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97417U - 后独立悬架组件 - Google Patents

后独立悬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97417U
CN207697417U CN201721508204.1U CN201721508204U CN207697417U CN 207697417 U CN207697417 U CN 207697417U CN 201721508204 U CN201721508204 U CN 201721508204U CN 207697417 U CN207697417 U CN 207697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assembly
helical spring
air spring
rear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082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忠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5082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97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97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974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独立悬架组件,所述独立悬架包括副车架、空气弹簧总成、螺旋弹簧总成、横向稳定杆总成和纵向稳定杆总成。所述的副车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内侧与副车架中心部分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总成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一侧,所述空气弹簧总成内侧与副车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总成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弹簧总成内侧与副车架连接,所述纵向稳定杆总成前端与车架或车身相连,后端与轮毂轴头相连。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当一侧车轮受到路面垂直方向冲击时,所述后独立悬架组件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解决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后独立悬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独立悬架组件。
背景技术
空气悬架相较与钢板弹簧支架具有更好的平顺性、安全性和道路友好性,因此,欧美100%的客车及校车都采用了空气悬架。类似的国外中高级车的多连杆悬架机构,其纵臂与轮边装置多为一体的冲压焊接件形式。冲压焊接件的结构较复杂,目前国内供应商的制造工艺水平难以满足要求。
目前国内乘用车品牌的后独立悬架机构,该种悬架机构大多依靠其与车身连接的橡胶衬套变形实现外倾和前束的变化,同时橡胶衬套还起到吸收振动的作用,这提高整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然而,当车一发生侧车轮受到路面垂直方向冲击时,车身受到冲击时倾斜和震动,将部分冲击传给车身,损害了行驶的平顺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独立悬架组件,解决汽车行驶平顺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弹簧总成、螺旋弹簧总成、横向稳定杆总成、副车架和纵向稳定杆总成,所述副车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至少包括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内侧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总成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一侧,所述空气弹簧总成至少包括空气弹簧和空气弹簧支架,所述空气弹簧支架内侧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空气弹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总成至少包括螺旋弹簧和螺旋弹簧支架,所述螺旋弹簧总成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弹簧支架内侧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螺旋弹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稳定杆总成前端与所述车架或车身相连,后端与轮毂轴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出后独立悬架组件,当一侧车轮受到路面垂直方向冲击时,冲击力可以绕空气弹簧支架内端与副车架的连接中心、螺旋弹簧支架内端与副车架的连接中心、横向稳定杆内端与副车架的连接中心上下跳动,而不影响另一侧的车轮,螺旋弹簧支架上的螺旋弹簧压缩和伸展吸收外力,缓和地面给车架的冲击载荷,空气弹簧支架上的空气弹簧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缓冲并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横向稳定杆总成中的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横向稳定杆身的弹力成为继续侧倾的阻力,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从而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稳定性,并有防止侧翻的能力。
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中,所述空气弹簧总成还包括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一球头,所述空气弹簧支架内端通过所述第一橡胶衬套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轮毂轴头相连。
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中,所述螺旋弹簧总成还包括第二橡胶衬套和第二球头,所述螺旋弹簧支架内端通过所述第二橡胶衬套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轮毂轴头相连。
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中,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还包括第三橡胶衬套和第三球头,所述横向稳定杆内端通过所述第三橡胶衬套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三球头与所述轮毂轴头相连。
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中,所述副车架包括两根纵杆和两根横杆。
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中,所述纵杆的两端设有两个横向的接头用于连接车架或车身,所述纵杆中间设有一个悬臂,所述悬臂用于连接所述所述横向稳定杆,所述横杆上设有悬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支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独立悬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空气弹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螺旋弹簧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横向稳定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空气弹簧总成 11 螺旋弹簧总成 21
横向稳定杆总成 31 副车架 41
纵向稳定杆总成 51 空气弹簧 111
空气弹簧支架 112 第一橡胶衬套 113
第一球头 114 螺旋弹簧 211
螺旋弹簧支架 212 第二橡胶衬套 213
第二球头 214 横向稳定杆 311
第三橡胶衬套 312 第三球头 3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包括空气弹簧总成11、螺旋弹簧总成21、横向稳定杆总成31、副车架41和纵向稳定杆总成51,所述纵向稳定杆总成51前端与所述车架或车身相连,后端与轮毂轴头相连。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独立悬架组件,所述副车架41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所述的副车架41包括两根纵杆和两根横杆。所述纵杆的两端设有两个横向的接头用于连接所述车架或车身,所述纵杆中间设有一个悬臂,所述悬臂用于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311。所述横杆上设有悬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1,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总成21。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独立悬架组件,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1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31的一侧,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1包括空气弹簧111、空气弹簧支架112、第一橡胶衬套113和第一球头114,所述空气弹簧支架112内侧与所述副车架41连接,所述空气弹簧111与所述空气弹簧支架1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橡胶衬套113嵌套于所述空气弹簧支架112内端水平方向的孔。所述第一球头114嵌套于所述空气弹簧支架112铅垂方向的孔。所述空气弹簧支架112内端通过所述第一橡胶衬套113与所述副车架41相连,外端通过球头与轮毂轴头相连。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1中空气弹簧支架111。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独立悬架组件,所述螺旋弹簧总成21包括螺旋弹簧211、螺旋弹簧支架212、第二橡胶衬套213和第二球头214,所述螺旋弹簧总成21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31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弹簧支架212内侧与所述副车架41连接,所述螺旋弹簧211与所述螺旋弹簧支架2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衬套213嵌套于所述螺旋弹簧支架212内端水平方向的孔。所述第二球头214嵌套于所述螺旋弹簧支架212铅垂方向的孔。所述螺旋弹簧支架212内端通过所述第二橡胶衬套213与所述副车架41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二球头214与轮毂轴头相连,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总成21中所述螺旋弹簧支架211。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独立悬架组件,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31包括横向稳定杆311、第三橡胶衬套312和第三球头313,所述横向稳定杆311内侧与所述副车架41连接,所述第三橡胶衬套312嵌套于所述横向稳定杆311内端水平方向的孔。所述第三球头313嵌套于所述横向稳定杆311铅垂方向的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后独立悬架组件,当一侧车轮受到路面垂直方向冲击时,冲击力可以绕空气弹簧支架112内端与副车架41的连接中心、螺旋弹簧支架212内端与副车架41的连接中心、横向稳定杆311内端与副车架41的连接中心上下跳动,而不影响另一侧的车轮,螺旋弹簧支架212上的螺旋弹簧211压缩和伸展吸收外力,缓和地面给车架的冲击载荷,空气弹簧支架112上的空气弹簧111承受和传递垂直载荷,缓冲并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的冲击;横向稳定杆总成31中的横向稳定杆311发生扭转,横向稳定杆311的杆身弹力成为继续侧倾的阻力,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从而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稳定性,并有防止侧翻的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弹簧总成、螺旋弹簧总成、横向稳定杆总成、副车架和纵向稳定杆总成,所述副车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至少包括横向稳定杆,所述横向稳定杆内侧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总成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一侧,所述空气弹簧总成至少包括空气弹簧和空气弹簧支架,所述空气弹簧支架内侧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与所述空气弹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总成至少包括螺旋弹簧和螺旋弹簧支架,所述螺旋弹簧总成位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弹簧支架内侧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与所述螺旋弹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纵向稳定杆总成前端与所述车架或车身相连,后端与轮毂轴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总成还包括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一球头,所述空气弹簧支架内端通过所述第一橡胶衬套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一球头与所述轮毂轴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总成还包括第二橡胶衬套和第二球头,所述螺旋弹簧支架内端通过所述第二橡胶衬套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二球头与所述轮毂轴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稳定杆总成还包括第三橡胶衬套和第三球头,所述横向稳定杆内端通过所述第三橡胶衬套与所述副车架相连,外端通过所述第三球头与所述轮毂轴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包括两根纵杆和两根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独立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杆的两端设有两个横向的接头用于连接所述车架或车身,所述纵杆中间设有一个悬臂,所述悬臂用于连接所述横向稳定杆,所述横杆上设有悬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所述空气弹簧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螺旋弹簧支架。
CN201721508204.1U 2017-11-13 2017-11-13 后独立悬架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7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8204.1U CN207697417U (zh) 2017-11-13 2017-11-13 后独立悬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08204.1U CN207697417U (zh) 2017-11-13 2017-11-13 后独立悬架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97417U true CN207697417U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2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0820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97417U (zh) 2017-11-13 2017-11-13 后独立悬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9741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159A (zh) * 2019-06-19 2019-10-29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铁路列车转向架
CN110386159B (zh) * 2019-06-19 2024-05-31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铁路列车转向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6159A (zh) * 2019-06-19 2019-10-29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铁路列车转向架
CN110386159B (zh) * 2019-06-19 2024-05-31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铁路列车转向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7091B (zh) 悬架装置
JP2011514277A (ja) トーションバー式車両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07697417U (zh) 后独立悬架组件
CN102616108A (zh) 一种具有双横撑杆结构的拖曳臂悬架
DE102018205429B4 (de) Hinterrad-Einzelaufhängungssystem eines Kraft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elektrisch angetriebenen Kraftfahrzeugs
CN105196816A (zh) 一种轻卡前悬架系统稳定结构
CN202439771U (zh) 机动车用平衡舵装置
CN201792970U (zh) 内外对置式不等节距圆柱螺旋弹簧减震器
CN206953921U (zh) 一种机动车的组合式悬挂装置
CN109130750A (zh) 防侧倾悬挂及车辆
CN202764648U (zh) U形稳定推力杆空气悬架
CN211416877U (zh) 高集成式非独立后悬架
CN208101605U (zh) 一种皮卡车悬架总成
CN104589942A (zh) 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CN202242869U (zh) 一种加强型空心稳定杆
CN207825857U (zh) 一种悬挂系统的连接杆结构
CN102320230A (zh) 一种悬架用稳定杆
CN208306291U (zh) 一种窄车宽高机动性车型的前独立悬架
CN202703177U (zh) 一种新型扭转梁悬架
CN106671721B (zh)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357952U (zh) 后桥稳定杆及后桥稳定杆总成
CN206264743U (zh) 一种平衡悬架和汽车
CN208812919U (zh) 一种载重汽车悬架
CN216184309U (zh) 麦弗逊独立悬架
CN102717857A (zh)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