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7899U -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7899U
CN206317899U CN201621312945.8U CN201621312945U CN206317899U CN 206317899 U CN206317899 U CN 206317899U CN 201621312945 U CN201621312945 U CN 201621312945U CN 206317899 U CN206317899 U CN 20631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vehicle
link
plat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129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端君
胡锦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129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7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连接架包括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的第一连接部、用于车辆的连接车架纵梁的第二连接部和用于车辆的连接保险杠的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一体成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可以使将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连接车架和保险杠集成固定在连接架上,减少了车辆的连接件数量,实现了车辆零部件的集成化应用,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整车重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架和具有该连接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结构中,车辆的保险杠与车身通过保险杠支架相连。保险杠附近的零部件通过其它类型的连接件与车身相连,因而保险杠附近的连接部件较多且连接复杂。在车辆的装配和制造过程中,需要制造多个相关零部件,增加了制造成本,增加了整车重量;并且相关零部件装配工艺复杂,延长了装配工时,降低了装配效率。因此,需要对保险杠附近的零部件的连接结构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可以集成安装保险杠附近的零部件的连接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连接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连接架,包括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纵梁的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的第二连接部和用于连接车辆的保险杠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连接架,可以将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车架纵梁和保险杠集成固定在连接架上,减少了车辆的连接件数量,实现了车辆零部件的集成化应用,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整车重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连接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连接架还包括平板和侧板。所述平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在所述平板上。所述侧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平板的前沿相连,所述侧板上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从上向下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一板为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板为第二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多个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中的位于上部的第一过孔还用于连接车辆的车身悬置支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的多个第二过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减重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绕所述减重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板用于连接车辆的踏板支架。
优选地,所述侧板包括侧板本体和与侧板本体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车辆的保险杠的第三过孔。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本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段、避让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板段,所述避让段为从上向下向后倾斜的弧形段或直线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前下防撞横梁、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车架纵梁、保险杠和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车架纵梁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连接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前下防撞横梁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连接架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保险杠可拆卸地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架,减少了车辆的零件数量,实现车辆零部件的集成化应用,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减少了整车重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架在所述车辆中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车辆 1000,连接架 100,平板 1,第一连接部 11,第一过孔 111,第二连接部 12,第二过孔 121,第二板 13,第四过孔 131,侧板 2,第三连接部 21,第一固定板 211,第二固定板 212,第三过孔 213,侧板本体 22,第一段 221,避让段 222,第二段 223,减重孔3,加强板 4,翻边 5,前下防撞横梁 200,车架纵梁 300,保险杠 400,踏板支架 500,车身悬置支架 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结合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包括前下防撞横梁200、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车架纵梁300、保险杠400和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连接架100。连接架100与前下防撞横梁20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架100与对应的车架纵梁30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架100与保险杠400可拆卸地相连。即车辆1000前下防撞横梁200、车架纵梁300和保险杠400均与连接架100可拆卸地相连。
具体地,如图5所示,两个车架纵梁300分别与两个连接架100相连,即位于左侧的车架纵梁300与左侧的连接架100相连且位于左侧的连接架100的右侧,位于右侧的车架纵梁300与右侧的连接架100相连且位于右侧的连接架100的左侧。保险杠400可以与两个连接架100相连且位于两个连接架100的前方,前下防撞横梁200可以在车架纵梁300的下方,且前下防撞横梁20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架100相连。车辆1000的两个连接架100可以对称设置在车辆1000的左右两侧。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100可以包括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车架纵梁300的第一连接部11、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前下防撞横梁200的第二连接部12和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保险杠400的第三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21可以一体成型,由此可以增加连接架100整体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100,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实现了车架纵梁300与连接架100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部12,实现了前下防撞横梁200与连接架100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连接部21,实现了保险杠400与连接架100的连接,从而使车架纵梁300、前下防撞横梁200、保险杠400仅通过连接架100实现固定连接,减少了车辆1000的连接件数量,实现了车辆1000零部件的集成化应用,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整车重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100,使车辆1000的车架纵梁300、前下防撞横梁200、保险杠400仅通过连接架100实现固定连接,减少了车辆1000的零件数量,实现车辆1000零部件的集成化应用,降低了车辆1000的制造成本,减少了整车重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
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车辆1000包括前下防撞横梁200、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车架纵梁300、保险杠400、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连接架100、踏板支架500和车身悬置支架600。连接架100与前下防撞横梁20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架100与对应的车架纵梁30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架100与保险杠40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架100与踏板支架500可拆卸地相连,连接架100与车身悬置支架600可拆卸地相连。即车辆1000前下防撞横梁200、车架纵梁300、保险杠400、踏板支架500、车身悬置支架600均与连接架100可拆卸地相连。
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架100。
连接架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21、减重孔3、加强板4和翻边5。
如图1-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1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车架纵梁300,第二连接部12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前下防撞横梁200,第三连接部21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保险杠40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连接架100还可以包括平板1和侧板2。平板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均可以设在平板1上。侧板2沿左右方向延伸,侧板2可以与平板1的前沿相连,侧板2上可以设有第三连接部21。车架纵梁300的腹板与连接架100相连,保险杠400在连接在连接架100的前方,前下防撞横梁200位于车架纵梁300的下方,且与连接架100相连。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平板1从上向下包括第一板、第二板13和第三板,第二板13连接在第一板与第三板之间,第一板为第一连接部11,第三板为第二连接部12。换言之,第一板与车架纵梁300相连,第三板与前下防撞横梁200相连。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1上可以设有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车架纵梁300的多个第一过孔111,多个第一过孔111中的位于上部的第一过孔111还可以连接车辆1000的车身悬置支架600,从而使车身悬置支架600通过连接架100与车架纵梁300连接,即位于上部的第一过孔111是车身悬置支架600与车架纵梁300共用的安装孔,节省安装空间。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可以通过车架纵梁300的腹板与车架纵梁300连接,第一过孔111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一过孔111中的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列并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另外两个第一过孔111沿前后方向排列并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下部,两个位于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的第一过孔111通过与螺栓配合可以实现车身悬置支架600与连接架100的连接且可实现车架纵梁300与连接架100的连接,另外两个第一过孔111通过与螺栓配合仅可以实现车架纵梁300与连接架100的连接。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12上可以设有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前下防撞横梁200的多个第二过孔121。具体地,第二过孔121可以为六个,六个第二过孔121可以分成三排,每排的两个第二过孔121可以沿前后方向排列。前下防撞横梁200可以位于车架纵梁300的斜下方,前下防撞横梁200上可以设有向后延伸的安装板,该安装板连接架100通过该安装板与前下防撞横梁200相连。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1上可以设有减重孔3,由此可以减轻连接架100的重量,多个第一过孔111可以绕减重孔3的周向间隔设置,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1的减重孔3可以为长轴沿上下方向的椭圆形。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板13可以连接车辆1000的踏板支架500,踏板支架500位于连接架100的外侧,从而使踏板支架500、车架纵梁300、前下防撞横梁200以及保险杠400均与连接架100相连,进一步减少连接件的数量。
具体地,第二板13可以有多个第四过孔131,第四过孔131可以与螺栓配合,使踏板支架500与连接架100连接。第二板13上也设有减重孔3,减轻了连接架100的重量。更加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四过孔131为三个,三个第四过孔131可以绕减重孔3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侧板2可以包括侧板本体22和与侧板本体22相连的第三连接部21,第三连接部21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固定板211和第二固定板212,第一固定板211和第二固定板212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车辆1000的保险杠400的第三过孔213。具体地,第一固定板211可以为梯形板,第二固定板212可以为指状板,第一固定板211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二固定板212的面积。第三过孔213可以有三个,三个第三过孔213可以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板211的最上部、第一固定板211距离侧板本体22的最远处、第二固定板212距离侧板本体22的最远处,使保险杠400与连接架100连接更牢固。第一固定板211的中部可以有一与第一板11形状仿形的减重孔3,减轻了连接架100的重量。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侧板本体22可以包括从上向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段221、避让段222和第二段223,第一段221与第二段223均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板段,制造容易。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避让段222可以为从上向下向后倾斜的直线段。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避让段222构造可以为从上向下向后倾斜的弧形段。避让段222可以为前下防撞横梁200提供避让空间,节省车辆100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架100还可以设有加强板4和翻边5,翻边5与平板1的后沿相连,且翻边5可以沿左右方向延伸,加强板4可以与平板1相连且加强板1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侧板2和翻边5相连,从而增强了连接架100的强度。
侧板2可以为两个,两个加强板4可以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部12的上下两侧,从而进一步提升连接架100的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100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21与第二板13,使车辆1000的车架纵梁300、前下防撞横梁200、保险杠400、车身悬置支架600以及踏板支架500仅通过连接架100实现固定连接,降低了车辆1000的制造成本,减少了整车重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整车装配效率;且通过设置加强板4与翻边5增加了连接架100整体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了多个减重孔3,减轻了连接架100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纵梁的第一连接部;
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的第二连接部;
用于连接车辆的保险杠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板,所述平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在所述平板上;
侧板,所述侧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侧板与所述平板的前沿相连,所述侧板上设有所述第三连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从上向下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二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一板为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板为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辆的车架纵梁的多个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中的位于上部的第一过孔还用于连接车辆的车身悬置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接车辆的前下防撞横梁的多个第二过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减重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绕所述减重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用于连接车辆的踏板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侧板本体和与所述侧板本体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用于连接车辆的保险杠的第三过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本体包括从上向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段、避让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板段,所述避让段为从上向下向后倾斜的弧形段或直线段。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下防撞横梁;
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车架纵梁;
保险杠;
沿左右方向间隔开的两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第一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车架纵梁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连接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前下防撞横梁可拆卸地相连,所述连接架的第三连接部与所述保险杠可拆卸地相连。
CN201621312945.8U 2016-12-01 2016-12-01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631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2945.8U CN206317899U (zh) 2016-12-01 2016-12-01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2945.8U CN206317899U (zh) 2016-12-01 2016-12-01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7899U true CN206317899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26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12945.8U Active CN206317899U (zh) 2016-12-01 2016-12-01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7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780A (zh) * 2020-10-28 2021-02-19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1780A (zh) * 2020-10-28 2021-02-19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71780B (zh) * 2020-10-28 2022-08-30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8771B (zh) 具有用于连接后桥的位于外部的加强件的机动车车身
CA2748968A1 (en) Reinforcement system for a vehicle
CN206317899U (zh) 连接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544545U (zh) 发动机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4340279B (zh) 用于车辆的前围板组件
CN109414987A (zh) 树脂制燃料箱安装结构和建筑机械
CN105984318A (zh) 用于车辆的电控模块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身和车辆
CN205706136U (zh) 动力电池安装纵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JP5529226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09719726U (zh) 悬架横梁
CN206749676U (zh) 车辆雷达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5253050B2 (ja) トラ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06579710U (zh) 行李舱框架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06031367U (zh) 用于车辆的真空泵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701210U (zh) 箱体安装结构
CN204383590U (zh) 电动汽车的充电座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06155131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支架及具有该电池安装支架的车辆
CN207594942U (zh) 一种列车底架和列车
CN206664294U (zh) 汽车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及汽车
CN202358124U (zh) 空气干燥器安装架
CN205365739U (zh) 一种卡车车架
JP6911332B2 (ja) ハイテーブル
CN206067889U (zh) 卡车车架以及卡车
CN206938631U (zh) 机舱托架
CN205554316U (zh) 固定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