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44256U - 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844256U CN207844256U CN201820007678.6U CN201820007678U CN207844256U CN 207844256 U CN207844256 U CN 207844256U CN 201820007678 U CN201820007678 U CN 201820007678U CN 207844256 U CN207844256 U CN 2078442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guide rails
- mobile platform
- transport guide
-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涉及表面贴装技术领域。PCB进板待料部分中,运送PCB板的皮带由待料部分的电机独立控制,配备反射式光电感应器可以感应产品;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中,由移动平台组件和治具承托组件组成,贴装完成后移动平台带动治具承托组件进行滚压压合,屏蔽盖压合完成后治具承托组件下降,将PCB薄板放入PCB出板部分。PCB出板部分中,运送PCB板的皮带由出板部分的电机独立控制,配备反射式光电感应器可以感应贴装压合完成的产品。本实用新型仅需一套对应产品的治具即可,每个贴装循环都能重复利用,无需大量增加专用治具也无需设计治具回流皮带线,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贴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CB产品的运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屏蔽盖贴装机是用来实现高速、高精度地、全自动地贴放屏蔽盖、屏蔽框的设备,是整个表面贴装生产中比较关键和复杂的设备。运输系统是屏蔽盖贴装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及运输效率直接影响着屏蔽盖贴装机的运行状况。
PCB薄板上的屏蔽盖、屏蔽框的贴装由于需要一定扣合压力,会造成PCB薄板弯曲变形,严重的会影响寿命甚至直接损坏内部线路,目前,针对薄板的自动化屏蔽盖贴装而言,大部分都是增加专用治具来解决直接运输贴装过程中PCB产品变形损坏,并且根据产线需要定做若干件以解决连续生产的问题,当换线或者产品迭代升级时又会造成大量旧治具的浪费,这样就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周期长,摆盘也消耗大量人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PCB薄板的运输和屏蔽盖压合的过程中PCB薄板载具问题的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它包含主体部分、PCB进板待料部分、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和PCB出板部分,其中,
所述的主体部分包含固定运输导轨、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调宽直线导轨、运输平台底板、移动运输导轨、调宽梯形丝杆和调宽丝杆固定座,运输平台底板的一侧对称安装有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运输平台底板的两端均安装有调宽直线导轨,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的一端通过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与运输平台底板一端的调宽直线导轨相配合,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的另一端通过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与运输平台底板另一端的调宽直线导轨相配合,且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的孔中安装有有调宽梯形丝杆,调宽梯形丝杆的端部与安装在运输平台底板端部的调宽丝杆固定座相配合;
所述的PCB进板待料部分包含进板区光电感应器、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进板垫块、进板驱动轮、进板驱动电机、进板导向块、待料区光电感应器、停板组件和进板待料运输皮带,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的上沿固定安装有进板导向块,进板导向块的两端均安装有进板垫块,且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的一端内壁中对称安装有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进板驱动轮,且进板驱动轮与进板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和进板驱动轮上套接有进板待料运输皮带;固定运输导轨下方设置有进板区光电感应器,且进板区光电感应器位于进板驱动轮的一侧;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待料区光电感应器和停板组件,且待料区光电感应器和停板组件均与固定运输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的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包含移动平台电机、治具调节支撑座、贴装压合专用治具、贴装限位块、贴装压合支撑轮、移动平台同步带、移动平台拖链、移动平台直线导轨、移动平台顶升组件和移动平台底板,停板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平台电机,移动平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移动平台同步带与皮带轮连接,且该皮带轮安装在固定运输导轨另一端的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内壁;移动平台电机的一侧沿运输平台底板的长度方向安装有一对移动平台直线导轨,且移动平台直线导轨连接有移动平台拖链,移动平台直线导轨上可滑动地配合有移动平台底板,且移动平台底板与移动平台同步带相配合,移动平台底板上部安装有移动平台顶升组件,移动平台顶升组件上安装有治具调节支撑座,且治具调节支撑座设置在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之间,治具调节支撑座上部安装有贴装压合专用治具,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的中部偏左处对称设置有贴装限位块,贴装限位块一侧的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内壁对称设置有贴装压合支撑轮;
所述的PCB出板部分包含出板区传送带、出板区光电感应器和出板区电机,固定运输导轨和移动运输导轨的另一端内壁对称设置有皮带轮组件,皮带轮组件下方设置有与出板区电机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皮带轮组件上设置有出板区传送带,固定运输导轨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出板区光电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移动平台拖链设置在移动平台直线导轨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板导向块的中部偏左处设置有用于安装贴装限位块的间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整体实现轨道输送-平台输送-轨道输送的无缝对接;
2、减少运输距离以解决无效行程占比过大的问题;
3、保证PCB薄板贴装过程不会被压弯而损坏;
4、仅需一套对应产品的治具,每个贴装循环都能重复利用,无需大量增加专用治具也无需设计治具回流皮带线,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进板区光电感应器;2—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3—固定运输导轨;4—进板垫块;5—进板驱动轮;6—进板驱动电机;7—进板导向块;8—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9—待料区光电感应器;10—停板组件;11—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2—移动平台电机;13—治具调节支撑座;14—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5—贴装限位块;16—贴装压合支撑轮;17—出板区传送带;18—移动平台同步带;19—出板区光电感应器;20—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1—调宽直线导轨;22—出板区电机;23—运输平台底板;24—移动平台拖链;25—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6—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7—移动平台底板;28—移动运输导轨;29—调宽梯形丝杆;30—调宽丝杆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它包含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固定运输导轨3、进板垫块4、进板驱动轮5、进板驱动电机6、进板导向块7、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停板组件10、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1、移动平台电机12、治具调节支撑座13、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4、贴装限位块15、贴装压合支撑轮16、出板区传送带17、移动平台同步带18、出板区光电感应器19、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调宽直线导轨21、出板区电机22、运输平台底板23、移动平台拖链24、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移动平台底板27、移动运输导轨28、调宽梯形丝杆29和调宽丝杆固定座30;
所述的固定运输导轨3、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调宽直线导轨21、运输平台底板23、移动运输导轨28、调宽梯形丝杆29和调宽丝杆固定座30组成主体部分,运输平台底板23的一侧对称安装有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运输平台底板23的两端均安装有调宽直线导轨21,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一端通过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与运输平台底板23一端的调宽直线导轨21相配合,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另一端通过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与运输平台底板23另一端的调宽直线导轨21相配合,且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的孔中安装有有调宽梯形丝杆29,调宽梯形丝杆29的端部与安装在运输平台底板23端部的调宽丝杆固定座30相配合;通过调节29调宽梯形丝杆实现运输导轨的宽度变更以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PCB板;
所述的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进板垫块4、进板驱动轮5、进板驱动电机6、进板导向块7、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停板组件10和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1组成PCB进板待料部分,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上沿固定安装有进板导向块7,进板导向块7的两端均安装有进板垫块4,且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一端内壁中对称安装有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的下端设置有进板驱动轮5,且进板驱动轮5与进板驱动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和进板驱动轮5上套接有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1;固定运输导轨3下方设置有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且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位于进板驱动轮5的一侧;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的一侧设置有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和停板组件10,且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和停板组件10均与固定运输导轨3固定连接;当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感应到PCB板后进板驱动电机6开始工作,带动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1使PCB板进入待料区,由停板组件10挡停进行待料,减少运输距离以解决无效行程占比过大的问题;
所述的移动平台电机12、治具调节支撑座13、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4、贴装限位块15、贴装压合支撑轮16、移动平台同步带18、移动平台拖链24、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和移动平台底板27组成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停板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平台电机12,移动平台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移动平台同步带18与皮带轮连接,且该皮带轮安装在固定运输导轨3另一端的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内壁;移动平台电机12的一侧沿运输平台底板23的长度方向安装有一对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且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连接有移动平台拖链24,移动平台拖链24设置在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的外侧,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上可滑动地配合有移动平台底板27,且移动平台底板27与移动平台同步带18相配合,移动平台底板27上部安装有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上安装有治具调节支撑座13,且治具调节支撑座13设置在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之间,治具调节支撑座13上部安装有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4,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中部偏左处对称设置有贴装限位块15,且进板导向块7的中部偏左处设置有用于安装贴装限位块15的间隙,贴装限位块15一侧的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内壁对称设置有贴装压合支撑轮16;当PCB板进板到贴装区后,由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升起通过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4支撑PCB板进行屏蔽盖或者屏蔽框的贴装,防止贴装压力不均而导致的PCB板损坏;当贴装完成后移动平台电机12通过移动平台同步带18带动移动平台底板27运动到贴装压合支撑轮16上方进行屏蔽盖的压合,贴装压合支撑轮16能有效解决压合过程中移动平台受偏转力而产生倾斜的问题,提高压合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所述的出板区传送带17、出板区光电感应器19和出板区电机22组成PCB出板部分,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另一端内壁对称设置有皮带轮组件,皮带轮组件下方设置有与出板区电机22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皮带轮组件上设置有出板区传送带17,固定运输导轨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出板区光电感应器19,当下工位空闲时,出板区电机22通过出板区传送带17带动贴装完成的PCB板进入下工位,当下工位忙碌时,出板区可用作待料停板,保证产线的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
由主体部分、PCB进板待料部分、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PCB出板部分组成,整体实现轨道输送-平台输送-轨道输送的无缝对接。
PCB进板待料部分中,运送PCB板的皮带由待料部分的电机独立控制,配备反射式光电感应器可以感应产品,当贴装机正在进行贴装作业时,存储产品实现待料功能,当贴装作业完成后待料区产品被运送到贴装区。
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中,由移动平台组件和治具承托组件组成,当PCB进板到贴装位置后移动平台移动到相对应位置底部,再由治具承托组件顶升PCB板,作面支撑,以保证PCB薄板贴装过程不会被压弯而损坏,贴装完成后移动平台带动治具承托组件进行滚压压合,屏蔽盖压合完成后治具承托组件下降,将PCB薄板放入PCB出板部分。
PCB出板部分中,运送PCB板的皮带由出板部分的电机独立控制,配备反射式光电感应器可以感应贴装压合完成的产品。当下工位工作时,PCB出板部分的产品待料;当下工位空闲时,PCB出板部分将产品送入下工位。
本实用新型能解决PCB薄板的运输和屏蔽盖压合的过程中PCB薄板载具的问题,仅需一套对应产品的治具即可,每个贴装循环都能重复利用,无需大量增加专用治具也无需设计治具回流皮带线,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3)
1.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体部分、PCB进板待料部分、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和PCB出板部分,其中,
所述的主体部分包含固定运输导轨(3)、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调宽直线导轨(21)、运输平台底板(23)、移动运输导轨(28)、调宽梯形丝杆(29)和调宽丝杆固定座(30),运输平台底板(23)的一侧对应安装有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运输平台底板(23)的两端均安装有调宽直线导轨(21),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一端通过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与运输平台底板(23)一端的调宽直线导轨(21)相配合,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另一端通过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与运输平台底板(23)另一端的调宽直线导轨(21)相配合,且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的孔中安装有调宽梯形丝杆(29),调宽梯形丝杆(29)的端部与安装在运输平台底板(23)端部的调宽丝杆固定座(30)相配合;
所述的PCB进板待料部分包含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进板垫块(4)、进板驱动轮(5)、进板驱动电机(6)、进板导向块(7)、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停板组件(10)和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1),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进板导向块(7),进板导向块(7)的两端均安装有进板垫块(4),且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一端内壁中对称安装有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的下端设置有进板驱动轮(5),且进板驱动轮(5)与进板驱动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进板待料运输皮带轮组件(2)和进板驱动轮(5)上套接有进板待料运输皮带(11);固定运输导轨(3)下方设置有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且进板区光电感应器(1)位于进板驱动轮(5)的一侧;固定运输导轨支撑座(8)的一侧设置有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和停板组件(10),且待料区光电感应器(9)和停板组件(10)均与固定运输导轨(3)固定连接;
所述的移动平台贴装压合部分包含移动平台电机(12)、治具调节支撑座(13)、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4)、贴装限位块(15)、贴装压合支撑轮(16)、移动平台同步带(18)、移动平台拖链(24)、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和移动平台底板(27),停板组件(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平台电机(12),移动平台电机(12)的动力输出端通过移动平台同步带(18)与皮带轮连接,且该皮带轮安装在固定运输导轨(3)另一端的移动运输导轨支撑座(20)内壁;移动平台电机(12)的一侧沿运输平台底板(23)的长度方向安装有一对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且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连接有移动平台拖链(24),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上可滑动地配合有移动平台底板(27),且移动平台底板(27)与移动平台同步带(18)相配合,移动平台底板(27)上部安装有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移动平台顶升组件(26)上安装有治具调节支撑座(13),且治具调节支撑座(13)设置在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之间,治具调节支撑座(13)上部安装有贴装压合专用治具(14),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中部偏左处对称设置有贴装限位块(15),贴装限位块(15)一侧的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内壁对称设置有贴装压合支撑轮(16);
所述的PCB出板部分包含出板区传送带(17)、出板区光电感应器(19)和出板区电机(22),固定运输导轨(3)和移动运输导轨(28)的另一端内壁对称设置有皮带轮组件,皮带轮组件下方设置有与出板区电机(22)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的驱动轮,驱动轮与皮带轮组件上设置有出板区传送带(17),固定运输导轨(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出板区光电感应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拖链(24)设置在移动平台直线导轨(25)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板导向块(7)的中部偏左处设置有用于安装贴装限位块(15)的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7678.6U CN207844256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007678.6U CN207844256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844256U true CN207844256U (zh) | 2018-09-11 |
Family
ID=6341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007678.6U Active CN207844256U (zh) | 2018-01-03 | 2018-01-03 | 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844256U (zh) |
-
2018
- 2018-01-03 CN CN201820007678.6U patent/CN2078442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04048B (zh) | 一种托盘输送线 | |
CN109545892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装框机 | |
CN112249670A (zh) | 一种蠕动泵自动检测用流水线 | |
CN210619521U (zh) | 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的上料机构 | |
CN207844256U (zh) | 一种支持薄板运输及屏蔽盖压合的运输机构 | |
CN206875162U (zh) | 一种软基板灯管粘贴设备 | |
CN210117000U (zh) | 一种笔记本电池生产用自动搬运测试装置 | |
CN112209076A (zh) | 贴装输送装置及贴装设备 | |
CN218020215U (zh) | 自动贴键盘网格胶及保压设备 | |
CN214826531U (zh) | 一种自动定位输送辊台 | |
CN210175953U (zh) | 一种输送带机构 | |
CN202264026U (zh) | 高效激光焊接运送装置 | |
CN201629302U (zh) | 一种硅片并排输送机构 | |
CN210703079U (zh) | 一种进料定位机构 | |
CN210001147U (zh) | 一种基于ccd的bmu上料机构 | |
CN210392440U (zh) | 一种基于侧向传动定位的板材输送装置 | |
CN220864892U (zh) | 一种贴卡机 | |
CN218984058U (zh) | 一种钢管切割用自动上料机构 | |
CN217147468U (zh) | 一种pcb板全自动检测设备 | |
CN220722363U (zh) | 一种缓存输送机构 | |
CN217296342U (zh) | 一种用于手机背光源面板贴装用的输送线 | |
CN214429935U (zh) | 一种用于pcb板加工的两段式传送装置 | |
CN220997923U (zh) | 一种上料装置 | |
CN211168736U (zh) | 一种机电零部件上料装置 | |
CN220476235U (zh) | 电路板贴装平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