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7336U - 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7336U
CN205997336U CN201621030088.2U CN201621030088U CN205997336U CN 205997336 U CN205997336 U CN 205997336U CN 201621030088 U CN201621030088 U CN 201621030088U CN 205997336 U CN205997336 U CN 205997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wer template
mould
gas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00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 M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00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7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7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7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板;所述上模组件具有自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成型结构和环设在所述成型结构四周的余料切除机构;所述下模板上自其上表面向远离上模组件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以及所述下模板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供气通道;所述模具合模后,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与所述下模板贴合,使得所述成型结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面及余料切除结构围合成一密封空腔。由于在合模时余料切除结构会切除废料,使得加工好的产品没有废料,省掉了进行后期切除废料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Description

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吹塑方型产品的模具。
背景技术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灯具通常包括光源、扩散器、透光镜和用于保护光源的面罩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目前面罩已经不再简单地是灯具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环境装饰的一个重要部分。按照形状分类,面罩可简单分为方形面罩和圆形面罩。其中,面罩通常是采用热压模具或吹塑成型模具以整体一次成型的。
热压模具在加工面罩时,其在保证面罩的直边棱角的同时极易压坏损坏其表面纹理,经常需要对模具表面进行再晒纹处理,从而导致制造成本比较高。
为节约制造成本,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吹塑成型模具来加工面罩。吹塑成型模具的造价较低,适应性较强,可成型性能好、可成型具有复杂起伏曲线的制品;然而,用于加工面罩的吹塑成型模具在借助于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坯吹胀形成面罩过程中,不能切除掉废料(即多余的面罩料坯),造成加工好的面罩具有废料;后续不得不人工切除面罩的废料,这样不仅增大了劳动力成本,也延长了生产周期,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至少包括:至少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板;所述上模组件具有自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成型结构和环设在所述成型结构四周的余料切除机构;所述下模板自其上表面向远离上模组件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以及所述下模板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供气通道;所述模具合模后,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与所述下模板贴合,使得所述成型结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面及余料切除结构围合成一密封空腔。
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上模固定板、上模板和框型安装架,所述框型安装架嵌合在所述上模板下端,所述成型结构设在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且位于所述框型安装架内,所述余料切除结构环设在所述框型安装架下表面且靠近所述成型结构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为刀刃。
优选地,所述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述供气通道的进口位于所述下模板侧壁面。
优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组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转气板,所述转气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自第一凹槽的底面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转气板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转气板覆盖所述供气通道的出口。
优选地,所述转气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供气通道的出口连通的容气槽,所述转气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且分别与所述容气槽及第一凹槽连通的若干分气通孔。
优选地,所述转气板的下表面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容气槽及第一凹槽连通的若干分气通槽。
优选地,所述若干分气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转气板呈圆形状,所述分气通槽沿径向延伸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布。
优选地,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块,所述下模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若干定位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上模组件具有自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成型结构和环设在所述成型结构四周的余料切除机构,合模时,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与所述下模板贴合时,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会切除废料,由于余料切除结构已切除了废料,使得加工好的产品没有废料,省掉了后期切除废料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生产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通过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制造的面罩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模具处于开模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立体图,其中模具处于合模状态。
图4为图2所示模具的上模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的爆炸图。
图7为沿图3中A-A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内的转气板的立体图。
图10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显示了一种面罩200,该面罩呈方形状。该面罩200应用于照明装置(如吸顶灯)上,主要起保护光源、均匀透光、环境装饰的作用。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100,该模具100能够用于加工制造面罩200。模具100至少包括:上模组件1和与上模组件1配合的下模板2。所述上模组件1安装在吹塑机的上模架(图中未示出)上,下模板2安装在吹塑机的下模架(图中未示出)上;其中上模架和下模架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所述上模组件1的下表面具有成型结构11和环设在所述成型结构11四周的余料切除结构12;优选地,所述余料切除结构12为刀刃。所述成型结构11的构型与面罩200构型一致。所述上模组件1连接有为上模组件1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未图示),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所述上模组件1能够做上下往复移动,即向靠近下模板2方向和远离下模板2方向移动,这里的驱动装置可以是液压油缸、气缸或电机等装置。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所述下模板2自其上表面向远离上模组件1方向开设有设有供放置面罩料坯的第一凹槽21,以及下模板2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1连通的供气通道22。所述第一凹槽21通过开设在所述下模板2中的供气通道22连接有供气装置(未图示)。当所述供气装置向供气通道22输入气体时,气体经供气通道22会进入所述第一凹槽21。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上模组件1与下模板2接触时,具体地,所述余料切除结构12与所述下模板2贴合时,所述成型结构11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壁及余料切除结构12围合成一密封空腔4,该密封空腔4与供气通道22连通,通过所述供气通道22能够向所述密封空腔4内输入气体,以快速增大密封空腔4内气压。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1具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上模固定板13、上模板14和框型安装架15。所述框型安装架15嵌合在所述上模板14下端;具体地,所述上模板14自其下表面向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141,所述框型安装架15收容在所述容纳槽141中。进一步的,如图4、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成型结构11设在所述上模板14下表面,且所述成型结构11位于所述框型安装架15内。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1上的余料切除结构12环设在所述框型安装架15下表面,且所述余料切除结构12靠近所述成型结构11的边缘。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气通道22的出口22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的底面上。优选地,所述供气通道22的进口221位于所述下模板2侧壁面上。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所述上模板14的下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定位块32。具体地,所述上模板14的下表面边缘处开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定位块32镶嵌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下模板2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32相配合的定位槽31。或者,所述下模板2上表面边缘处设有若干定位块32。具体地,所述下模板2上表面边缘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定位块32镶嵌在所述安装槽中,在上模板14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定位块32相配合的定位槽31。参考图7,通过所述定位块32与定位槽31相配合,能够提高上模组件1与下模板2的合模精度。
合模前,所述上模组件1位于下模板2上方,通过机械手或作业人员将面罩料坯放置在第一凹槽21内。
合模时,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所述上模组件1向靠近下模板2方向移动,直至定位块32与定位槽31相配合,以及所述余料切除结构12与所述下模板2接触,此时所述余料切除结构12会切除废料。同时,所述成型结构11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壁面及余料切除结构12围合成一密封空腔4。通过所述供气通道22向密封空腔4输入气体,气体能够把面罩料坯吹至成型结构11的外表面,在密封空腔4内气体压力作用下,面罩料坯最终成型为面罩200。由于余料切除结构12已切除了废料,使得加工好的面罩200没有废料,省掉了后期切除废料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开模时,在所述驱动装置作用下,所述上模组件1向远离下模板2方向移动,直至回到原来位置。通过机械手或作业人员可取走已加工完成的面罩20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图5至图8所示,所述模具100还包括组装于下模板2的第一凹槽21内的转气板5。具体地,所述下模板2还设有自第一凹槽21底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凹槽211,所述第二凹槽211呈台阶状。所述转气板5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211并覆盖所述供气通道22的出口222,所述转气板5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二凹槽211。通过所述转气板5,所述供气通道22的出口222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凹槽21连通。
如图5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气板5大致呈圆形状,转气板5的下表面,即朝向所述供气通道22的出口222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容气槽51。另外,所述转气板5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表面且与所述容气槽51连通的若干分气通孔52。所述转气板5的下表面上还设有与容气槽51连通的若干分气通槽53。所述转气板5下表面上的分气通槽53端口与第二凹槽211连通。如图7和图8所示,气体从所述供气通道22的出口222出来进入容气槽51,然后从分气通槽53和分气通孔52进入第一凹槽21,气体再经第一凹槽21进入密封空腔4内,以快速增大密封空腔4内气压。
优选地,如图9所示,所述若干分气通孔52布置在所述出口222的周围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分气通槽53沿径向延伸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布。
如7至图10所示,在所述成型结构11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壁及余料切除结构12围合成一密封空腔4,以及通过所述供气通道22输入气体时,气体从所述供气通道22的出口222出来进入容气槽51,然后从分气通槽53和分气通孔52进入第一凹槽21。可见,气体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第一凹槽21内,进而气体经第一凹槽21可以从各个方向给所述密封空腔4内输入气体,使得所述密封空腔4内各个位置的气压迅速保持一致。这样在气体将面罩料坯吹至成型结构的外表面过程中,能够确保面罩料坯各个位置受力相同,以及在密封空腔4内气体压力作用下使面罩料坯最终成型为面罩过程中,确保面罩料坯各个位置受力相同,进而提高了面罩200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模具100,在合模时余料切除结构12会切除废料,使得加工好的面罩没有废料,省掉了进行后期切除废料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模具,至少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具有自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成型结构和环设在所述成型结构四周的余料切除机构;所述下模板上自其上表面向远离上模组件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以及所述下模板中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供气通道;所述模具合模后,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与所述下模板贴合,使得所述成型结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内壁面及余料切除结构围合成一密封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上模固定板、上模板和框型安装架,所述框型安装架嵌合在所述上模板下端,所述成型结构设在所述上模板下表面且位于所述框型安装架内,所述余料切除结构环设在所述框型安装架下表面且靠近所述成型结构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料切除结构为刀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述供气通道的进口位于所述下模板侧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组装于所述下模板上的转气板,所述转气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自第一凹槽的底面向内凹陷的第二凹槽,所述转气板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转气板覆盖所述供气通道的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气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供气通道的出口连通的容气槽,所述转气板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且分别与所述容气槽及第一凹槽连通的若干分气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气板的下表面还设有分别与所述容气槽及第一凹槽连通的若干分气通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分气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气板呈圆形状,所述分气通槽沿径向延伸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块,所述下模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若干定位槽。
CN201621030088.2U 2016-08-31 2016-08-31 模具 Active CN205997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0088.2U CN205997336U (zh) 2016-08-31 2016-08-31 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0088.2U CN205997336U (zh) 2016-08-31 2016-08-31 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7336U true CN205997336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3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0088.2U Active CN205997336U (zh) 2016-08-31 2016-08-31 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73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9492A (zh) * 2017-05-18 2017-08-18 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平面自位微调结构
CN107083725A (zh) * 2017-05-18 2017-08-22 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阻热可自位微调的纸模成型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9492A (zh) * 2017-05-18 2017-08-18 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纸模成型设备模具的平面自位微调结构
CN107083725A (zh) * 2017-05-18 2017-08-22 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阻热可自位微调的纸模成型设备
CN107083725B (zh) * 2017-05-18 2019-08-13 金华市高原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阻热可自位微调的纸模成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7336U (zh) 模具
ATE482074T1 (de) Formverfahren
CN204820220U (zh) 一种注塑件浇口切断及贴膜设备
ATE409575T1 (de) Formwerkzeug für behälterblasformmaschine mit einem genuteten formwerkzeugboden
CA2505291A1 (en) Blow molding trimming
CN204385045U (zh) 一种玻璃制品的吹泡机
CN206154705U (zh) 模具
CA2593735A1 (en) Glassware molds with cool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cooling the glassware mold
CN203031939U (zh) 汽车灯罩吹塑成型模具
CN205929241U (zh) 一种全外观无顶针痕的含内置配件的产品的模具
CN110900903A (zh) 一种能够减少碳纤维箱体成型时开口处的毛刺的成型模具
CN205310785U (zh) 一种3d吸塑模具
CN106239873A (zh) 模具
CN205889749U (zh) 一种鞋底自动成型装置
CN202683844U (zh) 一种铁制包装盒端盖卷边卷制成型机
CN113771338A (zh) 一种数字环保亚克力灯罩成型设备
CN206999505U (zh) 一种鞋垫模具
CN207394738U (zh) 灯罩以及制备所述灯罩的模具
CN206840679U (zh) 一种载带成型模具
CN206242382U (zh) 牙刷双色成型装置
CN207028041U (zh) 化妆盒与镜片一体成型模
CN207058726U (zh) 一种手套成型去边机构
CN213035156U (zh) 一种高分子模具制造用冷却装置
CN220497742U (zh) 一种手电筒反光罩毛料的分料装置
CN207014663U (zh) 化妆盒与镜片一体成型用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211 R & D building, A District, OPPLE Industrial Park, FENHU Development Zone,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Suzhou Cheng M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FENHU Development Zone of Wujiang District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211 Fen Yang Road East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PPLE Precision Mould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