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12344U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12344U
CN206012344U CN201620960137.6U CN201620960137U CN206012344U CN 206012344 U CN206012344 U CN 206012344U CN 201620960137 U CN201620960137 U CN 201620960137U CN 206012344 U CN206012344 U CN 206012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st
neutrality
transverse axis
arm
working tr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01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冈英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12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123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0/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0/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 B60K20/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hange-speed gearing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floor moun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2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involving adjustment of a pump or motor with adjustable output or capacity
    • F16H61/437Pump capacity control by mechanical control means, e.g. by levers or ped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38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 F16H61/40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 F16H61/42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hydrostatic involving adjustment of a pump or motor with adjustable output or capacity
    • F16H61/439Control of the neutral position, e.g. by zero tilt rotation hol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1Tr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Fluid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作业车辆。在以往的作业车辆中,不能充分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有效的利用。一种作业车辆,具备:具有HST横轴(12)的HST(11);将HST踏板(60)连结于HST横轴(12)的HST联杆机构(70);固定于HST横轴(12)的HST中立复位凸轮(110);与HST中立复位凸轮(110)连动,且绕转动支点轴(121)转动的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以及对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加力,以使HST横轴(12)向中立位置复位的HST中立复位弹簧(130),HST横轴(12)以及HST中立复位臂部件转动支点轴(121)配置在HST踏板(60)的下方。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车等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作业车辆,具备:具有HST(Hydro Static Transmission)横轴的HST;将HST踏板连结于HST横轴的HST联杆机构;固定于HST横轴的HST中立复位凸轮;与HST中立复位凸轮连动并绕转动支点轴转动的HST中立复位臂部件;以及对HST中立复位臂部件加力,以使HST横轴向中立位置复位的HST中立复位弹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作业车辆中,若不进行HST踏板的踩下操作,则HST中立复位弹簧的弹簧复位力起作用,自动复原至HST横轴的中立姿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3260号公报
然而,上述的以往的作业车辆中,不能充分地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有效的利用。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研究人认为,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是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上述的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的作业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为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HST横轴的HST;
将HST踏板连结于所述HST横轴的HST联杆机构;
固定于所述HST横轴的HST中立复位凸轮;
与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连动,且绕转动支点轴转动的HST中立复位臂部件;以及
对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加力,以使所述HST横轴向中立位置复位的HST中立复位弹簧,
所述HST横轴以及所述转动支点轴配置在所述HST踏板的下方。
由此,HST横轴以及转动支点轴配置在HST踏板的下方,所以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共同支撑所述HST横轴以及所述转动支点轴的支撑部。
由此,由于具备共同支撑HST横轴以及转动支点轴的支撑部,所以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具有连接所述HST中立复位弹簧的弹簧连接臂,
所述弹簧连接臂从所述转动支点轴朝向上方延伸,
所述HST中立复位弹簧配置在驾驶部的地板的上方。
由此,由于HST中立复位弹簧配置在驾驶部的地板的上方,所以能够实现HST中立复位弹簧的容易的调整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以及第五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且与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抵接的凸轮抵接轴承,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以及所述凸轮抵接轴承配置于比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的中央侧。
由此,由于HST中立复位凸轮以及凸轮抵接轴承配置于比HST中立复位臂部件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的中央侧,所以能够实现HST中立复位凸轮以及凸轮抵接轴承的长寿命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到第九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HST联杆机构具有多个联杆臂、连结所述多个联杆臂的联杆臂销、以及防止所述联杆臂销的脱落的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配置于比所述多个联杆臂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的中央侧。
由此,由于定位插销配置于比多个联杆臂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的中央侧,所以能够实现定位插销的长寿命化。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的作业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传动箱附近的部分右视图(其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HST踏板附近的部分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HST联杆机构附近的放大部分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传动箱附近的部分右视图(其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HST中立复位机构附近的放大部分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传动箱附近的部分立体图。
图中:1—发动机罩,2—发动机,3L、3R—前轮,4L、4R—后轮,5—车体,11—HST,12—HST横轴,12a—端部,20—传动箱,21—支撑部,30—驾驶部,31—驾驶席,32—方向盘,40—地板,40a—地板加强部,40b—闸板安装孔,41—地板托架,42—缓冲件,50—刹车踏板,60—HST踏板,60a、60b—螺栓,61—踏板基部,62—踏板踩下部,63a、63b—踏板止动螺栓,70—HST联杆机构,71a、71b、71c—联杆臂,72a、72b—联杆臂销,73a、73b—定位插销,74a,74b—垫片,80—HST踏板转动轴,80a—端部,90—闸板,100—HST中立复位机构,110—HST中立复位凸轮,120—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1—转动支点轴,121a—扳手卡定部,121b—油嘴,121c—偏心支点轴,122—弹簧连接臂,123—轴承连接臂,130—HST中立复位弹簧,140—凸轮抵接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1~图3,对作为作业车辆的一例的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具体地说明。
在此,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传动箱20附近的部分右视图(其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HST踏板60附近的部分俯视图。
图2以及3中,例如为了以下的说明更容易理解而没有图示地板40等。
在车体5的前部的发动机罩1的内部设置有发动机2。
传动箱20设置在驾驶部30的地板40的下方。
发动机2的旋转动力经由HST11而传递至传动箱20的内部的变速装置。而且,由同变速装置减速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左右的前轮3L以及3R及左右的后轮4L以及4R。
在发动机2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对前轮3L以及3R进行操舵的方向盘32。
在方向盘32的后方设置有驾驶席31。
在车体5的后部利用3点联杆机构等的机构而装配有转子耕耘装置等的作业机(省略图示)。
软管罩覆盖与方向盘32连接的软管。
在操作柱罩的右侧的地板40配置有用于与作业人员的踩下操作相应地进行后轮4L以及后轮4R的制动的刹车踏板50。
在操作柱罩的右侧的地板40配置有HST踏板60。
HST踏板60是对配置在传动箱20的内部的HST11进行操作的踏板。
如在后详细叙述那样,HST11的HST耳轴开度的调节与压板式的HST踏板60的踩下操作相应地进行,实现对应前进增速、中立以及后退增速的无级变速。
当然,若不进行HST踏板60的踩下操作,则HST中立复位弹簧130的弹簧复位力作用,HST横轴12的中立姿态自动复原。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A)主要参照图2以及图3,对与HST联杆机构70以及HST中立复位机构100关联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
(A1)首先,对HST联杆机构70进行详细地说明,同时也对HST11以及HST踏板60进行详细地说明。
HST11具有HST横轴12。
如在后详细叙述那样,HST横轴12配置在HST踏板60的下方,被支撑部21支撑。
HST联杆机构70是将HST踏板60连结于HST横轴12的机构。
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HST联杆机构70附近的放大部分俯视图的图4所示,HST联杆机构70具有联杆臂71a、71b以及71c、连接联杆臂71a、71b以及71c的联杆臂销72a以及72b、以及防止联杆臂销72a以及72b的脱落的定位插销73a以及73b。
定位插销73a以及73b配置于比联杆臂71a、71b以及71c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5的中央侧。
因此,接触损伤以及泥附着等的风险因联杆臂71a、71b以及71c所带来的防护功能而被降低,所以能够实现要求精密性的定位插销73a以及73b的长寿命化。
接下来,对HST联杆机构70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联杆臂71a的一端部连接于HST横轴12的右侧的端部12a。联杆臂71a和端部12a的连接被固定地进行。
联杆臂71c的一端部连接于HST踏板转动轴80的右侧的端部80a。联杆臂71c和端部80a的连接被固定地进行。
联杆臂71b连接联杆臂71a的中央部和联杆臂71c的另一端部。联杆臂71b和联杆臂71a的连接利用联杆臂销72a以及定位插销73a而能够转动地进行,联杆臂71b和联杆臂71c的连接利用联杆臂销72b以及定位插销73b而能够转动地进行。在这种连接中,联杆臂销72a以及72b的在左右方向上车体5的外侧的端部分别焊接于联杆臂71a以及71c,在左右方向上嵌于车体5的中央侧的垫片74a以及74b分别被利用。
HST踏板转动轴80与HST踏板60的摆动相应地转动,是设置于传动箱20的左右方向的轴。
HST踏板转动轴80的右侧的端部80a和踏板基部61的连接被固定地进行。
用于进行作业人员的右脚的踩下操作的HST踏板60的踏板踩下部62连接于踏板基部61。踏板基部61和踏板踩下部62的连接利用螺栓60a以及60b而固定地进行。
其中,在踏板踩下部62设置有供螺栓60a贯通的圆孔和供螺栓60b贯通的长孔,踏板踩下部62向踏板基部61的安装角度能够调整。
能够绕HST横轴12转动的HST11的可变泵斜板(省略图示)的姿态优选在踏板踩下部62的姿态为水平姿态时,与HST耳轴开度为零的中立姿态一致。
因此,上述的结构要素的连接状态以踏板踩下部62的水平姿态和HST11的可变泵斜板的中立姿态即HST横轴12的中立姿态并存的方式被调整。
若HST踏板60的踏板操作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即向前进行,则HST横轴12的转动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进行,进行前进增速。
与上述相对照,若HST踏板60的踏板操作向与箭头B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向后进行,则HST横轴12的转动向与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进行后退增速。
于是,实现了与压板式的HST踏板60的踩下操作相应的、对应前进增速、中立以及后退增速的无级变速。
(A2)接下来,对HST中立复位机构100进行详细地说明。
HST中立复位机构100具有HST中立复位凸轮110、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HST中立复位弹簧130、以及凸轮抵接轴承140。
HST中立复位凸轮110是固定于HST横轴12的凸轮。
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与HST中立复位凸轮110连动,是绕转动支点轴121转动的部件。
油嘴121b以朝向上方开口的方式设置于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
在该结构中,作为为使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绕转动支点轴121平滑地转动而注入的润滑脂的补充更换作业的加注润滑脂较为容易。
如在后详细叙述那样,转动支点轴121配置在HST踏板60的下方,被支撑部21支撑。
而且,转动支点轴121配置在刹车踏板50的踏板臂的正后。
在该结构中,转动支点轴121配置为在避免踏板臂干涉的同时更接近刹车踏板50,所以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以及成本降低。
HST中立复位弹簧130是以HST横轴12复位至中立位置的方式对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加力的弹簧。
凸轮抵接轴承140是固定于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并与HST中立复位凸轮110抵接的轴承。
HST中立复位凸轮110以及凸轮抵接轴承140配置于比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5的中央侧。
因此,接触损伤以及泥附着等的风险因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带来的防护功能而被降低,所以能够实现要求精密性的HST中立复位凸轮110以及凸轮抵接轴承140的长寿命化。
接下来,对HST中立复位机构100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具有弹簧连接臂122以及轴承连接臂123。
弹簧连接臂122是供HST中立复位弹簧130连接的臂。
弹簧连接臂122从转动支点轴121朝向上方延伸。
HST中立复位弹簧130的前端部与安装于车体5的固定件连接,HST中立复位弹簧130的后端部与弹簧连接臂122连接。
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传动箱20附近的部分右视图(其二)即图5所示,HST中立复位弹簧130配置在驾驶部30的地板40的上方。
而且,HST中立复位弹簧130以几乎地板踏板高度设置在地板40的前侧。
因此,在地板40的上方确保充分的空闲空间,所以能够实现用于施加弹簧复位力的HST中立复位弹簧130的容易的调整操作。
HST横轴12的右侧的端部12a和HST中立复位凸轮110的连接被固定地进行。
在转动支点轴121的前侧的部分,突设有连接有HST中立复位弹簧130的弹簧连接臂122,在转动支点轴121的后侧的部分,突设有固定了与HST中立复位凸轮110抵接的凸轮抵接轴承140的轴承连接臂123。而且,弹簧连接臂122以及轴承连接臂123绕转动支点轴121联动地转动。
转动支点轴121与弹簧连接臂122以及轴承连接臂123的转动一同转动。此外,也考虑转动支点轴121不与弹簧连接臂122以及轴承连接臂123的转动一同转动的变形例。
HST中立复位机构100为了利用偏心支点轴121c来调整与HST中立复位弹簧130静止而弹簧复位力不作用的位置对应的凸轮抵接轴承140的中立位置而具有如下的功能。
若作业人员对扳手卡定部121a的调整转动操作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进行,则转动支点轴121绕偏心支点轴121c转动,凸轮抵接轴承140的移动向箭头D所示的方向进行,HST横轴12的转动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进行。
这样的调整转动操作在HST横轴12的中立姿态向后退增速侧偏移的情况下有效。
与上述相对,若作业人员对扳手卡定部121a的调整转动操作向与箭头C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则转动支点轴121绕偏心支点轴121c转动,凸轮抵接轴承140的移动向与箭头D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HST横轴12的转动向与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这样的调整转动操作在HST横轴12的中立姿态向前进增速侧偏移的情况下有效。
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HST中立复位机构100附近的放大部分右视图即图6所示,扳手被卡定的扳手卡定部121a的长度方向和朝向凸轮抵接轴承140的轴承连接臂123的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θ与上述的调整转动操作一同变化。
角度θ的基本的大小设定为90度,以便作业人员能够直观地理解凸轮抵接轴承140的基本的中立位置并进行调整转动操作。
在该结构中,用于以扳手调整凸轮抵接轴承140的左右以及上下方向的调整转动操作对于经验较少的作业人员也容易。
因为HST横轴12的中立姿态的偏移并非频繁发生,所以这样的功能通常在工厂的组装时或发货后维修保养的分解后的组装时等使用。
作业人员对扳手卡定部121a的调整转动操作结束后,优选踏板踩下部62向踏板基部61的安装角度以踏板踩下部62的水平姿态与HST横轴12的中立姿态并存的方式被调整。
(A3)如上所述,HST横轴12以及转动支点轴121配置在HST踏板60的下方。
而且,HST横轴12的高度比转动支点轴121的高度大,HST横轴12配置在转动支点轴121的斜上方。
在该结构中,例如,与HST横轴12的高度与转动支点轴121的高度相同的结构相比,必要的空间常常较小。
再有,HST中立复位凸轮110以从转动支点轴121离开的方式,在HST横轴12的斜下方倾斜地配置。
在该结构中,产生用于使HST横轴12和转动支点轴121更接近地配置的剩余空间,例如,与HST中立复位凸轮110在HST横轴12的正下笔直地配置的结构相比,必要的空间常常较小。
因此,与HST联杆机构70以及HST中立复位机构100关联的联杆缩小化伴随结构的紧凑化,所以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以及成本降低。
(A4)如上所述,支撑部21将HST横轴12以及转动支点轴121共同支撑。
而且,支撑部21作为板状的安装金属部件,连接于传动箱20的右外壁。
在该结构中,例如,与HST横轴12被专用的金属部件支撑、转动支点轴121被传动箱20支撑的结构相比,必要的空间常常较小,必要的部件数量也常常较小。
因此,与HST联杆机构70以及HST中立复位机构100关联的支撑部共通化伴随结构的紧凑化,所以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以及成本降低。
(B)主要参照图5以及图7,对与地板40关联的结构以及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
其中,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牵引车的传动箱20附近的部分立体图。
地板加强部40a作为板状的部件,经由缓冲件42而连接于安装在传动箱20的地板托架41。
踏板止动螺栓63a以及63b突设在地板40的上表面。
即使较强地进行与前进增速对应的HST踏板60的踩下操作,HST踏板60的下表面也会抵接于踏板止动螺栓63a的头部,所以HST踏板60不会与地板40的上表面碰撞。
即使较强地进行与后退增速对应的HST踏板60的踩下操作,HST踏板60的下表面也会抵接于踏板止动螺栓63b的头部,所以HST踏板60不会与地板40的上表面碰撞。
踏板止动螺栓63b的安装螺母靠近地板加强部40a地设置。
在该结构中,踏板止动螺栓63b的止动强度提高。
而且,闸板90的前侧的一端部连接于HST横轴12的右侧的端部12a,中央部连接于与联杆臂71b连接的联杆臂71a的另一端部。闸板90和联杆臂71a的连接利用销而能够转动地进行。
在该结构中,闸板90的前侧与HST联杆机构70的联杆臂71a连接,专用安装部件因为对与HST中立复位凸轮110关联的焊接部件的部件汇集共用化而不被使用,必要的部件数量较少,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进一步有效的利用以及成本降低。
再有,闸板90的后侧利用在地板托架41穿孔的闸板安装孔40b而连接于地板托架41。闸板90和地板托架41的连接利用螺栓而固定地进行。
在该结构中,闸板90的后侧连接于地板托架41,不使用专用安装部件,所以必要的部件数量减少,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更有效的利用以及成本降低。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辆能够实现车辆内部空间进一步有效的利用,对利用于牵引车等的作业车辆的目的有用。

Claims (9)

1.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HST横轴(12)的HST(11);
将HST踏板(60)连结于所述HST横轴(12)的HST联杆机构(70);
固定于所述HST横轴(12)的HST中立复位凸轮(110);
与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110)连动,且绕转动支点轴(121)转动的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以及
对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加力,以使所述HST横轴(12)向中立位置复位的HST中立复位弹簧(130),
所述HST横轴(12)以及所述转动支点轴(121)配置在所述HST踏板(60)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撑所述HST横轴(12)以及所述转动支点轴(121)的支撑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具有连接所述HST中立复位弹簧(130)的弹簧连接臂(122),
所述弹簧连接臂(122)从所述转动支点轴(121)朝向上方延伸,
所述HST中立复位弹簧(130)配置在驾驶部(30)的地板(4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于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且与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110)抵接的凸轮抵接轴承(140),
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110)以及所述凸轮抵接轴承(140),配置于比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5)的中央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于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且与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110)抵接的凸轮抵接轴承(140),
所述HST中立复位凸轮(110)以及所述凸轮抵接轴承(140),配置于比所述HST中立复位臂部件(120)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5)的中央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HST联杆机构(70)具有多个联杆臂(71a、71b、71c)、连接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的联杆臂销(72a、72b)、以及防止所述联杆臂销(72a、72b)的脱落的定位插销(73a、73b),
所述定位插销(73a、73b)配置于比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5)的中央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HST联杆机构(70)具有多个联杆臂(71a、71b、71c)、连接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的联杆臂销(72a、72b)、以及防止所述联杆臂销(72a、72b)的脱落的定位插销(73a、73b),
所述定位插销(73a、73b)配置于比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在左右方向上靠车体(5)的中央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HST联杆机构(70)具有多个联杆臂(71a、71b、71c)、连接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的联杆臂销(72a、72b)、以及防止所述联杆臂销(72a、72b)的脱落的定位插销(73a、73b),
所述定位插销(73a、73b)配置于比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在左右方向上靠所述车体(5)的中央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HST联杆机构(70)具有多个联杆臂(71a、71b、71c)、连接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的联杆臂销(72a、72b)、以及防止所述联杆臂销(72a、72b)的脱落的定位插销(73a、73b),
所述定位插销(73a、73b)配置于比多个所述联杆臂(71a、71b、71c)在左右方向上靠所述车体(5)的中央侧。
CN201620960137.6U 2015-08-27 2016-08-26 作业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23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8012A JP2017043248A (ja) 2015-08-27 2015-08-27 作業車両
JP2015-168012 2015-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12344U true CN206012344U (zh) 2017-03-15

Family

ID=5679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013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12344U (zh) 2015-08-27 2016-08-26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35525B1 (zh)
JP (1) JP2017043248A (zh)
CN (1) CN20601234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2157A (zh) 2017-03-07 2022-05-13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挖土机及施工机械的作业支援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39B2 (ja) * 1986-11-29 1994-02-09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シフトレバ装置
JP4423062B2 (ja) 2004-02-18 2010-03-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の変速操作構造
US7458438B2 (en) * 2004-10-15 2008-12-02 Kubota Corporation Working vehicle with a speed maintaining apparatus
JP5261446B2 (ja) * 2010-07-28 2013-08-14 株式会社クボタ 静油圧式無段変速装置の中立付勢装置
JP5959461B2 (ja) * 2013-03-25 2016-08-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車速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35525A1 (en) 2017-03-01
EP3135525B1 (en) 2019-08-14
JP2017043248A (ja)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3398B2 (ja) ホイールベース可変式車輌
US7562515B2 (en) Lower limit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riding type mower
JP6754630B2 (ja) 車軸装置
US20210023899A1 (en) Wheel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180319436A1 (en) Automatic tilting vehicle
JP2013538750A (ja) トラクターの操向装置
DE69912166T2 (d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Fahrzeug
US11364761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CN206012344U (zh) 作业车辆
CN111032374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轮悬架
JP4624151B2 (ja) 自動車の操舵装置
WO2020145166A1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JP6903311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2006256437A (ja) 軌道走行可能な作業車両のガイド輪昇降機構
CN102216640B (zh) 单元制动器
JP6564782B2 (ja) 改善した連結器を有する連結可能な自動車
JP3956042B2 (ja) 産業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及び産業車両
JP5052972B2 (ja) 電気自動車の懸架装置
JP4407721B2 (ja) 産業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5163895B2 (ja) 走行車両
JP2012116290A (ja) 作業車両の駐車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EP2138377B1 (en) Steering system particularly for industrial vehicles with several steering axles
KR20070017687A (ko) 액티브 지오메트리 콘트롤 서스펜션 시스템
JP3719529B2 (ja) クローラ式走行装置
JP3675271B2 (ja) 産業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及びリーチ型フォークリフ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