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1982U -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1982U
CN207091982U CN201720881726.XU CN201720881726U CN207091982U CN 207091982 U CN207091982 U CN 207091982U CN 201720881726 U CN201720881726 U CN 201720881726U CN 207091982 U CN207091982 U CN 207091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ardrail
guide part
hitting
attachment pa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17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Branch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Branch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Branch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Branch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817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1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1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1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栏头,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所述承撞部包括承撞面板和加强筋板;承撞面板两侧边缘折弯凸起;加强筋板固设在承撞面板后侧;承撞部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导向部固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护栏板,上述的护栏头;所述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道路护栏,当车辆与道路护栏起始端发生碰撞时,护栏头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并引导车辆绕立柱偏转,保证立柱不进入车辆内部,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背景技术
交通护栏是重要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既可用于分离车道,引导车流,提高交通安全性;还能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吸收撞击能量,矫正失控车的运行方向,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统计表明,道路分叉路段是交通事故高发区,特别是在高速路口,当驾驶者刹车降速不及时,或者方向失去控制,很可能发生车辆撞击到护栏的情况。分叉路段通常是护栏的起始端,现有技术中,为了护栏的稳固,均是采用立柱作为护栏的起始端。而立柱作为护栏的支撑,为了保证护栏的稳固效果,立柱均具有较大的撞击强度和刚性。因此,当车辆撞击到护栏起始端的立柱上,立柱并不会遭受严重破坏,大部分碰撞能量被传递到车辆上,造成车辆损坏,立柱很可能进入车辆内部,对车辆内的人员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当车辆与护栏起始端发生碰撞时,护栏头能够吸收碰撞能量,并引导车辆绕立柱偏转,保证立柱不进入车辆内部,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栏头,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其中: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
优选的,所述承撞部包括承撞面板和加强筋板;所述承撞面板两侧边缘折弯凸起;所述加强筋板固设在承撞面板后侧;所述承撞部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导向部固接。
优选的,所述装接部具有容纳护栏板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装接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所述槽钢一端与导向部固接,上下槽钢与导向部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一种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护栏板,还包括上述的一种护栏头;所述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内。
优选的,所述立柱包括地基梁和竖梁,所述地基梁与地面固接,所述竖梁与地基梁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护栏板为波形护栏板。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护栏起始端增加护栏头,利用护栏头的承撞部接受车辆的碰撞,以吸收碰撞能量,降低事故危害程度;
(2)护栏头所设置的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形成预设的导向夹角,并将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该导向夹角内,当车辆与护栏头发生碰撞,导向部受力变形,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变小,从而引导车辆绕立柱发生偏转,保证立柱不进入车辆内部,从而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
(3)护栏头的装接部设有容纳护栏板的容纳腔,将护栏头与护栏板连接时,仅需将容纳部与护栏板套接后,在与立柱固定,安装便捷;
(4)采用容纳腔将装接部与护栏板装接,装接部与护栏板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从而提高了装接部的抗变形能力;
(5)采用上下两根槽钢组成装接部,槽钢与导向部之间形成容纳腔,结构简单又具有较大刚性;
(6)立柱采用地基梁和竖梁可拆卸连接结构,特别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采用该结构,当发生碰撞使,因地基梁伸入到地基内部,基本不会造成损坏,因此仅需更换竖梁和护栏头,操作简单便捷,能够缩短护栏维修的时间,以恢复道路通行,较少经济损失。
(7)护栏板采用波形护栏板,波形护栏板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矫正车辆运行方向,降低事故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护栏头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道路护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柱示意图。
其中,1为护栏头,11为承撞部,111为承撞面板,112为加强筋板,12为导向部,13为装接部,2为立柱,21为地基梁,22为竖梁,3为护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给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护栏头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种护栏头1,包括承撞部11、导向部12和装接部13。承撞部11包括承撞面板111和加强筋板112。导向部12一端与加强筋板112固接,另一端与装接部13固接;导向部12与装接部13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装接部13用于将护栏头1连接到护栏板上。
为了使车辆与护栏头1发生碰撞时,承撞部12能够尽可能地接收碰撞能量,降低事故危害,本实施例中,承撞面板111采用大面积钢板制成,同时也避免碰撞时存在尖锐物造成二次伤害。承撞面板111两侧边缘设有折弯凸起,作为碰撞时的第一道缓冲装置。加强筋板112固设在承撞面板111后侧,作为承撞面板111的形态支撑,并作为第二道缓冲装置,以在碰撞中吸收大部分的碰撞能量,降低车辆的速度,减轻事故严重程度。同时,加强筋板112能够传递碰撞能量至与其固接的导向部12。
本实施例中,装接部13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所述槽钢一端与导向部12固接,上下两根槽钢开口相对设置,并与导向部12固接后,形成容纳腔。通过将容纳腔套接在护栏板3上,实现护栏头1与护栏的装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道路护栏的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道路护栏包括护栏头1、立柱2和护栏板3。其中护栏头1采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类型,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2设置在导向部12与装接部13之间的导向夹角内。本实施例中的道路护栏,在起始端的立柱2,包括地基梁21和竖梁22,参见图3,地基梁21固定在地面上,地基梁21和竖梁22上开设有对应的螺栓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采用地基梁21和竖梁22可拆卸连接结构,特别是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2采用该结构,当发生碰撞使,因地基梁21伸入到地基内部,基本不会造成损坏,因此仅需更换竖梁22和护栏头1,操作简单便捷,极大地缩短道路护栏维修的时间,能够最快恢复道路通行,减少经济损失。其余的立柱2在碰撞中发生损坏的概率不大,因此采用竖梁22直接固定到地面上,以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护栏板3采用波形护栏板,通过护栏头1装接部13上的容纳腔套接在护栏板3上,实现护栏头1与道路护栏的装配,再将护栏板3和护栏头1与护栏起始端的立柱2固定连接。
当车辆与护栏头1发生碰撞,导向部12接收到来自加强筋板112传递的剩余碰撞能量,迫使导向部12发生弯曲变形。在立柱2的支撑作用及导向夹角的引导下,导向部12能够绕立柱2发生弯曲变形,使导向部12与装接部13之间的导向夹角变小。因此,导向部12能够引导承撞部11和碰撞的车辆一起绕立柱2发生偏转,保证立柱2不会在碰撞事故中进入车辆内部,从而降低事故造成的伤害。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撞部、导向部和装接部;其中:
所述导向部一端与承撞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装接部固接;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预设有导向夹角;
所述装接部用于将所述护栏头连接到护栏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撞部包括承撞面板和加强筋板;所述承撞面板两侧边缘折弯凸起;所述加强筋板固设在承撞面板后侧;所述承撞部通过加强筋板与所述导向部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接部具有容纳护栏板的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护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接部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槽钢,所述槽钢一端与导向部固接,上下槽钢与导向部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
5.一种道路护栏,包括立柱、护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护栏头;所述道路护栏起始端的立柱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与装接部之间的导向夹角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地基梁和竖梁,所述地基梁与地面固接,所述竖梁与地基梁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板为波形护栏板。
CN201720881726.XU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Active CN207091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1726.XU CN207091982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1726.XU CN207091982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1982U true CN207091982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5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1726.XU Active CN207091982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19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7519A (zh) * 2018-11-14 2019-01-25 江苏泰宇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急转弯安全加强护栏
CN110616658A (zh) * 2019-09-27 2019-12-27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7519A (zh) * 2018-11-14 2019-01-25 江苏泰宇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急转弯安全加强护栏
CN110616658A (zh) * 2019-09-27 2019-12-27 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道路临时分隔防撞护栏装置及防撞栏杆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7004617B1 (pt) Sistema de reforço de para-choque, estrutura de corpo de veículo motor e veículo motor
CN207091982U (zh) 一种护栏头及具有该护栏头的道路护栏
CN20793394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速公路安全护栏
CN203093964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CN203438964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205775974U (zh) 一种提高吸能能力的吸能桶式可导向防撞垫
CN208411651U (zh) 一种稳固的汽车前防撞梁
CN204750065U (zh) 一种安全保险杠
CN107151998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公路护栏
CN106347264A (zh) 一种四轮车正面防撞结构
CN109895861B (zh) 车辆及其前围骨架
CN207449828U (zh) 前防撞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130650U (zh) 一种路桥用多重防撞护栏
CN201800787U (zh) 挡风玻璃下横梁结构
CN208379505U (zh) 一种具有缓存撞击力的道路桥梁安全防护栏
CN209719502U (zh) 客车前围骨架防撞结构
CN204527323U (zh) 一种车架
CN209683623U (zh) 汽车前部防撞吸能装置
CN209382120U (zh) 一种客车驾驶员碰撞保护结构
CN106740621A (zh) 一种汽车吸能装置
CN207389307U (zh) 一种具有全包围车架的新能源赛车
CN208842361U (zh) 一种汽车的吸能装置
CN207535858U (zh) 风窗横梁结构
CN205737201U (zh) 一种后雾灯保护装置
CN106184087B (zh) 一种汽车前保横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