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2780U -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 Google Patents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2780U
CN205652780U CN201620467440.2U CN201620467440U CN205652780U CN 205652780 U CN205652780 U CN 205652780U CN 201620467440 U CN201620467440 U CN 201620467440U CN 205652780 U CN205652780 U CN 205652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feed opening
conveyer belt
ha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674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京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te Precision Mold Standard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te Precision Mold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te Precision Mold Standard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te Precision Mold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674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2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2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27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管件放置的下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腔侧壁呈向下料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机架沿管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设置有筛选块,倾斜设置的所述下料腔侧壁上设置有供筛选块经过的开口,所述筛选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下料口配合的断面槽,所述转动辊转动至断面槽表面与下料口侧面齐平时使下料口打开。因为管件与筛选块之间都是线接触的,所以在转动辊稍稍转过转动位置时,下料口是不能供管件穿过的,此时转动辊会将管件向上顶起,避免管件在下料口位置卡住,使得机构的稳定性更好。

Description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背景技术
管件指的是截面呈圆形且进行延伸的金属件或者塑料件,例如金属的管件就是生产中常见的原材料,通过将金属的管件进行加工,可以得到生产出多种产品,但是对于管件的加工来说,如何将其运输入自动化生产线中,成为一个问题。一般的物件可以通过传送带来实现传送,但是管件具有圆周壁,管件很容易在传送带上发生滚动,从而导致管件无法很好的进行运输。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204184.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管件检测机的前置机构,其设置有斜槽,采用圆周壁本身具有的滚动特性,从而实现了管件在斜槽上的滚动下料,同时在斜槽的底部设置有入料顶料气缸,通过气缸的前后动作,使得物料最终进入到生产线中。
但是该种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管件在斜槽上滚落的过程中,很容易在斜槽上发生倾斜的问题,倾斜后的管件会卡死在斜槽与入料顶料气缸上,导致无法实现进料,引起生产线的停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在管件在上料过程中发生卡死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管件放置的下料腔,所述下料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腔侧壁呈向下料口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机架沿管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设置有筛选块,倾斜设置的所述下料腔侧壁上设置有供筛选块经过的开口,所述筛选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下料口配合的断面槽,所述转动辊转动至断面槽表面与下料口侧面齐平时使下料口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料腔内可放置有很多根管件,提高了一次上料的上料量,无需使用者经常放置管件;同时下料腔侧壁呈向下料口方向倾斜设置,管件由于重力的原因会向下移动,同时由于侧壁呈倾斜设置,故管件会向下料口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因为管件之间是相互堆叠的,所以管件在下料腔内不可能发生翘起的问题,同时转动辊上设置有筛选块,在转动辊转动的过程中,筛选块起到了使管件均匀下料的作用,在筛选块转动至断面槽与下料口的侧壁重合时,使下料口打开,此时正好位于下料口上方的管件发生掉落,由于管件与筛选块之间都是线接触的,所以在转动辊稍稍转过转动位置时,下料口是不能供管件穿过的,此时转动辊会将管件向上顶起,避免管件在下料口位置卡住,使得机构的稳定性更好。同时通过这种逐个下料的方式,避免堆积在下料口上方的管件在不断下料的过程中由于相互的碰撞发生倾斜,使得下料的稳定性更高;同时由于在转动辊转动的过程中,筛选块需要封闭住下料口,所以下料腔的侧壁上必须开设有一供筛选块经过的间隙,否则筛选块的尺寸无法使得下料口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和挡料板,所述下料腔由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和挡料板围成,所述下料口由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在相对于挡料板的另一侧形成有供管件放入的放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料板起到了防止堆积在下料腔内的管件向外掉落的作用,同时在管件向挡料板方向推移的过程中,挡料板可以既可以限制管件的移动,在限制管件移动后,管件的一端都呈平齐状态,避免管件上料过程中发生倾斜,起到了提高管件上料过程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设置有放料口,管件无需从上方放入下料腔,节省了使用者将管件搬运至高处的劳动力,可以从正对挡料板的方向将管件直接放入下料腔内,节省人力。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沿管件长度方向输送的传送带,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同步驱动传送带和转动辊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使得管件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运输,使得管件可以移动至流水线的其他位置,同时为了避免能源的浪费和减少自动上料机构的生产成本,驱动机构同步驱动传送带和转动辊进行转动,只需要设置有一驱动机构,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在下料口不断进行管件的下料过程中,通过驱动机构可以同步调整管件的下料速度和传送带的传输速度,只需调节其一的速度即可,接上调整时间,同时使其满足后续加工所需的供料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所述转动辊上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设置有驱动转动辊转动的链条,所述转动辊上还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送带的转动轮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辊的转动通过链轮结构实现,同时链轮机构的可以选用不同长短的链条,或者使得链条的两端呈高低设置,避开其他传动结构,使得整个驱动机构的结构更加可靠;同时在转动辊上设置有锥齿轮,转动辊通过锥齿轮的传动方式使得传送带发生转动,当电机转动时,实现了一个动力源分别驱动转动辊和传送带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出有限制管件向两侧滚动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管件为传送带上滚动,限位件在左右两侧限制了管件的最大行程,从而管件无法向传送带的两侧进行滚动,避免管件在传送带的运输过程中,掉落出传送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倾斜板靠近下料口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第一倾斜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第一倾斜板的角度,起到了三个作用,其一为通过调节第一倾斜板的角度,当第一倾斜板向下转动时,下料腔的尺寸变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管件,延长操作者添加管件的时间;其二为可转动的第一倾斜板与转动辊结合时,由于第一倾斜板可以转动,从而使得开口离开筛选块,使得筛选块可以进行清理;其三为通过第一倾斜板的转动,使得下料口的尺寸变大,从而使得卡在下料口位置的管件脱离。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出料口上方设置有格挡管件的后端向上翘起的限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管件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的运输方向一致,故在管件掉落出传送带的出料口位置时,管件位于传送带内的一端会向上翘起,从而导致管件下料时,会呈竖直撞击在地面上,从而导致管件产生质量问题,通过在出料口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通过大队管件端部的抵接作用,限制了管件的向上翘起,使得下料的管件呈水平向下掉落,避免其端部受损。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L型板和罩设在传送带上方的第二L型板,所述第一L型板上开设有长圆调节孔,所述第一L型板通过螺栓穿设过长圆调节孔与传动带的支架连接,所述第二L型板上设置有与第一L型板通过螺栓连接的长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L型板起到了两个作用,其一为限制管件的末端向上翘起,其二为限制管件一侧面移动;第一L型板起到了调节第二L型板高度的作用,对长度较短的管件来说,其限位位置需要较低,而对于长度较长的管件来说,其限位位置需要较高,否则管件容易卡嵌在第二L型板和传送带之间,从而对于不同长度的管件可以调整第二L型板的高度,避免管件的端部不会翘起。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传送带上方的压轮,所述压轮通过齿轮传动与传送带的传动轮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轮与管件的上端面抵接,通过压轮抵接的作用,限制了管件的向上翘起,同时管件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压轮可以随着管件的移动进行转动,有效的避免了管件和压轮之间的静摩擦,同时压轮可以与传送带同步传动,起到了防止管件在同步带上打滑或者向左右偏离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在管件在上料过程中发生倾斜的无心磨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心磨床,包括上述管件自动上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心磨床具有更为高效的上料效果,避免管件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偏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管件与筛选块之间都是线接触的,所以在转动辊稍稍转过转动位置时,下料口是不能供管件穿过的,此时转动辊会将管件向上顶起,避免管件在下料口位置卡住,使得机构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整体管件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
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B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下料腔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C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下料腔;21、下料口;22、开口;3、转动辊;31、筛选块;311、断面槽;41、第一倾斜板;42、第二倾斜板;43、挡料板;44、放料口;51、传送带;52、驱动机构;53、第一链轮;54、第二链轮;55、链条;56、第一锥齿轮;57、第二锥齿轮;6、限位件;7、调节机构;8、限位机构;81、第一L型板;82、第二L型板;83、长圆调节孔;84、长圆孔;85、压轮;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设置在流水线的进料一端,在机架1上倾斜设置有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的底部相互靠近,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的底部形成了下料口21,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底部的两侧与机架1通过销轴连接,实现第一、第二倾斜板42与机架1之间的转动。
如图2所示,在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远离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包括一固定片,固定片的一端设置有圆孔,圆孔上设置有与倾斜板的一端螺纹配合的螺栓,固定片的另一端设置有长圆孔84,机架1上设置有与长圆孔84配合的螺纹孔,通过将螺栓穿过长圆孔84并固定在螺纹孔内,实现了将倾斜板固定在机架1上的作用,同时当需要调节倾斜板的倾斜角度时,通过螺栓在长圆孔84内的滑移,然后进行锁定实现了倾斜板的固定。在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上,其调节机构7是互为镜像设置的。
如图1所示,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是沿管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在靠近流水线的一端设置有挡料板43,挡料板43呈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起到了格挡管件的作用,同时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在背离挡料板43的一端形成有供管件放入的放料口44,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在垂直面内呈V形,所以放料口44的形状也呈V形。
如图4所示,第一倾斜板41在倾斜面上开设有与下料口21相连通的开口22,在第一倾斜板41内设置有转动辊3,转动辊3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筛选块31,筛选块31的截面形状呈环形,筛选块31的呈平面的侧面即是断面槽311的位置,转动辊3转动的过程中,筛选块31的断面槽311能够转动至下料口21的侧面,使两者在平面内重合,从而使下料口21打开,实现管件的下料。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下料口21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51,传送带51通过转动轮实现传送带51的转动,转动辊3可以通过手拨使其转动,同时在机架1上设置有同步驱动转动辊3和传送带51转动的驱动机构52,驱动机构52包括电机,电机的主轴上连接有第一链轮53,转动辊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链轮54,第一链轮53和第二链轮54上套设有链条55,当电机转动时,第一链轮53驱动链条55转动,然后驱动第二链轮54转动,第二链轮54使得转动辊3转动,在转动辊3的端部沿转动辊3的轴向延伸形成有第一锥齿轮56,然后在传动带的转动轮上沿转动轮的轴向延伸有第二锥齿轮57,第一锥齿轮56与第二锥齿轮57配合,从而在转动辊3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同步带也同步转动,为了使得转动辊3和同步带之间具有一定的传动快慢关系,可以在第一锥齿轮56和第二锥齿轮57之间设置有减速箱,从而调节传动速度。
如图3所示,在传送带51的两侧可以向上延伸出有限制管件相两侧滚动的限位件6,限位件6为金属板,同时也可在传送带51的上方设置有倒U型的金属板,倒U形的金属板还进一步地起到了限制管体向上跳动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传送带51的最终出料口的位置上方设置有格挡管件最后离开传送带51的端部向上翘起的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包括第一L型板81和设置在传送带51上方的第二L型板82,第一L型板81上开设有长圆调节孔83,第一L型板81通过螺栓穿设过长圆调节孔83,然后与传动带的支架连接,同时第二L型板82上设置沿自身宽度方向设置有长圆孔84,通过螺栓穿设过长圆孔84,使得第二L型板82可以在第一L型板81的宽度方向移动。
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使用者将大量管件放置在下料腔2内,然后通过电机驱动转动辊3进行旋转,当转动辊3转动至断面槽311与下料口21的侧壁平面内重合时,一管件由于重力原因从下料口21位置落下,然后后一管件由于断面槽311已经错开,从而无法从下料口21落下,实现了管件的单独下料,然后管件掉落入传送带51内,通过电机同步驱动传送带51转动,传送带51带动管件达到出料口,然后在管件的整体将要离开传送带51时,管件的第二L型板8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件的后端的翘起,使管件呈相对水平的状态下料。
实施例2: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限位机构8与实施例1的不同,实施例2中,限位机构8包括通过金属板固定连接在传送带51上方的压轮85,压轮85的转动方向与传送带51的运动方向一致,同时压轮85沿轴向延伸出齿轮9,然后在传送带51的传动轮上也设置有齿轮9,通过两个齿轮9之间的相互啮合,从而实现了在传送带51传送的过程中,使得压轮85同步转动,避免上料发生歪斜。
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只在传送带51的末端设置有与管件的移动同步的压轮85,避免压轮85的端部向上翘起。
同时一种无心磨床包括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

Claims (10)

1.一种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供管件放置的下料腔(2),所述下料腔(2)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21),所述下料腔(2)侧壁呈向下料口(21)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机架(1)沿管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辊(3),所述转动辊(3)上设置有筛选块(31),倾斜设置的所述下料腔(2)侧壁上设置有供筛选块(31)经过的开口(22),所述筛选块(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下料口(21)配合的断面槽(311),所述转动辊(3)转动至断面槽(311)表面与下料口(21)侧面齐平时使下料口(21)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性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板(41)、第二倾斜板(42)和挡料板(43),所述下料腔(2)由第一倾斜板(41)、第二倾斜板(42)和挡料板(43)围成,所述下料口(21)由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一倾斜板(41)和第二倾斜板(42)在相对于挡料板(43)的另一侧形成有供管件放入的放料口(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21)的下方设置有沿管件长度方向输送的传送带(5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同步驱动传送带(51)和转动辊(3)转动的驱动机构(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2)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上设置有第一链轮(53),所述转动辊(3)上设置有第二链轮(54),所述第一链轮(53)和第二链轮(54)上设置有驱动转动辊(3)转动的链条(55),所述转动辊(3)上还设置有第一锥齿轮(56),所述传送带(51)的转动轮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56)配合的第二锥齿轮(5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1)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出有限制管件向两侧滚动的限位件(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41)靠近下料口(21)的一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41)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第一倾斜板(41)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51)的出料口上方设置有格挡管件的后端向上翘起的限位机构(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第一L型板(81)和罩设在传送带(51)上方的第二L型板(82),所述第一L型板(81)上开设有长圆调节孔(83),所述第一L型板(81)通过螺栓穿设过长圆调节孔(83)与传动带的支架连接,所述第二L型板(82)上设置有与第一L型板(81)通过螺栓连接的长圆孔(8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转动连接在传送带(51)上方的压轮(85),所述压轮(85)通过齿轮传动与传送带(51)的传动轮同步转动。
10. 一种无心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条所述的管件自动上料机构。
CN201620467440.2U 2016-05-19 2016-05-19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2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7440.2U CN205652780U (zh) 2016-05-19 2016-05-19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67440.2U CN205652780U (zh) 2016-05-19 2016-05-19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2780U true CN205652780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403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6744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2780U (zh) 2016-05-19 2016-05-19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27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2518A (zh) * 2018-07-09 2018-11-13 苏州紫金港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棒料变向传输装置
CN109986331A (zh) * 2019-05-07 2019-07-09 瑞安市东风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膨胀螺栓的高效组装设备
CN114871871A (zh) * 2022-04-25 2022-08-09 深圳大华轴承有限公司 精密轴承加工用无心磨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2518A (zh) * 2018-07-09 2018-11-13 苏州紫金港智能制造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棒料变向传输装置
CN109986331A (zh) * 2019-05-07 2019-07-09 瑞安市东风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膨胀螺栓的高效组装设备
CN114871871A (zh) * 2022-04-25 2022-08-09 深圳大华轴承有限公司 精密轴承加工用无心磨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52780U (zh) 管件自动上料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无心磨床
CN104229398B (zh) 自动喂料装置
CA2663177A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bile rigs
CN204584148U (zh) 一种线材自动进料装置
CN206614702U (zh) 一种直角上料架
CN102514074A (zh) 一种秸秆定向铺装机
CN107914131A (zh) 一种执手锁把手与锁壳的装配装置
CN207917976U (zh) 一种角钢送料机
US2014026377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Paper from Mixed Recyclable Materials
CN109701902B (zh) 一种色选机物料分拣装置及其分拣系统
CN206218750U (zh) 一种双方向皮带输送机
CN205616175U (zh) 外圈定向输送机
CN208883032U (zh) 一种散状固体物料的均料装置
KR101320660B1 (ko) 회전슈트
CN203833292U (zh) 铁皮送料及集料装置
CN206654578U (zh) 一种高炉焦炭中转料仓的导料装置
CN212531083U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用传送装置
CN211392675U (zh) 一种皮带机用防皮带跑偏装置
CN204546306U (zh) 喷丸处理装置
KR102177868B1 (ko) 슈트용 부착광 제거장치
CN212023948U (zh) 一种制砖原料用箱式给料机
CN204168989U (zh) 茶叶杀青机的进料装置
CN204310458U (zh) 一种支脚可调式变速给料机
CN105102095B (zh) 线材输送量调整装置
CN106882562A (zh) 双端铣开榫线逐片上料纠偏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