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86936U -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86936U
CN208086936U CN201820466662.1U CN201820466662U CN208086936U CN 208086936 U CN208086936 U CN 208086936U CN 201820466662 U CN201820466662 U CN 201820466662U CN 208086936 U CN208086936 U CN 208086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line
hole
riser
line riser
locating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66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en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TAIENKANG MEDICAL EQUIPMENT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TAIENKANG MEDICAL EQUIPMENT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TAIENKANG MEDICAL EQUIPMENT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66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86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86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86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自前至后依次排列;折痕装置包括上折痕立板组和下折痕立板组,上折痕立板组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上折痕立板,上折痕立板的下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组处在上折痕立板组下方,下折痕立板组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下折痕立板,下折痕立板的上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与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并且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对口罩布料进行折叠,在口罩布料所需位置上顺利形成褶皱。

Description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多设置为矩形,在口罩的中间处设置有褶皱,以便在佩戴口罩时,褶皱处舒展开,使口罩呈现弧形面,便于贴合佩戴者的面部轮廓。
目前,市面上的用于将口罩布料折叠出褶皱的设备采用滚轮、压平板和压辊配合生产。滚轮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压布圆台,各压布圆台的大端与口罩布料相接处,使口罩布料从原先的平整状态变为凹凸不平的状态,这种表面凹凸不平的口罩布料行进至压平板处后,压平板从两侧向口罩布料的中心轴线处延伸,正好抵触在口罩布料被压出凹陷处的部分,加深折痕后,被压辊压平收卷。但是,口罩布料经过滚轮折叠后,在继续前进至压平处的过程中,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复位,折叠处发生松动,再被压平板压平,易与原来的折痕处发生偏差,造成口罩表面折痕歪扭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这种口罩面折叠装置能够自动对口罩布料进行折叠,在口罩布料所需位置上顺利形成褶皱。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痕装置包括上折痕立板组和下折痕立板组,上折痕立板组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上折痕立板,上折痕立板的下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组处在上折痕立板组的下方,下折痕立板组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下折痕立板,下折痕立板的上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与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并且交替排列;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左压平板组和右压平板组,左压平板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左压平板,各左压平板的右边沿均自前至后逐渐向右倾斜;上下相邻的两个左压平板中,上侧的左压平板右端处在下侧的左压平板右端的右侧;右压平板组处在左压平板组的右侧,右压平板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右压平板,各右压平板的左边沿均自前至后逐渐向左倾斜;上下相邻的两个右压平板中,下侧的右压平板左端处在上侧的右平板左端的左侧;左压平板、右压平板均与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且右压平板与左压平板交替排列;所述定型装置包括上下并排的两个定型辊,两个定型辊相互压合并且相对转动。
工作时,口罩布料在定型装置的牵引下自前至后移动,依次经过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当口罩布料经过折痕装置时,口罩布料从上折痕立板组和下折痕立板组之间穿过,各上折痕立板的下边缘与口罩布料的上表面相抵触,各下折痕立板的上边缘与口罩布料的下表面相抵触,使口罩布料上形成多条前后走向的折痕(即在口罩布料横向上相间排列的凹陷和凸起);由于上折痕立板的下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的上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因此口罩布料在自前至后移动的过程中,各上折痕立板和各下折痕立板能够逐渐加深口罩布料表面的折痕,使口罩布料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并且可避免口罩布料表面折痕歪扭的情况发生;当口罩布料经过压平装置时,口罩布料从左压平板组和右压平板组之间穿过,各左压平板的右边缘抵触在口罩布料上表面与凹陷处对应的部分,各右压平板的左边缘抵触在口罩布料下表面与凸起处对应的部分,逐渐在口罩布料上形成褶皱并对各褶皱进行压平;当口罩布料经过定型装置时,口罩布料进入两个定型辊之间,并在两个定型辊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定型。
上述上折痕立板、下折痕立板、左压平板和右压平板的数量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口罩布料表面褶皱的数量确定。
优选方案中,上述上折痕立板底部具有向右弯折的上导引部,下折痕立板顶部具有向左弯折的下导引部。通过设置上导引部和下导引部,使口罩布料经过折痕装置后,各折痕处于倾斜状态,有利于各左压平板的右边缘顺利抵触在口罩布料上表面与凹陷处对应的部分,各右压平板的左边缘顺利抵触在口罩布料下表面与凸起处对应的部分。
优选方案中,上述折痕装置还包括两个上导杆和两个下导杆,各上导杆和各下导杆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为左右走向;两个上导杆前后并排,每个上导杆上安装有多个上调节块,上调节块上设有上导向孔和上锁紧螺孔,上调节块通过上导向孔套接在上导杆上并且与上导杆滑动配合,上锁紧螺孔与上导向孔连通,上锁紧螺孔中安装有上锁紧螺钉;每个上导杆上的上调节块与所述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处在前侧的上导杆上的上调节块与上折痕立板的前部连接,处在后侧的上导杆上的上调节块与上折痕立板的后部连接;两个下导杆前后并排,两个下导杆与两个上导杆一一对应,下导杆处在上导杆的正下方,每个下导杆上安装有多个下调节块,下调节块上设有下导向孔和下锁紧螺孔,下调节块通过下导向孔套接在下导杆上并且与下导杆滑动配合,下锁紧螺孔与下导向孔连通,下锁紧螺孔中安装有下锁紧螺钉;每个下导杆上的下调节块与所述下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处在前侧的下导杆上的各下调节块与对应的下折痕立板的前部连接,处在后侧的下导杆上的各下调节块与对应的下折痕立板的后部连接。这样,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口罩宽度及其表面各褶皱的位置,对各上折痕立板和各下折痕立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以及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口罩的生产要求;调节时,先将各上锁紧螺钉和各下锁紧螺钉拧松;然后,通过调节各上调节块在对应的上导杆上的位置、各下调节块在对应的下导杆上的位置,以此来对各上折痕立板和各下折痕立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以及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进行调节。确定好各上折痕立板和各下折痕立板的位置后,将各上锁紧螺钉和各下锁紧螺钉拧紧,将各上调节块固定在对应的上导杆上,将各下调节块固定在对应的下导杆上,以此来对各上折痕立板和各下折痕立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方案中,上述压平装置还包括压平板座、左压紧块、左固定螺栓、左固定螺母、右压紧块、右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母,压平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左压平板组和右压平板组均安装在压平板座上;左压紧块处在左压平板组的上方,相邻两个左压平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左分隔板,左压紧块上设有第一左通孔,各左分隔板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左通孔,压平板座上设有第三左通孔,第一左通孔、各第二左通孔与第三左通孔位置相对应,左固定螺栓的螺杆处在第一左通孔、各第二左通孔和第三左通孔中,左固定螺栓的头部设有左操作手柄;左固定螺母安装在左固定螺栓上,左固定螺母和左固定螺栓的头部共同将左压紧块、各左压平板、各左分隔板和压平板座夹紧;右压紧块处在右压平板组的上方,相邻两个右压平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右分隔板,压紧块上设有第一右通孔,各右分隔板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右通孔,压平板座上还设有第三右通孔,第一右通孔、各第二右通孔与第三右通孔位置相对应,右固定螺栓的螺杆处在第一右通孔、各第二右通孔和第三右通孔中,右固定螺栓的头部设有右操作手柄;右固定螺母安装在右固定螺栓上,右固定螺母和右固定螺栓的头部共同将右压紧块、各右压平板、各右分隔板和压平板座夹紧;左压平板的左边沿上设有左限位条,右压平板的右边沿上设有右限位条,各左限位条和各右限位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压平板座上还设有多个左调节螺孔组和多个右调节螺孔组,左调节螺孔组与左压平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左调节螺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左右走向的左调节螺孔,左调节螺孔中设有左调节螺栓,各左调节螺栓的右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压平板上的左限位条紧密接触;右调节螺孔组与右压平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右调节螺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左右走向的右调节螺孔,右调节螺孔中设有右调节螺栓,各右调节螺栓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右压平板上的右限位条紧密接触。这样,可根据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对各左压平板和各右压平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口罩的生产要求。当需要将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调小时,先拧松各左操作手柄和各右操作手柄;然后,拧动各左调节螺栓和各右调节螺栓,使各左调节螺栓朝向对应的左压平板移动并推动左限位条和左压平板朝向右侧移动,使各右调节螺栓朝向对应的右压平板移动并推动右限位条和右压平板朝向左侧移动,这样便可进一步加深口罩布料上的折痕,从而使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变小。当需要将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调大时,先拧松各左操作手柄和各右操作手柄;然后,拧动各左调节螺栓使其朝向左侧移动,再移动各左压平板使其朝向对应的左调节螺栓移动,直至各左调节螺栓的螺杆末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压平板的左边沿紧密接触,同时拧动各右调节螺栓使其朝向右侧移动,再移动各右压平板使其朝向对应的右调节螺栓移动,直至各右调节螺栓的螺杆末端分别与对应的右压平板的右边沿紧密接触;这样便可使口罩布料表面的折痕变浅,从而使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变大。确定好各左压平板和各右压平板的位置后,拧紧各左操作手柄和各右操作手柄,将左压平板和各右压平板锁紧在压平板座上。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左固定螺栓设有两个,两个左固定螺栓分别处于左压平板组前后两侧;右固定螺栓设有两个,两个右固定螺栓分别处于右压平板组前后两侧。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压平板座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每个条形通孔中设有一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螺杆处于条形通孔中),所述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锁紧螺孔,锁紧螺栓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压平板座夹紧。这样,可对压平板座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先拧松各锁紧螺栓,再通过使各锁紧螺栓的螺杆在对应的条形通孔中相对移动,使压平板座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以此来对压平板座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确定好压平板座的位置后,拧紧各锁紧螺栓,将压平板座锁紧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面折叠装置通过上折痕立板组、下折痕立板组、左压平板组、右压平板组和定型装置之间的配合,能够自动对口罩布料进行折叠。而且由于上折痕立板的下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的上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因此口罩布料在自前至后移动的过程中,各上折痕立板和各下折痕立板能够逐渐加深口罩布料表面的折痕,使口罩布料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并且可避免口罩布料表面折痕歪扭的情况发生,以此来确保在口罩布料所需位置上顺利形成褶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口罩面折叠装置中折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口罩面折叠装置中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口罩面折叠装置中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包括机架(图中未画出)、折痕装置1、压平装置2和定型装置3,折痕装置1、压平装置2和定型装置3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
参考图1、图2,折痕装置1包括上折痕立板组11和下折痕立板组12,上折痕立板组11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上折痕立板111,上折痕立板111的下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111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组12处在上折痕立板组11的下方,下折痕立板组12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下折痕立板121,下折痕立板121的上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121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121与上折痕立板111的数量相同并且交替排列。
本实施例中,上折痕立板111底部具有向右弯折的上导引部112,下折痕立板121顶部具有向左弯折的下导引部122。
本实施例中,折痕装置1还包括两个上导杆13和两个下导杆14,各上导杆13和各下导杆14均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为左右走向;两个上导杆13前后并排,每个上导杆13上安装有多个上调节块131,上调节块131上设有上导向孔和上锁紧螺孔,上调节块131通过上导向孔套接在上导杆13上并且与上导杆13滑动配合,上锁紧螺孔与上导向孔连通,上锁紧螺孔中安装有上锁紧螺钉132;每个上导杆13上的上调节块131与上折痕立板1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处在前侧的上导杆13上的上调节块131与上折痕立板111的前部连接,处在后侧的上导杆13上的上调节块131与上折痕立板111的后部连接;两个下导杆14前后并排,两个下导杆14与两个上导杆13一一对应,下导杆14处在上导杆13的正下方,每个下导杆14上安装有多个下调节块141,下调节块141上设有下导向孔和下锁紧螺孔,下调节块141通过下导向孔套接在下导杆14上并且与下导杆14滑动配合,下锁紧螺孔与下导向孔连通,下锁紧螺孔中安装有下锁紧螺钉142;每个下导杆14上的下调节块141与下折痕立板1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处在前侧的下导杆14上的各下调节块141与对应的下折痕立板121的前部连接,处在后侧的下导杆14上的各下调节块141与对应的下折痕立板121的后部连接。
参考图1、图3,压平装置2包括左压平板组21和右压平板组22,左压平板组21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左压平板211,各左压平板211的右边沿均自前至后逐渐向右倾斜;上下相邻的两个左压平板211中,上侧的左压平板211右端处在下侧的左压平板211右端的右侧;右压平板组22处在左压平板组21的右侧,右压平板组22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右压平板221,各右压平板221的左边沿均自前至后逐渐向左倾斜;上下相邻的两个右压平板221中,下侧的右压平板221左端处在上侧的右平板左端的左侧;左压平板211、右压平板221均与上折痕立板111的数量相同,右压平板221与左压平板211交替排列。
本实施例中,压平装置2还包括压平板座23、左压紧块24、左固定螺栓25、左固定螺母26、右压紧块27、右固定螺栓28和右固定螺母29,压平板座23安装在机架上,左压平板组21和右压平板组22均安装在压平板座23上;左压紧块24处在左压平板组21的上方,相邻两个左压平板211之间分别设有一左分隔板212,左压紧块24上设有第一左通孔,各左分隔板212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左通孔,压平板座23上设有第三左通孔,第一左通孔、各第二左通孔与第三左通孔位置相对应,左固定螺栓25的螺杆处在第一左通孔、各第二左通孔和第三左通孔中,左固定螺栓25的头部设有左操作手柄251;左固定螺母26安装在左固定螺栓25上,左固定螺母26和左固定螺栓25的头部共同将左压紧块24、各左压平板211、各左分隔板212和压平板座23夹紧;右压紧块27处在右压平板组22的上方,相邻两个右压平板221之间分别设有一右分隔板222,右压紧块27上设有第一右通孔,各右分隔板222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右通孔,压平板座23上还设有第三右通孔,第一右通孔、各第二右通孔与第三右通孔位置相对应,右固定螺栓28的螺杆处在第一右通孔、各第二右通孔和第三右通孔中,右固定螺栓28的头部设有右操作手柄281;右固定螺母29安装在右固定螺栓28上,右固定螺母29和右固定螺栓28的头部共同将右压紧块27、各右压平板221、各右分隔板222和压平板座23夹紧;左压平板211的左边沿上设有左限位条213,右压平板221的右边沿上设有右限位条223,各左限位条213和各右限位条223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压平板座23上还设有多个左调节螺孔组和多个右调节螺孔组,左调节螺孔组与左压平板2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左调节螺孔组包括两个左右走向的左调节螺孔,左调节螺孔中设有左调节螺栓233,各左调节螺栓233的右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压平板211上的左限位条213紧密接触;右调节螺孔组与右压平板2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右调节螺孔组包括两个左右走向的右调节螺孔,右调节螺孔中设有右调节螺栓234,各右调节螺栓234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右压平板221上的右限位条223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左固定螺栓25设有两个,两个左固定螺栓25分别处于左压平板组21的前后两侧;右固定螺栓28设有两个,两个右固定螺栓28分别处于右压平板组22的前后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压平板座23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235,每个条形通孔235中设有一锁紧螺栓236(锁紧螺栓236的螺杆处于条形通孔235中),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236的锁紧螺孔,锁紧螺栓236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压平板座23夹紧。
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定型装置3包括上下并排的两个定型辊31,两个定型辊31相互压合并且相对转动。
下面简述一下本口罩面折叠装置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口罩布料在定型装置3的牵引下自前至后移动,依次经过折痕装置1、压平装置2和定型装置3。当口罩布料经过折痕装置1时,口罩布料从上折痕立板组11和下折痕立板组12之间穿过,各上折痕立板111底部的上导引部112与口罩布料的上表面相抵触,各下折痕立板121顶部的下导引部122与口罩布料的下表面相抵触,使口罩布料上形成多条前后走向的折痕(即在口罩布料横向上相间排列的凹陷和凸起),且各折痕处于倾斜状态。当口罩布料经过压平装置2时,口罩布料从左压平板组21和右压平板组22之间穿过,各左压平板211的右边缘抵触在口罩布料上表面与凹陷处对应的部分,各右压平板221的左边缘抵触在口罩布料下表面与凸起处对应的部分,逐渐在口罩布料上形成褶皱并对各褶皱进行压平。当口罩布料经过定型装置3时,口罩布料进入两个定型辊31之间,并在两个定型辊31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定型。
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所需生产的口罩宽度及其表面各褶皱的位置,对各上折痕立板111和各下折痕立板12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111之间的间隙宽度以及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121之间的间隙宽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口罩的生产要求。调节时,先将各上锁紧螺钉132和各下锁紧螺钉142拧松;然后,通过调节各上调节块131在对应的上导杆13上的位置、各下调节块141在对应的下导杆14上的位置,以此来对各上折痕立板111和各下折痕立板12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111之间的间隙宽度以及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121之间的间隙宽度进行调节。确定好各上折痕立板111和各下折痕立板121的位置后,将各上锁紧螺钉132和各下锁紧螺钉142拧紧,将各上调节块131固定在对应的上导杆13上,将各下调节块141固定在对应的下导杆14上,以此来对各上折痕立板111和各下折痕立板121的位置进行固定。
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对各左压平板211和各右压平板22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口罩的生产要求。当需要调小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时,先拧松各左操作手柄251和各右操作手柄281;然后,拧动各左调节螺栓233和各右调节螺栓234,使各左调节螺栓233朝向对应的左压平板211移动并推动左限位条213和左压平板211朝向右侧移动,使各右调节螺栓234朝向对应的右压平板221移动并推动右限位条223和右压平板221朝向左侧移动,这样便可进一步加深口罩布料上的折痕,并使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变小。当需要调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时,先拧松各左操作手柄251和各右操作手柄281;然后,拧动各左调节螺栓233使其朝向左侧移动,再移动各左压平板211使其朝向对应的左调节螺栓233移动,直至各左调节螺栓233的螺杆末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压平板211的左边沿紧密接触,同时拧动各右调节螺栓234使其朝向右侧移动,再移动各右压平板221使其朝向对应的右调节螺栓234移动,直至各右调节螺栓234的螺杆末端分别与对应的右压平板221的右边沿紧密接触;这样便可使口罩布料表面的折痕变浅,并使所需生产口罩的两侧边缘之间的间距变大。确定好各左压平板211和各右压平板221的位置后,拧紧各左操作手柄251和各右操作手柄281,将左压平板211和各右压平板221锁紧在压平板座23上。当需要对压平装置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先拧松各锁紧螺栓236,再通过使各锁紧螺栓236的螺杆在对应的条形通孔235中相对移动,使压平板座23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以此来对压平板座2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确定好压平板座23的位置后,拧紧各锁紧螺栓236,将压平板座23锁紧在机架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包括机架、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折痕装置、压平装置和定型装置自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痕装置包括上折痕立板组和下折痕立板组,上折痕立板组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上折痕立板,上折痕立板的下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相邻两个上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组处在上折痕立板组的下方,下折痕立板组包括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多个下折痕立板,下折痕立板的上边缘自前至后逐渐向上倾斜,相邻两个下折痕立板之间的间隙宽度自前至后逐渐变小,下折痕立板与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并且交替排列;所述压平装置包括左压平板组和右压平板组,左压平板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左压平板,各左压平板的右边沿均自前至后逐渐向右倾斜;上下相邻的两个左压平板中,上侧的左压平板右端处在下侧的左压平板右端的右侧;右压平板组处在左压平板组的右侧,右压平板组包括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右压平板,各右压平板的左边沿均自前至后逐渐向左倾斜;上下相邻的两个右压平板中,下侧的右压平板左端处在上侧的右平板左端的左侧;左压平板、右压平板均与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且右压平板与左压平板交替排列;所述定型装置包括上下并排的两个定型辊,两个定型辊相互压合并且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痕立板底部具有向右弯折的上导引部,所述下折痕立板顶部具有向左弯折的下导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痕装置还包括两个上导杆和两个下导杆,各上导杆和各下导杆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为左右走向;两个上导杆前后并排,每个上导杆上安装有多个上调节块,上调节块上设有上导向孔和上锁紧螺孔,上调节块通过上导向孔套接在上导杆上并且与上导杆滑动配合,上锁紧螺孔与上导向孔连通,上锁紧螺孔中安装有上锁紧螺钉;每个上导杆上的上调节块与所述上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处在前侧的上导杆上的上调节块与上折痕立板的前部连接,处在后侧的上导杆上的上调节块与上折痕立板的后部连接;两个下导杆前后并排,两个下导杆与两个上导杆一一对应,下导杆处在上导杆的正下方,每个下导杆上安装有多个下调节块,下调节块上设有下导向孔和下锁紧螺孔,下调节块通过下导向孔套接在下导杆上并且与下导杆滑动配合,下锁紧螺孔与下导向孔连通,下锁紧螺孔中安装有下锁紧螺钉;每个下导杆上的下调节块与所述下折痕立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处在前侧的下导杆上的各下调节块与对应的下折痕立板的前部连接,处在后侧的下导杆上的各下调节块与对应的下折痕立板的后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装置还包括压平板座、左压紧块、左固定螺栓、左固定螺母、右压紧块、右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母,压平板座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左压平板组和右压平板组均安装在压平板座上;左压紧块处在左压平板组的上方,相邻两个左压平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左分隔板,左压紧块上设有第一左通孔,各左分隔板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左通孔,压平板座上设有第三左通孔,第一左通孔、各第二左通孔与第三左通孔位置相对应,左固定螺栓的螺杆处在第一左通孔、各第二左通孔和第三左通孔中,左固定螺栓的头部设有左操作手柄;左固定螺母安装在左固定螺栓上,左固定螺母和左固定螺栓的头部共同将左压紧块、各左压平板、各左分隔板和压平板座夹紧;右压紧块处在右压平板组的上方,相邻两个右压平板之间分别设有一右分隔板,压紧块上设有第一右通孔,各右分隔板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右通孔,压平板座上还设有第三右通孔,第一右通孔、各第二右通孔与第三右通孔位置相对应,右固定螺栓的螺杆处在第一右通孔、各第二右通孔和第三右通孔中,右固定螺栓的头部设有右操作手柄;右固定螺母安装在右固定螺栓上,右固定螺母和右固定螺栓的头部共同将右压紧块、各右压平板、各右分隔板和压平板座夹紧;左压平板的左边沿上设有左限位条,右压平板的右边沿上设有右限位条,各左限位条和各右限位条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压平板座上还设有多个左调节螺孔组和多个右调节螺孔组,左调节螺孔组与左压平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左调节螺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左右走向的左调节螺孔,左调节螺孔中设有左调节螺栓,各左调节螺栓的右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压平板上的左限位条紧密接触;右调节螺孔组与右压平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右调节螺孔组包括至少一个左右走向的右调节螺孔,右调节螺孔中设有右调节螺栓,各右调节螺栓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右压平板上的右限位条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螺栓设有两个,两个左固定螺栓分别处于左压平板组前后两侧;右固定螺栓设有两个,两个右固定螺栓分别处于右压平板组前后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板座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通孔,每个条形通孔中设有一锁紧螺栓,所述机架上相应的位置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锁紧螺孔,锁紧螺栓的头部与机架共同将压平板座夹紧。
CN201820466662.1U 2018-03-30 2018-03-30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Active CN208086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6662.1U CN208086936U (zh) 2018-03-30 2018-03-30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6662.1U CN208086936U (zh) 2018-03-30 2018-03-30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86936U true CN208086936U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57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6662.1U Active CN208086936U (zh) 2018-03-30 2018-03-30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86936U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036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广东荣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月饼包装生产线
CN111264960A (zh) * 2020-04-02 2020-06-12 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 基于纸尿裤生产线改造的口罩加工设备及其口罩加工方法
CN111449352A (zh) * 2020-04-13 2020-07-28 芜湖碧水谣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CN111730873A (zh) * 2020-07-06 2020-10-02 阜阳市贤信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外科口罩生产加工机械
CN111730889A (zh) * 2020-06-29 2020-10-0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多的口罩制造机
CN111838853A (zh) * 2020-06-19 2020-10-30 李军 一种口罩机及无纺布辊压系统
CN112438459A (zh) * 2020-10-21 2021-03-05 浙江龙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口罩的折痕装置
CN112777393A (zh) * 2020-12-07 2021-05-11 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生产线用的口罩面折叠设备
CN112811217A (zh) * 2021-01-30 2021-05-18 江苏省普菲柯医疗器械总厂 一种口罩机装配组合装置
CN112962302A (zh) * 2021-02-06 2021-06-15 刘永刚 一种口罩加工无纺布送料压褶装置
CN113727837A (zh) * 2019-05-02 2021-11-30 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外包裹膜中形成折叠部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7837A (zh) * 2019-05-02 2021-11-30 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外包裹膜中形成折叠部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27837B (zh) * 2019-05-02 2023-08-15 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外包裹膜中形成折叠部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92036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广东荣诚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月饼包装生产线
CN111264960A (zh) * 2020-04-02 2020-06-12 安徽天航机电有限公司 基于纸尿裤生产线改造的口罩加工设备及其口罩加工方法
CN111449352A (zh) * 2020-04-13 2020-07-28 芜湖碧水谣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口罩生产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CN111838853A (zh) * 2020-06-19 2020-10-30 李军 一种口罩机及无纺布辊压系统
CN111730889A (zh) * 2020-06-29 2020-10-0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拖多的口罩制造机
CN111730873A (zh) * 2020-07-06 2020-10-02 阜阳市贤信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外科口罩生产加工机械
CN112438459A (zh) * 2020-10-21 2021-03-05 浙江龙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口罩的折痕装置
CN112777393A (zh) * 2020-12-07 2021-05-11 泉州市洛江区汇丰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生产线用的口罩面折叠设备
CN112811217A (zh) * 2021-01-30 2021-05-18 江苏省普菲柯医疗器械总厂 一种口罩机装配组合装置
CN112962302A (zh) * 2021-02-06 2021-06-15 刘永刚 一种口罩加工无纺布送料压褶装置
CN112962302B (zh) * 2021-02-06 2022-03-04 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加工无纺布送料压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6936U (zh) 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口罩面折叠装置
DE19729529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Buches
CN201380238Y (zh) 组合折弯模具
US11123786B2 (en) Trimming die for casting of front steering knuckle in double-wishbone suspension
CN104550558A (zh) 一种电感线圈折脚机
CN101195201A (zh) 电厂专用异型管直接成型技术及成型机组
DE19513813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brennen von Buchdeckenfalzen
US1886830A (en) Manufacture of radiators
DE4210227C2 (zh)
CN210146704U (zh) 一种背板折边模具
CN213737824U (zh) 一种口罩机用送料装置
CN205905469U (zh) 一种折叠盒粘贴设备的槽线挤压台
CN214984302U (zh) 一种室内装饰墙纸生产用印花装置
CN209472845U (zh) 一种线路板蚀刻用覆膜装置
CN211416596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用夹具
KR100791891B1 (ko) 스트로 주름성형기
CN211031423U (zh) 一种瓦楞纸箱订箱用固定工装
EP0061123A2 (en) Apparatus for relieving tensile stress in welded seams of plastic containers
CN209465501U (zh) 一种翻折成型折弯机
CH422629A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packungen und Ein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208662202U (zh) 铝带材矫直装置
CN209020983U (zh) 一种用于钢管生产的调直定型装置
CN206824494U (zh) 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模具组
CN215041114U (zh) 一种丝网压制设备
CN110496873A (zh) 一种汽车靠背侧板激光焊接面的冲压模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5000 North Side of Building A and Building B, Plant 8, Wanji South 2nd Street, Mount Taishan North Road, Longhu District, Shant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Taienkang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000 floor 1, 2 and 3, 4 and 5 of building B, No.8, Wanji south 2nd Street, Taishan North Road, Longhu District,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TOU T&K MEDICAL EQUIPMENT FACTORY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