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8834U -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8834U
CN206158834U CN201621151349.6U CN201621151349U CN206158834U CN 206158834 U CN206158834 U CN 206158834U CN 201621151349 U CN201621151349 U CN 201621151349U CN 206158834 U CN206158834 U CN 206158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ssembly
flange
bushing
gas exhaust
exhaust pi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13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瑞兵
梁晓合
江丽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513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8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8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8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排气管总成包括排气管路和与发动机连接的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排气管路之间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法兰和所述排气管路焊接,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气管路斜面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总成,通过衬套的设置以及衬套的第二端与排气管路之间形成斜面配合的设置,使得衬套与排气管路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增加衬套与排气管路之间的轴向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排气管路与法兰连接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有效保证排气管总成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排气管总成一般由两端的法兰、中间段的排气管路及波纹管组成。作用是引导废气流流向,并且能够通过中间段波纹管吸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避免其传递到与机动车的车架相连的消音器上。排气管总成结构设计的好坏对排气管总成强度、寿命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法兰直接焊接到排气管路上,此种结构虽然也可承受一定程度的振动,但如应用在发动机侧,因发动机振动大,则经常会出现因发动机的振动而造成排气管路与法兰连接处开裂,从而产生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排气管总成易因发动机的振动而造成排气管路与法兰连接处开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管总成,包括排气管路和与发动机连接的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排气管路之间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法兰和所述排气管路焊接,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气管路斜面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的外周设有外楔形面,所述排气管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设有扩口型开口,所述外楔形面嵌入所述扩口型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的内周设有用于引导经所述法兰排出的废气流流向的内楔形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法兰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有供废气流流动的流动间距。
优选地,所述衬套的壁厚大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壁厚。
优选地,所述衬套为钢质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总成,在排气管路与法兰之间增加设置一衬套,并将衬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法兰和排气管路焊接连接,如此,可以加强排气管路与法兰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该衬套能够很好的吸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同时,衬套的第二端与排气管路之间形成斜面配合,使得衬套与排气管路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增加衬套与排气管路之间的轴向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排气管路与法兰连接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有效保证排气管总成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包括上述的排气管总成。
优选地,所述机动车为中重型货车、客车、汽车或者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车,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排气管总成,从而可以通过衬套很好的吸收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大大降低了排气管路与法兰连接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通过有效保证排气管总成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实现增加机动车运行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管总成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排气管路 11—扩口型开口 20—法兰
21—流动间距 30—衬套 31—第一端
32—第二端 40—发动机 50—废气流
311—内楔形面 321—外楔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管总成,包括排气管路10和与发动机40连接的法兰20,所述法兰20与所述排气管路10之间连接有衬套30,所述衬套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所述第一端31和所述第二端32分别与所述法兰20和所述排气管路10焊接,且所述第二端32与所述排气管路10斜面配合。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管总成,在排气管路10与法兰20之间增加设置一衬套30,并将衬套30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分别与法兰20和排气管路10焊接连接,如此,可以加强排气管路10与法兰20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该衬套30能够很好的吸收发动机4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同时,衬套30的第二端32与排气管路10之间形成斜面配合,使得衬套30与排气管路1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增加衬套30与排气管路10之间的轴向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排气管路10与法兰20连接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进而可以有效保证排气管总成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管总成主要应用在机动车上,机动车可以为中重型货车、客车、汽车或者摩托车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32的外周设有外楔形面321,所述排气管路10靠近所述第二端32的端部设有扩口型开口11,所述外楔形面321嵌入所述扩口型开口11内。具体地,衬套30的第二端32设置的外楔形面321与排气管路10端部设置的扩口型开口11嵌装在一起,从而使得衬套30的第二端32与排气管路10之间形成斜面配合,如此结构的设计,可以增加衬套30的第二端32与排气管路10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强衬套30与排气管之间连接后的轴向连接强度,那么当衬套30吸收发动机4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后,衬套30的第二端32也不会与排气管路10之间轻易出现脱落或者断裂,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排气管总成工作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排气管路10相对于其扩口型开口11的另一端一般设计成折弯状,以满足各种机动车的安装空间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31的内周设有用于引导经所述法兰20排出的废气流50流向的内楔形面311。具体地,衬套30的第一端31的内周设计成内楔形面311,如此,通过该内楔形面311可引导发动机40从法兰20排出的废气流50流向,那么可以避免因废气流50对衬套30产生过大的冲击而造成异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收发动机40产生的振动,延长排气管总成的使用寿命,同样可以保证排气管总成工作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31与所述法兰20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有供废气流50流动的流动间距21。具体地,该结构的设计,也即是保证衬套30的第一端31的端部不会超出或者贴合于法兰20的内端面,这样使得衬套30的第一端31的端面与法兰20的内端面之间形成一定的余量位置,该余量位置即为上述的流动间距21,如此,可以保证废气流50在流经排气制动阀后有一定的流动空间,减少废气流50在衬套30内造成过大的冲击而产生异响。
优选地,所述衬套30的壁厚大于所述排气管路10的壁厚。具体地,发动机40在工作中有较强的振动,则需与之相连的排气管总成应有足够的强度来满足其振动要求。在排气管总成的法兰20与排气管路10中间焊接衬套30,通过将衬套30的壁厚厚度设计成大于排气管路10壁厚的厚度,如此,可以通过该衬套30有效的吸收发动机40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作时产生的降低噪音以及延长排气管总成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衬套30为钢质衬套。具体地,钢质材料制成的衬套30具有较佳的吸收振动的能力,同时不易因振动而轻易出现断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质生产制造衬套30,例如,不锈钢合金等,在此不再进行一一列举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包括上述的排气管总成。
具体地,所述机动车为中重型货车、客车、汽车或者摩托车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动车,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排气管总成,从而可以通过衬套30很好的吸收发动机4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大大降低了排气管路10与法兰20连接处出现断裂的可能性,通过有效保证排气管总成使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实现增加机动车运行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排气管总成,包括排气管路和与发动机连接的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与所述排气管路之间连接有衬套,所述衬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法兰和所述排气管路焊接,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排气管路斜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外周设有外楔形面,所述排气管路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设有扩口型开口,所述外楔形面嵌入所述扩口型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内周设有用于引导经所述法兰排出的废气流流向的内楔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法兰的内端面之间形成有供废气流流动的流动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壁厚大于所述排气管路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钢质衬套。
7.一种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管总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为中重型货车、客车、汽车或者摩托车。
CN201621151349.6U 2016-10-24 2016-10-24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Active CN206158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1349.6U CN206158834U (zh) 2016-10-24 2016-10-24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1349.6U CN206158834U (zh) 2016-10-24 2016-10-24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8834U true CN206158834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1349.6U Active CN206158834U (zh) 2016-10-24 2016-10-24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8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6888U (zh) 用于空调器的管路连接组件
US11143622B2 (en) Vibrating structure, bubble removing structure, and ultrasonic liquid concentration detecting device
CN206158834U (zh) 排气管总成及机动车
CN201875320U (zh) 高扭矩涡轮蜗杆卡箍
CN106014561A (zh) 三元催化器总成
CN114135381B (zh) 一种隔热板、隔热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5854284U (zh) 发动机盖和车辆
CN104863821B (zh) 压缩机底座
CN201581967U (zh) 一种三元催化净化器
KR102641247B1 (ko) 연료 탱크
CN101603449B (zh) 一种车用排气系统隔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2944155U (zh) 一种桥壳总成
CN212868040U (zh) 一种轨道机车风机罩
CN202098265U (zh) 发动机减震连接器
CN104925414A (zh) 一种危险品常压罐车检验方法
CN206368733U (zh) 一种前置排烟管
CN201627624U (zh) 三元催化净化器软连接防断新结构
CN209586485U (zh) 排气管前段、排气系统及车辆
CN208535406U (zh) 一种热高分气相注水连接管路组件
CN207829976U (zh) 汽车排气筒消音器
CN204921113U (zh) 消声器
CN206987941U (zh) 一种汽车用散热器
CN211819628U (zh) 一种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压器进油管支架
CN202673422U (zh) 汽车排气系统中级消声器与后级消声器的组合结构
CN202611799U (zh) 汽车机油集滤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