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87194U -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87194U
CN205787194U CN201620478122.6U CN201620478122U CN205787194U CN 205787194 U CN205787194 U CN 205787194U CN 201620478122 U CN201620478122 U CN 201620478122U CN 205787194 U CN205787194 U CN 205787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ay
near infrared
absorption
film structure
absorption 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781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新淼
吕中汉
颜良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87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87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02Details
    • G01J1/04Optical or mechanical part supplementary adjustable parts
    • G01J1/0488Optical or mechanical part supplementary adjustable parts with spectral filter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6Glass fil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3/00Spectrometry; Spectrophotometry; Monochromators; Measuring colours
    • G01J3/12Generating the spectrum; Monochromators
    • G01J2003/1226Interference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一种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该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包括: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有机涂层,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一表面上,以吸收红外线;第一多层膜结构,形成于该有机涂层上,以令该有机涂层置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之间;以及第二多层膜结构,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二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可使入射光在0度至30度之间的T50与T20波长偏差降低至小于5nm以下,有效改善色差问题,更能解决因反射造成红外光鬼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的影像传感器。

Description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组件,特别是一种可应用于影像传感器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背景技术
一般人眼可感受的可见光波长范围约在400至700nm之间。不可见光包含波长介于700至1200nm间的红外线,以及波长在10至400nm间的紫外线。红外线对人类的视觉颜色不产生影响,但对于摄影装置如摄影机、照相机或手机相机而言则非如此。一般摄影镜头是在一镜头座内部设置多个光学镜片、滤光片及影像感测组件,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或互补式金属氧化半导体(CMOS),影像感测组件敏感度高,对光波的感应范围为波长400nm至1200nm,可捕捉到不可见光中的红外线。为避免红外线影响画面的呈现,则须在影像感测组件前加装滤光片或滤镜以阻隔红外线进入影像感测组件,以修正影像的色偏现象。目前现有技术滤光片包括反射式滤光片及吸收式滤光片。
如图2A所示,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2,包括透明介质20,例如玻璃、压克力(PMMA)及石英,以及形成于该透明介质20相对两表面上的第一镀膜22及第二镀膜24。由于一般玻璃对入射光的透过率(T%)高达90%以上。因此,镀膜用以反射波长为700至1200nm的红外线。然而,随着数码影像产品越来越轻、薄、短、小,影像感测组件或光学系统接收的光源入射角则会因此放大,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的50%透过率(中心波长,或称T50波长)将产生大的偏移量,超出影像感测组件的白平衡极限,以致发生色偏问题,无法应用于500万像素以上的镜头。
具体而言,该反射式滤光片应用于影像传感器时,因入射角较小的光(如入射角为0度)会入射到影像感测组件的中央部分,入射角较大的光(如入射角为30度)会入射到影像感测组件的周围部分。因此,影像感测组件其受光面位置的不同,入射光的分光透过率曲线特性也会跟着改变,使得在图像中央部分与周围部分产生色调不同的现象,即色偏的问题。如图2B所示,一般反射式滤光片上的镀膜的T50波长为650nm(入射角0度),在入射角0度至30度时会有向短波长偏移30nm的偏差值。由于在红光范围的色偏已相当严重,倘若镀膜的T50波长又往长波长移动,还将使得红外光波段的鬼影无法消除。
举例而言,如图2C所示,当入射光L经该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2之后,因为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2无法将全部的红外线反射,部分红外线T仍会穿过该滤光片2,使得影像感测组件200感测到红外线,且该红外线T在该滤光片2和影像感测组件200之间反复地反射,形成的影像将产生炫光及鬼影。因此,反射式滤光片镀膜的T50波长无法往长波长移动,却又造成红光波的色偏问题。
为改善反射式滤光片的缺点,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则改采用蓝玻璃作为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如TW 200920709及TW 201200485所揭露,蓝玻璃本身材质具有对红光波长吸收、透过率较低的特性。如图3A所示,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包括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30及形成于相对两表面上的第一镀膜32及相对应的第二镀膜34。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在不同角度(0度及30度)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如图3B所示,该裸片(即蓝玻璃本身)的T50波长为643nm,其镀膜的T50波长为690nm(入射角0度),在入射角0度至30度时的色偏减少为6至10nm。然而,此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的20%透过率(T20波长)在650至700nm范围的色偏仍未有效改善。因此,亦无法使镀膜的T50波长往长波长移动至最佳波长范围。
因此,如何避免影像感测组件成像时产生鬼影及多角度色偏等问题,以令镀膜的T50波长往长波长移动,在0度及30度位移时不影响到滤光片在光谱上可见光透过率的整体面积,而得到色彩更饱和的影像,实为当前要解决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包括:
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有机涂层,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一表面上,以吸收红外线;
第一多层膜结构,形成于该有机涂层上,以令该有机涂层位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之间;以及
第二多层膜结构,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二表面上。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为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包含P2O5及CuO。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是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包含P2O5、CuO及选自AlF3、NaF、MgF2、CaF2、SrF2及BaF2所组成组的至少一种氟化物。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具有0.15至1.5mm的厚度。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有机涂层的中心波长T50介于630至680nm,波长范围700至725nm的平均透过率Tavg小于8%。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有机涂层包含有机色素及聚合物。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有机涂层的厚度为0.1至10μm。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有机色素是选自偶氮化合物、二亚铵化合物、二硫酚金属络合物、酞菁类化合物、方酸菁类化合物及花菁类化合物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聚合物是选自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环烯烃及聚乙烯缩丁醛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为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且该第二多层膜结构为抗反射多层膜。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为抗反射多层膜,且该第二多层膜结构为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第二多层膜结构各自包含4至50层膜。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形成各该层的膜的材质为选自TiO2、SiO2、Y2O3、MgF2、A12O3、Bi2O3、Gd2O3、LaF3、Nb2O5、AlF3、PbTe、Sb2O3、SiO、SiN、Ta2Os、ZnS、ZnSe、ZrO2及Na3AlF6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第二多层膜结构的各该层的膜的材质分别由TiO2及SiO2交错层压而成。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的中心波长位于700至730nm间。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二多层膜结构的中心波长位于700至730nm间。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该第二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
上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该第二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影像传感器,其中,包括:
镜头模块,包括透镜及设于该透镜的光穿透路径上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以及
影像感测组件,设于该镜头模块的一侧,以令该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位于该透镜和影像感测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在镀膜结构与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之间形成有机涂层,以有效降低波长为680至730nm的光透过率,且搭配镀膜结构以减少色偏,还可解决产生鬼影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显示各种滤光介质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
图1C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在不同角度(0度及30度),其中,镀膜0度中心波长为710nm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
图1D显示本实用新型影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显示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显示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在镀膜后的不同角度(0度及30度),其中,镀膜0度中心波长为650nm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
图2C显示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应用于影像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3A显示现有技术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的示意图;
图3B显示现有技术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在镀膜后的不同角度(0度及30度),其中,镀膜0度中心波长为690nm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以及
图3C显示现有技术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在镀膜后的不同角度(0度及30度),其中,镀膜0度中心波长于710nm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
其中,附图标记
1、3、412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10、30 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
10a 第一表面
10b 第二表面
12 有机涂层
14 第一多层膜结构
16 第二多层膜结构
2 反射式红外线滤光片
20 透明介质
22、32 第一镀膜
24、34 第二镀膜
200、42 影像感测组件
4 影像传感器
40 基板
41 镜头模块
410 内壳体
411 透镜
43 外壳体
L 入射光
T 红外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该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第一”、“第二”、“上”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阅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式,如图1A所示,一种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1,包括: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0a及第二表面10b;有机涂层12,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的第一表面10a上,以吸收红外线;第一多层膜结构14,形成于该有机涂层12上,以令该有机涂层12位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14及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之间;以及第二多层膜结构16,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的第二表面10b上。
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一实施形式中,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材质为玻璃,具体而言,该玻璃为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或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主要包含P2O5,其余成分举例而言,如:Al2O3、CuO、SiO2、MgO、CaO、K2O、BaO、Li2O、Nb2O5、ZnO。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主要包含40至75%的P2O5、10至28%的Al2O3以及3至8.5%的CuO。
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则还包括金属氟化物,如:AlF3、NaF、MgF2、CaF2、SrF2及BaF2。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包含P2O5、CuO及选自AlF3、NaF、MgF2、CaF2、SrF2及BaF2所组成组的至少一种氟化物。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视需要经过切割、研磨、抛光、冷加工等加工程序。此外,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通常具有0.15至1.5mm的厚度。
于本实用新型中,该有机涂层藉由将含有红外线吸收特性的有机色素的聚合物成膜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的第一表面10a上。操作时,该聚合物可藉由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以调配成涂覆液,并于其中添加有机色素,再于该涂覆液直接涂覆于基材上后,予以干燥而形成有机涂层。涂覆方法例如旋转涂布法、凹槽辊涂覆法、喷雾涂覆法、帘幕涂覆法、气刀涂覆法、刮刀涂覆法、可逆辊涂覆法等现有技术涂覆方法。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利用旋转涂布法形成该有机涂层。此外,较佳地,该有机涂层的厚度为0.1至10μm,更佳地,该有机涂层的厚度为2μm。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有机涂层含有有机色素及聚合物,其中,所述有机色素选自偶氮化合物、二亚铵化合物、二硫酚金属络合物、酞菁类化合物、方酸菁类化合物及花菁类化合物所组成组的至少一者,此外,借由选择不同有机色素可吸收不同波长范围的光辐射。该有机涂层的聚合物必须能保持被溶解或分散的有机色素,同时也必须是透明电介质,该聚合物的材料可选自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环烯烃、聚氨酯、聚醚及聚乙烯缩丁醛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此外,较佳选用可交联的聚合物,例如改质原先无法交联的聚合物,使该聚合物具有可交联的官能基,而形成可交联的聚合物。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有机涂层还包含固化剂,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例如以该有机涂层的固含量计,固化剂的含量为0.1wt%。
在涂覆液包含的有机溶剂选择上,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是可使上述有机色素及上述聚合物均匀溶解或分散者即可,适用的溶剂举例而言,包括醇类,如异丙醇;酮类,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及二丙酮醇等;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甲氧基乙酯、丙烯酸乙酯及丙烯酸丁酯;氟化醇类,如2,2,3,3-四氟丙醇;烃类,如己烷、苯、甲苯及二甲苯;氯化烃类,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及氯仿。该等有机溶剂可单独或混合使用。
为使有机色素及上述聚合物均匀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可采用在加温下搅拌、分散、粉碎等的方法。
涂覆涂覆液后,进行固化,固化方法可采用借由紫外光固化或热风固化、加热器固化及烘烤等现有技术固化方法。固化温度可视不同溶剂而调整。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建议以100至140℃(±2℃)为较佳,固化温度以良好精度进行温度控制于±2℃的范围内较佳,固化时间可视涂覆液的溶剂或其涂覆量而予以调整,较佳为30分钟。
于本实用新型中,还包含第一多层膜结构14及第二多层膜结构16,该第一多层膜结构14形成于该有机涂层12上,以令该有机涂层12置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14及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之间;第二多层膜结构16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10的第二表面10b上。
所述多层膜结构可以是红外线反射多层膜、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抗反射多层膜。制作上,可借由设计不同折射率、不同层数和厚度调整其分光透过率特性等光学特性,举例而言,利用高折射率及低折射率的材料交互层压,就一多层膜结构而言,所述层压层数通常为4至50层,即该第一多层膜结构14或第二多层膜结构16各自包含10至30层膜,就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而言,该层压厚度为0.2至5μm,抗反射多层膜而言,该层压厚度为0.2至5μm;通常,所述第一多层膜结构14及第二多层膜结构16具有之一较厚、之一较薄的厚度,薄层较佳为抗反射多层膜。因此,第一多层膜结构14的厚度可大于或小于第二多层膜结构16的厚度,其厚度可根据所形成的性质,例如红外线反射多层膜、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抗反射多层膜而定。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多层膜结构的实施方式是以气相制膜法形成于有机涂层上及/或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二表面上,该气相制膜法可利用各种现有技术镀膜方式,举例而言,如溅镀、离子化蒸镀、电子束蒸镀及化学蒸镀等各种真空镀膜方法的之一或其方法组合,较佳以电子枪蒸镀搭配离子源辅助镀膜方式成膜。
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形成各该层的膜的材质是选自TiO2、SiO2、Y2O3、MgF2、A12O3、Nb2O5、AlF3、Bi2O3、Gd2O3、LaF3、PbTe、Sb2O3、SiO、SiN、Ta2Os、ZnS、ZnSe、ZrO2及Na3AlF6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于一具体实施例中,使用TiO2和SiO2交错层压而成。根据前述的说明,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多层膜结构14是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且该第二多层膜结构16是抗反射多层膜。或者,该第一多层膜结构14是抗反射多层膜,且该第二多层膜结构16是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
除上述层外,亦可更进一步形成防湿层、抗静电层、电磁波薄片层、选择吸收过滤层、底涂层或保护层及其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形式通过以下的步骤所制备。首先,将T50介于630至680nm,波长范围700至725nm的平均通过率(Tavg)小于8%的有机涂层材料,借由旋涂法将该材料均匀地涂覆在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上,再以140℃(±2℃)加热固化该有机涂层材料30分钟,以形成厚度为2μm的有机涂层。接着,利用电子枪蒸镀搭配离子源辅助镀膜方式形成第一多层膜结构于有机涂层上,以及形成第二多层膜结构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多层膜结构是利用TiO2及SiO2以10至200nm的厚度交替蒸镀以得到总层数24层,总厚度为2600nm的第一多层膜,所述第二多层膜结构是利用TiO2及SiO2以10至200nm的厚度交替蒸镀以得到总层数18层,总厚度为2300nm的第二多层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形式中,亦可如上述方法先形成第二多层膜结构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二表面,再将有机涂层材料借由旋涂法涂覆在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一表面上,以140℃(±2℃)加热烘干该有机涂层材料30分钟,以形成有机涂层。最后,利用蒸镀法形成第一多层膜结构于有机涂层上。
参照图1B,显示各种滤光介质的分光通过率(T%)曲线,该曲线借由Hitachi-U4100可变角度分光仪检测。现有技术透明介质具有90%以上的全波长通过率,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在650至1200nm仍具有40%的通过率,有机涂层在700nm时具有8%以下的通过率,但不吸收波长在850至1200nm的光。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搭配有机涂层,可有效将波长700nm的通过率降低,且吸收700至1200nm的红外光。
下表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C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图2B反射式滤光片、图3B镀膜中心波长为690nm的现有技术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及图3C镀膜中心波长为710nm的现有技术吸收式红外线滤光片在不同角度(0度及30度)的T50、T20波长及通过率的数据比较:
图1C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的分光透过率(T%)曲线,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可将700至725nm之间的平均透过率降低至1%,更有效将波长700nm的透过率差距降低至3%以下。此外,可调整镀膜中心波长于波长范围700至730nm,例如图1C显示镀膜中心波长于710nm。并利用有机涂层的设置可有效减少0度至30度波长偏差问题,让T50与T20的0度至30度偏差值小于5nm,成功改善多角度色偏问题,还借由红外线吸收式滤光玻璃能解决因反射造成红外光鬼影的问题。
此外,虽然图3C在波长范围600至700nm的色差表现上优于调整镀膜中心波长于690nm的图3B,但相较于本实用新型,其在700至725nm的平均透过率明显增高至10.12,即造成近红外线的穿透、红外光鬼影的情况。
另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在700至725nm的平均透过率低,可有效改善红外光鬼影的情况,且在0度与30度角的600至700nm的平均透过率差距较小,显示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滤光片具有较低的色差,克服多角度色差的问题。
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影像传感器,如图1D所示,该影像传感器4包括基板40、镜头模块41、影像感测组件42及外壳体43。
该镜头模块41包括内壳体410及组设于该内壳体410中的透镜411及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412,其中,该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412设于该透镜411的光穿透路径上。该影像感测组件42,设于该镜头模块41的一侧,例如以打线方式结合并电性连接于该基板40上,以令该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位于该透镜和影像感测组件之间。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
有机涂层,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一表面上,以吸收红外线;
第一多层膜结构,形成于该有机涂层上,以令该有机涂层位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之间;以及
第二多层膜结构,形成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的第二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为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包含P2O5及CuO。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是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氟磷酸盐系红外线滤光玻璃包含P2O5、CuO及选自AlF3、NaF、MgF2、CaF2、SrF2及BaF2所组成组的至少一种氟化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式红外线滤光介质具有0.15至1.5mm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涂层的中心波长T50介于630至680nm,波长范围700至725nm的平均透过率Tavg小于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涂层包含有机色素及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涂层的厚度为0.1至10μ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有机色素是选自偶氮化合物、二亚铵化合物、二硫酚金属络合物、酞菁类化合物、方酸菁类化合物及花菁类化合物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聚合物是选自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环烯烃及聚乙烯缩丁醛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为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且该第二多层膜结构为抗反射多层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为抗反射多层膜,且该第二多层膜结构为红外线反射多层膜或紫外线-红外线反射多层膜。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第二多层膜结构各自包含4至50层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形成各该层的膜的材质为选自TiO2、SiO2、Y2O3、MgF2、A12O3、Bi2O3、Gd2O3、LaF3、Nb2O5、AlF3、PbTe、Sb2O3、SiO、SiN、Ta2Os、ZnS、ZnSe、ZrO2及Na3AlF6所组成组的至少之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及第二多层膜结构的各该层的膜的材质分别由TiO2及SiO2交错层压而成。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的中心波长位于700至730nm间。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多层膜结构的中心波长位于700至730nm间。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该第二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该第二多层膜结构的厚度为0.2至5μm。
21.一种影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模块,包括透镜及设于该透镜的光穿透路径上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以及
影像感测组件,设于该镜头模块的一侧,以令该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位于该透镜和影像感测组件之间。
CN201620478122.6U 2016-05-04 2016-05-23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 Active CN2057871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6355 2016-05-04
TW105206355U TWM525451U (zh) 2016-05-04 2016-05-04 吸收式近紅外線濾光片及影像感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87194U true CN205787194U (zh) 2016-12-07

Family

ID=56959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78122.6U Active CN205787194U (zh) 2016-05-04 2016-05-23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4827B2 (zh)
JP (1) JP3206578U (zh)
KR (1) KR101876229B1 (zh)
CN (1) CN205787194U (zh)
TW (1) TWM525451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4597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吸收结构的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108663736A (zh) * 2017-03-27 2018-10-16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滤光片
CN108693683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吸收镜头结构的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108696672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吸收结构的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109932772A (zh) * 2017-12-19 2019-06-25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CN110806612A (zh) * 2018-08-06 2020-02-1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滤光片及具有其的影像传感器
CN111045126A (zh) * 2019-12-31 2020-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玻璃滤光片及制备方法、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164468A (zh) * 2017-10-03 2020-05-1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1226146A (zh) * 2017-10-03 2020-06-0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1936896A (zh) * 2018-06-28 2020-11-13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和信息获取装置
CN114355494A (zh) * 2020-08-25 2022-04-15 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通滤光片及制备方法
WO2022100295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摄像装置及其滤光片
CN115348376A (zh) * 2020-11-10 2022-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55634A1 (ja) * 2017-02-24 2018-08-30 株式会社オプトラン カメラ構造、撮像装置
KR102382552B1 (ko) * 2018-09-20 2022-04-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윈도우 필름
KR20210133755A (ko) 2020-04-29 2021-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필터, 이미지 센서,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장치
CN112162342B (zh) * 2020-10-15 2022-07-05 昆明南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特殊的红外滤光片及其镀膜方法
KR20230053241A (ko) * 2021-10-14 2023-04-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이미지 센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WO2023157403A1 (ja) * 2022-02-21 2023-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9144A (ja) * 1998-01-21 1999-08-03 Hoya Corp 近赤外吸収フィルター用ガラス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近赤外吸収フィルター
DE60236424D1 (de) * 2001-05-01 2010-07-01 Bridgestone Corp Absorptionsfilme für den nahen infrarotbereich
JP2005126650A (ja) 2003-10-27 2005-05-19 E Ultimate Investments Ltd 透明紫外線及び赤外線カット用透明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68995B2 (ja) 2005-02-09 2011-09-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388529B (zh) 2007-11-08 2013-03-11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吸收式近紅外線濾光玻璃
CN102124816B (zh) * 2009-07-23 2014-08-06 株式会社艾迪科 滤光器
CN102597823B (zh) * 2009-11-04 2014-12-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
TW201200485A (en) 2010-06-30 2012-01-01 Platinum Optics Technology Inc Fluorophosphate near-infrared absorbing filter
JP5936299B2 (ja) * 2010-11-08 2016-06-22 Jsr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固体撮像素子ならびに固体撮像装置
TWI447441B (zh) * 2010-11-08 2014-08-01 Ind Tech Res Inst 紅外光阻隔多層膜結構
JP5823119B2 (ja) 2010-12-27 2015-11-25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紫外赤外線カット用光学フィルタ
JP6248945B2 (ja) * 2012-12-06 2017-12-20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KR102012641B1 (ko) * 2012-12-13 2019-08-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근적외선 필름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736A (zh) * 2017-03-27 2018-10-16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滤光片
CN108693683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吸收镜头结构的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108696672A (zh) * 2017-04-07 2018-10-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吸收结构的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WO2018184597A1 (zh) * 2017-04-07 2018-10-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吸收结构的摄像模组及其应用
CN111164468A (zh) * 2017-10-03 2020-05-15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1226146A (zh) * 2017-10-03 2020-06-0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和摄像装置
CN115079324A (zh) * 2017-12-19 2022-09-20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US11378727B2 (en) 2017-12-19 2022-07-05 Ptot (Suzhou) Inc. Absorption type near infrared filter
US11971565B2 (en) 2017-12-19 2024-04-30 Ptot (Suzhou) Inc. Absorption type near infrared filter
TWI673520B (zh) * 2017-12-19 2019-10-01 大陸商白金光學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紅外線濾光片
CN115079324B (zh) * 2017-12-19 2023-08-01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CN109932772A (zh) * 2017-12-19 2019-06-25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CN109932772B (zh) * 2017-12-19 2022-08-09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
CN111936896A (zh) * 2018-06-28 2020-11-13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和信息获取装置
CN111936896B (zh) * 2018-06-28 2022-10-21 Agc株式会社 滤光片和信息获取装置
CN110806612A (zh) * 2018-08-06 2020-02-18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滤光片及具有其的影像传感器
CN111045126A (zh) * 2019-12-31 2020-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玻璃滤光片及制备方法、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355494A (zh) * 2020-08-25 2022-04-15 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通滤光片及制备方法
CN114355494B (zh) * 2020-08-25 2024-03-01 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双通滤光片及制备方法
WO2022100295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摄像装置及其滤光片
CN115348376A (zh) * 2020-11-10 2022-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22076A1 (en) 2017-11-09
JP3206578U (ja) 2016-09-23
KR20170125693A (ko) 2017-11-15
TWM525451U (zh) 2016-07-11
KR101876229B1 (ko) 2018-07-09
US10184827B2 (en)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87194U (zh)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
CN207352201U (zh) 吸收式近红外线滤光片及影像感测器
CN105122095B (zh) 红外线遮蔽滤波器、固体摄像元件、摄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JP6087464B1 (ja)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CN103608705B (zh) 滤光片、固体摄像元件、摄像装置用透镜和摄像装置
US10416365B2 (en) Optical arrangement for camera modules, camera modules with optical arrangem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06339678U (zh) 红外截止滤光片
CN206804911U (zh) 薄型光学滤光片及影像感测器
US9201181B2 (en) Infrared cut filter and imaging apparatus
WO2015099060A1 (ja) 光学フィルタ
JP5759717B2 (ja) 監視カメラ用撮像光学系
JP2006301489A (ja)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
JP2012137649A (ja) 光学フィルタ
US20220283347A1 (en) Absorption type near infrared filter
CN112147731A (zh) 光学滤波器、固体摄像装置、照相机模块、生物体认证装置、光学滤波器用树脂层
TW202113424A (zh) 光學構件及相機模組
TWM546508U (zh) 濾光片
CN117716266A (zh) 滤光片
CN106094241A (zh) 水晶涂布式光学低通滤波器及制造方法
CN110806612A (zh) 滤光片及具有其的影像传感器
JP6955343B2 (ja) 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及び撮像光学系
KR101866104B1 (ko) 카메라 모듈에 포함되는 근적외선 컷-오프 필터용 광학물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용 근적외선 컷-오프 필터
CN201126516Y (zh) 具减反射膜镀铝镜面的摄影用半球型屏蔽
JP2024004467A (ja) 積層体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ー
JP2000028826A (ja) 赤外線吸収フィル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