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79427U - 一种前悬控制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悬控制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79427U CN206579427U CN201720078939.9U CN201720078939U CN206579427U CN 206579427 U CN206579427 U CN 206579427U CN 201720078939 U CN201720078939 U CN 201720078939U CN 206579427 U CN206579427 U CN 2065794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ed wall
- arc
- control arm
- bulb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悬控制臂,包括一体铸造形成的具有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该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该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且在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提高了控制臂本体的整体强度,从而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前悬控制臂。
背景技术
控制臂是汽车底盘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件和导向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各种载荷,其强度、刚度对整车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汽车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前悬控制臂,它包括一体铸造形成的具有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三个支臂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球头销总成、前橡胶衬套和后橡胶衬套,在使用过程中,球头销总成受到外来传动件的振动力时,由于球头销总成缓冲效果较差,造成控制臂本体受到振动力较强,导致控制臂本体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使用寿命的前悬控制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悬控制臂,包括一体铸造形成的具有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所述三个支臂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球头销总成、前橡胶衬套和后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该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且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102度,该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且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58度;所述球头销总成包括防尘罩、安装座、底盖板、球座、球头及与球头固定连接的球杆,所述防尘罩、安装座和底盖板构成容纳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球头放入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球座,所述球座包括中部,该中部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所述中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底盖板包括基部及设置有基部两端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中部与基部相抵触,该第一加强部与第一连接部间隙设置,该间隙部分构成第一缓冲腔,该第二加强部与第二连接部间隙设置,该间隙部分构成第二缓冲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第一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第二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第二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对球头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使得球头在安装槽中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运行稳定性;在中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槽,该缓冲槽结合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球座受到球头挤压时,缓冲槽结合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会带动球座有个相反的内应力,保证了球头销总成的缓冲效果较好,降低了球头销总成与杆体的连接处的振动力,保证了衬套与臂体的连接处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且在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该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102度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58度配合下,进一步的提高了控制臂本体的整体强度,从而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宽度由朝向中部的一端往安装槽内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宽度由朝向中部的一端往安装槽内壁方向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提高了球座的内应力,提高了球头销总成的缓冲效果,进一步的降低了球头销总成冲击控制臂本体的振动力,保证了控制臂本体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悬控制臂,包括一体铸造形成的具有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100,所述三个支臂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球头销总成200、前橡胶衬套300和后橡胶衬套40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该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且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102度,该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且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58度;所述球头销总成包括防尘罩3、安装座4、底盖板5、球座、球头7及与球头7固定连接的球杆8,所述防尘罩3、安装座4和底盖板5构成容纳腔,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供球头7放入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球座,所述球座包括中部60,该中部60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所述第一连接部61朝向球头7表面的一侧与球头7表面相抵触610,所述第一连接部61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611,所述第二连接部62朝向球头7表面的一侧与球头7表面相抵触620,所述第二连接部62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621;所述中部62朝向球头7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槽9,所述底盖板5包括基部50及设置有基部50两端的第一加强部51和第二加强部52,所述中部62与基部50相抵触,该第一加强部51与第一连接部61间隙设置,该间隙部分构成第一缓冲腔510,该第二加强部52与第二连接部62间隙设置,该间隙部分构成第二缓冲腔5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第一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第二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第二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对球头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使得球头在安装槽中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运行稳定性;在中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槽,该缓冲槽结合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球座受到球头挤压时,缓冲槽结合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会带动球座有个相反的内应力,保证了球头销总成的缓冲效果较好,降低了球头销总成与杆体的连接处的振动力,保证了衬套与臂体的连接处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且在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该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102度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58度配合下,进一步的提高了控制臂本体的整体强度,从而也进一步的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腔510的宽度由朝向中部的一端往安装槽内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缓冲腔520的宽度由朝向中部的一端往安装槽内壁方向逐渐变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提高了球座的内应力,提高了球头销总成的缓冲效果,进一步的降低了球头销总成冲击控制臂本体的振动力,保证了控制臂本体不容易出现断裂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前悬控制臂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前悬控制臂,包括一体铸造形成的具有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所述三个支臂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球头销总成、前橡胶衬套和后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侧壁上分别包覆有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该第一加强壁、第二弧形加强壁和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厚度均大于三个支臂的控制臂本体的厚度,该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且第二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102度,该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形向内凹陷,且第三弧形加强壁的弧度为58度;所述球头销总成包括防尘罩、安装座、底盖板、球座、球头及与球头固定连接的球杆,所述防尘罩、安装座和底盖板构成容纳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球头放入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设置有球座,所述球座包括中部,该中部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与球头表面相抵触,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安装槽内壁的一侧与安装槽内壁相抵触;所述中部朝向球头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槽,所述底盖板包括基部及设置有基部两端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中部与基部相抵触,该第一加强部与第一连接部间隙设置,该间隙部分构成第一缓冲腔,该第二加强部与第二连接部间隙设置,该间隙部分构成第二缓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悬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腔的宽度由朝向中部的一端往安装槽内壁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宽度由朝向中部的一端往安装槽内壁方向逐渐变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78939.9U CN206579427U (zh) | 2017-01-22 | 2017-01-22 | 一种前悬控制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078939.9U CN206579427U (zh) | 2017-01-22 | 2017-01-22 | 一种前悬控制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79427U true CN206579427U (zh) | 2017-10-24 |
Family
ID=6011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078939.9U Active CN206579427U (zh) | 2017-01-22 | 2017-01-22 | 一种前悬控制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794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8959A (zh) * | 2022-07-06 | 2022-09-06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
-
2017
- 2017-01-22 CN CN201720078939.9U patent/CN2065794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8959A (zh) * | 2022-07-06 | 2022-09-06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79427U (zh) | 一种前悬控制臂 | |
CN211335470U (zh) | 一种汽车摆臂 | |
CN206426782U (zh) | 一种高强度汽车控制臂 | |
CN107284168B (zh) |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 |
CN202727916U (zh) | 车辆用稳定杆连接杆总成 | |
CN208978585U (zh) |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 | |
CN209022743U (zh) | 电动车及其电池箱 | |
CN107415614B (zh) | 一种汽车下摆臂 | |
CN207106086U (zh) | 一种高效汽车下摆臂 | |
CN211390863U (zh) | 汽车三角臂及汽车 | |
CN204367919U (zh) | 一种汽车侧置座椅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 |
CN206171087U (zh) | 一种汽车控制臂 | |
CN206475690U (zh) | 一种汽车控制臂 | |
CN204432349U (zh) | 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 |
CN210116342U (zh) | 一种高强轻量化后下控制臂 | |
CN206171083U (zh) | 汽车控制臂 | |
CN207902063U (zh) | 下控制臂及汽车 | |
CN206426781U (zh) | 控制臂 | |
CN208978613U (zh) | 车身后部动力总成的固定结构及动力安装支架 | |
CN206171086U (zh) | 一种控制臂 | |
CN205523524U (zh) | 汽车稳定杆托架及汽车 | |
CN207106085U (zh) | 一种新型汽车下摆臂 | |
CN209683374U (zh) | 一种高稳定性汽车控制臂 | |
CN105752168B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支座总成的制造方法 | |
CN206426786U (zh) | 汽车控制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