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3070U -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3070U
CN208393070U CN201821040179.3U CN201821040179U CN208393070U CN 208393070 U CN208393070 U CN 208393070U CN 201821040179 U CN201821040179 U CN 201821040179U CN 208393070 U CN208393070 U CN 208393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hole
skylight
frame
mount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01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宇
胡敏
闫亮
罗培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01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3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3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3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该天窗安装框架包括第一导向螺柱、第二导向螺柱以及框架安装板,所述框架安装板为矩形的环状结构,所述框架安装板具有第一拐角、第二拐角、第三拐角及第四拐角,所述第一拐角与第三拐角相对,所述第二拐角与第四拐角相对,所述第一导向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一拐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导向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三拐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拐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四拐角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销孔。该天窗安装框架可以更快捷有效地定位天窗总成,提高安装精度,节省总装工位时间。

Description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车辆配置需求的不断提高,全景天窗在普通乘用车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将全景天窗固定在车身上,需要在车身上增设用来固定全景天窗的框架。目前部分框架的板金零件数量偏多,在对框架与汽车的顶盖总成采用电焊、部分包边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时,由于板金零件数量偏多,导致全景天窗的安装精度难以控制,管理成本高。此外,框架与汽车的侧围总成之间采用电焊与裸接支架共用,零件数量多,布置困难,装配工时长。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链接车身与全景天窗之间的框架结构是一项关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框架的零件数量多且安装精度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窗安装框架,包括第一导向螺柱、第二导向螺柱以及框架安装板,所述框架安装板为矩形的环状结构,所述框架安装板具有第一拐角、第二拐角、第三拐角及第四拐角,所述第一拐角与第三拐角相对,所述第二拐角与第四拐角相对,所述第一导向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一拐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导向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三拐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拐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四拐角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销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第一导向螺柱固定在第一拐角的下表面,第二导向螺柱固定在第三拐角的下表面,第二拐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销孔,第四拐角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销孔,使第一导向螺柱和第二导向螺柱位于同一对角上,并使第一定位销孔和第二定位销孔位于另一对角上,从而使各定位销孔(第一定位销孔和第二定位销孔)和各导向螺柱(第一导向螺柱和第二导向螺柱)对称交叉分布于天窗安装框架的对角两侧,可更快捷有效地定位天窗总成,提高安装精度,节省总装工位时间。
可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涂胶槽。
可选地,所述涂胶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拐角的内边沿的第一内涂胶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拐角的内边沿的第二内涂胶槽、设置在所述第三拐角的内边沿的第三内涂胶槽、设置在所述第四拐角的内边沿的第四内涂胶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外边沿的外涂胶槽。
可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包括顺次连接的前安装梁、左安装梁、后安装梁及右安装梁,所述前安装梁与左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拐角,所述左安装梁与后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拐角,所述后安装梁与右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三拐角,所述右安装梁与前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四拐角。
可选地,所述天窗安装框架还包括左安装螺母、右安装螺母、前安装螺栓及后安装螺栓,所述左安装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左安装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右安装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右安装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前安装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前安装螺栓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后安装梁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后安装螺栓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四通孔中。
可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侧围焊接爪。
可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预焊接爪。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顶结构,包括顶盖外板以及上述的天窗安装框架,所述顶盖外板上设有天窗孔,所述框架安装板环绕所述天窗孔固定在所述顶盖外板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内边沿向上翻折形成第一环状翻边,所述第一环状翻边整体位于所述天窗孔的内边沿的外侧,所述顶盖外板设置有由所述天窗孔的内边沿向下弯折的第二环状翻边,所述第二环状翻边包覆所述第一环状翻边。
可选地,所述第二环状翻边的末端形成开口向上的U型弯折部,所述U型弯折部包覆于所述第一环状翻边的末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窗安装框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导向螺柱;
2、第二导向螺柱;
3、框架安装板;31、前安装梁;32、第一拐角;33、左安装梁;34、第二拐角;341、第一定位销孔;35、后安装梁;351、第四通孔;36、第三拐角;37、右安装梁;38、第四拐角;381、第二定位销孔;39、第一内涂胶槽;310、第二内涂胶槽;311、第三内涂胶槽;312、第四内涂胶槽;313、第五内涂胶槽;314、外涂胶槽;315、侧围焊接爪;316、预焊接爪;317、第一环状翻边;
4、左安装螺母;
5、右安装螺母;
6、前安装螺栓;
7、后安装螺栓;
8、顶盖外板;81、天窗孔;82、第二环状翻边;83、U型弯折部;831、第一竖直板;832、弧形板;833、第二竖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以下的前、后、左、右是指汽车领域常规理解的方向,汽车的车头方向为前,其它方向以此为参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顶结构,包括顶盖外板8及天窗安装框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窗安装框架,包括第一导向螺柱1、第二导向螺柱2以及框架安装板3,所述框架安装板3为矩形的环状结构,所述框架安装板3具有第一拐角32、第二拐角34、第三拐角36及第四拐角38,所述第一拐角32与第三拐角36相对,所述第二拐角34与第四拐角38相对,所述第一导向螺柱1固定在所述第一拐角3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导向螺柱2固定在所述第三拐角36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拐角34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销孔341,所述第四拐角38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销孔381。
如图2所示,所述顶盖外板8上设有天窗孔81,所述框架安装板3环绕所述天窗孔81固定在所述顶盖外板8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第一导向螺柱1固定在第一拐角32的下表面,第二导向螺柱2固定在第三拐角36的下表面,第二拐角34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销孔341,第四拐角38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销孔381,使所述第一导向螺柱1和第二导向螺柱2位于同一对角上,并使所述第一定位销孔341和第二定位销孔381位于另一对角上,从而使各定位销孔(第一定位销孔341和第二定位销孔381)和各导向螺柱(第一导向螺柱1和第二导向螺柱2)对称交叉分布于天窗安装框架的对角两侧,可更快捷有效地定位天窗总成,提高安装精度,节省总装工位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为一体式安装框架,结构简单、重量轻且零件数量少。
在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也可为拼接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上表面设有涂胶槽。通过设置涂胶槽,有效提高天窗安装框架与顶盖外板8之间的连接强度。此外,通过向所述涂胶槽中填充膨胀胶,可以减弱行车过程中天窗安装框架产生的震动和噪声,从而改善顶盖总成的整体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涂胶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拐角32的内边沿的第一内涂胶槽39、设置在所述第二拐角34的内边沿的第二内涂胶槽310、设置在所述第三拐角36的内边沿的第三内涂胶槽311、设置在所述第四拐角38的内边沿的第四内涂胶槽312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外边沿的外涂胶槽314。
通过在框架安装板3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一个涂胶槽,并向四个拐角上的涂胶槽内分别填充膨胀胶,可有效减弱行车过程中天窗安装框架在四角产生的震动和噪声,进一步提高顶盖总成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同时减少顶盖外板8的对角线变形量,降低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顶盖外板8之间密封不良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涂胶槽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安装梁35的内边沿的第五内涂胶槽313。通过设置所述第五内涂胶槽313,减弱行车过程中所述后安装梁35处的震动和噪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框架安装板3包括顺次连接的前安装梁31、左安装梁33、后安装梁35及右安装梁37,所述前安装梁31与左安装梁33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拐角32,所述左安装梁33与后安装梁35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拐角34,所述后安装梁35与右安装梁37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三拐角36,所述右安装梁37与前安装梁31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四拐角38。
所述天窗安装框架还包括左安装螺母4、右安装螺母5、前安装螺栓6及后安装螺栓7,所述左安装梁33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左安装螺母4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右安装梁37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右安装螺母5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前安装梁31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前安装螺栓6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后安装梁35上设有第四通孔351,所述后安装螺栓7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第四通孔351并固定在所述第四通孔351中。
通过设置左安装螺母4、右安装螺母5、前安装螺栓6及后安装螺栓7实现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天窗总成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通过在相邻的两个安装梁上固定不同的安装元件(安装螺母或安装螺栓),进一步提高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天窗总成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在前安装梁和后安装梁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栓,在左安装梁和右安装梁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母。或在前安装梁、左安装梁、后安装梁及右安装梁上均分别固定安装螺母及安装螺栓。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侧围焊接爪315。所述框架安装板3可通过左右两侧的侧围焊接爪315与汽车的左侧围及右侧围焊接,以将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汽车的左侧围及右侧围固定,实现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8个侧围焊接爪315。当所述框架安装板3与汽车的左侧围及右侧围焊接时,可先将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侧的侧围焊接爪315分别嵌入左侧围上端的缺口,将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右侧的侧围焊接爪315分别嵌入右侧围上端的缺口,再进行焊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预焊接爪316,所述预焊接爪316用于实现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侧与汽车的左侧围之间的预焊,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右侧与汽车的右侧围之间的预焊。
优选地,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4个预焊接爪316,以使预焊较为稳定。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汽车的左侧围及右侧围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无需螺栓及螺接支架,减少零件数量,提高天窗总成的安装精度、车身质量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框架安装板3的内边沿向上翻折形成第一环状翻边317,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整体位于所述天窗孔81的内边沿的外侧,所述顶盖外板8设置有由所述天窗孔81的内边沿向下弯折的第二环状翻边82,所述第二环状翻边82包覆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
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顶盖外板8采用周圈包边(全包边)连接,无需焊接,可有效减少焊接点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环状翻边82的末端形成开口向上的U型弯折部83,所述U型弯折部83包覆于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的末端,以实现所述天窗安装框架与顶盖外板8的U型弯折部83之间的周圈包边连接。
U型弯折部8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板831、弧形板832和第二竖直板833,所述第一竖直板831与第二竖直板833平行,所述第一竖直板831贴附于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二竖直板833贴附于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的外侧表面,使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固定在所述第一竖直板831和第二竖直板833之间,以实现所述第一环状翻边317与第二环状翻边82之间的包边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螺柱、第二导向螺柱以及框架安装板,所述框架安装板为矩形的环状结构,所述框架安装板具有第一拐角、第二拐角、第三拐角及第四拐角,所述第一拐角与第三拐角相对,所述第二拐角与第四拐角相对,所述第一导向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一拐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导向螺柱固定在所述第三拐角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拐角上形成有第一定位销孔,所述第四拐角上形成有第二定位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涂胶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拐角的内边沿的第一内涂胶槽、设置在所述第二拐角的内边沿的第二内涂胶槽、设置在所述第三拐角的内边沿的第三内涂胶槽、设置在所述第四拐角的内边沿的第四内涂胶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外边沿的外涂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安装板包括顺次连接的前安装梁、左安装梁、后安装梁及右安装梁,所述前安装梁与左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一拐角,所述左安装梁与后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二拐角,所述后安装梁与右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三拐角,所述右安装梁与前安装梁的连接处形成所述第四拐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安装框架还包括左安装螺母、右安装螺母、前安装螺栓及后安装螺栓,所述左安装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左安装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右安装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右安装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所述前安装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前安装螺栓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三通孔中,所述后安装梁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后安装螺栓由上至下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第四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侧围焊接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预焊接爪。
8.一种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外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天窗安装框架,所述顶盖外板上设有天窗孔,所述框架安装板环绕所述天窗孔固定在所述顶盖外板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安装板的内边沿向上翻折形成第一环状翻边,所述第一环状翻边整体位于所述天窗孔的内边沿的外侧,所述顶盖外板设置有由所述天窗孔的内边沿向下弯折的第二环状翻边,所述第二环状翻边包覆所述第一环状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状翻边的末端形成开口向上的U型弯折部,所述U型弯折部包覆于所述第一环状翻边的末端。
CN201821040179.3U 2018-07-02 2018-07-02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Active CN208393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0179.3U CN208393070U (zh) 2018-07-02 2018-07-02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0179.3U CN208393070U (zh) 2018-07-02 2018-07-02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3070U true CN208393070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0179.3U Active CN208393070U (zh) 2018-07-02 2018-07-02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3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7600A (zh) * 2020-06-09 2020-09-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成形工艺方法及汽车顶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7600A (zh) * 2020-06-09 2020-09-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成形工艺方法及汽车顶盖
CN111687600B (zh) * 2020-06-09 2021-07-3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顶盖成形工艺方法及汽车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6625C (zh) 改进的机动车辆前端与车身侧边的连接件
CN207809526U (zh) 铝合金车身顶盖组件及车辆
JP6774999B2 (ja) 物品固定装置
JP201211640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08393070U (zh) 天窗安装框架及车顶结构
CN207875774U (zh) 尾门气撑杆安装组件和车辆
CN111301535A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0748247A (zh) 一种多功能背门锁加强件、背门及汽车
CN206107360U (zh) 汽车前轮罩
CN109109635B (zh) 一种外开大天窗安装加强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CN110962557A (zh) 一种汽车滑门上导轨的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08993777U (zh) 翼子板组件和车辆
CN206327103U (zh) 悬架纵臂支架和车辆
CN205395726U (zh) 中门内蒙皮上加强件
CN210258322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安装支架的固定板
CN208931127U (zh) 轮毂电机摆臂连接装置及轮毂电机总成
CN106114160A (zh)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总成安装结构
CN207106398U (zh) 一种汽车牌照固定结构
CN206155058U (zh) 一种副车架与摆臂的安装结构
JP2000153777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CN205524000U (zh) 一种汽车无框体手套箱的拉绳式阻尼器的安装结构
CN208813078U (zh) 一种汽车组合后灯的安装结构
CN214303350U (zh) 一种隐藏外拉手车门安装结构
CN101934760B (zh) 一种汽车顶置蒸发器安装托架总成
CN218400724U (zh) 边梁和侧围总成连接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