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1078U - 一种控制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1078U
CN206171078U CN201621182372.1U CN201621182372U CN206171078U CN 206171078 U CN206171078 U CN 206171078U CN 201621182372 U CN201621182372 U CN 201621182372U CN 206171078 U CN206171078 U CN 206171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stress
arm
arm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23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勇强
邓涛
陈亮
游盛
余沉
石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Di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Di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Di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Di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823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1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1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10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臂,旨在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的控制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控制臂,包括臂体,其特征是:所述臂体一端设有球头总成,臂体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衬套,臂体侧壁上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第二衬套,臂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球头总成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臂体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段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为120‑130度,第二板体包括第三连接部与支承部,第三连接部与臂体连接,支承部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支承部另一端与缓冲段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悬挂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悬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控制臂。
背景技术
控制臂是实现车身悬挂的必需部件,其作用是实现车身和车轮之间的弹性连接,从而实现二者的传动和导向。控制臂将车轮的受力传递至车身,并且保证车轮的行进方向。控制臂的结构对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现有的控制臂结构中,控制臂通过具有弹性的衬套安装在车身的悬架上,从而将车轮的受力传递至车身,控制臂可以具有两个衬套均用于实现与车身的连接。其中,控制臂上的球头与控制臂臂体之间通常通过焊接固定结合。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控制臂不但要承受车辆自重和载荷,还要应对路面的震动,有可能造成球头与控制臂臂体之间断裂的可能,或者臂体与衬套连接端断裂的可能,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如何提高臂体的结构强度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的控制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臂,包括臂体,其特征是:所述臂体一端设有球头总成,臂体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衬套,臂体侧壁上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第二衬套,臂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球头总成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臂体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段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为120-130度,第二板体包括第三连接部与支承部,第三连接部与臂体连接,支承部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支承部另一端与缓冲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球头总成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臂体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段连接,由于缓冲段为弧形结构且为板状,所以缓冲段具有良好的弹性势能,缓冲段两端受到作用力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从而提高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小于120度时,角度较小,应力容易集中,结构强度下降,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大于130度时,缓冲段过于平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缓冲效果较差,所以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为120-130度时,既能保证结构强度,又能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由于缓冲段是作用力的集中端,所以为了提高缓冲段的结构强度,缓冲段上连接有支承段,使第二板体通过支承段对缓冲段起到支承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臂体与延伸段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应力槽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应力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应力部、加强部和第二应力部,第一应力部与臂体连接,第二应力部与延伸段连接,第一应力部、加强部和第二应力部均为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过程中,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会受到转轴产生的作用力,所以臂体与延伸段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应力槽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应力槽形成新的应力集中部,从而降低臂体其他部位的应力,且第一应力部、加强部和第二应力部均为弧形结构,过渡平滑,受力均匀,第一应力部可以分散臂体侧壁的应力,第二应力部可以分散延伸部和臂体的连接的应力,加强部对第一应力部和第二应力部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应力槽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臂体上设有应力孔,应力孔包括矩形孔和置于矩形孔两端的半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孔形成新的应力集中部,从而降低臂体其他部位的应力,且应力孔包括矩形孔和置于矩形孔两端的半圆孔,半圆孔可以使应力孔的孔壁圆滑过渡,分散应力孔孔壁的表面引力,提高应力孔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臂体整体的结构强度,矩形孔便于依据狭长的臂体确定开孔面积,应力孔也能减轻臂体的重量,降低车辆负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臂体上还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口处设有与通孔贯穿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置于臂体内且焊接于臂体上,螺母便于外接部件固定于臂体的通孔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实施例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实施例图1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臂体,2-球头总成,3-第一衬套,4-延伸部,5-第二衬套,6-第一板体,7-第二板体,8-第一连接部,9-缓冲段,10-第二连接部,11-第三连接部,12-支承部,20-应力槽,21-第一应力部,22-加强部,23-第二应力部,30-应力孔,31-矩形孔,32-半圆孔,40-通孔,41-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臂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控制臂,包括臂体1,其特征是:所述臂体1一端设有球头总成2,臂体1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衬套3,臂体1侧壁上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第二衬套5,臂体1包括第一板体6和第二板体7,第一板体6包括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第一连接部8与球头总成2连接,第二连接部10与臂体1连接,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段9连接,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所呈夹角为120-130度,第二板体7包括第三连接部11与支承部12,第三连接部11与臂体1连接,支承部12一端与第三连接部11连接,支承部12另一端与缓冲段9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板体6包括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第一连接部8与球头总成2连接,第二连接部10与臂体1连接,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段9连接,由于缓冲段9为弧形结构且为板状,所以缓冲段9具有良好的弹性势能,缓冲段9两端受到作用力时,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从而提高第一连接部8与第二连接部10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所呈夹角小于120度时,角度较小,应力容易集中,结构强度下降,当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所呈夹角大于130度时,缓冲段9过于平缓,第一连接部8与第二连接部10之间的缓冲效果较差,所以当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10所呈夹角为120-130度时,既能保证结构强度,又能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由于缓冲段9是作用力的集中端,所以为了提高缓冲段9的结构强度,缓冲段9上连接有支承段,使第二板体7通过支承段对缓冲段9起到支承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臂体1与延伸段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20,应力槽20置于第一衬套3和第二衬套5之间,应力槽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应力部21、加强部22和第二应力部23,第一应力部21与臂体1连接,第二应力部与延伸段连接,第一应力部21、加强部22和第二应力部23均为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过程中,第一衬套3和第二衬套5之间会受到转轴产生的作用力,所以臂体1与延伸段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20,应力槽20置于第一衬套3和第二衬套5之间,应力槽20形成新的应力集中部,从而降低臂体1其他部位的应力,且第一应力部21、加强部22和第二应力部23均为弧形结构,过渡平滑,受力均匀,第一应力部21可以分散臂体1侧壁的应力,第二应力部23可以分散延伸部4和臂体1的连接的应力,加强部22对第一应力部和第二应力部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应力槽20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臂体1上设有应力孔30,应力孔30包括矩形孔31和置于矩形孔31两端的半圆孔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孔30形成新的应力集中部,从而降低臂体1其他部位的应力,且应力孔30包括矩形孔31和置于矩形孔31两端的半圆孔32,半圆孔32可以使应力孔30的孔壁圆滑过渡,分散应力孔30孔壁的表面引力,提高应力孔3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臂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矩形孔31便于依据狭长的臂体1确定开孔面积,应力孔30也能减轻臂体1的重量,降低车辆负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臂体1上还设有通孔40,通孔40的孔口处设有与通孔40贯穿的螺母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母41置于臂体1内且焊接于臂体1上,螺母41便于外接部件固定于臂体1的通孔4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控制臂,包括臂体,其特征是:所述臂体一端设有球头总成,臂体另一端上设有第一衬套,臂体侧壁上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上设有第二衬套,臂体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球头总成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臂体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弧形结构的缓冲段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呈夹角为120-130度,第二板体包括第三连接部与支承部,第三连接部与臂体连接,支承部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支承部另一端与缓冲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其特征是:所述臂体与延伸段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应力槽置于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应力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应力部、加强部和第二应力部,第一应力部与臂体连接,第二应力部与延伸段连接,第一应力部、加强部和第二应力部均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其特征是:所述臂体上设有应力孔,应力孔包括矩形孔和置于矩形孔两端的半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臂,其特征是:所述臂体上还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口处设有与通孔贯穿的螺母。
CN201621182372.1U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控制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1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2372.1U CN206171078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控制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2372.1U CN206171078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控制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1078U true CN206171078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1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237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1078U (zh) 2016-11-03 2016-11-03 一种控制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10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442A (zh) * 2018-11-29 2019-03-08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率滚筒采煤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442A (zh) * 2018-11-29 2019-03-08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率滚筒采煤机
CN109441442B (zh) * 2018-11-29 2024-04-05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效率滚筒采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72982U (zh) 牵引车独立悬挂式转向系统
CN206171078U (zh) 一种控制臂
CN203601287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平衡型抗侧滚扭杆组成
CN209666759U (zh) 悬架前下摆臂液压衬套及悬架总成
CN204712807U (zh) 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9112183U (zh) 轨道车辆用车间减振装置及轨道车辆
CN201619415U (zh) 一种用于中置轴式汽车拖车的独立车轴悬挂车架
CN204452586U (zh) 双横臂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206317633U (zh) 一种新型控制臂
CN204567755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
CN207201828U (zh) 中小型农用机械发动机与车架软联接装置
CN208947459U (zh) 一种商用车后桥分装工装
CN206171085U (zh) 一种防断裂控制臂
CN206870777U (zh) 矿用铰接式自卸车前悬架结构
CN206426784U (zh) 一种控制臂
CN206171084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控制臂
CN204998280U (zh) 一种多悬架的汽车减震装置
CN204701411U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转向节总成
CN204605827U (zh) 扭转臂与连杆的连接结构
CN205097852U (zh) 一种汽车上摆臂总成
CN203995537U (zh)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CN216659449U (zh) 一种带有空气悬挂的轮系及带有该轮系的运输车
CN206171082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
CN205220258U (zh) 一种橡胶衬套
CN211166311U (zh) 一种单臂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