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8165U - 支架 - Google Patents

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8165U
CN206278165U CN201621297824.0U CN201621297824U CN206278165U CN 206278165 U CN206278165 U CN 206278165U CN 201621297824 U CN201621297824 U CN 201621297824U CN 206278165 U CN206278165 U CN 206278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
beater
beat
suppor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978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海波
王淼
董琳
岳国辉
刘珍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978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8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8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8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设置在车辆的上边梁上,以构成对翼子板的支撑,所述支架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形成对所述翼子板支撑的第一支撑板,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对所述翼子板支撑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连且成角度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通过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连并角度设置,从而当第一支撑板受到沿车辆高度方向的碰撞力时,第一支撑板易发生变形,从而可对行人形成碰撞缓冲,形成对行人头部的保护,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在与行人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前部区域会对人体不同的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对人体伤害程度越低,则行人保护性能越高。现有结构中的车辆在车前部均设有翼子板,在发生碰撞时该翼子板对人的头部造成的伤害较大,而现有技术中翼子板大多通过安装支架固连于车辆的上边梁上,由于该安装支架结构简单,沿高度方向的支撑刚度较大,因此不利于对行人的头部形成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支架,以减少碰撞时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架,设置在车辆的上边梁上,以构成对翼子板的支撑,所述支架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形成对所述翼子板支撑的第一支撑板,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对所述翼子板支撑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连且成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溃缩部;碰撞发生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因所述溃缩部而具有沿车辆高度方向上的溃缩。
进一步的,所述溃缩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溃缩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交汇连接而呈L形;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交汇处,形成有与所述上边梁连接安装的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侧的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长条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连接设有加强筋块。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翼子板形成固连的第一连接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自由端设有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翼子板侧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自由端的翻边,以及设于所述翻边上的胶槽。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减重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减重部周边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通过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连并角度设置,从而当第一支撑板受到沿车辆高度方向的碰撞力时,第一支撑板易发生变形,从而可对行人形成碰撞缓冲,形成对行人头部的保护,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溃缩部可进一步保证第一支撑板的变形量,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3)溃缩部采用溃缩槽,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设计制造,降低生产成本。
(4)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L形设置,一方面可保证第一支撑板溃缩效果,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占用空间;而将安装部设于交汇处可便于支架与上边梁连接。
(5)安装部采用安装板,结构简单可靠;而设置条形孔在装配时可便于与上边梁进行微调。
(6)设置加强筋块一方面可保证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支架的成型效果。
(7)同时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翼子板连接,可使得翼子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之间围构成三角形结构,可保证翼子板侧面在受到沿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时具有一定的刚度。
(8)第二连接部采用翻边,一方面可便于加工制造,另一方面也可保证第二支撑板的结构强度,而设置胶槽可通过填充膨胀胶与翼子板连接,连接效果较好。
(9)通过设置减重部可便于支架的轻量化设计。
(10)设置加强筋条可保证第二支撑板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于安装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边梁,2-翼子板,3-第一支撑板,301-第一连接部,4-第二支撑板,401-第二连接部,4011-翻边,4012-胶槽,5-减重部,6-加强筋条,7-安装部,701-安装板,702-安装孔,8-加强筋块,9-溃缩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设置在车辆的上边梁1上,以构成对翼子板2的支撑,该支架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形成对翼子板2支撑的第一支撑板3,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对翼子板2支撑的第二支撑板4。为了保证第一支撑板在受到来自翼子板2的沿车辆高度方向的碰撞力时可发生形变,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成角度设置,且该角度α最优为锐角。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结构中,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一端交汇固连而呈L形,并可通过焊接连接以保证连接强度。同时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支撑板4的自由端以及在第一支撑板3上分别设有与翼子板2侧面形成固连的第二连接部401和与翼子板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01,其中第一连接部301与下文所述的安装孔的结构相同,其为设于第一支撑板3上的条形孔,且该条形孔沿第一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近似于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通过设置条形孔也便于连接时对翼子板2进行微调。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不必设置第一连接部301,而直接将第一支撑板3与翼子板2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01包括形成于第二支撑板4自由端的翻边4011,以及设于翻边上的胶槽4012,在连接时可通过在胶槽4012内填充膨胀胶与翼子板2侧面胶连。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胶槽4012可为形成于所述翻边4011内表面(靠近第一支撑板3的型面为翻边4011的内表面,远离第一支撑板3的型面为翻边4011的外表面)上,其由翻边4011的外表面向内表面内凹形成,此外,与下文所述的加强筋条一段成型设置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胶槽4012为沿车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段,从而可在保证翻边4011刚度的情况下不影响第二支撑板4在车体内的装配。
此外,为了便于轻量化设计,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支撑板4上还设有减重部5,该减重部5可为设于第二支撑板4中部的减重孔,该减重孔可为横截面随形于第二支撑板4的长方形孔。当然,本实施例中减重孔横截面除了可随形于第二支撑板4外,还可为其它结构,如其可为圆形、三角形以及多边形。同时,为了提高第二支撑板4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刚度,本实施例中在减重部5的周侧还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即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条6,如图2所示,该加强筋条位于减重部5的两相对侧,并也可由第二支撑板4外面内凹形成,也可为直接设于第二支撑板4上的凸起。
为了便于支架与上边梁1安装,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交汇处形成有安装部7。如图2所示,该安装部7相对于第二支撑板4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另一侧,其包括与第二支撑板4成角度设置的安装板701,为保证安装后支架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安装板701与第二支撑板4的夹角β为钝角,如其可为120度~180度。该安装板701在与上边梁1连接时可在安装板701上设置安装孔702并通过螺栓螺钉等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本实施例中安装孔702可为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且为了便于连接时可进行微调,该安装孔可为长条孔。当然,除了可在安装板701上设置安装孔702外,也可将安装板701与上边梁1采取焊接的连接方式。
此外,为了保证支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为了保证支架的成型效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板701和第一支撑板3之间设有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筋块8,该加强筋块8可为一个,也可为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
为了第一支撑板3在受到沿车辆高度方向的碰撞力时具有更好的变形效果,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溃缩部9,碰撞发生时可使第一支撑板3因溃缩部而具有沿车辆高度方向上的溃缩。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溃缩部9为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上的溃缩槽,该溃缩槽由第一支撑板3的内表面向外表面凹陷变形形成,并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该溃缩槽的横截面可为弧形、方形,最优为弧形。
该支架在使用时,通过将安装部701将支架安装于车辆的上边梁1上,并通过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401分别与翼子板2顶面及翼子板2侧面连接,当翼子板2受到来自沿车辆高度方向的碰撞力时,第一支撑板3溃缩进而可减少对行人的伤害。此外该支架与翼子板2连接时,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以及翼子板侧面围构成三角形结构,进而也可增加翼子板2安装后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该支架在使用时也可为沿车辆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进而可进一步保证翼子板2侧面的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设置在车辆的上边梁(1)上,以构成对翼子板(2)的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沿车辆高度方向形成对所述翼子板支撑的第一支撑板(3),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形成对所述翼子板(2)支撑的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固连且成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溃缩部(9);碰撞发生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因所述溃缩部(9)而具有沿车辆高度方向上的溃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部(9)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的溃缩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交汇连接而呈L形;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交汇处,形成有与所述上边梁(1)连接安装的安装部(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7)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另一侧的安装板(701),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板(701)上的安装孔(702),所述安装孔(702)为长条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安装板(70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3)之间连接设有加强筋块(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与所述翼子板(2)形成固连的第一连接部(301);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自由端设有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翼子板(2)侧面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01)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自由端的翻边(4011),以及设于所述翻边(4011)上的胶槽(40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设有减重部(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减重部(5)周边的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条(6)。
CN201621297824.0U 2016-11-30 2016-11-30 支架 Active CN206278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7824.0U CN206278165U (zh) 2016-11-30 2016-11-30 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97824.0U CN206278165U (zh) 2016-11-30 2016-11-30 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8165U true CN206278165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97824.0U Active CN206278165U (zh) 2016-11-30 2016-11-30 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81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06A (zh) * 2018-11-21 2019-02-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006A (zh) * 2018-11-21 2019-02-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翼子板安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08891A1 (en) Lower arm of vehicle suspension
CN205930602U (zh) 前防撞梁总成
CN206278165U (zh) 支架
CN205524489U (zh) 车辆上边梁及具有该上边梁的机舱总成
KR102008678B1 (ko) 차체 프레임 유닛
EP3848273B1 (en) Automobile structural member
CN205203132U (zh) 后围板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JP4207021B2 (ja) 車両のフェンダパネル支持構造
CN109533029B (zh)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CN107933696A (zh)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CN106143633B (zh) 车身侧围b柱连接结构
CN208616055U (zh) 一种翼子板的安装结构
CN203186285U (zh) 汽车行人小腿保护结构
CN209904885U (zh) 用于前地板和门槛梁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167095U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209274597U (zh) 车体侧墙窗口结构
CN104608727B (zh) 一种汽车前上格栅总成
CN206049368U (zh) 副仪表板分块结构
CN206734422U (zh) 一种汽车悬架前吊耳结构
CN203255007U (zh) 一种车用扶手支架及汽车扶手
CN202378744U (zh) 汽车室内扶手安装支架
CN204507028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加强板
CN202595966U (zh) 一种隐框幕墙玻璃副框
CN112519887A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211642355U (zh) 一种抗弯曲强度高的左右前端模块支撑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