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4494U - 一种透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刀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414494U CN207414494U CN201721374393.8U CN201721374393U CN207414494U CN 207414494 U CN207414494 U CN 207414494U CN 201721374393 U CN201721374393 U CN 201721374393U CN 207414494 U CN207414494 U CN 2074144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gular wheel
- driven shaft
- housing
- connecting shaft
- knif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And Tools For Shea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刀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机床不能进行两次加工的问题。本透刀器包括壳体、连接轴、从动轴和支撑环,支撑环上具有第一定位孔,支撑环上具有开口,开口处的两侧均具有向外凸起设置的凸耳,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凸耳中能使支撑环夹紧,壳体的顶部具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壳体的顶部还具有供紧固件穿设的固定孔,连接轴和从动轴均轴向定位在壳体中,连接轴和从动轴之间具有呈锐角的夹角,连接轴的顶端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连接轴的底端通过锥形齿轮组与从动轴相连,从动轴的底端伸出壳体外,从动轴的底端用于安装刀具。本透刀器具有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刀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进步,工厂生产已逐渐实现机械化,通过机械对产品进行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工厂中,具有各种类别的机械,如钻床、铣床等。
现有的铣床,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龙门立式数控单头铣床加工中心[申请号:201510628150.1;申请公布号:CN105171495A],其包括底座、数根龙门立柱、X轴主滑台、产品平台、主轴铣刀头、固定式横梁、圆盘刀库、数控系统,其中底座的两端分别安装龙门立柱,龙门立柱的顶端安装固定式横梁,其中固定式横梁上安装十字数控滑台,十字数控滑台包括Y轴滑台、Z轴滑台,Z轴滑台上安装主轴铣刀头,Y轴滑台和Z轴滑台滑动连接,Y轴滑台能够带动Z轴滑台沿着固定式横梁左右横向移动,同时Z轴滑台还能够带动主轴铣刀头沿着Y轴滑台做垂直上下移动;其中底座的上方安装X轴主滑台,X轴主滑台上安装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放置产品,工作平台上安装有固定产品的电磁吸盘和/或液压夹具;在其中一根龙门立柱的外侧设有卧式圆盘刀库;数控系统分别与X轴主滑台、产品平台、主轴铣刀头、固定式横梁、圆盘刀库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控制部件的作动。
该种结构的加工中心,布局合理,整机刚性强。但是该种结构的加工中心,主轴铣刀头是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主轴铣刀头铣出一个平面后,如果需要铣出另一个与平面的夹角为锐角的,例如具有45°斜面的透刀槽时,使用该种结构的主轴铣刀头就不能进行加工,需要将该产品卸下后放在另一台刨床上刨透刀槽,既增加工序又要进行二次装夹,造成零件变形,降低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透刀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透刀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从动轴和呈环形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上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支撑环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的两侧均具有向外凸起设置的凸耳,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凸耳中能使支撑环夹紧,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壳体的顶部还具有供紧固件穿设的固定孔,所述连接轴和从动轴均轴向定位在壳体中,所述连接轴和从动轴之间具有呈锐角的夹角,所述连接轴的顶端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所述连接轴的底端通过锥形齿轮组与从动轴相连,所述从动轴的底端伸出壳体外,所述从动轴的底端用于安装刀具。
本透刀器的工作原理:壳体通过支撑环和紧固件固定在单元式主轴套筒的底部,连接轴与主轴相连,主轴的旋转通过连接轴、锥形齿轮组带动从动轴旋转,从而使固定在从动轴底端的刀具旋转。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供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起到定位壳体位置的作用;支撑环的内侧壁光滑,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凸耳中使支撑环夹紧在单元式主轴套筒的底部,使本透刀器的刀具能360°换向加工,以适应产品不同部分的加工,加工范围广;连接轴和从动轴之间具有呈锐角的夹角,通过设置透刀器来改变刀具的朝向,使机床能够在同一个产品上加工出不同方向和角度的结构,产品一次装夹即可实现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加工精度,本透刀器的设置可以替代一个机床,减少一个装夹,减少一个工价,降低成本。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锥形齿轮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连接轴的底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套在从动轴的中间处,所述从动轴上螺纹固连有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通过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能对第二锥形齿轮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使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能够更好的相啮合,使连接轴能更加精准和稳定的带动从动轴旋转,使刀具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锥形齿轮组包括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连接轴的底端,所述从动轴的中间处具有环形台阶面,所述从动轴上螺纹固连有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套在从动轴的中间处,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在环形台阶面和第一调节螺母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通过第一调节螺母和环形台阶面能对第二锥形齿轮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使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能够更好的相啮合,使连接轴能更加精准和稳定的带动从动轴旋转,使刀具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连接轴和从动轴之间夹角的度数在30-60°之间。该种角度的设置,使本透刀器能够加工大部分的产品,适用范围广。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壳体上部的壁厚大于壳体下部的壁厚。壳体该种结构的设置,在不降低透刀器与主轴套筒连接强度的同时减少透刀器重量,使透刀器在加工的过程中稳定可靠,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壳体内的中间处具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凸环,所述凸环将壳体内的空腔分为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所述连接轴位于上安装腔中,所述从动轴位于下安装腔中。凸环的设置提高透刀器的强度,且使壳体内部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连接轴与凸环之间设有轴承和轴套,所述轴套通过紧固件与凸环相固连。凸环的设置提高壳体该部分的强度,使连接轴和从动轴传动顺畅,提高透刀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连接轴的底部设有第三调节螺母,所述第三调节螺母位于轴承和锥形齿轮组之间。第三调节螺母的设置可以对第一锥形齿轮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能够更好的相啮合,使连接轴能更加精准和稳定的带动从动轴旋转,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在上述的一种透刀器中,所述壳体的下部具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与下安装腔相连通。检修孔的设置方便第一调节螺母和第二调节螺母的安装和调节,而且检修孔设置降低了本透刀器的整体重量,使透刀器在加工的过程中稳定可靠,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刀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透刀器能改变刀具的朝向,使机床能够在同一个产品上加工出不同方向和角度的结构,产品一次装夹即可实现多道工序的加工,提高加工精度,本体透刀器的设置可以替代一个机床,减少一次装夹,减少一个工价,降低成本。
2、本透刀器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凸耳中使支撑环夹紧在单元式主轴套筒的底部,本透刀器的刀具能360°换向加工,以适应不同部分的加工,加工范围广。
3、本透刀器在不降低连接强度的情况下降低了透刀器的重量,使本透刀器在加工的过程中稳定可靠,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透刀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透刀器支撑环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连接轴;3、从动轴;4、支撑环;5、第一定位孔;6、开口;7、凸耳;8、第二定位孔;9、固定孔;10、锥形齿轮组;101、第一锥形齿轮;102、第二锥形齿轮;11、第一调节螺母;12、第二调节螺母;13、凸环;14、上安装腔;15、下安装腔;16、轴承;17、轴套;18、第三调节螺母;19、检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透刀器包括壳体1、连接轴2、从动轴3、支撑环4、锥形齿轮组10和紧固件。本实施例中,所有的紧固件均为螺栓,在实际生产中,所有的紧固件可以均为螺钉。
壳体1上部的壁厚大于壳体1下部的壁厚,壳体1内的中间处具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凸环13,凸环13将壳体1内的空腔分为上安装腔14和下安装腔15,连接轴2位于上安装腔14中,从动轴3位于下安装腔15中,连接轴2与凸环13之间设有轴承16和轴套17,轴套17通过紧固件与凸环13相固连,连接轴2的底部设有第三调节螺母18,第三调节螺母18位于轴承16和锥形齿轮组10之间,壳体1的下部具有检修孔19,检修孔19与下安装腔15相连通。
连接轴2和从动轴3均轴向定位在壳体1中,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和从动轴3之间具有呈45°的夹角,在实际生产中,连接轴2和从动轴3之间可以具有呈30°或者60°的夹角,连接轴2的顶端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连接轴2的底端通过锥形齿轮组10与从动轴3相连,从动轴3的底端伸出壳体1外,从动轴3的底端用于安装刀具。
锥形齿轮组1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第一锥形齿轮101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连接轴2的底端,第二锥形齿轮102套在从动轴3的中间处,从动轴3上螺纹固连有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2,第二锥形齿轮102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2之间,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相啮合。
如图2所示,支撑环4呈环形,本实施例中,支撑环4上具有四个第一定位孔5,壳体1的顶部具有四个第二定位孔8,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8一一对应设置,四个第一定位孔5等间距设置,在实际生产中,第一定位孔5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六个,第二定位孔8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六个,支撑环4上具有开口6,开口6处的两侧均具有向外凸起设置的凸耳7,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凸耳7中使支撑环4夹紧,壳体1的顶部还具有供紧固件穿设的固定孔9。
工作时,将支撑环4固定在单元式主轴的套筒上,在第一定位孔5中穿设销轴,然后将壳体1上的第二定位孔8与销轴相对应并使销轴插入到第二定位孔8中,上拉透刀器,使连接轴2与机床的主轴相连,再通过紧固件将透刀器固定;机床的主轴启动,通过连接轴2、第一锥形齿轮101、第二锥形齿轮102带动从动轴3旋转,从而带动刀具旋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锥形齿轮组1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第一锥形齿轮101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连接轴2的底端,从动轴3的中间处具有环形台阶面,从动轴3上螺纹固连有第一调节螺母11,第二锥形齿轮102套在从动轴3的中间处,且第二锥形齿轮102固定在环形台阶面和第一调节螺母11之间,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相啮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连接轴2、从动轴3、支撑环4、第一定位孔5、开口6、凸耳7、第二定位孔8、固定孔9、锥形齿轮组10、第一锥形齿轮101、第二锥形齿轮102、第一调节螺母11、第二调节螺母12、凸环13、上安装腔14、下安装腔15、轴承16、轴套17、第三调节螺母18、检修孔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透刀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2)、从动轴(3)和呈环形的支撑环(4),所述支撑环(4)上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5),所述支撑环(4)上具有开口(6),所述开口(6)处的两侧均具有向外凸起设置的凸耳(7),通过紧固件穿设在凸耳(7)中能使支撑环(4)夹紧,所述壳体(1)的顶部具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8),所述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8)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壳体(1)的顶部还具有供紧固件穿设的固定孔(9),所述连接轴(2)和从动轴(3)均轴向定位在壳体(1)中,所述连接轴(2)和从动轴(3)之间具有呈锐角的夹角,所述连接轴(2)的顶端用于与机床主轴相连,所述连接轴(2)的底端通过锥形齿轮组(10)与从动轴(3)相连,所述从动轴(3)的底端伸出壳体(1)外,所述从动轴(3)的底端用于安装刀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齿轮组(1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1)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连接轴(2)的底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2)套在从动轴(3)的中间处,所述从动轴(3)上螺纹固连有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2)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母(11)和第二调节螺母(12)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齿轮组(10)包括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1)通过紧固件固连在连接轴(2)的底端,所述从动轴(3)的中间处具有环形台阶面,所述从动轴(3)上螺纹固连有第一调节螺母(1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2)套在从动轴(3)的中间处,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2)固定在环形台阶面和第一调节螺母(11)之间,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1)和第二锥形齿轮(102)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和从动轴(3)之间夹角的度数在3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部的壁厚大于壳体(1)下部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的中间处具有向内凸出设置的凸环(13),所述凸环(13)将壳体(1)内的空腔分为上安装腔(14)和下安装腔(15),所述连接轴(2)位于上安装腔(14)中,所述从动轴(3)位于下安装腔(15)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与凸环(13)之间设有轴承(16)和轴套(17),所述轴套(17)通过紧固件与凸环(13)相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的底部设有第三调节螺母(18),所述第三调节螺母(18)位于轴承(16)和锥形齿轮组(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透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具有检修孔(19),所述检修孔(19)与下安装腔(15)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74393.8U CN207414494U (zh) | 2017-10-24 | 2017-10-24 | 一种透刀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374393.8U CN207414494U (zh) | 2017-10-24 | 2017-10-24 | 一种透刀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414494U true CN207414494U (zh) | 2018-05-29 |
Family
ID=6231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37439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14494U (zh) | 2017-10-24 | 2017-10-24 | 一种透刀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4144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0508A (zh) * | 2017-10-24 | 2017-12-29 | 浙江震环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透刀器 |
-
2017
- 2017-10-24 CN CN201721374393.8U patent/CN2074144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0508A (zh) * | 2017-10-24 | 2017-12-29 | 浙江震环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透刀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19282U (zh) | 一种三轴机床加工斜孔的夹具 | |
TW202012082A (zh) | 電加工機床和電加工機床中的電極組件以及加工方法 | |
CN103028982B (zh) | 用于椭球封头双向开孔和切边的复合夹具 | |
CN105290527A (zh) | 风力发电设备的内齿圈铣齿装夹工装 | |
CN212824075U (zh) | 一种具有多种夹持方式的机械夹具 | |
CN104772659A (zh) | 一种蝶阀阀体数控多工位复合加工专用机床 | |
CN209439544U (zh) | 一种四轴加工中心加工弧齿锥齿轮用角度头 | |
CN207414494U (zh) | 一种透刀器 | |
CN207139722U (zh) | 立式回转工作台 | |
CN108356549A (zh) | 数控车床多功能支架结构 | |
CN207888260U (zh) |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实验教学专用夹具 | |
CN112757005A (zh) | 一种差速器加工用机械式自定心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520508A (zh) | 一种透刀器 | |
CN215658244U (zh) | 一种齿圈加工工装 | |
CN109623487A (zh) | 一种电主轴位置调整装置以及调整方法 | |
CN114406335A (zh) | 一种精密数控铣床刀具变角度多方向加工的设备装置 | |
CN208483517U (zh) | 一种高精度加工机床 | |
WO2018187882A1 (zh) | 机电一体式b轴摆头装置 | |
CN209774066U (zh) | 一种多功能夹具 | |
CN209379938U (zh) | 一种精密可调车床尾顶尖 | |
CN202985254U (zh) | 垂直刀架自动搬度机构 | |
CN207372445U (zh) | 一种三维多功能倒角机 | |
CN207188860U (zh) | 磁力式三轴旋转定位万向铣床 | |
CN217702469U (zh) | 一种cnc加工用支撑夹具 | |
CN206912753U (zh) | 一种轴类翻转移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