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7949U - 汽车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7949U
CN208827949U CN201821267272.8U CN201821267272U CN208827949U CN 208827949 U CN208827949 U CN 208827949U CN 201821267272 U CN201821267272 U CN 201821267272U CN 208827949 U CN208827949 U CN 208827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automotive
main body
door lo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72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汉
单亚楠
沈永旭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72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7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7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7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其包括具有后围的车身本体,后围被构造为具有向上的延伸高度,以于车身本体尾端的上部围构形成车身尾口,还包括于车身尾口处枢转连接于车身本体上的汽车后背门,汽车后背门可盖置于车身尾口上,而与后围形成对车身本体尾端的完全遮盖,且于汽车后背门和后围之间设有以锁闭汽车后背门的锁闭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身结构因汽车后背门仅构成对车身尾端空间的部分遮盖,可减少汽车后背门的体积尺寸,以能够降低其整体重量,进而可由后背门重量的降低,而克服现有车身结构中的后背门易下垂及不易锁止等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上的后背门结构通常是贯通整个汽车尾端的形式,由于后背门长度和宽度尺寸较大,造成其构成零部件数量较多,且零部件结构特征也较为复杂,并也使得后背门的重量较大。而大重量的后背门不仅会导致顶盖对后背门的承重较大,容易导致后背门下垂而使后背门与顶盖之间的间隙差不符合要求,同时其也容易导致后背门难以正常锁止,以及与侧围尾灯配合不好等问题。此外,后背门的重量较大,还会在后背门关闭时,使得后背门门锁处的速度较大,容易导致车身对后背门带来较大的冲击,而造成后背门钣金和焊点开裂,从而降低后背门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汽车车身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车身结构,以可减轻后背门的整体重量而可克服现有后背门结构的至少一点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包括具有后围的车身本体,所述后围被构造为具有向上的延伸高度,以于所述车身本体尾端的上部围构形成车身尾口,还包括于所述车身尾口处枢转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上的汽车后背门,所述汽车后背门可盖置于所述车身尾口上,而与所述后围形成对所述车身本体尾端的完全遮盖,且于所述汽车后背门和所述后围之间设有以锁闭所述汽车后背门的锁闭部。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后背门包括具有透孔的后背门主体,于所述后背门主体的底部设有门锁安装部,于所述后背门主体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撑杆安装部,并于所述后背门主体的外侧覆设有玻璃板。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板构成对所述后背门主体外侧面的整体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门锁安装部为贯穿设于所述后背门主体上的门锁安装孔。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门锁安装孔的位置,于所述后背门主体上固连有门锁加强板,且所述门锁安装孔贯穿所述门锁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安装部为固连于所述后背门主体上的具有安装孔的撑杆安装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撑杆安装部的位置,在所述后背门主体上固连有撑杆加强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后背门主体的顶部构造有外凸的延伸体,并于所述延伸体上设有铰链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安装部为固定于所述延伸体上的固连有凸焊螺母的安装板,且对应于所述安装板的位置,于所述延伸体上固连有铰链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锁闭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门锁安装部处的门锁,以及对应于所述门锁,设置于所述后围上的锁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因汽车后背门仅构成对车身尾端空间的部分遮盖,可减少汽车后背门的体积尺寸,以能够降低其整体重量,进而可由后背门重量的降低,而克服现有后背门结构的易下垂及不易锁止等问题;同时,通过在后背门主体的外侧面整体覆盖玻璃板,也能够提高后背门的美观性,从而也能够提高汽车车身结构的整体品质。
(2)在后背门主体上设置透孔,可进一步减轻后背门主体的整体重量。
(3)在后背门主体的外侧面整体覆盖玻璃板,可提高汽车后背门的整体美观性,从而能够提高本汽车车身结构的整体品质。
(4)门锁安装部采用门锁安装孔,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5)通过在门锁安装孔处设置门锁加强板,能够提高门锁的安装牢固性。
(6)撑杆安装部采用撑杆安装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7)在后背门主体上固设撑杆加强板,能够提高撑杆的安装牢固性。
(8)通过在后背门主体的顶部构造延伸体,可便于设置用于实现本汽车后背门与外部载体连接的铰链安装部。
(9)铰链安装部采用固连有凸焊螺母的安装板,可便于安装铰链。
(10)锁闭部采用门锁和锁钩的形式,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背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后背门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板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板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板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汽车后背门,11-后背门主体,12-延伸体,13-玻璃板;
1101-外板,1102-内板,1201-外延伸体,1202-内延伸体;
111-透孔,112-门锁安装部,113-撑杆安装部,114-撑杆加强板,115-门锁加强板,116-安装板,121-铰链安装部;
1111-固定孔,1211-穿孔;
2-车身本体;
3-后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如图1中所示,该汽车车身结构包括具有后围3的车身本体2,该后围3具体与车身2中的侧围及地板等结构固连成一体,且后围3被构造为具有向上的延伸高度,以于车身本体2尾端的上部围构形成贯通车身本体2内外的车身尾口。而本实施例的车身结构还包括于车身尾口处枢转连接于车身本体2上的汽车后背门1,该汽车后背门1可盖置于车身尾口上,以能够形成对所述车身尾口所对应的车身本体2尾端的上部空间的遮盖。
本实施例中相对于上方的汽车后背门1对车身本体2尾端上部空间部分的遮盖,后围3则形成了对车身2尾端的下部空间部分的遮盖,而由该后围3与上述汽车后背门1一起,即能够形成对车身2尾端空间的共同遮盖。此外,本实施例中在汽车后背门1和后围3之间还设有用于锁闭汽车后背门1的锁闭部,该锁闭部具体包括安装于汽车后背门1底端的门锁,以及对应于所述门锁设置于后围3顶端的锁钩。
其中,为了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后围3具体可由后围外板和后围内板固连而成,并于后围内板的顶部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锁钩安装孔,该锁钩安装孔即用于安装上述锁钩,并由该锁钩与汽车后背门1上的门锁配合,实现对汽车后背门1的锁闭功能。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后背门1具体包括具有透孔111的后背门主体11,以及构造于后背门主体11顶部的为外凸状的延伸体12,并于后背门主体11的外侧覆设有玻璃板13,且该玻璃板13也构成了对后背门主体 11外侧面的整体覆盖。如此设置,不仅可提高汽车后背门1的整体美观性,也能够避免在后背门主体11上设置装饰板等麻烦。同时,本实施例中在玻璃板13上亦可集成刹车灯,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中,在后背门主体11的底部还设有门锁安装部112,于后背门主体11的两侧部也分别形成有撑杆安装部113,而在延伸体12上则设有用于安装铰链的铰链安装部121,以可实现汽车后背门1在车身本体2上的枢转设置。
具体而言,仍由图2中所示出的,本实施例的后背门主体11及透孔111均被构造成长条状,以便于进行加工制造,同时在结构构型上,透孔111也随形于后背门主体11设置,也即透孔111的形状与后背门主体11一致。此时,后背门主体11整体表现为类矩形的环状,且沿透孔111的周向,后背门主体11 实体部分的截面宽度也大致相同。通过上述设置可有效降低后背门主体11的整体重量,以利于汽车后背门1的轻量化设计。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后背门主体11及透孔111除了可如图2所示的形状,其亦可视具体情况而设为类似于长圆形或正方形等形状。
本实施例的后背门主体11具体由外板1101和内板1102扣合固连而成,且为了便于加工制造,前述的延伸体12也分别由一体成型于外板1101顶部的外延伸体1201和一体成型于内板1102顶部的内延伸体1202扣合固连而成。而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外板1101的结构强度,于外板1101的中部形成有向内板1102一侧凹陷的凹入部,前述的透孔111即位于该凹入部处。此外,外板1101的边缘也被构造成向内板1102一侧的弯折状,以进一步提高外板1101 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提高外板1101的整体美观性。
由图6和图7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内板1102的整体结构与外板1101大致相同,对其本文不再详述。而由图2、图4并结合图6所示,前述的门锁安装部112具体为贯穿设于外板1101和内板1102底部、并间隔布置的两个门锁安装孔,以安装门锁而与上述的后围3上的锁钩啮合而构成汽车后背门1于汽车车身本体2上的锁止。且为了提高门锁的安装牢固性,在门锁安装孔处,于外板1101和内板1102上还内凹形成有凹槽,以提高后背门主体11的结构强度,同时其也能够便于门锁的安装布置。
另外,如图8中所示的,对应于门锁安装孔的位置,本实施例在内板1102 上也固连有夹置于内板1102和外板1101之间的门锁加强板115,门锁加强板 115具体可采用“L”形结构,且门锁安装孔为贯穿该门锁加强板115设置。
本实施例又如图2中所示的,前述的撑杆安装部113具体为固连于内板1102 上的撑杆安装板,并在该撑杆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撑杆的安装孔。而为了提高撑杆安装板的结构强度,撑杆安装板在设计上也被构造成弯折状,且其具体为包括与内板1102固连的固定段,以及与固定段一体成型的外伸段,上述安装孔即设置于外伸段上,以便于撑杆的安装。
除此之外,为了便于撑杆安装板的固定安装,本实施例在固定段上亦形成有贯穿内板1102布置的两个固定孔1111,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穿过固定孔1111 而对撑杆安装板进行固定。此外,为了提高撑杆的安装稳固性,相对于撑杆安装板,在内板1102的另一侧还固连有撑杆加强板114,并于该撑杆加强板114 上焊接固连有与固定孔1111对应的两个凸焊螺母。上述螺栓穿过固定孔1111 后可与凸焊螺母螺接,以此可便于撑杆安装板在内板1102上的固定安装。
由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铰链安装部121具体为固连于内板1102正对于外板1101一侧面上的安装板116,并于该安装板116上焊接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凸焊螺母,且对应于所述凸焊螺母,于内板1102上也形成有供螺栓穿过,以与凸焊螺母螺接的穿孔1211。另外,在安装板116的边缘处亦形成有向远离内板1102 一侧延伸的翻边,以可提高安装板116的结构强度。而进一步地,对应于安装板116在内板1102的另一侧也固连有铰链加强板,上述的穿孔1211同样为贯穿该铰链加强板设置。
本实施例的汽车车身结构中,汽车后背门1仅构成对车身本体2尾端空间的部分遮盖,由此可减少汽车后背门1的体积尺寸,以能够降低其整体重量,进而可由后背门重量的降低,而克服现有后背门结构的易下垂及不易锁止等问题。
而由于汽车后背门1的尺寸的较小,也使得在关闭后背门时门锁处的速度较小,从而亦能够减轻车身本体2对汽车后背门2的冲击。与此同时,后背门重量的降低,采用撑杆力值较小的撑杆便可实现对汽车后背门1的支撑,从而也可避免因撑杆力值过大造成的应力集中,以能够保证汽车后背门的结构强度。此外,本实施例的汽车后背门1通过在后背门主体11的外侧面整体覆盖玻璃板 13,能够提高后背门的美观性,以提升汽车后背门1的整体品质,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后围(3)的车身本体(2),所述后围(3)被构造为具有向上的延伸高度,以于所述车身本体(2)尾端的上部围构形成车身尾口,还包括于所述车身尾口处枢转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2)上的汽车后背门(1),所述汽车后背门(1)可盖置于所述车身尾口上,而与所述后围(3)形成对所述车身本体(2)尾端的完全遮盖,且于所述汽车后背门(1)和所述后围(3)之间设有以锁闭所述汽车后背门(1)的锁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背门(1)包括具有透孔(111)的后背门主体(11),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的底部设有门锁安装部(112),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的两侧部分别形成有撑杆安装部(113),并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的外侧覆设有玻璃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13)构成对所述后背门主体(11)外侧面的整体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安装部(112)为贯穿设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上的门锁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门锁安装孔的位置,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上固连有门锁加强板(115),且所述门锁安装孔贯穿所述门锁加强板(1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安装部(113)为固连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上的具有安装孔的撑杆安装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撑杆安装部(113)的位置,在所述后背门主体(11)上固连有撑杆加强板(1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后背门主体(11)的顶部构造有外凸的延伸体(12),并于所述延伸体(12)上设有铰链安装部(1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安装部(121)为固定于所述延伸体(12)上的固连有凸焊螺母的安装板(116),且对应于所述安装板(116)的位置,于所述延伸体(12)上固连有铰链加强板。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闭部包括安装于所述门锁安装部(112)处的门锁,以及对应于所述门锁,设置于所述后围(3)上的锁钩。
CN201821267272.8U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车身结构 Active CN208827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7272.8U CN208827949U (zh)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车身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7272.8U CN208827949U (zh)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车身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7949U true CN208827949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7272.8U Active CN208827949U (zh) 2018-08-07 2018-08-07 汽车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79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4247A (zh) * 2020-06-16 2020-09-18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背门内板加强板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4247A (zh) * 2020-06-16 2020-09-18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背门内板加强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8648B2 (en) Motor vehicle rear
JP5348547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4358151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DE102013017730A1 (d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verstärkter Stoßdämpferanbindung
US11958412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flag-type side mirror
CN105313991A (zh) 轻质后挡板结构
CN103707939B (zh) 一种非承载式车身侧围后支柱总成
CN208827949U (zh) 汽车车身结构
US20150251701A1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CN207257798U (zh) 车辆后挡板
CN208812950U (zh) 汽车后背门和汽车
JP6587549B2 (ja)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CN206384048U (zh) 一种新型车门门槛
CN206914174U (zh) 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锁扣支架结构及汽车
JP2011148464A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構造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JP6495416B2 (ja)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JP2005313728A (ja)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3226263A (ja) 車両のオープンステー取付構造
JP6876270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10793352U (zh) 车顶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H0444422Y2 (zh)
CN217994328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商用车工具箱盖总成
JP3691422B2 (ja) バン型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0435772B (zh) 前围骨架及其固定支架、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