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97781U - 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97781U
CN207997781U CN201820314992.9U CN201820314992U CN207997781U CN 207997781 U CN207997781 U CN 207997781U CN 201820314992 U CN201820314992 U CN 201820314992U CN 207997781 U CN207997781 U CN 207997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portion
locking protrusion
actuating strut
bearing surfac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149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口幸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97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977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25Location of the latch outside the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02/952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lock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具备:固定轨道、可动轨道、锁定部、动作杆、第1卡止突起部、以及锁定杆。在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侧面中的第1抵接面与所述锁定杆所具备的第2卡止突起部的侧面中的第2抵接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动作杆被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意一方的位置上,且在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与所述第2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动作杆被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交通工具用座椅支承为能够滑动的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第2003-182415号公报所记载的滑动装置具有用于实现“翻移滑动功能”的“翻移机构”。该功能为,“能够使交通工具用座椅整体与座椅靠背向座椅前方侧倒伏的动作连动地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滑动的功能”。
上述滑动装置具有固定轨道、可动轨道、锁定部件以及动作杆等。该锁定部件是用于限制可动轨道的滑动的部件。该动作杆是通过旋转位移而使上述锁定部件位移的呈“镰刀”形状的杆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时动作杆的旋转方向会因交通工具用座椅而不同。例如,有时因交通工具用座椅而必须使用向右旋转的动作杆,或者有时必须使用向左旋转的动作杆。在上述情形下,右旋专用的滑动装置或左旋专用的滑动装置难以应对各种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于希望提供一种无论向右旋转还是向左旋转均能够容易应对的滑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滑动装置,其能够将交通工具用座椅支承为能够滑动,该滑动装置具备:固定轨道;可动轨道,可动轨道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固定轨道,且用于固定交通工具用座椅;锁定部,锁定部能够在限制可动轨道的滑动的锁定位置与使该可动轨道能够滑动的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动作杆,动作杆用于使锁定部位移,并且动作杆在使锁定部处于非锁定位置的第1位置与使该锁定部处于锁定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旋转位移;第1卡止突起部,第1卡止突起部向与动作杆的旋转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与动作杆连动地绕该旋转中心轴线而旋转位移;以及锁定杆,锁定杆具有与动作杆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的旋转轴,并且在锁定杆的于径向上偏离该旋转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2卡止突起部,所述第2卡止突起部向与该径向以及旋转中心轴线相交的方向突出并绕旋转轴的轴线而旋转位移。
并且,当将与动作杆的旋转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动作方向,将第1卡止突起部的侧面中的位于动作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称为第1抵接面,并将第2卡止突起部的侧面中的位于径向的一侧的侧面称为第2抵接面时,上述滑动装置构成为,在第1抵接面与第2抵接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动作杆被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意一方的位置上,且在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与第2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相接触的状态下,动作杆被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上。
由此,能够使第2卡止突起部从与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接近该第1卡止突起部。即,在第2抵接面沿着与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滑动接触第1抵接面的同时,第2卡止突起部卡止于第1卡止突起部。
因此,第2卡止突起部从向右和向左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均能够与第1卡止突起部接触并卡止于该第1卡止突起部。即,无论动作杆向右旋转还是向左旋转,第1抵接面与第2抵接面均会相接触。
所以,无论动作杆朝哪个方向旋转,第1卡止突起部均能够卡止于第2卡止突起部,因此,无论动作杆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将该动作杆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意一方的位置上。
与此相同地,无论动作杆朝哪个方向旋转,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与第2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都能够相接触,因此,无论动作杆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将动作杆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上。
其中,动作方向上的一侧是指,向右旋转的方向和向左旋转的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径向的一侧是指,在径向上接近旋转轴的方向和远离旋转轴的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
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构成如下。
优选使第2抵接面为大致沿着以旋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由此,能够使第1卡止突起部和第2卡止突起部顺畅地进行卡止动作。
优选使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为大致沿着以动作杆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由此,能够在将动作杆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上的状态下容许该动作杆的旋转位移。
第2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中的与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接触的部位,优选与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在该部位处的假想切平面大致一致。
由此,能够抑制当动作杆在其被保持在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上的状态下旋转位移时第1卡止突起部进行不必要的旋转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意图。
图2是滑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滑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滑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锁定弹簧的立体图。
图6是锁定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固定轨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是凹部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示出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复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且是示出非锁定位置的图。
图11是复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且是示出锁定位置的图。
图12是复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复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且是示出锁定位置的图。
图14是复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且是示出非锁定位置的图。
图15是复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6是复位机构的复位杆等的动作说明图。
图17是复位机构的复位杆等的动作说明图。
图18是复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且是示出锁定位置的图。
图19是示出复位机构的特征的图,且是示出第1动作杆向右旋转时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所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范围内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例。即,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
此外,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而标注的符号。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各图中标注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设置在座椅S的竖直方向下端部。
此外,分别在座椅S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即,经由2个滑动装置1将一把座椅S组装到车辆中。座椅S的宽度方向与车辆宽度方向一致,即与车辆左右方向一致。
1.滑动装置的概要
以下对1个滑动装置1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滑动装置1至少具备固定轨道3、可动轨道5、锁定弹簧7、解除部件9以及复位机构20。如图1所示,固定轨道3以使其长度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座椅前后方向)一致的方式固定在车辆的地板等上。
可动轨道5支承座椅S并且能够相对于固定轨道3滑动。如图3所示,固定轨道3经由多个滚动体11A~11D而支撑着可动轨道5。
各滚动体11A~11D与固定轨道3以及可动轨道5滚动接触。由此,可动轨道5在其相对于固定轨道3沿座椅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位移受到限制的状态下沿固定轨道3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滑动位移。
此外,各滚动体11A~11D为钢球等球体。如图2所示,滚动体11A~11D在长度方向两端侧的每一端侧各配置2个。分别由保持器11E~11H保持着这些滚动体11A~11D。
锁定弹簧7是用于限制可动轨道5相对于固定轨道3进行滑动的部件。解除部件9是用于解除由锁定弹簧7所进行的限制的部件。由乘坐人员等直接或间接地操作该解除部件9。
复位机构20是用于将滑动装置1的状态切换成“可滑动状态”或“不可滑动状态”的机构。“可滑动状态”是指,在成为容许可动轨道5通过“翻移滑动功能”而相对于固定轨道3滑动的状态的情形下能够保持该状态的状态(参照图10)。
“不可滑动状态”是指,禁止可动轨道5的滑动的状态(参照图11)。另外,在成为容许可动轨道5通过“翻移滑动功能”而滑动的状态后,可动轨道5将成为在预先规定的位置处无法滑动的状态。
2.锁定机构
2.1锁定机构的概要
滑动装置1具备锁定机构10(参照图4)。锁定机构10是用于禁止可动轨道5的滑动位移的机构。如图4所示,该锁定机构10包括锁定弹簧7以及解除部件9。
如图5所示,锁定弹簧7具有锁定部71、第1弹簧部72以及第2弹簧部73。锁定部71是以钩挂于固定轨道3以及可动轨道5的方式而进行卡合的部位。
第1弹簧部72以及第2弹簧部73是能够弹性变形的部位,且是将锁定部71支撑为能够在锁定位置R2与非锁定位置R1之间位移的部位。
第1弹簧部72以及第2弹簧部73将锁定部71保持在锁定位置R2(图6的实线位置)。在锁定位置R2,锁定部71和固定轨道3处于相卡合的状态,并且锁定部71和可动轨道5处于相卡合的状态,因此,可动轨道5相对于固定轨道3的滑动被禁止。
当乘坐人员等操作了解除部件9,通过该操作力而使得第1弹簧部72以及第2弹簧部73产生弹性变形,如图6的双点划线所示,锁定部71位移到非锁定位置R1。因此,锁定部71与固定轨道3相卡合的状态以及锁定部71与可动轨道5相卡合的状态被解除。
如果对解除部件9施加的操作力消失,则第1弹簧部72以及第2弹簧部73复原。因此,锁定部71返回到锁定位置R2(图6的实线所示的位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锁定弹簧7是对弹簧钢材料等具有韧性的金属的线材实施了折弯加工而成的成形品。第1弹簧部72、锁定部71以及第2弹簧部73是金属制成的一体成形品。
2.2锁定部与固定轨道的卡合结构以及锁定部与可动轨道的卡合结构
如图3~图5所示,锁定部71(锁定弹簧7)、固定轨道3以及可动轨道5具有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的说明是对座椅宽度方向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端侧)的卡合结构的说明。
<固定轨道以及可动轨道>
如图7所示,在固定轨道3中的面对可动轨道5的板面32上设置有多个凹部31。各凹部31在与固定轨道3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方向)上凹陷。
多个凹部31在固定轨道3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沿着该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其中,长度方向中间部是指在长度方向一端与长度方向另一端之间的部位。
如图8所示,各凹部31以在座椅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贯穿固定轨道3的方式形成为大致U字形。
如图4所示,在可动轨道5的板面52设置有多个通孔51。各通孔51是贯穿板面52的孔。各通孔51的贯穿方向是与凹部31的凹陷方向以及上述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此外,板面52是可动轨道5中的与凹部31(板面32)相对的部位。
<锁定部>
如图9所示,在锁定部71设置有多个闩部71A。各闩部71A是贯穿通孔51并贯穿多个凹部31中的任意一个凹部31的棒状的部件。
各闩部71A通过在凹部31的凹陷方向上位移而能够在卡合于该凹部31的锁定位置R2(图8的实线位置)与偏离该位置的非锁定位置R1(图8的双点划线位置)之间位移。
即,各闩部71A能够在长孔状的通孔51中的成为锁定位置R2的即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上端侧)的位置与成为非锁定位置R1的即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下端侧)的位置之间位移。
3.复位机构
3.1复位机构的结构
复位机构20具有使滑动装置1的状态成为可滑动状态(参照图10)的第1功能、以及使滑动装置1的状态成为不可滑动状态(参照图11)的第2功能。复位机构20在发挥第1功能时使锁定部71位于非锁定位置R1。复位机构20在发挥第2功能时使锁定部71位于锁定位置R2。
如图12所示,复位机构20具备第1动作杆21、第2动作杆22以及锁定杆24。第1动作杆21、第2动作杆22以及锁定杆24均组装到基体部件30上。
第1动作杆21是用于使锁定部71位移的部件。该第1动作杆21是在使锁定部71位于非锁定位置R1时的第1位置P1(参照图10)与使锁定部71位于锁定位置R2时的第2位置P2(参照图11)之间旋转位移的呈镰刀状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第1动作杆21经由解除部件9而间接地使锁定部71位移。即,如图10所示,处于第1位置P1的第1动作杆21将解除部件9的前端侧按压到非锁定位置R1侧。
例如,处于第2位置P2的第1动作杆21成为离开解除部件9的状态(参照图11)。因此,由于将解除部件9按压到非锁定位置R1侧的力消失,所以第1弹簧部72以及第2弹簧部73复原,从而使得锁定部71返回到锁定位置R2。
如图12所示,第2动作杆22是设置在第1动作杆21的旋转中心轴线L1(以下称为第1轴线L1)上的旋转杆,并且是与第1动作杆21一体旋转位移的旋转杆。
经由第1旋转轴26A使第1动作杆21和第2动作杆22一体化。
即,在第1旋转轴26A的轴线方向两端侧设置有花键或锯齿等止转部。在第1动作杆21以及第2动作杆22设置有以与各止转部相啮合的方式而卡合的插入部。
在各止转部插入卡合于各插入部的状态下,对第1旋转轴26A的轴线方向每个顶端部进行了铆接。由此,使得第1动作杆21和第2动作杆22一体地旋转。
此外,第1旋转轴26A经由构成轴承的圆筒形的套管26D而安装在基体部件30上。即,套管26D固定于基体部件30。第1旋转轴26A穿过该套管26D并从基体部件30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
第1弹簧27A产生使第1动作杆21从第1位置P1侧向第2位置P2侧旋转的第1弹力FS1。本实施方式的第1弹簧27A由一端侧卡止于第1动作杆21、另一端侧卡止于基体部件30的螺旋扭转弹簧构成。
在第2动作杆22设置有向与第1轴线L1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第1卡止突起部23。因此,第1卡止突起部23绕第1轴线L1且与第1动作杆21连动地旋转位移。
此外,在第2动作杆22中的偏离第1卡止突起部23的部位设置有用于连结第1控制线缆(未图示)的第1连结部28A。第1控制线缆是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的线缆。
若拉拽第1控制线缆,则第1动作杆21会从第2位置P2侧向第1位置P1侧旋转,同时第1弹簧27A的弹性变形量增大。由此,第1弹簧27A产生第1弹力FS1。
锁定杆24是能够在第1保持位置H1(参照图10)与第2保持位置H2(参照图11)之间位移的部件。第1保持位置H1是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1位置P1时的位置。第2保持位置H2是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2位置P2时的位置。
即,锁定杆24由第2旋转轴26B支承为能够旋转。第2旋转轴26B具有与第1轴线L1平行的第2旋转中心轴线L2(以下称为第2轴线L2)。
如图11所示,在锁定杆24中的沿着径向线L3而偏离于第2旋转轴26B的位置上设置有第2卡止突起部25。第2卡止突起部25是向与径向线L3以及第1轴线L1相交的方向突出的部位(参照图12),并与臂部24A一体地绕第2轴线L2旋转位移。
即,锁定杆24具有从第2旋转轴26B(第2轴线L2)处沿.径向线L3延伸的臂部24A、以及从该臂部24A的延伸方向前端侧突出的第2卡止突起部25。
第2弹簧27B产生使锁定杆24向第1动作杆21侧旋转的第2弹力FS2。因此,第2弹力FS2将诸如使第2卡止突起部25的前端接近第1旋转轴26A的力作用于锁定杆24。
如图12所示,在臂部24A设置有用于连结第2控制线缆(未图示)的第2连结部28B。第2控制线缆是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的线缆。
若拉拽第2控制线缆,则锁定杆24会向“使得第2卡止突起部25的前端远离第1旋转轴26A的方向”旋转,并且第2弹簧27B的弹性变形量会增大。由此,第2弹簧27B产生第2弹力FS2。
如图10所示,在臂部24A的前端设置有复位杆29。复位杆29是用于使位于第1位置P1的第1动作杆21返回到第2位置P2的部件。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位杆29经由第3旋转轴26C以能够相对于臂部24A的前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臂部24A的前端。通过铆接等固定方法将第3旋转轴26C的轴线方向一端侧固定在臂部24A。
复位杆2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到第3旋转轴26C的轴线方向另一端侧。在第3旋转轴26C的轴线方向另一端形成有用于构成防止复位杆29脱落的防脱部的伞形凸缘部26E(参照图11)。
凸缘部26E是一体形成在第3旋转轴26C上的部位。通过塑性加工而形成该凸缘部26E。此外,第1旋转轴26A~第3旋转轴26C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大致平行于和可动轨道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
当将图10所示的“复位杆29相对于臂部24A的位置”称为基准位置时,复位杆29相对于基准位置能够向一侧旋转位移,且相对基准位置无法向另一侧旋转。
具体而言,复位杆29能够从基准位置向“复位时的位移的方向(在图10中为向左旋转的方向)”旋转,而无法从基准位置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在图10中为向右旋转的方向)”旋转。
“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是指,当通过“翻移滑动功能”使可动轨道5的状态从无法滑动的状态变为容许滑动的状态时可动轨道5进行滑动的方向。“复位时的位移的方向”是指,与“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与趋向座椅前方的方向一致,“复位时的位移的方向”与趋向座椅后方的方向一致。
若对复位杆29作用使该复位杆29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旋转的力,则如图11所示,复位杆29与锁定杆24一体地,即与第2卡止突起部25一体地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旋转位移。
此外,若拉拽第2控制线缆,则锁定杆24会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旋转位移,因此,复位杆29也会与锁定杆24一起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旋转位移。
图12所示的第3弹簧27C产生朝着使复位杆29返回到基准位置侧的方向的第3弹力FS3。因此,即使复位杆29向“复位时的位移的方向”旋转也能够通过第3弹力FS3使复位杆29返回到基准位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复位杆29被第3弹簧27C按压到第2连结部28B处并被保持在基准位置,并且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复位杆29从该基准位置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侧的旋转位移受到限制。
复位杆29的前端侧中的位于“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侧的前方侧端面29A,即,位于座椅前方侧的前方侧端面29A相对于复位杆29中的位于“复位时的位移的方向”侧的后方侧端面29B,即,相对于位于座椅后方侧的后方侧端面29B而倾斜。
即,如图10所示,在复位杆29相对于处在第1保持位置H1的锁定杆24而位于基准位置时的基准状态下,前方侧端面29A相对于可动轨道5的移动方向而倾斜。
后方侧端面29B在基准状态下与可动轨道5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并且,如图16所示,在固定轨道3或车辆地板侧固定有复位板29C,该复位板29C能够触碰并接触(以下也称为抵接)复位杆29的前端侧,即,前方侧端面29A或后方侧端面29B。
即,在通过“翻移滑动功能”使可动轨道5滑动位移时,前方侧端面29A或后方侧端面29B会与复位板29C抵接。
(a)在锁定杆24处于第1保持位置H1的情形下,当复位杆29从座椅后方侧抵接复位板29C时的情形如下。
前方侧端面29A抵接复位板29C,并且复位杆29向“复位时的位移的方向”旋转位移,即,向座椅后方侧旋转位移。然后,当臂部24A的前端侧充分离开复位板29C时,通过第3弹力FS3使复位杆29返回到基准位置。
(b)在锁定杆24处于第1保持位置H1的情形下,当复位杆29从座椅前侧抵接复位板29C时的情形如下。
后方侧端面29B抵接复位板29C而向“翻移时的位移的方向”侧推压复位杆29,即,向座椅前方侧推压复位杆29。因此,臂部24A、锁定杆24与复位杆29一体地向座椅前方侧旋转,所以使得锁定杆24向第2保持位置H2侧旋转位移。
3.2复位机构的动作
<锁定位置的保持>
在乘坐人员等能够就坐于座椅S的状态下,即,在不可滑动状态下,如图13所示,第1动作杆21位于第2位置P2,锁定部71位于锁定位置R2,且锁定杆24位于第2保持位置H2。
然后,通过使第1卡止突起部23的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卡止突起部25的第2前端抵接部25C处于相接触的状态,而保持不可滑动状态,即,第1动作杆21被保持在第2位置P2。
即,图18所示,第1前端抵接部23C由大致沿着以第1动作杆21的第1轴线L1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构成。并且,第2前端抵接部25C中的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接触的部位,与假想切平面S0大致一致。
假想切平面S0是在第2前端抵接部25C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相接触的情形下,第1前端抵接部23C在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前端抵接部25C的接触部位处的假想的切平面。
此外,分力FS22作用于第1卡止突起部23。即,力FS20是由第2弹力FS2而产生的力。分力FS21是力FS20中的朝向第1轴线L1方向的分力。分力FS22是力FS20中的沿着与分力FS21正交的方向的分力。
第2卡止突起部25无法向使得距第2轴线L2的距离产生变化的方向移动,即,无法向径向线L3移动。因此,在第2前端抵接部25C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相接触的状态下,第2前端抵接部25C,即第2卡止突起部25也无法向分力FS22的方向(图18中向下的方向)移动。
因此,在第1前端抵接部23C被按压到第2前端抵接部25C的状态下,由于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前端抵接部25C相接触,所以将第1卡止突起部23保持在第2位置P2,即,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2位置P2。
<非锁定位置的保持>
在锁定杆24处于第2保持位置H2的状态下,例如,如果拉拽第1控制线缆,则第2动作杆22与之连动地进行旋转,由此在第2前端抵接部25C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滑动接触的同时使第1动作杆21向第1位置P1侧旋转位移。
然后,当第2前端抵接部25C离开第1前端抵接部23C时,如图14所示,第1卡止突起部23的第1抵接面23A与第2卡止突起部25的第2抵接面25A成为相接触的状态,从而使得第1动作杆21被保持在第1位置P1。
即,在第1抵接面23A与第2抵接面25A相接触的状态下,由第1弹簧27A的弹力FS1对第1抵接面23A,即,对第1卡止突起部23作用欲向第2位置P2侧旋转的力(以下称为恢复力F1)。
由于第2卡止突起部25向与径向线L3以及第1轴线L1相交的方向突出,因此,即使对第2抵接面25A作用恢复力F1,第2卡止突起部25也不会向该恢复力F1的方向位移。
因此,由于第1卡止突起部23以及第2卡止突起部25均不会位移,所以第1动作杆21被保持在第1位置P1,且锁定杆24被保持在第1保持位置H1。
此外,在锁定杆24被保持在第1保持位置H1的状态下,如果拉拽第2控制线缆,则锁定杆24向第2保持位置H2侧旋转而使得第2卡止突起部25离开第1卡止突起部23,因此,通过第1弹簧27A的弹力FS1使第1动作杆21返回到第2位置P2。
然后,当第2前端抵接部25C接触到第1前端抵接部23C时,会返回到图13所示的状态,即返回到第1动作杆21位于第2位置P2且锁定杆24被保持在第2保持位置H2的状态。
当将与第1动作杆21的旋转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动作方向D时,第1抵接面23A为第1卡止突起部23的侧面中的位于动作方向D上的一侧的侧面。具体而言,第1抵接面23A是第1卡止突起部23于动作方向D上的侧面中的当处于非锁定位置R1时与第2卡止突起部25接触的部位。
第2抵接面25A是第2卡止突起部25的侧面中的位于径向线L3的一侧的侧面。具体而言,第2抵接面25A是第2卡止突起部25于径向线L3上的侧面中的当处于非锁定位置R1时与第1卡止突起部23接触的部位。
并且,第2抵接面25A由大致沿着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构成。此外,第1抵接面23A由大致沿着在第1抵接面23A与第2抵接面25A接触的状态下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止突起部25的于径向线L3上的侧面中位于与第2抵接面25A相反的一侧的侧面25B也由大致沿着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构成。
此外,如图15所示,在第1卡止突起部23的于动作方向D上的侧面中的位于与第1抵接面23A相反的一侧的侧面23B上,设置有突起部23D。突起部23D是当将第1动作杆21、第2动作杆22以及锁定杆24等安装到基体部件30时用于防止第2前端抵接部25C偏离第1前端抵接部23C的部位。
4.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特征
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在第1抵接面23A与第2抵接面25A相接触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第1动作杆21被保持在第1位置P1,且在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前端抵接部25C相接触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第1动作杆21被保持在第2位置P2。
由此,能够使第2卡止突起部25从与第1卡止突起部23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接近该第1卡止突起部23(参照图14)。即,在第2抵接面25A沿着与该突出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与第1抵接面23A滑动接触的同时,第2卡止突起部25卡止于第1卡止突起部23。
因此,第2卡止突起部25无论从朝右的方向还是从朝左的方向都能够与第1卡止突起部23接触,并卡止于该第1卡止突起部23。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动作杆21向左旋转,因此,第1卡止突起部23的侧面23A构成第1抵接面,并且第2卡止突起部25的侧面25A构成第2抵接面。
假设第1动作杆21向右旋转,则如图19所示,第1卡止突起部23的侧面23B构成第1抵接面,并且第2卡止突起部25的侧面25B构成第2抵接面。然后,通过第1抵接面23B与第2抵接面25B相接触而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1位置P1。
此外,当第1动作杆21向右旋转时,优选使将成为第2抵接面的第2卡止突起部25的侧面25B为大致沿着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第1动作杆21向哪个方向旋转,第1卡止突起部23都能够卡止于第2卡止突起部25,因此,无论第1动作杆21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将该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1位置P1。
与此相同地,无论第1动作杆21向哪个方向旋转,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前端抵接部25C均能够接触,因此,无论第1动作杆21的旋转方向如何,都能够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2位置P2。
第2抵接面25A是大致沿着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由此,能够使第1卡止突起部23和第2卡止突起部25顺畅地进行卡止动作。
并且,第1抵接面23A由大致沿着在与第2抵接面25A接触的状态下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构成。因此,第1抵接面23A与第2抵接面25A相接触时的压力角为90度。
因此,能够切实地抑制由第1弹簧27A以及第2弹簧27B的弹力而导致第2抵接面25A相对于第1抵接面23A滑动位移的不良状况的发生。
第1前端抵接部23C为大致沿着以第1轴线L1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由此,能够在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2位置P2的状态下(换言之即在将锁定部71保持在锁定位置R2的状态下)容许该第1动作杆21的旋转位移。
第2前端抵接部25C中的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接触的部位,即,第2前端抵接部25C,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在该部位处的假想切平面S0大致一致。
由此,能够抑制在将第1动作杆21保持在第2位置P2的状态下(换言之,即将锁定部71保持在锁定位置R2的状态下)当该第1动作杆21旋转位移时,第1卡止突起部23进行不必要的旋转位移。
复位杆29的前方侧端面29A相对于可动轨道5的移动方向而倾斜。由此,能够在前方侧端面29A与复位板29C抵接时切实地仅使复位杆29进行旋转。所以,能够抑制当前方侧端面29A与复位板29C抵接时使可动轨道5的移动受到阻碍的情况。
复位杆29的后方侧端面29B在基准状态下与可动轨道5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由此,能够在后方侧端面29B与复位板29C抵接时,将抵接时作用于复位杆29的力效率良好地转换成使锁定杆24旋转的力矩。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抵接面23A以及第2抵接面25A由弯曲成以第2轴线L2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构成。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即,例如,在第1抵接面23A与第2抵接面25A相接触的状态下,第2抵接面25A也可以是成为第1抵接面23A的切平面的平面。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前端抵接部23C由弯曲成以第1轴线L1为中心的圆弧状的曲面构成。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例如,在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前端抵接部25C相接触的状态下,第1前端抵接部23C与第2前端抵接部25C也可以是呈彼此平行的平面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前端抵接部25C为与第1前端抵接部23C的假想切平面S0大致一致的平面。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2前端抵接部25C也可以由曲率半径比第1前端抵接部23C小的圆弧状的曲面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普通乘用车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其他汽车用座椅,或在铁道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座椅中应用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组合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2个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滑动装置,其能够将交通工具用座椅支承为能够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轨道;
可动轨道,所述可动轨道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轨道,且用于固定交通工具用座椅;
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能够在限制所述可动轨道的滑动的锁定位置与使该可动轨道能够滑动的非锁定位置之间位移;
动作杆,所述动作杆用于使所述锁定部位移,并且所述动作杆在使所述锁定部处于所述非锁定位置的第1位置与使该锁定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第2位置之间旋转位移;
第1卡止突起部,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向与所述动作杆的旋转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与所述动作杆连动地绕该旋转中心轴线而旋转位移;以及
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具有与所述动作杆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的旋转轴,并且在所述锁定杆的于径向上偏离该旋转轴的位置处设置有第2卡止突起部,所述第2卡止突起部向与该径向以及所述旋转中心轴线相交的方向突出并绕所述旋转轴的轴线而旋转位移,并且
当将与所述动作杆的旋转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动作方向,将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侧面中的位于所述动作方向上的一侧的侧面称为第1抵接面,并将所述第2卡止突起部的侧面中的位于所述径向的一侧的侧面称为第2抵接面时,
所述滑动装置构成为,在所述第1抵接面与所述第2抵接面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动作杆被保持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任意一方的位置上,且在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与所述第2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动作杆被保持在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另一方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抵接面为大致沿着以所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为大致沿着以所述动作杆的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而弯曲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中的与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接触的部位,与所述第1卡止突起部的突出方向前端在该部位处的假想切平面大致一致。
CN201820314992.9U 2017-03-07 2018-03-07 滑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77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2758A JP2018144694A (ja) 2017-03-07 2017-03-07 スライド装置
JP2017-042758 2017-03-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97781U true CN207997781U (zh) 2018-10-23

Family

ID=63446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1499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997781U (zh) 2017-03-07 2018-03-07 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1852B2 (zh)
JP (1) JP2018144694A (zh)
CN (1) CN20799778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70472B2 (ja) * 2017-05-23 2021-05-1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JP6996970B2 (ja) * 2017-12-27 2022-01-17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2020032787A (ja) * 2018-08-28 2020-03-05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7017490B2 (ja) * 2018-09-27 2022-0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21003985A (ja) * 2019-06-26 2021-01-14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7276104B2 (ja) * 2019-12-06 2023-05-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JP7456609B2 (ja) * 2020-03-27 2024-03-27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JP2021160648A (ja) * 2020-04-01 2021-10-1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5342B1 (de) * 1999-03-15 2006-03-0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Kraftfahrzeugsitz
DE10057724B4 (de) * 2000-11-15 2010-01-28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Coburg Kraftfahrzeugsitz
JP2003182415A (ja) 2001-12-25 2003-07-03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ート装置
JP4479482B2 (ja) * 2004-11-24 2010-06-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57514A1 (en) 2018-09-13
JP2018144694A (ja) 2018-09-20
US10471852B2 (en)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97781U (zh) 滑动装置
EP2565071B1 (en) Slide rail device for vehicle
JP503524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02126449B (zh) 具有位置记忆的交通工具座椅容易进入组件
US20130153735A1 (en) Positively Engaged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Vehicle Seat
US20070246985A1 (en) Easy Entry Seat Track Release Mechanism
US9376078B1 (en) Seat mechanism inertia locking system
JP463132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US10464447B2 (en) Slide rail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765334B (zh) 交通工具座椅折叠机构
WO2018076223A1 (en) Headrest assembly and seat for motor vehicle
CN1955036B (zh) 车辆用座椅装置
JP2011245956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102442336B (zh) 婴儿承载装置及其车轮组件
US10406955B1 (en) Ratcheting headrest assembly
JP5306937B2 (ja) 自動車のブレーキペダル装置
WO2011123091A1 (en) Seat track assembly
JP4002404B2 (ja) フットペダルの後退防止構造
JP5153640B2 (ja) 自動車の座席のレールをロックするための機構
JP649287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JP7053221B2 (ja) 車両シートのスライド装置
CN115195539B (zh) 一种地锁解锁结构、汽车座椅组件以及汽车
JP7407649B2 (ja) スライド装置
JP5946741B2 (ja) 組付け構造
JP2001334848A (ja) シートトラ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