出砂口94设置在所述正中出砂口93旁侧,其顺延着凸起出砂道95进行延伸,所凸起出砂道95为半圆形管状凸起,并且从倾斜圆形底面96的中心向低处延伸,其整体连通于倾斜圆形底面96,所述斜置出砂口94和正中出砂口93均设置有开关,同时打开开关,使得高架倾砂装置进行砂子倾泻时,可从两个方向向砂室1内倾倒砂子,增加了倾泻速度并有利于砂室内砂子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完成铸造双金属管的高温砂室整体抬入卸砂台21,开启振动电机、第一电机52、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63、风机71,打开高温砂室的窗口,使得高温砂子流入到卸砂台21中,经由出砂口22落入到振动输送装置的粗筛网道32上,在振动电机34的振动下,高温砂子中的碎片被筛出并经由排料斗33排出振动输送装置,然后高温砂子经过倾斜输送道35进入细筛网道36,再将高温砂子的粉尘颗粒筛除后,在入料斗37处经喷淋器41喷水降温,进入到第一垂直提升机51内,而被提升输送到散热滚筒装置的散热滚筒60中,然后经风机71鼓风冷却,再从出料部65的通孔651有规律通出并落入到集砂篓653中,经由送料管64送入到第二垂直提升机内,而被提升输送入高架倾砂装置的高架倾砂筒91中进行收集,以备铸造双金属管时进行使用,需要用砂时同时打开斜置出砂口94和正中出砂口93,使得砂子从两个方向落入到砂室内,将需要铸造的双金属管掩埋,当铸造完成后,再次将高温砂室整体抬入卸砂台21,从而进行循环用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更动或修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衔接的卸砂装置、振动输送装置、第一垂直提升机、散热滚筒装置、第二垂直提升机以及高架倾砂装置,所述卸砂装置设置在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起始端的上方,所述振动输送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第一方形坑室内,其末端上方设置喷淋器,并且其末端连接第一垂直提升机的底部,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的顶部连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所述散热滚筒装置的末端隔空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挂壁支架架设在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上,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设置在第二坑室内,并且其底部承接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其顶部连接所述高架倾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砂装置的主体为一个方形的卸砂台,并由四个支柱腿支撑在地面上,所述方形的卸砂台下部收紧成斗状,其中心为向下凸出的方形的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下端为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向上搭接在所述出砂口的外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输送装置包括从高到低的设置的粗筛网道、倾斜输送道以及细筛网道,所述粗筛网道设置在所述倾斜输送道的上层且靠近所述振动输送装置的起始端,所述倾斜输送道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振动电机,其末端连接所述细筛网道,所述细筛网道的末端为入料斗,并通过入料斗连接在所述第一垂直提升机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筛网道的长度与所述倾斜输送道的长度一致,但其倾斜角度小于所述倾斜输送道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筛网道设置在所述倾斜输送道上层的前半程部分,其末端旁开有排料斗。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上方设置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通过管路连接供水系统,并且在管路上设置喷淋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滚筒装置包括作为主体的散热滚筒以及用于架设散热滚筒的三个从动轮装置和一个主动轮装置,所述主动轮装置通过与摩擦带的摩擦力作用带动散热滚筒转动,所述散热滚筒为两头收缩的圆筒结构,其前端开口处接入第一垂直提升机的第一送料斗,其后端开口处隔空正对着风机,其后方设置出砂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砂部是围绕着主体圆筒结构设置的一圈均匀排列的圆形通孔,并且围绕着圆形通孔所在散热滚筒的外壁还设置着半圆形的接砂围挡室,所述接砂围挡室下方衔接着集砂篓,所述集砂篓末端连通着送料管,而送料管向下倾斜,并且通向所述第二垂直提升机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装置和主动轮装置的基本结构相同,均包括支撑轴、轮子、支撑架以及中心轴杆,所述轮子为橡胶轮子,其中心焊接所述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的两端各自连接支撑轴,而这两端的支撑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支撑架的架体形状适应轮子在其中转动,不同处在于,所述主动轮装置还连接着第三电机,并且所述主动轮装置中的支撑架上还焊接着用于支撑第三电机的三角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倾砂装置包括高架倾砂筒、倾砂筒支架以及设置在高架倾砂筒底部的斜置出砂口和正中出砂口,所述高架倾砂筒为顶部开口,而底部为倾斜圆形底面的圆筒形结构,所述正中出砂口位于倾斜的圆形底面的最低处并顺延着倾斜角度延伸,所述斜置出砂口设置在所述正中出砂口旁侧,其顺延着凸起出砂道进行延伸,所凸起出砂道为半圆形管状凸起,并且从倾斜圆形底面的中心向低处延伸,其整体连通于倾斜圆形底面。
CN201821040659.XU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95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0659.XU CN208495703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0659.XU CN208495703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5703U true CN208495703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06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95703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57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8007A (zh) * 2018-07-03 2018-11-13 郑州恒基耐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8007A (zh) * 2018-07-03 2018-11-13 郑州恒基耐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6838U (zh) 耐磨件铸造中型砂处理系统
CN208495703U (zh)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CN108788007A (zh) 一种双金属管生产用砂循环系统
CN210523724U (zh) 振动式磁吸附砂铁分离装置
CN210312016U (zh)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湿粉料输送装置
CN107716266A (zh) 一种新型茶叶无轴滚圆筛装置
CN206897810U (zh) 一种塑胶颗粒分层式振动筛
CN204735417U (zh) 一种自动筛沙装置
CN107052234A (zh) 铸造旧砂处理多功能输料装置
CN207407611U (zh) 一种可调式自动化烘干装置
CN206305046U (zh) 一种新型剔除大米中杂物的光机电一体化装置
CN206287315U (zh) 一种布料系统
CN207209224U (zh) 一种物料筛分输送装置和道床线路施工与维护装置
CN205366840U (zh) 一种斗式提升机
CN107891121A (zh) 一种熔铸耐火材料普通造型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CN206661149U (zh) 一种下料装置
CN218402741U (zh) 自动移动上料倒料装置
CN215784786U (zh) 一种混凝土原料自动筛选装置
CN104550693B (zh) 无地坑树脂砂再生处理装置
CN205673166U (zh) 一种复合肥用滚筒
CN204365472U (zh) 一种改进型物料分选装置
CN106825396A (zh) 铸造型砂冷却方法
CN108637168A (zh) 一种铸造模具砂土循环再利用装置
CN208497415U (zh) 自动运输原料的提升装置
CN211726492U (zh) 一种冷却与过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