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23410U - 减速器 - Google Patents

减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23410U
CN208123410U CN201820272612.XU CN201820272612U CN208123410U CN 208123410 U CN208123410 U CN 208123410U CN 201820272612 U CN201820272612 U CN 201820272612U CN 208123410 U CN208123410 U CN 208123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ntology
guiding hole
oil guide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26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环
谢权
邓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26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23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23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23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速器,包括:外壳,包括沿轴向设有容置腔的本体及设于容置腔内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一端与本体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本体的方向延伸,本体背离支撑部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油槽且靠近支撑部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一端连通的第一导油孔;转轴及轴承,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于支撑部内;端盖,盖设并密封于本体且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导油腔,端盖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导油槽另一端与外界的第二导油孔;其中,支撑部开设有连通于轴承及第一导油孔的第三导油孔,导油腔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曲形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器,避免了油的浪费且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提高轴承与转轴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减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外壳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
常用的减速器一般包括外壳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齿轮、转轴及轴承,减速器在从低速升到高速的情况下,外壳内温度持续升高,为了降温及减少摩擦,在外壳内常导入润滑油以达到降温及润滑效果,且在减速器从低速升到高速的情况时,外壳内压强增大,与外部产生压差,一般减速器上都设计有通气塞,以保证和外部的压强持平,在外壳内压强过大时,外壳内飞溅的润滑油和汽化的润滑油会顺着压强差的方向从通气塞溢出,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润滑油顺着压强差的方向从通气塞溢出,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节约资源及降低污染环境的减速器。
一种减速器,包括:
外壳,包括沿轴向设有容置腔的本体及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背离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油槽且靠近所述支撑部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一端连通的第一导油孔;
转轴及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设于所述支撑部内;以及
端盖,盖设并密封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导油腔,所述端盖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导油槽另一端与外界的第二导油孔;
其中,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轴承及所述第一导油孔的第三导油孔,所述导油腔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曲形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器,转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压强增大,外壳内的油会朝向压强偏小的方向移动(油从外壳内部朝向第二导油孔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三导油孔流向轴承及转轴,润滑了轴承并降低了轴承与转轴的温度,另一部分油会汽化从第一导油孔进入第一导油槽以从第二导油孔流出,但是由于导油腔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曲形腔,即导油腔的长度相对较长,则油在导油腔流动的过程中会遇冷冷凝,而后通过第一导油孔及第三导油孔回流到轴承与转轴处,避免了油的浪费且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提高轴承与转轴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相面对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与与所述第一导油槽对接形成所述导油腔,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分别与所述导油腔的两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油腔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还包括通气塞,所述通气塞安装于所述端盖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的对接凸起部,所述通气塞与所述对接凸起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还包括油封,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支撑部内的端部通过所述油封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与所述油封之间具有导油间隙,所述导油间隙连通于所述第三导油孔与所述轴承及所述转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速器还包括挡油件且所述外壳还包括挡油部,所述挡油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挡油部围设于所述支撑部外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导油空间,所述挡油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挡油部,所述挡油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第三导油孔的第四导油孔,所述挡油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四导油孔的第五导油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的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提供的减速器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提供的减速器的端盖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所提供的端盖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所提供的端盖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速器100,包括外壳10、转轴20、轴承30及端盖40,转轴20通过轴承30可转动地设于外壳10内,端盖40位于外壳10外且与外壳10连接。
外壳10包括本体11及支撑部12,本体11沿轴向设有容置腔111,支撑部12设于该容置腔111内且一端与本体11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本体11的方向延伸,本体11背离支撑部1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油槽112且靠近支撑部12的内表面开设有与第一导油孔113,第一导油孔113与第一导油槽112连通。
端盖40盖设于本体11设有第一导油槽112的位置并与本体11之间密封,且端盖40与本体11之间形成包括第一导油槽111的导油腔,端盖40设有连通于第一导油槽111另一端的第二导油孔42,导油腔为包括多段折弯部的曲形腔。
转轴20通过轴承30转动连接于支撑部12内,且支撑部12开设有第三导油孔121,第三导油孔121与第一导油孔113连通且第三导油孔41连通于轴承30与转轴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器100,转轴20在高速旋转时,由于压强增大,外壳10内的油会朝向压强偏小的方向移动(油从外壳10内部朝向第二导油孔41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三导油孔121流向轴承30及转轴20,润滑了轴承30并降低了轴承30与转轴20的温度,另一部分油会汽化从第一导油孔113进入第一导油槽112以从第二导油孔41流出,但是由于导油腔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曲形腔,即导油腔的长度相对较长,则油在导油腔流动的过程中会遇冷冷凝,而后通过第一导油孔113及第三导油孔121回流到轴承30与转轴20处,避免了油的浪费且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提高轴承30与转轴2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导油腔包括两段尾部相接的S型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油腔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定,如导油腔还可以包括三段S型腔体。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端40盖与本体11相面对的一面设有第二导油槽42,第二导油槽42与第一导油槽112对接形成上述导油腔,第一导油孔113与第二导油孔41分别与导油腔的两端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在端盖40上设置第二导油槽42,而是端盖40与本体11相对的一面与第一导油槽112形成上述导油腔。
具体地,导油腔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油腔的径向截面也可以为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40与本体1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端盖40与本体11之间通过密封件密封。具体地,密封件为涂覆于本体11表面的密封胶。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100还包括通气塞50,通气塞50安装于端盖40远离本体11的一端并与第二导油孔41连通,以便于外壳10与外界连通。具体地,参阅图4及图5,端盖40远离本体11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导油孔41连通的对接凸起部43,通气塞50与对接凸起部43连接。
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还包括挡油部13,挡油部13设于容置腔111内且一端与本体11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本体11的方向延伸,挡油部13围设于支撑部12外并与支撑部12之间形成导油空间14,则油可以从导油空间14(从图1中的右侧流向左侧)并经过第三导油孔121流向轴承30与转轴20,以润滑及冷却轴承30。
减速器100还包括挡油件60,挡油件60设于容置腔111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本体11与挡油部13,挡油部13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导油孔113及第三导油孔121的第四导油孔131,挡油件60上开设有连通第四导油孔131的第五导油孔,则当压强增大时,位于外壳10内的油朝向压强偏小的方向移动,则位于轴承30及转轴20处的油首先从第三导油孔121进入第四导油孔131,从第四导油孔131流出的油一部分通过第一导油孔113进入第一导油槽112,且由于导油腔的路径较长,则汽化的油会在导油腔处冷凝,并沿与原路径相反的路径返回到轴承30与转轴20处,从第四导油孔131流出的油另一部分通过第五导油孔流进减速器100的其他位置。具体地,挡油件60上设有两个第五导油孔。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100还包括油封70,转轴20设于支撑部12内的端部通过油封70与支撑部12之间密封。
具体地,轴承30与油封70之间具有导油间隙80,导油间隙80连通第三导油孔121与轴承30及转轴20。冷凝后的油通过第三导油孔121进入导油间隙80,并从导油间隙80流向转轴20与轴承30,以润滑轴承30并降低转轴20与轴承30的温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沿轴向设有容置腔的本体及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本体背离所述支撑部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导油槽且靠近所述支撑部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一端连通的第一导油孔;
转轴及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设于所述支撑部内;以及
端盖,盖设并密封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包括所述第一导油槽的导油腔,所述端盖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导油槽另一端与外界的第二导油孔;
其中,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连通于所述轴承及所述第一导油孔的第三导油孔,所述导油腔为具有多个折弯部的曲形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相面对的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油槽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二导油槽与与所述第一导油槽对接形成所述导油腔,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分别与所述导油腔的两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腔的径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通气塞,所述通气塞安装于所述端盖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油孔连通的对接凸起部,所述通气塞与所述对接凸起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本体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油封,所述转轴设于所述支撑部内的端部通过所述油封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与所述油封之间具有导油间隙,所述导油间隙连通于所述第三导油孔与所轴承及所述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挡油件且所述外壳还包括挡油部,所述挡油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挡油部围设于所述支撑部外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具有导油空间,所述挡油件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挡油部,所述挡油部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第三导油孔的第四导油孔,所述挡油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四导油孔的第五导油孔。
CN201820272612.XU 2018-02-26 2018-02-26 减速器 Active CN208123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2612.XU CN208123410U (zh) 2018-02-26 2018-02-26 减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2612.XU CN208123410U (zh) 2018-02-26 2018-02-26 减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23410U true CN208123410U (zh) 2018-11-20

Family

ID=6420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2612.XU Active CN208123410U (zh) 2018-02-26 2018-02-26 减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23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929A (zh) * 2019-10-10 2020-01-24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5929A (zh) * 2019-10-10 2020-01-24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
CN110725929B (zh) * 2019-10-10 2021-04-27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1332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1846172B (zh) 上端盖、润滑系统及立式减速机
CN105443742B (zh) 一种纵置变速器
JP2001513175A (ja) 定流量カスケード潤滑装置
JPS6332453Y2 (zh)
CN208123410U (zh) 减速器
CN103234017B (zh) 一种齿轮箱离合器
CN215110441U (zh) 一种花键润滑机构及减速箱总成
CN210977852U (zh) 一种螺杆泵电机轴端的密封结构
US9400045B2 (en) Housing with a direct flow path for hardware lubrication
CN205779862U (zh) 立轴潜水泵
CN109578562A (zh) 风电齿轮箱的润滑油路结构
CN209038931U (zh) 电动葫芦双速电机慢速驱动装置
CN208123411U (zh) 减速器
CN209671586U (zh) 风电齿轮箱的润滑油路结构
CN204878378U (zh) 轴承支撑套筒、轴承安装结构和立式减速机
CN209041529U (zh) 一种重载变速箱轴承润滑结构
CN201093054Y (zh) 减速机的齿轮箱的改良装置
CN218818069U (zh) 一种轴承润滑结构及变速器
CN107143644B (zh) 一种变速箱润滑油路
CN209146156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轴承润滑结构
CN218152281U (zh) 传动装置
CN208364750U (zh) 一种中桥主减速器过桥箱盖
CN204213187U (zh) 双辊机稀油润滑冷却轴承装置
CN218118109U (zh) 一种高耐磨型泵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