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7857A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17857A CN102717857A CN2012102206847A CN201210220684A CN102717857A CN 102717857 A CN102717857 A CN 102717857A CN 2012102206847 A CN2012102206847 A CN 2012102206847A CN 201210220684 A CN201210220684 A CN 201210220684A CN 102717857 A CN102717857 A CN 1027178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spension
- welded
- bar
- mount pad
- wheel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包括减震器、转向节总成、上悬架、下悬架,上悬架、下悬架均为由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焊接成的“人”字形结构,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分别设有关节轴承,上、下悬架通过位于“人”字形头端的关节轴承分别铰接在转向节总成同一侧的上、下部,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所述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分别焊接固定减震器支撑架,所述减振器位于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之间,减震器下端通过螺栓与减震器支撑架铰接。它能够有效地吸收车辆行驶时路面状况产生的震动,随时保持车身平衡,提高整车的全地形适应能力,真正实现车辆的全地形功能。同时能有效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越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轮摩托车的前悬挂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一般都是单层悬臂,该单层悬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前轮安装座下端,前轮安装座上固定连接减震器,单层悬臂的另一端与车架铰接,这种前悬挂结构因需保证单层悬臂的支撑强度,故单层悬臂的长度相对较短,体积较小,导致前悬挂的单层悬臂上下运动的行程和减震器的伸缩行程相对较短,使整车全地形的通过能力大受影响,甚至在路况较为复杂的地方因前悬架上下运动的行程较短的原因,整车根本无法通过,更不能实现整车腾空飞跃等动作,由此使全地形四轮摩托车适应复杂路况的功能受到限制,无法全面发挥其全地形通过能力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它通过在转向节总成上安装“人”字形结构的上、下悬架,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能够有效地吸收车辆行驶时路面状况产生的震动,随时保持车身平衡,提高整车的全地形适应能力,真正实现车辆的全地形功能。同时能有效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越野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减震器、转向节总成、上悬架、下悬架,所述上悬架、下悬架均为由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焊接成的“人”字形结构,上悬架的悬架前杆比下悬架的悬架前杆短,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分别设有关节轴承,各关节轴承的轴心线呈水平延伸,上、下悬架通过位于“人”字形头端的关节轴承分别铰接在转向节总成同一侧的上、下部,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所述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分别焊接固定减震器支撑架,所述减振器位于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之间,减震器下端通过螺栓与减震器支撑架铰接。
所述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轴、制动器安装板、悬架安装座、转向臂,所述制动器安装板与悬架安装座焊接固定,位于与上、下悬架相反的一侧,转向节轴穿过制动器安装板与制动器安装板和悬架安装座焊接固定,转向臂焊接固定在悬架安装座上,转向臂的轴向延伸线与转向节轴的轴向延伸线呈空间交错。
所述悬架安装座为“L”形结构,制动器安装板和转向节轴焊接于“L”形结构短臂,上、下悬架铰接于“L”形结构的长臂。
所述悬架安装座的截断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槽内为上、下悬架的铰接空间和转向节轴的焊接固定空间。
所述悬架安装座由两块对称的“L”形主体板和位于两块主体板长臂之间的连接板焊接成截断面为“U”形的结构,两块主体板短臂之间焊接加强块。
所述悬架安装座采用槽钢弯曲成“L”形结构。
所述悬架前杆的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内分别焊接有内螺纹堵头,关节轴承与内螺纹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并用锁紧螺母定位。
所述减震器支撑架由两块板焊接为“V”形结构,两块板上分别焊接安装套管,两安装套管同轴线,减震器下端位于两安装套管之间,通过螺栓铰接在“V”形结构的减震器支撑架内角中。
所述上悬架、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接合处内角均焊接固定有加强角板;
下悬架的悬架前杆上焊接有加强筋板。
采用上述方案,使本发明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采用减震器、转向节总成、上悬架、下悬架的装配组合结构,所述上悬架、下悬架均为由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焊接成的“人”字形结构,上悬架的悬架前杆比下悬架的悬架前杆短,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分别设有关节轴承,各关节轴承的轴心线呈水平延伸,上、下悬架通过位于“人”字形头端的关节轴承分别铰接在转向节总成同一侧的上、下部,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所述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分别焊接固定减震器支撑架,所述减振器位于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之间,减震器下端通过螺栓与减震器支撑架铰接。由于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采用双摇杆悬挂结构,人”字形结构的上悬架、下悬架能够同时吸收来至前轮的横向力,使本独立悬挂结构的横向刚度增强,在前轮转弯时能减小侧倾;并且因上、下悬架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而且上悬架的悬架前杆比下悬架的悬架前杆短,一旦将上、下悬架与车架铰接安装后,该双摇杆悬挂结构与减震器的伸缩形成配合,就能防止过度转动,在复杂的路况行驶时能防止车轮外倾,保证轮胎的贴地性,提高复杂路况的通过能力,同时也使转向节总成上下运动的行程增大,甚至在腾空飞跃坑、沟路段后也能保持平稳,极大地提高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平稳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2.所述转向节总成由转向节轴、制动器安装板、悬架安装座、转向臂焊接组成,既能降低转向节总成的制造费用,也能保证转向节总成的整体强度。
3.所述悬架安装座为“L”形结构,“L”形结构短臂焊接制动器安装板和转向节轴,有利于制动器和车轮的安装,上、下悬架分别与“L”形结构的长臂铰接,使上、下悬架能够与悬架安装座形成双摇杆结构。
4.所述悬架安装座由两块对称的“L”形主体板和位于两块主体板长臂之间的连接板焊接成截断面为“U”形的结构,两块主体板短臂之间焊接加强板。悬架安装座的截断面为“U”形,使上、下悬架头端的关节轴承能够在“U”形槽内通过螺栓与悬架安装座铰接,使绞点位于悬架安装座的槽内,保证上、下悬架的绞点在一条垂线上,重心不会偏出悬架安装座,使悬架安装座相对于上、下悬架的运动不会发生干涉。
5.所述减震器支撑架由两块板焊接为“V”形结构,两块板上分别焊接安装套管,两安装套管同轴线,减震器下端位于两安装套管之间,通过螺栓铰接在“V”形结构的减震器支撑架内角中。这种结构使减震器支撑架的强度得到提高,不会在震动冲击力下发生变形。
本发明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结构简单,既能使转向节总成上下运动的行程增大,满足全地形四轮摩托车在复杂路况的行驶要求,又使独立前悬挂结构的强度得到保证,还降低了制作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转向节轴,2为制动器安装板,3为悬架安装座,3a为主体板,3b为连接板,4为前加强块,5为后加强块,7为转向臂,8为加强筋,10为衬套,11为螺母,12为内螺纹堵头,14为加强角板,15为上悬架,15a为上悬架前杆,15b为上悬架侧杆,16为关节轴承,18为安装套管,19为减震器支撑架,22为下悬架,22a为下悬架前杆,22b为下悬架侧杆,24为线夹,26为螺栓,28为加强筋板,29为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减震器29、转向节总成、上悬架15、下悬架22。所述上悬架15、下悬架22均为由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焊接成的“人”字形结构,上悬架前杆15a比下悬架前杆22a短,上悬架前杆15a两端和上悬架侧杆15b的延伸端分别设有关节轴承16,下悬架前杆22a两端和下悬架侧杆22b的延伸端也分别设有关节轴承16,各关节轴承16的轴心线呈水平延伸,为保证关节轴承既便于装配,又能牢固安装,本实施例采用在悬架前杆的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内分别焊接有内螺纹堵头12,关节轴承16与内螺纹堵头1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并用锁紧螺母11定位,由此使装配关节轴承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关节轴承16的位置,使上、下悬架的长度符合安装要求。所述上悬架15、下悬架22通过位于“人”字形头端的关节轴承16分别用螺栓铰接在转向节总成同一侧的上、下部,螺栓上套有两个衬套10,两个衬套10分别位于关节轴承16的两侧。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另一端和悬架侧杆延伸端的关节轴承分别用于与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车架铰接,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所述下悬架22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分别焊接固定减震器支撑架19,所述减振器29位于上悬架15、下悬架22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之间,减震器29下端通过螺栓26与减震器支撑架19铰接,本实施例的减震器支撑架19由两块板焊接为“V”形结构,形成与下悬架22的“人”字形向适应的“V”形结构,两块板上分别焊接安装套管18,两安装套管18同轴线,减震器下端位于两安装套管之间,通过螺栓铰接在“V”形结构的减震器支撑架19内角中,防止减震器支撑架19在震动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由此构成全地形四轮摩托车一个前轮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并将两个对称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分别安装在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车架两边。
所述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轴1、制动器安装板2、悬架安装座3、转向臂7,所述制动器安装板2与悬架安装座3焊接固定,位于与上悬架15、下悬架22相反的一侧,转向节轴1穿过制动器安装板2与制动器安装板2和悬架安装座3焊接固定,转向臂7焊接固定在悬架安装座3上,转向臂7的轴向延伸线与转向节轴1的轴向延伸线呈空间交错。为增强转向臂7的刚性和连接强度,在转向臂7的侧部和悬架安装座3之间焊接加强筋8,加强筋8可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的悬架安装座3采用“L”形结构,制动器安装板2和转向节轴1焊接于“L”形结构短臂上,上悬架15、下悬架22铰接于“L”形结构的长臂上。为保证上、下悬架与悬架安装座3的铰接点的重心不偏出悬架安装座3,本实施例的悬架安装座3的截断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槽内为上、下悬架的铰接空间和转向节轴1的焊接固定空间。为降低悬架安装座3的制作成本,并使之有利于上、下悬架的铰接安装,本实施例的悬架安装座3由两块对称的“L”形主体板3a和位于两块主体板长臂之间的连接板3b焊接成截断面为“U”形的结构,两块主体板3a短臂之间焊接加强块。所述加强块采用两块,其中一块为前加强块4,该前加强块4焊接固定在两块对称的“L”形主体板3a短臂前端,靠拢制动器安装板2,以增强短臂前端的刚性,使之不易变形;另一块为后加强块5,该后加强块5焊接在L”形主体板3a短臂后端,用于焊接固定转向节轴1的后端,增加转向节轴1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为增强上悬架15、下悬架22的“人”字形开档的强度和刚性,所述上悬架15、下悬架22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接合处内角均焊接固定有加强角板14。而下悬架22的悬架前杆上还可焊接加强筋板28,防止下悬架前杆22a断裂,该加强筋板28可采用两个,两个加强筋板夹住下悬架前杆22a,使承受主要重力的下悬架前杆22a的强度和刚性得到增强。
本发明还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悬架安装座3也可采用槽钢弯曲成“L”形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包括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节总成、上悬架、下悬架,所述上悬架、下悬架均为由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焊接成的“人”字形结构,上悬架的悬架前杆比下悬架的悬架前杆短,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分别设有关节轴承,各关节轴承的轴心线呈水平延伸,上、下悬架通过位于“人”字形头端的关节轴承分别铰接在转向节总成同一侧的上、下部,形成双摇杆悬挂结构,所述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分别焊接固定减震器支撑架,所述减振器位于上、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之间,减震器下端通过螺栓与减震器支撑架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总成包括转向节轴、制动器安装板、悬架安装座、转向臂,所述制动器安装板与悬架安装座焊接固定,位于与上、下悬架相反的一侧,转向节轴穿过制动器安装板与制动器安装板和悬架安装座焊接固定,转向臂焊接固定在悬架安装座上,转向臂的轴向延伸线与转向节轴的轴向延伸线呈空间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安装座为“L”形结构,制动器安装板和转向节轴焊接于“L”形结构短臂,上、下悬架铰接于“L”形结构的长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安装座的截断面为“U”形结构,“U”形结构的槽内为上、下悬架的铰接空间和转向节轴的焊接固定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安装座由两块对称的“L”形主体板和位于两块主体板长臂之间的连接板焊接成截断面为“U”形的结构,两块主体板短臂之间焊接加强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安装座采用槽钢弯曲成“L”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前杆的两端和悬架侧杆的延伸端内分别焊接有内螺纹堵头,关节轴承与内螺纹堵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并用锁紧螺母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撑架由两块板焊接为“V”形结构,两块板上分别焊接安装套管,两安装套管同轴线,减震器下端位于两安装套管之间,通过螺栓铰接在“V”形结构的减震器支撑架内角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架、下悬架的悬架前杆和悬架侧杆接合处内角均焊接固定有加强角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悬架的悬架前杆上焊接有加强筋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06847A CN102717857A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06847A CN102717857A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7857A true CN102717857A (zh) | 2012-10-10 |
Family
ID=4694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06847A Pending CN102717857A (zh) | 2012-06-29 | 2012-06-29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1785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32234A (zh) * | 2014-03-17 | 2014-06-04 | 胡建 | 一种推杆式汽车悬挂系统 |
CN104070953A (zh) * | 2014-06-06 | 2014-10-01 | 娄底市大丰和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后桥总成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6626A (en) * | 1997-12-12 | 2000-09-12 | Holland Neway International, Inc. | Independent front suspension |
CN200971032Y (zh) * | 2006-06-30 | 2007-11-07 | 重庆工学院 | 沙滩车前轮独立悬架 |
CN102431405A (zh) * | 2011-10-26 | 2012-05-02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CN202754085U (zh) * | 2012-06-29 | 2013-02-27 |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
-
2012
- 2012-06-29 CN CN2012102206847A patent/CN1027178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6626A (en) * | 1997-12-12 | 2000-09-12 | Holland Neway International, Inc. | Independent front suspension |
CN200971032Y (zh) * | 2006-06-30 | 2007-11-07 | 重庆工学院 | 沙滩车前轮独立悬架 |
CN102431405A (zh) * | 2011-10-26 | 2012-05-02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CN202754085U (zh) * | 2012-06-29 | 2013-02-27 | 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32234A (zh) * | 2014-03-17 | 2014-06-04 | 胡建 | 一种推杆式汽车悬挂系统 |
CN104070953A (zh) * | 2014-06-06 | 2014-10-01 | 娄底市大丰和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后桥总成 |
CN104070953B (zh) * | 2014-06-06 | 2017-01-04 | 娄底市大丰和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后桥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9951B (zh) | 一种多连杆悬架结构 | |
CN101229764B (zh) | 扭杆式汽车悬挂装置 | |
CN202879176U (zh) | 一种汽车四连杆独立后悬架 | |
CN102328561B (zh) | 一种双减震单纵臂式独立悬架 | |
CN102431405B (zh) | 车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
CN201597405U (zh) | 双摇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 |
CN202727902U (zh) |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 |
CN102616108B (zh) | 一种具有双横撑杆结构的拖曳臂悬架 | |
CN203752819U (zh) |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 |
CN201254064Y (zh) |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 |
CN203046804U (zh) | 轻型汽车用后悬挂系统 | |
CN202345322U (zh) | 车辆悬挂系统 | |
CN104924869B (zh) |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 |
CN204712807U (zh) |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 |
CN201951198U (zh) | 汽车四连杆后悬架 | |
CN102717857A (zh)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
CN201619415U (zh) | 一种用于中置轴式汽车拖车的独立车轴悬挂车架 | |
CN202754085U (zh) |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 |
CN203358724U (zh) |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14057156U (zh) |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1442502U (zh) | 双后桥空气悬架 | |
CN105216884A (zh) | 一种滑块导向型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 |
CN202242844U (zh) | 矿用自卸车前桥 | |
CN201161539Y (zh) | 扭杆式汽车悬挂装置 | |
CN204641882U (zh) |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