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1336U -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1336U
CN207061336U CN201721055985.3U CN201721055985U CN207061336U CN 207061336 U CN207061336 U CN 207061336U CN 201721055985 U CN201721055985 U CN 201721055985U CN 207061336 U CN207061336 U CN 207061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rive
support meanss
separation devic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59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桥兵
武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 Intelligent Robot Changsh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59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1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1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1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工件分离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端上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端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装置升降,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端上连接有能够卡住及松开层叠设置的工件的第一支撑装置,第一支撑装置上设置有能够支撑或者插入工件之间的分离片;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的第三驱动端连接有能够支撑工件的第二支撑装置,第三驱动端能够带动第二支撑装置升降。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采用机械实现工件之间的分离,避免了人工分离上料。当工件为烤盘时,能够提高分离层叠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背景技术
高效率的对称六工位一体丝印机为双工位印刷玻璃的自动印刷机,目前,通常使用人工将层叠的烤盘分离,再上给自动印刷机,而自动印刷机的节拍非常快,人工分离烤盘节拍慢,强度高,容易疲劳,且不能满足印刷机产能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分离层叠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件分离装置,提高分离层叠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上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包括:
安装在底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
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第一驱动端上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升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端上连接有能够卡住或松开层叠设置的工件的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工件之间的分离片;
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第三驱动端连接有能够支撑所述工件的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第三驱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升降。
优选地,在上述工件分离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板;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互远离或靠近,且所述分离片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工件分离装置中,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升或者下降。
优选地,在上述工件分离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均为气缸。
优选地,在上述工件分离装置中,还包括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能够限制所述工件在平行于所述底板的面上的移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初始状态为:第一驱动端带动第二驱动装置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支撑装置上升,第二驱动装置的第二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上的分离片支撑层叠设置的工件。使用时,第三驱动端带动第二支撑装置上升,第一驱动端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下降,使得工件落到第二支撑装置上;接着,第二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向松开工件的方向运动;然后,第一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上升,此时,分离片位于层叠设置的工件最下端两个工件之间;接着,第二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向卡住工件的方向运动,使得分离片插入层叠设置的工件最下端两个工件之间;然后,第三驱动端带动第二支撑装置下降,带动最下端的工件向下运动,传给输送装置输送给下一个工位;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层叠设置的工件的依次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采用机械实现工件之间的分离,避免了人工分离上料。当工件为烤盘时,能够提高分离层叠设置的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包括底板、输送装置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分离装置;
所述工件分离装置的个数为2个,均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能够接到并输送所述工件分离装置的分离出的所述工件。
优选地,在上述双工位上料机中,所述输送装置为平皮带机。
优选地,在上述双工位上料机中,还包括外壳;
所述底板、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工件分离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优选地,在上述双工位上料机中,所述外壳包括铝型材机架和安装在所述铝型材机架上的亚克力外框。
优选地,在上述双工位上料机中,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能够在所述工件分离装置上工件的个数减少到预设个时报警。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使用时,将双工位上料机的出料端对准待上料的机器的入料端。以工件为烤盘,待上料的机器为六工位一体丝印机为例,2个工件分离装置及输送装置均安装在底板上,当工件分离装置分离出烤盘时,通过输送装置输送到六工位一体丝印机入料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包括2个工件分离装置,因此,可以实现双工位上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采用机械实现烤盘之间的分离,避免了人工分离上料,提高了分离层叠设置的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处于第二支撑装置支撑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第一支撑装置处于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第一支撑装置处于松开状态且上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第一支撑装置上的分离片插入最下端两个工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第二支撑装置下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输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10中:
底板1、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工件4、第一支撑装置5、分离片6、第三驱动装置7、第二支撑装置8、限位板9、输送装置10、外壳11、铝型材机架111、亚克力外框112、报警器12、触摸屏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和第三驱动装置7。
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安装在底板1上,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2安装在底板1的下底面上,第二驱动装置3安装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第一驱动端上,第一驱动端能够带动第二驱动装置3升降,第二驱动装置3的第二驱动端上连接有能够卡住或松开层叠设置的工件4的第一支撑装置5,第一支撑装置5上设置有能够支撑或者插入工件4之间的分离片6,第一支撑装置5穿过底板1上开设的通孔,实现对工件4的支撑。
第三驱动装置7安装在底板1上,第三驱动装置7的第三驱动端连接有能够支撑工件4的第二支撑装置8,第三驱动端能够带动第二支撑装置8升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初始状态为:第一驱动端带动第二驱动装置3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支撑装置5上升,第二驱动装置3的第二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5上的分离片6支撑层叠设置的工件4。使用时,第三驱动端带动第二支撑装置8上升,第一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5下降,使得工件4落到第二支撑装置8上;接着,第二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5向松开工件4的方向运动;然后,第一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5上升,此时,分离片6位于层叠设置的工件4最下端两个工件4之间;接着,第二驱动端带动第一支撑装置5向卡住工件4的方向运动,使得分离片6插入层叠设置的工件4最下端两个工件4之间;然后,第三驱动端带动第二支撑装置8下降,带动最下端的工件4向下运动,传给输送装置10输送给下一个工位;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层叠设置的工件4的依次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采用机械实现工件4之间的分离,避免了人工分离上料。当工件4为烤盘时,能够提高分离层叠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实施例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又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工件分离装置和实施例一中的工件分离装置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和第三驱动装置7均为气缸,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和第三驱动装置7也可以是其他的驱动装置,例如液压缸等。本实施例以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和第三驱动装置7均为气缸为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一支撑装置5包括至少2个第一支撑板;第二驱动装置3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板相互远离或靠近,且分离片6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为了实现对工件4的稳定支撑,以第一支撑装置5包括4个第一支撑板为例进行说明,4个第一支撑板均布在工件4的四边。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2为竖向气缸,为了便于区分,命名第一驱动装置2为第一竖向气缸,竖直安装在设置在底板1的下底面上的架体上,第二驱动装置3为横向气缸,水平安装在第一驱动装置2的第一驱动端(即气缸杆)上,第二驱动装置3为双向气缸,有两个第二驱动端(即气缸杆),同一侧的2个第一支撑板连接在同一个连接板上,连接板上开有通孔,支撑杆能够通过通孔支撑连接板,双向气缸的两侧的气缸杆分别连接两侧的连接板,双向气缸伸缩实现第一支撑板卡紧或者松开工件4。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二支撑装置8包括至少2个第二支撑板,第三驱动装置7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板上升或者下降。为了实现对工件4的稳定支撑,本实施例以第二支撑板的个数为4个为例,4个第二支撑板均布在工件4的底端上。第三驱动装置7为竖向气缸,命名第三驱动装置7为第三竖向气缸,竖直安装在底板1上,其第三驱动端(即气缸杆)背离底板1的方向伸出,4个第二支撑板均安装在平面板上,且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内侧,防止第一支撑板松开或者卡紧工件4的时候与第二支撑板产生干涉,平面板与第三驱动端连接。
为了防止层叠设置的工件4掉落,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工件分离装置还包括限位板9,限位板9安装在底板1上,且能够限制工件4在平行于底板1的面上的移动。具体地,限位板9为L型板,其个数为4个,4个限位板9均布在工件4的4个角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初始状态为:第一竖向气缸的气缸杆伸出,带动横向气缸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支撑板上升,横向气缸的气缸杆收缩,带动第一支撑板上的分离片6支撑层叠设置的工件4,此时,第二竖向气缸处于收缩的状态,如图2所示。使用时,第二竖向气缸带动第二支撑板上升,第一竖向气缸的气缸杆收缩,带动第一支撑板下降,使得工件4落到第二支撑板上,如图3所示;接着,横向气缸的气缸杆伸出,带动第一支撑板沿着支撑杆向松开工件4的方向滑动,实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分离,如图4所示;然后,第一竖向气缸带动第一支撑板上升,此时,分离片6位于层叠设置的工件4最下端两个工件4之间,如图5所示;接着,横向气缸带动第一支撑板沿着支撑杆向卡住工件4的方向滑动,使得分离片6插入层叠设置的工件4最下端两个工件4之间,如图6所示;然后,第二竖向气缸的气缸杆收缩,带动第二支撑板下降,带动最下端的工件4向下运动,传给输送装置10输送给下一个工位,如图7所示;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层叠设置的工件4的依次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分离装置采用机械实现工件4之间的分离,避免了人工分离上料。当工件4为烤盘时,能够提高分离层叠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包括底板1、输送装置10和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工件分离装置。其中,工件分离装置的个数为2个,均安装在底板1上。
输送装置10安装在底板1上,且能够接到并输送工件分离装置的分离出的工件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使用时,将双工位上料机的出料端放置到待上料的机器的入料端。以工件4为烤盘,待上料的机器为六工位一体丝印机为例,2个工件分离装置及输送装置10均安装在底板1上,当工件分离装置分离出烤盘时,通过输送装置10输送到六工位一体丝印机入料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包括2个工件分离装置,因此,可以实现双工位上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采用机械实现烤盘之间的分离,避免了人工分离上料,提高了分离层叠烤盘的效率,满足印刷机产能要求。
实施例四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第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双工位上料机和实施例三中的双工位上料机的结构类似,对相同之处就不再赘述了,仅介绍不同之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输送装置10为平皮带机,平皮带机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件分离装置的出料端,平皮带机通过步进电机控制。
进一步地,为了达到无尘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公开了双工位上料机还包括外壳11;底板1安装在外壳11内,且外壳11包覆底板1、输送装置10和工件分离装置。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公开了外壳11包括铝型材机架111和安装在铝型材机架111上的亚克力外框112,其中,亚克力外框112为蓝色亚克力外框112。
为了避免空操作,本实施例中,公开了双工位上料机还包括报警器12,报警器12能够在工件分离装置上工件4的个数减少到预设个时报警,在本实施例中,以预设个数为3个,报警器12为三色报警器12为例。
为了进一步实现双工位上料机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工位上料机还包括触摸屏13、控制按钮、接近开关、传感器和程序控制系统等,程序控制系统与、传感器、接近开关、报警器12、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及第三控制装置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接近开关设置在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及第三控制装置上,用于检测各个气缸是否到位。控制按钮与触摸屏配合方便实现对双工位上料机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工位上料机,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整叠烤盘放到机器的2个工件分离装置上,对称六工位丝印机发出丝印待料的信号,程序控制系统收到信号后,工件分离装置将最下层烤盘放到平皮带机上,步进电机启动,将烤盘传送到丝印机的进料口(取料位置),丝印机开始工作,整烤盘玻璃丝印完毕后,双工位上料机将传送下一个烤盘,从而实现自动上料。实用新型双工位上料机能快速、稳定的运行,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他的特殊含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在底板(1)上的第一驱动装置(2);
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的第一驱动端上的第二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升降,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的第二驱动端上连接有能够卡住或松开层叠设置的工件(4)的第一支撑装置(5),所述第一支撑装置(5)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工件(4)之间的分离片(6);
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第三驱动装置(7),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的第三驱动端连接有能够支撑所述工件(4)的第二支撑装置(8),所述第三驱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装置(8)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5)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板;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互远离或靠近,且所述分离片(6)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8)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升或者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第二驱动装置(3)和所述第三驱动装置(7)均为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板(9);
所述限位板(9)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且能够限制所述工件(4)在平行于所述底板(1)的面上的移动。
6.一种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输送装置(10)和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分离装置;
所述工件分离装置的个数为2个,均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
所述输送装置(10)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且能够接到并输送所述工件分离装置分离出的工件(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为平皮带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11);
所述底板(1)、所述输送装置和所述工件分离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包括铝型材机架(111)和安装在所述铝型材机架(111)上的亚克力外框(112)。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工位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12),所述报警器(12)能够在所述工件分离装置上所述工件(4)的个数减少到预设个时报警。
CN201721055985.3U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Active CN207061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5985.3U CN207061336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5985.3U CN207061336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1336U true CN207061336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5985.3U Active CN207061336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13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9826A (zh) * 2021-08-19 2021-12-31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自动发料装置
CN115008563A (zh) * 2022-06-14 2022-09-06 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自动打码钉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9826A (zh) * 2021-08-19 2021-12-31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自动发料装置
CN113859826B (zh) * 2021-08-19 2023-03-10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自动发料装置
CN115008563A (zh) * 2022-06-14 2022-09-06 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自动打码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08066U (zh) 一种带强制分离的料盘输送装置
CN207242906U (zh) 一种led光源板自动上料组装设备
CN109433949A (zh) 一种数控转塔冲床紧凑型智能上下料设备
CN207459099U (zh) 一种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CN207451079U (zh) 一种餐盘的自动上料下料设备
CN204823230U (zh) 玻璃快速上下料装置
CN207061336U (zh) 一种工件分离装置及双工位上料机
CN203599023U (zh) 静置线烤箱
CN211386466U (zh) 一种用于钣金材料的翻转冲压设备
CN109279292A (zh) 一种主体自动上料装置
CN108493474A (zh) 智能化全自动裸电芯压测一体机
CN206105392U (zh) 一种具有自动卸料功能的弹条生产线
TWM609015U (zh) 先進先出運輸設備
CN218987977U (zh) 一种翻转式pcb摆盘机
CN209867121U (zh) 一种钣金连续冲压自动产线
CN217358409U (zh) 一种可自动放料的孔位检查机
CN107750092B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自动热起凸设备
CN210365934U (zh) 一种抓料装置
CN215158982U (zh) 保压设备
CN104952587B (zh) 磁控管生产线上的充磁机构
CN103979308A (zh) 一种板材输送装置
CN207380932U (zh) 一种光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训装置
CN107537784A (zh) 一种电池阻抗测试机
CN107697648B (zh) 自动收料机
CN214298246U (zh) 一种移印工装及其组成的移印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