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7809U -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7809U
CN208277809U CN201820797101.XU CN201820797101U CN208277809U CN 208277809 U CN208277809 U CN 208277809U CN 201820797101 U CN201820797101 U CN 201820797101U CN 208277809 U CN208277809 U CN 208277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plate
gate
outside plate
exterior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71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明宝
何伟力
邬云峰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71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7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7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7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该尾门外板包括一主梁、设于主梁上部的上外板件以及设于主梁下部的下外板件,上外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连接板,连接板、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主梁之间合围成一安装腔,在主梁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灯盒以及第二灯盒,在主梁上至少设有一加强件,加强件包括一加强筋以及设于加强筋两端的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与上外板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片与下外板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门外板,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Description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变得越加的方便。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交通工具,在货物运输以及人们日常出行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汽车而言,汽车尾门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零部件。一般的,现有的汽车尾门按照开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机械尾门以及电动尾门。可以理解的,普通机械尾门指的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开启关闭的尾门;而电动尾门则可以实现自动开启与关闭,方便了实际应用。此外,无论对于普通机械尾门以及电动尾门,其一般均由尾门内板以及尾门外板相互配合组装而成。
然而,现有的尾门外板,其结构强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尾门外板结构强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尾门外板,其中,包括一主梁、设于所述主梁上部的上外板件以及设于所述主梁下部的下外板件,所述上外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挡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以及所述主梁之间合围成一安装腔,在所述主梁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灯盒以及第二灯盒,在所述主梁上至少设有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一加强筋以及设于所述加强筋两端的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上外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下外板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门外板,包括一主梁、设于主梁上部的上外板件以及设于主梁下部的下外板件,其中上外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设于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的连接板,由于在主梁上设有一加强件,其中该加强件包括一加强筋以及设于加强筋两端的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由于第一固定片与上外板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片与下外板件固定连接,该设置可以保证上外板件、下外板件与主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尾门外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门外板,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在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的内侧均分别设有一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一承载板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承载板侧缘的贴合板,在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加强块。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在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的内侧还分别设有一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在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主梁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2。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U形,在所述加强筋的顶部开设有一通孔。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所述上外板件与所述下外板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在所述下外板件上设有一提手部。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所述下外板件包括一下外板主体,在所述下外板主体的内侧设有多个插接柱。
所述尾门外板,其中,所述尾门外板为一体化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尾门,包括尾门外板以及与所述尾门外板配合安装的尾门内板,其中,所述尾门外板为如上所述的尾门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其中,在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汽车尾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尾门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尾门外板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尾门外板中“M”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尾门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主梁 10 固定板 114
上外板件 11 提手部 121
下外板件 12 插接柱 122
加强件 13 加强筋 131
安装腔 14 第一固定片 132
第一灯盒 101 第二固定片 133
第二灯盒 102 定位孔 1101
连接板 110 承载板 1130
第一侧挡板 111 贴合板 1131
第二侧挡板 112 加强块 1132
承载件 113 通孔 1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尾门外板,其结构强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尾门外板,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尾门外板,包括一主梁10、设于主梁10上部的上外板件11以及设于主梁10下部的下外板件12。
对上述的上外板件11而言,该上外板件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挡板111、第二侧挡板112以及设于第一侧挡板111与所述第二侧挡板112之间的连接板110。在本实施例中,尾门外板为一体化冲压成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上述的连接板110、第一侧挡板111、第二侧挡板112与主梁10之间合围成一安装腔14。其中,该安装腔14用于安装挡风玻璃。为了便于实现后挡风玻璃的安装,在第一侧挡板111以及第二侧挡板112的内侧均分别设有一承载件113,也即在安装腔14的内侧缘设有承载件113。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承载件113包括一承载板1130以及固定设于承载板1130侧缘的贴合板1131,该贴合板1131用于搭载贴合后挡风玻璃。在承载板1130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加强块1132。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强块1132的数量为2。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安装的后挡风玻璃发生位置的偏移,在第一侧挡板111以及第二侧挡板112的内侧还分别设有一固定板114,在固定板114上开设有固定孔(图中未标出)。此外,在连接板110朝向主梁10的一侧设有定位孔1101,定位孔1101的数量为2。可以理解的,在连接板110上设置定位孔1101,主要是为了便于在安装后挡风玻璃时,实现对后挡风玻璃的定位。在后挡风玻璃的实际安装过程中,通过上述的承载件113实现对后挡风玻璃的承载作用,在安装前通过定位孔1101实现安装定位,最后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14对后挡风玻璃实现固定作用,防止在汽车的实际行驶过程中发生滑动。
为了增强尾门外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在主梁10上设置有加强件13,其中该加强件13的数量为2。具体的,该加强件13包括一加强筋131以及设于加强筋131两端的第一固定片132以及第二固定片133,第一固定片132与上外板件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片133与下外板件12固定连接。此外,上述的加强筋131的截面形状为U形,在加强筋131的顶部开设有一通孔1310。其中,在加强筋131的顶部开设通孔1310主要是为了减少材料消耗,减轻尾门外板重量。
在主梁1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灯盒101以及第二灯盒102。上外板件11与下外板件1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在下外板件12上设有一提手部121。在本实施例中,上外板件11与下外板件12之间的夹角为150°。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上外板件11与下外板件12之间的夹角可根据汽车的实际规格型号进行设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门外板,包括一主梁、设于主梁上部的上外板件以及设于主梁下部的下外板件,其中上外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设于第一侧挡板与第二侧挡板之间的连接板,由于在主梁上设有一加强件,其中该加强件包括一加强筋以及设于加强筋两端的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由于第一固定片与上外板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片与下外板件固定连接,该设置可以保证上外板件、下外板件与主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尾门外板的整体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门外板,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请参阅图4,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尾门外板,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下外板件12包括一下外板主体,在下外板主体的内侧设有多个插接柱122。可以理解的,在下外板主体上设置多个插接柱122,主要是为了便于与尾门内板进行插接配合连接,以便于装配成汽车尾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尾门,包括尾门外板以及与所述尾门外板配合安装的尾门内板,其中,所述尾门外板为如上所述的尾门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其中,在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如上所述的汽车尾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梁、设于所述主梁上部的上外板件以及设于所述主梁下部的下外板件,所述上外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挡板、第二侧挡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侧挡板与所述第二侧挡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挡板、所述第二侧挡板以及所述主梁之间合围成一安装腔,在所述主梁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灯盒以及第二灯盒,在所述主梁上至少设有一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包括一加强筋以及设于所述加强筋两端的第一固定片以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上外板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下外板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的内侧均分别设有一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包括一承载板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承载板侧缘的贴合板,在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加强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挡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挡板的内侧还分别设有一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主梁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U形,在所述加强筋的顶部开设有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板件与所述下外板件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在所述下外板件上设有一提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板件包括一下外板主体,在所述下外板主体的内侧设有多个插接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门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为一体化冲压成型。
9.一种汽车尾门,包括尾门外板以及与所述尾门外板配合安装的尾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外板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尾门外板。
10.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尾门。
CN201820797101.XU 2018-05-25 2018-05-25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Active CN208277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7101.XU CN208277809U (zh) 2018-05-25 2018-05-25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7101.XU CN208277809U (zh) 2018-05-25 2018-05-25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7809U true CN208277809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0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7101.XU Active CN208277809U (zh) 2018-05-25 2018-05-25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7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1780A (zh) * 2019-12-20 2020-05-05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门锁安装孔加强组件和树脂背门内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1780A (zh) * 2019-12-20 2020-05-05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门锁安装孔加强组件和树脂背门内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8725B (zh) 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
CN208277809U (zh) 尾门外板、汽车尾门及汽车
CN202272067U (zh) 一种货车后围板
CN206155112U (zh) 汽车掀背门加强结构
CN209534707U (zh) 汽车尾门嵌件加强板
CN201137333Y (zh) 汽车车门的内拉手
CN206125186U (zh) 一种前隔板结构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CN210439853U (zh) 一种车门铰链的加强结构
CN209870524U (zh) Mpv汽车侧围总成及mpv汽车
CN210941978U (zh) 一种轻量化塑料行李箱盖内板
CN207758499U (zh) 拖钩装置及汽车
CN209687852U (zh) 高强度角件
CN204605435U (zh) 汽车前悬架控制臂
CN211808982U (zh) 一种新能源suv尾门组件
CN203806014U (zh)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CN208827949U (zh) 汽车车身结构
CN208085624U (zh) 汽车密封阻隔件装置及汽车
CN204526696U (zh)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CN206589974U (zh) 汽车内门槛总成结构
CN201362303Y (zh) 一种汽车用后裙板外板
CN216684630U (zh) 一种微卡门槛结构及汽车
CN205591713U (zh) 用于车门铰链的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CN205836474U (zh) 一种内开支架结构
CN213973817U (zh) 一种方便装合的汽车尾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