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0602U - 前防撞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前防撞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0602U
CN205930602U CN201620956651.2U CN201620956651U CN205930602U CN 205930602 U CN205930602 U CN 205930602U CN 201620956651 U CN201620956651 U CN 201620956651U CN 205930602 U CN205930602 U CN 205930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energy
absorption box
connection unit
bea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66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彦昆
王琼瑶
王文栋
牛金亮
王小伟
胡念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66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0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0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0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连接于两侧车架纵梁端部的吸能盒,以及相对于车架纵梁,于两侧的吸能盒另一端之间连接设置的前防撞梁本体,在吸能盒靠近于车架纵梁的一端设有纵梁连接部,于纵梁连接部上设有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的、以与车架纵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和第三连接单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通过设置沿车辆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的连接单元与车架纵梁连接,可通过三向定位装配而实现对前防撞梁总成的精准紧固,从而提高与车架纵梁连接点的刚度,确保连接可靠性,以在碰撞时使吸能盒充分溃缩吸能,并使碰撞力向车架纵梁传递,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前防撞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的前防撞梁总成一般包括前防撞梁本体,以及连接于前防撞梁本体两端的吸能盒,吸能盒与车架两侧的纵梁相连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利用吸能盒的溃缩变形来降低碰撞力向前副车架总成的传递,以对发动机舱进行保护。目前,普遍应用的前防撞梁总成中,两侧的吸能盒与纵梁间的连接形式较为单一,使得前防撞梁总成在前副车架上的定位可靠性不足,其连接刚度也较弱。此外,现有的前防撞梁总成中,前防撞梁本体与吸能盒之间多采用螺栓连接,在连接时需通过施与外力保持前防撞梁本体与吸能盒位置的对应,其也会带来装配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防撞梁总成,以能够与车架纵梁可靠连接,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连接于两侧车架纵梁端部的吸能盒,以及相对于所述车架纵梁,于两侧的所述吸能盒另一端之间连接设置的前防撞梁本体,在所述吸能盒靠近于所述车架纵梁的一端设有纵梁连接部,于所述纵梁连接部上设有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的、以与所述车架纵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和第三连接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连接部包括对应于所述吸能盒的端部布置的第一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呈弯折状固连于一起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在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固连有与所述第二板体相交布置、且向所述第二连接单元方向延伸的第三板体,所述第三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三板体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间的弯折相接处形成有加强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弯折相接处的凹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相对侧形成有翻边,在所述第二板体的中部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及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分别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吸能盒靠近于所述前防撞梁本体的一端设有前防撞梁连接部,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部上设有供所述前防撞梁本体挂置的挂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防撞梁连接部包括对应于所述吸能盒的端部布置的第四板体,在所述第四板体上形成有前防撞梁安装孔,所述挂接部为固连于所述第四板体一侧的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为由上板体及下板体扣合而成的管状结构,沿所述吸能盒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溃缩部。
进一步的,沿所述前防撞梁本体至所述车架纵梁的方向,所述吸能盒的截面增大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通过设置沿车辆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的连接单元与车架纵梁连接,可通过三向定位装配而实现对前防撞梁总成的精准紧固,从而提高前防撞梁总成与车架纵梁连接点的刚度,确保连接可靠性,以在碰撞时使吸能盒充分溃缩吸能,并使碰撞力向车架纵梁传递,而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弯折相接处设置加强部可保证纵梁连接部弯折状结构的稳定性,而提高第二连接单元的位置精度。
(3)设置翻边可提高第二板体的结构强度,设置减重孔有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
(4)各连接单元采用连接孔结构,可便于前防撞梁总成与车架纵梁间的螺栓连接。
(5)设置挂接部可便于前防撞梁本体与吸能盒的装配。
(6)挂接部采用挂钩,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制造。
(7)吸能盒的截面呈增大设置,可实现更好的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上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下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纵梁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防撞梁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与前副车架总成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副车架总成,2-车架纵梁,3-前横梁,4-前防撞梁本体,5-吸能盒,51-上板体,511-第一上板体侧板,512-第二上板体侧板,52-下板体,521-第一下板体侧板,522-第二下板体侧板,6-前防撞梁连接部,61-第四板体,62-前防撞梁安装孔,7-挂钩,8-纵梁连接部,9-第一板体,91-第一连接单元,10-第二板体,101-第二连接单元,11-第三板体,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其包括连接于两侧车架纵梁端部的吸能盒,以及相对于车架纵梁,于两侧的吸能盒另一端之间连接设置的前防撞梁本体。在吸能盒靠近于车架纵梁的一端设置有纵梁连接部,于该纵梁连接部上设有分别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以与车架纵梁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和第三连接单元。
本前防撞梁总成通过设置沿车辆的长度、宽度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的各连接单元与车架纵梁连接,可通过三个方向上的定位装配而实现对前防撞梁总成的精准紧固,以能够提高前防撞梁总成与车架纵梁连接点的刚度,确保连接可靠性,而可在碰撞时使吸能盒充分溃缩吸能,并使碰撞力向车架纵梁传递。
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前防撞梁总成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1和图2中所示,在前防撞梁本体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吸能盒5,吸能盒5通过设于其一端的纵梁连接部8与车架纵梁连接,相对于纵梁连接部8,在吸能盒5的另一端设置有前防撞梁连接部6,吸能盒5级通过前防撞梁连接部6与前防撞梁本体4连接。
本实施例中由图3、图4并结合图2所示,吸能盒5具体包括相扣合的上板体51和下板体52,上板体51和下板体52的截面均呈“U”形,由此使得扣合而成的吸能盒5呈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上板体51和下板体52之间通过二保焊进行分段焊接,以使得吸能盒5具有适宜的强度。在吸能盒5上沿其长度方向也设置有多个溃缩部,该溃缩部可为形成于上板体51及下板体52上,并相连通的凹陷结构。当然,除了为凹陷结构,溃缩部也可为设置于吸能盒5上的孔类结构。
通过沿吸能盒5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溃缩部,在车辆碰撞时,吸能盒5承接来自前防撞梁4的碰撞力,而能够沿前防撞梁4至车架纵梁的方向发生溃缩系能,从而可减小传递至车架纵梁的碰撞力。为使得吸能盒5具有更好的吸能效果,本实施例中沿前防撞梁4至车架纵梁的方向,吸能盒5的截面尺寸也为增大设置,其具体上可如图3及图4,通过第一上板体侧板511、第二上板体侧板512以及第一下板体侧板521、第二下板体侧板522的不等宽设计来实现,且为保证吸能盒5与纵梁连接部8连接的可靠性,在靠近于纵梁连接部8的一端,第一上板体侧板511的宽度要明显大于第二上板体侧板512,与此相应的,第一下板体侧板521同一端的宽度则要小于第二下板体侧板522。
本实施例中,吸能盒5除了为上述结构,当然其也可采用现有的应用于车辆上的其它各结构形式,对其具体结构本文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纵梁连接部8的结构如图5中所示,其包括对应于吸能盒5的端部而设置的第一板体9,以及与第一板体9固连的第二板体10,且第一板体9与第二板体10间也呈弯折状设置,两者间的夹角可为直角,当然也可略小或略大于90°。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连接单元91即设置在第一板体9的一端,第二连接单元101也相对于第一板体9而位于第二板体10的另一端。
相对于具有第一连接单元9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板体9的另一端还固连有第三板体11,第三板体11与第二板体10相交布置,两者间的相交可大致呈垂直状,且第三板体11也为向第二连接单元101一侧延伸,而前述的第三连接单元也即设置在第三板体1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单元91、第二连接单元101及第三连接单元分别为设置在第一板体9、第二板体10和第三板体11上的连接孔,由此可便于吸能盒5通过螺栓与车架纵梁连接。当然,除了为连接孔,各连接单元也可采用如凸焊螺母或焊接固连的螺柱等其他结构。
本实施例中,呈弯折状固连于一起的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0可通过板材冲压成型,为保证冲压中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0间结构的稳定性,在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0间的弯折相接处也设置有加强部。该加强部具体为形成于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0弯折相接处的凹槽12。凹槽12可设计为间隔布置的两个,其位于第一板体9与第二板体10弯折相接处的中部即可。为提高第二本体1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板体10的两个相对侧也形成有翻边,而为实现轻量化设计,在第二板体10的中部还设置有减重孔,减重孔沿第二板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
本实施例中除经冲压形成,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0间当然也可通过焊接而连接成弯折状。第三本体11可为焊接固连在第一板体9上,或者也可使第三板体11由第一板体9的端部经弯折形成,在第三板体11由第一板体9端部弯折形成时,当然也可在弯折处设置前述的加强部。本实施例中,吸能盒5与纵梁连接部8之间采用焊接相连,具体上吸能盒5靠近于纵梁连接部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板体9及第二板体10搭接并焊接固定即可。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前防撞梁连接部6的结构示意图,前防撞梁连接部6包括对应于吸能盒5的另一端的端部布置的第四板体61,在第四板体61上设置有前防撞梁安装孔62,以使前防撞梁本体4通过螺栓与吸能盒5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前防撞梁本体4与吸能盒5连接时的操作,在吸能盒5端部的前防撞梁连接部6上还设置有可供前防撞梁本体4挂置的挂接部。该挂接部具体为固连在第四本体61一侧的挂钩7,当然,除了挂钩7,挂接部也可为固连在第四本体61的一侧或是第四本体61其它位置的如挂杆等其他结构。
本实施例中,前防撞总成于车辆中的连接状态由图7结合图8所示,其中,两侧的吸能盒5通过纵梁连接部8上的三个连接单元与构成前副车架总成1的车架纵梁2连接,通过三个连接单元于三个方向上的定位及紧固,可保证吸能盒5和车架纵梁2的连接可靠性。在两侧车架纵梁2靠近于吸能盒5一侧的端部间还连接有前横梁3。前防撞梁本体4通过前防撞梁连接部6连接在两侧吸能盒5之间,设置于前防撞梁连接部6中的挂钩7可在前防撞梁本体4连接时,对前防撞梁本体4进行预挂,从而便于前防撞梁本体4的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中除了采用前防撞梁连接部6连接前防撞梁本体4,也可使前防撞梁本体4与两侧的吸能盒5直接焊接相连。
本前防撞梁总成在车辆使用中,当车辆发生正碰时,若碰撞力较小,则两侧的吸能盒5发生溃缩变形,可吸收碰撞能量,而减小其向车架纵梁2的传递,以保护发动机舱内的部件。若碰撞力较大,则可通过吸能盒5及车架纵梁2的共同溃缩变形,而对碰撞力进行吸收,以减小碰撞对车辆及驾乘人员带来的伤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防撞梁总成,包括连接于两侧车架纵梁(2)端部的吸能盒(5),以及相对于所述车架纵梁(2),于两侧的所述吸能盒(5)另一端之间连接设置的前防撞梁本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盒(5)靠近于所述车架纵梁(2)的一端设有纵梁连接部(8),于所述纵梁连接部(8)上设有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别布置的、以与所述车架纵梁(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单元(91)、第二连接单元(101)和第三连接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连接部(8)包括对应于所述吸能盒(5)的端部布置的第一板体(9),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9)呈弯折状固连于一起的第二板体(10);所述第一连接单元(9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9)的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9),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01)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10)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91),在所述第一板体(9)的另一端固连有与所述第二板体(10)相交布置、且向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01)方向延伸的第三板体(11),所述第三连接单元设置在第三板体(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体(9)和所述第二板体(10)间的弯折相接处形成有加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一板体(9)和所述第二板体(10)弯折相接处的凹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体(10)的两相对侧形成有翻边,在所述第二板体(10)的中部设有减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91)、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01)及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分别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9)、所述第二板体(10)和所述第三板体(11)上的连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盒(5)靠近于所述前防撞梁本体(4)的一端设有前防撞梁连接部(6),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部(6)上设有供所述前防撞梁本体(4)挂置的挂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部(6)包括对应于所述吸能盒(5)的端部布置的第四板体(61),在所述第四板体(61)上形成有前防撞梁安装孔(62),所述挂接部为固连于所述第四板体(61)一侧的挂钩(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5)为由上板体(51)及下板体(52)扣合而成的管状结构,沿所述吸能盒(5)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溃缩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前防撞梁本体(4)至所述车架纵梁(2)的方向,所述吸能盒(5)的截面增大设置。
CN201620956651.2U 2016-08-26 2016-08-26 前防撞梁总成 Active CN205930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6651.2U CN205930602U (zh) 2016-08-26 2016-08-26 前防撞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6651.2U CN205930602U (zh) 2016-08-26 2016-08-26 前防撞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0602U true CN205930602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53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6651.2U Active CN205930602U (zh) 2016-08-26 2016-08-26 前防撞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060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04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10481642A (zh) * 2019-08-22 2019-11-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小偏置防撞总成
CN110920550A (zh) * 2019-11-21 2020-03-2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舱骨架
CN115257621A (zh) * 2022-07-29 2022-11-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行人保护前吸能防撞梁总成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040A (zh) * 2017-05-16 2018-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前部结构
CN110481642A (zh) * 2019-08-22 2019-11-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小偏置防撞总成
CN110481642B (zh) * 2019-08-22 2022-03-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小偏置防撞总成
CN110920550A (zh) * 2019-11-21 2020-03-2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舱骨架
CN110920550B (zh) * 2019-11-21 2021-12-1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发动机舱骨架
CN115257621A (zh) * 2022-07-29 2022-11-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行人保护前吸能防撞梁总成
CN115257621B (zh) * 2022-07-29 2023-09-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行人保护前吸能防撞梁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0602U (zh) 前防撞梁总成
CN105083385B (zh) 用于应对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增强结构
EP3233608B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for absorbing small offset impact forces
CN108674488B (zh)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CN103118926B (zh) 车身结构
CN105745145A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CN209776565U (zh) 一种汽车车身结构
CN110077469A (zh) 车身构造
CN108163004A (zh) 吸能结构及吸能装置
CN107685744A (zh) 牵引装置、转向架和车辆
CN208530690U (zh) 汽车后纵梁框架结构
CN110949528B (zh) 一种车辆前端结构及车辆
CN102390433A (zh) 汽车的碰撞吸能结构
CN113443016B (zh) 车身结构以及汽车
CN10924999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结构
CN205916199U (zh) 顶盖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5245126U (zh)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4565663U (zh) 一种汽车后侧围总成
CN110962937A (zh) 纵梁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799908U (zh) 一种车体前机舱框架结构
CN211167095U (zh)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CN209972590U (zh) 前围板及车辆
CN208602571U (zh) D柱上部加强板和汽车
CN20884248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结构
CN211893399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