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4861U -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 Google Patents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4861U
CN207204861U CN201721042312.4U CN201721042312U CN207204861U CN 207204861 U CN207204861 U CN 207204861U CN 201721042312 U CN201721042312 U CN 201721042312U CN 207204861 U CN207204861 U CN 207204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hole
support base
feeding support
annul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423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成
裘一成
吴国庆
袁文滨
朱根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o Xin Seamless Steel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o Xin Seamless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o Xin Seamless Steel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o Xin Seamless Steel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423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4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4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48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与通孔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衬套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注油腔,所述衬套的内侧壁同心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注油腔连通,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凸出于衬套内侧壁的海绵圈。通过设置有环形槽与海绵圈,对经过的钢管起到了涂覆有一层润滑膜的作用,减少钢管经过衬套时的摩擦力,减少衬套转动过程中的抖动,提高轧制的精度。

Description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管设备的管件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背景技术
轧管机是一种用于生产无缝钢管的设备,现有技术中,较粗的钢管通过申请公布号为“CN10173327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冷轧管机进行轧制。在轧制过程中,如“CN101733278A”专利的附图6所示,钢管设置在芯模上,然后通过压模上的轧槽将钢管压制成较细且较长的管件。
在轧制较长的钢管时,为了避免钢管进入轧制前发生向下的弯曲,通常在上述冷轧管机进料位置前设置有支撑管件的支撑座。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68448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轧管机的送料支撑座,该支撑座内的衬套固定钢管,然后支架对衬套进行支撑,避免进入轧制前的钢管发生弯曲。但是在钢管进料的过程中,钢管的外侧与衬套的内表面之间会产生相对移动,进而衬套的内表面会产生磨损,长久的磨损会导致钢管与衬套之间偏心,导致支撑座转动过程中的抖动变大,影响轧制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具有减少钢管与衬套轴向移动产生的磨损、提高轧制精度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与通孔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衬套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注油腔,所述衬套的内侧壁同心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注油腔连通,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凸出于衬套内侧壁的海绵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与注油腔连通,注油腔内的润滑油流动至环形槽内;由于海绵圈具有弹性,且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润滑油会浸润海绵圈;当管件经过海绵圈时,海绵圈与钢管接触并发生挤压,进而海绵圈内的润滑油浸润钢管的表面,当钢管沿轴向经过时,弹性件将润滑油在钢管表面涂覆形成润滑层,润滑层隔绝了钢管和衬套之间的接触,进而减少钢管经过衬套时的摩擦力,减少衬套转动过程中的抖动,提高轧制的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海绵圈与钢管接触的表面沿进料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斜面、水平过度面和第二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面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钢管的端部进入衬套时,第一斜面逐渐与钢管的外圆周侧壁接触,钢管进入衬套时,钢管与衬套的外表面发生撞击与磨损;水平过度面起到了将润滑油均匀涂抹至钢管上的作用;第二斜面避免海绵圈被压合至环形槽上,避免海绵圈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与注油腔连通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上转动连接有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油槽与注油腔连通,使用者在支撑座外对集油槽加注润滑液,润滑液会通过集油槽进入注油腔内,避免拆卸支撑座进行加注润滑液;同时润滑液会进入轴承内,对轴承进行润滑;盖板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集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集油槽与注油腔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第一通孔,所述集油槽的底部朝向第一通孔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集油槽底部,使得集油槽内的润滑油向第一通孔流动,减少集油槽内润滑油的残余量。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与注油腔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沿环形槽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孔既能起到连通环形槽与注油腔的作用,又能保障衬套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与出料端,所述衬套在出料端位置沿径向延伸形成定位环,所述通孔的内侧壁在出料端位置沿径向凹陷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槽配合,所述衬套在进料端与通孔的侧壁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与定位槽配合,起到固定衬套的作用;同时定位环也起到密封注油腔的作用;在钢管移动过程中,定位槽受到向外的作用力,避免定位环与定位槽在轴向上紧密抵接,减少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衬套位于进料端的端面凸出于固定块且呈圆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钢管进入衬套内时,钢管的端面与衬套的端面之间发生撞击,圆弧形的衬套端面起到了较好的导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与通孔同心设置的装配环,所述装配环的内侧壁沿径向设置有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管进入支撑座前,装配环上的刷毛对钢管上的杂质进行清理,避免钢管上的杂质进入钢管与衬套之间,减少杂质与两者的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与装配环配合的卡嵌槽,所述卡嵌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弹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环可从卡嵌槽内进行拆卸,进而对刷毛进行清理或更换;弹性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装配环卡嵌入卡嵌槽内后,弹性层会发生变形,进而夹紧固定装配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环形槽与海绵圈,对经过的钢管起到了涂覆有一层润滑膜的作用,减少钢管经过衬套时的摩擦力,减少衬套转动过程中的抖动,提高轧制的精度;
2.由于轴承处于衬套与通孔之间,故轴承的一部分也浸没在注油腔内,实现对轴承的润滑;
3.装配环和刷毛减少了进入支撑座前,钢管表面的杂质,减少钢管造成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衬套与轴承的位置关系;
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二通孔的位置;
图4是实施例2中装配环与刷毛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弹性层的位置。
图中,1、固定块;2、通孔;3、衬套;4、轴承;5、注油腔;6、环形槽;7、海绵圈;9、第一斜面;10、水平过度面;11、第二斜面;12、集油槽;13、盖板;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进料端;17、出料端;18、定位环;19、定位槽;20、装配环;21、刷毛;22、卡嵌槽;23、弹性层;24、嵌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轧管机送料支撑座是轧管机内送料机构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支撑进入轧管机内的钢管的作用。在轧管机的进料时,支撑座与钢管会发生相对的滑动;在轧管机轧制时,支撑座又会与钢管发生相对的转动。
如图1所示,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包括一块铸造而成的固定块1,固定块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2,通孔2内设置有衬套3,衬套3的中心供钢管经过,通孔2的高度为轧管机内钢管的高度。
如图2所示,通孔2内设置有轴承4,通孔2的侧壁上设置有供轴承4外圈卡嵌的嵌入槽24,轴承4的外圈通过卡嵌槽22卡嵌在通孔2的侧壁上,衬套3的外圆周面嵌入轴承4的内圈内,衬套3由硬度较高的金属制成,例如合金钢,减少衬套3与钢管之间的磨损。
如图2所示,通孔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16与出料端17,衬套3在进料端16延伸出固定块1的侧壁外,且衬套3在该端的端面呈圆弧设置。衬套3在出料端17设置有定位环18,定位环18沿衬套3的径向延伸,且定位环18与衬套3同心设置;通孔2在出料端17设置有与定位环18配合的定位槽19,定位槽19与通孔2同心设置,定位槽19的圆周侧壁与定位环18的圆周侧壁之间具有供定位环18转动的间隙;衬套3在进料端16与通孔2的侧壁配合,即衬套3的外圆周面与通孔2的侧壁之间形成供衬套3转动的间隙。
如图2所示,衬套3的外圆周侧壁与通孔2的内圆周侧壁之间形成有注油腔5,注油腔5内加注有润滑油,轴承4的滚珠也位于注油腔5内;如图3所示,衬套3的内圆周侧壁凹陷形成环形槽6,环形槽6沿径向向外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的两端分别与注油腔5和环形槽6连通,第二通孔15沿环形槽6的周向均匀分布。
如图3所示,环形槽6内的相对两侧壁通过结构胶粘接有发泡材料构成的海绵圈7,发泡材料可选用EVA材料或海绵,发泡材料制成的海绵圈7内具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注油腔5内的润滑油经过第二通孔15浸入海绵圈7内,在钢管经过衬套3内时,海绵圈7对经过的钢管进行润滑油的涂抹,在钢管上形成油膜层。
如图3所示,为了使钢管挤压海绵圈7释放润滑油,海绵圈7略凸出于衬套3的内表面;同时为了防止钢管将海绵圈7在环形槽6的尖角位置挤压破裂,海绵圈7与钢管接触的表面沿进料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斜面9、水平过度面10和第二斜面11。第一斜面9与环形槽6配合的位置略低于衬套3的内表面,使钢管在进入的过程中,逐渐增大钢管与第一斜面9之间的接触面积;水平过度面10与钢管的外表面平行且略凸出于衬套3的内表面,用于与钢管的外表面充分接触。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固定块1设置在轧管机进料的位置,钢管经过固定块1上的衬套3后,海绵圈7与钢管的外圆周侧壁接触,进而海绵圈7内的润滑油涂抹在钢管上,形成润滑层,减少后续钢管与衬套3内圆周侧壁之间的摩擦。在轧管机工作时,衬套3在钢管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轴承4也随之转动,注油腔5内的润滑油进入轴承4内进行润滑。
实施例2:一种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增加了对进入固定块1的钢管进行清理的装置和对注油腔5内进行加注的装置。
如图4所示,对钢管进行清理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块1外的装配环20,装配环20的内侧壁设置有刷毛21,刷毛21圆周分布在装配环20内,刷毛21可通过胶粘的方式与装配环20固定。
如图5所示,固定块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装配环20的卡嵌槽22,卡嵌槽22的形状呈环形且与通孔2同心设置;如图6所示,卡嵌槽22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层23,装配环20通过卡嵌的方式固定在卡嵌槽22内。
如图5所示,对注油腔5内进行加注的装置包括在固定块1顶部凹陷形成的集油槽12。集油槽12的底部竖直设置有与注油腔5连通的第一通孔14,集油槽12的底部朝向第一通孔14位置倾斜,减少润滑油在集油槽12内的残留。集油槽12的上表面铰接有盖合在集油槽12上的盖板13,进而防止灰尘进入集油槽12内。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当钢管进入衬套3前,钢管经过刷毛21的清理,将钢管上的灰尘与杂质进行清理;然后海绵圈7与钢管接触,海绵圈7将润滑油涂抹在钢管上,形成减少摩擦的润滑层。在使用过程中,集油槽12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一通孔14进入注油腔5内,然后通过第二通孔15进入环形槽6内,对海绵圈7进行浸润。当集油槽12内润滑油较少时,维护人员打开盖板13,对集油槽12进行加注。

Claims (9)

1.一种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包括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上贯穿设置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设置有衬套(3),所述衬套(3)与通孔(2)之间设置有轴承(4),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的外侧壁与通孔(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注油腔(5),所述衬套(3)的内侧壁同心设置有环形槽(6),所述环形槽(6)与注油腔(5)连通,所述环形槽(6)内设置有凸出于衬套(3)内侧壁的海绵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圈(7)与钢管接触的表面沿进料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斜面(9)、水平过度面(10)和第二斜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设置有与注油腔(5)连通的集油槽(12),所述集油槽(12)上转动连接有盖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12)与注油腔(5)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第一通孔(14),所述集油槽(12)的底部朝向第一通孔(14)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6)与注油腔(5)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沿环形槽(6)的周向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进料端(16)与出料端(17),所述衬套(3)在出料端(17)位置沿径向延伸形成定位环(18),所述通孔(2)的内侧壁在出料端(17)位置沿径向凹陷形成定位槽(19),所述定位槽(19)与定位槽(19)配合,所述衬套(3)在进料端(16)与通孔(2)的侧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位于进料端(16)的端面凸出于固定块(1)且呈圆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侧面设置有与通孔(2)同心设置的装配环(20),所述装配环(20)的内侧壁沿径向设置有刷毛(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轧管机送料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上设置有与装配环(20)配合的卡嵌槽(22),所述卡嵌槽(22)的内侧壁设置有弹性层(23)。
CN201721042312.4U 2017-08-18 2017-08-18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04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2312.4U CN207204861U (zh) 2017-08-18 2017-08-18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42312.4U CN207204861U (zh) 2017-08-18 2017-08-18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4861U true CN207204861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5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4231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04861U (zh) 2017-08-18 2017-08-18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48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7729A (zh) * 2019-08-12 2019-11-01 合肥华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铆接工艺的摇臂总成
CN112958637A (zh) * 2021-02-05 2021-06-15 山东鹏瑞凿岩科技有限公司 中空管轧制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7729A (zh) * 2019-08-12 2019-11-01 合肥华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铆接工艺的摇臂总成
CN110397729B (zh) * 2019-08-12 2024-04-30 合肥华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铆接工艺的摇臂总成
CN112958637A (zh) * 2021-02-05 2021-06-15 山东鹏瑞凿岩科技有限公司 中空管轧制装置及工艺
CN112958637B (zh) * 2021-02-05 2022-08-09 山东鹏瑞凿岩科技有限公司 中空管轧制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4861U (zh) 轧管机送料支撑座
CN107842558A (zh) 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机电用轴承
US6068408A (en) Cage for a rolling bearing
CN104747591B (zh) 圆锥滚子轴承
CN102472325A (zh) 滚动轴承、尤其汽车中双质量飞轮所用的单列式深沟球轴承
JP3237067B2 (ja) 圧延機油膜軸受用のかみ合ったシールとスリーブ
CN107110204A (zh) 圆锥滚子轴承
CN109114114A (zh) 一种汽车用的轴承
CN1724889A (zh) 滚动轴承密封装置
CN209705088U (zh) 一种便于润滑油流动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RU2391568C1 (ru) Подшипник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4791289A (zh) 一种整体轴连式风扇离合器轴承
KR101857192B1 (ko) 휠 베어링의 씰링장치
CN206054519U (zh) 压缩机用连杆组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2503097B (zh) 一种工业防滑轴承
CN114178869A (zh) 一种机械加工中机械设备用轨道
CN108679087A (zh) 一种防倒吸油液的轴承
JP2020159454A (ja) 車軸用軸受装置
CN201651326U (zh) 一种装配式旋转轴密封圈
CN114278678B (zh) 重卡轻量化带废油储存弹托平衡的万向节
CN108412899A (zh) 一种用于轴承的球形保
CN216131239U (zh) 一种直线轴承保持架
CN211779141U (zh) 一种耐磨损换向器
CN210318215U (zh) 防甩油轴承座机构
CN213088502U (zh) 一种双列厚壁圆锥滚子轴承的减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