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69396U - 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69396U CN208169396U CN201820026243.6U CN201820026243U CN208169396U CN 208169396 U CN208169396 U CN 208169396U CN 201820026243 U CN201820026243 U CN 201820026243U CN 208169396 U CN208169396 U CN 2081693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bound
- attachment base
- shock absorption
- outer cylinder
- dsa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头和减震内杆,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下端连接有反弹缓冲层,且反弹缓冲层的下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侧安装有减震外筒,且减震外筒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内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缓冲筒,且缓冲筒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并且缓冲垫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缓冲筒的内侧连接有缓冲杆,所述减震外筒的内侧设置有隔层。该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设置有反弹缓冲层,既可以对减震弹簧的反弹效果作进一步的吸收工作,又可以提高该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减震器的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但是一些减震器虽然能够抑制一些弹簧跳跃,但是效果较低,只是简单的降低弹簧跳跃的反弹效果,无法高效的对弹簧的跳跃进行吸收工作,进而无法高效的避免弹簧的反弹,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一些减震器虽然能够抑制一些弹簧跳跃,但是效果较低,只是简单的降低弹簧跳跃的反弹效果,无法高效的对弹簧的跳跃进行吸收工作,进而无法高效的避免弹簧反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头和减震内杆,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下端连接有反弹缓冲层,且反弹缓冲层的下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侧安装有减震外筒,且减震外筒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内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内侧设置有缓冲筒,且缓冲筒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并且缓冲垫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护垫,所述缓冲筒的内侧连接有缓冲杆,所述减震外筒的内侧设置有隔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均通过缓冲杆贯穿反弹缓冲层,且缓冲杆分别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弹缓冲层包括外反弹垫、内反弹垫和强化层,外反弹垫和内反弹垫之间设置有强化层,且外反弹垫和强化层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外反弹垫和强化层均关于内反弹垫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与减震外筒之间,以及减震内杆、第二连接座和缓冲筒之间均为一体结构,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的外形尺寸,以及减震外筒与缓冲筒的外径大小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和防护垫均设置有两组,且缓冲垫和防护垫分别位于减震弹簧上下两端,并且减震弹簧的上下两端嵌入第一连接座与减震外筒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座和缓冲筒之间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缓冲杆与减震外筒和缓冲筒之间均为滑动连接,且缓冲杆与防护垫和减震外筒上端所构成的空间相连接,并且防护垫和减震外筒上端所构成的空间尺寸等于缓冲筒的内部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设置有反弹缓冲层,既可以对减震弹簧的反弹效果作进一步的吸收工作,又可以提高该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而提高了减震器的工作性能,在反弹缓冲层的外反弹垫和内反弹垫之间还设置有强化层,可以提高外反弹垫和内反弹垫的受力性能,进而提高反弹缓冲层的工作效果,也提升了反弹缓冲层的工作寿命,在装置上还设置有缓冲垫和防护垫,既保证缓冲垫的工作性能,又可以对减震弹簧的反弹效果进行初步的缓冲吸收工作,进而降低减震弹簧的反弹效果,在缓冲杆前端设置有缓冲筒和隔层,通过隔层可以为缓冲杆在减震外筒背部滑动提供安全的工作空间,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装置对弹簧反弹的吸收作用,也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头,2、反弹缓冲层,201、外反弹垫,202、内反弹垫,203、强化层,3、第一连接座,4、减震外筒,5、减震弹簧,6、减震内杆,7、第二连接座,8、第二连接头,9、缓冲筒,10、缓冲垫,11、防护垫,12、缓冲杆,13、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头1、反弹缓冲层2、第一连接座3、减震外筒4、减震弹簧5、减震内杆6、第二连接座7、第二连接头8、缓冲筒9、缓冲垫10、防护垫11、缓冲杆12和隔层13,第一连接头1的下端连接有反弹缓冲层2,且反弹缓冲层2的下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8均通过缓冲杆12贯穿反弹缓冲层2,且缓冲杆12分别与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7相连接,可以保证反弹缓冲层2稳定的工作状态,反弹缓冲层2包括外反弹垫201、内反弹垫202和强化层203,外反弹垫201和内反弹垫202之间设置有强化层203,且外反弹垫201和强化层203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外反弹垫201和强化层203均关于内反弹垫202对称,可以提高外反弹垫201和内反弹垫203的受力性能,进而提高反弹缓冲层2的工作效果,也提升了反弹缓冲层2的工作寿命,第一连接座3内侧安装有减震外筒4,且减震外筒4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5,第一连接座3与减震外筒4之间,以及减震内杆6、第二连接座7和缓冲筒9之间均为一体结构,且第一连接座3与第二连接座7的外形尺寸,以及减震外筒4与缓冲筒9的外径大小均相等,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能,也保证了装置两端相同的工作效果,进而提高装置的工作性能,减震内杆6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7,且第二连接座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8,第二连接座7的内侧设置有缓冲筒9,且缓冲筒9与第二连接座7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0,并且缓冲垫10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护垫11,缓冲垫10和防护垫11均设置有两组,且缓冲垫10和防护垫11分别位于减震弹簧5上下两端,并且减震弹簧5的上下两端嵌入第一连接座3与减震外筒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座7和缓冲筒9之间的空间内,既可以保证减震弹簧5稳定的工作状态,又可以对减震弹簧5的反弹效果进行初步的缓冲吸收工作,进而降低减震弹簧5的反弹效果,缓冲筒9的内侧连接有缓冲杆12,缓冲杆12与减震外筒4和缓冲筒9之间均为滑动连接,且缓冲杆12与防护垫11和减震外筒4上端所构成的空间相连接,并且防护垫11和减震外筒4上端所构成的空间尺寸等于缓冲筒9的内部尺寸,既可以进一步的加强装置对弹簧反弹的吸收作用,又可以保证缓冲杆12在减震外筒4和缓冲筒9上的工作效果相同,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性能,减震外筒4的内侧设置有隔层13。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时,首先,将该柔性减震器通过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8安装到汽车上,当汽车发生颠簸时,汽车会对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8进行受力,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8会将受到的力传导至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7上,在此过程中,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8上的缓冲杆12会在减震外筒4和缓冲筒9的内部进行滑动,而在缓冲杆12滑动过程中,会使第一连接头1和第一连接座3以及第二连接头8和第二连接座7对反弹缓冲层2进行挤压工作,在反弹缓冲层2上外反弹垫201、内反弹垫202和强化层203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对所受的挤压力进行缓冲,进而对装置受到的力进行初步缓冲工作,之后,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7上收到的力会在减震外筒4、减震弹簧5和减震内杆6共同作用下进行减震缓冲工作,而减震弹簧5在受力收缩过后会发生反弹伸长,在减震弹簧5反弹伸长过程中,会对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7施加反向力,同时在缓冲杆12与减震外筒4和缓冲筒9之间的连接工作,会首先对减震弹簧5反弹力进行吸收,然后再由装置两端的反弹缓冲层2进行二次缓冲工作,便可以有效的降低减震弹簧5的反弹效果,以上便是该柔性减震器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包括第一连接头(1)和减震内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的下端连接有反弹缓冲层(2),且反弹缓冲层(2)的下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所述第一连接座(3)内侧安装有减震外筒(4),且减震外筒(4)的外侧设置有减震弹簧(5),所述减震内杆(6)的下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座(7),且第二连接座(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8),所述第二连接座(7)的内侧设置有缓冲筒(9),且缓冲筒(9)与第二连接座(7)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0),并且缓冲垫(10)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防护垫(11),所述缓冲筒(9)的内侧连接有缓冲杆(12),所述减震外筒(4)的内侧设置有隔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和第二连接头(8)均通过缓冲杆(12)贯穿反弹缓冲层(2),且缓冲杆(12)分别与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7)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弹缓冲层(2)包括外反弹垫(201)、内反弹垫(202)和强化层(203),外反弹垫(201)和内反弹垫(202)之间设置有强化层(203),且外反弹垫(201)和强化层(203)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外反弹垫(201)和强化层(203)均关于内反弹垫(202)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3)与减震外筒(4)之间,以及减震内杆(6)、第二连接座(7)和缓冲筒(9)之间均为一体结构,且第一连接座(3)与第二连接座(7)的外形尺寸,以及减震外筒(4)与缓冲筒(9)的外径大小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0)和防护垫(11)均设置有两组,且缓冲垫(10)和防护垫(11)分别位于减震弹簧(5)上下两端,并且减震弹簧(5)的上下两端嵌入第一连接座(3)与减震外筒(4)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座(7)和缓冲筒(9)之间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12)与减震外筒(4)和缓冲筒(9)之间均为滑动连接,且缓冲杆(12)与防护垫(11)和减震外筒(4)上端所构成的空间相连接,并且防护垫(11)和减震外筒(4)上端所构成的空间尺寸等于缓冲筒(9)的内部尺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26243.6U CN208169396U (zh) | 2018-01-08 | 2018-01-08 | 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26243.6U CN208169396U (zh) | 2018-01-08 | 2018-01-08 | 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69396U true CN208169396U (zh) | 2018-11-30 |
Family
ID=6438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262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69396U (zh) | 2018-01-08 | 2018-01-08 | 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693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90725A (zh) * | 2020-10-19 | 2021-01-29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客车驱动电机用安装固定结构 |
-
2018
- 2018-01-08 CN CN201820026243.6U patent/CN2081693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90725A (zh) * | 2020-10-19 | 2021-01-29 | 苏州朗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客车驱动电机用安装固定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11312U (zh) | 一种新型轿底吸振装置 | |
CN208900622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减震器 | |
CN214578515U (zh) | 一种高稳定汽车减震器弹簧盘 | |
CN208169396U (zh) | 一种避免反弹的柔性减震器 | |
CN204921809U (zh) | 一种自带缓冲减振装置的电梯 | |
CN215214564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减震装置 | |
CN203146692U (zh) | 双弹簧后减震器 | |
CN106996434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 |
CN208978973U (zh) | 一种抗冲击力效果好的驾驶室后围缓冲减震组件 | |
CN111006551A (zh) | 一种开放式软着陆缓冲装置 | |
CN214695707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的基础抗震结构 | |
CN212243594U (zh) | 一种防砸驾驶室 | |
CN211901422U (zh) | 一种具备隔音效果的汽车减震器 | |
CN205675954U (zh) | 带缓冲功能的电梯轿厢托架 | |
CN213299276U (zh) | 一种减震悬置 | |
CN109149464A (zh) | 一种性能稳定的通信工程电缆桥架 | |
CN208734795U (zh) | 一种新型列车减振器 | |
CN21065337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地板 | |
CN209743447U (zh) | 锥形侧向力减震器弹簧 | |
CN207213006U (zh) | 一种适应山路的减震器 | |
CN209434249U (zh) | 一种车辆电池保护装置 | |
CN208041051U (zh) | 一种打孔机底座用减震装置 | |
CN207378042U (zh) | 一种筒式液压减震器 | |
CN207018421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 |
CN112503137A (zh) | 一种汽车减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