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74547U -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4547U
CN206374547U CN201621309749.5U CN201621309749U CN206374547U CN 206374547 U CN206374547 U CN 206374547U CN 201621309749 U CN201621309749 U CN 201621309749U CN 206374547 U CN206374547 U CN 206374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
big
bushing
sleeve
smal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97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博
张群超
高祥达
宋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3097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4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4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4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包括大端衬套和小端衬套;所述的大端衬套的轴线与小端衬套的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大端衬套和小端衬套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为尼龙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支架,包括套接在大端衬套外侧的与大端衬套同轴的大环套、套接在小端衬套外侧的与小端衬套同轴的小环套以及连接大环套和小环套的连杆;所述的大环套、小环套和连杆外侧设置有支撑肋。本实用新型的抗扭悬置使用尼龙材料支座而成,降低了抗扭悬置的重量,提高了抗扭悬置的制造效率,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改造,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关乎汽车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基本的功能是支撑和定位动力总成,隔离动力总成和车身之间振动的相互传递。
为满足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支承和定位功能,悬置系统零件要有足够的强度。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悬置系统需要承受动力总成扭矩输出形成的反作用力、车辆加减速过程中动力总成的推拉力、车辆转向时动力总成的离心力、路面崎岖时的冲击力。为保证车辆的驾驶安全性,要求悬置系统在这些力的作用下不能出现失效,所以目前悬置支架常用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
例如悬置支架中的抗扭悬置,抗扭悬置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子零件,一般是由金属支架压入硫化橡胶衬套构成,金属支架一般为铸铝、铸钢或钢板冲压件。金属支架的重量太大,会加重汽车的负荷,而对于当前社会来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汽车消耗燃油同时排放 CO2及相关污染物。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与车辆自重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报道汽车自身质量每减少100kg,可节省燃油 0.2-0.3L/100km,同时降低排放。而采用重量较大的金属悬置系统无疑会增加汽车的总体重量,造成燃油的浪费。
另外,现有技术的抗扭悬置支架还存在以下问题:衬套与金属为过盈配合,配合面精度要求较高,需要专用夹具及压入设备;钢板及铸钢需要表面处理以保证耐腐蚀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包括大端衬套和小端衬套;所述的大端衬套的轴线与小端衬套的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大端衬套和小端衬套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为尼龙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支架,包括套接在大端衬套外侧的与大端衬套同轴的大环套、套接在小端衬套外侧的与小端衬套同轴的小环套以及连接大环套和小环套的连杆;所述的大环套、小环套和连杆外侧设置有支撑肋。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肋包括多条沿大端衬套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肋条;所述的第一肋条为环绕在大环套圆周外侧端面与连杆外侧的凸起筋条,第一肋条与大端衬套轴线垂直,第一肋条的两端沿连杆的前后两侧端面延伸至小环套的圆周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条第一肋条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肋条;所述的竖向支撑肋条为设置于大环套圆周外侧端面上的沿大端衬套的轴线方向布置的凸起筋条结构,竖向支撑肋条与第一肋条垂直相交将所有的第一肋条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肋还包括多条沿小端衬套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肋条;所述的第二肋条为环绕在小端衬套的圆周外侧端面上的凸起筋条,第二肋条与小端衬套轴向垂直,第二肋条的两端固定在连杆的上下两端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条第二肋条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为注塑在小环套远离大环套的一端的圆周端面上的板状结构,连接板将所有的第二肋条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小端衬套的圆周外侧设置有滚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通过将连接大端衬套和下端衬套的支架置换为塑料,能够在保证支架具有足够强度的同时,降低整个抗扭悬置的重量,有利于车身轻量化的改造;
2、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抗扭悬置,减少了抗扭悬置的制造工序,降低抗扭悬置的成本,提高了抗扭悬置的生产效率;
3、通过在大环套、小环套和连杆的外侧设置支撑肋结构,从而保证尼龙材料中玻纤分布方向与抗扭悬置的受力方向一致,进而提高整个抗扭悬置在受力方向上(长度方向)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抗扭悬置使用尼龙材料支座而成,降低了抗扭悬置的重量,提高了抗扭悬置的制造效率,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改造,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大端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小端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注塑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大端衬套;2—小端衬套;3—大环套;4—小环套;5 —连杆;6—第一肋条;7—第二肋条;8—竖向支撑肋条;9—连接板; 10—第一滚花;11—第二滚花;12—注胶口;13—溢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包括大端衬套1和小端衬套2,大、小端衬套为橡胶硫化在金属骨架外圈即内侧金属芯子上制得的连接部件,大、小端衬套的圆周外侧端面为硫化橡胶材质结构,本实施例为了增强大、小端衬套与支架的连接强度,在大、小端衬套的圆周外侧端面上设置有滚花结构,包括大端衬套1外侧的第一滚花10和下端衬套2外侧的第二滚花11,如图3~4所示。
本实施例的支架为尼龙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支架,包括套接在大端衬套1外侧的与大端衬套1同轴的大环套3、套接在小端衬套2外侧的与小端衬套2同轴的小环套4以及连接大环套3和小环套4的连杆5,大环套3、小环套4和连杆5外侧设置有支撑肋。
支撑肋包括多条沿大端衬套1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肋条6,第一肋条6为环绕在大环套3圆周外侧端面与连杆5外侧的凸起筋条,第一肋条6与大端衬套1轴线垂直,第一肋条6的两端沿连杆5 的前后两侧端面延伸至小环套4的圆周外侧。
多条第一肋条6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肋条8,竖向支撑肋条8为设置于大环套3圆周外侧端面上的沿大端衬套1的轴线方向布置的凸起筋条结构,竖向支撑肋条8与第一肋条6垂直相交将所有的第一肋条6连接为一体。
支撑肋还包括多条沿小端衬套2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肋条 7,第二肋条7为环绕在小端衬套2的圆周外侧端面上的凸起筋条,第二肋条7与小端衬套2轴向垂直,第二肋条7的两端固定在连杆5 的上下两端端面上。
多条第二肋条7之间设置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为注塑在小环套 4远离大环套3的一端的圆周端面上的板状结构,连接板9将所有的第二肋条7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第一肋条6、第二肋条7、竖向支撑肋条8和连接板 9是与大环套3、小环套4、连杆5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结构。本实施例的注塑材料为添加有玻璃纤维的尼龙。
制造时,以大端衬套1和下端衬套2作为注塑模具的一部分,沿大端衬套1和下端衬套2的圆周外侧注塑尼龙材料形成支架结构。考虑到尼龙材料中的玻璃纤维的分布,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注胶口 12设置在大环套3远离小环套4的一端的圆周外侧端面的上部,溢胶槽13布置在小环套4远离大环套3的一端的圆周外侧端面的中部,即连接板9的布置位置处。注塑时,塑料胶体沿注胶口12向大端衬套1的圆周外侧向两侧流动,然后在大端衬套1相对于注胶口12的一侧汇合,慢慢流动到小端衬套2注塑成连杆5结构,然后胶液沿下端衬套2的圆周外侧向两侧移动,然后在小端衬套2的相对于连杆5 一端汇合形成小环套4,沿溢胶槽13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包括大端衬套(1)和小端衬套(2);所述的大端衬套(1)的轴线与小端衬套(2)的轴线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大端衬套(1)和小端衬套(2)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为尼龙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支架,包括套接在大端衬套(1)外侧的与大端衬套(1)同轴的大环套(3)、套接在小端衬套(2)外侧的与小端衬套(2)同轴的小环套(4)以及连接大环套(3)和小环套(4)的连杆(5);所述的大环套(3)、小环套(4)和连杆(5)外侧设置有支撑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肋包括多条沿大端衬套(1)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肋条(6);所述的第一肋条(6)为环绕在大环套(3)圆周外侧端面与连杆(5)外侧的凸起筋条,第一肋条(6)与大端衬套(1)轴线垂直,第一肋条(6)的两端沿连杆(5)的前后两侧端面延伸至小环套(4)的圆周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第一肋条(6)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肋条(8);所述的竖向支撑肋条(8)为设置于大环套(3)圆周外侧端面上的沿大端衬套(1)的轴线方向布置的凸起筋条结构,竖向支撑肋条(8)与第一肋条(6)垂直相交将所有的第一肋条(6)连接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肋还包括多条沿小端衬套(2)轴线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肋条(7);所述的第二肋条(7)为环绕在小端衬套(2)的圆周外侧端面上的凸起筋条,第二肋条(7)与小端衬套(2)轴向垂直,第二肋条(7)的两端固定在连杆(5)的上下两端端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条第二肋条(7)之间设置有连接板(9);所述的连接板(9)为注塑在小环套(4)远离大环套(3)的一端的圆周端面上的板状结构,连接板(9)将所有的第二肋条(7)连接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小端衬套的圆周外侧设置有滚花结构。
CN201621309749.5U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Active CN206374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9749.5U CN206374547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9749.5U CN206374547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4547U true CN206374547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5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9749.5U Active CN206374547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45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695A (zh) * 2018-05-25 2018-11-1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尼龙拉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3528A (zh) * 2019-02-26 2019-04-30 博戈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摆动支撑
CN112693297A (zh) * 2020-12-11 2021-04-2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轻卡驱动电机悬置装置以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695A (zh) * 2018-05-25 2018-11-16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尼龙拉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3528A (zh) * 2019-02-26 2019-04-30 博戈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摆动支撑
CN112693297A (zh) * 2020-12-11 2021-04-2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轻卡驱动电机悬置装置以及安装有该装置的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4547U (zh) 一种新型尼龙支架抗扭悬置
CN105774388A (zh) 一种散热孔周围加厚的车轮轮辐
CN202896672U (zh) 一种车用转向节
CN208801830U (zh) 摆臂衬套、摆臂组件以及汽车
CN214240431U (zh) 一种重卡用散热器悬置总成
CN203211038U (zh) 一种高强度橡胶衬套汽车悬臂
CN203214685U (zh) 一种等速驱动轴总成
CN208324805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减震器顶端连接板
CN104325873A (zh) 汽车动力总成抗扭悬置以及汽车
CN205706901U (zh) 一种分体式轻量化轮罩
CN217074021U (zh) 一种汽车后悬置支架结构
CN2095054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盘上的悬置结构
CN211924859U (zh) 一种整体注塑成型减速箱盖
CN205131377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底盘顶端连接板底座
CN206606154U (zh) 一种重型商用卡车塑料保险杠支架
CN201225379Y (zh) 防脱汽车减振器吊耳
CN209441115U (zh) 机动车整体后桥桥壳装置
CN203318503U (zh) 一种车用转向节
CN205327197U (zh) 一种新型汽车扰流板
CN202986712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及汽车
CN203110854U (zh) 改进的轻型旅行车上摆臂总成结构
CN201395167Y (zh) 汽车用转向节
CN202685782U (zh) 矩形管车轴
CN214295409U (zh) 半轴套管结构及汽车
CN203500348U (zh) 副车架铰链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Patentee after: dFac

Address before: 430056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Dongfeng Car Co.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