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0433U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0433U
CN207200433U CN201721155718.3U CN201721155718U CN207200433U CN 207200433 U CN207200433 U CN 207200433U CN 201721155718 U CN201721155718 U CN 201721155718U CN 207200433 U CN207200433 U CN 207200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xed part
shell
rib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57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儿玉光生
新子刚央
村上俊辅
斋藤裕也
小林千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0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0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具有:绕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旋转的转子;与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以及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且在内部配置有转子及定子的外壳。外壳具有:设于外壳的外周面的第一固定部;在外壳的外周面与第一固定部隔开间隙而并列设置于轴向一方侧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从外壳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肋。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在轴向另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内筒部。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在轴向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二内筒部。肋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二固定部连接,另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一固定部连接。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的马达具有用于进行向外部装置的连接的结构。例如,记载于日本特开2014-01795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07706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017955号公报的旋转电机具有在一端具有开口部的有底圆筒状的外壳、和固定于外壳且堵塞开口部的凸缘。而且,具有通过压入或热装而固定于外壳的内周侧的固定铁芯、和能够旋转地配置于固定铁芯的内周侧的转子。在外壳及凸缘安装有外壳侧轴承和凸缘侧轴承,在各个内轮固定有构成定子的旋转轴。另外,凸缘向外壳的固定通过与固定铁芯相同的压入、热装、焊接等进行。
日本特开2016-077069号公报记载的马达具有压入或热装至外壳的内周侧的定子铁芯。在定子铁芯的内周侧设有由轴、转子芯、磁铁、磁铁罩构成的转子。转子由F轴承及R轴承支撑。F轴承插入外壳的轴承座,且被挡圈固定。R轴承配置于罩马达的轴承座,压入固定轴和R轴承的内轮。轴承保持部件搭载于外壳的内部,且具有将环热装或压入外壳内部来固定罩马达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日本特开2014-017955号公报记载的旋转电机中,固定铁芯通过压入或热装而固定于外壳的内部侧,凸缘也存在通过压入、热装而固定的情况。在固定铁芯、凸缘等通过压入或热装而固定于有底圆筒状的外壳的情况下,存在因压入时的力、或者热装时的热及力而变形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16-077069号公报记载的马达中,当将定子及环压入或热装至外壳的内部而固定于外壳时,存在因压入时的力、或者热装时的热以及力而变形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外壳的变形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是一种马达,具有:
绕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旋转的转子;
与上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以及
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且在内部配置有上述转子及上述定子的外壳,
上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
设于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第一固定部;
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与上述第一固定部隔开间隙而并列设置于轴向一方侧的第二固定部;以及
从上述外壳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肋,
上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在轴向另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内筒部,
上述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在轴向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二内筒部,
上述肋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另一方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的径向的长度比上述肋的径向的长度长。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外壳的中心轴至上述肋的径向的外缘的长度比从上述外壳的中心轴至上述第一内筒部的中心轴的长度以及从上述外壳的中心轴至上述第二内筒部的中心轴的长度短。
方案4根据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内筒部的轴向一方侧以及上述第二内筒部的轴向另一方侧的至少一方具有堵塞的凸缘部。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肋的径向的长度比上述凸缘部的轴向的长度长。
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多个上述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固定部以及上述肋的组,上述肋的组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
方案7根据方案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在内部固定上述定子的定子固定部,上述定子固定部设于在径向上与上述肋重叠的位置。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转子的轴承、和固定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保持上述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上述轴承保持部在上述外壳的内部固定于在径向上与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的任一方重叠的位置。
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固定部以及上述肋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隔着上述肋且周向的间隔相等的部分,设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凸部以及朝向径向内侧的凹部的至少任一方。
方案11根据方案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上述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固定部以及上述肋是由相同金属材料形成的成形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抑制外壳的变形,能够精度良好地旋转。
有以下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特征、要素、步骤、特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2是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马达的各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轴向观察图1所示的马达的俯视图。
图4是将图3所示的马达用含有IV-IV线及中心轴的面切断后的剖视图。
图5是放大了构成图4所示的马达的外壳的一方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肋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装配金属模具前的状态的概要俯视图。
图7是表示装配金属模具前的状态的概要主视图。
图8是表示装配完成的状态的金属模具的概要俯视图。
图9是表示装配完成的状态的金属模具的概要主视图。
图10是表示注射成型材料流入图8中被圆A1包围的部分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11是表示注射成型材料从第三间隙流入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的状态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存在使实际的构造和各构造的比例尺、个数不同的情况。
另外,在附图中,适当地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表示XYZ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设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C1的轴向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设为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X轴方向设为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正交的方向(图1中,与纸面交叉的方向)。
另外,Z轴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将上设为正侧(+Z侧),将下设为负侧(-Z侧)。而且,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为“一方侧”,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为“另一方侧”。此外,一方侧及另一方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就将与中心轴C1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沿着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即中心轴C1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性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分解表示图1所示的马达的各结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轴向观察图1所示的马达的俯视图。图4是将图3所示的马达用含有IV-IV线及中心轴的面切断后的剖视图。图5是放大了构成图4所示的马达的外壳的一方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以及肋的概要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A具有绕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C1旋转的转子1、与转子1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2、以及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的外壳3。在外壳3的内部配置转子1及定子2。
转子1具有轴11、转子铁芯12、以及转子磁铁(未图示)。轴11是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圆柱状。详细而言,虽然后面进行叙述,但是轴11经由第一轴承41及第二轴承42而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外壳3。
转子铁芯12是在轴向上层叠固定多张磁性钢板而成的层叠体。转子铁芯12固定于轴11。转子铁芯12在周向上围绕轴11。轴11和转子铁芯12的中心轴一致。在转子铁芯12,与转子铁芯12在周向上相邻地固定多个转子磁铁。转子铁芯12及转子磁铁与轴11一同旋转。
在图1、图4所示的马达A中,轴11的轴向的长度与外壳3的轴向的长度大致相同。但是,在实际的马达A中,轴11的轴向一方侧及另一方侧的至少一方沿轴向延伸至外壳3的外侧(省略图示)。而且,在轴11的延伸至外壳3的外侧的部分安装利用马达A来旋转的被旋转体。此外,作为被旋转体,例如能够列举齿轮、泵、风扇、压缩机等,但不限于此。
定子2包围转子1的径向外侧。定子2和转子1的中心轴一致。定子2具有定子铁芯21和线圈22。定子铁芯21是在轴向上层叠固定多张磁性钢板而成的层叠体。定子铁芯21具有圆环状的磁轭(未图示)、和从磁轭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未图示)。在定子铁芯21的至少齿覆盖绝缘体(未图示)。绝缘体例如由合成树脂、瓷釉、橡胶等具有电绝缘性的材料形成。线圈22通过在覆盖定子铁芯21的外表面的绝缘体的外周缠绕电线而形成。在线圈22连接有导线,从外部电源供给电力。通过向线圈22供给电力,从而对定子2进行励磁。
外壳3是在轴向的另一方侧的端部具有开口部300的圆筒形状。外壳3具有外周面301和内周面302。另外,外壳3具有在轴向一方侧封闭外壳3的凸缘部303。
外周面301是外壳3的外侧面,是沿中心轴C1延伸的圆筒形。外壳3具有设于外周面301的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
内周面302是外壳3的内侧面,是沿中心轴C1延伸的圆筒形。外周面301及内周面302具有共同的中心轴(中心轴C1),即同轴配置。内周面302具有固定定子2的定子固定部3021。即,外壳3具有在内部固定定子2的定子固定部3021。将定子铁芯21的外周面压入定子固定部3021,从而定子2固定于外壳3的内部。定子2通过固定于定子固定部3021而与内周面302中心轴一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定子铁芯21压入外壳3的内部,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固定方法。作为其它固定方法,例如,能够列举热装。另外,不限于这些,能够广泛采用能够将定子2固定于外壳3的内部的方法。定子固定部3021设置于在径向上与肋33重叠的位置。外壳3由于设有肋33而难以变形。定子固定部3021在径向上与肋重叠,从而抑制因压入定子铁芯21时的力而外壳3变形。
凸缘部303配置于外壳3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的附近。由于马达A是将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外部设备的结构,因此凸缘部303配置于比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向另一方侧偏移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在固定第二固定部32时,在作业者进行装配时不成为障碍的形状,也可以配置于外壳3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凸缘部303由与内周面302相同的部件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凸缘部303做成与外壳3的圆筒形状部分不同的部件而形成,通过压入、热装等方法进行固定。
凸缘部303是从内周面302向内侧延伸的板状。凸缘部303在中心部具有在轴向上贯通凸缘部303的贯通孔3031。即,凸缘部303是圆环状。凸缘部303具有构成轴向另一方侧的面的贯通孔3031且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的轴承固定部304。轴承固定部304是圆筒形。在轴承固定部304的内周面固定第一轴承41的外轮。轴承固定部304的内周面及贯通孔3031与外壳3的内周面302中心轴一致。
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部31从外周面301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第一固定部31是至少一部分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第一固定部31具有在轴向另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内筒部311。而且,在第一内筒部311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具有封闭的底部312。即,第一内筒部311是凹孔。此外,第一内筒部311具有底部312,从而在与外部设备Om1固定时,能够分散施加于第一固定部31的力。
如图3所示,外周面301具有两个第一固定部31。两个第一固定部31在外周面301隔着中心轴C1相反地配置。即,两个第一固定部3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于外周面301。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马达A具有两个第一固定部31,但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第一固定部31。在马达A具有三个以上的第一固定部31的情况下,各个第一固定部31可以在周向上等间隔排列,也可以不等间隔排列。
第一固定部31例如用于将马达A固定于第一外部设备Om1。向第一外部设备Om1固定马达A例如通过将从第一外部设备Om1突出的凸部(未图示)插入第一内筒部311来进行。另外,向第一外部设备Om1固定马达A也可以通过螺钉来固定。在马达A的固定使用螺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内筒部311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螺钉啮合的内螺纹。
第一固定部31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面与外壳3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面齐平。在使外壳3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面接触到第一外部设备Om1时,与第一固定部31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面接触。由此,能够将外壳3稳定地固定于第一外部设备Om1。
如图2、4所示,第一固定部31是至少一部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第二固定部32在外周面301与第一固定部31隔开间隙而并列设置于轴向一方侧。即,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在轴向上重叠。第二固定部32具有在轴向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二内筒部321。而且,在第二内筒部321的轴向另一方侧的端部具有封闭的底部322。即,第二内筒部321是凹孔。此外,第二内筒部321具有底部322,从而在与外部设备Om1固定时,能够分散施加于第二固定部32的力。
如图2、4所示,外周面301具有两个第二固定部32。两个第二固定部32的每一个与两个第一固定部31的每一个在轴向上并列配置。由此,两个固定部32在外周面301隔着中心轴C1相反地配置。即,两个第二固定部32在外周向上等间隔地排列于周面30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A中,具有与第一固定部31同数的第二固定部32,第二固定部32与第一固定部31在轴向上并列配置。
第二固定部32例如用于将马达A固定于第二外部设备Om2。向第二外部设备Om2固定马达A例如通过将从第二外部设备Om2突出的凸部(未图示)插入第二内筒部321来进行。另外,向第二外部设备Om2固定马达A也可以通过螺钉来固定。在马达A的固定使用螺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内筒部321的内周面形成有与螺钉啮合的内螺纹。
第二固定部32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与外壳3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齐平。在使外壳3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接触到第二外部设备Om2时,与第二固定部32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面接触。由此,能够将外壳3稳定地固定于第二外部设备Om2。
此外,第一固定部31的第一内筒部311具有底部312,第二固定部32的第二内筒部321具有底部32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第一内筒部311及第二内筒部322中的一方具有底部。此时,不具有底部的一侧的内筒部可以做成在周向上贯通第一固定部31或第二固定部32的孔。另外,也可以第一内筒部311及第二内筒部321双方均为在轴向上贯通的孔。
如图2、4所示,肋33从外壳3的外周面301向外侧突出。肋33从外周面301向径向外侧突出,沿轴向延伸。外周面301具有两个肋33。两个肋33分别设于一组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之间、另一组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之间。肋33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二固定部32连接,另一方侧的端部与第一固定部31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A中,具有与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同数的肋33。
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经由肋33而在轴向上连接。即,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起到作为外壳3的加强部件的作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A中,外壳3具有多个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的组。而且,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的组在外壳3的外周面301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由此,在外壳3,抑制压缩、弯曲、扭曲等变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成为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肋33在轴向上重叠的组至少是一个,且具备一个以上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肋33在轴向上不重叠的组。另外,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只要能够与沿轴向延伸的肋33的轴向两端连接,也可以在轴向上不严格地重叠。
在外壳3,定子固定部3021设于与肋33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定子固定部3021与肋33在径向上重叠,从而能够抑制外壳3因压入定子铁芯21时的力产生的变形。此外,即使在使用热装等其它固定方法的情况下,也同样地能够抑制外壳3的变形。通过抑制外壳3的变形,从而能够抑制转子1、定子2以及外壳3的中心轴的偏离。由此,能够使马达A精度良好地旋转。
在外壳3的外周面301的隔着肋33且周向的间隔相等的部分设置朝向径向外侧的凸部34。如图3所示,外周面301具有两个凸部34。两个凸部34隔着肋33而配置。从两个凸部34的每一个到肋33的周向的长度(间隔)相等。在图3中,两个凸部34配置在与外周面301的两个肋33的每一个在周向上成90°的位置。
凸部34是在通过射出成形来形成外壳3时,形成于用于注入射出成形材料的后述的注入口612、622的浇口残痕。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浇口残痕做成了朝向外侧的凸部34,但是也存在做成朝向径向内侧的凹部的情况。凸部34只要是外周面301的隔着肋33且周向的间隔相等的部分,就不限定于90°。另外,即使在具有三个以上的肋33的情况下,凸部34也配置于隔着各个肋33且周向的间隔相等的位置。
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的外周面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35(参照图3、图5等)。突出部35是通过注射成型来形成外壳3时形成于后述的第一金属模具61、第二金属模具62的合模面的分型线。突出部35形成于与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由此,通过突出部35,加强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由此,能够提高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的强度。
在转子1中,轴11的比转子铁芯12靠轴向一方侧的一侧被第一轴承41能够旋转地支撑,靠另一方侧的一侧被第二轴承42能够旋转地支撑。即,转子1被第一轴承41及第二轴承42能够旋转地支撑。第一轴承41例如是滚动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承41是滚珠轴承,具有外轮、内轮、以及滚珠。外轮和内轮同轴配置,在外轮与内轮之间的部分在周向上配置多个滚珠。此外,第一轴承41也可以使用含油轴承。第一轴承41也可以构成为取代滚珠而使用作为圆柱状的旋转体的滚柱。
第一轴承41固定于从外壳3的凸缘部303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的轴承固定部304。第一轴承41的外轮固定于轴承固定部304的内周面。轴11固定于内轮。由此,轴11与外壳3的内周面302成为同轴(在此,中心轴C1)。
第二轴承42是具有与第一轴承41同样的结构的所谓的滚珠轴承。第二轴承42具有外轮、内轮、以及滚珠。第二轴承42将外轮固定于轴承保持部5的后述的轴承固定部51。即,第二轴承42经由轴承保持部5而保持于外壳3的内部。此外,第二轴承42也可以使用含油轴承。第二轴承42也可以构成为取代滚珠而使用作为圆柱状的旋转体的滚柱。
在第二轴承42与轴承固定部53之间的间隙配置轴承弹性部件43。轴承弹性部件43是环状的部件。轴承弹性部件43是具有沿周向起伏的形状的所谓的波形垫圈。此外,轴承弹性部件43不限于波形垫圈,例如也可以是盘簧、碟簧等。另外,轴承弹性部件43不限于环状。例如,也可以利用橡胶等无定形的弹性体、利用了空气、油等流体的弹性体等。
轴承弹性部件43以预先在轴向上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与第二轴承42和轴承固定部53接触。即,轴承弹性部件43配置于第二轴承42与轴承固定部53之间。轴承弹性部件43利用欲复原的力按压第二轴承42的外轮及轴承固定部53。由此,能够抑制因第二轴承42的外轮与滚珠的间隙引起的晃动、及因滚珠与内轮的间隙而引起的晃动。通过抑制第二轴承42的晃动,从而能够使第二轴承42稳定旋转,延长第二轴承42的寿命。另外,通过抑制第二轴承42的晃动,从而能够抑制马达A驱动时的轴11的振动及振摆。此外,也可以在第一轴承41侧还设有轴承弹性部。另外,在轴承的晃动、轴11的振摆小或者不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轴承弹性部件43。
轴承保持部5具有贯通孔50、圆环部51、圆筒部52、以及轴承固定部53。轴承保持部5是从圆筒部52的内周面向内侧延伸的板状。轴承保持部5在中心部具有在周向上贯通轴承保持部的贯通孔50。轴承固定部53是包围贯通孔50且沿轴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第二轴承42的外轮固定于轴承固定部53的内周面。
通过将圆筒部52的外周面压入外壳3的内周面302,从而轴承保持部5固定于外壳3。此外,固定轴承保持部5的方法不限于压入,例如,也能够列举热装等能够固定的方法。圆筒部52压入内周面302的与第一固定部31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在外壳3的轴向,形成有第一固定部31的部分的强度高。因此,抑制因压入轴承保持部5时的力而引起的外壳3的变形。
贯通孔50、圆筒部52的外周面以及轴承固定部53成为同轴。因此,通过将保持有第二轴承42的轴承保持部5固定于外壳3的内周面302,从而内周面302及第二轴承42的中心轴与外壳3的中心轴C1重叠。并且,轴11通过压入而固定于第二轴承42的内轮。
第二轴承42能够旋转地支撑转子1。而且,轴承保持部5保持第二轴承42,并且固定于外壳3的内部。而且,轴承保持部5在外壳3的内部固定于与第一固定部31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此外,在外壳3的轴向一方侧具有开口部的情况下,在轴向一方侧的开口部安装轴承保持部5而取代凸缘部。此时,轴承保持部5在外壳3的内部固定于与第二固定部32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
肋33的周向的长度与外壳3的用途、作用的应力等无关,设定为抑制外壳3的变形的长度。例如,如图1所示,在外壳3中,肋33的周向的长度比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的周向的长度小。
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部31、肋33以及第二固定部32以该顺序在外壳3的外周面301从轴向另一方侧向一方侧排列。设定第一固定部31的径向的长度为L1,第二固定部的径向的长度为L2,肋33的径向的长度为W1。肋33的径向的W1与外壳3的用途、作用的应力等无关,设定为抑制外壳3的变形的长度。例如,在肋33能够作为加强部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肋33的径向的长度W1可以比第一固定部31的径向的长度L1及第二固定部的径向的长度L2短。
在马达A中,第一固定部31固定于第一外部设备Om1,第二固定部32固定于第二外部设备Om2(参照图4)。此时,存在第一外部设备Om1和第二外部设备Om2分别独立移动的情况。例如,设为,第一外部设备Om1向轴向一方侧按压第一固定部31,第二外部设备Om2向轴向另一方侧按压第二固定部32。该情况下,对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2分别在轴向上作用反方向的力。
即使对第一固定部31及第二固定部32作用上述的力,第一固定部31、肋33以及第二固定部32的组也作为加强部件而发挥作用,抑制外壳3的变形。而且,肋33的周向的长度及径向的长度W1如上所述地设定,从而能够减小肋33的体积,减少制造外壳3所需的材料。另外,具有第一固定部31及肋33,从而在定子铁芯21及轴承保持部5的压入、热装等固定时,也抑制外壳3的变形。
而且,如图5所示,将第一固定部31的第一内筒部311的中心轴设为中心轴C2,将第二固定部32的第二内筒部321的中心轴设为中心轴C3。在肋33能够作为加强部件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从中心轴C1到肋33的径向的外缘的长度d1可以比从中心轴C1到第一内筒部311的中心轴C2的长度d2以及从中心轴C1到第二内筒部321的中心轴C3的长度d3短。
将第一内筒部311的底部312的轴向的长度设为W2,将第二内筒部321的底部322的轴向的长度设为W3。此时,肋33的径向的长度W1可以比第一内筒部311的底部312的轴向的长度W2以及第二内筒部321的底部322的轴向的长度W3长。
使用金属模具,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外壳3。在本实施方式中,注射成型材料是熔融的金属材料。而且,金属模具由不会因熔融的金属材料的热、压力而变形、破损的材料形成。另外,在外壳3具有使用所需的强度等机械特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外壳3做成树脂制。该情况下,注射成型材料是熔融的树脂材料。
参照附图,对外壳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装配金属模具前的状态的概要俯视图。图7是装配金属模具前的状态的概要主视图。图8是表示装配完成的状态的金属模具的概要俯视图。图9是表示装配完成的状态的金属模具的概要主视图。
外壳3的射出成形使用第一金属模具61、第二金属模具62、第三金属模具63、第四金属模具64、第五金属模具65、以及第六金属模具66。第一金属模具61和第二金属模具62分别形成有凹部,使凹部对置重叠使用。
如图6、图7所示,第一金属模具61和第二金属模具62将合模面610和合模面620重叠。然后,第一金属模具61和第二金属模具62为相对于被重叠的合模面成为面对称的所谓的镜像体。第一金属模具61具有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11、注入口612、构成第一固定部的凹部613、构成第二固定部的凹部614、以及构成肋的凹部615。同样地,第二金属模具62具有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21、注入口622、构成第一固定部的凹部623、构成第二固定部的凹部624、以及构成肋的凹部625。
如图6所示,注入口612配置于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11的周向的中央、即相对于合模面610在周向上成90°的位置。此外,在此,注入口612是一个,但是也可以具有多个。在具有多个注入口612的情况下,配置于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11的相对于合模面610在周向上成90°的位置。即,多个注入口612在轴向上并列配置。另外,注入口622也与注入口612同样地配置于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21的相对于合模面620在周向成90°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一金属模具61及第二金属模具62分别对构成第一固定部的凹部613及623、构成第二固定部的凹部614及624、构成肋的凹部615及625各具有两个。
将第一金属模具61及第二金属模具62组合完成时,合模面610及620是通过中心线C1的面(参照图8、图9)。此外,第一金属模具61及第二金属模具62的合模面610及620是沿着YZ平面的面。在此,沿着YZ平面的面是指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也包括YZ平面。
在使第一金属模具61和第二金属模具62重合时,第三金属模具63、第四金属模具64、第五金属模具65以及第六金属模具66配置于第一金属模具61及第二金属模具62的内部。第三金属模具63是成型外壳3的内周面302的金属模具。另外,利用第三金属模具63和第六金属模具66,成型凸缘部303。而且,第三金属模具63具有向轴向另一方侧凹陷而成的凹部631、和从凹部631的底部的中心部向轴向一方侧延伸的凸部632。凸部632与第六金属模具66接触,成型贯通孔3031。另外,利用凹部631的内周面和凸部632的外周面,成型轴承固定部304。第四金属模具64是成型第一固定部31的第一内筒部311的金属模具。第五金属模具65是成型第二固定部32的第二内筒部321的金属模具。
将第三金属模具63、第四金属模具64、第五金属模具65以及第六金属模具66封入内部后,使第一金属模具61的合模面610和第二金属模具62的合模面620重合。此外,也可以第一金属模具型61及第二金属模具62中的至少一个在与注入口612及622不重叠的位置具有保持第三金属模具63、第四金属模具64、第五金属模具65以及第六金属模具66的保持部。另外,也可以使用对配置于内部的金属模具进行保持的夹具。
通过组装所有的金属模具,从而金属模具彼此的间隙成为与外壳3相同的形状。如图8、图9所示,在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11及构成外周面的凹部621、与第三金属模具63及第六金属模具6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成形外周面301及内周面302的筒状间隙600。
另外,在构成第一固定部的凹部613及构成第一固定部的凹部623与第三金属模具6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成型第一固定部31的第一间隙601。此外,在第一间隙601的内部配置有第四金属模具64。配置有第四金属模具64的部分成为第一内筒部311。第四金属模具64的Z轴方向的负侧(-Z侧)的端部未达到构成第一固定部的凹部613及623的Z轴方向的负侧(-Z侧)的端部。也就是,在第一间隙601的比第四金属模具64的Z轴方向的负侧(-Z侧)的端部靠Z轴方向的负侧(-Z侧),形成有间隙6011。该间隙6011成型底部312。
在构成第二固定部的凹部614及构成第二固定部的凹部624与第三金属模具63及第六金属模具6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成型第二固定部32的第二间隙602。此外,在第二间隙602的内部配置有第五金属模具65。配置有第五金属模具65的部分成为第二内筒部321。第五金属模具65的Z轴方向的正侧(+Z侧)的端部未达到构成第二固定部的凹部614及624的Z轴方向的正侧(+Z侧)的端部。也就是,在第二间隙602的比第五金属模具65的Z轴方向的正侧(+Z侧)的端部靠Z轴方向的正侧(+Z侧)形成有间隙6021。该间隙6021成型底部322。在构成肋的凹部615及构成肋的凹部625与第三金属模具63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成型肋33的第三间隙603。
并且,在金属模具被组装成的状态下,从注入口612及622同时注入射出成形材料Fw1及Fw2。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表示从不同的注入口注入。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是相同的材料,流入速度及注入压力相同。
注入口612及622与筒状间隙600连续。从注入口612及622注入的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在筒状间隙600内部流动。流动的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从筒状间隙600流入第一间隙601、第二间隙602以及第三间隙603。
而且,从注入口612经由筒状间隙600到第一间隙601、第二间隙602以及第三间隙603的距离与从注入口622经由筒状间隙600到第一间隙601、第二间隙602及第三间隙603的距离相同。即,从注入口612及622注入的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同时到达第一间隙601、第二间隙602及第三间隙603。
并且,在遍布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后,使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固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金属模具与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一同冷却,从而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固化。
在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固化后,使第一金属模具61向X轴向的负侧(-X侧)滑动,并且使第二金属模具62向X轴向的正侧(+X侧)滑动。由此,形成外壳3的外形,即、外周面301、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在外壳3的外周面301的配置有注入口612及622的部分形成突出至外侧的凸部34。此外,根据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的特性等,也存在不形成凸部34,而形成凹陷至内侧的凹部的情况。
然后,使第三金属模具63及第四金属模具64向Z轴方向的正侧(+Z侧)滑动。另外,使第五金属模具65及第六金属模具66向Z轴方向的负侧(-Z侧)滑动。由此,形成内周面302、凸缘部303、轴承固定部304、第一内筒部311以及第二内筒部321。通过如上所述地进行,从而通过射出成形形成外壳3。
难以使第一金属模具61的合模面610和第二金属模具62的合模面620贴紧。因此,存在在合模面610与合模面620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流入该间隙。然后,通过间隙的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在固化合模面610与合模面620之间固化,从而成为突出部35。
在使第一金属模具61及第二金属模具62重合时,合模面610及第二金属模具62的合模面620与成形后的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在径向上重叠。因此,突出部35从成成形后的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35是所谓的分型线。
因为突出部35是多余的部件,所以也可以去除,但是也可以为了实现加强成形后的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的作用而保留。在保留突出部35的情况下,能够省去去除突出部35的步骤,因此能够减少外壳3的制造步骤。此外,突出部35的大小、形状根据金属模具的精度、射出成形材料的射出压力而变化。另外,也存在不形成突出部35的情况。
对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的流入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注射成型材料流入图8中被圆A1围住的部分的状态的概要图。图11是表示注射成型材料从第三间隙流入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的状态的概要图。在图10中,仅示出了第一间隙601及第三间隙603。
如上所述,第一间隙601及第三间隙603相距注入口612及622处于等距离。因此,从注入口612注入的注射成型材料Fw1和从注入口622注入的注射成型材料Fw2同时到达第一间隙601及第三间隙603。由此,注射成型材料Fw1和注射成型材料Fw2在第一间隙601及第三间隙603的周向上的中点位置汇流。即,在上述的注射成型中,在重合第一金属模具61和第二金属模具62的面上形成作为注射成型材料Fw1与注射成型材料Fw2的边界的熔接线WL。
另外,在图10中仅示出了第一间隙601及第三间隙603,但是在第二间隙602也与第一间隙601同样地形成熔接线WL。即,在外壳3,在形成了第一固定部31、第二固定部32以及肋33的部分形成熔接线WL。由此,相比在筒状的其它部分形成熔接线WL的情况,能够抑制因熔接线WL而引起的外壳3的强度降低。
如图7所示,第三间隙603在Z轴方向上比第一间隙601及第二间隙602靠近注入口612及622。因此,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从筒状间隙600流入第三间隙603。然后,流入到第三间隙603的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经过第三间隙603而流入第一间隙601及第二间隙602。
在第一间隙601,因此形成有间隙6011,所以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从间隙6011分支,向第四金属模具64的径向外侧蔓延。同样地,在第二间隙602,因为形成有间隙6021,所以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从间隙6021分支,向第五金属模具65的径向外侧蔓延。由此,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从筒状间隙600及第三间隙603流入第一间隙601及第二间隙602。因此,能够使注射成型材料Fw1及Fw2短时间遍布第一间隙601及第二间隙602。由此,能够抑制在不填充射出成形材料Fw1及Fw2的部分产生气孔。
也就是,在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外壳3的情况下,第一固定部31的第一内筒部311具有底部312,从而能够提高外壳3的强度。同样地,第二固定部32的第二内筒部321具有底部322,从而能够提高外壳3的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实施方式也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1)

1.一种马达,具有:
绕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旋转的转子;
与上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以及
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且在内部配置有上述转子及上述定子的外壳,
上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
设于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第一固定部;
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与上述第一固定部隔开间隙而并列设置于轴向一方侧的第二固定部;以及
从上述外壳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肋,
上述第一固定部具有至少在轴向另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一方侧延伸的第一内筒部,
上述第二固定部具有至少在轴向一方侧开口且向轴向另一方侧延伸的第二内筒部,
上述肋的轴向一方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另一方侧的端部与上述第一固定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的径向的长度比上述肋的径向的长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外壳的中心轴至上述肋的径向的外缘的长度比从上述外壳的中心轴至上述第一内筒部的中心轴的长度以及从上述外壳的中心轴至上述第二内筒部的中心轴的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内筒部的轴向一方侧以及上述第二内筒部的轴向另一方侧的至少一方具有堵塞的凸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肋的径向的长度比上述凸缘部的轴向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多个上述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固定部以及上述肋的组,上述肋的组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周向上以等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具有在内部固定上述定子的定子固定部,上述定子固定部设于在径向上与上述肋重叠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转子的轴承、和固定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保持上述轴承的轴承保持部,上述轴承保持部在上述外壳的内部固定于在径向上与上述第一固定部及上述第二固定部的任一方重叠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固定部以及上述肋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隔着上述肋且周向的间隔相等的部分,设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凸部以及朝向径向内侧的凹部的至少任一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壳、上述第一固定部、上述第二固定部以及上述肋是由相同金属材料形成的成形体。
CN201721155718.3U 2016-09-16 2017-09-08 马达 Active CN2072004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1989 2016-09-16
JP2016181989A JP2018046713A (ja) 2016-09-16 2016-09-16 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0433U true CN207200433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692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5718.3U Active CN207200433U (zh) 2016-09-16 2017-09-08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46713A (zh)
CN (1) CN2072004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4418A (zh) * 2019-03-06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3424409A (zh) * 2019-03-28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14175459A (zh) * 2019-07-31 2022-03-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部件、马达以及马达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2843B2 (ja) 2019-05-13 2022-11-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4418A (zh) * 2019-03-06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CN113424409A (zh) * 2019-03-28 2021-09-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14175459A (zh) * 2019-07-31 2022-03-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部件、马达以及马达部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46713A (ja) 2018-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0433U (zh) 马达
CN103580325B (zh)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3339830B (zh) 转子单元、旋转电机和制造转子单元的方法
CN103107619B (zh) 马达
WO2012137464A1 (en) Rotor unit,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unit
JP6221037B2 (ja) モータおよび樹脂ケーシングの成型方法
CN206533209U (zh) 电动机的转子
CN104428980B (zh) 线圈、旋转电机及线圈的制造方法
US20160344274A1 (en) Pole to pole variation in shape of injection molded magnets of internal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JP6525331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06481126U (zh) 电动机的转子
CN110653992A (zh) 扭矩传感器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22027A (zh) 转子、马达以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4734405A (zh) 具有注塑包封体的定子和具有这种定子的电机
JP5965249B2 (ja) ロータ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金型
JP6399080B2 (ja) ロータユニット
JP2015144565A (ja) ロータユニット
US10406737B2 (en)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for worm wheel
JP2018135797A (ja) 電動ポンプ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04205822U (zh) 马达
CN104756367A (zh) 用于电动机的转子
JP2018501774A (ja) モーターのローター
JP2014057392A (ja) 回転電気機械およびロータ製造方法
JP2016184991A (ja) 磁石埋込型ロータ及び磁石埋込型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07565767A (zh) 电刷盘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