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34287U - 供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供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634287U CN205634287U CN201620050266.1U CN201620050266U CN205634287U CN 205634287 U CN205634287 U CN 205634287U CN 201620050266 U CN201620050266 U CN 201620050266U CN 205634287 U CN205634287 U CN 2056342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rib
- roller
- main body
- pos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纸张的重送的供纸装置。所述供纸装置具备:收容多张纸张的纸张收容部(40);将收容于纸张收容部(40)的纸张送出的供纸辊(15);以及调整好从供纸辊(15)输送来的纸张的姿势的姿势限制构件(50),姿势限制构件(50)由多个中央肋(57)构成,所述多个中央肋(57)中的、在中央配置的中央肋(57a)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中央肋(57b、57c)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对打印头与压纸卷筒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的压纸卷筒间隙调整机构的打印机的供纸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打印机等中,使用有用于从层叠多张而被收容的纸张束中逐张地供给纸张的供纸装置。
在上述那样的供纸装置中,以往例如具有如下的结构:从被水平设置的原稿束中将最靠上的纸张以使该纸张几乎水平地前进的方式送出,利用分离机构将其中最靠上的一张分离并对其进行输送。
然而,在采用上述方式时,有时纸张没有顺畅分离而被重送。
为了防止上述那样的纸张的重送,以往例如公开有如下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自动原稿供纸装置具备:设置原稿束20的原稿设置部1;从所设置的原稿束20中送出原稿的送出部3;以及将所送出的原稿中的最靠上的原稿与其他原稿分离而向规定位置供给的分离供纸部4、6,在原稿设置部1与分离供纸部4、6之间设置引导板30,该引导板30利用弯曲引导部31,使从原稿束20送出的原稿的前端部向从斜下方朝向斜上方的方向弯曲,从而使分离变得容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30287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现有技术中,在将所拾取的未被分离的数张纸张从多张纸张束中向分离供纸部输送时,尤其是对于挺度弱的纸张等而言,纸张的中央部有时向凸侧发生变形。由此,存在如下所述的课题:纸张的中央部变得容易与带有驱动源的辊接触,无法防止纸张的重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纸张的重送的供纸装置。
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供纸装置具备:纸张收容部,其收容多张纸张;纸张送出部,其将收容于所述纸张收容部的所述纸张送出;以及姿势限制构件,其调整好从所述纸张送出部输送来的所述纸张的姿势,所述姿势限制构件由多个肋构成,所述多个肋中的、在中央配置的所述肋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所述肋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多个肋中的、在中央配置的肋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肋低,因此能够消除纸张的前端部的挠曲,能够一边将纸张的前端部保持为直线状、一边使纸张的前端部与分离辊抵接。其结果是,即便在纸张被重送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纸张的前端部与分离辊的适当位置抵接,能够进行重送的纸张的适当分离。
另外,所述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姿势限制构件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输送辊以及与所述输送辊抵接的分离辊,所述多个肋间的宽度配置为比所述分离辊的宽度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多个肋间的宽度配置为比分离辊的宽度小,因此能够利用多个肋来限制纸张的姿势而使纸张与分离辊抵接。
另外,所述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姿势限制构件具备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具备与多个肋不同的肋,因此能够利用与该多个肋不同的肋来限制纸张的姿势。
另外,所述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的一部分具备鼓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肋上设置鼓出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消除纸张的挠曲并以将纸张的前端部保持为直线状的方式限制纸张的姿势。
另外,所述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鼓出部的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配置在所述分离辊的一侧或者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分离辊的一侧或者两侧的肋上形成鼓出部,因此能够在分离辊的附近消除纸张的挠曲,并以将纸张的前端部保持为直线状的方式限制纸张的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前侧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打印机的简要纵向剖视图。
图3是示出供纸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4是示出省略了供纸辊的供纸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示出姿势限制构件的一部分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示出姿势限制构件以及分离辊部分的简要立体图。
图7是在供纸机构的分离辊部分切断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8是示出测定纸张的前端部的姿势而得到的结果的图表。
图9是示出针对产生纸张的重送的比例而测定出的结果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2…打印机主体,3…反转单元,4…供纸盒装配部,5…供纸盒,6…排纸托盘,7…排纸口,15…供纸辊,16…分离辊,17…输送辊,18…从动辊,22…打印头,40…纸张收容部,41…纸张支承板,50…姿势限制构件,52…开口,53…肋,57…中央肋,58…鼓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供纸装置应用于具备能够双面打印的反转单元的喷墨式打印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同样能够应用于不具备反转单元的喷墨式打印机、喷墨式打印机以外的打印机。
图1是从前方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仅称作“打印机”。)的情况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纵向剖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打印机1具备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打印机主体2。在打印机主体2的后方装配有反转单元3。在此,反转单元3是用于将作为片状介质的纸张在使该纸张的表背反转的状态下返回至打印机主体2的单元。另外,反转单元3如后述那样是开闭式的反转单元3,能够以打印机主体2的后方下端部分为中心而向打印机主体2的后方打开。
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上设有供纸盒装配部4。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的下方部分,供纸盒装配部4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上开口。在供纸盒装配部4,从打印机主体2的前方将供纸盒5装配成能够装卸。在供纸盒装配部4的上侧设有排纸托盘6。排纸托盘6向打印机主体2的前方大致水平地突出。在排纸托盘6的上侧形成有沿打印机主体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矩形的排纸口7。
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且排纸口7的上侧设有操作部8,在操作部8排列有电源开关8a、多个状态显示灯8b等。在打印机主体2的前表面且排纸托盘6以及排纸口7的两侧安装有矩形的开闭盖9a、9b。这些开闭盖9a、9b在开放的状态下,墨盒装配部(未图示)开口,从而能够进行墨盒(未图示)的更换等。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部分成为大致平坦的面,在该中央部分安装有维护用的开闭盖10。
接下来,参照图2对打印机的纸张输送路径进行说明。
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形成有纸张供给路12、主体侧输送路13以及反转用输送路14。纸张供给路12以及主体侧输送路13形成于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反转用输送路14形成于反转单元3的内部。
纸张供给路12是用于将以层叠状态收纳于供纸盒5的纸张向主体侧输送路13供给的输送路径。纸张供给路12在从供纸盒5的前端部朝向打印机主体2的后方而向斜上方延伸之后,向打印机主体2的前方弯曲而与主体侧输送路13连续。
而且,收纳于供纸盒5的纸张借助作为纸张送出部的供纸辊15而向纸张供给路12送出。所送出的纸张经由分离辊16与输送辊的夹持部被逐张地送出。经由分离辊16与输送辊17的夹持部而被送出的纸张经由输送辊17与从动辊18的夹持部而朝向主体侧输送路13输送。
主体侧输送路13是沿打印机主体2的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延伸而到达排纸口7的输送路径。沿着主体侧输送路13而从其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分别配置有送纸辊对21、打印头22、第一排纸辊对23以及第二排纸辊对24。打印头22是喷墨头,相对于其喷嘴面而具有固定间隙地配置有压纸卷筒25。
从纸张供给路12输送至主体侧输送路13的纸张借助输送辊17而被送入到送纸辊对21。送入到送纸辊对21的纸张借助送纸辊对21经由打印头22的打印位置而朝向第一排纸辊对23输送。送入到第一排纸辊对23的纸张经由第一排纸辊对23以及第二排纸辊对24而从排纸口7向排纸托盘6排出。
另一方面,在反转单元3的内部形成的反转用输送路14相对于主体侧输送路13而配置在打印机主体2的下方,整体为沿打印机主体2的上下方向延伸的环状的输送路径。反转用输送路14具备:从主体侧输送路13的上游端向后方延伸的上侧路径26;从上侧路径26向下方延伸的向下路径27;从向下路径27向前方弯曲而延伸的下侧路径28;以及从下侧路径28向上方延伸的向上路径29。
向上路径29使其上端部分向打印机主体2的前方倾斜弯曲,且与纸张供给路12的中途位置汇合。因此,向上路径29与纸张供给路12的下游侧的部分成为共用路径30。该共用路径30是沿着输送辊17的外周面延伸的弯曲路径。
在上侧路径26与向下路径27之间配置有第一输送辊31以及从动辊32,在下侧路径28与向上路径29之间配置有第二输送辊33以及从动辊34。从主体侧输送路13向反转用输送路14送入的纸张被送入到第一输送辊31与从动辊32的夹持部。然后,借助第一输送辊31而被送入到第二输送辊33与从动辊34的夹持部,并且借助第二输送辊33而被送入到输送辊17与从动辊18的夹持部。
此后,纸张借助输送辊17而被再次送入到主体侧输送路13。
通过经由环状的反转用输送路14,纸张在表背反转后的状态下返回至主体侧输送路13。因此,通过经由反转用输送路14,能够进行纸张的双面打印。
在此,在主体侧输送路13的下游端、反转用输送路14的上游端以及共用路径30的下游端配置有路径切换折板(未图示;flap)。路径切换折板能够以打印机主体2的后端部为中心而上下转动。
路径切换折板在通常的状态下借助其自重而将路径切换折板的前端部保持为与输送辊17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从主体侧输送路13反向进给的纸张借助路径切换折板而被引导至反转用输送路14。纸张经由反转用输送路14而再次返回至共用路径30。路径切换折板被返回至共用路径30的纸张推起。当路径切换折板被推起时,反转用输送路14的下游端侧的共用路径30与主体侧输送路13连通。因此,纸张一边推起路径切换折板一边被送入到主体侧输送路13。在纸张通过之后,路径切换折板再次借助自重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在从供纸盒5供给纸张的情况下,也同样借助从纸张供给路12朝向主体侧输送路13的纸张而推起路径切换折板。在纸张通过之后,路径切换折板借助自重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接下来,对打印机的供纸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示出供纸装置的简要立体图,图4是示出省略了供纸辊的供纸装置的简要立体图。图5是示出姿势限制构件的一部分的简要立体图,图6是示出姿势限制构件以及分离辊16部分的简要立体图。图7是在供纸机构的分离辊部分切断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供纸盒5形成为上表面开放的箱型,供纸盒5具备收容多张纸张的纸张收容部40。
在供纸盒5的底面设有纸张支承板41。在供纸盒5的两侧面形成有弧状的引导孔42,在纸张支承板41的两侧部形成有插入到引导孔42的引导突起43。纸张支承板41以供纸盒5的插入侧端部朝向上方的方式被弹性施力。
纸张支承板41在纸张较多的情况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位于下方,并且在纸张变少时借助弹簧的作用力而使引导突起43一边被引导孔42引导一边向上方摆动。如此,构成为借助纸张支承板41的摆动动作,根据纸张的张数使最靠上的纸张始终与供纸辊15抵接。
在打印机主体2上,将支承于供纸辊用轴44的供纸辊15设置成能够驱动旋转,供纸辊15形成为将周面的一部分切割成直线状而成的大致半月状。
而且,通过驱动供纸辊15旋转,来输送供纸盒5的纸张收容部40所收容的最靠上的纸张。在该情况下,构成为根据供纸辊15的切割形状,能够借助供纸辊15的旋转间歇地将纸张逐张输送。
另外,在打印机主体2的供纸辊15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将支承于输送辊用轴45的输送辊17设置成能够驱动旋转。输送辊17沿着输送辊用轴45的轴向而以规定间隔设有多个。
在输送辊17的下方,将支承于分离辊用轴的分离辊16设置成能够驱动旋转。分离辊16设置在分离辊用轴46的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离辊16与位于中央的输送辊17的周面抵接。在分离辊16的内部内置有未图示的离合器机构。
供纸辊15、输送辊17以及分离辊16经由未图示的驱动传递机构而与驱动马达等驱动源连接。而且,构成为通过对驱动源进行驱动,能够分别驱动供纸辊15、输送辊17以及分离辊16旋转。
而且,构成为通过驱动输送辊17以及分离辊16旋转,由此将由供纸辊15输送的纸张夹持在输送辊17与分离辊16之间而朝向主体侧输送路13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分离辊16能够由驱动源独立驱动,但也可以构成为不与驱动源连接而根据输送辊17的旋转进行从动。另外,分离辊16可以在与输送辊17抵接的状态下进行固定,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输送辊17接触分离。
接下来,对纸张的姿势限制构件的结构进行说明。
姿势限制构件50具备沿供纸盒5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基板51,在基板51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供分离辊16进入的开口52。在基板51的上部且开口52的形成位置以外的部分形成有多个肋53,该多个肋53是与在基板51的宽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肋不同的肋。
在上述各肋53形成有肩部54。肩部54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是由供纸辊15呈直线状输送的纸张的前端部所抵靠的位置,即呈直线状倾斜的抵靠部55。肩部54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是形成为大致沿着输送辊17的外周的弧状的引导部5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51的开口52部分形成有作为肋的3根中央肋57,各中央肋57的前端部配置为接近分离辊16的周面。另外,各中央肋57配置为位于分离辊16的宽度的内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3根中央肋57中的、位于中央部的中央肋57a的前端部与其他2根中央肋57b、57c相比,高度尺寸较短地形成。另外,两侧的2根中央肋57b、57c以及肋53的肩部54的高度形成为相同的高度。此外,在与位于开口52的两侧的肋53所邻接的肋53的肩部54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比肩部54略高的鼓出部58。需要说明的是,鼓出部58也可以设置在开口5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供纸辊15而从供纸盒5朝向斜上方输送的纸张使其前端部抵靠于肋53的抵靠部55,且沿着该抵靠部55而被引导。而且,随着纸张被输送,纸张的前端部抵靠于分离辊16的周面,在此,构成为将重送的纸张逐张分离。如此一来,逐张分离后的纸张被引导至输送辊17与分离辊16之间,通过输送辊17以及分离辊16的旋转驱动,沿着姿势限制构件50的肋53的引导部56而被引导并送至输送路。
在此,纸张的理想状态是,在由供纸辊15输送并经由姿势限制构件50的抵靠部55而与分离辊16抵接之前,前端部呈大致直线状地被输送。然而,在输送时存在纸张的前端部挠曲而起波浪的情况,在使上述状态的纸张抵靠于分离辊16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将重送的纸张适当地分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以及图6所示,将位于中央的中央肋57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2根中央肋57b、57c的高度低h的量。
即,中央肋57原本就限制纸张的前端部与分离辊16抵接的位置,从而进行重送的纸张的分离。而且,根据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的研究,知晓当从供纸盒5送来的纸张发生挠曲时,纸张的中央部以向上方鼓起的方式挠曲的趋势较强。如此,在纸张的中央部朝向上方挠曲的状态下与分离辊16抵接时,纸张容易抵接于接近分离辊16的上方即与输送辊17的夹持部的部分。如此,当纸张与分离辊16的上方抵接时,在适当地进行重送的纸张的分离之前,纸张被送至输送辊17与分离辊16的夹持部,从而无法适当地进行重送的纸张的分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位于中央的中央肋57a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2根中央肋57b、57c的高度低,能够使朝向上方挠曲的纸张的中央部分借助自重向下方下降。由此,当纸张的前端部与中央肋57以及肋53的抵靠部55抵接时,通过使容易鼓起的纸张的中央部分的位置下降,能够消除挠曲,使纸张的前端部一边保持为直线状一边与分离辊16抵接。
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肋53上形成鼓出部58。因此,在中央肋57的两侧部分,将纸张向上方略微抬起,因此与没有形成鼓出部58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起到使纸张的中央部分向下方下降的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供纸盒5中层叠而收容有纸张的状态下,当驱动供纸辊15旋转时,最靠上的纸张借助供纸辊15而被送出至纸张供给路12。
送出至纸张供给路的纸张的前端部与姿势限制构件50的抵靠部55抵接,经由肩部54而与分离辊16的周面抵接。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位于中央的中央肋57a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2根中央肋57b、57c的高度低,因此向上方挠曲的纸张的中央部分借助高度低的中央的中央肋57并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方下降。由此,纸张的前端部的姿势被限制为大致直线状。
其结果是,即便在纸张被重送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纸张的前端部与分离辊16的适当位置抵接,从而能够进行重送的纸张的适当分离。
适当分离后的纸张被送至分离辊16与输送辊17的夹持部。然后,通过分离辊16与输送辊17的旋转驱动,经由姿势限制构件50的引导部56并经由输送辊17与从动辊18的夹持部而朝向主体侧输送路13输送。
纸张借助输送辊17而被输送至送纸辊对21。输送至送纸辊对21的纸张借助送纸辊对21而被输送至打印头22的打印位置。在此,通过使打印头动作,在纸张上进行规定的打印。
打印后的纸张经由第一排纸辊对23以及第二排纸辊对24而从排纸口7向排纸托盘6排出。
接下来,针对本实用新型示出测定纸张的前端部的姿势而得到的结果。
图8是示出测定纸张的前端部的姿势而得到的结果的图表。在该图表中,纵轴表示距输送辊17与分离辊16的夹持位置的距离,横轴表示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将3根中央肋57中的中央的中央肋57a的高度尺寸形成得比其他2根中央肋57b、57c低0.5mm。另外,在现有的打印机中,中央肋57的高度尺寸全部相同。
根据该测定结果,现有的打印机在纸张的中央附近向上方挠曲,与此相对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知晓纸张呈大致直线状。
另外,图9是示出针对产生纸张的重送的比例而测定出的结果的图表。
根据该测定结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打印机相比,知晓使纸张的重送产生率减少至约1/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中央肋57a的高度比其他中央肋57b、57c的高度低,因此能够消除纸张的前端部的挠曲,能够一边将纸张的前端部的姿势保持为直线状、一边使纸张的前端部与分离辊16抵接。其结果是,即便在纸张被重送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纸张的前端部与分离辊16的适当位置抵接,能够进行重送的纸张的适当分离。
另外,由于在肋53上形成鼓出部58,因此能够进一步消除纸张的挠曲并以将纸张的前端部保持为直线状的方式限制纸张的姿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变更。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使位于中央的中央肋57a的高度较低地形成,但该中央肋57a的高度尺寸可以任意设定,此外,也可以省略中央的中央肋57a。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对将本实用新型的供纸装置应用于打印机的情况下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例如复印机等需要将层叠而收容的纸张逐张取出的设备,则都能够应用于任意的设备。
Claims (5)
1.一种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装置具备:
纸张收容部,其收容多张纸张;
纸张送出部,其将收容于所述纸张收容部的所述纸张送出;以及
姿势限制构件,其调整好从所述纸张送出部输送来的所述纸张的姿势,
所述姿势限制构件由多个肋构成,所述多个肋中的、在中央配置的肋的高度形成得比其他肋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姿势限制构件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输送辊以及与所述输送辊抵接的分离辊,
所述多个肋间的宽度配置为比所述分离辊的宽度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限制构件具备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的一部分具备鼓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限制构件具备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
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的一部分具备鼓出部,
具备所述鼓出部的与所述多个肋不同的肋配置在所述分离辊的一侧或者两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27100A JP6575076B2 (ja) | 2015-02-16 | 2015-02-16 | 給紙装置 |
JP2015-027100 | 2015-02-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634287U true CN205634287U (zh) | 2016-10-12 |
Family
ID=56695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50266.1U Active CN205634287U (zh) | 2015-02-16 | 2016-01-19 | 供纸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575076B2 (zh) |
CN (1) | CN2056342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6858A (zh) * | 2021-10-29 | 2021-12-31 | 韩晓红 | 一种办公用小型碎纸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15081A (ja) * | 2003-06-23 | 2005-01-20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46208A (ja) * | 2007-08-14 | 2009-03-05 | Seiko Epson Corp | 被記録材の分離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JP5874496B2 (ja) * | 2012-03-30 | 2016-03-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
2015
- 2015-02-16 JP JP2015027100A patent/JP657507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19 CN CN201620050266.1U patent/CN2056342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6858A (zh) * | 2021-10-29 | 2021-12-31 | 韩晓红 | 一种办公用小型碎纸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575076B2 (ja) | 2019-09-18 |
JP2016150802A (ja) | 2016-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79577B2 (en) | Image recording device | |
JP7072343B2 (ja) | 媒体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 |
US8202014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9994411B2 (en) | Sheet tray, conveyance unit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5962561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CN106004095A (zh) | 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 |
CN205634287U (zh) | 供纸装置 | |
US10392207B2 (en) | Medium fee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9248986B2 (en) |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11146702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20090271811A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6376016B2 (ja) |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21155209A (ja) | シート供給装置 | |
CN103963488B (zh) | 喷墨记录装置 | |
JP2021001083A (ja) | 媒体排出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 |
US8490962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19116355A (ja) | 搬送装置 | |
JP2004075389A (ja) | 記録装置 | |
JP2013224217A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H01148577A (ja) | プリンタの排出装置 | |
JP2006160435A (ja) | プリン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