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1862U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551862U CN206551862U CN201720142316.3U CN201720142316U CN206551862U CN 206551862 U CN206551862 U CN 206551862U CN 201720142316 U CN201720142316 U CN 201720142316U CN 206551862 U CN206551862 U CN 2065518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gine
- drive mechanism
- gear
- power drive
- tape hand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Urea Chemical compound NC(N)=O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02 carb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31 catalytic reduc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83 diese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22 reduc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联合收割机,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发动机的冷却以及防尘网的杆屑、尘埃的除去,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维修保养。该联合收割机具备:配置在发动机(8)与散热器(61)之间的单个的风扇(60);贮存谷粒的谷粒箱(7);以及将贮存于该谷粒箱(7)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螺旋(7b),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设置有:将从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经由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传动的旋转切换为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的旋转并传动至所述风扇(60)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以及将从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经由第二带传动机构(30)而传动的旋转传动至所述排出螺旋(7b)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向对设置于原动部的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吸入外部空气的冷却用的风扇、和将配置在散热器的表面、散热器的前方的防尘网上附着的杆屑、尘埃等吹飞的排尘用的风扇。
另外,已知有将发动机和把从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来的旋转向排出螺旋等传动的中间传动部沿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的联合收割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41160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以往技术中,使冷却用的风扇旋转的驱动机构、使排尘用的风扇旋转的驱动机构分别单独地构成,因此配件数量增加,成为成本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冷却用的风扇和排尘用的风扇在轴向上并设,因此存在轴向上的设置宽度变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没有考虑压缩机的配置,因此例如在没有压缩机与发动机等沿前后方向并列配置、压缩机和发动机等重叠配置的情况下,存在难以进行压缩机或发动机等的维修保养、维修保养花费时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联合收割机,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发动机的冷却以及防尘网的杆屑、尘埃的除去,并且使维修保养容易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结束方案。
即,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配置在发动机8与散热器61之间的单个的风扇60;贮存谷粒的谷粒箱7;以及将贮存于该谷粒箱7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螺旋7b,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将从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经由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传动的旋转切换为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的旋转并传动给所述风扇60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以及,将从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经由第二带传动机构30而传动的旋转传动给所述排出螺旋7b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
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的基础上,在收纳所述发动机8的发动机室12的右侧面具备能够开闭的罩10,将所述发动机8、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所述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配置在相对于机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向所述罩10侧偏靠的位置。
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2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具备:使经由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传动的旋转反转地传动的齿轮传动机构45;以及,收纳该齿轮传动机构45的齿轮箱452。
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3的基础上,具备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传动进行驱动的压缩机70。
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4的基础上,在所述发动机室12的前侧设置有拆装自如的底板踏板11,并将所述压缩机70配置在所述底板踏板11的下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使风扇60向反转方向旋转,能够将配置在散热器61的外侧的防尘网上附着的杆屑、尘埃等除去。
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1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能够打开罩10从而容易地进行发动机8等的维修保养。
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2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能够将经由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传动的旋转由收纳于齿轮箱452的齿轮传动机构45切换为反转方向的旋转并传动至风扇60。
根据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3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能够通过来自向风扇60传动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传动来驱动压缩机70。
根据方案5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在方案4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能够拆下底板踏板11从而容易地进行压缩机70的维修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右视概要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俯视概要图。
图3是发动机附近的主视概要图。
图4是发动机室的右视概要图。
图5是发动机附近的主视概要图。
图6是从发动机侧观察散热器风扇以及整流罩的概要图。
图7是对从发动机向散热器风扇等的动力传动进行说明的传动线图。
图8是发动机附近的俯视概要图。
图9是从左右方向的中央侧观察发动机等的概要图。
图10是发动机室附近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发动机室附近的右视示意图。
图12是对施加于第一输入轴以及第二输入轴的力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左右方向上的第一齿轮箱的剖视概要图。
图14是第一齿轮箱的右视概要图。
图15是从左右方向的中央侧观察发动机的概要图。
图中:1—联合收割机,7—谷粒箱,7b—排出螺旋,8—发动机,8a—输出轴,10—罩,11—底板踏板,12—发动机室,20—第一带传动机构,30—第二带传动机构,40—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5—第一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50—第二动力传动机构,60—散热器风扇(风扇),61—散热器,70—压缩机,452—第一齿轮箱(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以下,以联合收割机作为一例进行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限定,能够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地实施。下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置换且容易的要素、或是实质相同的要素即所谓的均等的范围的要素。
以下的说明中,将联合收割机1的通常的使用形态时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作为各部位各自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即,前后方向为联合收割机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
其中,前方是收割作业时的联合收割机的行进方向,左方是朝向前方的左手方向,下方是重力作用的方向。此外,这些方向是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而进行的简单定义,这些方向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联合收割机1的整体结构>
使用图1以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的右视概要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1的俯视概要图。
联合收割机1是一边行驶一边进行农作物的收割和脱粒的移动式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1具备机体框架2、行驶装置3、收割装置4、脱粒装置5、驾驶室6、谷粒箱7、以及柴油发动机(以下简称发动机)8。
行驶装置3配置在机体框架2的下部。行驶装置3将来自发动机8的动力传递至左右一对的履带3a,使联合收割机1行驶。
收割装置4安装于机体框架2的前端部。收割装置4具有对谷秆进行分禾的分禾工具4a、将被分禾的谷秆拉起的拉起装置4b、以及将被拉起的谷秆的株根切断的收割刀4c,将种植于农田的谷秆在规定的高度收割。被收割装置4收割的谷秆被夹在设置于机体框架2的左端部的搬送链(省略图示)与其上方的挟扼杆(省略图示)之间,被通过来自发动机8的动力而驱动的搬送链搬送至脱粒装置5。
脱粒装置5搭载于机体框架2的上部左侧。脱粒装置5在谷秆被搬送链向后方搬送的过程中,从谷秆剥离谷粒(脱粒),将秸秆等夹杂物和谷粒分离。经过脱粒装置5后谷粒被剥取的谷秆(废秆)通过搬送链被搬送向设置于机体框架2的后端部的废秆切断装置9。废秆被废秆切断装置9切断后,例如向农田放出。
驾驶室6配置在机体框架2上的右前部。驾驶室6设置在机体框架2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发动机8的铅垂方向的上方。另外,在驾驶室6的周围,操作员能够以就座的状态进行操作的位置,设置有例如用于进行收割装置4的升降操作的收割升降杆(省略图示)、用于进行排出螺旋7b的升降操作、旋回操作的螺旋操作杆(省略图示)、以及显示面板(省略图示)等。
谷粒箱7配置在机体框架2的上部右侧且驾驶室6的后方。
谷粒箱7形成为箱状,暂时贮存被脱粒装置5筛选的谷粒。谷粒箱7在左右方向上与脱粒装置5并设。谷粒箱7在收割脱粒作业时,从脱粒装置5供给谷粒,并且将贮存在内部的谷粒从配备在底部的后方搬送用的螺旋,向由内置排出用的螺旋的扬谷筒和横送筒组成的排出螺旋7b交接并向外部排出。
后方搬送用的螺旋以及排出螺旋7b经由在后详细叙述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而接受从发动机8传递来的旋转并被驱动。
<原动部的结构>
联合收割机1具备发动机8、散热器61(例如参照图3)、散热器风扇60(例如参照图4)作为原动部。图3是发动机8附近的主视概要图。图4是发动机室12的右视概要图。
发动机8在机体框架2的前部搭载于形成在驾驶室6的下方的发动机室12。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发动机室12的右侧面安装有具有防尘网10a的罩10。
防尘网10a是穿设大量的小径孔的网眼状的薄壁钢板。也就是说,罩10配置在成为联合收割机1的机体的左右方向外侧的右侧面。罩10能够开闭,通过打开罩10,能够容易地进行发动机室12内的保修、检查。此外,罩10的一部分由防尘网10a构成,也可以仅使防尘网10a能够开闭。发动机8以及防尘网10a在右视时,配置成发动机8的整体和防尘网10a重合。
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8的机体外侧方,配置散热器61,在该散热器61与发动机8间的空间配置散热器风扇(方案中的“风扇”)60(例如参照图5)。图5是发动机8附近的主视概要图。图5中,相对于图3,为了说明而省略散热器61等的一部分结构。使散热器风扇60的外周由设置于散热器61的背面侧的整流罩120包围,提高送风效率。在散热器风扇60与发动机8之间,以能够通过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来驱动散热器风扇60的方式设置有规定的空间。
如图3所示,在散热器61的机体外侧方,配置有作为空调用的热交换器的电容75。
在关闭罩10的状态下,在散热器风扇60、散热器61以及电容75的机体外侧方配置有上述的防尘网10a。
此外,散热器风扇60在右视时,例如配置为与防尘网10a的内侧也就是说防尘网10a完全重合,并且,配置为散热器风扇60的大部分与发动机8重合。由此,在通过散热器风扇60从外部吸入空气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
例如,如图4、图5以及图6所示,散热器风扇60被架设在整流罩120的外侧缘部间的2根框架122a、122b支撑。
图6是从发动机8侧观察散热器风扇60以及整流罩120的概要图。
即,在由整流罩120包围的侧视为圆形状的通风空间部121的内侧配置散热器风扇60,通过上述的架设在2根框架122a、122b间的支撑板123,经由轴承部件124而将成为散热器风扇60的旋转中心的驱动轴60a旋转自如地轴支承。
发动机8向行驶装置3传动动力,使联合收割机1行驶,此外也向收割装置4、脱粒装置5、散热器风扇60、排出螺旋7b、空调装置的压缩机70等传动动力,并使它们驱动。
<动力传动机构>
接下来,使用图7对动力传动机构进行说明。图7是说明从发动机8向散热器风扇60等的动力传动的传动线图。
联合收割机1作为向散热器风扇60等的动力传动机构,具备第一带传动机构20、第二带传动机构30、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
第一带传动机构20具备安装于朝向右侧延伸设置的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第一带轮21、安装于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第一输入轴41的第二带轮22、以及挂绕于第一带轮21和第二带轮22的第一传动带23。第一带传动机构20将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输出旋转向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传动。在第一传动带23被第一辊体24始终赋予张力。
第二带传动机构30具备安装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第三带轮31、安装于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的第三输入轴51的第四带轮32、以及挂绕于第三带轮31和第四带轮32的第二传动带33。在第三带轮31与第四带轮32之间,设置有对第二传动带33的张力进行接通断开的第二辊体34。第二辊体34通过可动机构(省略图示)而移动,对第二传动带33的张力进行接通断开。利用可动机构使第二辊体34被按在第二传动带33,由此对第二传动带33赋予张力。另外,利用可动机构使第二辊体34从第二传动带33离开,由此不向第二传动带33赋予张力。第二带传动机构30将发动机8的输出旋转传动至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
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具备第一输入轴41、第三带传动机构42、第四带传动机构43、第五带传动机构44、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第二输入轴46、以及张力机构47。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将发动机8的输出旋转传动至散热器风扇60。由此,散热器风扇60旋转。另外,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将发动机8的输出旋转传动至压缩机70。
由此,压缩机70被驱动。
在第一输入轴41安装有第一带传动机构20的第二带轮22,经由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从发动机8传动旋转。在第一输入轴41安装有第三带传动机构42的第五带轮420和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的第一齿轮450。
第三带传动机构42具备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的第五带轮420、安装于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第六带轮421、以及挂绕于第五带轮420和第六带轮421的第三传动带422。第三带传动机构42不使第一输入轴41的旋转向旋转方向反转,而使传动至散热器风扇60。通过第三带传动机构42,旋转被传动,将散热器风扇60旋转的方向作为“正转方向”。通过散热器风扇60向正转方向旋转,从外部吸入空气,空气被送风至发动机室12(例如参照图4)内。由此,例如,冷却水通过散热器61而被冷却,制冷剂通过电容75而被冷却,发动机8被冷却。
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具备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的第一齿轮450、与第一齿轮450啮合的第二齿轮451、收纳第一齿轮450和第二齿轮451的第一齿轮箱452。第二齿轮451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第一齿轮450以及第二齿轮451例如为平齿轮。第一齿轮箱452将第一输入轴41以及第二输入轴46旋转自如地支撑。
在第二输入轴46安装第二齿轮451,经由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第一输入轴41的旋转被传动。第二输入轴46的旋转方向与第一输入轴41的旋转方向相反。在第二输入轴46安装有第四带传动机构43的第七带轮430和第五带传动机构44的第九带轮440。
第四带传动机构43具备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的第七带轮430、安装于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第八带轮431、挂绕于第七带轮430和第八带轮431的第四传动带432。第四带传动机构43将通过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而旋转方向被反转的旋转传动至散热器风扇60。旋转经由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第四带传动机构43而被传动,以散热器风扇60旋转的方向为“反转方向”。此外,散热器风扇60通过向反转方向旋转而将发动机室12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通过散热器风扇60向反转方向旋转,能够将附着于防尘网10a(参照图1)的杆屑、尘埃等除去。
张力机构47具备向第三传动带422赋予张力的第三辊体470和向第四传动带432赋予张力的第四辊体471。
张力机构47经由连杆机构472(参照图6)而使各辊体470、471一体的地移动。而且,张力机构47通过任一方的辊体470、471,向第三传动带422或第四传动带432选择性(择一)地赋予使可靠地旋转散热器风扇60的力产生的张力。
此外,图6用于说明向第三传动带422赋予张力的状态以及未赋予张力的状态的辊体470和向第四传动带432赋予张力的状态以及未赋予张力的状态的辊体471。
通过第三辊体470向第三传动带422赋予张力,则按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第一带传动机构20、第一输入轴41、第三带传动机构42、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顺序传动旋转。将该旋转传动路径称为第一路径100。
另外,通过第四辊体471向第四传动带432赋予张力,则以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第一带传动机构20、第一输入轴41、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第二输入轴46、第四带传动机构43、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顺序传动旋转。将该旋转传动路径称为第二路径101。
张力机构47通过向第三传动带422或第四传动带432赋予张力,而切换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向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旋转的传动路径。由此,散热器风扇60的旋转方向被切换为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
第五带传动机构44具备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的第九带轮440、安装于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的第十带轮441、以及挂绕于第九带轮440和第十带轮441的第五传动带442。在第五传动带442通过第五辊体443而始终赋予张力。在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设置有电磁离合器(省略图示)。若电磁离合器连接,则从第五带传动机构44向压缩机70传动旋转。另外,若电磁离合器被切断,则从第五带传动机构44向压缩机70的旋转传动被切断。
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具备第三输入轴51和第二齿轮传动机构52。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将发动机8的输出旋转经由旋转轴110以及第三齿轮传动机构112而传动至排出螺旋7b的螺旋轴7c。
在第三输入轴51安装有第四带轮32,经由第二带传动机构30而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传动旋转。在第三输入轴51安装有第二齿轮传动机构52的第三齿轮520。
第二齿轮传动机构52具备第三齿轮520、与第三齿轮520啮合的第四齿轮521、以及收纳第三齿轮520和第四齿轮521的第二齿轮箱522。第三齿轮520以及第四齿轮521例如为伞齿轮。第四齿轮521安装于旋转轴110。
旋转轴110经由被第三齿轮箱111收纳的第三齿轮传动机构112,而与排出螺旋7b的螺旋轴7c连动连结。因此,经由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发动机8的输出旋转被传动至排出螺旋7b的螺旋轴7c,贮存于谷粒箱7的谷粒向外部被排出。此外,在旋转轴110设置有敲击谷粒箱7的底部的凸轮体113。
<布局>
接下来,使用图1~图6、图8~图11对上述的发动机8、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以及压缩机70的布局进行说明。图8是发动机8附近的俯视概要图。图9是从左右方向的中央侧观察发动机8等的概要图。图10是发动机室12附近的主视示意图。图11是发动机室12附近的右视示意图。图10中,为了说明而省略各带以及各辊体。另外,在图11中,为了说明而以实线表示发动机以外的各结构。
(整体布局)
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一部分(例如第一齿轮箱452)、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第二齿轮箱522)、发动机8以及压缩机70如图1、图2以及图9所示沿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具体来说,从后方向前方,以第二齿轮箱522、发动机8、第一齿轮箱452、压缩机70的顺序配置。
由此,在对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一部(例如第一齿轮箱452)、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第二齿轮箱522)、发动机8以及压缩机70进行维修保养的情况下,能够从联合收割机1的右方向开始,对各结构容易地进行作业,能够容易地进行维修保养。此外,所谓沿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包含各结构整体沿前后方向并列配置的情况,例如,如图4、图8以及图9以及图11所示,包含第一齿轮箱452和发动机8在前后方向上部分地重合。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发动机8以及压缩机70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向罩10侧即右侧面侧的部位偏靠地沿前后方向并列配置。由此,通过打开罩10,能够相对各结构容易地进行作业,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维修保养。
(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的布局)
如图9以及图11所示,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在前后方向上,以隔着发动机8成为相反侧的方式配置。
具体来说,相对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在前后方向相反侧配置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第一输入轴41和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的第三输入轴51。另外,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第一输入轴41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的第三输入轴51配置在比发动机8的输出轴8a靠下方。另外,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的第二带轮22配置得比安装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第一带轮21靠下方。另外,安装于第三输入轴51的第四带轮32配置得比安装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第三带轮31靠下方。另外,第一传动带23被第一辊体24向下方赋予张力。再有,第二传动带33被第二辊体34向下方赋予张力。
由此,在发动机8的输出轴8a被第一带传动机构20施加有向前侧下方拉伸的力,被第二带传动机构30施加有向后侧下方拉伸的力。即,相对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通过第一传动带23以及第二传动带33,在前后方向相反侧施加拉伸的力。
例如,在第一动力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相对于发动机配置在后方侧的情况下,相对于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动力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施加向后侧下方拉伸的力。即,容易向发动机施加力矩。
因此,存在需要提高支撑发动机的支撑部件的强度,例如发动机大型化或成本变高的隐患。另外,还存在如下隐患,产生发动机的振动、因该发动机的振动而使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的张力波动、传动效率低下、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的耐久性低下。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选用上述布局,使施加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力的方向分散,能够抑制施加于发动机8的力矩。因此,不需要提高支撑发动机8的支撑部件的强度,就能够支撑发动机8,能够例如使发动机小型化或削减成本。
另外,能够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20以及第二带传动机构30而将发动机8按压于安装面,因此能够降低发动机8的振动。
另外,通过该发动机8的振动的降低,能够减少各传动带23、33的波动、张力变动,能够使耐久性提高。
(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布局)
在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中,例如图4、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收纳第一齿轮450以及第二齿轮451的第一齿轮箱452配置得比发动机8靠下方。此外,所谓比发动机8靠下方,包含第一齿轮箱452整体地配置得比发动机8靠下方侧,包含第一齿轮箱452和发动机8在上下方向部分地重合的情况。
通过使第一齿轮箱452配置得比发动机8靠下方,被散热器风扇60吸引的空气不被第一齿轮箱452妨碍地流至发动机8。因此,能够通过被吸引的空气来冷却发动机8。即,能够使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提高。另外,冷却发动机8后的空气变得容易在发动机8的背面侧排出,因此能够抑制在发动机8的周围滞留因冷却发动机8而温度变高的空气。因此能够使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提高。此外,如图4以及图9所示,发动机8与形成发动机室12的发动机罩12a之间的间隙在上方侧变宽,在这种情况下,向发动机8的背面侧的空气的排出变得特别好,能够使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提高。另外,能够抑制因冷却发动机8而温度变高的空气与第一齿轮箱452相接。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齿轮箱452内的油的温度变高,从而能够抑制第一齿轮箱452的油封(省略图示)的劣化。
另外,如图4、图6以及图11所示,第一齿轮箱452配置得比由支撑散热器风扇60的整流罩120所包围的通风空间部121靠外侧。即,第一齿轮箱452配置得比散热器风扇60的送风域靠外侧。由此,被散热器风扇60吸引的空气不被第一齿轮箱452妨碍地流动至发动机8,能够使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提高。
向第四带传动机构43以及第五带传动机构44传动旋转的第二输入轴46配置得比向第三带传动机构42传动旋转的第一输入轴41靠上方。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第三带传动机构42中,安装于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第六带轮421配置得比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的第五带轮420靠后侧上方。因此,通过第三带传动机构42,向第一输入轴41施加向后侧上方拉伸的力。图12是对施加于第一输入轴41以及第二输入轴46的力进行说明的图。
另外,在第四带传动机构43中,安装于散热器风扇60的驱动轴60a的第八带轮431配置得比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的第七带轮430靠后侧上方。因此,通过第四带传动机构43,向第二输入轴46施加向后侧上方拉伸的力。
另外,在第五带传动机构44中,安装于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的第十带轮441配置得比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的第九带轮440靠前侧下方。因此,通过第五带传动机构44,向第二输入轴46施加向前侧下方拉伸的力。
这样,在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中,若支撑第一输入轴41以及第二输入轴46的第一齿轮箱452被第三带传动机构42或第四带传动机构43施加向后侧上方拉伸的力,则被第五带传动机构44施加向前侧下方拉伸的力。因此,即使向同一方向施加拉伸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一齿轮箱452的力矩。因此,不需要提高将第一齿轮箱452安装于机体框架2的安装部件例如凸缘452a的强度,就能够将第一齿轮箱452安装于机体框架2。
另外,在第一带传动机构20中,安装于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的第一带轮21配置得比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的第二带轮22靠后侧上方。因此,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20,向第一输入轴41施加向后侧上方拉伸的力。
这样,在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中,若第一齿轮箱452被第一带传动机构20施加向后侧上方拉伸的力,则被第五带传动机构44施加向前侧下方拉伸的力。因此,即使在产生向同一方向拉伸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施加于第一齿轮箱452的力矩。因此,不需要提高将第一齿轮箱452安装于机体框架2的安装部件例如凸缘452a的强度,就能够将第一齿轮箱452安装于机体框架2。
如图10以及图13所示,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中,在第一输入轴41安装第一齿轮450,在第二输入轴46安装与第一齿轮450啮合的第二齿轮451。图13是左右方向上的第一齿轮箱452的剖视概要图。而且,在第一输入轴41安装有散使热器风扇60向正转方向旋转的第三带传动机构42的第五带轮420。另外,在第二输入轴46安装有使散热器风扇60向反转方向旋转的第四带传动机构43的第七带轮430,还安装有使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旋转的第五带传动机构44的第九带轮440。
这样,通过适用一对齿轮(第一齿轮450以及第二齿轮451)的简单的结构,就能够使散热器风扇60正转或反转,还能够使压缩机70驱动。
这里,参照图13以及图14对上述的第一齿轮箱45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第一齿轮箱452的右视概要图。
第一齿轮箱452在基部形成有用于向机体框架2侧安装的凸缘452a,并形成有从该基部到大致45°的角度向斜上方延伸的长圆状的箱主体453。
如图13所示,箱主体453在箱下部鼓出形成收纳相对较短的第一输入轴41的第一轴收纳部453a,并且在箱上部鼓出形成收纳相对较长的第二输入轴46的第二轴收纳部453b。而且,在箱主体453的靠近第九带轮440侧,收纳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50以及第二齿轮451。
例如,如图6以及图11所示,向第五带传动机构44的第五传动带442赋予张力的第五辊体443安装于杆446。杆446下方的基端部例如被机体框架2能够转动地支撑。另外,在杆446上方的尖端部安装有张力弹簧444。张力弹簧444经由张力调整部445而安装于位于前方的固定件130。由此,第五辊体443向前方被拉伸,始终向第五传动带442赋予张力。
张力弹簧444以及张力调整部445设置得比压缩机70靠上方。由此,例如,在拆下设置于发动机室12的前侧的底板踏板11而从上方操作张力调整部445来调整张力时,能够容易进行张力的调整。张力调整部445例如由调整螺母以及锁定螺母构成。张力弹簧444以及张力调整部445以不与第五传动带442接触的方式配置。由此,在进行利用张力调整部445的张力的调整时,第五传动带442不成为障碍,从而能够容易进行张力的调整。
(压缩机70的布局)
如图11以及图15所示,压缩机70配置在底板踏板11的下侧的空间。由此,通过拆下底板踏板11,能够相对于压缩机70容易地进行作业,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压缩机70的维修保养。图15是从左右方向的中央侧观察发动机8的概要图。
压缩机70配置得比发动机8靠下方。此外,所谓比发动机8靠下方,包含压缩机70整体地配置得比发动机8靠下方侧,包含压缩机70与发动机8在上下方向部分地重合的情况。
由此,与第一齿轮箱452相同,被散热器风扇60吸引的空气不被压缩机70妨碍地流动至发动机8。因此,能够使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提高。另外,能够抑制因冷却发动机8而温度变高的空气与压缩机70相接。因此,能够抑制压缩机70内的制冷剂的温度变高,能够抑制压缩机70的密封(省略图示)的劣化。
另外,如图4、图6以及图11所示,压缩机70配置得比被整流罩120包围的通风空间部121靠外侧。由此,被散热器风扇60吸引的空气不被压缩机70妨碍地流动至发动机8,所以能够提高发动机8的冷却性能。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配置得比安装有第一齿轮传动机构45(方案中的“齿轮传动机构45”)的第二齿轮451的第二输入轴46靠下方。另外,安装于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的第五带传动机构44的第十带轮441配置得比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的第五带传动机构44的第九带轮440靠下方。由此,确保第二输入轴46与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的轴间距离,在第九带轮440与第十带轮441间,能够配置将张力弹簧444等配置于压缩机70的上方的第五辊体443。另外,能够确保第二输入轴46与压缩机70的驱动轴70a的轴间距离,并能够将压缩机70配置为接近第一齿轮箱452(方案中的“齿轮箱452”)。因此,在底板踏板11的下侧的空间,除压缩机70之外,如图11以及图15所示,例如,能够配置贮存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系统使用的尿素的尿素箱140。
如图8所示,在压缩机70中,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71以及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72朝向后方地形成。由此,能够缩短将流入口71与蒸发器(省略图示)连接的流入配管73(参照图3、图8以及图10)以及将排出口72与电容75连接的排出配管74(参照图3、图8以及图10)的长度。另外,能够减少流入配管73的弯曲部以及排出配管74的弯曲部。若弯曲部变多、弯曲部的弯曲半径变小,则例如因振动等而使各配管73、74容易劣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少各配管73、74的弯曲部,能够抑制各配管73、74的劣化。
如图8所示,流入配管73以及排出配管74通过形成于压缩机70与第一齿轮箱452之间的空间,并如图3以及图11所示地沿上下方向配置。另外,如图3以及图10所示,流入配管73以及排出配管74穿过形成于整流罩120的背面侧的空间,沿上下方向配置。由此,各配管73、74的配置没有变复杂,能够减少各配管73、74的弯曲部,能够抑制各配管73、74的劣化。
流入配管73以及排出配管74配置于整流罩120的背面侧即联合收割机1的右侧。由此,通过打开罩10,能够相对于排出配管74以及流入配管73容易地进行作业,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各配管73、74的维修保养。
如图11所示,流入配管73以及排出配管74配置在整流罩120所包围的通风空间部121的外侧。由此,能够抑制被散热器风扇60送风并因散热器61以及电容75的热交换而温度变高的空气与流入配管73以及排出配管74相接,从而能够抑制各配管73、74的劣化。
排出配管74与配置在发动机室12的上方侧的电容75连接。流入配管73与配置在送风管道(省略图示)的蒸发器连接。
此外,电容75与蒸发器由配管(省略图示)连接。
例如图6以及图11所示,在压缩机70的前方侧,将压缩机70设置于例如安装于机体框架2的固定件130。通过将固定件130设置在作为与形成有流入口71以及排出口72的后方侧相反侧的压缩机70的前方侧,能够将排出配管74以及流入配管73不会因回避固定件130而弯曲地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减少各配管73、74的弯曲部,从而能够抑制各配管73、74的劣化。另外,通过将固定件130设置在压缩机70的前方侧,能够使被第五带传动机构44向后侧上方拉伸的压缩机70以与设置于后方侧的情况相比较小的力固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五带传动机构44中,将第九带轮440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但也可以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另外,在第一带传动机构20中,将第二带轮22安装于第一输入轴41,但也可以安装于第二输入轴46。
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罩10配置于右侧面侧,将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发动机8以及压缩机70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于右侧面侧,但在罩10配置于左侧面侧的联合收割机1中,将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发动机8以及压缩机70在前后方向上并列地配置于左侧面侧。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流入口71以及排出口72朝向后侧形成,但也可以将流入口71或排出口72即流入口71、排出口72中至少一方朝向后侧形成。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流入配管73以及排出配管74配置在整流罩120的背面侧,但也可以将流入配管73或排出配管74即流入配管73、排出配管74中至少一方配置在整流罩120的背面侧。
此外,能够适当地设定第一带轮21、第二带轮22等的直径。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推导出其他效果、变形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更广泛的形态并没有被以上表达和描述的特定的详细以及代表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因此,在不超出附加的技术方案以及其等同技术特征所定义的所有的实用新型的概念的精神或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配置在发动机(8)与散热器(61)之间的单个的风扇(60);贮存谷粒的谷粒箱(7);以及将贮存于该谷粒箱(7)的谷粒向外部排出的排出螺旋(7b),
所述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
设置有:将从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经由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传动的旋转切换为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的旋转并传动给所述风扇(60)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以及,将从所述发动机(8)的输出轴(8a)经由第二带传动机构(30)而传动的旋转传动给所述排出螺旋(7b)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收纳所述发动机(8)的发动机室(12)的右侧面具备能够开闭的罩(10),将所述发动机(8)、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所述第二动力传动机构(50)配置在相对于机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向所述罩(10)侧偏靠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具备:使经由所述第一带传动机构(20)而传动的旋转反转地传动的齿轮传动机构(45);以及,收纳该齿轮传动机构(45)的齿轮箱(4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40)的传动进行驱动的压缩机(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室(12)的前侧设置有拆装自如的底板踏板(11),并将所述压缩机(70)配置在所述底板踏板(11)的下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04664A JP6142946B1 (ja) | 2016-05-25 | 2016-05-25 | 作業車両 |
JP2016-104664 | 2016-05-25 | ||
JP2016-146692 | 2016-07-26 | ||
JP2016146692A JP6278074B2 (ja) | 2016-07-26 | 2016-07-26 | コンバイ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551862U true CN206551862U (zh) | 2017-10-13 |
Family
ID=6001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142316.3U Active CN206551862U (zh) | 2016-05-25 | 2017-02-16 | 联合收割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551862U (zh) |
-
2017
- 2017-02-16 CN CN201720142316.3U patent/CN20655186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16341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CN204206765U (zh) | 工作装置 | |
CN203072371U (zh) | 玉米收获机 | |
CN102529691A (zh) | 作业车辆的原动部结构 | |
JP2008056076A (ja) | 走行車両 | |
JP2013188143A (ja) | 収穫機 | |
CN206551862U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203378273U (zh) | 收获机 | |
CN205755630U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5595007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2014210538A (ja) | 収穫機 | |
CN206551861U (zh) | 作业车辆 | |
TWI569715B (zh) | 作業車輛的原動部構造 | |
CN110122051A (zh) | 联合收割机 | |
CN204929647U (zh) | 收割机 | |
CN104394682B (zh) | 联合收割机 | |
JP2012235762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278074B2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6206561B1 (ja) | コンバイン | |
TWI430744B (zh) | The original part of the working vehicle | |
JP2004237953A (ja) | 草刈機の冷却構造 | |
CN204870573U (zh) | 作业机 | |
JP2014128207A (ja) | コンバイン | |
JP3705209B2 (ja) | コンバインの通気構造 | |
JP6020799B2 (ja) | コンバイ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